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9621|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彼得-----渔夫, 门徒, 使徒 (迈尔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8.11.2007 21:2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usan-andy 于 13.3.2009 13:11 编辑

转载


导言





     一个五岁的小孩在礼拜天晚祷中,诚恳的对神说:「求你打发你的圣灵,进入我的心,使我能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这是前一个世代,神所重用的仆人迈雨博士(F,B,。Meyer)迈进属天路程的第一步。他母亲很留意的记录了这段话。以后,他几乎每天都重复同样的祷告。

在迈雨博士跑完了世上道路,被主接去前一天,有人问他,经过了那么多年日,他对他的救主有什么新的认识。他举目向上,说:「没有,就和平常一样,他在我里面,我在他里面。」

  这两句话,已充分说明了迈雨博士一生的路程,同时也让人看到他在服事上多结果子的秘诀:稳定的与神紧密同行,不求特别的经历,不讲究高深的道理,只有忠心、诚恳的把主介绍给人。

    第十九世纪,神在英语世界中兴起了不少的杰出布道家、奋兴家、解经家、和圣经教师。迈尔是其中较受欢迎的一个。他以「圣经教师」著称,擅于对知识分子的服事。在他同代属灵伟人中,迈雨博士的文学造诣可能无人能出其右,所以他留下了许多文字上的属灵遗产,其中最为特出的,就是本社翻译出版的这一套「圣经人物传」。正因为如此,虽然他息劳已近六十年,但他的信息仍然在英语世界中继续作工。

    迈尔博士毕业于伦敦大学,对知识分子特别有负担,终其一生,不断保持他的学生工作。而各地学生也颇喜欢领受他对他们在基督徒生活上的教导。

    迈尔博士的牧养教会经历极为广泛,从利物浦到伦敦,都留下他的足迹。慕砷早年在英国的服事,乃是由迈雨博士安排,两人的相处,给迈尔的服事历程,又更往前推进。

    迈尔博士也是一个广受欢迎的讲员,经常受邀到不同堂会讲道,自一八八七年起,他是凯锡克(Keswick)大会的经常讲员,对从各地来,

在属灵上有追求的圣徒,提供属灵上的帮助和供应。)

    他与对华的宣教工作也有极深的渊源。前往中国宣教的剑桥七杰中,有两人是他的密友。他们的宣教热诚使迈雨博士极为感动。以后他成为「域外传道会」(Regions Beyond MissionarvUnion)的主要推动人,积极鼓吹海外宣教工作,支持海外宣教士。

    不是高深的学问,也不是动人的信息,迈尔的服事最大的特色是他生命的深度。他这个人本身就是一篇信息。有一位多年与他一同服事的同工,描述一件实际发生的事:「有一次聚会,我必须到台前去见迈尔博士,却给两个老人家挡住。他们也拼命往前走。『我们坐到前排去!』我听到其中有一个人说:「能看到讲台上的那个人,即使他不开口讲话,你也会觉得很舒服。』」

    他的这位同工又加上一段他自己的看法:「这是对迈雨的丰采最佳的形容。任何讲台,只要迈雨博士坐在那里或站在那里,彷佛就会发出光辉,就有恩福流露出来。他那慈祥的脸孔,正是他内心柔和、谦卑、良善的表露,所以,许多人一见到他,就能进入敬拜的气氛中。」

    这也是迈尔博士文字工作的特点。我们可从字里行间,摸触这位以耶稣基督的心为心的属灵伟人生命的深度。

    迈尔博士的「圣经人物传」十三册,在英语世界中,历半个多世纪仍然畅销无比。甚至有出版社将其中十二册集成两巨卷发售。中文世界,过去曾有证道出版社出版「以利亚」和「彼得」二书。本社为使华人信徒得窥迈雨博士原着全貌,经决定全套翻译出版。香港证道出版社慨允将「以利亚」、「彼得」二书中文版权转让本社,仅此致谢。迈尔博士的「圣经人物传」并没有按照时代先后撰写,也不是依重要性分前后。为方便读者,本社依照圣经年代编排各人物传记之次序。

    愿读者能藉此套圣经人物传记,得着属灵上的益处。

                      美国活泉出版社谨志

                      一九八六年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8.11.2007 21:43: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san-andy 于 13.3.2009 13:12 编辑

彼得乃十二使徒中,最先被呼召者,原为加利利的渔夫。
彼得的原名是西门巴约拿(太十六:17),意思是说约拿的儿子西门。(约翰福音称约翰的儿子西门。)彼得是主耶稣替他取的名字,这个名字不是当时惯用的姓名,只是一个诨名,是石头的意思,与当时的亚兰语「矶法」同义。彼得实在是一块石头,开始是一块石头,始终不舍自己的劣根性;后来却成为磐石,对主有超然的认识,坚固的信心;他也是一块活石,建造教会灵宫的基石之一。





序曲

马太福音三1~12;马可福音一1~8;

约翰福音一35~42



    神的工作方法与人之不同,在工作的初期特别明显。人对自己创造和成就的力量满有自信,呼喊说:『来罢,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创十一4)。神却从暗中开始,在地的最深处动工(参诗一三九15)。他从人群中召选出一个人来,长期耐心地训练他,最后使他成为他的同工,一个新团体的中心,藉着他将自己倾倒给世界。人的方法,结局往往都是像混乱的巴别那样;而神的方法,终必成就在永生之神的城,也就是自天而降的新耶路撒冷。

    历代蒙召从事圣工的人,大多是从世人所认为愚拙、软弱、和可鄙的人中选出,为的是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人(林后四7)。虽然也有许多例外,但以常例言,世人所认为智慧、伟大、或尊贵的人物实在不多。

    所以,使徒的领袖是出自极平凡的阶层,他的生平又是从加利利海西北角一个偏僻的伯赛大村开始,这并不是希奇的事。该地渔人朴素简单的村舍,与邻近大城迦百农城里,那些移入的罗马居民所建造的宫殿式大理石房屋,成了显着的对比。

    —、撒迦利亚的儿子出现。当地的居民虽然从那些征服者阔绰的消费中蒙受其利,但对他们的风俗习惯却可能采取隔离的态度。他们暗中谈论马可比的犹大和加利利的犹大两人在世时的风光,当时连强大的罗马军队都不只一次被击退。过去这些值得记念的回忆,使他们生出了一种奇特的希望一一有朝一日能把侵入者赶到大海的那边,而恢复以色列国。有人说但以理异象中的那些「七』快要满期了。有人说老年的西缅曾在他死前作见证说,他已经亲手抱过主所立的弥赛亚了。有人论到天使歌颂的异象,并说那些豫兆和声音都有确定可信的见证。『百姓指望基督来的时候,人都心里猜疑」(路三15)。

    忽然间,全地都被一个谣言所惊动,传说神已经临到他的子民了。有一群旅客在耶利哥的浅滩渡约但河的时候,注意到在旷野有一个瘦削、强壮、希奇的人,他向他们呼喊:『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他们得到了极深刻的印象,以后在继续走向耶路撒冷的途中,所谈论的都是这一件事:那个人的声音好像号筒那样有力!那位不可见的永生者的明显异象,使他的脸上发出世上所没有的光辉!他所住的地方只是一个洞穴,他所吃的乃是浸了水再烤过的蝗虫,沾上蜂蜜人口!他无妻也无子!这些事情吸引了全国的注意。『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发现照着他们』(太四16)。

    这消息立刻传遍各处。向北传至黎巴嫩的各山村,向南传至伯利桓和希伯仑的众羊圈。祭司们在圣殿事奉休息的时候,统治者在他们的会议室里,商人在市场的交易中,小贩坐在他们的摊位后面,都对这事议论纷纷。虔敬的妇女在并旁等着打水的时候,也常常彼此谈论。人们教孩子要尊敬撒迦利亚的儿子约翰的名字,因他的父母在生他时有很奇妙的经历。

    于是全国都一齐起来。那时恰巧是安息年,农夫和葡萄园里的工人都歇了工。人们有很多闲暇可以离开他们的家庭、田地、葡萄园、和农场。人群如潮水般经过百花齐开、充满香气的美地,涌入约但河谷。『耶路撒冷和犹太全地,并约但河一带地方的人,都出去到约翰那里」(太三5)。许多人都认罪,在约但河里受洗。我们相信安得烈和彼得两兄弟,以及他们终生的同伴雅各和约翰,也都在那些人中间。

    二、施洗约翰对彼得的影响。彼得已经结了婚,但仍在壮年之期。他是个强健、热情、容易冲动、自作主张的人,从各方面着,都无法被算作一个圣人。倘若他没有在早年养成了发咒起誓的习惯,他怎会那样轻易地在该亚法的院子里对向他说话的使女起誓呢?无疑地,他对于宗教的各种义务和礼仪是很留心的,他按时守圣殿的节期、纳税;在道德上他也是个受尊敬的人。他很满意自己配得被称作亚伯拉罕的子孙。这使我们想起保罗描述他早年在会堂时的话来—一『我以前没有律法是活着的』(罗七9)。

    彼得自幼就是热心的爱国者。像他的一切友伴一样,如果能看见大卫的子孙重登大卫的宝座,他就是牺牲一切也在所不惜。所以当他与其他的人听见施洗约翰出现的消息时,他们就欢欣鼓舞,认为是新时代来临的徵兆。这岂不是神所要建立的天国初度显现么?那国度是不能毁灭的,无人能夺去它的权柄,它要打碎列国,它要永远坚立!

    他的朋友都同有这样的信念和盼望。于是彼得与他的兄弟和同伴们,就带着轻便的帐棚,和一袋用作买日常必需品的钱币,离开了家庭和渔船。他们渡过约但河,就加入了蜂涌而来的人群中,走到约但河谷施洗约翰工作的地点。

    施洗约翰选择了一块大石作讲台,向从四方聚集而来的群众讲道,那情形一定有如审判日的序幕一样。正如我们的主所说的,他绝对不是个哗众取宠,随风摇动的芦苇。他也不是个仰人鼻息,或阿谀诌媚的人。他只讲论他所知道的事,证明他所看见的事。在人类中从未兴起一个比约翰更大的人。他看透了法利赛人和文士的虚伪,把他们比作毒蛇的种类,并用樵夫的斧子,冶工的熔炉,和收割者的簸箕等来威吓他们。由他那严肃的态度看来,不悔改的罪人,他们的末日已临近了。他相信神能从旷野的石头中给亚伯拉罕兴起子孙来。他实在是点着并且发光的灯!

