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1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危机重重的德国银行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16.2.2003 22:01:26 | 只看该作者
危机重重的德国银行<br>             左大培<br>亏损和坏帐<br><br>把持德国商业银行业务的主要是四大银行业巨头: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抵押联合银行(Hypo Vereinsbank),商业银行(Commerz Bank)和德累斯顿银行。除此以外德国还有两大银行系统:准国营的储蓄银行(Sparkasse)和合作银行。德国储蓄银行业占欧洲储蓄银行业总资产的1/3,大大超过德国任何一个大商业银行的资产。但是这些储蓄银行通常只通过一些结算中心在业务上联合起来,没有形成一个真正一体化的银行,只在最近十几年中才出现了几个地区性的“地方银行”(Landesbank),他们各自将当地的各储蓄银行统一成一个一体化的真正银行。<br><br>目前的银行业危机突出表现在私营的商业银行领域中。四大商业银行的业绩都大幅度滑坡,以至抵押联合银行的总裁阿尔布莱希特·施密特在2002年年中就说这一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银行业最困难的年份之一”。<br><br>危机首先表现在贷款损失(loanlosses)大幅度上升。平均每季度的贷款损失,德意志银行2001年不到3亿美元,2002年预计将上升到超过4亿美元,抵押联合银行2001年是5亿美元左右,2002年估计将达7亿美元, 而商业银行则两年都在2至3亿美元,但是2002年仍比2001年有所上升。看起来商业银行贷款损失的绝对额较小,但是由于它的一级资本金额只是德累斯顿银行的一半左右,每单位资本金的贷款损失仍然比德意志银行大。<br><br>在上边列举的贷款损失中没有提到德累斯顿银行贷款损失的金额,是因为该银行的情况特别糟糕。由于在对公司贷款和投资银行业务中损失惨重,英国《银行家》已经宣称该银行“日子屈指可数了”。光是该银行下属的各个“社团和市场”部门在2002年上半年就损失了7亿欧元。也正是德累斯顿银行的总裁法豪尔茨在2002年终就公开宣称经济中“存在着危机”,“这特别是一场银行业的危机”。<br><br>危机也表现在商业银行利润的下降上。德国第二大商业银行----抵押联合银行在这方面特别突出。该行2002年第二季度首次出现季度营业亏损,第三季度的税前亏损更达到4。7亿欧元。<br><br>德累斯顿银行业成了一个亏损大户。几十年来著名的保险公司安联(Allianz)都一直是德累斯顿银行的持股大股东,大约持有其30%的股份。为了发展成一个兼银行和保险业的世界级巨头,安联于2001年6月以240亿欧元买下了德累斯顿银行的全部股份,使其成为自己的一个附属金融机构。但是这个购并造成了安联的一大亏损源:安联2002年第二季度亏损达<br>3。5亿欧元,大部分都是由德累斯顿银行造成的。<br><br>一直到2002年中,在德国4大银行中排行第四的商业银行都被看成是四大银行中的<br>“病人”。但是在2002年第二季度商业银行仍然设法赚得了2500万欧元的营业利润。虽然这点利润与上百亿的一级资本相比微不足道,但是与德累斯顿银行的巨额亏损相比,仍然使商业银行的市场地位显得相对较强。<br><br>尽管如此,2002年终在法兰克福仍然流传过商业银行面临流动资金危机的谣言。虽然谣言的散布者已经向商业银行致歉,但是人们对商业银行财务上的健康发生了疑问,这一点本身就足以说明商业银行的状况十分不妙。<br><br>银行的亏损当然与贷款的大量损失有关。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一般都洋从其营业收入中提取坏帐准备金以便冲销贷款损失,而这笔坏帐准备金将减少银行的账面利润。抵押联合银行在2002年之所以由赢利变为季度性亏损,除了营业收入的急剧下降之外,就是因为提取的坏帐准备金上升了36%。这当然是因为贷款的损失急剧增大,该行第三季度的贷款损失大约为12亿欧元,比上个季度高了一倍。