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7月7日起,“开放崛起在湖南——行走中国·2013年世界华文媒体高层湖南行”活动在长沙启动。为期一周,来自海外15个国家的20家华文媒体走进湖南,展开“开放崛起在湖南”主题采访活动。此次活动由中国新闻社、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中共湖南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承办。
0 G0 C0 d" Q! _1 e% |! b9 f+ a- n& q2 w4 _7 x# v# C0 o3 P3 i/ R
华文媒体高层湖南行访问醴陵,一睹湘瓷的丰姿。' w+ ?4 P" L Z3 V
4 O: w* N0 J2 v l# Y 外国人把瓷器叫“CHINA”,湖南人功不可没。
$ `2 R1 M' {6 L& u; [ 1300年前,湘江边的铜官镇,是唐朝最大的外销瓷生产基地,铜官窑从扬州和广州两个港口出发,到达29个国家,开辟了一条举世闻名的海上“陶瓷之路”。! s' H! f& z u: I N) q/ o5 ?
1915年,醴陵釉下五彩瓷远涉重洋,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举夺魁,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高峰”。
! r4 a4 G2 Y7 [2 D8 M4 O 2002年,长沙人再圆中国陶瓷界千年的“红瓷梦”,烧出了色泽鲜艳的大红瓷器,多次被作为国礼送给外国政要,因为它叫“中国红”。2 u- K8 {" J3 @9 z
$ g8 a$ s& e/ B5 @, w( @0 a 铜官窑 唐朝最大的国际品牌5 {3 R: q# p1 l7 U! Q+ z8 G6 N
陶瓷是一种土与火的艺术,但直到上个世纪,人们才知道湖南人把这种艺术玩得炉火纯清。
7 K, v# o8 Q3 c" t/ D/ o 1957年夏天,考古专家在湘江边的铜官镇瓦渣坪的古窑址发现了彩绘陶瓷器,惊奇不已,铜官人一千年前就能在一种瓷器上烧出三种不同色泽的花纹,都是高温釉下彩,不仅精美,还能做日用品。
" Y5 n' Y2 F* r& p$ }: U' V5 h# P 1999年,在印尼海域打捞出的“黑石号”沉船让全世界的陶瓷学家吃了一惊:船体里竟然完好地保存着67000多件中国唐代瓷器,其中铜官窑瓷器就有56500件!
: m9 w4 D* q4 g& `9 r- y3 v 毫无疑问,铜官是世界釉下多彩瓷的发源地,开创了陶瓷史上的里程碑,而铜官窑成为当时唐朝最大的文化产业,开辟了举世闻名的海上陶瓷之路。
& z4 P! P: E* i' c; A 现在,在长沙市望城县丁字镇彩陶源村, 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于今年6月5日开园,1300年前,作为世界陶瓷史上保存最完整、脉络最清晰的中华瑰宝、“汉文化向外扩张的里程碑”、“世界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长沙铜官窑再次站在了世人的面前。
2 R% Z/ n. U0 ~/ H) f 现在铜官窑的能工巧匠们,把书画、诗文甚至油画,加入到铜官窑的创作中,使其成为一件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并独辟蹊径,扬其彩绘、造型之所长,避其瓷质之所短,又创造了釉下彩陶瓷炼制技法。除青釉之外,还出现了绿釉、蓝釉、红釉、黑釉、黄釉等。0 ?5 E0 O/ }# [! N& t1 @
新时期的铜官窑,拙朴又时尚。
9 R- i& {, U$ Z; B2 k: Q, Z7 c+ L6 o: x
醴陵瓷 国瓷 红色官窑 环保瓷( I, l4 ]! @5 Z8 ]9 L6 N
“天下名瓷出醴陵”。醴陵陶瓷生产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远在东汉时期,醴陵就有较大规模的作坊,专门从事陶器制作。民国首任总理熊希龄曾于1905年在总结传统陶瓷技艺的基础上,吸收中外陶瓷科技新成果,自制釉下色料,首创醴陵釉下五彩瓷。
9 ^9 A4 a) T h 新中国成立以后,醴陵瓷业逐步实现了由柴窑到煤窑到天然气烧制的历史性转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醴陵逐步发展成为全国出口陶瓷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 ?% H0 {8 h" g( I9 @. P 醴陵瓷器不仅走进了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而且飘洋过海,因此获得“国瓷”的美誉,醴陵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官窑”。2008年,醴陵釉下五彩手工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无铅的特点,属于真正的绿色环保产品。
& h9 V3 W9 _! R# L 21世纪的醴陵釉下五彩瓷更讲究科技创新,色彩上由五种发展到现在的几十种,百多个不同色相。近三年,有600多件申请专利,抗菌陶瓷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文化艺术的创意也使其更新颖时尚,2008年的“奥运瓷”,2010年的“世博瓷”都让人印象深刻。
# ^+ h% ?9 i; @9 ~6 T 目前,醴陵拥有500余家陶瓷生产企业,从业人员17万,2011年总产值280亿元。占到全国陶瓷总量的14%,世界日用瓷的10.8%。但醴陵人不满足于现状。他们正在打造中国釉下五彩艺术陶瓷产业园,以工艺美术瓷为龙头,融艺术瓷、日用瓷为一体,引领产业向高端发展。文化艺术创意产业正成为新起之秀,引领着醴陵陶瓷繁荣与发展。+ p% V/ D2 j- i
6 W3 C5 t( {; h6 Z1 G% f
中国红瓷 黄金烧的珍品
! ]7 J+ E# @2 }1 P4 C 红色,是中国人最喜欢的颜色。但英文名字与中国同名的瓷器以青蓝白诸色闻名,鲜有红色。始于晚唐的红瓷,其色也均为枣红、棕红,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大红色瓷器。因为“低温不成红,高温则去色”。直到本世纪初,长沙人尹彦征历尽艰辛研制“红瓷”及其颜料配方, 终于攻克了陶瓷大红色釉不耐高温的难题,烧出了色泽鲜艳、表面纯净的大红色瓷器,结束了中国瓷无标准红色的历史,圆了陶瓷界千多年的“红瓷梦”。
k. x9 f5 i7 C$ N 中国红瓷制造工艺复杂,要以1200度以上的高温四次进炉、前后72道工序,中国红瓷材质昂贵,红釉是用比黄金还要珍贵的稀有金属钽烧制而成,但通常10多件瓷坯中才能有1件成品,“十窑九不成”。1 u) t2 h/ Y& J Z( a& k
好的中国红瓷讲究声音清脆、色泽如玉、透光性强、胎薄如纸、细致晶莹,因此中国红瓷红而不妖,艳而不俗。
9 F# ]# e3 @+ Z( z! [+ H" M; u 2004年,中国红瓷正式在长沙批量生产,产品一上市便受到人们争相热捧。2006年起,“中国红”在北京、山东、长沙等地刮起收藏旋风,并多次被党和国家领导人赠送给外国政府首脑、政要作为国礼。如今,随着陶瓷工艺提升和规模化发展,中国红瓷得以运用到日常生活器具中,使古代只能皇家享用的红瓷也“飞入寻常百姓家”。( g9 u* v4 `( L+ C5 ]
m" F" v/ U! c. z4 w'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