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4369|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6.10.2009 10:3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本帖最后由 欧洲新报 于 6.10.2009 15:39 编辑
% o- W9 F. x/ z4 r; u9 e% y6 Z
$ `/ D7 X1 [( V! }. O& A3 D( x        虽然遇到的求助者很多,但这一次,对我的触动尤其为大。从那天背上这个“包袱”起,我就一直在求索着解法。无非是想让那个陌生的孤独少年一路安好,让他的父母平静释然;当然,也为自己沉重的心理负担找一个释放的出口。
5 V; X' G6 w7 ]; c( P
  
# @) z' q; T2 c% Z# d, |
4 c  V. ]% z$ N) }1 g7 _
) J# I" m$ o0 W) [5 `
    同事将电话转过来时,我从他们简短的交谈中已经料到,是一个棘手的问题。9 A7 h) `6 a' s" ^8 y, n
1 t& `  n0 I- A0 |) Z  O7 F9 e" Q

% a3 e% s2 z3 j; a' [& u% N* e! n    果然,电话那端是一位陌生的女性。只不过,这一次不是要我充当“知心大哥”,而是升任了“知心叔叔”;因为,她希望我帮助的不是她自己,而是她的儿子。
; p' [) u. H6 Z' T+ k) D. @0 w+ Y, {9 [9 b4 z& `' v

! e! e$ c. S! z1 A# \    “范主编,帮帮我!每期都读《新报》,也常常看到你们联络专家,解决了一些人的心理、生活问题。我儿子无论如何都不愿呆在德国,并且给我敲定了最后期限:后天之前一定要给他订到回国的机票,否则,孩子说彻底崩溃掉了……可以帮我找到心理医生,或者你们见多识广、能开导一下孩子呢?”女士的语气焦急、无奈。* O' @# Y8 {0 j2 }3 B
; ?5 p2 |7 K8 y# X- D8 }7 h% g
& p: B- C1 V) T6 C' X8 u
    从她的叙述我了解到,她有一个12岁的儿子,最早生活在中国,后来他们稳定了就接孩子来德国团聚;但由于她与丈夫离异,同样在中餐馆奔忙的双方都没有精力来照顾孩子,所以只能把孩子送回中国老家,委托给年迈的父母照料。目前双方又都组建了各自新的家庭,考虑到生活环境和未来前途,又把孩子接了回来。但没想到,孩子回来后根本不能适应这里的生活:没有朋友,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父母亲人都忙于餐馆工作,无暇顾及孩子,亲情越发淡化;近来发现孩子情绪暴躁、易怒、厌学,总是一个人躲在家里郁闷着……
" C. x2 F, K0 D
' `0 N% I0 Y6 ^* E% Z1 O" I

2 ^, |  \% H& V4 D  S. d$ ?1 I2 u. T    “我们做餐馆的,接触德国社会有限、语言也不灵光,碰到这种情况,除了心里着急、真不知道怎么对待。我已经给他预订了后天的机票,但还是希望他能够留在德国,所以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你们打了电话。”母亲补充说。“能不能让孩子给你打个电话,你跟他讲讲道理?”3 M) h. L7 @3 m. b8 N" q0 R9 ~
2 x) _7 f. F9 ?6 a7 f

6 z/ d5 U- |* b, v    “能!”我没过脑子就给出了答案。也许,没有金刚钻、不该揽这“瓷器活儿”;但又能怎么样?任由这个饱受挫败的孩子逃避回去?回国以后又如何呢,远离亲情、孤独黯淡地独自成长?
6 n) |: o* _7 ~  d' L" M& [+ ~6 e2 ?. z; ^! a

; C5 k; Q' O) v    午餐的时候,我在想,现在的中国孩子都被宠坏了,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动辄就搞出惊天的大动作,全然不顾他人感受。估计这孩子也是个“恶霸少年”,搞得父母如此没脾气,需要求助于他人帮忙说服。
5 g2 B( }. `+ y. O" w
7 A0 p1 B3 I0 Y  j$ |4 Y& d5 ^! L
) _2 Q- N2 y/ V
    “喂!你是我妈妈说的那个范叔叔吗?”一个少年稚嫩的声音,还算和气、甜润;: X& Y5 n1 L! Q9 ?1 U) T
    “是的。你是那个想要离开的孩子吗?先告诉我你的名字吧!”& h" |8 y( n" x; M! I
    “吉利!也就是Gilly的音译。”7 l+ d/ }2 V. T
    “你好,Gilly。我们做个好朋友吧!我不会像你妈妈、爸爸那样说服你留下来;你大了,有权选择自己的道路。无论去留,我都尊重你的选择。但决定之前,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你遇到的问题、把它解决掉;然后,不管你要走要留,就都会很开心。你有一点时间给我吗?) B5 N( ?& C( l# ~; q% B
“那好吧。反正我也没事做。”
& q/ Q0 p9 v" c" V2 [# B; Y6 P6 @0 A+ Z3 U! N8 o( c
    我们就此拉开了话题。虽然不是心理学者,但天生的敏感和多年的传媒工作阅历让我善于洞察对方,继而妥帖顺畅地沟通。记得大学时恩师曾经玩笑地“忠告”:你要不当记者,就去做骗子,干别的浪费了!“喜欢吃什么呢?”“我喜欢甜食————就是那种甜甜的、糯糯的小点心。”;“养狗了吗?”“以前在中国有个小狗,但在这里爸爸不让我养,说没有人照顾。”;“想回中国,是不是因为那里有个女朋友啊?”“哪里啊!我才这么小,没有女朋友;再说,中国学校里的男女生都不说话的!”……大约半小时后,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也随机切入了正题。
- n( V4 J5 t3 b4 Z" f8 N' ]3 D) ]3 B8 p, D7 a  a
    “每天早上我起来,爸妈他们还在睡觉;每天晚上我睡觉,他们还都没有回来。爸爸、妈妈 ,还有新的阿姨、叔叔,对我都很好,但我还是很烦。在学校里,德国同学不理我,当然我也不会理他们;老师的提问,我明明知道答案,但怕自己德语不好,所以永远也不主动回答。其实在中国,我是个很好的学生,怎么到德国就变成了这个鬼样子。喂、喂!叔叔,你在听吗?……”* ]  F- T5 X" E3 [; F. c5 D

