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6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90后大学生恋爱观调查:三成人认可同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6.2.2010 15:5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爱情,是人生必经的情感。如今,校园恋情作为一门“学问”开诚布公地搬到课堂上,让天津大学的学生们第一次有了在恋爱课堂提问的机会。在天津大学举行的“走进心灵,猜透你的心”----大学生正确恋爱观主题讲座,三成90后认可“同居”。


在谈及大学生同居这个敏感话题时,杨老师表示曾针对该问题在学校内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三成大学生对同居表示认同,至少一成学生曾同居。但由于传统保守思想的影响,男同学大多表示“宽己严她”,自己接受同居,但如果现任女友曾与他人同居则不能接受。让杨老师印象深刻的一位女生在寻求心理帮助时,坦言自己与现任男友的感情非常深且真挚,因此认为应该向他坦承一切,便将自己曾与前男友同居的事和盘托出。谁知,现男友不但不理解女生,而且表现得非常痛苦,两人感情降至冰点。女孩懊悔不已,哭着询问杨老师是否再也找不到真爱了。
   


另据千龙网讯总是听90后他们说自己比较前卫,非主流意识比较强。其实,90后并不是特殊的,他们认为的先性后爱也能够在早期的80后、70后甚至以前的一些人身上体现出来。只不过,现在流行开口闭口90后而已。首先我得说明白先性后爱这个词的来源,这是笔者写了一篇《80后拍拖的经典模式》后一90后给我的启发,他的大意是说:你们80后还好,我们90后,直接就上床了。最后我问,然后呢,他说,然后就爱呗!那时候我在心里想,这爱,能爱起来吗?朋友,你说呢?
   
    根源一:继承
   
    这个词大家都是很熟悉的吧!日常我们听别人听电视里这个纠纷那个纠纷,就有不少是由于老的死了小的继承家产产生的。继承一词是先天性的,这里的先天性往往与男人有关。你不信问问,哪一个男人不想着和女人的那点事。我们去问问80后,他们会回答我们,确实是的。我们去问70后,人家就要鄙视我们了。
   
    其实,那些人心里也希望这样的。因为都是男人嘛!不过,70后已经老了,该到了倚老卖老的时候,这时候不顺应天命,还能够做什么?由此推之,60后、50后同理。
   
    根源二:社会坏境
   
    现在国内热播的韩剧,港剧,没有哪一部是没有几个热火朝天的镜头的,所有的这些画面,根植在我们的90后少年小小的、朦胧的心里。慢慢发芽、开花。他们从小就在这样的坏境下熏陶长大,不近墨者黑才怪。根源三:缺乏关爱。
   
    这是写给我们的父母的。人们常说90后是得到关爱最多的一代,其实,这只是说说而已。我们的父母为了能够让孩子多受几天的高等教育,已经忙得挤不出一点时间了。
   
    最后,把我们带大的不是保姆就是爷爷奶奶。随后,爷爷奶奶看不怪我们的行为举止推脱不干,父母只好在人山人海求得一保姆。须知现在的保姆都是年轻小伙姑娘的居多,毕竟,年轻有本钱,年轻更惹人爱嘛!你说,那些和我们年纪一般大小的保姆,能够关爱个啥!
   
    根源四:超关爱
   
    万事都有两个极端,还有一个平衡点。这么说,可能一般人不太懂,我们看看天平就知道这个道理了。中国人都习惯于走极端,很少有在平衡点的时候。前面说了根源之一是“缺乏关爱”,这里说是“关爱过了头”,这就是我们的家长习惯于走的极端。现在的家长(许多)对孩子的关爱超乎寻常,他们认为,孩子的每一步都太重要了,以致于开始抓在手心,当成宝贝,说什么也不肯放手。其实,这是不对的,过分的疼爱,就会过犹不及。正如乐极会生悲一样。
     根源五:奇怪
   
    奇怪是很正常的事情。在人们年轻的时候,对事情感到奇怪更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人都是喜欢好奇的,中国人在这方面自知。外国人中,英国人的谚语“ 好奇害死猫”最后还被有心的国人拍成了一部电影。这就足以说明,外国人也是人,也是喜欢对事好奇的。小孩子对事情的好奇与大人不同,他们缺乏足够的自制力。在很多时候,好奇心产生了,就要试试,最后,就先性后爱了。现在的80后、70后不也流行什么试婚之类的东西吗?其实,“试婚”就是先性后爱的代名词。
   
