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24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德国为二战赔了多少钱? 历时60多年赔款640亿欧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31.3.2015 18:44: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谈钱容易伤感情,这一点正在希腊和德国两国之间得到验证。近日,希腊重提老账,要求德国就二战问题赔偿希腊,总额约为1600亿欧元。这让两国本来因紧缩政策闹得紧张的关系雪上加霜。9 t: g& w/ t+ [+ q) [+ q

! e* b% Q9 e7 k9 k针对希腊提出的赔款要求,德国政府立马否定了,政府发言人赛贝特说,德国一直铭记纳粹德国给欧洲国家造成的灾难,深知德国对此负有历史责任,但德国早已完成向二战受害国支付战争赔款和补偿性赔款事宜。希腊与德国间的金钱纠葛,到底是否结清?二战结束后至今70年,德国为二战赔了多少钱?1 N7 v5 B8 ]0 [. Y7 B* p" I

  U8 q6 i; x* ~6 {% q6 L! E  [9 j. a赔偿谈判
) p  S% Z" c# }* J; i/ S
- u$ d) y9 c. D. Y! W  q战胜国没收领土内德国资产等+ X$ m+ G& L& Q5 H7 h

& R: L5 I. J! O7 r德国投降后,18个战胜国于1945年秋冬在巴黎召开会议,讨论德国的二战赔偿问题。会议决定各个国家有权利没收各自领土内的德国海外资产,此外还制定了赔偿在各国间的分配比例。希腊也参与了巴黎赔偿会议的谈判,在分配方案中享有4.35%的物质赔偿和2.7%的其他方式赔偿。
& V9 T% `8 ?# P3 X2 l
+ I" ?" C9 E1 `% O" l但随着德国一分为二为西占区和东占区以及冷战的开始,赔偿也发生了变化。
8 ]& C! x  C; R  P* n9 I- W6 s7 M! ~* G" L
两个地区遭遇了截然不同的赔偿命运。在东区,因苏联在战争中基础设施和工业设备损失巨大,要求德国实物赔偿并对其进行拆迁,运至苏联。大规模的工厂拆迁持续3年之久,据统计,苏联从东占区拆迁获得的赔偿占东区所有资本设备的35%-45%,在一些关键的工业领域,如钢铁化工等,东区几乎损失了所有的工业设备。: {% w0 C) k& M

; `% c# q9 R# J# H0 m- o由于民主德国生活水平急剧降低,1953年苏联将东德当时尚拖欠的25.73亿美元赔偿款项一笔勾销,正式放弃了对东德的所有赔偿要求。苏联曾宣布,东德总共支付了42.92亿美元(按1938年汇率计算)的赔偿,其中包括工业和设备拆迁。美英对西占区的赔偿要求相对温和,因不希望摧毁其经济从而成为欧洲的负担。) O& z% @+ F* O; a) q! [

" i+ ]  W: ]6 p, n% o双边协议! y4 v6 U3 Z" k  [

' s0 k( H" e2 t- _: J% ~. O法律上希腊索赔已完全了结
4 Q* z) q+ s: A7 S
5 i! }; R9 `7 _0 ]; V1953年同盟国签订了《伦敦债务协定》,减免了德国一半的债务。1990年,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和联邦德国、民主德国签署了有关德国统一的《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2+4条约)。四个同盟国宣布从此放弃此前在德国持有的的权利与义务。
8 t& }6 J5 D1 |3 ?! x! J. M- X4 r3 T" n7 G8 q: D) i1 y, o9 {
在这之间,1960年,德国与多个战胜国分别签订了双边协议,进行赔偿。希腊得到德国的赔偿共1.15亿马克,荷兰、比利时、丹麦等国也得到了赔偿。
1 E/ ?5 ]) K0 ]- \5 V2 O! F2 z# |
8 y3 @% V$ x2 @! r' r20世纪70年代,德国赔了波兰14亿马克。“2+4条约”签订后,德国支付了180亿马克给苏联,其中包括对纳粹劳工的赔偿。) R# y9 D, I: ~8 S/ E
/ ~: z/ g3 |0 @
从法律上来讲,“2+4条约”后,同盟国已放弃了对德国的索赔请求,而希腊政府也批准了这一条约,所以德国认为,德国和希腊在二战赔偿问题上,已完全了结了。
8 m+ i& w- v0 o: A4 q# t) {! Y% P6 H, q
希腊则认为,德国1960年的还款只是首期赔偿,剩余赔偿应在1990年两德统一后协商。2 P8 s% J  h: u0 g4 |