      彼得听了这样的讲道,一定深受感动。它摸着了他的心。在那些话语之下,他的罪给显露出来,而他自己却死了。那时他感觉到,如他以后所承认的,他是一个「罪人]。在以后的年间,他常常独自出去痛哭,所以当五旬节,他看到大群的犹太人觉得扎心而喊叫说『我们当怎样行』(徒四37)的时候,他就充分明了他们良心受责的痛苦。可能他当时就认了罪,并受施洗约翰的洗。他就这样由水而生了,以后又由圣灵而生。

      三、彼得初次与主会见。当耶稣受洗的时候,彼得可能也在那里,可是那时他的感官尚未蒙恩膏开启,所以不能看见天开,或鸽子降下。或者他因着家务和其它事,而回去走了一趟。无论如何,当施洗约翰连续两天称救主为神的羔羊时,他一定没有在场。但在他的兄弟会见了施洗约翰所认为不配替他解鞋带的那一位的第二天早晨,他又再回到约但河谷来了。

      安得烈和约翰与主同住了一些时候。他们被请到他的住所,专心听他讲论属天的事情,或者也听到他述说它刚刚受过的试探,听到他讲述他所选择得国的方法,他情愿忍受苦难,也不动用武力。他们听的时候,内心就火热起来。他们绝对相信他们已经遇见了弥赛亚,因此他们得着了从未经历过的大喜乐。

    他们离开基督以后,就彼此相告说:『我们一找到西门,就一定要把这一切都告诉他』;正好安得烈先找着了他,对他说:『我们遇见弥赛亚了』,于是领他去见耶稣。他们要『领他去』,好像是需要克服他的一些犹豫。

    彼得对那次的会见留下深刻印象。这位夫子与他以前的老师约翰完全不同。或许对这个饱经风霜的渔夫而言,他不如那个旷野壮士那样吸引人。他或许不会立刻感到神的羔羊所有的恩慈、真理、温柔、纯洁、谦卑、无私等等美德。倘若他的头一个印象是这样的话,那么当耶稣用敏锐的双眼看到他本性的深处,说『你要称为矶法』(亚兰文的矶法就是希腊文的彼得)时,他的印象就立刻换为敬畏惊奇了。

    这就是我们的主使人成为圣徒的方法。他讲出一些原本我们看不到的事。当人像彼得那样有破碎痛悔的心时,他就说些安慰鼓励的话。当人只有极小的信心时,他就算他为义。他对我们说话,并不以为我们已经得着了,或已经完全了,乃是以为我们正在继续前进。他指出我们从未想到自己能作的事,来唤醒我们对自己的期望。他在我们绝望时,向我们讲论复活和生命。

      彼得在那次会见之后,自言自语地说,『啊,他不知道我是个多么善变而任性的人;一时因着冲动而火热起来,一时又像黎巴嫩的雪那样冰冷。不过既然他看我有可能成为石头,显然他真这么想,那么我为何不藉着他的帮助,下决心得着他所要我得着的呢?』

      我们的主现在仍是这样对待我们。他告诉我们藉着我们性情的适当发展,和神恩典的运用,我们可以成为怎样的人;并且他在讲的时候,就将我们所需要的一切都赐给我们。我们若有了神的理想,得到了神能力的帮助,最软弱的人,都会变成像大卫那样勇敢,而像大卫那样的人,会变成像主的天使那样;芦苇会变成圣殿的柱子,小石会变成磐石,而罪魁会变成最伟大的圣徒。

      据说,米开兰基罗(MichaeI Angelo)能从人家抛弃的大理石块中,看出以他的天才所能雕成的像;同样,我们的主在极无希望的人身上,也会察出异常的能力和美丽,而留意亲自把它引出来;他所作的头一件事,常常是把那隐藏着的美丽启示出来。神在西们身上着出彼得来,在雅各身上看出以色列来,在扫罗身上着出保罗来一一一并且就将他所看到的告诉了他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8.11.2007 21:45:56 | 只看该作者

初作门徒

本帖最后由 susan-andy 于 13.3.2009 13:12 编辑

约翰福音一43,三30;马太福音四23~25



约翰的儿子西门初次与主的会面,一定带给他许多困惑和震撼。施洗约翰的工作已经深深激动了他的心,但眼前这位恩慈的人子,是如此满有恩典和真理,又将他从未想到自己会有的资质启示给他。他竟会成为像磐石那样的人,这是多么难以置信的事。即使有天使从天上高声唤他,或是荆棘烧起火来,也不会比这事更惊奇。他竟会成为像磐石那样的人!虽然无子的亚伯兰,后来成了无数后裔之父的亚伯拉罕;用狡计取得长子名分的雅各,成了王子以色列;在家族中最小的基甸,能把以色列人从米甸人的手中救了出来,但彼得仍感到他的本性和那名字多么不相配,两者中间似乎有一个难以连结的鸿沟。当神对他的祖宗亚伯拉罕作类似的应许时,亚伯拉罕曾伏在地嘻笑;虽然如此;不久之后终于有一个小孩子的笑声从他的帐棚里发了出来,有一个小孩子的手伸人他年老的掌中。在神没有难成的事。彼得的心们已经被基督敲开了,永远也不再向他关上。他的心热切虔诚地归向了他。凡记得自己初次遇见基督时之情形的人,都会见证这并不是夸张的话。凡真正看见了基督的脸的人,除非他们得着了秘所要他们得着的,否则他们是永远也不会满足的。

    一、同行共话。不管这渔夫心里想些什么,他知道耶稣不久就要到加利利去,便决心跟随他。从约但河这个地点到迦拿约有三十英里的路程,他们这一小群人要在清晨的美景中起行。显然他们在还没有离开施洗约翰的工作地点时,就遇见了腓力,圣经也清楚地记载腓力『是伯赛大人,和安得烈、彼得同城』;这记载暗示着他们两兄弟对于主的发现腓力,和腓力的迅速反应是有些关系的。

    这次的首度旅行,是以后许多同样经历的开始,直到有一日,他领他们到伯大尼,在那里与他们离别为止。但这次的旅行却给他们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因为这些新门徒有机会与主同行,听他讲解圣经,他们的心火热起来,他们的情绪被激动得难以言喻。

      当他们快要走到迦拿这个小村庄的时候,腓力似乎急忙跑去把他的发现告诉一个虔诚的朋友一一拿但业。拿但业当时似乎正在沉思雅各在睡梦中看见天梯的故事。这个心里没有诡诈的以色列人,绝未想到这梯子竟会真实地在他的草地上竖起来,也没有想到天使竟然真实地在作工,更没有想到他竟能开始往上爬向神所在的地方。

    我们的主和门徒大概是留在拿但业的家里,接受他的款待,彼得在那里被介绍给一位后来与他终身同工的新朋友。但他却是在次日他们全体被请去赴婚筵的时候,才从他所效忠的主领受了一些最深的功课。

    起初他一定感到非常惊奇。在他受施洗约翰的影响之前,他对宗教的最高理想不过是会堂的管理员,佩经的法利赛人,和在圣殿里供职的祭司;但他们的言行不一致反而使人更容易看到约翰的圣洁生活所发出的光辉。即使希律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义人,是圣人』(可六20)。彼得和其他的人都被约翰那种似乎完全属乎神,而与人间琐事毫无牵扯的圣洁所吸引。他那严谨的禁欲主义,他似乎不需要女人的爱情或孩童的亲情,他专心面对面与神相交,他那勇敢、大无畏的精神—一这些品质博得了他们的忠心尊敬。有一次在他讲完了一段最严厉的话之后,他们彼此相告说:『啊,他的语气好像以利亚或玛拉基,无论如何,这个人比他所讲的话还要伟大。」所以当约翰将这位他自己无与伦比的耶稣介绍给他们时,他们也希望他同样有那种严肃、孤高的圣洁。

    二、迦拿的婚筵。耶稣却把他们带去参加一个乡村的盛宴。被邀请的人大半都是从附近山地葡萄园来的质朴农夫。他坐在老少当中,参与群众的生活;他的脸显出欢喜的笑容,他的话使在座的人增加快乐,他的莅临得到孩童和青年男女的欢迎。这乃是一种全新而料想不到的圣洁。彼得和其他的门徒与耶稣一同坐席时,他们留心地察看他。他们心里想:施洗约翰若在这里的话,他会怎么作呢?他会赞成么?这显然与会堂或圣殿式的宗教大异其趣。但当他们越被这位奇妙的朋友和夫子所吸引时,他们就越相信这才是世界所期待的真信仰。他们不可能人人都效法施洗约翰那样,去旷野过奇异孤独的生活。最少彼得是已经结了婚的。但他们却可以仍然在欢愉的家庭生活里跟随他们新夫子的脚步。

    此外彼得也学到了很多其它的事情。主虽然十分恭敬地对他母亲说话,但他却是受着另一个更高权柄的指挥。只要稍微暗示有什么需要,他就知道如何应付。那些蒙召与他合作的人,必须完全地顺服他。他吩咐仆人所汲的水,经他一句话就变成了红色的酒。他总要使好的变为更好,更好的变为最好。这是一些奇妙的发现。婚筵完毕他们离开迦拿的时候,大家都很快乐。耶稣和他的母亲、弟弟、以及们徒都下迦百农去。他们显然要以那里为家;但因为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他们不能在那里停留太久。我们可以想像耶稣的兄弟们如何将这件事告诉他们的父亲!彼得如何将这故事告诉他的妻子和岳母!伯赛大的人也都在讲论这新奇的事,并且大大地觉得惊异。

    三、主日益增加的影响力。虽然主和门徒可能是各自与家人出发去守逾越节,但他们在圣城附近又会合了。彼得和其余的门徒都惊奇地看到他们柔和谦卑的主,洁净圣殿的院子时好像具有以利亚那样的能力。他们看到了神与他同在的神迹,连像尼哥底母那样的人也信服了。他们也看到,犹太人的领袖质问这位拿撒勒人凭什么权柄作这事。他们思想他所说要在三日内重建圣殿的话,虽则在他从死里复活之前他们还不明白话中的奥秘。以后彼得曾在哥尼流的家中清楚地说,神藉着耶稣将和平的福音传遍了犹太,我们从这件事很可以推想到他至少曾在耶稣第一次周游四方传福音的时候,跟着他走过后来以尼雅、大比大、和硝皮匠西门欢迎他的那些地方。或者也是在那次旅程中,彼得和他的同伴们最后一次与他们以前的老师约翰会面,听他向他们提起,他的希望只是作新郎的朋友。当他们来拜访约翰,提及受他洗的人数已经减少了的时候,他这么说,『不要为我担心,我是很满足的。我满有喜乐。我是属地的,所以我讲属地的事情。但他从天上来,所以他是超过一切的。』

这样经过了九个月。可能彼得偶尔回家去看一下,但他又回来,帮助主给那些悔改认罪的人施洗;因「不是耶稣亲自施洗,乃是他的门徒施洗』(约四2)。以后为要避免法利赛人日益增加的猜疑,主和门徒就经叙加撒玛利亚回到迦拿去,他们显然就在那里分散了。耶稣回到拿撒勒,而门徒也各自回家。这大概是为了因应当时日趋紧张的局势而采取的步骤,首当其冲的是施洗约翰,希律把他关在约但河对岸的马开如斯(Ma—chaerus)堡垒中的黑暗地牢里。

    以后九个月,主似乎没有人跟随着。他可能时常与们徒及朋友们保持联络,但他们没有公开与他来往。他正默默装备他们来应付前头的大事,但他们当时却还不明白。后来,施洗约翰被杀以后,再延迟下去也无济于事了,主就独自走遍加利利,『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传天国的福音,医治百姓各样的病症。他的名声就传遍了叙利亚……当下,有许多人从加利利、低加波利、耶路撒冷、犹太、约但河外,来跟着他』(太四23~25)。

彼得知道这个大事工,觉得不能再朝夕守住他的渔船渔网了。他夜间梦想基督,白天等着他来。一天东方破晓时,主果然沿着岸边来了。那一天改变了他一生事业的方向,几个月来耐心交往所撒下的种子,现在开始结果了,首先是幼苗萌生出来……。哦!慈爱的主,我们谦卑地求你,你也照样地接纳我们,教导我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8.11.2007 21:47: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san-andy 于 13.3.2009 13:12 编辑

