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5118|回复: 4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多情自古空余恨, 此事无关风与月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4.2.2005 09:56:00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新年到,大家在这儿估计感受不到什么新年的气氛。<br><br>在我记忆中,新年就是狂吃还有压岁钱的代名词。 <!--emo&:$--><img src='http://www.kaiyuan.de/forum/html/emoticons/embaressed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embaressed_smile.gif' /><!--endemo--> <br><br>总是羡慕那些吃好了,还能写些啥,骗了稿费继续白吃的人。自己没有那个天分,所以嘴馋之余,也只能转转别人的文章了。<br><br>好了,废话不多说,开始转文章:<br><br><b>前言</b>  <br><br>对于写食文字的异见,实际上体现了人类在饮食上的多种不同境界。真吃的动机,是饿,是馋,满足由外而内;写吃的动机,是找饿,找馋,满足从内向外。饱暖而思淫欲,教你看到吃饱了以后仍未能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性之可悲,饱暖而思作文,即是吃完了还要写给你看的这种,是因为在吃过之后,精神上尚有一种不满足。这种不满足,从高雅上讲,叫苦闷的象征;往通俗里说,就是吃饱了撑的,属于一种“吃后”的精神活动,其与“吃前”和“在吃”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差异。我们知道,哪怕只是在字面上,凡有“后”的,都比无“后”的更富争议。 <br><br>  即使是同一碟菜肴,也难以避免众口难调的麻烦。《中庸》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此话说得既武断又傲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除先天缺陷,抑或由重感冒引起的暂时味觉失灵之外,凡进食则必能知其味。区别仅在于每一个个人,每一条个别的舌头对味觉的感受和记忆。本栏旨在调动一切可供动用的文字资源来唤醒这种记忆,回忆一旦触发,味觉的盛宴即在每个人的心中按不同的方式上菜,同时也是文字的退席之时。 <br><br>  人们往往热衷于研究色情文学与性犯罪之间的因果,却从来没有认真对待过文字与味觉之间的关联,实在令人扼腕。 <br><br>  按照马塞尔.普鲁斯特的看法,味觉这东西,足以唤醒回忆来消解现实的乏味,抵抗时光流逝带来的焦虑。《追忆似水年华》序章里关于“小马德兰点心”的著名段落形容道:“气味和滋味却会在形销之后长期存在,即使人亡物毁,久远的往事了无陈迹,唯独气味和滋味虽说更脆弱却更有生命力。” <br><br>  你看,夸大其辞是写食的常用伎俩,而一个经验不足有自知之明的厨师,调味时则通常偏淡,以留下补救的余地,上菜的顺序亦是如此。由此可见烹饪、饮食之道与写作之大异。如果把约会比之于进食,那么写食就是写给食物的情书。我怀疑,凡干过这种勾当,又敢发毒誓保证从未在情书里夸大过对自己对对方的观感者,究竟能有几人。
2#
 楼主| 发表于 4.2.2005 09:57:40 | 只看该作者
<b>成都小吃拾零 </b>    <br>  <br>我不是资格的成都人,但我和许多喜欢成都的人一样,对成都的小吃情有独钟。以前喜欢到“中华劳字号”的小吃店去吃,比如春熙路口的“龙抄手”餐厅,百盛旁边的“赖汤圆”餐厅等,买1份10元钱的套餐,就给你上来一大堆的碟碟碗碗,能让你吃得晕头转向,腹胀难立。后来在成都呆得久了,地皮子踩熟了,就不再屑于去吃这种批量生产的东西,总是钻街走巷地去找寻佳肴。 <br><br>   成都的许多名小吃都是以创始人的姓氏冠名的,比如“钟水饺”、“韩包子”、“赖汤圆”、“张凉粉”等等。“钟水饺”有别与北方的水饺,馅是纯肉的,拌上甜辣的红油蘸水,别有风味。韩包子味道一般,不在赘述。“赖汤圆”虽然名声很大,但许多老成都更喜欢“郭汤圆”的香而不腻。 <br><br>   “卤肉锅盔”是我最喜欢的小吃之一,形式上与陕西的“肉夹馍”相似,不过“肉夹馍”里的肉,是剁得烂碎的腊汁肉,而“卤肉锅盔”里的肉却是浇着卤汁的成片的肉,都很香。以前只知道骡马市的担担面总汇卖的“卤肉锅盔”最正宗,这两年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一大批各种字号的锅盔店,遍布成都的各个角落。八宝街三医院对面的“乐来锅盔”味道就很不错。除了卤肉外,还有很多品种,如耳片、牛肉、三丝等等,价格在2.5元左右。 <br><br>   “三大炮”最初还是在正大宗艺里看到的,师傅娴熟地将手中的糯米面团沿着案板砸出去,落在盛满花生粉的盘子里,一路上“当,当,当”地发出三响。我在文化宫里吃过一次带响的“三大炮”,不过他们的响声都是通过案板上摆放的金属碟子搞出来的,不太正宗。味道还好,软软的,粘粘的,可以蘸着红塘吃。 <br><br>   你在成都的街头漫步,会经常看到有人一根扁担挑着竹筐,一边走,一边“叮叮当”“叮叮当”地敲着手中的铁片。这铁片敲出的声音,就是“叮叮糖”的叫卖声。卖糖的人总说叮叮糖入口即化,生津润肺,可我每次吃都粘牙,大概太心急了。叮叮糖也有许多专卖店,陈记的比较多,兼卖芝麻花生糖,桂花糖,姜糖以及自制的甜点等等。 <br><br>   “甜皮鸭”是彭山一带的特产。好吃极了,皮脆肉嫩,咸中带甜,第一次吃是在同学的家里,没好意思起劲吃,浅尝辄止。