据估计,2002年德国银行为抵销贷款损失所提取的坏帐准备金至少增加40%。<br><br>经济衰退的直接后果<br><br>使德国的商业银行陷入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概列举一下就有:各银行的金融零售业务继续无利可图;2002年初传媒业巨头基尔希(Kirch)集团的破产以及诸如Babcock Borsig   等大公司破产的影响——他们直接造成了大量的贷款损失;由于这些公司的破产,银行还不得不增高了冲销坏帐用的风险准备金;各商业银行近几年的盈利过渡依赖股价不断上涨的股票市场,而2001年以来股市跌入了熊市。<br><br>比较深层的原因涉及到德国经济的特点:<br><br>——德国国内的金融市场是“过渡银行化”的,因为厌恶风险的德国人喜爱将储蓄存入银行。这就使企业在金融市场上所筹集的资金中,来自银行贷款的间接筹资比例远远高于美国。折旧不能不把大量的融资风险留给了银行,而不是由直接筹资的投资人——股东个人承担。<br><br>——德国银行业的经营成本过高,其原因首先在于德国的劳动成本高。社会保障收费以及其它的附加劳动成本占全部劳动成本的比例,在美国为20。6%,日本为16%,在德国则为24。2%,连著名的福利国家瑞典也不过28%。德国的高工资加上这样的高福利,使德国的每小时劳动成本比美国还高10%,居于世界最高的国家之列,而英国、日本、瑞典等国的每小时劳动成本现在都低于美国。这样高的劳动成本特别明显地增大了银行的营业成本。<br><br>但是使德国的商业银行陷入危机的最直接原因,应当还是自2001年起由美国开始的世界性经济衰退。银行零售业务无利可图、特别是大批企业破产和银行随之提高坏帐准备金,都应当是经济衰退的直接后果;与这次的经济衰退紧密相关的还有股市从牛市变为熊市,者也使德国银行业盈利大幅度滑坡的原因之一。这次衰退到底会有多深、持续时间会多长,这还很难确定;有人甚至仍然否认这是一次真正的衰退。但是这次衰退对德国的银行业打击特别明显,则是毫无疑问的。德国银行业之所以受到巨大打击,首先是因为德国在这次衰退中也是领头的。<br><br>在前苏联解体和两德统一的那几年里,德国的经济出现了几年的繁荣。原因之一是两德统一时西德政府承担了对东德公民的社会保障义务,并为了改善东德的环境而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这些转移支付和政府开支刺激了国内总需求,加上当时国际上的经济繁荣,造成了直到1994年的德国经济高增长。但是在两德统一的过程中,东德的工业几乎完全被摧毁,失业的工人只能靠西德的就业者交纳的社会保障费来获得社会保障,折旧比的西德政府最终不得不提高社会保障的收费。当时德国已经是世界上工资和社会福利最高的国家之一,再加上这样提高的社会保障收费,就使德国境内企业的劳动成本极其高昂。<br><br>由此就产生了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德国的经济困境:一方面是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纷纷向海外投资,甚至将工厂移到国外;另一方面则是自1994年以后德国经济出现了低增长,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6%,是欧盟各国中最低的,而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可能将降至0。5%。<br><br>传统产业中低下的利润率使德国国内的资本过剩,从而一方面迫使德国的企业和银行向海外投资贷款;另一方面又是他们向国内的非传统领域寻找投资机会,诸如向传媒业和信息产业大量贷款,再股票市场上买卖股票,造成了德国股票市场的行情上涨,甚至导致了交易高科技企业股票的二板市场(Neuer Markt)开张。而这些都为近日银行业的危机埋下了种子。<br><br>2000年美国高科技股票市场的崩溃其实是现在这一轮经济衰退的起点。不仅美国的经济衰退导致了欧盟各国经济增长率急剧下降,而且美国股票价格的持续下降也使全世界的股市变成熊市。但是这个世界性的熊市对于德国金融市场的打击特别沉重。法兰克福股票交易所的由德国顶尖公司股票构成的“Neuer Markt”指数下跌的程度超过了纽约股市,而德国“Neuer Markt”上的股票价值甚至损失了90%,以至“Neuer Markt”不得不关闭,不再作为一个独立营业的股票交易所。