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3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德意志绝代双雄--古斯塔夫.阿道夫和华伦施泰因 (5)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4.11.2002 12:09:53 | 只看该作者
                     www.cmilitary.com 设万维为首页 关于万维|联系我们|广告服务|网站导航 <br> <br>第 五 部: 尾声<br><br><br>--顾剑<br><br><br>1 。 古斯塔夫- 阿道夫和华伦施泰因的比较<br><br><br>德意志三十年战争,从1618年到1648年,实际上古斯塔夫和华伦施泰因在战场上叱吒风云的时间都不长。华伦施泰因从1625年被任命为帝国军队总司令,到1634年被刺杀,总共不过9年时间。古斯塔夫更短,从1630年登陆德意志到吕岑战役阵亡,不过两年多时间。实际上他们两人都死了以后,战争还持续了近一半的时间。但是今人谈起三十年战争,似乎他们两位就是战争的全部。在这里,笔者不揣浅漏,以个人的意见,分大战略、军事战略、战役、战术三个层次,对两位伟大的对手作一个军事上的比较。<br><br><br>大战略,或曰政治战略,虽然严格意义上不算军事学的范畴,但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毕竟是无法回避的。古斯塔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来统合运筹他的政略和战略,因为他一身兼任君王和军队总司令,可以不受任何人的掣肘。的确,古斯塔夫在三十年战争中前期的战略行为,也只有把他放到大战略,而非军事战略的背景下,才能充分理解,例如登陆以后不立刻向德国纵深进军,布莱登菲尔德战役以后不向维也纳进军,在军事上是过於谨慎了,但是这些决策,都是有政治背景的。尤其是古斯塔夫头脑中一直很清楚,他首先是瑞典国王,然后才是新教徒。所以,他的首要任务,是在战争中把瑞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然后才是德意志的统一。虽然古斯塔夫的个性,是跟亚历山大大帝一样,渴望荣耀和战功,但是对战略目标的轻重缓急,还是非常有分寸的。如果没有华伦施泰因作为他的对手的话,德意志诸侯会不会在古斯塔夫的旗帜下,建立一个联盟,作为德意志统一的基础呢?可能会的。但是无论如何不会象如果华伦施泰因得势那么现实。<br><br><br>反观华伦施泰因,他是真正以统一德意志,弥合宗教和封建主分裂为理想的。这个人的抱负和野心,超越了宗教偏见,其见识远远超过他的同时代德国人。笔者一直认为,这是一个欧洲历史上最象曹操的人物。但是华伦施泰因却不具有曹操的政治手腕。实际上可以说,华伦施泰因是个优秀的将军,却是个糟糕的政治家。他一开始就锋芒太露,招来皇帝和各路诸侯的疑惧,而又不善於在诸侯中培养自己的联盟者。在吕岑会战之后的岁月里,更不该在政治上首鼠两端:如果他要忠於皇帝的话,就不要公然抗令并且与各个宫廷作政治交易;如果他要拥兵自重,真的想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话,他也有这个实力,那么就应该牢牢掌握住军队干部,不能放弃兵权。事实上他两头都没有做到。但是,在这里指责华伦施泰因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不是古斯塔夫那样的君王,大战略的决策权不在他的手中。所以,我觉得,在政治战略这个层次上,其实华伦施泰因和古斯塔夫地位不同,是根本不可比的。<br><br><br>在军事战略层次上,至少从两个人真正对垒的那个阶段可以看出来,华伦施泰因要比古斯塔夫老谋深算得多,很有司马懿的风格。他所实施的机动,没有一步不是正好打中古斯塔夫的痛处,而且避免自己的短处。华伦施泰因有非常清晰的战略观念,而且执行起来是前后一致,一以贯之,尽管有时候显得太过消极了。利德尔-哈特在他的名著“战略论”中,对华伦施泰因的战略技巧,评价高过了古斯塔夫。当然,利德尔-哈特的著作,提倡的是“间接路线战略”,有这种评价也不奇怪。古斯塔夫本人也是一位优秀的战略家,机动作战的高手。但是在战略上,华伦施泰因更高一筹。<br><br><br>在战役指挥能力上,两人都表现出来非常优秀的指挥艺术,华伦施泰因在德骚桥战役,古斯塔夫在布莱登菲尔德战役。最后两人直接对垒的吕岑战役,虽然是华伦施泰因输了,但是主要是输在部队素质不如瑞典军队,倒不是在战役部署上输给了古斯塔夫。