后来发现大学路里就有卖甜皮鸭的小店,95年的时候还是7元1斤,现在只要5块钱1斤了,嘴谗的时候就去买上一只半只的,或独享,或与朋友小酌时下酒。 <br><br>   “棒棒鸡”也是这两年红及一时的小吃,字号很多,胡记最有名。品牌包装得很好,一改往日作坊式的经营模式,所有连锁店都是同样的装潢,窗明几净,干净卫生。棒棒鸡据说有很复杂的制作程序,其中一项就是用木棒敲打,好象说是更容易进味。我觉得味道也没什么特别,不过我很喜欢吃胡记的无骨凤爪和郡肝,他们调的蘸水是自己家里无论如何也调不出来的。 <br><br>   要写成都的小吃,就不能不写“串串香”。“串串香”和“麻辣烫”是同意词,这六个字准确地概括出了这种小吃的特点。对很多人来说,吃串串更多的是在吃一种气氛:大家围着一口鸳鸯锅,冒着粗汗,海阔天空地吹着牛,拿起一大把烫归易了的牛肉,四下里一分,从签子头上把肉块拨拉到油碟里,略一降温,再夹到花生海椒碟里滚一下,塞入口中,爽!再喝一口雪花或蓝剑(啤酒),夸张地匝一匝嘴,好安逸!都说玉林的串串香最好吃,我没有尝过,我们学校周围的也不错。记得几年前在桓侯巷附近吃串串,总有一个8,9岁的小女孩穿梭其间,用不大却很清脆的声音叫卖着“醪糟粉子,醪糟蛋,哪位要醪糟粉子醪糟蛋?。。。。。。”如果有人要,她就飞快的跑回家,过一会儿把她妈妈煮好的醪糟端到客人面前,然后继续她的叫卖。那一带的麻辣烫摊子都已拆掉了,不知那个小女孩现在是不是可以安心做她的功课。<br>
3#
 楼主| 发表于 4.2.2005 09:58:50 | 只看该作者
<b>心已飞向远方温暖的家 </b> <br><br>快过年了,自从决定回家过年的那一刻开始,我的心已经飞走了,飞回了远方温暖的家。 <br><br><br>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回家过年了,嫁来了南方,特别怀念北方的春节,那种过年的气氛是这里所没有的。在北方,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完团圆饭后边看电视边包饺子,你和面来,我调馅,你擀皮来,我包,全家人齐动手,其乐融融。这在南方是没有的,最起码我老公家就没有。 <br><br><br>其实南方也有它的独特,那就是和包饺子差不多的炸煎堆和油角啦,其步骤和包饺子是大同小异的,只不过它的馅是用花生爆谷椰丝什么的用糖先炒,然后要趁热把它握成圆形,然后在外面包上一层薄薄的面皮,最后把它用油炸成金黄色,就大功告成了。在南方,每当快要过农历新年的时候,家家户户就会忙着做这两种食品。但到了现在,已经没有多少户还会有这种自己做的最好吃的思想,大多数人都贪方便,买在商场上的那种由机器制造的油角子和炸煎堆。但是我夫家每年都是自己做的。每次全家动手做这传统美食时,我都会想起在家包团圆饺子的时刻。 <br><br><br>还有那除旧迎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耀眼夺目的烟花,以前在家时,总是觉得很吵,现在没得听了,又时时会怀念起来。现在我们这里不许放鞭炮了,没有了鞭炮声声,好象过年的感觉也变淡了。人往往就是如此,越是没有的东西越是会怀念。 <br><br><br>大年初一一大早要吃汤圆,全家人一起吃,寓意着一年都团团圆圆,现在的人也都很少自己动手做汤圆了,超市里各种口味的比比皆是。吃完汤圆,开始给家里的长辈拜年,那可是正规的拜,全家人排好。爷爷和奶奶在客厅正中坐好,然后全家按兄弟姐妹的大小,一家一家地磕头说祝福的话语,呵呵。我们小的总是在旁边偷偷地笑,平时严肃的爸爸妈妈,在年长的爷爷奶奶面前也成了孩子。 <br><br><br>拜完长辈,那就是去亲戚家啦,你来我往,好不热闹。这个时候的大街上,那是最繁华的,各式各样的小摊档,有小朋友最喜欢的游戏摊(套圈、射击、投标什么的),售卖小玩具的摊,各种美味食品的小食摊,还有琳琅满目的小饰物摊,整个小城都是被新年气氛所笼罩。 <br><br><br>虽然还没到过年,但是我的心早已飞回了久别的家,又回到了依偎在妈妈身边的做女儿时代,是不是婆家再好还是娘家亲呢(这个可要悄悄地说,呵呵),归家的心已似箭般回到了远方温暖的家~~~~~~~~~~~~~~~~~<br>
4#
 楼主| 发表于 4.2.2005 10:01:15 | 只看该作者
<b>100年的唇齿留香 </b>   <br>  <br>  <br>清末民初 <br><br>  流风余韵今犹存 <br><br>  清末民初正是开明士绅们讲求革新的年头,而恰好这个时代也是川菜由清朝前期长期的相对粗疏、程式化走向精致、细腻、花样翻新之时。成都人对于烹饪的“博大容忍”(李吉力人语)风度使得此时的川菜如奇峰突起、蔚为大观。 <br><br>  据清末傅崇矩的《成都通览》记载:当时包席馆(厨师带着原材料、餐具到设宴者家里办席,一般不卖堂菜。专门烹制海参全席、鱼翅席等大菜)首推正兴园。其次则有复义园、双发园和劝业场(后来的商业场)的楼外楼,此外第一楼、一家春也不错;南馆(菜可以出堂,馆内也可招客)有会府北街可园、华兴街一家春、天涯石街清心园、玉沙街醉霞轩等较著名。其余炒菜馆、饭馆数不胜数,它们卖家常肉蔬,价格较便宜,富商高官是不进这类馆子的。 <br><br>  人们都吃些什么呢?看见火爆肚头、酱烧鸭子、板栗鸡、香糟鱼、辣子鸡、椒麻鸡、瓦块鱼、红烧甲鱼、甜烧白之类的菜谱,今天的成都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一定会感到有趣吧?隔着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云烟飘来的熟悉菜香,让我们似乎牵住了老成都人的手,倍感亲切。 <br><br>  同样,当时一家春、第一楼、楼外楼和金谷园的西餐,有黄油排、金银激凌、西国鱼翅汤、如意鱼卷、桂花牛奶汤、格利鱼排、外国洋桃、番茄饭、沙南米斑鸠、茄卷布丁……几百种菜、点,价格通常在一、二角到一元多。那些年轻好奇又不太拮据的市民还是有机会去赶赶时髦的。虽然老派人觉得“牛羊肉生的就切来吃了,”未免古怪。