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 }& w& C# o" V* h0 m: j) M9 k- X. `( m" F
首先代表所有喜爱《潜伏》的同学们向ODC服务器表示感谢, 感谢你大公无私的分享!
. e( o% O# C9 ]0 |3 a$ N8 \: L8 m4 R( L: D) ]
0 u' E9 L+ g( D. _4 ]2 @
1 _3 [+ Z5 d8 ^$ o. n& r; C8 e$ _) `1 H5 e+ b
《潜伏》为何让人欲罢不能 . A+ l9 u' G9 o1 y' w5 j
《潜伏》在天津首播还不到一半,就以罕见的燎原之势,成为社会各阶层观众中热议的话题,堪为一叹!
4 l8 Y: N8 l- z1 x$ p, O
- A; Q1 }0 k( u- J! I) L 初看《潜伏》片名,还以为又是一部紧随《暗算》、《梅花党大案》之类的跟风之作。但剧情伊始,随着镜头触角的延伸、剧情深度的发展,这部戏所展示的抗日战争结束前夕以及国共内战期间国、共、日、伪、外国势力、黑社会之间复杂变化的斗争,却是独辟蹊径,梅开二度,明线暗线纵横交错,真爱假情柳暗花明,悬念包袱波澜迭起,情节铺设险象环生。在我看来,它既有对《暗算》等影视剧在故事覆盖面、复杂性等方面的补充,也有内涵上的拓展,更有表现手法的创新和人性禁区的突破,可谓亮点频闪。
' F6 x# K1 E2 h8 o3 \2 h$ J9 x9 a+ y: q
在泥沙俱下的影视剧作中,老百姓挑剔的眼光胜过手术刀。《潜伏》的高位出场,编导的绝顶聪明在于善于制造亮点,突出亮点,让闪烁的亮点在故事中融汇成灼人的光芒,紧紧吸引了公众的眼球,俘获了观众对同类影视作品的期待和盼望。在我看来,编导在忠于反特影片弘扬真善美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敢为人先,特别善于在主题抵达的公共盲区中挖掘最能触动观众软肋的东西,特别善于在敌我双方你死我活的斗争中寻找传统影视剧鞭长莫及的意识形态的某些禁区,特别善于在人情、感情、爱情、师情、友情上做足了文章,并把反法西斯战争、国共内战等重大历史的风云变幻,戴笠、郑介民等重要历史人物的生死浮沉与跌宕起伏的剧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让观众在刀光剑影中探幽历史,在暗流激浪中感受人物。比如:赤胆忠心、爱憎分明的“峨眉峰”“深海”余则成既要潜伏在敌人心脏多方较量,又不得不在真情假爱中承受着良心、道德、情感的博弈;貌似圆滑、老谋深算的军统局天津站协助站长吴敬中既要顽固地效忠党国利益,又不得不为了后路而贪赃枉法,强取豪夺;军统的忠实走狗马奎、陆桥山勾心斗角、相互猜忌,却恰恰被余则成利用,并各个击破,特别是余则成单枪匹马暗杀了李海丰、张冠李戴剪除眼中钉马奎;绣春楼刀杀袁佩林,陆、李鹬蚌相争,余则成尽收渔翁之利,成功稳坐副站长;军统潜伏在延安的“佛龛”和我党被俘人员的神奇交换等等情节,处处柳暗花明,时时山重水复;忽而苦乐莫辩,忽而真假难妨……这些复杂的情节变幻、人物性格和充满矛盾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面目?往往叫观众悬着一颗心、捏着一把汗,每集结束后总有看不够、想不透、欲罢不能的无限感慨和焦人的期待。4 T, H6 u3 }0 R1 X* K, G
/ p* u% q$ |1 C: a3 J$ a2 i
值得一提的是,“情字占先,事半功倍”似乎成为当下影视剧讨好观众的秘笈,《潜伏》通片把“情”字演绎得淋漓尽致,却并没有落入传统桎梏和固有套路,在余则成和左蓝、翠平、晚秋3个女人扑朔迷离的感情戏中,编导并没有在动作上、感官上的强烈刺激,而是在细腻的情感纠葛、浓郁的爱情色彩、深沉的心灵交流、震荡的人生感悟中展示内心,引导观众和凄美的情事一起大喜,大悲,大叹,大悟。我的一个女同事告诉我:“为了左蓝、翠平和晚秋的爱情,我往往以泪洗面。不敢看,又期待着看。”
- J1 U4 M. G5 d% b( \
7 O' X" W2 `$ a 作为一部30集的连续剧,热播尚未过半,走红似成定局。后半部分到底“潜伏”多少纷呈异彩和看家本领,让我们不得不乖乖地守候在电视机前。
# a/ z' M. \; i" v) t, c" |) Z5 B( m, s6 r# r
4 G A% Q" p6 x8 c, P) f
( Q4 z, K& I+ N4 ?2 j; N( k
& d/ x* N3 U& ? Q- j9 Z. {/ C: W, S" J) p
" j# m! M4 W$ y; d7 F6 u[ 本帖最后由 Cool_Man 于 9.12.2008 00:4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