. Y0 ?0 y; U4 j7 Z$ S7 L+ u% [7 k

9 `/ P& l: l1 [$ E    我当然在听,而且,还一边琢磨该如何帮助这个少年。电话那端的Gilly,完全脱开了我武断的形象,他聪颖活泼、懂事明理,只是破损的亲情、差异巨大的文化背景给他尚且稚嫩的心灵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以至于陷他于今日这种逆反、抑郁、厌学、甚至厌世的被动境地。在他的网络空间中,我们很容易看到这些“证据”。他在一篇题为《大病一场》的博文中这样写道:好多天了。每天睡到三四点就醒过来,我已经到极限了。就像上次抽血以后,无力的坐在大街上,这种熟悉的无力感。所有人都和我说,别那么操心这些,可是我能不操心吗?一切都晚了的时候,你们开始重视我的心理状况了,可笑!如今你们自己也两难了,把那个选择权抛给了我,可悲!我知道,你们也累了。可是最累的人是谁?学习上的压力,心理上的压力,全都是我一个人在顶着……我能做什么?我只是个你们说大不大,说不懂事也懂事的孩子。” 而在另一篇日记《我对寂寞的定义》中他这样描写自己的生活场景:“放学后,戴上耳机,这个世界就与我无关了。慢慢地,慢慢地往家走。不知什么时候,后面有个人喊我。他说,原来你也住在这附近啊?我和你一起步行吧。————明明应该感动的,我却在想:你可不可以快点消失!……”读到这些触及心灵的文字,又怎能让人! S6 X# V# t. Q+ k
心安理得地袖手旁观?!

9 I# p  K* s- X; \- t- t  W2 |
, C. o4 E' m, p* X    几乎每天一个电话,忙碌中抽空与Gilly聊聊天;虽然,他还是天天一个人寂寞地煮意大利面加番茄酱,但我力图通过几句调笑为他单调的生活加点佐料。终于,Gilly妈妈告诉我:他决定留下来,好好学习德语、融入这个社会。很快,他妈妈为Gilly找到了一家不错的私立寄宿学校,Gilly面试过后也很满意,只是唯唯诺诺地告诉我:叔叔,以后不能打电话了,因为学校周围方圆2公里都没有手机信号。# b; l: p+ L) h/ l  s7 d/ v

' K( h# ]* a3 d5 @6 H3 i    回国公务,半个月没有联络过Gilly。回来后抽空问他妈妈,正巧他病了、赖在妈妈身边。与他的对话中,我看到了意料中的“反复”。“学校还是不错的,只是……只是……只是……”
: F! `3 f- C3 c) e" Z: D: Q- N' v; g
; d) z& [0 s) a" }2 O    从那天背上这个“包袱”起,我就一直在求索着解法。无非是想让那个陌生的孤独少年一路安好,让他的父母平静释然;当然,也为自己沉重的心理负担找一个释放的出口。
* W  j3 @- M+ Y  S: r6 f
! E2 R4 l* Y1 w. d* m/ N

& c1 I0 _2 A+ V$ V* R  }    如果您有更好的经验和方法,告诉我吧,谢谢了!
# C. @% l' O) B2 }5 u8 z3 w9 M
0 E$ b' V4 O9 l, o/ v/ r: t3 {% O
' J- T; T! l+ b5 r9 B                                                                             范  轩

. x; e! S. z& m' \, f2 d
2009年9月27日,于汉堡
26#
发表于 27.1.2010 03:55:01 | 只看该作者
可以让孩子先回国,读完初中或者高中再过去,这样孩子的承受力能相对的强一点。12岁的孩子是很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关心的,他父母既然没时间照顾她,还不如把他交给其他的亲人暂时照顾一下,但一定要把道理跟孩子讲清楚,以免让孩子产生怨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6.12.2009 03:0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6.12.2009 22:5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 Lolita : i0 m2 L* E( z4 |
. k6 P0 f( A) B8 \' s) n

