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71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元网报道]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11.23 Munich 诚聘英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8.11.2017 07:3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诚聘英才  ——11.23 Munich, E* g1 ^2 y3 H0 T
2017年11月23日(周四), 18:00-20:30 pm
慕尼黑开元中心 Erika-Mann-Str.17(乘S1,2,3,4,6,7,8到Hackerbrücke站即可)
3 V" ]7 N9 e$ _2 u
11月23日Munich站报名链接:https://goo.gl/CLRFS5

( ~6 |. J: X6 H/ _7 y7 ~
1、学校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
       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基本构建起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体系。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设有97个本科专业,2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8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3个一级学科国内排名第一,5个一级学科国内排名前三,8个一级学科国内排名前五,17个一级学科国内排名前十。- z, p+ f+ r0 R/ O  u& J0 G3 w+ P7 P
      学校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000余人,其中教授1000余人,副教授1300余人;教师中有院士15人,“千人计划”入选者36人,“外专千人计划”入选者5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8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0人、讲座教授3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1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青年科学家3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2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
+ [) \6 g2 J- E4 F  {, B: v
5 Q  A2 a4 o% B1 a; Q4 f& ~
2、化学与化工学院概况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是在原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3年,化学教研室与华中工学院同步建立,1981年原华中工学院化学教研室与物理教研室合并成立了理化系,1983年成立华中工学院化学系,设立应用化学本科专业,199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精细化工本科专业(1999年变更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06年11月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系,2008年5月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F  g1 I+ c$ V" l( P
      学院在岗教职员工108人,专任教师79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中组部“青年千人”8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9人,湖北省“百人计划”1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4人、楚天学子10人、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教授43名,副教授27名。(数据截止2017年11月3日)
4 n/ C- V* ?  u3 L8 Q; i      化学与化工学院现设有应用化学系、化学工程系、化学系和一个实验教学中心;还设有7个研究所:无机与化学生物学研究所、有机与精细化工研究所、分析科学研究所、物化与工业催化研究所、材料与环境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化学工程研究所。
2 J2 B- b6 b/ j+ S* k7 q       学院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理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工学)博士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工学),化学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三个本科专业。
6 v! O, @8 Q$ K) d* Y3 |" x$ Q; t      学院建有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无机化学与药物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材料化学与服役失效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共建了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建立了6个校企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 ]  A* U( _0 u6 Y3 M; M" e2 M      学院在读本科生总数保持在600人左右,研究生460人左右。另外,我校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和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新生每年约270人左右进入我院培养。

0 h) p. G1 N7 W( j4 h5 [
3、 招聘:
) \* D; o% ~5 G6 V. n) n
一、招聘专业方向与岗位
专业方向: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工程、化学生物学、催化
化学、有机化学、应用化学。
岗位:教授、副教授

6 E8 d8 }+ A6 ]: k
二、申请条件:
     年龄在40岁以下;具有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或者具有国内博士学位,
且原则上有2年以上的海外工作/科研经历。在化学、化工相关领域取得一定成绩
或具有发展潜力的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
6 y; B. J* o7 g+ n: A" T
三、应聘材料
      应聘所需材料包括个人详细简历和学术成果简介。

$ ^0 n& A6 V4 A& F8 e
四、应聘方式
      应聘者请将应聘材料的电子版发送到化学与化工学院的招聘专用邮箱
hx@hust.edu.cn,同时发送至 学校的招聘专用邮箱 hr@mail.hust.edu.cn,电子
邮件标题请按“设岗单位”+“专业方向”+“姓名”的格式命名。
% E, @0 n& {0 l# ^# @
五、支持条件和待遇
学院将为您提供个人发展所需的教学科研平台,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
遇,按相关规定提供福利保障。特别优秀的急需人才,相关待遇和支持条件面议。
" t1 i7 [2 n' Y* r- q' `

$ u, E! E$ J8 {) C' `& ?
4、 第六届国际青年学者东湖论坛-化学化工分论坛

% T, L9 Z, Z9 `, }2 m8 F
一、论坛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于 2012 年创办了“国际青年学者东湖论坛”(以下简称“东湖
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共邀请到来自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 1000 名优
秀青年学者来校参会。
“东湖论坛”旨在为海内外不同学科领域的青年才俊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
台。通过专题报告、学术研讨和人才洽谈等形式,共同探讨国际科技前沿话题,
追踪学术热点问题,开拓学术视野,启迪学术灵感,促进交流合作,引进各学科
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
6 z5 q% \* D  L
二、申请条件
年龄在 40 岁以下;具有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或者具有国内知名大学博
士学位,并有连续 3 年以上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研发机构等从
事科研工作的经历;在化学、化工相关领域(如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化学工程、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应用化学等)取得一定成绩或具有
发展潜力的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

" a. e+ Z0 P' h) X, [( r
三、申请流程
(一)报名:符合条件的海内外青年学者于 11 月 25 日前,使用网上报名系统进
行注册并填写相关信息。网址:www.eastlakeforum-hust.org
(二)邀请:受邀学者将于 12 月 5 日前收到主办单位的邀请函,请及时查收报
名系统登记的邮箱。
(三)回执:受邀者须于收到邀请函一周内填写回执并确认是否参会。
! G! D3 f' o: g% G
四、日程安排
12 月 26 日全天    报到;
12 月 27 日上午    论坛开幕式和大会报告;
12 月 27 日下午、28 日全天    分论坛活动;
12 月 29 日全天    离会。
3 l' M. \8 d% q3 {$ S
五、差旅及住宿
主办单位为每位受邀参会学者提供往返差旅经费,实报实销,论坛期间食宿由主
办单位统一安排。

4 s7 V( @- B. s- F$ g
六、联系方式
华中科技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
电    话:+86-27-87556046(9204)     
联系人:贾法雷、刘婧婧                 
  邮    箱:jiafalei@hust.edu.cn

  l4 N8 w0 H# ?: q8 r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联系人:孙丽
邮箱:hx@hust.edu.cn
电话:+86-27-87558250
) M9 O1 B7 `& @7 z( @8 `8 O9 ?
中欧高层次人才交流中心
亥姆霍兹学联
慕尼黑公派学联
/ }; {' I8 \: [

7 U6 ?: z1 A/ p/ @5 ~3 t; 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8.2025 15:3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