但这并未阻止在吃的态度上很开放的成都人去尝试使用刀叉的滋味。 <br><br>  1912年,川菜大师蓝光鉴和他的弟弟光荣、光璧等合伙,在湖广会馆街兴隆庵(后来的东风路二段)办起了荣乐园,以“川味正宗”而名噪蓉城。 <br><br>  一般人爱说川味是麻辣味,实在把川味说得简单了。麻辣味的确是川菜的特点之一,但川菜中还有一系列烧、烤、炒、煨、炖、蒸及汤菜,都是没有麻辣味的。像荣乐园的汤就特别下功夫,他们讲究原料、火候,“奶汤要猛(大火),清汤要吊(小火)”,又取“无鸡不鲜、无鸭不香、无肚不白、无肘不浓”的特点配料,其“开水白菜”、“银耳鸽蛋”等自成体系的汤菜工艺精细,色鲜味美。 <br><br>  有“川味正宗”之誉的荣乐园数十年精研细调,为川菜留下无数醇厚鲜美的经典菜肴,也为四川其它川菜馆培养了一批技艺精湛的名厨大师,其影响数十年不绝。 <br><br><br>三四十年代 <br><br>  精研细调的佳肴 <br><br>  上世纪30年代,大后方成都有很多外省人出入,各地馆子陆续在成都出现。还有一批西餐厨师来蓉,在油炸、生菜方面也对川菜产生了一些影响。新的作法与外来的美味,再次使川菜有机会兼收并蓄,推陈出新。 <br><br>  那时,成都的餐饮业每月有一次集会,由各大餐馆轮流作东,宴请同行,各家当然都要以自己的名菜献技。据时为记者的车辐先生回忆:“荣乐园的汤(加上蓝光荣的白案)、枕江楼的脆皮鱼、静宁的填鸭、哥哥传的坛子肉、蜀风的凉粉鲫鱼、广寒宫的豆瓣鱼、竟成园的芙蓉鸡片、颐之时的开水白菜与白汁鱼唇、耀华的西餐、撷英餐厅的北方大菜、明湖春的葱烧海参,还有四五六的江浙味、冠生园的广东味等,各显其能……” <br><br>  枕江楼是一家主要出售海产品、水产品的高级餐馆,开业于1906年,民国年间风流不减。它坐落在老南门桥头,临水而设。鱼、虾等都装在鱼篓中沉入河水中,流水放养,现点现杀,故能保持鲜活风味。 <br><br>  枕江楼的醉虾、脆皮鱼、大蒜鲢鱼、扁豆泥……样样让人啧啧称绝。它的酒也很考究,白酒只卖南大街乾元烧房的大曲酒和东巷子天元号的青果酒;黄酒专卖允丰正的仿绍。坐在临江的吊脚楼上,背倚清风徐来的锦江,邀三五知己,品美酒佳肴,赏绕江清流,人生快意时刻莫过于此。 <br><br>  相传抗战期间我国著名书法家谢无量曾慕名前往东大街的“味之腴”品尝东坡肘子。一进门看见招牌上几个字功底不凡,忙向店主打听。店主说出原委后,谢无量不觉笑了:“我说成都没有人能写出这样的字嘛!” <br><br>  原来,这“味之腴”的店招是从苏东坡的字帖中选出来放大的。当时成都饭馆很多,且各具特长。这家以出售炖肉为主的饭馆,几位店主是读过线装书的,取“味之腴”这个颇雅致的店招。腴者肥也,切合炖肘子的特点。想来想去,店招就找发明东坡肘子的苏老先生“写”。此举效果甚好,慕名来品尝东坡肘子并观赏店招的人络绎不绝。东坡的字与东坡肘子相映生辉,肘子以鸡汤原汁文火慢煨,配以雪山大豆,肥而不腻、浓而不粘,色白味鲜。再与浇上红油的凉拌鸡同时上桌,一红味一白味巧妙搭配,“味之腴”享誉蓉城。 <br><br>  当年,成都的名餐馆名菜肴不计其数,像“静宁”的烤填鸭、油淋随园鱼、红烧鲤鱼肚、蝴蝶海参;“不醉无归小酒家”的葱烧鱼、红烧舌掌、蒜泥肥肠;“古女菜”的鸡豆花、炒鸭脯、鸡肾汤;“小雅”(李吉力人先生所开)的怪味鸡、厚皮菜烧猪蹄;“颐之时”的开水白菜汤、鸡皮冬笋汤、笋衣鸽蛋……加上盘飧市、朵颐、利宾筵、竹林小餐、竟成园、菜羹香……一时各领风骚,自成品格。 <br><br><br>惊艳名小吃 <br><br>  在我的印象中,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大多老成都对于成都名小吃都有一个大体一致的排序,即赖汤圆、龙抄手、钟水饺、夫妻肺片。 <br><br>  当年的赖汤圆在今天总府街上成都群众艺术馆楼下,距春熙路不远,门面很小,小桌不到十张。煮汤圆的大锅就摆在临街,从街上路过就可以看到锅中漂浮着白花花的汤圆。一碗汤圆四个,不同馅,稍微讲究的食客都要用传统的赖汤圆吃法:把汤圆蘸着芝麻酱吃。我们这些外地来川大读书的同学初次吃了赖汤圆,都异口同声大加赞扬。道理很简单,外地、特别是小地方的汤圆馅一般都只有红糖与白糖两种,虽然也都要加芝麻、花生与猪油,但是像赖汤圆这么多种馅,的确让我们初到成都者眼界大开。 <br><br>  当年的龙抄手在棉花街,大约位于今天蜀都大道上的紫薇酒店,在王府井百货的对面。首次吃龙抄手的第一感觉是好吃,但对十几岁的年轻人来说,另一个明显的感觉是太少。所以,当时龙抄手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种价廉物美的好东西———煨饭,配上一小碟泡菜,既好吃又实惠,价格比抄手便宜,份量却很多,很受我们这些穷学生欢迎。 <br><br>  钟水饺当时更流行的名称是荔枝巷水饺,因为开在青年路上的荔枝巷口。吃钟水饺的以姑娘们为多,不过也有一样很对小伙子的口味,就是卖水饺的同时还卖白面锅魁,而且往往是从“鏊子”(烘烤锅魁的烤炉)中夹出来的热锅魁。一碗水饺吃完之后,把掰成小块的热锅魁放在红油汤中蘸着吃,其香味不亚于水饺。 <br><br>  靠近提督街西口齐鲁食堂的夫妻肺片很有名。我不仅吃过齐鲁食堂的夫妻肺片,更吃过夫妻肺片的前身钵钵牛肉——今天驰名四方的夫妻肺片就是从钵钵牛肉发展而来的。钵钵牛肉是用牛身上的“边角余料”煮好后切片拌成红油味,装在一个大瓦钵中,放在街边墙角卖。买不起肉的穷人和馋嘴的小孩就可以一片两片买来吃,价格已记不很清楚,大约一分钱就可以吃一片。 <br><br>  还有几样名小吃当年也很受欢迎:如现在成都已很少见的三合泥。又如三义园的牛肉煎饼,位置在今天东大街太极大药房对面,炉子临街,边烤边卖,葱油加牛肉的香味在大街上飘浮,很诱人。 <br><br>七十年代 <br><br>  怀念冷饮店 <br><br>  炎炎夏日中,无论买了冰激凌或冰镇果汁在店边街头站着吃,还是在家中吃冰箱里的存品,都总会追念起昔日蓉城街头大大小小的冷饮店来。 <br><br>  那些冷饮店多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更为兴盛。它们遍布城内大中型街道,像人民南路广场侧东、西御街、东大街、骡马市的几家冷饮店,店面相对宽敞,位置适中,经常座无虚席。大的餐馆和商场,如耀华餐厅、红旗商场等,都附设冷饮店。府河、锦江边也常见它们的身影,新南门至锦江大桥一带尤其集中。各个公园里,冷饮店常与茶馆毗邻而居。公园与河畔的冷饮店还兼有露天式,清风绿阴里,或恋人相对,或友朋促膝,徐饮慢啜,确是非常惬意的消夏除暑方式。 <br><br>  这些冷饮店装潢比较简单,略微偏于西式。墙面涂色多为清凉、明快的冷色调,一般还会挂几张趣味闲适的油画或水彩、水粉画。门外悬挂大大的“冰”字,远远望去已觉一股凉爽扑面而来。所售饮品有加冰块的广柑汁、菠萝汁、咖啡、冰牛奶、可可、绿豆羹、泗瓜泗等,后来又增添了冰激凌和果冻,还顺便卖些西式甜点。 <br><br>  因为地处繁华街道,环境整洁,饮料物美价廉,冷饮店很受烈日下上街外出之人的欢迎。至于晚上,更是常常客满。进店者喝冷饮尚在其次,以一份闲情,舒气地休息半个一个时辰才是“第一主题”。如果是合家而入,或恋人约会,或朋友小聚,更是笑语欢声,其乐融融,但孤独者也不会被侧目而视。不妨认为冷饮店就是当时成都的另类洋茶馆,那种漫不经心的悠闲享受与老茶客殊无二致。 <br><br>  “文革”初期冷饮店也曾受到冲击。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是这些冷饮店与成都市民接触最亲近的时期,青年、孩童和心态、活法稍近“洋盘”的中年人都爱光顾。后来,当新一轮商潮如火如荼,这些曾经占据了黄金口岸的冷饮店就一家接一家地销声匿迹了,停业最晚的也有十来年了吧? <br><br>  七十年代物质匮乏,但那时耗子洞张鸭子、东御街的广味菜、洞子口张凉粉等诸多美味仍给人印象至深。 <br><br>八十年代 <br><br>  满城乐享肥肠粉 <br><br>  肥肠粉的粉是水粉:红苕粉加水调成稠状,扯一坨放入特制的漏瓢,操作者高举漏瓢,使劲拍打粉团,粉线就从漏瓢的眼孔流到下面的沸水中,煮熟捞入清水浸泡即成水粉。 <br><br>  成都的高记、朱记肥肠粉历来有名,但全市酸辣粉、肥肠粉的大流行始于80年代。当时青石桥到东大街口的空地上,入夜后就有人搬出灶具、矮桌椅,卖一种称为“酸辣粉”的小吃。几根豌豆尖垫在漏瓢底部,盆中抓一撮先前制作好的水粉盖上,竹漏瓢伸进开水锅翻烫,旋即倒入放有佐料的碗中,一角五分钱一碗的酸辣粉即告完成。 <br><br>  酸辣粉爽口舒心,食客常常吃了一碗还喊“再来一碗!”青石桥地摊“酸辣粉”逐渐有了名气。街边卖食,毕竟不合法,与地摊隔街相望的一家饭馆开始卖酸辣粉,闻名遐迩的青石桥“肥肠粉”遂登堂入室。 <br><br>  酸辣粉中加肥肠是后来盛行的。顾客若想多吃肥肠,还可告诉店家,“多加X元钱的肥肠。”青石桥的肥肠粉味道也在简单的酸辣味上又多加了数十种佐料。店家还特地辟出一块地方,让一资格的“军屯锅魁”在此经营。装着水粉、肥肠、豌豆尖的竹漏瓢,在冒粉的汤锅内窜上入下。汤更讲究———猪心肺、棒子骨、牛骨、羊骨、肥肠满锅翻卷。就一块酥脆的锅魁,吃一碗鲜香的肥肠粉,既过了吃美味的瘾,又抵吃了一顿饭。 <br><br>  此后,各种新奇的肥肠粉逐渐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出现,肥肠粉成为新一代的成都名小吃。肥肠粉的鲜香还远飘川外,笔者去外地,坐一个通宵的火车起来,对面坐的乘客说,“这时要是来一碗你们成都的肥肠粉多好啊!” <br><br>  说得我直流口水…… <br><br><br>  <br>九十年代 <br><br>  大快朵颐 <br><br><br>  上世纪90年代初,成都的餐饮界正处于大转型的时期。外省外地的经典美食大量地涌入成都,经过成都人的改造和包装推出,在本地掀起了一阵阵的新派川菜热潮。 <br><br>  那年,我第一次品尝到了新南门桥头边的“热盆景”火锅。那时,火锅刚刚从重庆传来,因其味道浓郁,菜品新鲜,一到成都落地便四处开花。之所以叫“热盆景”,大约是因其锅里荤素搭配得当,如盆景一般吧!而且吃完后,老板还奉送一片绿箭口香糖,觉得安逸惨了。 <br><br>  后来,又有了啤酒鸭、烧鸡公一类的精彩片段。而在一个阴郁寒冷的冬夜,我尝到了至今难以忘怀的一条鱼。那是在西御河沿街的一个小馆子里,老板据说也是川东人。吃法很简单,就是辣子鱼火锅。新鲜的汤锅里潜伏着那条草鱼,鱼很普通,汤料也很朴实。但往往越是平淡中,越潜伏着杀机。老板帮我们打好汤,然后叫大家先喝一口再吃鱼。一小口汤下去,我这个从来不畏惧辣椒的人就在一瞬间出了一身汗。 <br><br>  那种畅快程度,完全将冻僵了的身体点燃了。味觉一旦打开,品尝鱼肉则鲜嫩无比,就连锅里的蔬菜也如海鲜一般了。这个老板是真正懂美食的,人体在冬天,总是不自觉地处于低潮,连嗅觉味觉都退化了一半。没有那一口辣子汤的刺激,就没有后来的美味了。 <br><br><br>  成都现在的美食数不胜数。如果要在一张成都地图上标明各色火锅、新派川菜、冷锅鱼、兔头、烧烤、钵钵鸡……等风格各异的美食,这张地图会显得异常拥挤。<br>
5#
发表于 4.2.2005 10:01:2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
 楼主| 发表于 4.2.2005 10:02:52 | 只看该作者
