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选自《净空法师全集 童蒙养正——古代小学教育》
古代教育,小学是从七岁到十二岁,它的教学宗旨、目标,就是培养正知正见,所谓的‘童蒙养正’,这一句话确实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谚语里面常常说到:‘少成若天性’-童子时候养成,就如同天性一样,‘习惯成自然’。这两句话虽然是老生常谈,细想想,它有很深的道理存在。
小学的教育,在生活教育当中,是要培养他的勤劳,洒扫应对,奉事长上,知道怎样奉事父母,怎样友爱兄弟,都是从这时候培养的。在德行、学问根本上,是培养他的根本智,根本智与后得智,这是佛法的名词。现在能说这个名词的人很多,但是这个名相所含的精义,能够说得出来的人就不多了。
什么叫根本智呢?根本智这个意思,就是真实的智慧,是从这个本生出来的。这是用植物来作比喻,植物有根有本,然后才能生出枝叶花果。由此可知,根本重要。根本智的培养,实在讲就是真心、真诚。儒家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诚意、正心就是根本智。培养的方法,就是如何防止他的妄念。诸位要晓得,小孩子也有妄念,如何把他的妄念给打断,保持他的正念,这是教育的功能。正念是什么呢?正念是无念,无念才是正念,现代很少人懂得,古时候人知道。换句话说,无念就是心地的真诚、清净。
所以在小学童蒙教学,老师只教句读,把这些中国的古籍,古圣先贤这些经典,经典就是教科书。教科书为什么称之为经典呢?教科书里头字字句句所讲的这些道理,都是超越时空的,永远不会改变的,我们称它作经,古时候教科书是经典。譬如宋朝以后,朱熹新编一套教科书,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四书》,《四书》是朱熹编的,编得好,有理论、有方法,还带示范的,这个教科书就很圆满了。
我看这本书,我很怀疑朱夫子这个灵感,是不是从《华严经》上得来的。因为他编《四书》这个形式、模式,非常像《华严》。《华严经》有理论、有方法,后面五十三参,是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这在教科书里头才是最完美的。《四书》就是有这个模式,《中庸》是理论,《大学》是方法,《论语》跟《孟子》是举出孔夫子跟孟夫子来表演,就是把理论、方法落实到生活上,做出来给我们看,就如同《华严经》的五十三参一样。这个教科书我们不能不佩服。
童子的时候就教他读,不讲解只教他读,利用他天赋的记忆力,童年的记忆力最好,让他熟记。而过去教学的方法,的确合乎现在科学的理念。老师教学生因材施教,有些学生聪明的,一天能够念三百字到五百字,这个念就是他一定要能够背诵。他每天能够背诵三百字到五百字的,这算是中上的人才,中上的天赋。如果能够一天背到七百字的,这是上根。但是还有根性劣的,一天只能背几十个字,不能超过一百个字的。所以从前老师教书是算行数的。
古时候的书,你不能说它不合科学。你看我们看古书,古时候木刻的刻版书,每一页十行,每一行二十个字,换句话说,五行就是一百个字。根性劣的,老师每天教你念五行,五行要念到能背诵,念多久能背诵才算数呢?不能超过十遍,超过十遍以上就太吃力了,就是十遍能够背得下来。譬如说一般比较根性劣一点的,一百个字他念十遍就能够背得下来,这就可以教了;中上根性的能够三百到五百字,十遍也能背下来;上上根性的人,大概七百字他十遍都可以背下来。教他背。
如果十遍背不下来的,字数减少,减少到他十遍能够背得下来,以这个为标准。背下来之后,老 师再督促他,要背一百遍、背二百遍。根性利的人、聪明的人督促他背一百遍;根性差一点的人,教他念二百遍。到第二天,先把前面教的背一遍之后,然后再教新的经文。这是童蒙教学用这个方法,天天教他朗诵、教他熟记,目的在那里呢?目的是把他的妄想打掉,这个方法妙绝了,使他心地纯正,把古圣先贤这些教训统统记在心里。因为这个时候,他智慧没有开,不需要讲解,讲他也未必能理解,只是教他背,教他背诵。
到十三、四岁,智慧开了,懂事了,再开讲。所以中国古时候没有中学,只有小学太学,太学就仿佛现在讲的大学。太学里面就是讲解,小时候所背的这些经论,要在太学里面做深入的研究探讨、讲解辩论,所以读书乐!上太学有许多老师,当然每一个老师指导的学生并不很多,十个、八个,用现在话讲都是小班制。老师带着学生去旅游,游山玩水,走到那个地方讲到那个地方,一面走着一面就是研究探讨,不需要带书,参考书都不要。老师背过的,说到第几页、第几行、第几个字,大家都知道,都背得滚瓜烂熟,那里还要带书,还要带什么参考书,都不必要。一面旅游就一面讲解,因为典籍里面有很多关于历史、地理,所以在旅游当中,真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就是考察,成就后得智,后得智是无所不知,这是真实的学问。所以他那里会有时间去打妄想呢?这叫真正的学问,真实的智慧,这才能解决问题。
今天科技发达,我们在美国遇到许许多多读博士学位的。我有一年在旧金山讲经,那时候甘贵穗居士告诉我,听众当中百分之七十是博士,她说你在旧金山开博士班。这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为什么还那么迷信,还走入这些邪教?这一点我们要知道,他没有接受过根本的教育,他所接受的是现代科学知识。知识不是智慧;智慧,这就回过头来,我们中国古时候的教学。它的教学内容,完全是现实的生活。首先给你讲伦理的道理,也就是教你明白人与人的关系、父子的关系、夫妇的关系、兄弟的关系、朋友的关系、君臣的关系,君臣用现代话来说,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让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在什么身分、什么关系,你应该要尽什么样的义务,这是教育。
