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315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胡琏 金门古宁头战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1.2.2008 13:14: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胡琏 金门古宁头战役

--------------------------------------------------------------------------------

古宁头作战经过
胡琏
  
一、当时之匪我一般情势
  匪自三十八年(1949年)四月下旬,渡江南犯,陈毅匪军攻取上海,陈兵浙闽,以‘血洗’‘拔根’为叫嚣,积极攻略沿海岛屿,在浙则不断掠我舟山外围之梅州、大榭、桃花、六横。在闽则逐次攻陷我平潭、厦门,眩兵耀武,准备进攻台湾。林彪匪军自平津长驱而南,十月中陷广州,前锋已逼近海南。刘匪伯承,正以广大正面进窥川滇。彭匪德怀已获甘宁青新。凶焰之狂,企图之妄,几使举世为之刮目。
  负有‘解放台湾’之匪司令员陈毅,共辖十七个军(其番号为自第二十至三十六)属第三野战军,益以林彪部之在潮汕者两个军,几近百万之众。且均久经战阵,气势凶凶,骄横至极。每谓‘攻台并无正式作战行动,仅一渡海工具及技术问题’,目无我军,可以概见。
  我军自领袖蒋公被迫下野后,领导失去重心。更因野心者盘据中央,号令不行,人心不服,军心涣散,对于匪军之来犯,形成土崩瓦解,望风披靡之势。溯自三十八年四月二十二日,匪军渡江,未及一年,江南半璧,即变颜色,可以概知之矣。十月十三日,广州陷落后之台湾,难民涌至,人心浮动,匪谍活跃。投机份子,乃藉之而兴风作浪。国际间之悲观人士,不时发出‘台湾之丧失,乃旦夕间事’及‘台湾之沦入共党手中,乃无可避免之命运’等等令人气短之报导。益以十月十七日,匪占厦门后之叫嚣,情况至为危殆!
  此时台湾之军事力量,亦至为薄弱。台北仅有新组成之第六军,仅辖二○七师与正在组织中之三三九师,及台湾警备旅。台南亦仅有一个八十军,其所辖之二○一师一团已在福州失败,两团正戍守金门,此军仅有完整之二○六师,与正在组织中之三四○师。以上两军均系青年军,战斗经验较差,又系失败后来台整训者,故装备训练,两不成熟。此外尚有自上海撤退来台之五十二军(刘玉章部约八千人)及五十四军(阙汉骞部约五千人)人枪不足,“亦在新败之后”。李振清与于兆龙两部共约万人,镇守澎湖(李于新从福州厦门撤退来者。)故台湾之防守,实际上殊觉不足!
  海南岛正处于混乱之中(详情不便多述)。舟山群岛为周奉璋将军辖下之七十五军(从上海撤退来者)及八十七军(青年军两师及九十五师)与丁治磐之暂编第一军(江苏保安团队所编成)。防区辽阔,兵力单薄,外围岛屿正被陈毅匪军之何以祥兵团蚕食中,情况亦至岌岌!
  
二、金门地区之匪我情况
  陈毅匪军第十兵团叶飞,自陷我福建并夺取平潭、厦门后,即以其大部分集中金门周边,希图一如夺取平潭(登陆者仅五个步兵连,姜汉卿所云)厦门(登陆者仅七个步兵连,叶会西所云)之易,获取金门。该酋共辖二五、二八、二九、三○、三一等五个军,除二十五军在福州三十军在闽中外,围绕金门者,共三个军,约十余万众。彼以轻藐之态度,纵知我十八军及其他军队已来或正来增援,亦毫不介意,冒然向金门进犯。
  我戍守小金门者为第五军李运成部,辖二○○师(仅一千九百人)一六六师(由厦门退来不足千人)。戍金门者为第二十五军沈向奎部,辖四十师(主力损失于大登,仅余一○八团)四五师(五六千余人)及临时配属之二○一师(两团,六○一雷开瑄六○二团傅伊仁)四十师及四五师为空军警卫旅所编成,获得福建保安团队补充,其战力可以想像。二○一师乃青年军,本辖于在台南之八十军,已在前节述及。又由汕头十二兵团派来增员之十八军高魁元,辖十一师、一一八师及四三师,十一师、一一八师乃十八军之主力,四三师初由交通警察改编而成,其实力与历史,详下文所述之十二兵团章中。上述之第五、二十五军,均归二十二兵团李良荣将军指挥。十八军则归当时负责厦门金门防务之最高指挥官汤恩伯将军直辖。
  

