朱慧虚有很多传奇故事。我想起其中的一则是,同乡陈存孝问“先生,此款应作何生意?”朱告他,可大屯桂元干。可是,这年龙眼上“大年”,龙眼树上挂果累累,桂元干价格跌落。陈存孝忧心忡忡,朱慧虚微笑着对他说:“不用担心,日后自然明白。”不久,忽然台风大作,莆仙龙眼正处成熟时期,却被一扫而空,因而桂元干价格日益高涨,贵如珠宝。这样,陈存孝赚了三千多两白金。后来朱慧虚等在莆田水南井埔与后洙交界年倡建太湖祠,陈存孝把所赚的白金,全部充为修建太湖祠的费用。
张三峰是元末明初人,他学贯儒释道三教,认为“道”是三教共同之源,道生天地人物,含阴阳动静之机,具造化玄微之妙,统无极,生太极,是万物的根本、本始和主宰。他说,儒、佛、道都讲道,它们的功用都是“修身利人”,这样,三一教把他尊为神也就不奇怪了。至于金庸笔下的张三峰,完全是一个被神化的形象。
相传卓晚春受吕洞宾“传道”点化“后,幼年丧了父母,常到附近糕饼店偷饼充饥。后来卓的姑母念其骨肉情谊,将小卓带回家抚养,让他牧放牛羊。他白天闲游,募银施济穷人,夜间就在溪边的社公庙宇住宿。他多次受到孩童戏弄奚落,便骂他们。后来传说:“家富不过代”,都归咎于卓晚春的签语灵验。
卓晚春在枫亭期间,常为贫困村民排忧解难。一次有一富户的儿子太平陂不慎落水,生命危在旦夕,幸好晚春路过,见状将孩童救起,财主感恩不尽,意欲施赠银两答谢,晚春婉言谢绝道:“人生在世,钱财仍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可把这些银两施舍穷人就更好了,十二月廿五日,是天帝派天神下凡视察之日,可把银两到集英亭门前施济那些穷人,以度年关之困。”财主听言有理,照此办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