交出最高主权

马可福音一14~20;路加福音五1~11



    主独自在加利利忙碌工作了九个月,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他工作的速度随着施洗约翰被『交付』的消息而加增。有时他也回到迦百农的家,他的朋友和门徒似乎都已在那里安顿下来了。他就进一步以他生命所依据的原则教导,豫备他们,好在他呼召他们舍下一切的时候,可以立刻起来跟随他。那重要的一刻是如此临到的:

    一、背景。那班渔人自小就是朋友,他们在渔船上是同僚。他们也是主忠诚的门徒和伴侣。他们每当星夜一同浮舟于渔场上的时候,总是谈论着他的生平、行为和言语。他们经过一夜的徒劳无获而疲惫靠岸时,或者也在谈论着他。『会不会不久就看到他呢?』

      他们下了船,把网洗净,铺在岸上晒干,忽然发现来了一大群人,拥挤着他们所爱的夫子和朋友。他们立时忘却了疲倦、失望、饥饿、和家里交待的琐事,而振起精神来欢迎他。他直向彼得的船走来,要他将船摇进多石的岸边一个小湾里去。他就坐在那船上向群众讲道,很多人坐在石上,也有人站着,但大家都对他口里所出的话语感到惊讶。

    彼得大概得用橹或钩竿使船稳定,自己坐着,注目着主的脸,倾耳听他所说的每一句话。从来没有人像他这样说话。他的教导不像文士那样,而像有权柄的人。这些话对于彼得和其余的人而言,如他们后来所宣告的,是永生的道;日后当他们听到主以大祭司身分说出的祷词时,他们的心弦一定震动起来:「你所赐给我的道,我已经赐给他们;他们也领受了,又确实知道,我是从你出来的』(约十七8)。

    二、坚决的命令。每当主要塑造一个合他使用的器皿时一一无论是金器、银器,或木器、瓦器,他都必须先确立他绝对的权威和下命令的权柄,不容讨论争辩,或是犹豫退缩。人的灵、魂、体,都要全然顺服他,不惜任何代价。门徒必须放弃一切而跟随他。他如何甘心顺服受苦以至于死,他也照样要那些与他有最密切关系的人同有此心,不再随从肉体的意志而活,乃是照着神的旨意而活。

    可能彼得和其他的门徒都大略明白这一点。他们跟随他这么久,不可能不明白马利亚在迦拿对仆人所说,「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作什么』那句话的意义。他们愿意在道德和责任的领域里向他效忠,那是毫无问题的,但当他侵入了他们自己的领域,夺用他们自己的特权对彼得说,『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的时候,却使他们感到十分惊奇意外!彼得顺服的心可能动摇了一会儿,他迟疑地回答说:『夫子,我们整夜劳力,并没有打着什么。』

    彼得从小就在那水域里打渔。渔事可算得上是他的着家本领。鱼的习性;最适于捕捉的时间和地点;天气的影响;这一切他都了若指掌。他所熟识的渔夫若有人敢干涉他、他一定会激烈恼怒;现在他忽然遭遇一个命令,这命令与他自己的经验、自然的极限、数代累积的教训,以及他整夜疲劳却一无所获的事实,都是互相矛盾的。

    他愿意服从任何从主口中所出的命令;但一个在山村木匠铺里长大的人,怎么有资格指挥渔船发令撒网呢!难道他在这件事上也要舍己么?早晨不是打渔的时间;光线会照出网眼,鱼只会待在湖中浅处,深处是找不到的。所有打渔的人,若看到他在这个时候撑船出去准备撒网打渔的话,都会笑他是疯子。这不也是一切被基督所重用的人的经历么?试验是无可避免的。常常在我们作门徒很久以后,有一个时刻他会来到我们人生的船上,要求最高管理权。我们可能一时会产生疑问和犹豫。我们惯常定我们自己的计划,照自己的图表,走自己的航线,作自己的船主;我们肯不肯、能不能、敢不敢将一切指挥权都交给基督?有那一个地点他不可以领我们去!有那一个风险他不可以领我们去冒!有那一处不友善的海岸他不可以叫我们踏上!经过了这样的片刻犹豫之后,我们若回答说,『虽然如此,我要遵照你的命令,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我们就有福了。除非你肯遵照他的命令航行,并像天使那样听他的声音,履行他的吩咐,你绝对不能指望基督的同工,也不能蒙受他的祝福;这是一件确切无疑的事。

    有时别人比我们更能判断那声音。像以利那样,他「明白是耶和华呼唤童子]

    有时那声音会像神叫亚伯拉罕将他的爱子在摩利亚山上献祭一样,使我们感到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被剌入剖开。

    有时那声音会像主对那少年官所要求的一样,要我们变卖所有的来跟从他走十字架的道路。

    但无论那声音何时发出,都可以由其不断重复的同一音调觉察出来。他从不说「是与否]总是说「是]。他常常在我们惯常的经历和习惯里说话,叫我们离开那逗留了太久的岸边。他通常严格考验我们的信心,使我们遭受同僚的嘲笑。但我们内心深处却是赞同。他也得着了环境的证实。神的供应可以为里面的声音作见证。违背就要被弃绝。顺服就得以承受广大永远的基业。

    基督必须居首位。「拉比]必须转变为「主]。他的旨意必须贯彻,即使看来它似乎与我们所最珍视的遗传相抵触。如果要航程成功满载渔获而归的话,就不能同时有两个船长。这个问题今天就必须解决!他有一个地位、一件工作给你,但你必须将自己交给他调遣。不要受岸上的习俗、环境、或惯例所拘束,立基督作船长,你自己摇橹!听他的命令,把船开到水深之处,当你将几乎摸破的网拉到岸上时就发现它「满了大鱼,共一百五十三条』。

    祭物和礼物你不喜悦;你已经开通我的耳朵;我并没有违背,也没有退后。神阿,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你的律法在我的心里,所以我不抱愧(参诗四十6一8)。

    三、下到水深之处。舶一由主掌管,他就下令开到水深之处。我们不再沿着浅水处行驶,乃是开始在深水处作工。「在海上坐船,在大水中经理事务的;他们看见耶和华的作为,并他在深水中的奇事』(诗一○七23一24)。永智的深奥,在创世以前就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永爱的深奥,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就爱了我们。与神相交合一的深奥,有如圣父与圣子之间的关系。神旨意运行的深奥,贯穿了人类整个历史。永福的深奥,将是我们劳碌的灵魂得享安息之处。圣灵参透万事,就是神深奥的事也参透了,他要将深奥的事启示给那些爱他的人。

      但在此处我们要特别注意与神同工的深奥。使彼得感到惊奇的是,他们要把船用橹或帆驶过很多他所熟知的渔场,一直开到湖的中心,主才吩咐他们撒网。于是全体立刻动手,他们刚刚把网撒下,就清楚知道圈住了一大群的鱼,多到网都险些裂开。彼得费尽力气收取渔获,累得满头大汗。他的船危险地斜向一边,他就急速招呼同伴们来帮忙,他们好像已经料到会有这样的事,所以很快把船开来了。他们就把鱼装满了两只船,船的上缘几乎要入水了。彼得这才初次觉察到与基督同工的果效;我们绝对地顺服,就能得到他绝对地合作。在渔人下网的时候,主已经向鱼群下令了,它们就由一种难以抵抗的冲动所驱使,游向等待着它们的渔网。在诗篇第八篇里面,岂不是豫言了人子要管辖『海里的鱼,凡经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脚下』么?

    这对于我们大家是何等重要的一个功课!我们十分了解在漫长的黑暗中劳苦一无所获的滋味。我们常常只带着一两条小鱼回到岸上来。但我们一旦与神子相交,或与他同工,清楚地得着了他的呼召,我们就会发觉,我们所要作的,只是把网洗好捕好,相信主会指示有鱼的所在,相信他必作其余的一切。我们可以绝对依赖神的同工。

    使徒强调说:『神是信实的,你们原是被他所召,好与人儿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一同得分』(林前一9)。

    在五旬节那一天,彼得又下了网,这次的网是向一大群激动的群众撒下的,而主也再行了一次他在加利利海所行的神迹,使他的网圈住了三千人。在哥尼流的家里,他的网几乎尚未碰到水,就圈满了鱼群:『彼得还说这话的时候,圣灵降在一切听道的人身上。」这位使徒一定每次都含笑着一着耶稣的脸,说:『阿!主阿,这又是一次加利利海的经历了。』

    我们在同样的情形之下,也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就要查问一下原因。这原因不是在于主,乃是在于我们自己身上,我们的顺服,或者我们的网。如果我们的网是我们的演讲、讲章、或方法,我们就当藉着仔细研究和恳切祷告把这些网修补起来。网眼必须织得严密结实,使鱼不至漏过。传讲福音必须尽力,务使听众无可推诿。宣扬永恒的真理不可用模糊脆弱的说法。务要修补你的旧网,或另外作一个新的网。

      务要使你的网洁净。要把积在网上的砂泥或海草洗掉。尤其是要把己除去。你的信息绝不能有一点吸引听众注意你自己的东西;你作完了一切之后,就要胆敢相信,你的主现在虽然坐在神的右边,他也仍然藉着圣灵的能力与他的仆人同工,并证实他们所讲的话。

[ 本帖最后由 susan-andy 于 29.11.2007 11: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8.11.2007 21:48: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san-andy 于 13.3.2009 13:13 编辑

得人的渔夫

路加福音五8一11



    主对门徒的目的是在马太马可两福音书所记载的话里揭露出来,那些话大概是在他们将船驶回浅滩时,他在岸上对他们说的:『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我们可将这样的呼召,与记载于路加福音第五章,特别对那个易冲动的、激烈的、热心的西门所发出的呼召,合并起来。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主在这里如在福音书别处一样,是用更加亲切的名字「西门]来称呼他,似乎要保留「彼得]一名,等他经过数月的训练,合适在同辈使徒中居首位时,才如此称呼他。      

    这呼召是在他们正从事日常工作的时候临到的。大卫是从羊圈中被呼召去牧养神的选民的。保罗是从制山羊毛帐棚的工作中被召去教导教会:眼所能见的事物都是暂时的,只有非人手所造,在天上的房屋才是永存的。当撒玛利亚妇人将水罐子放在雅各并旁的时候,永远的泉源就向他显明了。所以主向这位半生以打渔为业的朋友,用「得人如得鱼」来说明他前头重要的荣耀事业,是很适合的,而打渔与得人的工作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在以后的各时代中,许多诚实热心的人曾费心沉思这几个字,希望从其中学到得人如得鱼的秘诀。二百多年前,苏格兰一位年轻的牧师,在他的日记里这样记录:『我私下读经的时候,我的心被「你要得人」几个字所感动。我的魂呼求这句话能成就在我的身上,我渴想知道如何跟随基督,作得人的渔夫;我教导自己,要仔细思考这一点。」

    许多虔诚的牧师,有了配搭完备的教会,周围又有敬虔的会友一一所有的渔船、伙伴、渔具都是上好的一一却用近似妒嫉的眼光,看着一个单纯的布道家的成功一一他没有任何外来的帮助,却从人海的深处打起了满网的鱼放进他的篮中。有一个老练的渔夫说:『要把自己隐藏起来。]另一个劝人要留心选择鱼饵和捕法,务求适应鱼的习性。第三个力持要有耐心。这一切都是好的,不过对这个故事加以研究,可以使我们更深入明了问题的要点和主的心意。

    一、有效的得人工作通常是基于个人对罪有深刻的感觉。从圣徒的传记要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现在只举出两个就够了。为外邦人辛苦劳碌的大使徒保罗,他奠定了外邦教会的基础,但当地回顾过去,想到他的天性时却毫不犹豫地说,他在罪人中是个罪魁,比众圣徒中最小的还小。他说,我们不要丧胆,因为神的恩典在我们的救赎上显得极其丰富。「我们从前也都在他们中间,放纵肉体的私欲,随着肉体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为可怒之子,和别人一样』(弗二3)。在得人的事上,本仁约翰(John Bun- yan)好像灿烂的明星,他在神的光照之下检讨自己以往的情形时所说的话,足以代表许多其他人的心声:『我在我自己的眼中,是比癞蛤蟆还更讨厌;我看我在神的眼中也是那样。我愿意与任何人换心。我想除了魔鬼以外,没有人内心会像我那样奸恶、思想会像我那样肮脏。我觉得自己不单是个累赘,也是个可怕的人物。我若不是我自己而是任何别的东西,该多好啊!

