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79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杜甫诗中的女性形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7.2012 22:58: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部杜甫诗集,有如唐朝社会的百科全书,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学术、市井民俗、自然山水,无所不包,内容丰富多彩。然而,它又有百科全书所没有的许多东西,比如真挚感人的情感,鲜活生动的人物。杜甫诗中的女性形象,基本上都能令人过目不忘,其中有一部分显然已经跻身中国文学史人物画廊不朽形象的行列。

杜甫诗中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美的女性、贤的女性、苦的女性。

美的女性,可以再分为三类:妆扮美、容貌美,技能美。

女性的妆扮美,杜甫诗中描写到的,主要有衣着、化妆、配饰。“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为?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稳称身”(《丽人行》),盛唐皇帝最宠爱的妃子杨玉环的亲姐姐,权倾朝野的宰相杨国忠的堂妹妹,身上衣饰缤纷,有如戏曲舞台上的戏装。华丽则华丽矣,但不免过于珠光宝气。“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唐朝的妓女,白天陪公子哥游玩划船,有人穿红色裙子,有人画翠绿眉毛,色彩鲜艳夺目的背后,是她们性格的奔放热烈。一般而言,描写美女,都是装扮、容貌一起写的,但是,杜甫诗中也有只写装扮不写容貌的。例如《即事》:“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鞲。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虽然只见饰品,不见身段、眉眼、神情,但是,我们分明能够感觉到是有一位活生生的美女存在的。难得的是,对于妓女,杜甫诗中并没有任何道学家的说教与鄙视。

女性容貌的美,杜甫心目中的标准,一点也不特别,有:多发、黑眉、明眸,皓齿,细腰,白肤等。这其中,“白肤”最令杜甫念念不忘。描写杨氏姐妹是“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丽人行》),描写自己妻子是“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月夜》),描写官员家妓有“愿携王赵两红颜,再骋肌肤如雪练”(《春日戏题恼郝使君》),几十年之后还在想着“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壮游》),晚年漂泊到湖南不忘来一句“楚女腰肢亦可怜”(《清明二首》之一)。一首《虢国夫人》(一说张祜所作),别出心裁,写出了女性的无妆之美:“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这就是传说中的素面朝天。对于肌肤细腻白皙的女性,淡妆乃至无妆,也是美丽动人的。

女性技能的美,杜甫诗中提到的,主要是音乐跳舞方面的技能。例如,《城西陂泛舟》有“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陂行》有“湘妃汉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无”;《数陪李梓州泛江有女乐在诸舫,戏为艳曲二首赠李》有“江清歌扇底,野旷舞衣前。玉袖凌风并,金壶隐浪偏。竞将明媚色,偷眼艳阳天”,有“白日移歌袖,清霄近笛床。翠眉萦度曲,云鬓俨分行”。杜甫诗集中有两首集中表现唱歌、跳舞的诗。表现唱歌的是《听杨氏歌》全诗是:“佳人绝代歌,独立发皓齿。满堂惨不乐,响下清虚里。江城带素月,况乃清夜起。老夫悲暮年,壮士泪如水。玉杯久寂寞,金管迷宫徵。勿云听者疲,愚智心尽死。古来杰出士,岂待一知己。吾闻昔秦青,倾侧天下耳。”表现手法是,从不同年龄的听众(老夫、壮士)的反应说明歌者的艺术魅力。表现舞蹈的是《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这首因大历二年(767)十月十九日在夔州(今重庆奉节)一位地方官员家里观看了一位从宫廷散出的女舞蹈家的剑器舞,“感时抚事增惋伤”心情下所作的诗歌,是表现唐代舞蹈艺术动人魅力的绝唱:“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气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火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不用说,这位开元天宝年间宫廷中剑器舞造诣最高(“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的女舞蹈家,是星光熠熠万众敬仰的超级巨星。

除了音乐歌舞的技能之美外,《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六写出了女性的另外一种美。“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居住在成都杜甫草堂附近的黄四娘,是何许人物,历来有不同说法,宋人苏轼理解是农家妇女(《正月二十六日,偶与数客野步嘉佑僧舍东南野人家,杂花盛开,扣门求观。主人林氏媪出应,白发青裙,少寡,独居三十年矣。感叹之余,作诗记之》有“主人白发青裙袂,子美诗中黄四娘”之句),清人浦起龙认为是妓女(《读杜心解》卷六“黄四娘自是妓人”)。但是,我的研究结论却跟他们都不同,是:黄四娘乃花禅一枚,即早年沦落风尘晚年出家的女子。诗中正面描写的,是黄四娘所在寺庙禅房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但是,我们不难看出,这位黄四娘一定是一位有一定文化修养、擅长园艺的女子。不然,杜甫也不会赞不绝口,在那里流连忘返。“千朵万朵压枝低”,说明杜甫观赏黄四娘家院子里的花朵时,兴致很高,心情很轻松,从容不迫。

贤的女性,杜诗中描写过的,主要有:热情款待丈夫的朋友,富有生活情趣,情感丰富但通情达理,具有牺牲精神。

《病后过王倚饮,赠歌》:“惟生哀我未平复,为我力致美肴馔。遣人向市赊香粳,唤妇出房亲自馔”。杜甫困居长安期间,贫病交加,充分领略了世态的炎凉,许多曾经往来密切的朋友都远远躲着他,只有王倚,一点也不嫌弃他,看他满脸病容,便为他想方设法弄好吃有营养的东西,“遣人向市赊香粳,唤妇出房亲自馔”。于是,在杜甫面前就出现了一桌具有地方风味的佳肴,主人自然是殷勤作陪,热情地劝酒,“长安冬菹酸且绿,金城土酥静如练。兼求富豪且割鲜,密沽斗酒谐终宴”。杜甫是见过世面享过口福的人,但是,这一顿家常便饭,可能是因为主人家境并不富裕,已经是尽力筹办了,杜甫吃过之后,感觉特别好,“故人情义晚谁似,令我手脚轻欲漩”,最后甚至发出了“但使残年饱吃饭,只愿无事常相见”的感愧。这一首诗,并未出现女主人的正面形象,但是,不难想象,女主人也跟她丈夫一样,是富有同情悲悯之心的人,非一般势利市井之辈所能同日而语。

