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5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元网报道] 德国华人艺术家协会群展以“Hei’mat”——“故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8.2016 09:24: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德国华人艺术家协会(ChinesischeKünstler Deutschland e.V)首次群展以“Hei’mat”——“故乡”为题。我想,生活在当下的我们,在科技化加速、社会变革加速以及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之中,往往会渐渐遗失原先和我们的本体联系紧密的那些羁绊,故乡便是其中之一。4 ]$ [7 `' q$ S6 K" O
( k" r. R( t3 g3 @
尼采诗中写到:“世界,是通往无数沉寂而阴冷的荒野的大门。”现代性与存在感是紧密相连的,如同耶拿大学哈尔姆特•罗萨(Hartmut Rosa)教授在一篇关于诠释全球化时代的文章中提到的,我们都是被“置入”这个世界之中的相对独立的个体。找寻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便成为了现代生活主体的基本任务。由此,故乡也不仅仅是在原来的生命体验里与我们存在共生关系的狭义所在,而是所有那些承载着与自身相熟悉的体系与价值观的空间或时间。与此同时,当身边的人们与我们有着共同感知的时候,那里也可以是我们的故乡。相对于以往,我们需要寻找“新的”故乡,而它较之以往更为宽泛。

3 ~6 E4 r5 H1 T4 W* v$ |' j, R. v0 Q
故乡,145x145cm, 布面丙烯油彩,2015, 作者: 李衡
& [! X1 X& _8 K. I% Z  B
Heimat一词在德语世界里也经历了它的现代性转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德国文学背负着深深的创伤,在创作上曾经一度以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的写作模式为范本。当时的作家们不约而同地纷纷从各自生长的、地理意义上的故乡逃离出来,孤独地在广阔的世界里游走、闯荡,因为他们“对地域感到麻木”。可见,“故乡”这个主题对于客居德国在艺术的异乡求索的中国艺术家来说,有着独特的意义和巨大的阐释空间。
; P1 l8 g/ l6 x, M
福柯史玛,12,5x19cm, 木,丙烯,色粉,2013,作者:邝巧娟

# V( r" M' o0 ~" |0 c( ]
发起此次艺术家群展的孙大力先生说:Heimat也可以是人们内心对于一种文化的认同。作为参展艺术家,在为此次群展创作的新作品中,他运用综合材料,让炽烈的红色布满背景和画框的边缘,激情如摇滚乐般的笔触令我想到美国重金属乐队“Metallica”在他们的一首歌里唱到:“无论走在哪里,躺下休息的地方就是家。”作品其他部分里颜色的选择与运用;肌理效果的处理与呈现又体现了艺术家的睿智与冷静。
无题,156x60cm, 丙烯,2016, 作者:孙大力

% V: H* j8 g: V; ]0 }. U% b
此次参加群展的艺术家还有(按拼音排序):
陈筱书: 在平面陶板上雕刻出作为女性艺术家特有的细腻线条,她为我们呈现出的“住所”充满了回忆和温暖;
成涓子: 利用影像为媒介,为我们展现出了艺术家的独特视角;
邝巧珍: 她以刀代笔,在一块块木板上深深浅浅地镌刻出关于内省的写照;
李衡: 一个在一片洪荒中不停地找寻着自己精神家园的创造者,这一次的作品依旧震撼;
任音: 在细密、轻柔的绢布上,淡然地流下她所特有的笔触;
宋超: 从设计到陶艺再到雕塑,每一次作品的呈现都像在与我们共同分享一种探索;
徐海鹰: 如在梦境中甜美、静谧的温情画面,又让观者似乎看到了很多悬疑和不解。安逸与困惑,看似平静却又暗藏玄机。
徐潇晗: 他的作品总是可以在一个静止的画面中看到涌动的情愫,那是迷失与找寻的力量。
杨萌: 在架上绘画和影像作品中都能游刃有余地呈现出瞬间与永恒这一永不会消退的主题。
张潇月: 女性的柔软与果敢的睿智在她的装置作品里得以完美结合。
4 e) k% X: {3 l3 T6 C& N
他们运用不同的展示载体,共同尝试探讨并展示每个人对“故乡”的体验和情愫。因为毕竟那个曾经与熟悉环境紧密相连中的故乡,在现代性社会里,已经变得遥不可及。苏轼在他的词“定风波”中说:“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我相信,彼此之间可以交流之处,便会有家的归属感。

/ Q; @$ x0 O9 J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群展的场地冥冥中与这个展有着“不可避免”的相遇。“五十号营房”展厅(Haus50)位于慕尼黑城北多马克艺术区内。那一地区曾经是军营,因此在改造之后展厅依然延续了军营当时的编号,并以此命名。上世纪90年代,那里还一度形成了欧洲最大的艺术家聚居区。如今军旅的身影早已不复存在,但那些房子依旧伫立着。它们曾经也是多少人“家”。现在它们依然提供着“家”的功效,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在这里工作和居住。

9 m# z7 C  i( F* O' c$ M+ m* i
人之初,45x25x20cm, 素烧陶,2010,作者:宋超

8 X1 ?& w1 N6 V3 t+ C4 v; J$ R
“Hei’mat”群展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故乡,仅仅是一个虚无的概念?还是具体地域和人文意义下的真实存在?是一种抽象的伦理象征?还是经由我们反复琢磨从而还原出来的一种真实?
! `( b$ @& o& I/ }( ]

0 Q. D$ O( B5 S1 x' @在阿尔卑斯山背的慕尼黑,寒意总是来的特别早。8月过后,意味着盛夏已经向我们挥手告别了。群展之时,正值8、9月交替之间,也许担心冬季还有些太早,但是尼采的一句诗却可以让我们更加无畏地、坚韧地在我们所热爱的事业中继续前行——群鸦鸣噪,乱哄哄地飞向城市:就要下雪了,现在还,有家乡的,真是福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12.2024 23:29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