--------------------------------------------------------------------------------

三、第十二兵团之简史及在当时之行动
  第十二兵团乃是领袖蒋公所手创,黄埔革命军基本武力之一部。其前身为十一师、十八军,曾于历次革命战争中建立赫赫殊勋。尤其江西剿匪时代,在副总统陈公直接指挥下与奸共朱毛长期而又激烈搏斗,形成当时剿匪之主力,终且将之击溃。(毛周两奸匪曾于困处延安时,痛定思痛之余,公开承认‘为陈辞修将军所部击败’。)抗战胜利后,十八军整编为十一师。民国三十五年秋,重又驰入剿共战场,先后与刘伯诚,陈毅等股匪军战斗于苏鲁豫皖各省,以寡敌众,每战必胜。尤以鲁中、鲁西各役,使两匪为之胆寒,而都避其锋。民国三十七年秋,改编为十二兵团,临阵易将,量多质杂,(民国三十六年底,十一师升为整编十八军,辖第十及第十一两师,师各三旅九团,整编为十八军升为兵团后,十四及八十五两师加入,同时亦易名为军,旅升为师,军仍三师九团。)同年冬败于宿县蒙城间。三十八年二月改为第二编练司令部,收容所得,仅八千余人。所辖番号为第十军、十八军、及六十七军(刘廉一)人械两空,气势萧瑟。其时中枢无主,方镇率多自谋,各省亦不奉徵兵供粮之上命。琏为编练司令,奔走无门,谋求无成,不得已乃于二月底率部入赣,三月初得赣主席方天将军之支援,实施一县一团,一甲一兵之权宜措置。四月中得数万人,十八军、六十七军粗具规模。然奸匪于四月二十二日渡江,五月一日已抵鹰潭,十三日陷我司令部所在地之南城。此时第二编练司令部亦奉命改为第十二兵团,撤销第十军,辖十八、六十七两军。乃于南城、南丰、广昌、宁都、瑞金间,且战且练。适此时,福建之长汀、龙岩两区,及广东梅县区专员李洁之等叛变降匪,其属下县市保安团队亦纷起攻击我军。兵团在仓卒成军,训练未足,枪弹奇缺,粮秣匮乏中,又复腹背受敌,前后交迫。六月初琏奉领袖蒋公电召来台接受训示,蒙谕:以一部拒匪于南城广昌间,主力回剿闽粤叛逆。七月中,六十七军入粤,十八军入闽,不一月两区敉平,所得俘虏械弹,悉以充实两军,而新徵集之兵,亦因此种作战而得干练。八月底,赣东奸匪大举南下,兵团奉命集中潮梅,同时亦得江西保安团队与由闽来依之交警等之参加,乃扩充为十九军,共辖十八、十九、六十七等三个军。初奉命增援广州,兵未发而广州陷落。既又奉命以十八军增援金门。十月中复奉命率十九、六十七两军接替舟山之防务,六十七军前锋到舟山,十九军船团正过金门时,厦门已失,金门告急,乃又奉命率十九军进援金门。各部队正下船驳卸时,匪已向古宁头登陆。十九军乃在逐次下卸各别加入之情况下,走向战场,正在奋战之十八军,骤得此兄弟军之来援,精神为之陡长,士气更为昂扬,古宁头之胜利,十九军贡献殊有价值者此也。七日之后,六十七军行装甫卸,何世统将军率其本师与萧宏毅挽回登步岛之厄运,而击灭来犯之匪两团,是谓登步之捷。
  