  v) G9 `# }% v3 t, s7 j* T国际舆论则普遍支持德国。曾参与“2+4条约”谈判的欧洲议会议员古拉德说,尽管希腊深陷困境,但向德国提出二战赔偿仍然是一个“糟糕的主意”,她提醒希腊,欧洲是建立在道德选择之上的,“尊重法律,团结合作而不是复仇”是欧洲的关键。  x& \) c, M# E6 |
# W$ f% _; B% i6 D1 m
民间赔偿9 T* ]: n/ G* a) Q3 n$ D3 O
. ]8 }% ?# y; H7 v3 _

9 @1 c$ H$ K. a: |两次立法赔偿战争受害者
+ z( Q4 S; ~; s9 M$ g% T
+ s) e' ]( |1 k7 P9 i联邦德国成立后,赔偿主要对象从政府转向了民间的战争受害者,希望借积极赔偿重建德国的国际形象。
! B2 k2 P: l: G( d" A' ]. w# @& @# N! k2 J" I' s
1948年以色列建国之后,向德国提出了赔偿诉求。虽然此时联邦德国也尚未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过来,但当时的阿登纳政府仍积极回应。1951年9月,阿登纳向国际社会正式宣布,联邦德国政府愿对纳粹政权犯下的罪行承担责任,愿意对以色列和犹太人世界进行赔偿。1952年,德以双方签订了《卢森堡条约》。
$ J0 d1 S1 b) T* H8 E4 i4 I* j) J: W5 k( t* }/ }, X
双方最终达成的协议规定,联邦德国向以色列政府支付价值30亿马克赔偿,向犹太人“要求赔偿联合会”支付价值4.5亿马克的赔偿用于救助世界各地遭受纳粹迫害的犹太人,支付赔偿的年限为12到14年。德国最终不折不扣地执行了条约,1966年赔偿正式完成,促进了以色列经济的起飞。* P6 j, L+ m" A5 o- L  ]5 v! j
1 m- J# q6 M1 \$ [( S; N+ u0 k
在此期间,德国通过了两部法律来保障赔偿依法进行。1956年德国通过了《联邦赔偿法》,个人赔偿由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共同承担。1957年联邦议院又通过了《联邦财产返还法》,为战争受害者通过德国法庭收回自己的财产提供了法律依据。
5 f9 x6 t! Y, y& q3 f' Z3 k; D* F
3 I' U- s# S0 c6 o  I* K0 T9 C. x# U0 N《联邦赔偿法》的执行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最终根据该法支付给战争受害者的个人赔偿远远超过《卢森堡条约》。
- O, t% H9 d% ?2 i/ e
6 h- v" e, l: z8 b历史记录显示,1960年对战争受害者的个人赔偿已占到西德财政支出的7.48%,截至1965年9月,已通过审核支付的个人赔偿总额达到了182.5亿马克。/ e# V/ v0 Y$ m7 n' L3 L( M. r
6 s: @( ?- j) x8 `4 u% [/ L1 z0 C
劳工赔偿; ]( J' A! C# o