    那些对于罪的丑恶有深刻经验的人,就更有资格来关切怜悯那些受罪所辖制的人,那些不断积聚懊悔痛苦却不觉醒的人,那些使救主无限伤心的人,以及那些丧失了神造他们的伟大目的的人。

      「啊,可怜的人哪!』他们呼叫说:「我们当中就有些是这样的人。]罪人中的罪魁也可以成为基督的精兵。他们对撒但的策略与诡计的认识,是极其宝贵的。罪人知道罪的代价的苦味,而这却是未堕落的天使或无辜的孩子所不了解的。像奥古斯丁(Augustin)或本仁约翰那样的人,都由经验体会到了规避良心的难过、懊悔的痛苦、切望救援的焦急。他们都熟知鱼所隐匿的所在,和捕获它们的最好方法。他们有无限的耐心,正如主容忍他们一样。他们温柔对待作错事的人,以及那些恨恶他们接近的人,因他们自己也曾被软弱所围困。我们有时也想跟奥古斯丁一同说出『福哉过失』那样的话,因为认识了我们自己有罪的心,就会使我们得到线索以明了其它一切受试探所困者的心。所以我们对于彼得对自己的初度发现和领悟,并不感到惊讶。

    他和其余的门徒认识主最少也有十八个月了,但他们却还不知道他真正的威严与荣耀,在他们看来,他是个拿撒勒的木匠,是圣人,是优秀的教师和行神迹的人。他们下了寻常的结论:他像施洗约翰一样,是神所拣选的仆人,是新时代的先锋。除此以外,他们就想不到什么了。他们认为耶稣与他们一样是有血有肉的人,感到与他作朋友是荣幸的事,乐意接待他来分享他们菲薄的积蓄或简陋的住屋。他们从未想到,他们日常所接触的,竟是创世以前被杀的羔羊;他们也从未想到,他们所以能这样接待他,乃是因为他已经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

    忽然间,他的真相出乎意外地像雷电一样击中他们,留下一道非比寻常的荣光。彼得一时之间迷惑了。他看不见那道光辉,不过当地感觉到沉重的鱼网快要裂开的时候,他就立时觉察到作他夫子和朋友的主,一定曾使出一种人所不能使用的能力。神在那里,他竟不知道。那地方何等可畏呀!这不是别的,乃是神的殿,也是天的门;于是他内心的本相和罪恶立刻被显露出来,就呼喊说:『主啊,我是个罪人』。请注意这里的一个重要改换!当船离岸的时候,他所用的称呼是『夫子』,现在因这一个启示而使他改换为「主』了。耶稣这时随即说:『从今以后,你要得人了。」

      彼得的经历和约伯的经历有显着的相似之处。那位受苦的前辈,本来始终坚持他的完全。『我至死必不以自己为不正。我持定我的义,必不放松;在世的日子我心必不责备我』(伯二十七5~6)。然后神就将创造的全景显给他看。他一个一个举例说明他的全能、智慧、技巧。彼得的眼睛如何蒙光照而能看见基督在水深之处的奇妙作为,约伯的眼睛也是如此;神的荣耀光照他的时候,他就喊说:『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因此我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伯四十二5一6)。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你若遇到这种经历,都可以认为是豫备你在得人工作上有新的斩获。你要听到主用一个新的呼召来答覆你的谦卑认罪,叫你开船下网收渔获。当我们越接近主那没有污染的圣洁时,我们必定会遇到这种经历,并且不只是一两次,乃是许多次。认罪乃是整个属灵生命进步的表徵。主常常引领我们察觉出内心深处一些原先不认为是罪的罪恶来。忠实的人总看自己的义不过是破烂的衣服,并且承认自己还没有得着、也决不能达到完全的地步。我们自己所该承认的,只是要努力得着基督耶稣所要我们得着的。飞鹰上腾得越高,它在山湖里所反映的影子也越深。在圣灵的教导之下,不要怕认识你的本相,因为这是在豫备你进入新的「得人』事工。

    二、失败与罪不一定使人不能参加得人的神圣工作。这位良心受责的门徒喊说『离开我』。

他的意思彷佛是:『主阿!我要把你送到早上我看到你的那个地方。到岸以后,你就走你的路。我还是回去过那种终日飘泊湖上的生涯。我实在不配跟随你。』另一方面,他心底却又在说:「你离开了,我又怎能再活下去?除了你,我还能投靠谁?因为惟有你有永生之道。」我们几乎可以看到他在那堆满了滑腻银色的渔获的船上,赤着脚从船头好不容易地爬到船尾,跪在靠近船舵坐着的耶稣脚前,抱住他的双膝,支吾地说出了这几个字。这个素常勇敢的人,现在由于内心的矛盾苦恼,说出这几个字时,一定不禁啜泣喘息。

    这光景好像一个樵夫在森林中遇见一个乔装的王,他与随从失散了,又迷路走不出去,这个樵夫就好心接待他,以平等的地位与他交谈,与他同吃同睡,丝毫未觉察到他尊贵的身分。最后那些随从来接他回去时,他看到他们对他的谦逊恭敬,他要何等吃惊!他必骤然意味到他自己与他所照顾的人有极大的区别,而到他面前多方道歉,求他原谅他失礼之处,并恭敬地向他告别。『陛下,我们当然得从此分手!你回去坐你的王位,我回去我的村舍!』

    但我们的主要郑重地对这样的人说:「不,无须那样。你的罪,一旦因你懊悔了、厌憎了、承认了,它就不能阻止你享受我的同在、从事我的工作。罪人若知道自己有罪,我就能与他们同工。没有罪会深重到我无法对付;没有罪会污秽到我不能洗净。你与我同住,我要洁净你、医治你、拯救你、用你作工具,来拯救千千万万像你一样的罪人。]

对于那些愿意事奉基督,而又感到自己太不配了的人,这些话所给与的安慰,是难以形容的。「我不配向别人传讲得救的信息,因我是个这样有罪的人!你有大群未曾堕落的天使,怎么能使用我呢?你怎么敢使你自己和你圣洁的事工与我相连结呢?不,绝不可能!我曾如此使你失望,这叫我伤心难过,不敢抬起头来,或再取回我所失去的地位。求你让我站在外圈,偶尔来见你。我不能再有所求,因为你知道,我也知道,每一个丧失灵魂的人也都知道,我是个有罪的人。』

    但耶稣惟一的回答是:「不要怕,从今以后,你要得人了。]「不要怕!我是为你作保的人。我涂抹了你的过犯,使它如云消散,也不再记念你的罪。我用永远的爱爱你,虽然我早就知道这一切。离开我!那是不可设想的。你对于我比天上灿烂的重星还要可爱。无论我在那里,你都要跟着我,这是我从父那里所得到的。等你有了五旬节的经历,作完了你的工,走完了你的路时,你就配得站在我所在的地方,看见我的荣耀,并且与我同享这荣耀。』

    三、必须以『得人』作为生活是重要的目的。得人的工作不容其它事情而分心。使徒说得对:「我只作一件事。』那就是,他们『撇下所有的跟从了耶稣。』我们可以想像得到,他们经过了这样动人的对话之后,彼得回到他的所在,必定熟思展开在他前面的奇妙生活。他默想的时候,心就火热起来。还有什么值得他追求的呢?他一定要服从这个命令:『来跟从我!』

    我们不能认为彼得立刻就有主那样爱人的热情。那是以后才得着的。初时他所认为满足的是跟从他、听他的话、作他的伴侣和助手。但不久这种热情就注入了他和同伴们的思想中,终于成为他们生存的主要动机。

    我们也是如此。我们若与基督同行,不断得到圣灵的帮助,我们就必变成他的形像。他的意念和热望就会藉着神圣的交通而传给我们。我们必渴望看到他受人尊敬、受人爱慕、受人高学。我们必希望他因看见自己劳苦的功效而心满意足,我们必关心他所关心的事,而不再顾及自己。圣灵要把这些火星吹成火焰,我们的生活就会像彼得那样,因着对基督的爱,而有资格来喂养他的羊。

    让我们祈求在基督对人的大爱里来与他同工。让我们亲近基督,直到得着他的能力。但愿我们为耶稣基督而成为猛烈的火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8.11.2007 21:48: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san-andy 于 13.3.2009 13:13 编辑

初步功课

马可福言一21~39



    使徒保罗曾提醒以弗所教会,说他们是『学了基督』、『领了他的教』(弗四20一21)的人。所以我们研究主为彼得和其同伴的终身事工所豫备的初步功课,是极有裨益的事情。每一个想要得人灵魂的人,都当从主所教导的最基本课程学起。

      一、第一课是与他交往就必投入属灵的战争。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很可能是在这一小群渔夫,决定了跟从耶稣之后的头一个安息日,他们陪着耶稣照常进会堂聚会。他们决定跟随耶稣的行动,成为加利利一带人们的话题,大家对他们议论纷纷。例常的崇拜仪式完毕之后,人家就请这一群人的领袖向会众说话。他讲解国度奥秘时所用属灵和生命的话语,与他们素常所听文士的呆板讲法,成为尖锐的对照,使听众大为惊奇。他们觉得两者有如滚滚瀑布兴洼地积水之差。『因为他教训他们,正像有权柄的人。』他们的心和良知都发出了响应。

    惊服的会众的静默,忽然彼一个人的叫声所划破,那个人被鬼所附,好像被迫说出非他自己所愿说的话,他说:『拿撒勒人耶稣,我们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知道你是谁。]这个污鬼可能已经附在那个人的身心上很多年了,却没有被他最亲近的人所发觉。但他一接近神的圣洁,虽然这圣洁仍被他的肉身所遮住,仍使他发出不由自主,不能禁抑的喊叫来。一只发炎的眼睛,只要遮住不着日光,就不会有什么特别的痛苦;但一暴露于日光之下,其痛苦便难以忍受了。啊!一个污秽的人,忽然碰到那种未堕落的撒拉弗都必须用翅膀遮脸不敢观看的神的荣光时,怎能忍受得住呢!

