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05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月17日 专访中国 “高温合金之父” 师昌绪 —— 心怀远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9.4.2011 13:08: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本帖最后由 Paul 于 19.4.2011 13:11 编辑



地址:http://news.cntv.cn/china/20110417/103449.shtml


师昌绪简介 师昌绪心怀远虑 “好管闲事”的战略科学家





师昌绪简介 师昌绪心怀远虑 “好管闲事”的战略科学家


  这是一位九旬老人的退休生活:每天上午8点钟离开家,9点钟到办公室,来访的客人有时一天好几拨,请他提供咨询意见的、指导科研工作的、题词的、写序的……几乎有求必应。此外,去年一年,北到哈尔滨、南到广州,他出了10次差,还在北京主持、参与了几十个学术会议。

  这位乐此不疲、退而不休的老人,就是2010年度荣获国家科技奖最高奖的两位得主之一,我国高温合金材料的奠基人、在材料腐蚀、镁合金、碳纤维等多个领域贡献卓著的战略科学家师昌绪先生。

  “我这样的生活很没意思,也不希望别人都像我一样。”师先生自我解嘲说:“但我已经是这么个定型了,在家反而苦恼,所以天天工作,生活很充实,觉得能对得起国家、民族,也就是这个样子。


  “美国人做出来了,我们怎么做不出来?”

  1月7日上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下简称基金委)的一间会议室里,记者见到了91岁的师先生。虽然发已掉光、牙已全无,但老先生却背不驼、眼不花,步伐稳健、思维敏捷。听着后辈和老同事讲述他的往事,师先生时而会心一笑,时而神色凝重;他对数十年前的事情记得一清二楚,时不时插话补充两句;说到激动处,忍不住用手指敲得桌子“笃笃“直响。

  “北京、上海,这两个地方任你选。”1955年6月,时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的严济慈,对刚从美国回来的师昌绪说。

  结果,这位35岁的洋博士选择了沈阳,因为中科院金属所在沈阳。到金属所后,他被指定为鞍钢工作组的负责人,由物理冶金理论研究,转向炼钢、轧钢工艺开发。两年之后,师昌绪又服从国家需要,转任金属所高温合金研究组的负责人,带领一支小分队常驻抚顺钢厂,研制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材料——高温合金。师昌绪带领科研人员奋力攻关,很快开发出代替镍基合金GH33的铁基高温合金GH135,用这种新材料制作的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涡轮盘,装备了大量飞机。

  更难啃的骨头在后面。1964年,中国的新型战斗机设计出来了,就差发动机用的耐高温高压涡轮叶片。此前,只有美国能研制这种空心叶片,国内的人都没见过。一天晚上八九点钟,航空材料研究所的副总工程师荣科找到师昌绪家里,问他能不能牵头搞空心叶片。“我也没见过空心叶片,也不知道怎么做。”师先生回忆说,“但我当时就想,美国人做出来了,我们怎么做不出来?中国人不比美国人笨,只要肯做,就一定能做出来。”

  第二天,他与时任金属所所长的李薰先生研究决定接受这个任务。荣科听到这一消息自然高兴,但同时也“提醒”师昌绪:我可是立了军令状的,做不出来,我把脑袋割下来。师昌绪一笑:咱们就共同承担吧。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由师昌绪挂帅,从金属所的相关研究室挑选了“一百单八将”,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他们采纳了容科“设计——材料——制造一体化”的建议,与发动机设计和制造厂等合力攻关。在当时的条件下,要在100毫米的叶片上均匀做出粗细不等、最小直径只有0.8毫米的9个小孔,谈何容易!他们攻克了型芯定位、造型、浇注、脱芯,以及断芯无损检测等一道道难关,于1965年研制出中国第一代铸造多孔空心叶片,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能研制这种叶片的国家。

  后来,国家决定把空心叶片的生产转移到远在贵州的一个工厂,航空部点名师昌绪带队到生产第一线,帮助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当时从沈阳到贵阳要坐48个小时的闷罐火车,路上连喝的水都没有。工厂的条件极为艰苦,一日三餐吃的都是发霉的大米和红薯干,以至于厂里的总工程师过意不去,利用星期天到集市上买来白面,给科研人员蒸馍改善生活。师昌绪他们日夜在车间里鏖战。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们终于克服了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难关,至今所生产的数十万个叶片没出过一起质量问题。

  “当时当然有压力了,但关键看你敢不敢往前冲。”忆当年,师先生雄心不改,“只要努力,肯定能做出来,除非你不努力。”


http://www.cninfo360.com/xwrw/20110418/181000.html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19.4.2011 13:16: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aul 于 19.4.2011 13:21 编辑

顶级专家师昌绪曝我国高温合金重大突破  歼击机有了中国心


太行发动机的研制成功,意味着我国的歼击机有了中国心,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仅有的5个能够自主设计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之一。

在目前中国的歼击机上有一个部件极为重要,它是一个不到10厘米的高温合金,在这当中有十个细小的孔,最小的孔只有一毫米,这种有极高技术难度的材料决定了中国歼击机的安全。今天我们《面对面》访问这种材料的研制者师昌绪先生,这位已经90多岁,但是仍然每天要穿过大扇大门去上班的老人。


人物简介:


师昌绪 91岁 河北人

材料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

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2011年1月14日,因为在我国的高温合金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著名材料科学家师昌绪获得了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在师昌绪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个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台大推力涡轮风扇航空发动机,太行发动机的模型,这是师昌绪90岁时候的生日礼物。

记者:为什么送您这个?