<b>年糕是中国人新年最为传统的食物 </b> <br><br>    年糕因为谐音&quot;年高&quot;,寓意着年年高升,再加上有着多种多样的口味,几乎成了新年家家必备的食品。年糕的式样有很多,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也有条状的宁波及福州年糕,造型模仿银条.都是以形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br><br>  从前的年糕全凭手工制作,提前一天就要把糯米浸泡好,用石磨磨成米浆,装进干净的布袋,用力挤压,等水份沥干后,将米团取出,加上配料、调味品,然后以炭火慢慢蒸熟。想蒸出色、香、味俱全的年糕,就丝毫马虎不得,每一个步骤都得拿捏得恰到好处。  <br><br>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南方的年糕是甜咸兼具。如杭州及宁波的年糕,以上等的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片炒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则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再依个人口味加上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油炸。  <br><br>  广东的的年糕与众不同,有萝卜糕、芋头糕,先将萝卜或芋头切碎,混合炒香的腊肉、虾米、冬菇等作料,再加入米团后蒸成。马蹄(荸荠)糕也是广东名产,作法是荸荠去皮磨成粉,加米粉和白糖蒸成。  <br><br>  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东北人蒸年糕主要用粘高粱米加一些豆类,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  <br><br>  蒸制年糕时还有一些禁忌,相传年糕蒸的成败关系着来年运气的好坏,所以蒸年糕时,不准说不吉祥的话,不准大声吵闹等。  <br><br>  年糕的来历  <br>  年糕有两千多年历史,驰誉南洋欧美不衰,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命伍子胥筑&quot;阖闾大城&quot;,建成后,大宴众将群臣庆功。惟有伍子胥闷闷不乐,他料吴王骄奢不防备越王勾践和范蠡,国家迟早将亡。回营后他密嘱身边随从说:&quot;我死后,如国家遭难,民饥无食,可往相门(苏州六个主要城门之一)城下掘地三尺得食。&quot;果如所料,伍子胥后来遭诬陷身亡,吴国被越军横扫而灭。这时都城断粮,饿殍遍野。随从们带领百姓前往相门拆城掘地,这才发现原来相门的城砖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做成的。从此,人们为了纪念并铭记伍子胥的功绩与忠烈,就在春节这一天家家吃年糕。<br>
7#
发表于 4.2.2005 10:03:50 | 只看该作者
不好吧&#33;MMMMMMM,这比杀了我还难受&#33;
8#
 楼主| 发表于 4.2.2005 10:04:02 | 只看该作者
<b>各地腊八食俗    </b> <br>  <br>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谓之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腊八吃腊八粥的食俗,在我国已有千年之久了,别有一番来历。 <br>  相传,在古印度 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合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大约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献一种“乳糜”之物的传说程式,煮粥敬佛。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br>   宋朝 吴自牧撰《梦梁录》卷六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此时,腊八煮粥已成民间食俗,不过,当时帝王还以此来笼络众臣。元人孙国敕作《燕都游览志》云:“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此盖循宋时故事。”《永乐大典》记述“是月八日,禅家谓之腊八日,煮经糟粥以供佛饭僧”。到了清代,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将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每逢腊八日,在宫内万福阁等处,用锅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嘛僧人诵经,然后将粥分给各王宫大臣,品尝食用以度节日。《光绪顺天府志》又云:“每岁腊月八日,雍和官熬粥,定制,派大臣监视,盖供上膳焉。”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则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颇有京城特色。 <br>  天津人 煮腊八粥,同北京近似,讲究些的还要加莲子、百合、珍珠米、意仁米、大麦仁、粘秫米、粘黄米、云豆、绿豆、桂圆肉、龙眼肉、白果、红枣及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近年还有加入黑米的。这种腊八粥可供食疗,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等功效。 <br>  山西 的腊八粥,别称八宝粥,以小米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绿豆、小枣,还有粘黄米、大米、江米等煮之。晋东南地区,腊月初五即用小豆、红豆、豇豆、红薯、花生、江米、柿饼,合水煮粥,又叫甜饭,亦是食俗之一。 <br>  陕北高原 在腊八之日,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通常是早晨就煮,或甜或咸,依人口味自选酌定。倘是午间吃,还要在粥内煮上些面条,全家人团聚共餐。吃完以后,还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以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民间相传,腊八这天忌吃菜,说吃了莱庄稼地里杂草多。陕南人腊八要吃杂合粥,分“五味”和“八味”两种。前者用大米、糯米、花生、白果、豆子煮成。后者用上述五种原料外加大肉丁、豆腐、萝卜,另外还要加调味品。腊八这天人们除了吃腊八粥,还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粮仓。 <br>  甘肃人 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还分送给邻里,还要用来喂家畜。在兰州、白银城市地区,腊八粥煮得很讲究,用大米、豆、红枣、白果、莲子、葡萄干、杏干、瓜干、核桃仁、青红丝、白糖、肉丁等煮成。煮熟后先用来敬门神、灶神、土神、财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再分给亲邻,最后一家人享用。甘肃武威地区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稠饭、扁豆饭或是稠饭,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br>  宁夏人 做腊八饭一般用扁豆、黄豆、红豆、蚕豆、黑豆、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这天全家人只吃腊八饭,不吃菜。 <br>  青海 的西宁人,虽是汉族人居多,可是腊八不吃粥,而是吃麦仁饭。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肉、麦交融成乳糜状,清晨揭锅,异香扑鼻,食之可口。 <br>  在山东 “孔府食制”中,规定“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用意米仁、桂圆、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粳米等熬成的,盛入碗里还要加些“粥果”,主要是雕刻成各种形状的水果,是为点缀。这种粥专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另一种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的,是给孔府里当差们喝的。 <br>  河南人 吃腊八饭,是小米、绿豆、豇豆、麦仁、花生、红枣、玉米特等八种原料配合煮成,熟后加些红糖、核桃仁,粥稠味香,喻意来年五谷丰登。 <br>  江苏地区 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煮法一样。只是咸粥是加青菜和油。苏州人煮腊八粥要放入茨菇、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清代苏州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 <br>  浙江人 煮腊八粥一般都用胡桃仁、松子仁、芡实、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食之祈求长命百岁。据说,这种煮粥方法是从南京流传过来的,其中内含若干传说。 <br>  四川地大人多.腊八粥做法五花八门,甜咸麻辣,而农村人吃咸味的比较多,主要是用黄豆、花生、肉丁、白萝卜、胡萝卜熬成的。异乡人来此品尝,虽入乡随俗,但很难习惯,现如今城市人吃甜粥的也不少,堪称风味各异。腊八与粥可谓密切相关,而粥喝在腊八,也算是喝出了花样,喝出了水平。 <br>  国人如此钟情腊八粥,食俗之外,也确有些科学道理。清代营养学家曹燕山撰《粥谱》,对腊八粥的健身营养功能讲得详尽、清楚,调理营养,易于吸收,是“食疗”佳品,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这些已都被现代医学所证实。对于老年人说来,腊八粥同样也是有益的美食,但也应注意不宜多喝。其实,何止是腊八,平素喝粥,对老年人也是大有稗益的。粥的品种也相当多,可因人而异,按需选择,酌情食用。<br>
9#
 楼主| 发表于 4.2.2005 10:05:31 | 只看该作者
<b>香港旮旯“美味”大搜捕  </b>   <br>  <br> 我永远相信,一个地方最美味的食物,隐匿于市井间。越是不起眼的角落,越可能栖息着归隐江湖的高人。生活的气息,朴素的风情,鸡零狗碎的幸福,不经意间被包裹进了一碗云吞、一个墨鱼丸、一筷子牛腩粉…… <br><br><br><br>  到香港的第二天,“出离愤怒”的我决计和同行“血拼女”分道扬镳———脚跟着陆香港后,她以每3分钟一句“啊!我想买……”的频率抒发着她的购物理想,从机场免税店到巴士中转站地下大卖场再到宾馆隔壁的地下广场,一个转身,她又嗅到了SALE的气息。 <br><br><br><br>  晚上11点,托着四箱沉沉的“战利”,我对她说:“明天,我们分手吧。”不出1秒钟,她兴高采烈地答应了。从此,怀揣着各自出发前的“备课”,她走她的血拼道,我过我的美食桥。 <br><br><br><br>    沾仔记云吞 那一口,尝到了“幸福” <br><br><br><br>  去香港前,在“驴友”论坛转了很久,对“沾仔记”地理位置之险恶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可是当我拽着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和已经翻折成腌咸菜的地图,头顶辣豁豁的太阳,脚踩滚滚烫的石头路,感觉自己仿佛先于美食成了一道“铁板烧”。