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 q) @3 I; R) H0 L+ v3 l
6月17日,2015年中德企业合作洽谈会(Deutsch-Chinesischer Wirtschaftsdialog2015)在Raunheim市市政厅举行。Rüsselsheim, Raunheim, Kelsterbach三市市长、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代表团、德方企业代表以及众多中德媒体出席了这次中德合作的商业盛会。
(会场与会前)+ {! a7 k9 x; ?+ F( }4 E( t% i
0 G2 d. n7 p }4 \+ l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中国熟语是随处可见的大会标语“成功”的来源,也在洽谈会的一开始就通过迅速热络起来的会场气氛体现出来。上午10:30开始,各界代表陆续到达会场,签到、领取会务资料。11时许,Raunheim市市长Thomas Jühe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了德方参会代表——即主办方之一的“Drei gewinnt”——由Rüsselsheim, Raunheim, Kelsterbach三市组成的区域经济合作体,和逾百家德方企业代表,以及中方代表——由佛山企业家组成的超过80人的中德工业服务区代表团。Jühe市长还代表三市阐释了本次洽谈会的缘起以及三市作为合作方的经济区位优势,表达了与佛山建立经贸合作与长期友好交往的意愿。值得一提的是,他还特别为大家介绍了现场设置的颜色标识含义,比如红色标识代表翻译人员,在现场各个“主题圆桌”上出现的橙色代表有合作需求的中方企业等等,这为接下来各方的顺利接洽做好了铺垫。
' q2 A' ~0 Q* s8 C
(Raunheim市市长Thomas Jühe致欢迎辞) ; [' L D6 a& u# }: \5 [# ?! _
接下来,通过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区邦敏简洁有力的发言,与会者们了解和体会到来自珠三角城市群的合作实力与诚意。区邦敏指出,现场的企业代表仅是意欲赴德参加本次洽谈的众多珠三角企业的一小部分。他们来自珠三角城市群,这一地区人口接近三千万,工业产值约十万亿,是“量”的代表;而德方与会三市所在地区是全球工业制造的标杆,是“质”的体现,双方的合作将是“质”与“量”的完美结合。德国的“工业4.0”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规划有共同之处。为了在共同基础上实现“质”与“量”的结合,经过两年的努力,中国第一个中德工业服务区在中德政府联合声明的指导下、在商务部和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在珠三角核心区顺德建立起来。区邦敏也表示,这只是长期交流往来的开始,他代表中德工业服务区真诚欢迎与会各位前往参观访问。
" b3 d, R. K# @ `9 f6 P( F
(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区邦敏发言)
& n. ~7 ^9 D( ~: J7 I1 s紧接着,顺德区委副书记、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党工委书记列海坚通过精心准备的ppt为大家展示了“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基本情况及佛山企业对外合作需求”。据介绍, 从新加坡,香港、广东飞来的70几位企业家怀着强烈的合作意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来到德国,其中不乏上市公司的主席、董事长,包括碧桂园、万昌、伊之密等知名民营企业代表。未能参会的企业家也委托带来了合作意愿。列海坚从活跃的民营经济、雄厚的产业基础、优质的产业载体等方面介绍了作为中国第五大工业城市的佛山以及中德工业服务区及其所在地——佛山五区之一,最具经济实力、最有活力的顺德区。通过事实和数据,大家不仅认识了被欧洲友人盛赞“不是欧洲,胜似欧洲”的中德工业服务区的发展情况和现状,也了解到其长期规划和近期形式多样的对接、交流活动,比如区委领导刚刚与汉诺威的展览公司达成初步协议,在服务区共同建立展览馆——向全世界推介中国企业,也展示德国的先进技术和产品,预计两年内建成,由德国负责设计运营,中国方面保证资金支持。
(顺德区委副书记、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党工委书记列海坚讲话) ) [! g6 w6 B( _% s/ \ i0 i& U/ f
( @- `# _4 h6 I& }/ S3 j6 z
Raunheim市长短暂总结后,交流午餐旋即开始。会场再一次人头攒头,交流气氛比会前的短暂见面交谈时更加热烈。会场外阳光明媚,白色的帐篷下、餐桌旁,参会者们一边享用美酒美食一边交换信息、互通有无、共商未来。
(三位德国市长与中方代表合影)
+ s ^. Y7 m1 F+ _' ^: O
4 J! _& i* O/ K! D' E* I
(会场内外交谈气氛热烈) ' M8 ?6 M+ w0 s
除了德国三市,本次大会的主办方还有商务部投促局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德国)、佛山中国的工业服务区管委会以及德中联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各方从去年年末就开始协作准备本次洽谈会,这才有了今天济济一堂的局面和良好的合作开端。会上各方代表发言全程中德同声传译,会下交流也都配有高素质的翻译人员。在参会者面对面擦出的火花中我们仿佛已经看到了中德双方以服务区为机遇和载体,互通有无、紧密合作的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