师昌绪:就因为我提出来的,我提出来要研制这个发动机。

记者:就是这个。

师昌绪:嗯。这是1983年我提出来搞。

太行发动机的研制成功,意味着我国的歼击机有了中国心,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仅有的5个能够自主设计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之一。而为太行发动机的研制成功奠定坚实基础的,正是50多年前师昌绪主持研制的高温合金材料铸造而成的空心涡轮叶片。当时这种高温合金的铸造空心涡轮叶片全世界只有美国才有。英国也在研究该项技术,但一直没有实际应用。1964年,我国设计研制出新型战机,但缺少大推力的发动机,高温合金的空心涡轮叶片是其中的关键部件。时任航空科学院的副总工程师荣科提出,中国要自主研制这种空心涡轮叶片,这在业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论,认为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荣科找到了师昌绪,他当时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高温合金研究组负责人。

师昌绪:荣科和我很要好,然后他讲空心叶片一年以内我给你搞出来,我要搞不出来我脑袋挂在你这个发动机设计所的门口。






记者:你那时候心理压力大吗那时候?

师昌绪:没什么压力。

记者:责任在你身上呀?

师昌绪:那在身上,压力大也没用,我这个人大概最大的长处就是适应性很强,就是随遇而安,你不要老是发愁,你发愁有什么用,我很想得开。

记者:晚上能睡着吗,那个时候?

师昌绪:有个别时候也许睡不着,我这来一个问题,你怎么想把问题解决老想睡不着。

课题组仅用了1年的时间,就攻克了造型、脱芯、合金质量控制等一系列的难关,做出了我国第一片铸造镍基高温合金空心涡轮叶片,第二年11月正式投产。这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成功地采用了精铸气冷涡轮叶片的国家,仅比美国晚了5年的时间。迄今为止,这种空心涡轮叶片装备了我国很多战机发动机。

师昌绪:大概80年代初,荣科领着Rolls-royce的总设计师叫胡克,到四一零厂去参观。这胡克说,你们用上铸造空心叶片了,我就看到你们这个程度,我就没白来中国一趟,所以他回去敢用了,接着苏联也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19.4.2011 13:26: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aul 于 19.4.2011 13:27 编辑

记者:您不怕当时有人批评您说太冒险了,说你看英国,英国人那么谨慎,八年都没用,然后中国人研究出来就用了,这会不会太冒险了?

师昌绪:冒险,你不冒险他能前进吗,任何一个向前进都要保险,就是这么一个道理。现在就因为人家怕冒险,所以先进的东西都不敢用,这就是我们当前一个最大的问题。你说我活得好好的,叫我搞新东西最后还没把握,我能搞吗?光想自己,没想到国家往前走,缺乏这个。所以像我这样早就前进了。

师昌绪:老好人。老好人也可能是对人比较好,这个是正面的。所以有一次在90岁上,我发了个言,我说我是1979年入的共产党,我说过去,我这个共产党员在过去是不合格的,因为以阶级斗争为纲,我的斗争性太差。我说现在是和谐社会,所以我说我现在能充分发挥作用。







但就是这个老好人,在涉及到国家利益的原则问题上却绝不让步。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师昌绪被任命为副主任。当时正值科技体制改革,期间出现了一些盲区,全国建立了几十年的几十个材料腐蚀数据网站眼看着没人管了。这意味着多年积累的数据将毁于一旦。

袁海波:这些腐蚀数据都是工程建设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不能少的这样一些重要的数据。因为你要设计,你就必须找这些数据,不然你怎么取材,你使用什么样的材料。他在基金委主任的委员会上,就觉得这个事应该抓,但是当时意见分歧很大。都认为说不是基础研究的,基金委是基础研究的,但师老坚持这是基础工作,而且是国家重大建设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缺了它你是没有办法搞建设。那么后来他是力排众议。最后大家被他说服了,后来核电站的建设跟三峡大坝的建设果然证明了这个建设是对的。

师昌绪常说自己是个爱管闲事的人。但他管的所谓"闲事",却都是关乎于国家发展方向的大事。1992年,他和几位老科学家一起,上书党中央国务院,倡导成立中国工程院。1994年,他主持了我国大飞机项目的论证,为先上支线飞机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师昌绪:到2000年底,又提出来搞大客机,我就提出来应该是先搞大运输机,而后再搞大客机。

记者:很多人会觉得您只是一个技术方面的专家,但您经常在做一个战略方面的判断?

师昌绪:大政策上错了就糟了。

记者:您最担心什么?