四、古宁头作战经过之概述
  琏于奉命移防舟山之时,由汕头入台,接受训示并明了状况。十月十七日,正与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林蔚将军谈话时,厦门电报局长,发来最后一次通话,谓‘匪军正进入市区,我军已终止战斗....。’林将军嘱琏少待再谈。不数日改命为福建省主席,接替金门防务,并由罗副长官卓英将军陪同前往布达。因交通工具关系,二十四日后夜始由基隆乘运粮船出发,二十五日下午抵料罗湾,风大浪高,无法驳卸,船系初次到金,海路不熟,不敢夜航,当晚寄宿船中。遥闻炮声寥落,意为隔岸炮战,初不知匪军已登陆来也。
  二十六日晨船航金门湾,十一时到水头村,汤恩伯将军来迎谓已尽歼来犯之匪,残余即可肃清,一片乐观气氛。并称琏所部军队执行命令澈底,士气高昂,高军长魁元才能卓越,指挥得宜。琏于进入汤指挥所后,以职责关系,迅以电话询问负责指挥之军长高魁元将军,情况何似。高以沉重声调答,谓正在激烈进行战斗中,不能过早乐观,且迹象严重。高并盼琏速至前线,琏亦体会到高任军长不久,而作战部队又系两军混合而成,当然不能十分如意。故饭已在棹,乃饥腹而前,迳至金门西北角之湖南高地,但见安岐附近匪我争夺至烈,并有军师长等齐集于湖南高地。即向高军长询问我军部署,得知前线战斗中者为十九军十八师之五十四团(文立徽)十八军一一八师之三五二、三五四两团(唐俊贤)(林书乔)十九军十四师之四十一团(廖先鸿)正趁潮落之机会,由一三二高地向古宁头北山前进中。琏即决定前线之三各团及一一八师之三五三团统归一一八师师长李树兰少将指挥,限本日入暮前攻占古宁头,泯去匪军继续增援之企图,李师长迅即进入安岐前线。另为预防万一,令十九军军长刘云瀚布置一三二高地,迄龙口一县守备阵地。部署完毕,即严督猛攻,毋得却顾。各部队均频年随琏作战至久,上下信心至坚,闻琏已到前线,乃一鼓奋起,冲锋而前,枪炮声与喊杀声,交织而成一伟大庄严之场面。五十四团首先冲入西一点红高地,举旗欢呼声威壮烈。三五四团受此刺激,亦迅即夺下林厝而渗入古宁头之南山村。此时出现于战线后者,一为一队一队之俘虏群及伤兵担架队,一为一行一行之炊事兵及弹药补充队,穿梭交织于匪炮之疏稀射击中。直至夕阳西下,新月初升时,我三五二团及三五三团由战车领导,已使古宁头三面孤立,而三五四团正逐屋攻击古宁头村庄中困斗之匪矣。直至此时,琏始回顾,忽发现李良荣将军与日籍顾问根本专等,均在附近。罗副长官亦坐于琏之侧后,时以望远镜遥望远方。琏惊问:副长官胡为而来此?盖副长官仅负命令之布达,并无指挥之责任,殊不必冒险而伴琏等深入前线。副长官答谓尾琏而至,为时半日矣。琏即请示彼对当前之意见,答谓:可令前线澈夜攻击,不灭匪不休止,但吾等应回后方司令部计议尔后之作为,琏谨诺。副长官乃老于疆场而惯于大军指挥之宿将,其一切措置,已臻于炉火纯青之境际,琏能秉命而行殊感荣幸。当令十八军负军长刘景蓉少将,留现地继续督导前线之攻击。琏等随副长官回塔后之司令部,晚餐后,预立两案:一为本夜可以歼尽已登陆之匪者,则明日迅即调整防守之部署,要旨为十九军任岛西部十八军任岛东部防务,第五军附五十三团在小金门,一为若匪于本夜继续增援,而古宁头仍未被我攻占时,我应准备新锐兵力,如十一师及十四师等,明日继续攻击,并令该两师迅行准备。计议完毕,部署妥当,令高军长仍回湖南高地。此后询问状况,得知昨日之作战经过如次:
  二十五日黎明,匪之船团在高潮顺风情况下,分由莲河澳头向我龙口迄古宁头间滩头进发。首先突破我二○一师六○二团六○一团之阵地,迅即扑入虎尾山与观音亭山。不久其前锋即进至安岐浦头,雷开瑄拒止于一三二高地,傅伊仁扼守龙口以南,匪势至猛,而我之状况至乱。我预置于上下堡附近之一一八师,首以三五三团杨书田部迎头扑上,三五四团则沿湖南高地而北,杨书田部以一营钻入安岐海滩匪后,猛击匪之船团,使其混乱。其主力则趁黎明前之黑暗,钻入匪立脚未稳之观音亭山,当即攻占其地,最初获得大批俘虏。各团闻讯,士气为之大长。高军长更以下船未久之十八师五十二团(孙竹筠部)在前,十一师之三十一团尾随,由龙口沿海直攻匪之船团,并解除杨书田部第一营之被围。高军长又以十四师之四十二团(亦适才下船)由一三二高地攻击林厝,希望解除雷开瑄部尚在古宁头南山守备中之一部之侧背威胁。激战至晚,我孙竹筠部曾攻入西一点红,并完全烧毁匪之船只,掳获其船夫。一一八师攻占安岐,匪只在古宁头及林厝等处顽抗。本日之战斗我伤亡虽重,然俘获颇多,士气亦佳。高军长恐匪系以一部先在古宁头登陆,诱我主力于彼,匪则以主力进犯岛之东部,断我后方。故入夜后,除以一部(三五四团)抑留当面之匪,主力阴为集结,以备大变。同时亦待我四十团、四十一团及五十四团之下船。因此匪又于二十五日之夜中,续向外围扩展,致使我二十六日晨再兴攻势时,不得不从安岐以南开始。琏到湖南高地时,匪我正争夺安岐,而我军适占而穿过之也。琏闻此报告后,只惊问:何故不澈底消灭已登陆之已知数而期待其未登陆之未知数耶?设匪于昨夜源源增援而来,我军处境岂不危殆?然琏此时无暇检讨昨日之得失,但因此坚定本晚务必歼灭古宁头登陆之匪之念头,不时督促,以迄隔日之晨!