    根源六:没什么大不了
   
    敢想敢做在现在的90后身上最容易体现出来。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他们好比初生牛犊,他们不掩藏,不遮盖,不虚伪。他们遇到事情时喜欢说:“ 这有什么?”是的,回答他们的是,“这真的没什么。”再说了,几年前的大学生大多数是80后,他们之中还少了先性后爱的例子么?多了去了。换句话说,就是,这也同样没什么大不了。
   
    根源七:两厢情愿
   
    90后们的先性后爱能够得以达成协议,最靠谱的一个根源就是两厢情愿。90后们是知道什么叫做强奸的,所以,即使是先“性”,这里的性也并非常人所想的那样直接,那样不靠谱。
   
    他们至少是认识的,只是了解不深。他们先性后爱,其实不是因为想爱,而是想性。知道了这一点,除了两厢情愿,是不会发生的。
   
    根源八:过把瘾就死
   
    现在的60后、70后很多看不起50后,看不起王朔。但是在80后、90后中,就恰恰相反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笔者用80后的眼光去看,就是看穿了这个世界。人活着是为了享乐的,是为了潇洒走一回爱一回的。除此之外,其他的都是扯淡。这个道理90后们深知,所以,过把瘾就死吧!总有一天,00 后会取代90后,那时候,就走90后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根源九:人性的弱点
   
    综述了前面的八条原因,我相信不少人(只要不是脑残的)都能够看出,这其中许许多多的是人性的弱点在作怪,具体地说是中国人的人性。我们看看人家美国人,在这方面就是超前卫的。笔者要说的是,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有一个等价交换的机会,你把你给我,我把我给你。你说,假如对方愿意,你愿意吗?这个问题是不少人愿意的。所以,先性就性吧,爱与不爱性了再说。
   
    根源十:写在后来
   
    盘点到这里,笔者想起了自己是80后,还是公的。自己扪心自问,先性后爱要是到了自己身上,自己会吗?经过神经们的一致商讨决定,最后回答是:一百万个愿意。再想想那些门上写着“园内有空房,电话号码1383838XXX”的庭院内,日以继夜进行着的性爱游戏,不敢在往下盘点了。唯恐这个事情闹大,有朝一日小命不保。再说了,身体是自己的,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吧!不同年代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婚恋观。60后、70后被认为保守、传统的一代,80后则被视为自私、草率、迷惘、愤世嫉俗的一代,90后则被打上了“早恋”、“一夜情”、“炫富”、“非主流”等标签。逐渐成为社会主力的80后、90后真如社会形容般被宠坏了吗?
     连日来,记者就恋爱婚姻等问题,在海口多家企事业单位、高校以及街头,随机散发了100份调查问卷,力图从不同年代人们的内心世界,找出彼此间的相似或距离。
   
    60后 婚前谈性是“流氓”
   
    1963年出生的严先生说,那个年代人们一般连“谈恋爱”几个字都说不出口,一般说法是“处对象”。找对象一般也没有太高要求,主要是看对方有没有正式工作,因为那时候每个月才领20元工资,如果对方没有工作,婚后的家庭生活就很成问题。
   
    1966年出生的黄女士说:“婚前性行为?羞死人了,那时候谁敢说这话,别人不把你当成流氓才怪呢。”
   
    1965年出生的黎先生认为,那时候别人帮忙介绍男友或女友的事情很普遍。到了一定年龄还没对象,周围的好心人就会帮忙牵线搭桥,介绍他们认为双方条件相当的异性认识。
   
    数字:
   
    对于“婚前应禁止性行为”的看法,33%的人表示赞同,这部分人以60后和70后居多,也有相当一部分90后的女性选择了该项;22%的人表示反对,其中80后居多,几乎没有60后选择该项;对这一问题“说不清”的人所占比例最高,为45%,其中多为80后和90后女性。
   
    从60后和大部分70后对婚前性行为的反对,到80后和90后说不清的态度,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进步与西方思想的影响,“婚前应保持性纯洁”的观念正在逐渐减弱。
   
    70后 婚前需多方磨合
   
    1975年出生的小王,10多年前就从江苏来到海口闯荡,现在与人合伙创办了一家广告公司。小王曾经与多位女子恋爱并同居。
   
    3年前,小王通过网络认识了一位在内地打工且比他小10多岁的女孩。后来,女孩来到海口与小王同居了3年,最终失望而去。没过多久,小王又与一位在别的市县当教师的女子好上了。
   
    小王说,现在许多女子都太注重现实,对物质要求太高,却连做饭洗衣服之类的事情都不愿做。女性不能把自己当成商品出售,应该有自己的思想,不能过分依赖男人。
   
    多次恋爱仍然难以走入婚姻的小王认为,两个人在一起不仅只是语言和思想的交流,还需要生理上的磨合。“因为夫妻生活不和谐,造成婚姻破裂的事情并不少见。”
   
