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982|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原晋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2.2.2015 16:4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特快7次列车从石家庄北站开出的时候,我的脑海中还在回味几分钟之前看到的俞正声同志在两会上关于中国梦的讲话,望了一眼车窗外沉睡中的北方大地,不知道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会不会一样想。四川人玩的牌我从未见过,觉得很有趣。
& N! L0 Y; M4 L3 b& F    9 i* _# J( K. Q; A- E

$ O% T3 s7 ~7 V. k2 Q
42#
 楼主| 发表于 22.2.2015 17:05: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2.2.2015 17:04:45 | 只看该作者
            等太原通了地铁,我一定还会再来山西。$ y9 z. j8 }8 {1 `9 x: u0 u
      D. [/ p- L; T8 H# U% _
5 @1 {- y# q; s, g. j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2.2.2015 17:04:31 | 只看该作者
       沿同蒲铁路西南下去西安,突然发现这是李世民父子太原起兵建立大唐定都长安的路线。   
& ?' x5 U$ [1 M7 d* e6 O- |
+ e/ h* j. l7 ~% J6 F" A$ O2 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2.2.2015 17:04:0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广告实在有趣。7 U4 t% Q0 Z8 O  W$ J* I$ W
   
  N6 u' q. p9 [9 N# O& K4 B
4 G4 b8 B# p( N. [. u- g/ Q6 y0 h, 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2.2.2015 17:03:41 | 只看该作者
            听说我要去太原,好友纷纷劝我打消这个念头,原因是太原长期的空气污染让人无法忍受。幸运的是我去的那天正好是两会期间,事实证明中国可以天蓝水清。
4 J1 B  ~1 T7 s3 {# ]9 r  o$ w   
1 M4 k3 J* m; P& `3 k+ F% ~, {( k) r# c!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2.2.2015 17:03:30 | 只看该作者
       原计划一个多小时参观完晋祠,没想到里面有这么多高品质的真文物,我在晋祠里逛了整整3个小时,连买好的火车票都浪费了。再一次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子孙后代守着这些遗产当作摇钱树的管理混乱。   
$ }! S4 d! ]' J- }- b1 p/ w) s5 [' w1 L" 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2.2.2015 17:02:52 | 只看该作者
        参观人文景点,最重要的是分清真的历史文物和为了旅游开发而造的假古董,所以我的游记会注明这些东西到底是哪个朝代所建。历史越久越难保留下货真价实的文物,而这颗周朝的古树更是珍品中的珍品。它颇似凤尾翎毛的形状,人们称其为凤尾柏。在它的左侧,曾有一株树冠向下勾曲、形如卧龙的龙柏松,它们曾一起注视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体味着世间的云卷云舒、日出日落。可惜的是,龙柏松被当地居民于清道光年间砍伐。传说凤尾柏心伤身累,缓缓倾卧,投入了旁边“撑天柏”的怀抱,从此不离不弃,生死相依。浓荫疏影,苍劲挺拔,给人以无限的想象,令人称奇。
* V# n6 o+ p( i, D) D    & d3 Q" y" o# \" v4 h& V7 K' z. D
( X( G- s4 x6 `9 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2.2.2015 17:02:29 | 只看该作者
            宏伟壮观的圣母殿。它背依悬瓮山,前临鱼沼,左、右是善利泉和难老泉,坐西朝东,独居中轴线末端,冠于全祠。它是现存晋祠内最古老的建筑。大殿庄严古朴,气势宏伟,蔚为壮观,其形制、规格和构筑方法以,是我国宋代建筑中的典范,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 H- _9 t, N. h   
+ J) e/ g6 k& u8 s$ Y4 }
/ Y, I- n! Z" Q! 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2.2.2015 17:02:04 | 只看该作者
            晋祠的第三宝就是龙柱。大殿正面八根下檐柱上有木制雕龙缠绕,即 《营造法式》所载的缠龙柱,是现存宋代这种柱的孤例。大殿副阶斗出两跳,华头外延为假昂头,殿身斗出三跳,为两华一下昂,上加昂形耍头。这里解释一下,昂是中国古代建筑一种独特的结构--斗栱结构中的一种木质构件,是斗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利用内部屋顶结构的重量平衡出挑部分屋顶的重量。
' Y# v4 z; D/ G        这些龙怒目利爪,栩栩如生,距今近千年,鳞甲须髯,仍跃跃欲飞,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及工艺的精巧。殿内无柱,不但增加了高大神龛中圣母的威严,而且为设置塑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 L" n7 y, i. \   
; y- S) d4 ~$ K2 g
9 @. X/ o: P+ }( b2 F5 ?, K4 ~: 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8.7.2025 09:09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