甚至动了“放弃”的念头,跨过街道乘上地铁穿过维港爬上山腰转过小路,在任何一个路口彷徨时,都有一股愤怒在燃烧,突然,眼前一震,“沾仔记”! <br><br><br><br>  头发花白的“老法师”坐镇店堂,不紧不慢地把虾仁、肉糜填进云吞皮,收拢起一朵“花骨朵”。所有的怒烟消云散,所有的馋虫爬上眉梢。 <br><br><br><br>  4只饱满的云吞静静地躺在碗里,粉红色的鲜虾肉若隐若现,一弯碧绿生鲜的油菜漂浮于汤上———这就是传说中的“沾仔记云吞”,我在威灵顿街上来来回回寻找了半个小时的云吞!郑重其事咬下第一口,吹弹欲破的皮,紧裹着一团团鲜虾肉,鲜甜,汁水充盈。牙齿咬下去的刹那,感到了“幸福”。 <br><br><br><br>  实打实的一碗云吞,几口便没了踪影,胃有几分饱。屁股粘在凳子上,斗争了半天,要不要再叫一碗?10元港币一碗,恐怕是香港的最低价。或者买一打生云吞回宾馆?心里却还惦念着“九记牛腩”,只好忍痛割爱,放下调羹,咽下口水,奔向下一站。    <br><br><br><br>    地址:中环威灵顿街98号 <br><br><br><br>    九记牛腩 相濡以沫的醇香 <br><br><br><br>  离开上海前,一个嗜吃如命的朋友千叮嘱万嘱咐,一定要去吃“九记牛腩”,“否则后悔一辈子”。 <br><br><br><br>  顺着“沾仔记”所在威灵顿街向西北走,绕过九如坊,转到了一条更加不起眼,甚至有点“猥琐”的小街———歌赋街———平房比肩而立,拥挤得不透一毫米间隙,砖墙翻出斑驳的面孔,好像还有昨夜今晨小贩的叫卖声出没在耳边。就在这么一条破败的小街上,却极不协调地停满了名牌车,都是冲着“九记牛腩”而来。 <br><br><br><br>  也是一家局促的小店,车厢般窄长,挤了没几张桌子,坐着的客人狼吞虎咽,站着的客人心急如焚,一拨接着一拨。墙壁上不动声色地贴着无数剪报:香港牛腩比拼第一名。 <br><br><br><br>  牛腩面登场,汤炖成乳白色,黄黄的宽面在嘴里有种生脆的快感,牛腩选的应该是肘子部位,“筋”肥“肉”瘦,好像恩爱的夫妻,相濡以沫的鲜美渗透进每一丝牛肉的纹理。 <br><br><br><br>  老板坐在门口,不屑一顾地说:“有人一星期来吃五趟……” <br><br><br><br>  地址:中环歌赋街路口 <br><br><br><br>    文辉墨鱼丸 唇齿间弹乒乓 <br><br><br><br>  渣甸街有点上海“吴江路”的意思,小吃铺鳞次栉比。中午时分,老板伙计候在店门口,笑脸相迎。西装革履的白领卷起袖管,夹一叠报纸,拉一把凳子,打发一顿午餐的闲散时光。 <br><br><br><br>  “文辉墨鱼丸”的灯厢最耀眼,面积甚至大过店堂。 <br><br><br><br>  都是些看上去胡子拉碴的中年男人在里里外外忙活,片刻不停,连桌子也顾不得抹,桌面“丰腴”得能揩下一层油。客人落座,他们把筷子和调羹往你脸前一甩,便是你能享受到的所有“服务”了。 <br><br><br><br>  点一碗墨鱼丸配大碌竹挞粉,混迹在午餐的人群里。像乒乓球一样白花花的5颗丸子,肥肥地嵌在小碗米粉间,白得太丰满太圆润。看第一眼,想拍打的迫切甚至大于吃。咬一口,牙齿和丸子轻巧地弹奏。墨鱼的味道虽不强烈,清晰感受到了丸子的细腻纤维。米粉一般,汤清口,几片紫菜点缀得极好。桌上搁着干辣椒,口味重的捻上一小撮,味道迥然。 <br><br><br><br>  地址:渣甸街路口义顺双皮奶 趁关门前吞一碗    <br><br><br><br>    “义顺牛奶公司”,老字号纯鲜奶制品小吃店 <br><br><br><br>   “义顺牛奶公司”,老字号纯鲜奶制品小吃店 ,在每个香港人的成长中,都留下过和母亲一样温暖的记忆。店家在“双皮奶”前挂了“驰名”二字,有种当仁不让的霸气。 <br><br><br><br>  找“义顺双皮奶”的过程,有点“惊心动魄”。摸到“义顺”时,已过晚上11点,小马路上黑灯瞎火,眼睁睁看着伙计拉下了卷帘门。伙计问我是否迷路了?我回答说:“我想吃双皮奶。”伙计喷笑,然后悠悠然地从裤袋里掏出钥匙,重新翻起卷帘门。一眼便看见一碗碗双皮奶排列在冰箱里。 <br><br><br><br>  真正“乳白”的颜色,表面微微皱起一层奶皮,这是精华所在。点破奶皮泯一口,先是一阵清清凉凉,舌尖和炖奶彼此厮磨,滑得不留一丝痕迹,随即,芬芳的奶香慢慢弥散,直到溢出口腔。 <br><br><br><br>  心满意足地踏出店门,再想谢一谢好心的伙计。转过身,只听“嚓”的一声,卷帘门应声而落,伙计也消失在香港的夜色里。    <br><br><br><br>    地址:(九龙区)佐敦道庇利金街63号/弥敦道519号/西洋菜街246号,(香港岛铜锣湾区)波斯富街85号/骆克道506号 <br><br><br><br>    旺角路边摊 牛杂美味不分贵贱 <br><br><br><br>  毫不夸张地说,香港任何一处吃东西的地方,都不会叫人失望。美味不分富贵贫贱,各取所爱,随遇而安。 <br><br><br><br>  尤其偏爱旺角的路边摊,牛杂鸡蛋仔咖喱鱼蛋大肠鲮鱼丸……摸一摸贲张的肚子,只要了一碗牛杂,和萝卜一起炖的,萝卜的清爽消解了牛杂的腻。 <br><br><br><br>  倚在街头看风景,吃到眼花缭乱,吃到大汗淋漓,吃到醉生梦死,把市井的快乐与悲伤打了包,一股脑儿背回他乡。 <br><br><br><br>  地址:九龙旺角的角角落落<br>
10#
 楼主| 发表于 4.2.2005 10:06:42 | 只看该作者