--------------------------------------------------------------------------------

二十六日午夜十二时前后,古宁头村庄内之匪,被攻猬集于一二坚固房屋中。拂晓以前,李师长树兰在林厝以沉重而得意之河北口音向琏报告:古宁头村落内完全肃清,匪徒尽被生俘,计时约在限令之内,幸不辱命。琏亦以如释重负之心情告知曰:此之谓十二兵团之肖子贤孙!尔可以领重赏,享大荣矣!然彼亦未知此时尚有三千余待俘之匪军,及由厦门增援而来之一营,尚困伏于古宁头北之海岸断崖下,正进退不能,彷徨无计中。二十七日上午九十三十分我战车及步兵搜索前进时,突然发现此庞大之人群,当即令其投降,此辈见大势已去,抗亦不能,乃束手归降。此一三日之战争,亦于此时,宣告结束。此日我军在欢天喜地中,调整防务,呈献俘虏,缴战利品,状至忙碌,对于匪岸发来之泄愤炮弹,只觉其为贺祝礼节,而不感其有杀伤能力。下午陈长官躬莅前线,于由金门城向前线视察时,忽有一队约百名之匪军,武装齐全,自山涧间跃出,未经包围战斗,彼乃自动解除武装,可为当时战场上混乱情形留一写照。又不久孙立人将军亲率中外记者数十人,亦出现于战地各角落,尤以美籍记者为多。盖孙将军欲以事实使中外人士亲睹台湾新军之威武(指孙之麾下军队即八十军),而确信彼可保卫台湾并进而光复大陆。琏虽未置一辞,然觉孙将军之用心,实亦良苦且至深远也!
  