人事关系明白之后,再进一步,教给你人与环境的关系,与动物的关系,与植物的关系,与山河大地的关系。再进一步,这才讲到所谓玄学,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这是宇宙人生的大道理,是做人的大根大本,所以他懂得做人了。人有价值、有意义,这是教育。人跟禽兽(人是动物之一)分别在那里?人懂得宇宙人生的道理,人接受过教育,这种教育在古时候叫小学教育。
今天社会这么乱,大家不知道人与人的关系,于是变成什么呢?只有利害,利害当中当然就发生冲突,你想社会安定,那怎么可能呢?孟子讲得很好,那真是现代社会的现象,‘上下交争利,其国危矣’。这个国家社会是一个乱象,决定不是一个安定的现象。所以中国教育维系社会的安定和睦、共存共荣,是‘道、德、仁、义、礼’。如果不讲求这个,要想讲到社会的安定繁荣,是决定不可能的。
……
今天我们要谈社会间的小学,现在台湾有一些同修,提倡‘儿童读经运动’,他们把这个构想送来给我看,那时候我在新加坡。我看了之后很欢喜,我把它的名称上加了两个字-孝、廉,‘儿童孝廉读经运动’。为什么?这两个字能挽救这个社会,提倡孝道,人能够懂得孝道,他做事情就会尽忠职守,会尽分尽力;懂得廉洁就不会贪污。今天这个社会上,我们普遍看到,各个阶层包括我们佛教里头,不负责任,完全为着自私自利,这怎么得了!这是病根的所在,我们提倡这两个字来挽救。
……
由此可知,所有经教不是教别的,就是教给我们知道这个恩德。像我刚才所讲的‘童蒙养正’,教你知道人与人的关系。什么关系?恩德的关系。人与动植物、大自然的关系,也是恩德的关系。我们每天吃的,土地里头长出来的-植物;我们穿的、生活所需离不开大地,大地于我们有恩。动植物来供养我们生活所需,怎么会没有恩德!……
诸位你再看看,不要看别的东西,单单看儒家的《四书》-朱夫子所编的,你们细心想想,是不是这十二个字?《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出不了知恩报恩,离不开作师、作范,所以这十二个字(注:知恩报恩、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把世、出世间的学术都包括尽了。这一种教育都要从小来培养,童蒙养正。
……早晨我在院子里头扫地,有四位学生从动物园山上下来,经过我们寺院门口,这四个人态度很傲慢。我看了四个人,我就叹了一口气,‘可惜这么好的年轻人,没受过教育。’这个话被他们听进去了,他们立刻就到我面前来找麻烦,来质问我。他说明他是台湾大学法学院四年级的学生,我对他就非常恭敬了,马上大学就要毕业了。他反问我,他说:‘你怎么说我们没受过教育。’我听了,我说:‘你是为这个而来的。’我说:‘你们不但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你们连小学教育都没有受过。’他听了很不服气,质问我:‘这话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我们小学教育没受过?’我说:‘小学教育教洒扫应对,你学过吗?’我这么一说的时候,这几个学生不错,态度马上就改变了。那时候的学风跟现在的确不一样,他们有相当的理性,对我的态度也就变得很缓和了,表示有一点敬意了。
所以我说:‘我问问你,我只问你三个问题,什么叫教、什么叫育、什么叫教育?你把这三个问题讲给我听听。’他说不出来,他讲的我都摇头。后来反过来问我,我就跟他讲,教育是教你做人。中国古人常讲:‘学问深时意气平’。人有学问、有道德,心平气和。你们表现的贡高我慢,错了。何况你们是读法学的,将来你们是律师、是法官,心要不清净、不平和,你断案子就很容易冤枉人。他们听了点头,心平气和要紧!要存诚,要修养品德,要明白事理的真相。这些东西在现在学校学不到。他反过来,‘那我们现在学的,你看那是什么呢?’我就跟他讲,也是说笑话说玩的,我说你们现在学校的那个招牌,不应当放作大学,应该算什么呢?高等知识传习所,那就名副其实了。你们今天所接受的是高等知识的传授,不是教育。教育刚才说过了,最根本的是懂得人与人的关系,这些东西你们没有学过。他们承认了,欢欢喜喜的离开了。所以我觉得那时候的学生很可爱,他们讲理。你只要说得有道理,他很服。这话说起来,三十多年前了,恐怕这些学生现在都已经退休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教育的真谛。
现在局势,学校虽然办得很多,都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如果以孔老夫子教育四科来讲,第一个是德行,第二个是言语,第三个是政事,第四个是文学。现在说老实话,前面两个没有了,前面两个是根本-德行、言语,根本!现在办的学校,可以说从小学到研究所,都是孔老夫子所讲的政事跟文学。政事就是技术、才艺的传授,也就是说你在社会上,将来有谋生的能力,学这些东西。在物质生活,你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准了,在于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就是文学、艺术,在中国人讲诗词、歌赋、音乐、绘画,这些艺术是属于精神生活。现在有这些专科学校教这些东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