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6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女人输出是输入10倍 女人为何都爱嫁老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4.2.2012 21:1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导语:根据上海涉外婚姻“白皮书”显示在上海登记的涉外婚姻超过万对,平均每年3000对,这个数字比1980年增加了7倍多。 与20多年前上海涉外婚姻几乎是清一色的“沪女外男”不同的是,目前平均每年还有300位上海男性迎娶外籍新娘。但是上海女人输出的比例,是输入上海的外籍女人的10倍。
; p) A# V6 ]+ }, k7 ~9 i    3 H  s+ ^+ ~2 ?5 E' A
    上海女人“输出”是“输入”的10倍2 T7 _) j9 _& s; B* T( A! J- ~
    1 D8 U& D9 {/ t, f' H( o' D& J
    多年来,大批的中国媳妇解决了外国男人的单身问题,什么时候中国能够利用婚姻全球化的机遇,解决好本国光棍大军的“性贫困”、“性饥渴”问题呢?中国光棍群体需要“性救助”,需要实行“国家婚恋救助制度”,要像抢险救灾那样对他们实行婚恋救助,帮助他们建立“婚姻家园”。( U: W* a5 m+ r; Z' x, `6 [' {
    ' E7 b; ]9 X' G* G$ `
    据国外媒体报道,早在2006年10月,韩国媒体在报道中,就评价中国的婚姻观念高度开放,说在中国,女人嫁给外国人甚至变成了一种风气,“甚至国家公务员,除了特殊情况,都允许和外国人结婚。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中国比韩国或美国要进步许多”…
+ g/ p1 }' e4 e* g# w: |    0 `* f/ c+ R8 z& q' Q( C& t/ Y
    ●上海女人——“输出”是“输入”的10倍# I2 J' Y- t% i. x# p! P9 W/ X3 L: H0 x
      ^- x2 z3 l8 F+ s! q
    根据上海涉外婚姻“白皮书”显示,1996~2002年的7年间,在上海登记的涉外婚姻超过万对,平均每年3000对,这个数字比1980年增加了7倍多。 与20多年前上海涉外婚姻几乎是清一色的“沪女外男”不同的是,目前平均每年还有300位上海男性迎娶外籍新娘。但是上海女人输出的比例,是输入上海的外籍女人的10倍。这种巨大的反差,是中国男人的损失,尤其是上海男人的直接损失。
; ?8 d: Y9 s2 R   
3 T1 Y0 H* `3 x+ w, @    中国人到外国“留学”,外国人到中国“留婚”。据报道,一名外籍教师说他和另外5个外教都娶了中国女人,在广州定居。现在除京、沪、穗三地外,一些沿海中小城市里也能见到中国女人和外国白人或黑人谈恋爱、结婚,一些小学里还有中非混血儿读书。4 F, k* K* l$ X0 {# G, t. m* N- I5 x
   
: q3 @' e9 T* {/ O+ j8 ^+ a* e    根据资料显示: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量为14193对。1997年这一数字为50773对。进入21世纪,每年大约有40万老外与中国人缔结婚姻。这些跨国婚姻的主旋律,自然是中国女嫁外国男。' k4 T/ I" v- p0 N+ V
    " x# q' E" v2 O! j6 f7 H2 s$ h6 K
    华人女子的“外国梦”
: e7 @- m1 I, r8 C    8 K# H1 W4 \& ?3 h
    中国内地20多年来,内地人的婚姻汹涌澎湃地迈向世界舞台。一九八三年,北京姑娘李爽经过特批,赴巴黎与前法国驻华外交官成婚。她成了新中国成立后,嫁给西方男子的第一女。此后内地女子与老外谈情说爱,成为中国人婚姻观念革命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5 n6 V# ?$ }* D& g6 R& q3 f$ Z- L
   
) W' r: y8 F7 W1 g    ●华人女子的“外国梦”
5 P  Y0 T/ D" [    2 }5 f! M. x$ |
    文章说,华人女性对美国白人男性的印象,往往也是从对方文化的朦胧想象得来的,大致说来,华人女性对白人男性特点的理解包括以下几点:; G* z# Q8 B2 O( q
    4 d# W: k5 x) o  @
    第一,受遗传影响体型较高大,又因为普遍喜欢体育运动,因此体格健壮。' f7 ~& x9 W" h$ D
   