五、对此战一般问题之观感
  (一)匪军何以败?在一“骄”字。陆逊书报关羽有言:战捷之后,常苦轻敌,古人仗术,军胜弥警,诚千古之至理,但易为一般人所疏忽者。大军人而谈修养,即在于此大胜后之‘怯时’也!实则古人‘行百里者半九十’,‘作始也简将毕也钜’,‘兢兢业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其理固不独常人为然,军人亦未可出其范畴。叶飞等匪徒第知马克斯,列宁教条,曾未熟读中国典章,况在意外之胜利以后,进占平潭、厦门又如斯之容易,殊亦难怪其如是之轻忽!
  (二)我军何以胜?在一“勇”字。 国父曾谓勇者不惧,即不怕死也。夫人皆乐生恶死,何独军人不怕死而轻于搏斗耶?欲根就此一问题,是乃千古兵家不传之奥秘,能将庸将所分野者也!今人恒谓‘士气高昂’‘三军用命’殊不知此诚言之也易,而致之也则极难。文信国之从容就义,史可法之慷慨殉节,求之于英雄豪杰,圣哲贤达则易,求之于一般人如兵卒者则不易。然则十二兵团,何为而在仓卒成军,械弹两缺,装备不全,饷糈匮乏情形下,尤其大局极端危殆,友军纷纷败亡时,仍能 死勿去,奋励无前,不但不怯战,而且能战胜。以琏个人之体察,三要素所以使之然也。所谓三要素者:第一、 领袖蒋公伟大精神之感召。第二、陈辞公正确领导所树立之基础。即一般之所谓优良传统,此中实以公正精神为其核心,具体言之,即‘人事公开’‘经济公开’‘意见公开’能行之不怠不辍也。第三为干部优秀忠贞,才识之士,均乐于以兵团为家庭,同心同德,生死与之,兵随将转,遂形成人皆以苟活为羞贪生为耻之风气,宜其颠跌不破,临难不苟,终能战胜攻取也。
  

