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情况下,人很不容易看清人,但在某种特定情形下人的本性就凸显出来了。古人有四观来看人是否可交:观人于临财,观人于临难,观人于忽略,观人于酒后。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可以理解为看他的行为,观察他的经历,考察他的习惯兴趣,一个人能躲到哪里呢?孟子则这样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换句话可以说,富贵面前可观人,贫贱面前可观人,威逼利诱面前亦可观人。
如此多的观人途径怎么可以看不清人的本质呢!儒家思想中把人的品德分为仁、义、礼、智、信。儒家把“仁”放在了首位,仁者,谓其心中欣然爱人也。其核心指的是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佛教中也讲仁,它换了一个词叫“慈悲”。慈悲是人类高贵的情怀,朴素的情怀。杂文家吴非在一篇文章里写道,要让学生有慈悲之心悲悯之心,这是人类最高洁的情操。何处可见悲悯?毋庸讳言,当然是在别人临难的时候。中国有句俗语叫做患难见真情。说的就是当别人临难的时候,从周遭围观的人其表现可见人心的梯度。
鲁迅先生是这方面的高手,为了揭示人的本性,曾把科举落第的不幸者——孔乙己安排在了咸亨酒店出现。酒店是各色人聚集的微型社会,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落魄失意的孔乙己到了咸亨酒店,我们通过围观者的表现看到了人的本质。小说《药》中也有类似的围观情形,先生还在散文《藤野先生》中特意提及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酒醉似的喝彩,这些都是先生深恶痛绝的。
现在这样的情形何其淡化了呢?视频中曾经见过这样的场景:有些人辛苦挣命,但是利益被彻底切割,拿不到一点血汗钱,走投无路之下,最后选择“跳楼”这种极端行为想要一死了之。围观者云集。
有人看着这个人还没有做出纵身一跳的果决时,就等不耐烦了,开始起哄,挑唆。他们把别人的不幸当成满足自己空虚无聊生活的调剂,极尽人心的恶劣,是道德良知麻木不仁的看客。
还有一些人手下并没有多少要紧的事儿办,纯粹是为着看看热闹,并没有做出那种让人心冷齿寒的行为。如果有人说,去忙自己的事儿吧,一般会自动散去。他们和那些为了看到别人更加难堪不幸命运而煽风点火者要好一点,但是内心的冷漠也是显而易见的。
另外一些人,他们由眼前的情形想到了自己生存现状的恶劣,或想到自己的亲戚朋友者中也有这种可怜者,可悲者,于是有了感同身受,同病相怜。水流湿,火就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自会主动参与救助。从本质上说,他们在救助别人的时候,潜意识中是在救助自己了。这是良知的底线。
此外的一些人,并没有如前所说的生活境遇,而是有着天然的善良。面对此种情形会采用一定的办法,比如运用手机电话来向有关部门报告,求得他们回应帮助的,这样的人不想看到别人的不幸,他们愿意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来阻止事态向糟糕境地发展,他们是社会良知的体现者,他们的出现是社会温暖的底色。
还有一些人不顾事态有可能伤及他们,仍然毫不犹豫地给予帮助和爱护,他们使人类的良知和正义得以延续。最美妈妈吴菊萍是,最美司机吴斌是,最美教师张丽莉亦是……
后三种人越多,我们的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尤其是最后一种人是道德的火种,文明的旗帜,文化的北斗。我们的内心往往被这样的人瞬间照亮,他们的大举让我们感动震撼,泫然泪下。
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当社会大肆宣扬这类人善行善举的时候,其实是我们社会良知需要拯救的时候。我们的经济发展了,文明的脚步并没有同步而行。灵魂的脚步应该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不然,社会就会陷入功利浮躁的状态,人心就会被冷漠牵制。冷漠的社会情形是怎样的呢?有人对临难者施以援助之手,最后牺牲了自己物质上的利益,有的伤及了身体,却得不到热烈的回应,甚而至于还遭到嘲笑,怀疑,冷遇,善不能得善,善良遭到了禁锢,善良者是不是更加悲凉?还有谁愿意传递这样的温暖呢!社会不是陷于可怕的境地了吗?