8 C3 d7 v- H  ?& i6 T) b    我上周也在论坛里看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5.12.2009 21:25:38 | 只看该作者
后续呢 后续呢: V7 m5 ?1 Z3 k5 A( h
素灰 发表于 20.10.2009 21:11

! b7 R  g) g" H- O0 ?0 m& [) f1 A6 X
5 _9 `9 ~9 V( D* |  d  r  Z
    $ B. U1 L8 N+ X0 j' ]

7 R+ D/ A( F+ H; _3 M; ?我已经在12月的欧洲导报看到后续了,还在报纸上看到我对此问题作的答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0.2009 21:1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10.10.2009 02:31: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olita 于 10.10.2009 03:53 编辑
1 N1 L( d& a" U" `# R
      但是一切你都已经扛过来了,不是吗?
6 K& `4 L) C1 L# D+ w/ t      面对生活不要说你十二岁的时候,很多五六十岁的人,还是会时常面对无奈,这些经历我们不期望有,但是如果我们无奈的只有面对无奈,而且已经走过,虽然不顺利,那回 ..." ^1 _3 U/ }9 i9 [
endless_solitud 发表于 9.10.2009 04:12

) Y2 _3 B4 M' A" M+ H
% c, G# H8 g, e& k4 @  J
! w# i9 A; D  k1 a, S
7 f0 V' o6 l+ G^_^   谢谢你。时间过去这么久了,现在的我,不会为以往的事感到难过而痛心。因为这一段过去,让我坚强,让我快速的成长。
+ U8 I: j9 K2 w; {8 S" R+ g* m' x遇到困难,应该去解决,不该逃避。虽然面对会很辛苦。但是,这个社会不会因为你是孩子,而有所改变。我们只能像水一样,去适合任何的环境。4 U6 p  {# g/ Y7 O' Z  a0 w* X. [
到了今天,我很清楚,明白。我说唯一记住的,就是在我需要关心的时候,没有人在意过我的感受。 这句话,我只想提醒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靠的,就是自己。3 w) K' ?( [8 F4 c- s9 y; |
现在的每一天,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世间有昨天,今天,明天,而我们真正能够把握的,只有今天,不是吗? 所以我认为,摆脱一些没必要的回忆,可以让我将来的路,走的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9.10.2009 19:58:17 | 只看该作者
; D  h/ g# r# y; |2 c$ c
欧洲新报比其他在德的华文报有水平,我这么觉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9.10.2009 03:12:43 | 只看该作者
在这里,我支持11楼主的答复。关心和鼓励,是他在这个时间最需要的。这短短的期间,可以改变少年的性格,和一生。
% A- U& D6 R  h+ p4 N我想,在这个少年的心里,父母已经有了负面的影响,如果可以的话,可以找些家住不远,性格开朗的中 ...
& @/ ^5 c+ ~/ _& MLolita 发表于 8.10.2009 20:54

9 P: A/ \* V8 N" i7 o  r      但是一切你都已经扛过来了,不是吗?
# a& A* \  ^. m9 |; o$ W$ ^      面对生活不要说你十二岁的时候,很多五六十岁的人,还是会时常面对无奈,这些经历我们不期望有,但是如果我们无奈的只有面对无奈,而且已经走过,虽然不顺利,那回过头来看,其实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有句古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即使网路已经让我们天涯咫尺,但是真实的体验和想象的拼图还是会有很大的区别的。7 D- D: E0 b0 Z: }8 y1 v
      其实不一定需要尘封这样一段回忆。人生的每一段都可珍惜,我们评价选择的对错只和目标有关,人生也不仅仅是投资,痛大家都理解,狂妄的说一句:我就是挥霍我的一生又如何?!8 ^0 r' O/ o4 m# y. L1 b
      其实我想说的是:不需要痛心,你应该骄傲!因为那一段泥泞和风雨,你已经走过,靠你的朋友,最重要的靠你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8.10.2009 22:19:22 | 只看该作者
16# Lolita 8 l8 Q/ P8 J  B2 p
% j' }7 `, O$ J; B* f3 k
乖,虽然一切都过去了9 O8 e. J- h9 j" y" ^
但是我还是想抱抱你:)7 {3 u4 j/ F; w9 R0 R- k
忧夏的漠漠 发表于 8.10.2009 22:12
/ S& }4 Z8 ^0 ?$ t

. o, y+ E7 V/ c4 H* K5 a
# C/ ]& ~6 f& |: E# i Es ist Vorbei.
, T4 I. i1 K7 p/ t8 E
6 N, C' C; Q/ T$ o2 T4 tEin Tag ohne Laecheln ist ein verlorener Tag 。; n$ @- A. n0 ]6 D) |& N$ W: W
  i& b) O4 Z8 A6 j' K
(我不要抱抱,我要香吻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2.2.2025 09:42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