--------------------------------------------------------------------------------

六、忠勇事迹
  (一)高军长魁元乃头脑清晰,才堪济实之军人,由于公正作风之澈底执行,极得全军之人望。李师长树兰久历戎行,惯于征战,曩昔屡建殊勋。尹师长俊向称胆大心细,用兵机敏。刘军长云瀚乃一热血男儿,天津失败后,被难来归,久思前雪耻辱。罗师长锡畴亦一沉默寡言,热情洋溢之将领。在此战场中,彼等同心协力,精诚无间,又能接受李良荣将军之命令,并与沈军长向奎、郑师长果等不分彼此,益以团营长等尽多俊杰之士,‘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而又皆忠诚之俦,宁不胜乎?
  (二)十二兵团在战胜之后,不特以虏获于匪徒手中之二○一师。被俘之人枪悉还于二○一师且以所有之战利品及俘虏均缴于二十二兵团李司令官良荣将军(除二○一师自行携回缴孙立人将军外)使李于交防回台后,得有所表现。其战斗详报,亦由李将军草报上峰,十二兵团不提一字。此种有功不居,让功友军之美行,实已实践其创始人陈辞公“不称功”之训条矣。
  (三)琏每钦仰李良荣将军之清高风范。古宁头之战,最初彼乃负责指挥者,琏之负责仅为二十六日上午十一时以后,但彼始终不言一功字,亦不提一劳字。人有以金门战事相询者,彼则不称功而让之于十二兵团。固然当时之军制,兵团乃最大之行政及战术单位,各兵团均有其建制之军师,如第二十五第五两军属二十二兵团,十八、十九两军属十二兵团者然。但在琏未到金门之前,十八、十九两军曾均归彼指挥。夫晋之灭吴,隋之灭陈,当时名将若贺若弼,韩擒虎、王浑、王浚等,犹不免于争功诿过,甚至于涉讼于朝。独李长荣将军则能矫正古人。推功让名风范,宁可勿留传千古耶?况俘虏武器均由彼呈缴乎?当时固有一小部军队,以其虏获战利品直接呈献于其直属长官,而又在台湾大开展览会,以宣传其战功,其量小易盈之态,以与李将军之高风亮节相较,其差何啻霄壤?世人每以古宁头之功使十二兵团得享,琏则以应勿忘李将军也!
  (四)四十二团团长李光前上校,籍湖南,军校十七期毕业生,貌极英俊,而行则勇猛,昔曾屡雄于阵,战功累累,在此作战竟以身殉。战后琏查询其阵亡之原因,其团一班长告琏曰,予等之武器,乃收缴于福建广东叛变之保安团队中,腐旧不堪用。予营只五挺轻机枪,两挺打不响,三挺不连放,团长见火力不能压倒敌人,遂决计白刃冲锋,但兵又新集伏地不应,团长率先冲上,因而阵亡!其人之忠,其行之烈,迄今仍使人每饭难忘!
  (五)三五三团营长陈敦书,奉命冲入匪正下船之滩头,遭匪围攻,酣战不舍,使匪下船之后,无法获得充裕时间已行恢复建制,构成通信,其功至伟,其行亦至壮。古有一身是胆之赵云,及百骑劫营之甘宁,今则陈敦书其人其事,虽终至亡身,然其精神应当垂之千古,一如赵甘者然,琏每以麾下有此种人才而自豪。
  (六)十八师五十二团团长孙竹筠沿海滩横截而入匪后,烧其船只,虏其船夫,虽遭重大之伤亡,而其人及其部曲之勇敢骠悍作为,十足以致匪之死命,而扼止其源源而来之援兵。其功至伟,其人至忠且勇,可以证之。孙团长贵州人,慎于言而敏于行,不可多得之人才,曩亦屡建奇功者。
  (七)三五四团于二十五日黎明时,增援前线之行动中,新兵闻枪声及弹掠过,群皆伏地不起,干部们督之不前,率之不动,携此则彼逸,顾彼则此失。营连长无计,乃集合每一连之老兵四十余人,以短枪及白刃而上,暂时不理此辈新兵。攻击成功,且押回俘虏通过原地,新兵见状,勇气陡增,蜂涌而前,各自回队,一天之后,彼辈亦成能征惯战之军人矣。此种穿插中之佳话,固为战地初旅者之必有现象,然此等优秀之干部,其机智与其勇气,实应永志毋 !
  (八)古宁头战前,匪攻戍守大登岛之四十师(欠一○八团)状至危急。十一师三十一团陈以惠团长,奉命增援,比乘舟到达,匪已攻陷此岛之大部,四十师之后路被断。该团下船后,迅即冲锋,摧开一条通路,四十师师长乘机撤退。该团仍奋勇混战企图挽救友军,迄后始知除退却者外,岛上友军已尽被消灭,不得已固守一角落待命,命令到而又战至潮落,(乘舟被撤退者乘去)涉水入小登而角屿,始由十八军船救而还。行伍整齐,临危不乱,伤亡相当,而士气仍高。故能于二十五日之黎明随五十二团之后,依旧进入战场,从事激烈战斗。琏虽未录其功,然衷心每钦佩此团之英勇战斗精神。
  以上八点乃其荦大者,外此者尚不知有若干之无名英雄,在此一艰难困苦之场合中,尽其应尽之职责,或又树立足以扭转危局之契机。此辈人等在不称功不诿过之训条下,既不欲揭人之过,又不愿耀己之能,故亦无法一一查考而记载之。琏心感而苦于无以为报,故在金门榜林建立一无名英雄像,聊示崇敬之意。更于阵亡将士墓前建一无愧亭,以安慰此辈已死未死者之心灵。听 鼓以思将帅,载在礼经。 干城而重公侯,垂诸师训。古人之崇功报德,所以励来兹而正天地之气,勉后进以致人心之和,此实放之四海而皆准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之大道。琏特列此一章,以呈献于我部长之前,英明之部长,其一笑而宥之乎?