<br><br>经济衰退对德国商业银行的打击首先是通过股票市场德从牛市转为熊市。德国的商业银行一直是混业经营的,银行及可以贷方短期资金又可以在股票市场上买卖证券,还可以长期大量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经济繁荣年代,不断上涨的股票价格是银行可以轻轻松松地从股票交易中获得丰厚的利润,还可以通过出售大量持有的已经涨价的上市公司股票来防止出现亏损。而当股票市场的熊市到来之后,不断下降的股票价格使德国银行的这一大利润源不再存在。<br><br>经济衰退对德国商业银行的另一大打击是通过大幅度增加企业破产。据估计,2002年德国破产的公司至少会有4万家,比上一年多25%,创造了公司破产数目的新纪录。传媒业巨头基尔希集团的破产是这些破产案例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创纪录的公司破产一方面直接导致了贷款损失的急剧上升,另一方面还迫使银行增高冲销坏帐用的风险准备金,从而进一步减少银行的账面利润。<br><br>在这一轮的经济衰退中,前几年投资过渡的“新经济”产业(信息产业、高科技产业和传媒业)和海外投资受打击最大、亏损和破产最严重,对德国银行业的打击也最严重。传媒业巨头基尔希集团从事的是技术、传媒和电信业,它的破产使德国各大银行的65亿欧元贷款成了不良资产。而德累斯顿银行的巨额亏损和贷款损失在很大程度上欧是由于它在拉美和美国的营业项目造成的。<br><br>经济模式与银行危机<br><br>2001年开始的经济衰退是对各国的银行业都有打击,但是打击的程度并不一样。德国的银行业在这次衰退中受打击最重,这与德国市场经济的模式及其最近几年的变化有很大关系。<br><br>德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与日本很像,笔者曾经把它们概括为“集体协调的市场经济”。这种市场经济是在高度的集体主义文化环境中运行的,整个国家中的人都喜欢通过各种费市场交换的集体来协调彼此的行为。在这种经济中,政府、企业、工会和各种社团结成了一个极其错综复杂的相互调节之网,人们一方面在市场上作着交易,另一方面又通过各种集体协调的渠道来协商和互助并相互让步,并且普遍奉行“你活让别人也活”的行为准则。由于德国全国上下都奉行这样一种形式的准则,人们在描述德国经济的特征时就喜欢把德国称为“德国股份公司(Deutschland AG)”。<br><br>这种集体协调的市场经济模式导致了两个后果:<br><br>首先是企业之间、银行与企业之间的相互持股。这时的德国的4大商业银行和两大保险公司持有了五花八门的各种行业的许多公司的股票,成了其它企业的“安定股东”。这些金融机构之间也往往相互持股,如抵押联合银行持有慕尼黑再保险公司13。3%的股份,后者有反过来持有前者25。7%的股份。有这种相互持股关系的企业之间当然要互派董事和监事,互相参与对方企业的重大决策,从而在经营活动中相互协调。<br><br>其实,全国范围内的集体协调使德国的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因为这种集体协调不容许大企业以挤跨小企业为代价而扩张。最典型的例子是德国的啤酒:德国的啤酒历史最悠久,质量也最好,但是德国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名牌啤酒,几乎没有像美国的“蓝带”那样规模的啤酒酿造公司。这种集体协调的文化对企业规模的限制,表现为德国达到国际标准的大企业相对较少:德国是世界第3大经济强国,但是在按市场资本化标准计算的全世界500家最大的公司中,德国只占21个,而美国占238个,日本占50个,连英国和法国还各自占36个和29个。<br><br>在20世纪90年代的全球化浪潮中,德国的企业界和政府都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德国大企业的这种状况。施罗德政府上台以后于1999年宣布要实行公司结构的改革,其主要做法一是取消对出售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的收益所征的“资本增值税(capital gains tax)”,二是允许多数股份的持有者以合法的手法“挤出”少数股的股东,收购其全部股票。