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之声网站5月6日文章,原题为分期进行的中国国企重组。保定天威集团变压器厂的600名员工最近过得不平静。两周前,该公司看似要倒闭了。公司宣布无力偿还价值约1300万欧元的贷款,政府称不会干预。这无疑是新现象。天威集团本应是北京拒绝施救的第一家国有企业。北京向其他国企发出的讯息一清二楚:要开始有效运营,否则让更多企业破产。但在中国媒体报道不会救助保定几天后,有消息称,中国建设银行还是救了天威。
同时,有关国企政策的摇摆还在继续。就在几天前,有媒体报道称,北京有意将100家大型国企整合成40家。但后来负责监管国企的国资委淡化此举,称此类信息未向他们进行采访或核实。一些相关企业也予以否认。
中国前总理朱**15年前就曾意识到国企改革不容易。他曾想让强大的国企接受更多的市场竞争,那也是他推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一个原因。当时同现在一样,一般都认为,重组国企的艰巨任务一时不会在共产党内达成共识。
不过,每次有新举措出台后,国企都会失去一些回旋空间。依国家发展中等企业的速度来看,政府是有能力给国企下达最后通牒的。还有来自其他方面的更多压力。中国有着世界上最高的企业债务。这样一来,政府似乎有足够理由对一些国企实施可控的破产,给泡沫放掉一些热空气。让一些企业倒闭,能令其他企业马上意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等于企业不必赚钱。(弗兰克·泽林 乔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