那被鬼所附的人,由深渊发出的悲声所造成的骚乱,一定十分令人惊动。那个人,直到现在还可能被社会认为是个体面的人,没有人曾怀疑他有双重的性格。但彼得一定察觉到,他的主所代表的那一类型的品格,必定会揭露邪灵世界的一切本相,必定会与邪灵世界相敌对。因为他的主所代表的这种品格,是由神的灵所管制,本质全然圣洁,而邪灵世界则是后来基督所说的地狱或阴间的门。彼得入伍参加的战争,不是与属血气的作战,乃是与管辖这幽暗世界的恶灵作战。

    彼得知道了他的主能应变紧急事件,心里必然松一口气。当耶稣吩咐污鬼不要作声,叫他从这个受折磨的人身上出来的时候,污鬼虽然狂暴地使他所附的人抽了一阵疯并大声喊叫,但也只好顺服地出来。门徒与众人一样地惊讶,可是他们却清楚地看到一一主也高兴他们看到了一一他们需要有属灵的新装备。他们作战所用的武器必须是属灵的,不是属血气的;不然他们就不能攻破坚固的营垒,或释放那些一生受捆绑的俘虏。

    在会堂所看的光景,使彼得深思长久。正如闪电照亮夜半的原野,他忽然明白,有一个广大的幽暗世界存在一一其中有些或者是堕落的天使,有些是流荡的星,『有墨黑的幽暗为他们永远存留」(犹13)。他也觉察到:若要拯救那些遭害的人,就会使这些邪灵大感不安。那些邪灵从前在某种情况下,也曾体验过主。从前那种情况到底如何,我们无从得知,只有他们与主知道。他们不得不为他的极端圣洁作见证。他们知道命定的钟声一响,他们就必被毁灭。他们无论怎样挣扎反抗,也敌不过他的能力。他们惟一的乐事就是欺诈、折磨人。

    彼得不难明了主的纯洁对于他们所发生的功效。只在若干小时以前,他也会喊叫说:『主阿,离开我,我是罪人。』但自从他放弃自己的意志而服从基督的绝对权威之后,一切惧怕就都没有了。在彼得身上,魔鬼所惧怕的毁灭只造成了罪的权势的毁灭。耶稣的同在现在对于他和弟兄们,乃是难以言喻的喜乐和充满的荣耀。他就是这样被豫备去听主的话:『医治病人,叫死人复活,叫长大麻疯的洁净,把鬼赶出去』(太十8)。「我已经给你们权柄,可以践踏蛇和蝎子,又胜过仇敌一切的能力,断没有什么能害你们』(路十19)。

    二、第二课是在工作上需要温柔。彼得是个刚强、有力、激烈的人。他的声音可能是高昂的,步伐可能是沉重的。他的手却不够温柔来矫正压伤的芦苇。所以必须经过不少的训练,才能使他在后来所作的书信里表扬那些『体恤]、「慈怜]、『谦卑]等美德(彼前三8)。他必须『尝过]主恩的滋味,才能以极宝贵的『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彼前二3,三4)。这种属灵生命的操练的头一课就是在他自己的家中学得的。

    在会堂里看过了这件惊奇的事之后,彼得和安得烈就邀请主到他们两兄弟居住的家里来。雅各和约翰也在被邀之列。这建议或者是事前就提出的,所以家中的妇女都在忙着准备。但当客人到达渔舍的门口时,彼得的妻子却在那里张望,他急忙把他拉到一边低声向地说,他的母亲正害「热病]躺着。他躺在内室的床上,热度高得很厉害。这热病可能是因他为要尽力款待他们的贵客而过度兴奋所致。这件意外的事恰巧在这一天发生,从外表看来是不幸的。但不幸的事在基督的手里就变成光辉的回忆了。

      『有人告诉耶稣。』路加福音说,「有人为他求耶稣。]彼得以后将这事口述给马可听,他们不只惊奇他的立刻痊愈,使他能服事他们,他们也惊奇地看到主温柔地拉着他的手并扶他起来。他当时绝未想到,以后他会在圣殿的门口为一个瘸子,并在约帕为可爱的多加,也作了同样的事。

    世人需要力量,也需要温柔。很可能力量若不温柔,就永远不完全。现代慈善事业的危机,就是凡事都按着规矩而行,严格地遵照法则而作,完全不让基督的温柔有自然运用的余地。瞎子模糊的眼,大麻疯麻痹的肉,害热病的母亲发热的手,都需要温柔的抚摸。生活挫折、家庭破裂、孩子失去依靠,都是因为缺少了温柔所致。但那稣是温柔的牧者。他将小羊抱在手里,放在怀中,缓缓地带领那些有小羔的母羊。刚强的人必须把温柔和力量结合在一起。

    三、第三课是要瞥见世上的痛苦。这件事久已压在主的心头,促使他不断伸出右手施展拯救的大能。只有这样的操练才能保守他的门徒,特别是彼得,来面对未来的试炼。所以他故意揭开这城市繁荣的表面,让他们看见这城市中的痛苦,以激发他们怜恤的心。天晚日落的时候,一切害病的和被鬼附的,连同他们焦急的朋友,都聚集在彼得所住的那条陋巷来。他没有想到在他家的附近,竟有那么多从未注意到的可怜痛苦的人。

      耶稣每次遇到长大麻疯的,无论为数是一个或是一群,他总因人的需要而动了慈心。圣经告诉我们,当耶稣『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太九36)。我们如果要得人,就必须学习这个功课。得人工作的必要条件,就是要像天使在所多玛城外对罗得及其家人那样,满有怜恤的心才行。忧伤的心才能攻破并医治人的心!

      历代以来最大的得人者,承认他自己为悔改的人受了生产之苦(参加四19),并愿意为骨肉之亲被咒诅、与基督分离(参罗九3)。冷淡的心不会被神用来拯救失丧的人。最有爱心的人就是最会传道的人。我们岩愿意徒劳不结果子,就无须期待得着什么。但我们若渴慕甚至心碎,或者像拉结那样喊叫说:『你给我孩子,不然我就死了』(创三十1),则不久便会得蒙应允。饥渴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噢,基督阿,当我们看见那城的时候,求你将你的眼泪赐给我们!「但愿……我的眼为泪的泉源,我好为我百姓中被杀的人,昼夜哭泣』(耶九1)!

      四、第四课是关于能力的来源。次日清晨,彼得的家人寻找他们所敬爱的客人时,却发觉房里空无人在。他到那里去了?大家都到处查问寻找他。彼得和同伴遇见了他就对他说:『众人都找你!』大概有一个渔夫,经过了一夜的工作在天亮回家的时候,告诉他们说,他在那条上山的小路遇见了他。他们由山坡走上去,或许碰见一个准备把羊群带到高原牧场的牧人,指示他们那边有一个僻静的山凹。这群惊慌寻索主的人,去到了就看见主跪在那里,俯伏在地上。他是在天未亮的时候,就起来到没有人迹的地方去,在那里祷告。

    他能赶鬼,医治许多害病的人,但(按肉身而言)他却清楚知道灵里的力量正逐渐消耗。那稣『觉得有能力从自己身上出去』(可五30)。他既成了人,就需要补充灵力。他宁可放弃一些世上尚未作完的救济工作,也不要牺牲补充灵力的机会。彼得和他的同伴以后还要多次看到这样的情景,直到有一天,在他祷告完了的时候,一个门徒对他说:『求主教导我们祷告』(路十一1)

    彼得绝不会忘记主的祷告习惯,他清楚地决定跟随他那蒙福的脚踪。五旬节临到他和其余的人,是因为他们同心合意地祷告祈求。公会没有办法伤害他们,是因为他们全体同心合意地高声向神呼求。在他受刑的前夕,是祷告为他开路,使他从监狱出来。外邦人蒙洁净得成圣的异象,乃是当地正在硝皮匠的屋顶上祷告的时候赐给他的。

    弟兄们,我们务要祷告。姊妹们,当我们下山谷去作战时,愿你们上山顶去用祷告来支持我们。卫斯理约翰告诉他的同工们,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得人,他们只有不辞劳苦坚忍到底,才算尽了拯救丧亡之责,末了他这样说:「我们为何不能更加圣洁?我们为何不能永远活着,并且终日与神同行?我们有没有在清晨四、五点钟时起床单独与神相交?我们有没有劝人并自己实行在每日工作完毕之后祷告?但愿我们都尽上本分,完成神所托付我们的事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8.11.2007 21:49: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san-andy 于 13.3.2009 13:16 编辑

第二步功课

路加福音四1~13;约翰福音六1~21;

马太福音十四22~23



    神在自然界中的能力,等待着任何人使用,只要人有足够的智慧和谦卑来研究、顺从它运行的必须条件。文明与野蛮人的区别,大部分在于前者已经知道了如何利用隐藏在水流、风、蒸气、电、或太空中的动力;而后者则完全依靠他们敏捷或强健的体力。机器不过是精巧的设计,必须顺着自然律而发出能力来供我们使用。这与使用之人的身分毫无关系。无论是穷是富、无知识或有学问、出身高贵或卑微、乞丐之子或君王之子,只要他肯付出代价顺服大自然的绝对条件,他就可以得到大自然的合作。

神的灵的运行也是这样。他愿意与任何忠实履行他条件的人合作。世上贫穷、软弱、被人藐视、卑微的人,也与文明、上流的人一样地可以使用并享受神的能力。一个涡轮可以推动一个小锯木厂,也可以推动一个大纺织厂。实际上,单纯像孩子那样的人,常常最能得着神,因为他们看自己是最卑微、最无能的。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在信心上是富足的,得以承受天国。

      所以学习属灵能力运行的条件,不仅对于使徒,就是对于我们大家,也是很重要的事情;这些条件都清楚地陈述在我们的主开始工作时所遭遇的三重试探里。让我们按路加福音所记载的次序研究一下。

      一、我们绝对不可拿属灵的能力作为私己之用。这样我们就可以为别人受托付,神也必看见我们的需要。

      二、真正的统治权,并非由争斗或武力得着的,乃是由事奉、牺牲、以及受苦至死得着的。

      三、属灵能力的赐予,绝非为着虚荣或炫耀的目的,乃是为帮助、造就别人。

      这三个原则的表达方式可能不同,但其要旨却与牛顿的定律一样地永远不变。这位性情激烈、充满活力的彼得,特别需要注意这些原则,因他在以后的日子,要用大能力为主的来临和荣耀作见证。显然经过神豫先的安排,这些原则都综合在各福音书着者所记述的经历中,尤其是在约翰福音第六章更为明显。

      一、为别人受托付在乎舍己。使徒们大概是按着事先所约好的时间和地点,聚集到主那里,向他报告他们所作的事所传的道。他们需要有个机会来讨论他们新近所得的经验,领受对于各样难处的指导,分享彼此所有的喜乐。他们聚集到他那里的时候,随即听到了施洗约翰一一他们大家所认识、所尊敬、所亲爱的人一一已经在希律手下被害的消息。这些谣传得到约翰的门徒所证实,他们会冒险要求把他们所敬爱的老师的尸首领去埋葬了,现在就来把这信息告诉耶稣。当时反对这新运动的潮流显然正在高涨,似乎整个局面立刻变为黑暗了。聪明之计就是他们暂时避开大众眼目,忧伤的心需要在安静中得医治。所以『他就说,你们来同我暗暗的到旷野(即无人居住的)地方去歇一歇;这是因为来往的人多,他们连吃饭也没有工夫』(可六31)。

    他们坐上船,向湖的东北角开行。由岸边斜坡上去,有一块颇为宽广的草原,再往上走,就有秀丽的橡树林,在那隐僻宽广的所在,有很多林间空地和幽谷,是疲倦伤心的人休养生息的地方。可是众人已经看到了船行的方向,就急忙地绕湖边跑路先赶到那里,这场面感动了基督,如同一群困苦的羊感动了真牧人的心一样。

    主立刻就放下了其它一切,先应付这一万多人的无限需要。他『就怜悯他们……开口教训他们许多道理。]但最使人惊奇的,是在天晚的时候所发生的事。他用彼得的兄弟安得烈所看到的一个童子篮中的五个饼和两条鱼,喂饱了所有的人。「他们都吃,并且吃饱了。门徒把碎饼碎鱼,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个篮子。』

      彼得和其余的使徒一定会因这次的经历感到惊讶。他们将一生难忘。但那个时候他们看到一个太异常的对比:在物质方面主待己是何等菲薄,但他待人却何等豪爽。他曾对他们说,出门的时候除拐杖以外什么都不要带。如果没有饼,只带一个空篮子有什么用处?他们也听他亲口讲过他禁食四十昼夜的故事,当时他会受试探要他用神的爱子的能力使旷野的石头变成食物。显然地,他无论什么时候都有拿出饼来的能力。他为何不用来应付自己的需要呢?他为何不常常请他们吃大餐呢?他为何有时要清早在路边的无花果树上寻找看有没有果子呢?