--------------------------------------------------------------------------------

七、此战可为未来反攻复国战争之参考者
  (一)朱毛奸匪固可击之始败也!琏每默思战争之道无他,敌强我更强,敌败而我胜,敌弱我更弱,敌胜而我败。朱毛奸匪之本质,中国人也,其将其兵,及其凭藉,亦皆中国之人与中国之社会背景也。况其对人号召之主义,未若我三民主义之能应乎人心适合国情,其领导人物,又未若我领袖蒋公之英明正大使人乐戴也。其将帅若陈毅、林彪等亦未强于我方之将校也。我果能自强不息,以奸匪为目标而深自砥砺奋发,一切立论措施,均以战胜奸匪为本,不自怯,不自卑,不旁务,不杂念。则奸匪之一时幸胜,而又倒行逆施不已,安有不被我击败之理。数千年之道统,数万万之人心,蔚凝而成之中华国魂,均乃吾人最大而独有之凭藉。古宁头之小试,可以事实证明之矣。
  (二)以中国大陆为战场,以朱毛奸匪为对象,军队之装备不必尽求合乎美军之标准。除一部攻坚摧固之重装备外,大多数军队均宜以精练轻装为主。换言之,即不求火力之压倒敌人,而在能以机动求得敌之弱点,骤然击之,使其溃败也。近代兵家每以火力机动之协调为其理想,而从事决定其军队之编装与训练。盖有火力而无机动,则马其诺阵地可以证明其无用。但若有机动而无火力,则遇坚而阻,遇险则覆,必将陷于有气无力之境际。然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琏意宁可牺牲若干火力,而求机动能力之保持。兵法有“不能战则逃之”之条。俚语又有“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之句”。“兵来将挡”庸将之策也。“死守待援”被动之极也。用兵一如用钱,资本小而能活跃于大市场,庶可以言善贾,多财安可以谓之善贾耶?吾人若一按南中国之地形,以及目前匪区之人心,更计算到匪军之将校,与其军队之装备训练,尤其检讨韩战时美军之处境,美军不愿在北越与寮国作战之因素。则精神团结,意志统一,装备轻捷,训练精良之军队,实为进军大陆,胜匪困匪之主要武力。此亦可证之于古宁头之战,盖我军装备不佳,人数不多,但以精练之干部取胜也。
  (三)奸匪之所恃,以琏个人与其长久作战之经验,不在其数量上之人海,更不在训练与指挥之优良,而在其政治组织力之强固,因而与之俱来的匪区组织,亦即一般人所称之战争面。我军一入其中,尽为其洞悉无遗。....古宁头之战,彼入我方之地区,故情报不灵,乃至失败。故我军今后进军大陆,置身匪区,如何破坏匪之战争面的控制,及如何巩固我的占领地区,尤其在情报方面,使匪与我立于同等地位,而不专让“匪明我暗”之情况常存,实是反攻问题中之先决问题。

本文摘自胡琏《泛述古宁头之战》〈为古宁头作战经过上国防部俞部长函〉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1.2.2008 15:59:26 | 只看该作者
据说直到1980年代,台湾当局还拍摄电影《古宁头大捷》来纪念这个胜利。
正如《蒋氏父子在台湾》中所说,几十年就输掉了整个大陆,确仅仅在一个连地图上都无法标出的小岛上获得胜利,还值得这样大肆宣传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1.2.2008 16:5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1.2.2008 23:39:2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打中国人,没什么好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5.1.2025 08:52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