可能古斯塔夫在预备队的使用和投入时机方面,以及集中火力方面,表现出来的才能更多,而华伦施泰因在实施战役追击方面比古斯塔夫更积极。两个人的共同不足之处,在於没有表现出战场上集中兵力于一点,削弱次要方向兵力的艺术。这是到了两百年以后拿破仑时代才成为一条军事原则的。总的来说,可以讲两个人在战役层次上平分秋色。不过我个人的偏好,更欣赏古斯塔夫积极主动的作风。如果各位看过我写的点评二次大战各国名将的文章,就会知道我个人评价名将的最高标准是“敢於冒有算计的风险”。(参见拙作“点评二次大战名将中最佩服和不佩服的三个半”)。不过这些都是个人喜好而已,说古斯塔夫和华伦施泰因平分秋色,应该是持平之论。<br><br><br>在战术层次上,古斯塔夫的地位高于华伦施泰因。古斯塔夫之所以被称为“现代军事之父”,就是因为他对瑞典军队从装备、战术、组织各个方面所作的彻底改革。这方面,也许只有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马其顿国王菲立浦二世才能与之比肩。古斯塔夫是一支全新军队的缔造者,在他的同时代人中,有这种成就的,只有英国内战中的克伦威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基本上和三十年战争同步,但克伦威尔本人比古斯塔夫年轻6岁,成名的时间也比古斯塔夫晚了十几年。他所缔造的新模范军,也是一支新型的军队。与他们相比,华伦施泰因虽然两度从无到有创建了帝国军队,但是帝国军队就战术本质而言,仍然是旧式的西班牙战术体制。华伦施泰因是一位伟大的组织者,但不是一位战术革新的专家。<br><br><br>2。三十年战争大结局<br><br><br>古斯塔夫和华伦施泰因死后,战争又拖延了14-16年。瑞典方面,首相奥克森斯滕继续推行古斯塔夫未竟的事业。帝国方面,换了两位军事领导人。皇太子菲迪南接任皇军总司令。同时,洛林公爵接任巴伐利亚为首的天主教联盟军队司令。大家都读过中学课本里法国作家都德的名篇“最后一课”,可能以为阿尔萨斯和洛林自古都是法国的国土,其实不然。历史上阿尔萨斯和洛林都是独立的诸侯,阿尔萨斯是德意志皇帝的臣属,洛林则有时向皇帝称臣,有时又向法国国王称臣。这个时代,是法国完全占领洛林的开始,洛林公爵被法军赶了出来,心有不甘,所以投入德意志皇帝一边,当了巴伐利亚军队司令,和瑞典、法国为敌。1634年9月,帝国和巴伐利亚两军合作,在诺德林根会战中,击败了霍恩元帅指挥的瑞典军团,并俘虏了霍恩元帅,从而结束了三十年战争的第三阶段,瑞典阶段。<br><br><br>当瑞典被击败后,法国再也坐不住了,黎塞留终於从幕后走到台前,于1634年正式向皇帝宣战,西班牙也站在皇帝一边向法国宣战,从此开始三十年战争的最后一个阶段,法国阶段。曾经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联手的萨克森选帝侯,把法国的宣战视为外族入侵,转而站到了皇帝一边。基本上,战争分为两个战场:莱茵河流域是西战场,这里,法军在吕岑战役的胜利者,魏玛公爵伯恩哈德指挥下,和帝国、西班牙联军作战。德意志腹地是东战场,瑞典军队在古斯塔夫的元帅巴纳尔指挥下,与帝国和巴伐利亚、萨克森诸侯军队作战。1636年,瑞典军在巴纳尔指挥下,赢得了魏茨托克(Wittstock)战役,在德意志腹地站稳脚跟,进而向波希米亚进军。同时,法军在伯恩哈德指挥下从失败转入反攻,打过莱茵河。此后几年,大家一直在打没有结果的拉锯战,1639年,法军挫败,伯恩哈德也生天花而死。1643年,法国名将孔代亲王和杜伦尼元帅接替指挥西战场的法军。1641年,瑞典军总司令巴纳尔元帅死,接替他的也是当时名将,古斯塔夫的前炮兵指挥官托尔斯滕森。这两支军队接连打赢了几次决定性的战役,终於在德意志境内会师。1648年各国签订威斯特法里亚和约,三十年战争正式结束。(霍恩、巴纳尔、托尔斯滕森等的事迹,在下将在另一篇“德意志三十年战争中的将军们”的文章中有更多交代。杜伦尼元帅和孔代亲王的传奇,也将在另一篇文章“太阳王麾下的双子星座”中介绍)。<br><br><br>实际上,在古斯塔夫和华伦施泰因两位大英雄死后,德意志统一的希望已经破灭了。德意志大地满目疮痍,民不聊生,所有诸侯都厌倦了无休无止的破坏。只是法国出於打击哈布斯堡王朝的目的,坚持把各方卷进去继续作战,战争变成了法国、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三方面的王朝战争,对德意志的前途毫无意义。又因为大家的实力都差不多,谁也无法在战场上打出一个决定性的结果来。战争打到这个份上,所有各方的理想都破灭了:古斯塔夫的理想,华伦施泰因的理想,皇帝菲迪南二世统一皇权和复兴旧教的理想,巴伐利亚选帝侯为天主教而战的理想,萨克森选帝侯走第三条道路的理想,统统破灭了。只有法国得到了实际利益。