+ X3 r0 b( G- }+ S1 ]    第二,性格开朗率真,言谈幽默风趣,举止自然得体,待人礼貌周到。' B* |( D& N  l4 }; J- D
    2 g( _& p- K6 h% g) M8 M6 U" \, F$ g
    第三,教育程度高,多有职业专长。
9 y) e) I5 E6 j   
) A/ c0 G. n6 i' n" Y+ u    第四,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高,会演奏乐器者较普遍。
+ ]: P; g* R" f0 m/ L+ s: S    . {+ a) B$ j  c" S) x0 g3 Y  F
    第五,自主、自信、自立,重视自己的权益。
! r& j4 {7 \$ x. C   
9 A# X, R) U/ g- Z- m& }    第六,人文精神强,尊重别人的隐私和个人选择,富于同情心。
6 k: b& q* L, F" D   
) z. R* o6 C4 ?& @* M    第七,很注意女性的需要,会创造浪漫情调和运用性爱技巧。- p. T3 |/ {% s+ u- d0 @2 m- q
   
' W) r% a, b, T% ~    第八,注重外观形像,如服饰、发型、面容保养等,注意清洁卫生,如每天沐浴、每天更换内衣等。8 P/ l, J0 q* s# [! U+ v5 }
    ; u( [4 _+ F9 O3 L* ]) E0 D0 d
    第九,没有随地吐痰、擤鼻涕、丢烟头、大声喧哗等个人不良习惯。
* D) `7 i% }" u. Y5 n% a' @   
* r5 w/ }9 t( D1 [- j% x    第十,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如守时、守信用、不撒谎等。
- k. H9 X' b8 V- B5 g    & ^$ `* Q( |( O! p8 `; S; e
    第十一,注意生活质量和业余爱好的多元化。
6 Z/ r7 }, f/ R- [   
3 X% w7 P  n2 J/ W$ W! T- I9 i/ |* k" n    第十二,注意夫妻之间的相对独立和个性发展空间。. ]2 J) X3 j! H4 y: p
   
  E4 n: }# s1 T    来自中国内地的女性与来自港台的女性,在价值观和判断力方面很不相同。中国内地过去长期封闭,民众无法客观、全面地了解美国社会,一旦对外开放了,某些大陆女性的价值观和判断力容易从一个极端移到另一个极端。而来自港台的女性,对美国人的基本看法长期以来始终是比较稳定的。
9 V0 `2 ^9 \& Y0 U   
& P2 y4 ~' X+ O6 q, n% [9 \, N    来自中国大陆的女性经济状况一般较差,到美国后向往着中上阶层的富足生活,视金钱和物质享受为其“美国梦”的实现,结果就倾向于投靠“富有”的白人男性。而来自港、台、新加坡的女性则相对地比较富裕,比较少通过异族婚恋来获得经济上的满足。  K( ~# q+ J/ J* H8 ^& j
   
( g4 B: R# Y% T7 D    另外,中国内地长期以来对婚姻和两性关系的教育较为保守,内地女性到美国后,进入了一个陌生且眼花缭乱的新天地,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好莱坞编织的有关浪漫性爱的" y, M5 a# h" Y( w5 V
   
: {3 ?# O6 @& ?5 o/ y6 X4 I    美妙故事,让她们感觉到自己的生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这些本来就具有东方魅力的女性,很容易遇到白人男性的大胆“进攻”,白人男性与她们所了解的中国大陆的男性之间,构成了巨大的反差。来自港、台的女性则并没有如此的心境。
+ k0 E# @7 n% Y0 v    3 w* o6 ^6 ~' p
    华人女性对美国白人男性普遍有误解
; m+ P* n2 ?- \8 G: m( K7 x   
3 J  X, D0 h/ B: o3 i8 k0 G    华人女性对美国白人男性的种种“原型偏见”中,最重要的、也最可能误导的有两条:4 f1 w. L- ?- d9 F
    " A6 H& o  t9 @1 F, O4 S
    第一是认为白人男性都很“富”,其实并非如此。虽然美国的多数人属于中产阶级,但大多数中产阶级是靠贷款过日子的。大学教育、房子、汽车、甚至家具和家庭电器等几乎都用贷款支付,也就是把未来的购买力提前使用了,一旦丢了工作,一切都会被银行没收。! q  T+ T4 j* v7 y9 N7 d& M
   
9 q8 |3 }, p$ l; m- v    同时,虽然美国的收入不低,但税收也不少。例如,一个公立大学的教授缴付各种税收后,实际拿到的现金只有收入的一半多一点。$ F3 O6 F5 R/ `# `% _9 x. i8 I4 C
   