      这似乎是个很奇怪的矛盾,但矛盾里面却有极重要的真理。神决不将他的能力托付给一个要用来满足自己私欲的人。我们是在孤独的时候,在长期得不到别人所切望所享受的东西的时候接受旷野的试验;只有在我们成功地通过这试验时,神才准许我们充分使用那种使别人得救和蒙益处的能力。这就是旷野的经历使我们感到困惑的原因。难道是神对我们生气么?不!难道他忘记了施恩么?不!难道他因发怒而忍住他的怜悯心肠么?不!那么为何要有这样的「旷野]呢?他将丰富的能力托付你之前,他要先试验你。你经过了四十天的试验之后,天使要来伺候你。似乎情不自禁要立耶稣作他们的首领,带领他们反抗罗马的压迫。他毫无作首领的意思。在旷野魔鬼用世上的万国和万国的荣华试探他的时候,他已经将这问题解决了。由主以后回答彼拉多的话看来,世上的首领是含有需用武力的意义:『我的国不屈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约十八36)。他丝毫不离他那伟大的立场。他确知他要得到世上万国,绝对不是凭着武力,乃是要付出痛苦血汗、十架受难、和死在各各他的代价。

所以他催门徒上船先渡到那边去,他自己就用他那难以抗拒的权柄叫众人散开,然后他独自上山去,在那里决定次日他要讲一篇道,以粉碎任何进一步想要他建立属血气和属世国度的建议。

    我们以后还有机会来讨论他的政策的这个改变;在这里我们只需注意他要开始公开服事时,如何准确地执行他身为人子所定的原有计划。这个功课对于我们真是何等重要!教会要得胜,不是倚靠俗世的膀臂,不是倚靠势力才能,不是倚靠战车兵马,不是倚靠无数的战士、武器的锐利战场或论坛的得胜;乃是在于服事,如莫拉维弟兄会(Moravians)那样发动对于麻疯患者的服务;在于忍受苦难,如历代以及现在的那些殉道者;在于血泪的牺牲一一以补满基督恩难的缺欠。这样,也只有这样,国度才能降临,父的旨意才能通行在地上。



    三、属灵的能力绝不为虚荣或炫耀使用。「我必不将我的荣耀归给假神。』『一切有血气

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有人说主会叫门徒到湖边一处有名的地方去与他会面,所以才使他们这样辛苦摇橹,不久又遇到湖面起了暴风。可能是这样,不过这对于我们研究的目的是无关紧要的。我们只须知道,大概在夜里四更天一一「即晨曦微露时——他看到他们辛苦地摇橹,就『在海面上走,往门徒那里去』。我们也常常遇到风暴的威胁,都是神许可它来使我们学习更确切明了他奇妙富源的功课。我们若遵行他所清楚指示的路线,我们遇到困难便不表示我们走错了,乃是他自己有新的启示要给我们。我们若完全顺服主的旨意行事,就可以绝对相信,他必承担我们所遭到的一切危险。

    但彼得却激起了冒险的精神,他不愿与其他的人安静坐在船里等主上来。他们可能只要静静地欢迎主就满足了,但他却感到在这样的场合,应该有个特别的举动来表现他的爱心、信心、和明显的勇敢行为。这举动有虚荣炫耀的意味,他自己可能没有觉察到,但主是了解的。所以当彼得求主让他从水面上走到他那里去的时候,主就说:『你来罢!』他就从船上下去,但他的信心不完全,他开始往下沉。

    主在受试探的时候,魔鬼曾叫他从殿顶上跳下去,要他在空中行走像彼得现在想要在水面上行走一样。那试探者并且说会有天使用手托住他,使他跳下去时既威风十足又毫无损伤。他拒绝了这个建议,因为他的父并没有叫他那样作。但以后另有一次,他得到父的命令,要他舍身受死下到死荫的幽谷去;他一知道这是他确切无误的任务时,他就毫无犹豫,顺服至死,甚且死在十字架上。他下去时,父永远的臂膀托住他,使他从那里再升到诸天之上。

    彼得以后一生中,可能有些时候会得着清楚的命令,叫他从平凡经历的船上,下到逼迫、殉道的风浪中去,不过那样的时候还没有到;因他这时还不能应付那局面。他的动机现在充满虚荣和自信,必须清涤洁净才行。到那时便无须再等命令下来才跨出脚步了,因为他的任务将是确切无误的。

      他开始往下沉。他虽是个游泳好手,但却不打算游,只是喊救命。主赶紧伸手拉住他,一同上船。智慧温柔的主除了说『为什么疑惑呢』这句话之外,并不曾责备他。他失败的一个原因,显然是因他注意猛烈的狂风,过于注意主的脸以及他的同在。但他的失败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他的信心不完全,其中有缺点。只要稍微有一点己的成分,就会使信心失去效力。神在基督里的一切应许都是是的,你若不愿意顺服,你就必须知道你所采取自以为是的步骤,终归是会失败的。因为骄傲、虚荣、夸耀、或自私,都要在不知不觉间损坏你的生命。务要无闻断地靠着十字架把这己除掉,把它连同一切的嗜好欲望都治死。用坚定的语气效法我们的主那样说:『撒但,退我后边去罢;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

    彼得在第二步功课中学到了第三个教训;他后来就是本乎这个不可磨灭的印象而写出了那句有名的劝告来:『你们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时候他必叫你们升高』(彼前五6)。

    『求主赐圣灵感化我们,叫我们心清意洁,尽心爱主,恭敬归荣耀与主的圣名!』(圣公会公祷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8.11.2007 21:49: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san-andy 于 13.3.2009 13:17 编辑

还归从谁呢?

约翰福音六22~71



    众人终于散开之后,主就退到山上去。他爬山时也像我们一样脉膊加速跳动。他所走过的山路上野兽奔走逃避,因为它们不认识他。太阳沉入西方的水平线,全地都变得寂静起来,直到气压酝酿成暴风雨吹过山谷而冲向湖面。这可不是次日临到那个小团体,使他们在怒海中挣扎的一个更大暴风雨的豫兆吗?

    有个危机临到他。他被混杂的群众所包围,他们只想靠着他的恩惠过活,打算利用他来满足他们争取独立与报复的野心。他必须清楚地叫他们明白,不然他们就会破坏他重要的救赎目的,而使他成为政党的工具。他必须立即采取步骤以制止这个运动,再耽搁一天都不行。第二天他就要把他国度的属灵本质,向他们讲述,以消灭这些足以燎原的星火。所以靠着与父的交通,他就得到力量来纠正这些跟随者错误的属世见解。他的使命不是给人吃喝,乃是给人公义、和平、和在圣灵里的喜乐。他深知要付上极大的代价,但除此别无它法。

    第二天早上在湖边又发生了与前一天黄昏同样激动的情形,所以主就退到比较隐蔽的会堂去,在那里讲了约翰福音第六章所托载的那篇令人惊奇的话。那番话若不是为了进一步启示各各他的事,那就要算是新约中的高潮了。这篇话也改变了他整个事业的进程。

    我们可以从几处记载听众反应的经文,觉察到主这番极属灵的话对大群听众所产生的效力。第四十一节说,他们私下议论他。第五十二节说,他们彼此争论。在第六十节里,连他的门徒中也有好些人说他的话甚难听。第六十六节说,效忠于他的人也多有离弃他而暗中退去,『不再和他同行]了。先是一个两个,然后是一队一队,最后是整群地散开了。首先是野心的政客,其次是那些希望再饱餐一顿的人,再次是好心却思想狭窄的人,他们听到他要他们吃他的肉、喝他的血时,就不禁震惊!即使这是指属灵方面而言,他们仍认为他是妄自以为神。最后,会堂里的听众都走完了,只留下一小群愕然的使徒,他们悲惨地看到主的名声和他们的野心都化为粉碎。主就在那时环顾他们而问了一句令人伤感的话说:『你们也要去么?]这句话引起了彼得毫不犹豫的回答说:『主阿,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

我们已经信了,又知道你是神的圣者。』

    一、一个迫切的问题。我们还归从谁呢?这也是我们面对的问题,正如彼得一样。他知道一些法利赛人所主张的形式主义,撒都该人尚武断的否定论,希腊人狂热的神话学,和罗马人愚蠢的唯物观。彼得或者曾在湖边看过印度或中国的商品,知道一点东方神秘的玄想。但这些不同的制度、遗传、或哲学,有那个能使世上极度疲惫和患病的罪人得着安慰与帮助呢?彼得知道人的灵魂必定要到一个地方去。它必须离开本身而寻求活水与灵粮。他心里有渴求永远、无限、和神圣事物的愿望。在施洗约翰发出呼声惊醒他沉睡的灵魂之前,他对于这些看似遥远的事一无所知。但自从他觉悟了灵界的存在,从前一切启示他、指示他的资源,现在都不能使他满足了。此后他就感到内心有一种像诗人那样的呼吁:『我的心肠、我的肉体,向永生神呼吁』(诗八十四2)。彼得由于深刻的内在经验,知道只有他的主才能答应那种呼吁。除他以外,他还归从谁呢?

    在这世事烦扰的时代,我们要归从谁呢?人已经试用了各种政治制度、各样人生哲学、以及各种宗教仪式。许多人在问:谁能指示我们什么好处呢?据说,自杀率的不住上升,不道德行为和婚姻关系的松懈,都说明爱情、希望、信心的衰退。革命的风云和严厉的试炼正日益紧迫。古人所立的标准正为不断变更的潮流所吞没。这就是所豫言的试炼的日子,即是『普天下人受试炼的时候』(启三10)了,我们还归从谁呢?

    当我们的灵魂被享乐所隐蔽,正在感到孤独、悲伤、和损失的时候,猛然看见永在者的威荣时,我们还归从谁呢?

    当我们藉着白色大宝座的亮光,骤然发觉融雪的水也不能洗净被罪所玷污的良心时,我们还归从谁呢?

    当我们看到我们所信赖的光,一道一道地在空中消失,太阳和星辰多日不显露,懊恼的心情又被狂风大狼所催逼时,我们还归从谁呢?

    当我们在晚年孤单的时候,在病体痛苦的时候,在临死的时候,在天使都不敢面对,诸天的洁净都不足以堪比的圣洁光辉之前受审判的时候,我们还归从谁呢?