杜甫是中国古代诗人中少见的愿意一再将家人包括妻子日常生活的点滴写入作品之人,一般人都对其家人尤其是妻子只字不提,讳莫如深。杜甫诗中,他的妻子弘农杨氏,是一位能跟杜甫同甘共苦、富有生活情调的美丽女人(《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是最好的证据)。《遣兴》诗,有“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两句。可见,杜甫对于杨氏乱世中辛勤鞠育子女,是心怀感激之情的。《北征》诗,写杜甫从左拾遗任上获准回家省亲,给家人带了如下礼物:“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粉黛亦解苞,衾?稍罗列。”有绫罗绸缎等好衣料,也有胭脂粉黛之类化妆品。透过礼品看女主人,不难看出,她是一位爱美爱打扮的女性。成都期间,杜甫一家相对安定的生活情境中,有两次出现杜甫妻子杨氏的形象,《江村》:“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多病所须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进艇》:“……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茗饮蔗浆携所便,瓷罂无谢玉为缸。”亲自制作弈棋道具,并陪丈夫下两盘,能跟丈夫一起划船玩……杜甫的妻子,是个活泼有趣有才艺之人,这跟一般人想象中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古代女子形象,恐怕有些出入吧。《进艇》中有“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两句,显然是在以蝴蝶、并蒂芙蓉比喻诗人夫妻的缠绵与幸福。一千多年之后的我们,读到这样的诗句,都不免要起一身的鸡皮疙瘩。

杜甫诗中最通情达理的女性,当数《新婚别》中姓氏俱无的新婚女子。嫁给一位即将出征的男人,她有无尽的遗憾和哀怨。但是,经过种种内心的纠结,反复斗争,她还是强忍悲伤,说出了安慰、勉励丈夫的话语,“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最后,对其深情告白,“与君永相望”!

苦的女性,苦法多多。请看:

杜甫身边,有不少苦的女性。他妻子杨氏即是其中之一。《羌村三首》之一“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北征》“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飞仙阁》“浮生有定分,饥饱岂可逃。叹息谓妻子,我何随汝曹”(这是正话反说,其实表达的意思是,妻子因为跟了自己,吃尽苦头);《百忧集行》“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未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一再地分离,贫穷,跋山涉水,丧子,她都经历过。嫁给杜甫之后,她的舒心日子实在不多。他妹妹也是一个,《同谷七歌》之四:“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因为相距遥远,杜甫想去看望她,也一直难以实现。

杜甫不是一个眼光只在自家亲人范围内打转的诗人,他胸怀王朝,放眼天下。普天下一切不幸的苦女,都在他悲悯心空的笼罩之下。

《垂老别》,丈夫应征入户,老妻悲痛得哭倒在路上,但是一边哭一边没有忘记叮嘱丈夫要注意保暖,要吃饱饭。明明知道这是有去无回的死别,但还是有这么多的叮咛。执着、非理性的爱,令人动容,催人泪下。

《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关中昔丧败,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已如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诗中的佳人,文学史家有认为是真有其人的,有认为是诗人的寄托之作的,看法不同。但是,有一点,大家的看法肯定是一致的:都认为诗中遭遇不幸的“绝代佳人”,是非常美丽的。

《捣衣》诗:“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诗中并没有出现一个女性形象,但是,秋夜用力捣衣的军嫂,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她(们)将心中对丈夫的牵挂、爱,都转化为捣衣的力量。

在夔州期间,杜甫注意到一个社会问题:许多女子四五十岁了,都无法嫁人结婚,只能做剩女,干最辛苦的活。《负薪行》:“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长咨嗟。土风坐男使女立,应当门户女出入。十犹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筋力登危集市门,死生射利兼盐井。面妆首饰杂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因为处所偏僻,谋生不易,也因为战乱,男人大量战死沙场,男女比例失调。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群山??荆门、昭君村??朔漠??青冢??春风??月夜”,忽大忽小,充满张力的诗句,说的其实都是一个人:无奈之下远嫁匈奴单于的王昭君。名垂青史的美丽女子,内心也充满了外人难以领会的怨尤和无奈。

《又呈吴郎》,事情原本不大,就是希望姓吴的亲戚住进自己的房子之后,不要在屋子四周扎上篱笆,因为有个邻居是“无食无儿一妇人”。从前为了充饥,经常会到杜甫家屋边打枣吃。自从这位姓吴的亲戚插上篱笆之后,她就再也不能打枣充饥了。但是,杜甫把它上升到了对一切因为战争失去丈夫、生活陷入穷困的女人的悲悯情怀,和对造成这些女人悲剧的社会制度的反思与批判。

纵观杜诗全集,可以说,杜甫对于女性有三种感情:同情、欣赏和尊敬。作为生活在男尊女卑时代的文人,杜甫的情怀境界是其同时代的绝大部分人所望尘莫及的。这,大概是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的原因之一吧。

                                                  丁启阵 2012-7-20

该贴已经同步到 有容乃大的微博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1.10.2012 12:15:40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好贴子,里面的内容丰富,分析透彻,收藏了边看边学边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7.11.2024 07:35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