师昌绪:最担心将来大客机卖不出去,谁敢坐,这个大运输机好用,还可以载坦克,这个南海都需要。所以我就主张先上大运输机,而后再上客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主张,还有别人都是这个。这就是战略。

师昌绪在很多大事上的建议都体现出他作为一个战略科学家的战略眼光。在大飞机项目论证以后,师昌绪又提出研发大锻压机,让飞机需要的大锻件实现国产化

师昌绪:就是飞机有大梁,就是好多大的锻件,我就问他,问这个设计的人,将来大锻件怎么办?他说我找外协,就是和国外协作,我说这个有问题,我说这个大运输机是个国防,我说国防的东西立足在国外,我说这有问题,于是乎我就组织了一个专家论证组,要搞这个大的锻造机,这是我主动提出来的。我自己不懂这个锻造机,但是我可以组织人去论证这个锻造机,最后断定做一个8万吨的大锻压机,全世界第一,苏联有两套是7.5万,我们是8万。这个报上去以后,国务院就批给发改委,发改委的有些负责人就觉得不该搞。

记者:怎么呢?

师昌绪:利用率太低,这个也是个问题,后来我就说服他了。

记者:怎么说服的?

师昌绪:我说国防,不能讲究经济效益,我说卫星有什么经济效益,这个国防显示具有实力,我说这锻压机也是这个,我说中国将来要变成一个制造强国,就是大的锻件我能做你们都不能做,这就表示你是强国,强国的概念是别人不能做的我能做。如果别人能做的我们也能做,这只能算是大国,这就是战略思维。






记者:可是我们的实力能不能做到?

师昌绪:能做到,现在都快做成了,这个明年就投产了,这个大飞机都有保障了,不用到国外去求人家,后来人家说,欧洲人都知道我们搞过8万吨,大家都想跟我们合作,他说师老你不要发愁这个订单,有的是,这都是远见。

有人评价师昌绪是一位特别的科学家,因为他不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还总能站在更高的层面思考问题。碳纤维因为比重小,强度高,是国防军工不可或缺的新材料。我国虽然已经开展了几十年的研究,但始终进展不大,为此师昌绪非常着急。

李克健:他跟我们商量我们能不能抓抓这个事情。我就说师老你可别管这个事,这个太难了,谁抓谁就是落埋怨,而且抓不出成果了。我说你是搞合金的,搞合金,碳纤维不属于你这个领域,你又不懂,这个事你可别插手。师老说我知道难度很高,但是国防需要怎么解决,我是做材料的科学家,我们为国防需要我们提供成千上万种新材料,保证了国防建设的需要,如果碳纤维上不去,影响了国防建设,他我说死不瞑目。

为了支持李克健组织调研,师昌绪从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协调到了出差经费,在摸清楚情况以后,师昌绪组织召开了研讨会,并亲自写信给党中央,很快得到批复,碳纤维项目得到国家863计划的专项支持。如今我国的碳纤维已经完全做到自力更生,满足国防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19.4.2011 13:3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19.4.2011 13:32: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aul 于 19.4.2011 13:32 编辑

中航工业:再拼搏40年 做到遥遥领先于世界



  “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这样。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毛泽东

  环球网记者郝珺石4月17日报道,新中国航空工业建立六十周年纪念大会17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庆祝大会并且发表了重要讲话,另外工信部、国防科工局、民航总局、海军、空军、二炮、总参、总装等主要负责领导干部都悉数出席了这个庆祝大会,吴邦国委员长、习近平副主席以及李克强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向大会发来贺电并作出重要批示。

  张德江在纪念大会上说,航空工业战线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向国防军队建设,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面向人民群众需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弘扬航空报国精神,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航空工业强国。

  张德江在讲话中强调,我国航空工业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航空工业要大力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先进航空武器装备的自主保障、民用航空装备的国产化和航空工业服务业的现代化;要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强化原始创新,夯实发展基础,加快实现由跟踪创新向自主创新的跨越,努力形成先进航空科研能力、系统综合集成能力和数字化研制生产能力;要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统筹好“富国”与“强军”的双重使命;要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专业技术人才、专门技能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领军人才队伍;要深化改革开放,激发航空企业和院所的动力、活力、创造力,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全球的人才、技术、资源和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把航空工业做强做优做大,为建设世界航空工业强国而努力奋斗。

  中航工业党组书记、总经理林左鸣在纪念大会上表示,航空工业要通过五年的努力,到2015年,全面完成重点型号研制任务,推进航空武器装备的跨代发展,航空动力瓶颈的初步突破;经过十年的奋斗,到2021年航空工业创立七十周年之际,实现对世界航空工业强者从望其项背到并驾齐驱的跨越,跻身世界航空工业强者之林,成为新时期国防装备跨越发展的杰出供应商;经过四十年的拼搏,到2051年航空工业创建一百年之际,成为铸就祖国空天钢铁长城的牢固基石,在航空科技和产业发展上遥遥领先于世界水平,实现毛主席当年提出的“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目标,永久支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环球网:http://mil.huanqiu.com/china/2011-04/1634444.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4.2011 15:23:06 | 只看该作者
据说,发动机的主要瓶颈就是材料,特种材料,是不是这样,斑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3.12.2024 18:06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