    彼得的问题是极有理由的,它道出了困惑的人忽然想到神圣和永生事物时所发出的痛苦呼声。

    二、基督以外的办法。我们要清楚明了我们所要的是什么。我们所要的是生命,永远的生命,就是我们里面跳动着的一种超过情绪、感情、知识、或理智的东西。我们的灵需要这种生命,正如我们日常生活需要肉体的生命一样。

    耶稣使我们的灵魂发出奥秘的愿望。我们呼喊、躁急,像一个小孩子在空房里忽然睡醒而哭起来一样。我们不知道这愿望来自何处;我们只知道我们刚离开属世的虚空,像野兽离开腥臭的巢穴一样。

    我们要归从怀疑派么?他会嘲笑我们的要求,视为精神错乱的幻想。那就好像是叫一个饥饿的人,相信他的饥饿感觉是件糊涂的错误。

    我们要归从仪式主义者么?他要把各样的仪式给我们,那些仪式虽然好到能使我们的美感得到满足,或者使我们对于过去的虔敬感到满意,但却不能满足我们渴慕永生神的热情,也不能减轻我们良心自责的痛苦。

    我们要归从东方的大宗教么?无论孔夫子、释迦、穆罕默德、或古代的吠陀(Vedas),谁有神的圣者基督所有的那种医治灵魂的药呢?谁会像基督的灵那样在人心里产生渴望,要确知罪得赦免、蒙神悦纳、披上白袍、胜过败坏的事呢?

    各样都试过了!但样样都带来绝望。除非在基督里面,便毫无满足可言。『深渊说,不在我内;沧海说,不在我中。智慧非用黄金可得,也不能平白银为他的价值……是向一切有生命的眼目隐藏,向空中的飞鸟掩蔽』(伯二十八14一15、21)。但耶稣说:『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父阿,是的,因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太十一25一26)。

    三、耶稣的至高权威永不衰退。他的教训,即彼得所称为的「道』,完全与人的习性相反。他的道一方面反对犹太人的排外,另一方面又反对外邦人的文化。但他却绝不因寻求民众依附而减低他的要求。他对听众的欲望或偏见绝不让步。他的人性虽然切望同情和信心,但他对于伟大的理想却稳如磐石,坚固不摇。结果如何?正如拿破仑所说:『人用天才所建立的大帝国都已没落成为废墟,千千万万的人已为基督而死,但仍有千千万万的人乐意再为他死。』那么他那永不衰退的至高权威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

    他虽是全然圣洁的,但却成功地对付了罪这个严肃问题。罪对于觉醒的人,是一个可怕的现实。它驱使托钵僧去作些骇人的自苦行为。它使各时代各地方充满了祭坛和祭司。它使痛悔的人写出神圣的书。它是推动世界各种宗教运动的主因。人企图忽略它、抑止它、或想办法缓和它。但只有耶稣才能除去人的罪,才能满足人的正义感和乞怜的恳求,才能藉着他的血和义圆满地解答人所发出『神能按公义赦免我么』的问题。

他虽是道成肉身,却是人与神之间的中保,并且是神赐给人的粮。粮是供我们消化的食物,五谷用从太阳、土地、时令、雨露、静夜的覆庇所吸收来的营养供给我们。同样,我们的主也用他生命之道和圣灵的同在,将永生神的无量丰富带给我们,使我们得着永远的生命,那生命是在万古之前就与父同在,并且向彼得和其余的人显示,而再由他们显示给世界的。我们知道粮食养育我们,那是我们日常体验到的。无论什么辩论或化学实验,都不能比我们的惯常实践使我们更为确信这一点。我们与主的关系也是如此,我们知道,并且确信,因为我们已摸过、尝过、感觉过。

    他的话深奥,肤浅的人不能接受,但却是我们信心的又一个理由。他们退去,是因为他们不明白。我们受吸引,是因为我们虽然不明白,却知道在我们深刻的经验中有一种奥秘,可以与他里面同样的奥秘相配合。一个我们可以完全地加以测度、诊断、分析的基督,就不能成为我们的基督了。我们感觉到,我们里面有一种渴望,想要得着说不出的喜乐、出人意外的平安、过于人所能测的爱心;而发觉他正在前面。他使我们满足。他为我们所成就的,比我们所求所想的更好。我们求铜,他把金给我们;我们求铁,他把银给我们;我们求木,他把铜给我们;我们求石,他把铁给我们。他总是把我们领到涌流着生命水的新鲜泉源那里。他为那些爱他的人所豫备的,都是我们眼所未见,心所未想到的东西。啊,我充满各种渴望的心哪,但愿你在耶稣里面得到超过你所配得的一切!除他以外,你还归从谁呢?

    在我们私下的祷告中,若在心里重巡一次属灵的会幕或圣殿,是个很好的习惯一一重新在祭坛上奉献,在洗濯盆里洗濯,在灯台上点燃我们的爱火,在金香坛上献上我们的代祷一这一切都是好的;但在我们靠耶稣的血坦然无惧地进入至圣所之前,我们必须先吃摆在道成肉身的桌子上的「神的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8.11.2007 21:50: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san-andy 于 13.3.2009 13:21 编辑

『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

马太福音十六13~20



我们的主与使徒同住了二年半。他不求自己的名声,从不特意显露他的尊荣。他总是保持着作个匿名的王子。他不是要表扬他的属性,乃是要活出一种肉眼所未见过的生命来。那位比别人更深入了解他的恩典和真理的门徒说:「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我们也看见过』(约壹一2)。

    现在距他离世只剩六个月的时间了,在这期间他必须加强教导门徒;也必须确定他们由观察和经验所得到的结论如何。如果他们在他的缄默下依然发现了他的内在荣耀,就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一14),这发现便可以作为他们得到更高启示的起点。但如果他们的眼睛被这世界的神所弄瞎而看不见他有神形像的荣耀,就证明他们不配接受他的呼召,而他就得另找别人作他福音的使者和教会的基石了。为了找一个合适的隐密所在来提出这个最重要的问题,我们的主就来到巴勒斯坦极北,近黑门山的地方。这一小群的人在那里找到了住所,我们可以想像到他们在青翠的山坡上,或古香柏树林中的空地上,何等快乐地倾谈。就在此情此景下,主说出了这篇影响基督教本身最大的谈论,也是最值得记忆的对话。

      一、主启发性的问题。「人说我人子是谁?」对此有各种不同的回答。一般人都承认他不是个平常的人。但见解的不同正如人的像貌互异一样。有些深受希律影响的人,带着恐惧的心相信他是从孤冢复活起来的施洗约翰。有些人说它是以利亚,就是玛拉基叫他们等候要在『耶和华的日子』来临的那一位。另有些人说耶稣像是古先知中的一位。大概主对这些回答不会特别感到失望或惊奇。从舆论中所得的结论是无关紧要的。他知道人里面有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不过是为要引出下面一个最重要的问题罢了:『你们说我是谁?』

      以人的看法来说,他一定会屏息着等候答覆。于是常作门徒发言人的彼得立刻着重地、确定地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这比他先前在约翰福音第六章所表白的要进步得多。这答覆很有意义地把犹太人所期望的受膏者,和主作为永生神的独生子一切主要特性合并在一起。这话使耶稣感到喜乐。这个爽直的渔夫领会了以前各时代的人所不知道的奥秘,这奥秘就是现在由圣灵向圣使徒和先知所启示出来的。『西门巴约拿(巴约拿一字意为约拿或约翰之子),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

    这些话有时使我们产生一种盼望。我们有这种属灵的直觉就好了!我们有这种参透神奥秘的悟性就好了!我们认识主能像他认识我们那样就好了!魂哪,安静罢!『耶和华与敬畏他的人亲密;他必将自己的约指示他们』(诗二十五14)。父的灵现在仍用温柔的微声在人的心里说话,像他从前在何烈山洞时一样。『在先知书上写着说,他们都要蒙神的教训』(约六45)。所以每一个来到基督面前的人,都从神那里听到了、学到了教训。我们所领受的,并不是世上的灵,乃是从神来的灵,叫我们能知道『神深奥的事』(林前二10)。

      二、教会的根基。其次是主头次讲到教会。请注意此处一个有力的字眼一一『我的』。到目前为止,这个合一的,隐而未显的教会还只是存在于永恒的计划中。『我要……建造』这句将来式的话,显示了正如夏娃是从沉睡中的亚当造出来的那样,教会不久也要从以马内利的死和埋葬的坟墓中建造起来。教会也命定要作他的新妇、他的身体、他的成就,他要藉着教会来彰显他性格的完全荣耀。「我的』教会!基督从万古以来就爱他。他用他的血救赎了他,用他的灵和他的道继续洁净他。有一天他要将一个『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弗五27)的荣耀教会献给自己。正如忠仆以利以谢从远方把新妇带给以撒那样,圣灵也要在这未世使教会完全,豫备好永远与主同在。

    教会是堕落邪灵的幽暗世界特别憎恨的目标,主称那些邪灵为『阴间的权柄』。阴间是眼所不能见的下界,是统治这幽暗世界的邪灵的居所,由管辖悖逆之心的「空中掌权者的首领』所支配。主早已清楚地知道他的教会要从事长期、艰苦的战争。「龙向妇人发怒,去与他其余的儿女争战,这儿女就是那守神诫命,为耶稣作见证的』(启十二17)。是的,教会『胜过他,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见证的道』,他的儿女『虽至于死,也不爱惜性命!』

    战争可能是长期而激烈的,但结果却毫无疑问。因为「他们不能胜过」。「羔羊必胜过他们,因为羔羊是万主之主,万王之王;同着羔羊的,就是蒙召被选有忠心的』(启十七14)。不久必有群众的声音向惊讶的世人发出,在远处听来好像是夏夜海浪击岸的声音,但在近处听来却清楚地是他们得胜的话语,他们宣布——第一、教会已经得胜了;第二、羔羊的婚期已经到了,他的新妇已经豫备好了。教会胜过敌人的秘诀是在于他所根据的道。我们也可以说是在于他所根据的事实。教会的根基不是建立于一个易冲动、会堕落的人性上,因他过了一会儿就受到那温柔的口最严厉的责备;乃是在于主、『永生神的儿子』的神性上。主的回答的希腊文造句,使我们对于他的意思毫无可疑。在这里有两个希腊字。西门的新名字『彼得』( petros )这个希腊字,与亚兰文的『矶法』(cephas)相同,意为石子,或磐石碎片,是从磐石凿出来的;而『彼特拉』(Pe-tra)则是磐石本身。主对此有细心的区别。如果他要彼得作教会的根基,他就自然要这样说:『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在你上面。]但他细心选用字眼,说:『你是彼得,一块石子,由磐石凿出来的碎片,因神的灵的能力,你说出了真确的话;但我不能将我的教会建在你上面,因为他的根基不是彼得(小石),乃是彼特拉(磐石);不是碎片,乃是此时此刻正感动你的大真理。我与父那永恒关系的事实才是惟一的根基,魔鬼的怒涛和人的憎恨都不能冲坏他。在那根基上,石子不动,堡垒不摇。]

三、钥匙的恩赐。我们必须仔细注意,马太福音第十八章第十八节里主对彼得所说的那番话,也是对个别的信徒说的,以后他又在复活日的晚上向聚在楼上的使徒和其余的人说了同样的话。