. Q9 _' K- _5 x: E# ]二战后成立的企业也加入赔款行列
) M) O5 x1 B3 G4 k
! O  r& ?" ]$ m. G6 ]4 W随着赔偿的进行,德国对二战受害者赔偿的主体已经不再仅仅是政府,企业也加入了进来。2000年成立的“纪念、责任与未来”基金会中有6500多家德国企业捐助了51亿马克给纳粹劳工,尽管其中大多数中小企业成立于二战之后,从未使用过纳粹劳工。
, }0 l0 T4 J: [' _4 {1 \7 j1 D  m0 o6 F* @  d: D
德国的一些知名大企业在二战期间都曾使用过被德国军队掳掠来的“强迫劳工”,其中IG法本公司还拥有自己的集中营。
3 f0 _: H0 A$ E' O- U( `2 Y1 C# @+ a/ S
" o: ?. ^! P& U6 i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犹太人“要求赔偿联合会”代表犹太劳工发起了对德国一些大企业的诉讼。德国IG法本公司赔偿了2700万马克用于给来自20多个国家的劳工或者遗属。德国军工企业克虏伯公司赔偿了近1000万马克,德国通用电气公司赔偿了400万马克,西门子预付了500万马克用于赔偿,并表示如果不足则将再增加最多200万马克。0 m# [; j! z( ~" m  T9 U8 z) F5 Q
& _) n2 D/ o# Y$ U/ K. J& t# q9 Z
与五六十年代德国大企业的被动赔偿不同,80年代之后,德国企业开始主动反省公司历史,进行赔偿。
& z% {* i) j* h7 I9 P; E* c( E* k- N8 G1 M; I2 M5 l+ N+ B8 t. s& N
1988年奔驰公司根据“要求赔偿联合会”的要求,宣布支付2000万马克对曾在奔驰劳役的劳工进行赔偿。1988年大众汽车公司委托历史学家调查二战期间公司使用集中营囚犯作为劳工的事实,将结果编入公司历史,并于1991年向“要求赔偿联合会”支付1200万马克用于劳工赔偿。
5 ?' Z0 m) w: g" g7 c
5 N5 _# x1 X1 ?8 j1 p2 w& y最终赔款
1 F) d) F$ g; O5 U6 F. `* R# x! X! v2 C0 C  o- N; Y
历时60多年赔款640亿欧元
" t' R5 e$ x3 P7 Q& O2 @
) q2 R) n/ M: T- O) V9 b" ^截至1986年11月,联邦德国政府宣布已经支付各类赔偿总计770.7亿马克。当然这还远未结束。德国统一之后,先后在华沙、基辅、明斯克和莫斯科先后成立了对纳粹劳工赔偿的基金会,总金额15亿马克。1998年德国与捷克建立的“德捷未来基金会”也有部分款项专门保留给纳粹劳工。/ |; F4 n  c) X5 ]6 H2 C
4 F# o6 Z7 u% U0 e1 V, W7 r
此前赔偿大多支付给了犹太劳工,2000年,德国又成立了“纪念、责任与未来”基金会,主要赔偿中东欧国家的纳粹劳工。0 ~* r+ ?4 O4 D
# L# S1 R. ?2 d8 {2 `: o
2000年7月17日,来自德国、美国、以色列、俄罗斯、波兰、捷克、乌克兰、白俄罗斯等东欧国家的代表在柏林签署了纳粹劳工赔偿协议,根据协议,德国将向二战期间被纳粹奴役的劳工幸存者及其后代提供总额100亿马克(约合48亿美元)的赔偿,德国政府和企业各承担50%,这是德国政府向纳粹受害者提供的最后一次赔偿。
! a) P! G  h9 t1 K* l
5 ~, U/ t" k4 j2000年9月“纪念、责任与未来”基金会正式启动赔偿工作。该基金会效率很高,7年之间,共对中东欧地区的160多万二战劳工发放了赔偿。4 a. C! L9 E5 U: D

1 v. K0 O) s; X2 y2007年6月12日,德国“纪念、责任与未来”基金会在总理府举行仪式,宣布历时七年对二战纳粹强制劳工的赔偿工作正式结束,由此德国终于结束了所有二战的赔偿。默克尔2007年曾表示,德国二战后支付了大约640亿欧元。
$ C# a  h0 c2 m
/ v- W# F. h* K2 r& |(文章转自网络,开元网&人民日报海外网德国频道)
. e6 Y4 x/ J9 x. e! t% c  z9 O% v/ @7 y
微信全文: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9e3d1ec0c7db0b9a#rd
/ c# i5 I; q& O/ x/ o7 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2.2.2025 08:35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