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约拉拢中国是为阿富汗问题“解套”3 v5 `7 j6 _* k* }$ ]
5 \/ C& G' A6 p; a
: _' |% M) R0 x) j6 A9 C) F% t
# u% h% g6 p) s1 |- U7 p, @
第46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首日,首次有中国外长出席并作开幕演讲。而在会议闭幕时,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高调呼吁,北约应与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发展更紧密的关系,从而建立一个更具代表性的“全球安全联盟”。$ J5 F K* O# X: c+ K, j
* H, D1 E" |! W$ Y7 ^德国国防部长古滕贝格则强调,北约需要考虑如何建立与中国的关系,以及如何建立与印度的安全对话机制。6 g8 \: k7 ?3 ~& Y6 F' d: a5 r1 f
Z7 v7 _# O0 c$ W
曾针对中国做了不少敌对行动与部署的北约,为何对中国递上橄榄枝,发展“更紧密的关系”?实际上,陷入阿富汗泥潭的北约正希望借助中国等国家的力量,实现冷战后的自身转型。
* c. |! g% A8 K/ m" ?) s* _) F : s, ]! l& P* `% t9 Y. d3 i# p
北约拉拢中国是为阿富汗问题“解套”
: H0 Q9 w" a/ T/ t 4 b- }: w3 A& r! d. F! Q9 x! ?
北约掌门人拉斯穆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会上声称“中国与北约合作没坏处”。实际上,最直接的动机是想为阿富汗问题“解套”。
9 Q3 [* v6 h! Y& k : J) d( D8 Q9 n5 r/ m% F
据英国媒体披露,目前阿富汗的安全局势十分严峻,阿富汗战争迄今已过去8年多,尽管北约及其盟友眼下在阿富汗驻军超过11万,但阿富汗的恐怖行动一直没能消停,阿富汗战争却越来越像一场难以走出的迷局。因此在北约战略研究者眼里,发挥阿富汗周边国家的作用至关重要。
- ~5 W& z/ E; }' S
2 g: l1 K+ L4 \) O; _2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称,北约打算同中国、印度发展合作关系,征求这些亚洲国家对阿富汗等国际区域问题的意见。因为中国和印度都是阿富汗安全局势的利益攸关者,中国与印度发挥作用将有助于阿富汗的发展和重建。
9 ~/ I2 [" d( ] 1 ~( M9 r8 a) E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学者余万里表示,以往也有低层级的北约官员在这个问题上多次发出呼吁,但像北约秘书长这样级别的高官作出这样的表态是比较少见的。在阿富汗问题上,显然北约希望得到中印等国的协助来解开困局。
& q$ [0 Z$ j4 v; y6 k+ z0 ? 6 o' ?* k2 }# b- Z. B$ R: [
中国和平外交既不能借道更不能出兵
8 q" N T4 g }; l8 \6 F+ ] & l' a' U! O7 D; P% D
中国是否向阿富汗派兵已成为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实际上,奥巴马政府一直在请中国“在更大程度上介入阿富汗事务”。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安德森曾撰文公开呼吁,要求中国向阿富汗派出作战力量。
, |6 u* v- c! T" z+ @9 R
# e: s3 |! P( I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杨成绪上午告诉记者,北约和中国目前只是有限的接触关系,并没有合作关系,也没有缔结任何双方性协议。4 Z) X; L6 F+ B1 H' P, u* C
$ Q0 f! {0 a- n) B* q% q
历史上,北约总司令黑格将军曾陪同尼克松访华。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北约仍然没有进一步加深与中国的关系。
" Q3 n8 J1 n/ o + j7 M- B. ^6 B6 K" T* Y$ P$ e- w N
“我们不能帮它什么,也帮不上什么忙。”杨成绪分析说,中国既不可能借道,更不可能出兵。最近两年,美国一直有各种声音要求中国帮助,借出中阿交界的狭长通道——瓦罕走廊为北约提供运输通道。杨成绪认为这种提议不现实,瓦罕走廊海拔4923米,南北最窄处仅15公里,一年之中有数月大雪封关,基本上不存在交通与人员往来,属于名副其实的“隔离带”。/ o0 `; l7 N8 V2 f6 J4 m
+ P( n9 @( P- w8 C/ J9 L/ y0 d
国防大学教授李大光认为,在阿富汗问题上,中国不应该、也不会向阿富汗派出一兵一卒。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策和中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很愿意为国际社会特别是地区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但不可能对外使用武力,更不能配合某些国家使用武力。 d7 N1 p0 ^( u% X! B
8 z1 v# [7 g- r: Z* ?% z6 I7 R不甘退出历史北约是一种没落帝国的心态
, N5 m- A& R8 o8 D% U/ P
! G: A; n, ~: g6 k3 I6 ]: f“共同磋商”、“发展更紧密的关系”,拉斯穆森拉拢中国的提法,与美国近来频频对华实施的“大棒”政策相比,似乎更加重视中国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美国《华盛顿邮报》称,北约愿意与全球合作伙伴一起分享北约以往在安全方面的经验。. l6 ~9 R' m8 D) \- y
( i, Z9 h- F! w. o
杨成绪告诉记者,北约这样做,实际上是在谋划未来的发展,借此提升在国际安全问题上的话语权。北约原是冷战的产物,其成立最初是为与前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相抗衡,在成员国之间实现防卫协作。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作为军事集团组织的北约却遭遇身份的尴尬。
6 ` T" g% a& \. n; Y
' n p# {; j# b1 l杨成绪说,对于北约自身来说,它却不甘于退出历史舞台,放弃对国际安全事务的主导权,相反其活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开辟阿富汗战场到逐步东扩,北约一直试图在现有的架构上实现转型。但在转型问题上,同为北约成员的美国与欧洲却各打算盘。欧洲力图使北约转型为政治磋商机制,而美国则竭力要维持北约全球战略工具的定位。
4 Q1 d+ ?; S, d `+ P& ?
6 l5 {2 @, z- i. O; u$ l; ]“在这一背景下,拉斯穆森提出使北约成为一个北约成员国与全球伙伴国家共同磋商国际安全事务的中心的设想,无疑也是北约在转型之路上的一个新尝试。”中国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说。 q# ]2 }) r2 F% N+ X
& |9 Z& j. J' x1 ]拉斯穆森的意图是一种没落帝国的心态,要焕发青春,重新恢复冷战时期世界中心的地位。不过,他仅得到了与会的北约成员国的审慎回应,恐怕焕发青春是不可能了,顶多只能是一种回光返照,最终沦为他的一厢情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