黎塞留虽然不是名将,但是不愧为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为太阳王时代鼎盛的法兰西王朝开一先声。<br><br><br>1618年战争开始时的主要当事人,谁也没有活到战争结束:除了古斯塔夫和华伦施泰因之外,皇帝菲迪南二世死于1637年,王太子兼皇军总司令菲迪南继位,是为菲迪南三世。法国首相黎塞留死于1642年,不久,法国国王路易十三也在1643年死去。继位的,是5岁的路易十四,他日后将以“太阳王”的别称载入史册,但此时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娃娃,由王太后奥地利的安娜摄政。<br><br><br>这个时期的军事历史,缺乏激动人心的事件和人物,唯一的亮点,在於战争末期崭露头角的两位法国统帅,杜伦尼元帅和孔代亲王。他们是欧洲军事史上,与古斯塔夫国王、马尔博罗公爵、欧根亲王、腓特烈大帝并列的名将。曾经有朋友问我“你把古斯塔夫和华伦施泰因称为三十年战争的绝代双雄,那么怎么摆三十年战争后期涌现出来的名将杜伦尼和孔代呢?”我觉得,一则杜伦尼和孔代成名于三十年战争末期,他们的业绩实则已经不能影响德意志的命运,德意志已经是在劫难逃了。二则,他们的军事生涯,绝不仅限於三十年战争。事实上,杜伦尼和孔代是太阳王路易十四早期,让法国上升为欧洲霸主的干将。这两位名将的军事生涯,也是极富有传奇色彩的。他们曾经并肩作战,合作无间,也曾经各为其主在战场上互为对手,最终又站到同一面法兰西的百合花王旗下,终其一生,都是声气互通的朋友和对手。他们的事迹,笔者将在下一篇文章“太阳王麾下的双子星座”中介绍。<br><br><br>根据威斯特法里亚和约,新教开尔文派和路德派一样获得了法律承认。曾被华伦施泰因那样强烈反对,而又被皇帝菲迪南那样顽固坚持的“归还敕令”,也事实上取消了。巴伐利亚终于保住了它在战争一开始时占领的帕拉亭(普法尔茨)的一半土地和选帝侯地位,而帕拉亭也拿回了另一半领土,并且也是选帝侯之一,谁让他站在胜利者一方呢?於是七大选帝侯变成了八大。勃兰登堡和萨克森选帝侯因为也是新教,也获得一定的领土扩大。瑞典在德意志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所获的土地颇丰,证实了当初古斯塔夫国王的远见。法国获得法德交界处的领土,包括都德小说中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其中阿尔萨斯,是忘恩负义地从为法国而死的魏玛公爵伯恩哈德身后抢来的。早先从奥地利独立出来的瑞士共和国和从西班牙独立出来的荷兰,都获得了法律承认。帝国的损失极其惨重,整个德意志分裂为三百多个小邦,已经是一片废墟,无一个邦国可以幸免,人口经过三十年的杀戮,减少了三分之一,学校、教育、文学、艺术都倍受摧残。这是德意志,乃至整个中欧大地的劫数,但却成全了古斯塔夫-阿道夫和华伦施泰因这两位悲剧英雄的千古英名。一将攻成万骨枯,我想,借用金庸“射雕英雄传”最后的四句诗来作本文的结尾,应该是最合适的。正是:<br><br><br>兵火有余烬,荒村才数家。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br><br><br><br>*******************<br><br>后记:本文虽然偶尔夹杂一些文学传奇色彩,但是基于尊重历史的严肃态度,所有的细节都在正史中有所本。主要参考资料有:<br><br>道奇的古斯塔夫传记1895年英文版;利德尔-哈特的战略论,1981年战士出版社中文版;利德尔-哈特的Great Captains Unveiled, 1927年英文版;富勒的西洋世界军事史,军事科学院1981年中文版;杜普伊的武器和战争的演变,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年中文版;Fletcher的Gustavus Adolphus and the Thirty Years War, 1963年英文版;Livesey 的 Great Commanders And Their Battles, 1987年英文版;Crompton 的 100 Military Leaders 1999年英文版。文章第一部分历史背景,则是源于我在南开大学读书时,基於业余爱好所做的世界通史、文学名著和艺术史的读书笔记。另外,还参考了小隐在线上艾奇哈纳和Amenhotp两兄所写的相近题目的文章,在此一并致谢。<br><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4.1.2025 05:45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