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楼主 |
发表于 15.9.2009 08:13:31
|
只看该作者
1938年8月15日,有部分日军绕过第二道防线,先行到达蒲州城下。
永济县城--蒲州城,西面临河,不用设防,其余三面,已经由原西北军旧部警备一旅第一团布防驻守,由独立第四十六旅旅长孔从洲指挥。自从5月下旬从日军手中收复该城,城内因遭敌人蹂躏,人烟稀少,满目疮痍。警备一旅第一团进驻以后,因敌情紧急,为防日军攻击,便将四个城门中的南东北三门全部用土堵塞,西门留有出入小道。城外周围有铁丝网,并有宽且深的护城河,引河水进入,来阻击敌人。
临战前夕,守城的警备一旅第一团指挥部设在南城门内的第二道城门洞内。13日下午,孑L从洲在普救寺对守城军官作了战前动员。从15日晚开始,日军开始攻打蒲州城。17日黎明,日军主力继占领西姚温、尧王台之后,又占领了蒲州城东面的峨嵋垣。
此时,蒲州城内仅剩5个连的守军,共约500余人。守军没有重炮,只有迫击炮6门,汉造三十节重机枪4挺,每连有6至9挺陕造白郎林式轻机枪,其余皆陕造步枪。当时,城内的布防是这样的:指挥部已设在南城门洞内;邓祥云二营四连和三营九连防守东门,团副刘天照带二营五连守北门;其它部队随团部守南门,并作为预备部队。
战前,邓祥云在全营干部会上动员时说:”咱们的任务是死守永济,永济在我们在,永济亡我们亡,要与阵地共存亡。“并请战士们各自写了最后一封家书。其中蔡逸民的妻子回信说:”要作牺牲准备,但不要做无谓牺牲。“
8月17日,蒲州古城危如累卵。正值末伏时节,一清早,闷热的空气和战云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三十一军团军团长孙蔚如发现敌人重兵压向永济,即命一个团来解围,但该团团长拥兵自保,踌躇观望。
日军调集所有兵力向蒲州城压来,摆在峨嵋垣上的大炮有23门,并有3架飞机助战。正午12时前后, 2000多日军在坦克、大炮的掩护之下,从城东五六里的峨嵋垣蜂拥而下。下午2时左右,飞机开始盘旋侦察,以后又是骑兵冲到城下侦察。紧接着,敌人的23门大炮从垣上居高临下,以密集而猛烈的炮火向城内轰击,飞机从空中配合作战,一时间,弹如暴雨,尘土飞扬,硝烟弥漫,城内的掩体全部被摧毁,东城墙上的墙垛几乎毁尽,不少战士伤亡,守城的官兵损失惨重。炮火刚停,日军就将蒲州城三面团团围定,嗷嗷叫着向城垣扑来。
守城的将士早已各就各位,严阵以待,每人屁股下面压一箱手榴弹。邓祥云鼓励大家说:”我们这回要准备做最大的牺牲。“当敌人开始冲来的时候,守城官兵冒死奋起还击。机枪、步枪同时发射,如雨的子弹射向敌人,手榴弹在敌群中爆炸。战士们复仇和杀敌的火焰高涨,连续打退了敌人的两次进攻,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歌。
--四连二排一姓徐的安徽籍战士,子弹打光了,一箱手榴弹也扔完了,便与冲上城垛的敌人拼刺刀,刺刀弯了,抱住敌人用牙咬,直到鲜血流尽。
--九连四班班长冯俊杰(陕西陇县人),奉命死守东门城楼,全班战士先后壮烈牺牲,自己负伤不能站立,顽强地把手榴弹收拢到身旁奋力投向敌人,毙敌十余,最后怀抱7枚手榴弹从城墙跳入敌群之中,炸死敌军多人,炸坏敌坦克一辆。
--下午4点半,城内的预备队全用上了;团部的老伙夫一急,摸了一条炸弹袋,装了4颗手榴弹,又手提3颗手榴弹,与最后一班预备队向杀场冲去,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团部的指挥官赞叹道:“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战况愈来愈烈。排长耿青山、王有才,担架排长王振帮,上尉副官焦文杰,四连长冯民安,五连长王继纯先后阵亡,九连长丁文英身负重伤。
邓祥云是一个敢冲敢拼,智勇双全的营长,哪里战事吃紧,他就到哪里指挥。当守城官兵遭受重大伤亡,兵力不济,火力不足的时候,敌人开始到处爬墙,邓祥云一面指挥剩余官兵奋力御敌,一面率营部十余人,伏在城墙一个缺口处,亲掷手榴弹3箱,使敌人遭受极大杀伤。
下午,敌人把打击重点放在东北角的迫击炮阵地,并把大炮排列起来,集中火力轰击城墙,东北城墙被敌炮击毁数处,北城墙被敌机炸塌数丈。敌人见缺口打开,遂即放射烟幕弹,掩护步兵行动。
守城官兵在城内群众的配合下,乘敌人接近缺口,敌炮暂停的空隙,迅速用装土的麻炮、布袋,封堵缺口,同时用迫击炮和手榴弹打击敌人,阻敌前进。黄昏,守城官兵死伤无数,战斗力趋弱。日军在烟幕的掩护之下爬上了城墙缺口,同时,在城内又发现潜藏于天主教堂内的敌兵开始配合城外进攻,用机枪在钟楼之上向四面扫射。此时,守城官兵眼看守城无望,有人劝说邓祥云带兵撤退,邓祥云为了完成“死守永济”的誓言,提起枪喊了声“跟我来”,便带着邓俊生等战士朝缺口冲去。刚过东城门,邓俊生只喊了声“看枪”!只见敌人一梭罪恶的子弹射向邓祥云,就这样,36岁的邓祥云为抗日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邓俊生此时悲至极点,向邓营长默哀后,便乘着黄昏带剩余官兵突围。官兵们为了不当俘虏,渡船用完以后,不管懂不懂水性,争相跳进黄河西渡,有不少官兵被大河卷去。
永济保卫战,是“西北军”抗战史上最为光辉的一页,毙敌300余人,重撞了日军西进势头。在永济血战中,三十一军阵亡和葬身黄河的官兵亦300余人。邓祥云的警卫员王义成身负重伤,泅渡时被河水卷去。 13名陕西籍参战战士,只有4人生还,邓祥云同村5名战友只有邓俊生1人生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