好在我们看到了不少彰显善良悲悯情怀的节目,中国人的精神盛宴《感动中国》每年还是有的,国家级别的最美消防员,最美乡村医生,最美村官等电视节目次第开放了。地方上也大力扬善,安徽省有好人榜,浙江宁波有最美宁波人等等。这样的节目让施与善的人得到肯定,赞赏,更给他们以激励。
但是仅有这样的渠道还是单薄的,最重要的渠道还是文化的途径,读书的途径。古今中外的诗人、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们往往有着最为清醒的认识,悲悯情怀最为集中。屈原的“以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不是抒写了对楚国人民深切的悲悯?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不就是他悲天悯人情怀的真情告白?台湾诗人郑愁予借“雨”的口吻对生活在十年文革坚冰下的中国大地儿童深切关怀同情,甘愿离开自己山峰耸立白云朵朵的幸福家园,抵临人间,反复激励孩子们要勇敢地笑,只有当孩子们自由微笑了,他就快乐地安息了,能够奉献自我的生命,这又是怎样的悲悯啊;知识分子杨绛在文革中遭遇下方地方劳改的炼狱般生活,是一个不幸的人,但是却对自己的不幸隐忍不发,给一个叫老王的人力车夫以应有的关怀不说,还觉得对老王的关怀不够,而心生愧怍之情,这更是宗教式的悲悯情怀;身为贵族等级的列夫·托尔斯泰目睹底层农奴的悲惨遭遇后,毅然决然地放弃自己的身份和财产,最后在和家人的矛盾冲突中选择离家出走,在一个小火车站悲凉地离开了人世。他不也是最有慈怜之心的人吗?法国人道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如果没有博爱之心,公正之心,又怎么能够站在人类的立场,对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圆明园瑰宝的丑恶行径进行最有力的批判呢?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担荷失聪耳聋的不幸,扼住命运的咽喉,把创造的快乐给予人间,不也是基于对人类的慈爱之心吗?还有思想家罗素,假如没有对人类苦难的体察,他怎么能够在 《为什么而活着》中把对人类苦难摧肝裂胆的悲悯当作支撑自己活下去的理由之一呢……
通过阅读,我们了解到这些诗人、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们以及他们创造的文学艺术,他们身上普遍存在对人类苦难的悲悯同情,这是世俗之外的高远,是远航的灯塔,是明亮的晨星,是心灵的圭臬。想到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他认为身体强壮灵魂昏昧的人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要从文艺的角度来拯救人心,唤醒人们的良知。说到读书,想到了美国诗人狄金森写过的一首诗: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没有一匹神奇的骏马/能像一首诗/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即令你一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可是它装载了/人类灵魂的全部美丽!亲近书吧,只有读书,爱上读书,你才能走近这些伟大的灵魂,和这些高尚的人交谈。他们用闪耀的人格力量瞬间辉映我们心灵行进的方向,引渡我们到心的高度。
可是,我在生活中看到些什么呢,当我看到中国精神化的阅读人数急剧下降,碎片化的阅读人数在逐年攀升的时候,当我看到犹太民族每人的年阅读量在几十本书,毗邻的日本韩国阅读量也多在十本以上,而中国的人均阅读量只有四五本左右的时候,当看到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图书馆实行减税甚至零税率,而我们城市里的一些图书馆乏人问津,濒临倒闭的时候,内心有着深深的忧虑,不阅读的民族能走到哪里呢?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瑟夫·布罗茨基说过一段话:“鄙视书,不读书,是深重的罪过。由于这一罪过,一个人将终身受到惩罚;如果这一罪过是由整个民族犯下的话,这一民族就要因此受到历史的惩罚。”谁想要历史的惩罚呢?不读书的民族又有多少人可以免于惩罚呢?读书,姑且从我们每一个个体开始,从校园开始,从语文老师开始吧,毕竟这里是离希望最近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