这些政策从2002年起正式生效,他们一方面意在消除大企业之间的相互持股,另一方面则打破了股份公司运作中必须照顾小股东意愿的权利格局。总的来说,这样的改革是想要至少局部消除德国经济的集体协调色彩。<br><br>那些年终德国的企业界也在积极扩张海外业务,其目的之一显然是要造成适应全球化竞争局面的国际级大企业。德国公司的这种海外业务扩张的象征之一,就是戴穆勒—本茨汽车公司购并了美国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德国的银行业在那些年中叶进行了类似的海外业务扩张,1998年~2000年德国银行的境外资产以每年平均17%的速度增长,占这个时期各国银行境外资产增加额的1/3。德累斯顿银行附属的投资银行DrKW(Dresdner Kleinwort Wasserstein) 本身就是那些年德国银行扩张海外业务的产物:它的产生是由德累斯顿银行1995年收购了英国的老投资银行Kleinwort Benson,而该行2000年又买入了美国的投资银行    。<br><br>但是这些改革和变化并不能使德国的银行逃过灾难,甚至可能还加重了目前的银行业危机。基尔希集团的破产就是一例。<br><br>当基尔希集团2002年初宣告破产时,其债权人的名单几乎包括了德国的每一个大银行。在该集团65亿欧元的债务总额中,欠巴伐利亚地方银行的为19亿欧元,欠抵押联合银行的债务为4。5亿欧元,这两个银行都以巴伐利亚洲为基地;除此以外基尔希集团的银行债务还有:德意志银行的6。5亿欧元,德累斯顿银行的4。6亿欧元,商业银行的3亿欧元和德国信用合作社的主要中央银行DZ银行的4亿欧元。<br><br>由于基尔希集团的总部设在慕尼黑,它借了两个以巴伐利亚为基地的银行大量贷款不足为奇。奇怪的事那些不以巴伐利亚洲为基地的大银行业这样积极向该集团贷款,这按德国式的银行与企业相互持股并结成集团的习惯来看是很不寻常的。按德国的集体协调习惯,企业与银行的相互持股同时也意味着相互监督,意味着银行在向大客户贷款后很清楚他的财务状况。但是基尔希集团的某些债权银行显然并不清楚其财务状况,因为他们对基尔希集团的财务困境很感意外。当德累斯顿银行2001年12月要求基尔希集团偿还欠他的已经到期的债务时,基尔希集团回答说自己无力偿还并要求延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事件并最终导致了基尔希集团的破产。<br><br>权威的银行业分析家认为,德累斯顿银行等没有巴伐利亚色彩的银行向基尔希集团贷款是无可非议的;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高技术、媒体和电信(TMT)产业的繁荣使他们无法保持旁观态度,不能不相信基尔希集团正在迅速扩张的媒体帝国是个赚钱的良机;他们向该集团大量戴款就是按当时的知识而最优地行事,谁也无法预言以后出现的TMT产业萎缩性崩溃。<br><br>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说,许多德国银行给基尔希集团的贷款违反了德国企业相互持股、集体协调的行事惯例。当然,这可能是由于TMT产业繁荣前景的诱惑,也可能是由于银行可以贷方的资金过剩。但是近年德国出现的破坏集体协调传统的倾向显然在拖累银行的企业破产浪潮中起着一定的作用。<br><br>德国各银行境外扩张过渡的害处现在也显露出来了。在德累斯顿银行坏帐的急剧增加中,最显著的就是在拉丁美洲和美国增加的坏帐;而他的最大亏损源就是那个在境外收购的投资银行DrKW。投资银行界认为该行因收购美国的Wasserstein Perrella而遭灾难,这次收购是把10亿欧元打了水漂。<br><br>当然,我们就此得出结论,说德国的银行危机来源于它不再遵守集体协调的传统行为方式。危机的根本原因可能就是这种集体协调的习惯,也可能是转变行为习惯时难以避免的阵痛。但是无论如何,这场危机与德国经济的集体协调特色有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1.1.2025 19:0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