    从这些例子看来,我们可以将钥匙的恩赐扩及一切靠圣灵的能力而生活行事的人。如果我们也像那些人在复活节晚上被主吹一口气就受了圣灵那样,得到主所赐的保惠师,我们也就会照样有执掌钥匙的能力。我们若要得着使徒们的特权,就必须谦卑地行往以马杵斯,首先是忧伤,然后是充满火热的心;这样的人,就可以靠着圣灵的能力,受托付用钥匙打开关着的门和释放狱中的囚犯。

    例如这里有个痛心悔改的女人,以为自己的罪太大了,不可能得赦免,一位主内姊妹就可以用路加福音第七章或约翰福音第八章里面主的话语作钥匙,立刻为他打开一个门,使他进入神的平安中。

    另有一个人以为他犯了不能赦免的罪,一位熟悉国度奥秘的人,就可以用主在同样情形之下所说的话当作钥匙,告诉他『世人一切的罪都可得赦免],使他知道犯罪和丧尽天良、麻木不仁有所区别,用不着一直悲伤懊恼下去,而为他打开通往神儿女的自由之门。

    再者,可能有人良心受束缚不健全,被种种内咎所捆绑,各样问题所苦恼,你就可以用歌罗西书第二章或加拉太书第三、四章作钥匙,监狱的锁立刻就会松脱,监门敞开,被掳的就像彼得被天使拍醒那样,走出狱门而进入那头生儿子之城。

    这是人寻求蒙福生活的秘诀。到世人中间去打开狱门,除去重担,将光明、喜乐、平安带给被压迫的人,报告主的禧年。把通到幽暗绝望的门关掉,把朝向日出的门打开。这是连天使都羡慕的工作。『你们受圣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8.11.2007 21:51: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san-andy 于 13.3.2009 13:23 编辑

『同他在圣山』

马太福音十七1一9;彼得后书一16~18



    主在该撒利亚腓立比最后一天的下午,要他三个主要的使徒陪他上黑门山去退隐一下。他们不知道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但立刻答应了,陪他到一个他们以后永远不会忘记的地方。彼得晚年提到那地方的时候,说他在那里看到显明主的神性与使命的证据。对他来说,那山是「圣山],因为基督在那里得到父所赐的威严与荣耀,他和其余的人都亲眼见过了。这件事实是无可置疑的。他们并不是附从或传播精心捏造的虚言!

      一、登山变像附带的事。变像的地点显然是在黑门山。变像之前他们在山麓住了些日子。在马可福音里,彼得会口述当时的情景,他用『极其洁白]的字眼,形容主的衣服放光。可以证明他心中想到黑门山上的雪峰。因为在巴勒斯坦只有黑门山顶才四季为雪所遮盖。

      变像的时间极可能是在夜间。主惯于在山上过夜,因为山是世上的天然祭坛。直到变像的光辉快要消逝的时候,使徒们才从沉睡中清醒过来,这一点也说明那时是在夜间。另一个可以证明这结论的事实,是路加福音清楚地告诉我们,他们下了山看见激动的群众围着那个被鬼附着的可怜孩子和他忧伤的父母时,是在『第二天』

    有件可以注意到的事,是他正祷告的时候,荣光就从他身上发出来。在摩西的例子,他脸上所发的光,是由于吸收了他所注视的永世之光。那是将他所得到的反映出来。有些钻石拿出给太阳光照之后,再拿进暗室去时,还会闪烁发光良久。摩西与神同在四十昼夜,以色列人所看见那不敢逼视的光,是他直接从那次值得记忆的会见得来的;他观看,就变成了那个样子。但门徒所看到的主的荣光一一照耀得使他的普通衣服放光,极其洁白,地上没有漂布的能漂得那样白一一乃是从父的独生子里面发射出来的。很可能每次他独自上山与父交通时,都会放下他披戴的人性,而有同样的变像,不过没有亲眼看见的人把它记录下来罢了。

    讲到这里,让我们注意一下使徒保罗的恳切劝告。这个变像的事,是他以后与彼得同住十四天时才听到的。他告诉我们,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当我们将身体当作圣洁的活祭献给神时,我们的身体也要变化—一光必须从里面照出来,才能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参罗十二1一2)

    摩西与以利亚的显现,使这光景更加感人。他们是希伯来神治政体的领袖。摩西代表律法的形成,以利亚则是先知的表记。他们二人的离世情形都是很特别的。摩西是死在孤独的昆斯迦山上,由神亲自埋在一个人所不知的地方。以利亚则是在天上来的火车火马陪伴下,乘旋风被接回去的。但这些奇事并不是他们在变像山上显现的原因,他们的显现乃是为要在救主面临这个紧要关头的时候给他特别的鼓励。

    只不过几天前,我们的主已经详细地将他要死的光景向他们说明了。彼得立刻代表其余的人劝阻他,说:『主阿,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他们不能明白,也不能同情。这个易于冲动的人,无疑地是因爱心和虔诚的激励而劝阻他的主。但正如以后在山上一样,他不知道他所说的是什么。因此,按人性而言,在主坚定地面向耶路撒冷去受死之前,是需要从蒙救赎的人类中差派两个最有力、最高贵的使者来加添他的力量。他所执行的使命,所采取的方针,都是创世之前就决定了的;但正如在客西马尼园里有天使来加添他人性方面的力量一样,现在也有从永世选派来的使者摩西和以利亚站在他的左右,使他确信父对他的支持和帮助,以及经过死的痛苦以后而必有的荣耀。

      二、天上来客所谈的题目。『他们谈论耶稣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将要成的事。』『去世]一词的希腊文是『出离』(Exodus)的意思;这个字眼突然激起了彼得的想像,以后他也用它来说自己的死:『我脱离这帐棚的时候快到了,正如我们主耶稣基督所指示我的。并且我要尽心竭力,使你们在我去世(原文为「出离」)以后,时常记念这些事』(彼后一14一15)。

    彼得和他的同伴一定感到主将受死是一件羞辱的事。他们认为他死在十字架上实在是一件不必要、也无法想像的事。他能救别人,也一定能救他自己脱离这种难以置信的耻辱和苦刑!一定不会有那样的事!无论是神或人都不能忍受这事!他们的主可能遭受宗教领袖们的憎恨,但他与罗马当局却不必一定要发生冲突。除了罗马当局,便无人能下达钉十字架的死刑。

    但现在使他们感到惊奇的是,天上只讲论这一件事!摩西和以利亚显然只是专论一件事。无论他们的个性职分有什么不同,他们在这专一的话题上却是一致的。他们一与耶稣开始谈论,大家就倾谈这件事。这个引人注意的题目,是无数的天使和被成全之义人的灵魂所瞩目的。当主快要付出代价时,天使都注视世界救赎的奥秘;他所付出的代价,不是用金银等物,乃是用他自己的宝血,如同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之血(参彼前一18一19)。他是在创世以前所豫定的,却要在希伯来人时代的末世,才将神至极的爱显现出来(参彼前一20)。

    摩西或者会讲到逾越节的羔羊,就是他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得自由之前所宰杀的;或者他也会告诉主,说他的死代表着释放和得胜;在那与永恒日头交相辉映的玻璃海岸,被救赎的群众要唱摩西和羔羊的歌(参启十五2一3)。

      以利亚或者会向他提起,豫言的精意就是那稣的见证,先知书和诗篇都有记载,基督必须受害,又进入他的荣耀。他或者要特别引用以赛亚书第五十三章的话,『他必看见自己劳苦的功效,便心满意足。』有千千万万的人,要因认识他而得救称义。

    摩西或者会证明,所有在以色列人的祭坛上流血的祭牲,都没有除罪的实在价值。他这次如果失败的话,他们所受的一切苦都要变为无用,而众圣徒正在享受的救赎也必被取消。

    以利亚或者会向他保证,在他要渡过的约但死河那边,有升天的云车在等着他。他或者说:『你要以死把死废去。你要把死的毒钩和它得胜的权势抢去。你要把生命和永生公布出来。约但河的水必永远断绝,你所救赎的一切人都要走干地过去。」

    显然,我们的主所看到等在前头的十架死刑,正是永世的主题。首先是那些圣者不断地祝颂创造的故事,说:『我们的主,我们的神,你是配得荣耀尊贵权柄的;因为你创造了万物』(启四11)。但稍后此颂赞又变为更喜乐的呼声:『羔羊是配得的。]它是在创世以前被杀之羔羊。他的死不只命定要影响地上的人,也要影响到天上。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地底下的、以及在海上和其中所有的受造物,都要受到他死的影响。因着他存心顺服死在十字架上,万膝无不向他下拜,万口无不认他为主,将荣耀归给父神。他要得着超乎万名之上的名;他要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有能的,都毁灭了,并将万物都服在他的脚下,豫备将万物交与父神,叫他在万有之上,为万有之主!我们可以想像有如云彩的许多见证人注目

看救主踏进运动场,在伟大的竞赛中跑最后一圈,在惊人的争斗中打最后一仗,他们的情绪是如此高昂兴奋。圣城外面挤满了紧张的群众,但到升天的时候他们就跟随在得胜者的喜乐行列中。「大哉,敬虔的奥秘,无人不以为然;就是神在肉身显现,被圣灵称义,被天使看见,被传于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荣耀里』(提前三16)。

      三、遮盖着的云彩。彼得所提的建议,既欠考虑,又轻率过急。在向马可叙述这件事的话里,他承认他当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那是不合理的建议,但至少可以使主不必上十字架受苦,可以不顾失丧世人的需要,而在山上帐棚要消磨他余下的岁月。按着彼得的建议,摩西和以利亚也留下来,不必回他们福乐的居所去执行他们在天上的职务。试想,这六个人若逍遥地一同住在山顶,不下来应付在山下等候着他们的工作,那怎么得了呢!彼得还要多多学习,多多经历,以后才能写下:『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因他受的鞭伤,你们便得了医治」(彼前二24)。

当他这样说的时候,他和同伴的使徒们看到一朵云下来,遮蔽了这发光的景象。他们看见主和来自天上的客人被光辉荣耀的雾所遮蔽时,就惧怕起来了。『有一朵云彩来遮盖他们。』那不是普通的云,而可能是在旷野领路、在所罗门献殿时充满圣殿、以及接主升天的神荣光的云彩。在云彩中有永生神的声音为救主作庄严的见证说,这是他的爱子,并叫他们都要听他。那声音,这三个受惊的使徒都听见了,所以他们对这特殊事件所作的重要见证,是完全可信的。

    如果这个无罪的人,就是未后的亚当不必死的话,会成为怎样的局面呢?如果首先的亚当不曾犯罪,他或者会像那些在主来时仍活在世上的人一样被接到神那里去。这个无罪的人基督也是这样,他不必经历死亡。他无须脱下,只要穿上就行了。他可能在一霎时,眨眼之间,就和摩西与以利亚一同进入乐园,虽然不作人类的救赎主,也是人类的保护者了。这样的被接或者是可能的;但无论何时一向他提起,他就把它推开像地责备彼得那样说:『撒但,退我后边去罢;因为你体贴人的意思。]为着摆在他前面的喜乐一或者说为他不顾摆在他前面的喜乐一一他放弃了乐园,因此他能为那将死的强盗和我们打开乐园的们。云散之后,只有他和使徒们在那里,此后他就一直朝着各各他走去。用以赛亚的话来说,他「硬着脸面好像坚石』(赛五十7)。我们也知道他不曾蒙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2.1.2025 13:24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