4 n0 T8 O/ d! b. Y! B) G' E    此外,对一个美国男人来说,结得起婚离不起婚,离婚一次就可能赔掉房子和其它家产,甚至从今后收入中得留出一半作子女抚养费。对一个华人女性来说,嫁个白人男性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保障终生过上富裕生活。
3 c# |- n! t9 ^' D( y: q& ]! _   
, a% b! Z6 H; Z4 D# X( r5 Q" Y    第二种偏见是以为白人男性都很“酷”、很浪漫。其实,美国人注重实用主义和经验,相信科技和效益这些能证明或能计算的事物,在大众消费文化的熏陶下,美国人注重实用化、形式化、技巧化、效益化的外在包装,在华人女性面前,白人男性可能很善于制造浪漫的气氛、说着深情的字眼、举止温柔,但美国白人男性将“性”、“爱”和“婚姻”分得非常清楚,绝大多数人都有过婚前性行为,80%以上的人有婚外性行为.+ l8 a; _/ A- A3 L( f1 }# K
   
& f% c! E8 L+ k% k" _2 y3 t    一些比较成熟和清醒的华人女性,注意到了美国白人男性、尤其是某些当代青年男性的另外一些“特点”。
( [. x7 b# P9 N6 f8 M    & u3 P/ h6 d$ N) c4 [8 N
    第一,由于注重实用主义,知识面较窄,只追逐职业市场的需求,不注意整体知识的结构,例如很多人只懂计算机,成了一种专业机器。
: l' f! Z: H  Z# y! u" l   
" }4 B2 Q5 w5 J" V! i0 o% v    第二,有“美国第一”的强烈优越感,容易居高临下地看待其它文化和民族,并不想了解美国以外的事物。
1 B/ i% j% r) e   
4 x6 @& ~/ |+ S" H- W4 B    第三,人文精神虽较强,但人文知识却很弱,对文史哲一类的领域涉猎不深。) O, H$ e2 Q0 l/ B$ C, V5 L4 P
   
/ d& E# [/ o) |4 h    第四,由于物质条件相对优越,制度完善稳定,缺少经受大灾大难的历炼,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较肤浅。% Q3 u+ C4 B" b4 J! j/ j
   
- E) Y' ~. U0 Y+ D, ~    第五,生活目标上过于注重好车、好房子等物质享受。% m% U; n+ f3 `0 C7 O% x9 O$ G7 x
   
& ]1 y4 [# {* x) b    第六,虽然注意在形式上尊重女性,但骨子里是否如此则不一定.& A* g- c9 {; t7 w- K4 b4 R
    ( Y4 O2 \; c$ x& q  f5 P
    第七,性关系上比较随便,可以把性、爱和婚姻三者完全分开处理。
8 d& W/ v& n9 D1 W, x7 ]   
$ O0 s+ t  b9 l3 |    第八,过于注重外表仪容举止,不太注意内心修养。! p7 g8 i4 Z7 X# D5 ^+ G( z  h9 T
   
! _& c! f! R& a! X' ]1 H    第九,过于强调个人权利,不强调对社会和团体的义务。  j! P: x- I/ e- r& v' N& T
    ; H0 K# @; S" I; R$ [9 z. S6 ?- t! W
    第十,过于夸大独立性,亲情关系松散。过于强调夫妻关系的相对独立性,家庭观念不强。- Y) ?3 ?: [' a( \6 q6 @
    # f! D+ l1 d/ u6 j( U
    第十一,经济收支分得过于清楚,结婚之前就在法律上预留分离的后路。
) G  @( v8 d. s$ Y4 g: R    5 Q* M6 d4 O6 u- ~' U3 L
    第十二,过于强调个性的标新立异。
2 ~% H2 g: J0 x3 p( l' a8 u   
% p) f# d( u+ H+ M    编辑观点$ |0 u; S: c: W5 K0 o
   
* K- Z2 k- k6 g    曾见过中国女孩儿纯粹的婚姻,不为对方的绿卡,不为钱财,不为虚荣,真的只为在人群里找到了那个尊重自己,爱惜自己并懂得自己的人。还有一种跨国婚姻,最初女方是出于无奈而被迫找老外的,但是最后不少人过得很幸福。所以中国的小伙儿是不是也该反思下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M) w; M) t7 m/ B) h# 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8.7.2025 23:30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