    70后的林先生也认为,婚后万一发现对方存在生理上的缺陷,再提出离婚彼此受到的损伤和付出的成本会高出许多。
   
    数字:
   
    在“你对夫妻关系满意吗”这一问题中,29%的人表示满意,23%的人表示比较满意,这两部分人中,以60后为主,还有一部分为70后;7%的人表示不满意,主要以80后为主;41%的无法明确回答,这部分人以90后和80后为主,多数尚未进入婚姻状态,或刚刚步入婚姻。
   
    看似缺乏自由恋爱经历的60后,婚姻却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保持着较大的和谐和稳定,这对现代社会的恋爱婚姻来说,不得不引人深思。
   
    80后 谨慎对待离婚
   
    在某事业单位工作多年的小英,属于80后女性。她说,只要不危害社会,不违反法律和道德,他们可以有多种理由反对婚前性行为,也可以有多种理由选择婚前性行为。
     尽管对婚前性行为持包容态度,但小英认为,既然选择了婚姻,就不要像过家家,如果婚后发现合不来,千万不要轻率地选择离婚,可以给彼此一个磨合期,如果到最后还是合不来,可以再考虑离婚。
   
    80后女性戴小姐认为,80后处于70后和90后之间,也分为开放型和传统型两种。戴小姐说,她自己属于传统型,希望恋爱婚姻从一而终。她不主张婚前性行为,但如果双方确定要进入婚姻,婚前发生性关系也没什么不可。如果婚后双方感情不合,不能首先就想着离婚,而是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尽全力维护这段爱情和婚姻。
   
    数字:
   
    80后作为当前结婚的主力,已给人留下“闪婚”、“闪离”的草率印象。但对“感觉合不来就离婚”的看法上,40%的人持谨慎的赞成态度,认为应该本着宽容和相互忍让的态度,实在过不下去才会选择离婚;27%的人则表示反对,他们认为离婚不仅会影响到夫妻两人的生活,还会影响到子女、父母以及社会的和谐;33%的人表示对此说不清楚,这部分人多是因为缺乏婚姻经验。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80后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轻率,对婚姻同样持有谨慎的态度。选择结婚的人,都想着要与对方白头偕老、相濡以沫地过完一辈子,离婚对任何一方,都是一种感情和心灵的巨大伤害。90后 女性贞操观回归
   
    小李、小诗均为90后女生,现在两人都是海南某高校一年级学生。
   
    小李说,如果自己的第一次不是与丈夫发生,婚后难免会有种异样的感觉。她现在还没男朋友,如果真要找男朋友的话,希望对方是一个有责任感、善良的人,物质条件可以靠双方一起去奋斗,但不能找那种吃闲饭和娘娘腔的男人。
   
    小诗也认为,尽管90后在思想上比较开放,却很注重名誉。如果发生了婚前性行为,容易遭人非议,结婚之前应该保持自己在这方面的纯洁。
   
    90后男生小韩说,如果自己将来的妻子,先前同别人发生过性关系,他并不会太在意,只要妻子婚后对自己忠贞就行了。他希望自己婚后能有一个稳定的家庭,两个人能走进婚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如果结婚后,稍有不满意就喊离婚,也显得太冲动了。如果夫妻俩有了孩子,离婚还会引发其他社会问题。
   
    手记
   
    成长、发展、变化的80后和90后,和所有时代的人一样,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社会的评价和调查的结果有些出入,更体现了80后、90后的多元化,不像大家对50后、60后看法那样趋于一致。
   
    有专家表示,80后、90后是近几年的产物,体现了他们和老一代人的区别与隔阂。不仅是结婚主力军80后的婚恋观在变化,整个社会的婚恋观也在变化。中国市民婚恋观的变化,是受到了10年前西方国家的影响。“不要觉得一代不如一代,这是成长所必须经历的。”
   
    每个时代的新一代似乎都受到特别的关注,因为他们身上打上了标志这个时代的鲜明烙印。对于新一代,似乎都有人来褒贬一番,或者忧心忡忡,或者赞扬嘉许。不同时代人们给予的定语都不同,如过去的“迷惘的一代”、“愤青”、“垮掉的一代”,到现在的“新新人类”。但不论是60后、70后,还是80 后、90后,每个人都是历史长链中的一环,只是历史赋予每个时代的使命都不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2.2.2025 22:5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