<b>腊八回忆·异国菜粥 </b> <br><br><br>  终日游走在网络中的我似乎早已经没有了关于日子的概念。只知道日升而出,夜深而归。象一只上足了发条的手表机械而准确地转动着齿轮。 <br><br>  可是,却总会在恰好的时刻鬼使神差地觉察到非同寻常的意味。比如七夕,比如重阳,比如昨日的腊八。无论通过何种渠道,终究都会感知得到,这些不得不深深怀旧的日子。 <br><br>  在MSN上与国内的好友有一搭无一搭的闲聊,聊开心与不开心的琐事,聊甜蜜与悲伤的情感,聊蓬勃与迷茫的生活,聊明亮与朦胧的未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与快乐,但是面对着另外一张生动的面孔的时候却常常难以敞开心扉,于是神奇的网络成了一种发泄与沟通的最好渠道。就仿佛故事里那个能收藏所有心事的树洞一般。要下线的时候,好友对我说:“亲爱的美女~今天是腊八哦~回家给自己煮点粥喝吧~~不要忘记帮我的那份也吃出来哦~~~~” “哦~真的啊?!~~都腊八了啊~日子过得真快,好~我现在就回去煮去,不过你那份估计是吃不出来了,你丫的太能吃了……”与朋友调侃着关掉了MSN,关掉了电脑,收拾了东西,背着沉重的小黑,走在了回宿舍的路上。 <br><br>  慢慢地,开始敞开思绪,努力搜索失却已久的记忆。 <br><br>  旧历十二月为腊月,十二月初八为腊日,据古说,腊是祭祀的意思。腊月初八熬腊八粥,亦是古已有之的岁末习俗。腊八粥种类颇多。大体有糯米,白米,小米,绿豆,云豆,鸡头米,薏苡仁,菱角米,白果,百合,红枣,板栗等,再加上红塘,白糖,青丝,桂花等作料。小学三年纪的课本里好象也有过腊八粥的记忆,似乎是周总理老人家的忌辰。 <br><br>                 <br><br>  腊八粥的源泉颇多,我却知之甚少,只好把回忆拉到自己的身上。小的时候,奶奶似乎也为我熬过腊八粥,却象猪八戒吃人参果,早已忘记了究竟是什么香甜滋味。记忆比较深刻的是大学时自己在宿舍里用小小的电饭锅关起门来开着窗户躲着楼管员偷偷地熬粥的时日。常常是冬天里,几个人兴高采烈地去早市买了各色各样的米,还有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不知名的豆子,洗净了一股脑儿地倒进锅里,旁边一大代的炒瓜子,大家围锅而坐,边吃边熬边聊~~时不时用勺子搅搅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粥,每个人的眼睛都精光闪闪,口唇边似乎都垂涎欲滴~~~看着那粥一点点地由稀变稠,米汤也慢慢熬将出来,放了糖,轻轻柔柔地融化在粥中,亮晶晶的米汤象果冻般诱人。粥色香味俱全地端上窗台,旁边早有人拌好了那块一同买来的豆腐,加上陈醋,酱油,方便面调料,切只咸香的皮蛋进去,用勺子不停搅拌,直到成糊状,美其名曰“鸡刨皮蛋豆腐” 。大家似乎都有些迫不及待的,各自叮叮当当的拿了饭盆勺子,或稀里胡噜,或细嚼慢咽,总之满屋子的春色早已变成了众女吃相大展览。很快,声音便开始统一步伐,都变成勺子与饭盆相碰的叮当声了,似乎都抱着见底的饭盆意犹未尽不舍得放下手中的家什~彼此相对而视,哈哈大笑,大家开心的声音从窗户传出去~渲染了对面男生无数好奇的目光……那些日子,真的已经远去,静静地沉淀在心池之中,无法追回了,只能偶尔用回忆的魔棒挥舞起点点涟漪,让它们从心的深处悠悠浮起,伸出思绪的手轻轻抚摩着那难忘的时光里难忘的记忆…… <br><br>  慢慢地走,慢慢地回忆,慢慢地打算今天,在异国的腊八里给自己也做个腊八粥。重温回忆?还是为了创造更新的回忆?或许都是吧。 <br><br>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宿舍楼下。每天回家的路似乎都很漫长,但是在思维中走过却恍若瞬间。回到屋里,开了冰箱,虽然不是空荡荡的,却只有白米,余下的全是蔬菜。无奈之下,急中生智,给自己做个蔬菜粥吧。规矩是人定的,随心所欲,意境到了,就无所谓形式了。 <br><br>  洗米下锅,开了煤气,水慢慢地冒着气泡沸腾着。切了葱花,白菜丝,开了罐甜玉米罐头(这是我在这边最爱吃的零食之一了),打了只鸡蛋,搅散,撕了点干的紫菜。米半熟的时候把加进了市场买来搅好的肉糜,看着肉糜慢慢散开,褪去生肉的红色,混合在咕嘟的米粥中。加了大喜大的调料粉,盐若干。白菜丝和一半的葱花一起抓进锅里,渐渐的白菜帮的颜色从白色转成半透明状,屋子里早已溢满了清香,深深吸口气,禁不住自我陶醉了一番。把罐头里的嫩嫩鲜香的甜玉米加了几勺,不忘记把乳白色的汤也倒一点进去,小火慢慢沸腾着。最后把打好的鸡蛋淋上,轻轻搅拌成蛋茸~~~~在粥中均匀地四散开来。关了火,把剩下的鲜绿的葱花撒上,将色泽点缀得生动灵活。看看表~整个过程20分钟,大功告成。         <br>                             <br><br>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不若与人。 <br><br>  于是招来好友,一人一碗,端坐桌旁。钢勺,瓷碗,香粥。好友说甚至不敢动嘴,不忍破坏这美味之中的意境了,我却不顾,在她不知是祈祷上帝还是祈祷神仙的时候已经开始了不顾形象地大快朵颐了~~~~~只在最后一口细细地品味了一番~~味道还真的是不错的了。好友却大呼小叫地说哎呀~怎么忘记拍个照了呢!!!我白她一眼~净来马后炮,下次早点说啦!!!不过,已经不遗憾了,至少在锅碗瓢盆齐声鸣奏之间体会了其中的乐趣了,这样就已经足够了。 <br><br>  在家里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未下过厨的我在异国他乡也能这样有条不紊地为自己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出难得的乐趣,也应该实属一种不易的心境了吧。 <br><br>  咸香的菜粥,陪我度过了异乡的腊八夜晚,果腹的时刻也温暖了思乡的心。拉开深夜的窗帘,天空中月朗星稀,深邃的夜空一望无际。一种久违的温情随着心绪蔓延到了每一个细胞深处……<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6.1.2025 07:34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