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0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学茶坊] 怎么鉴赏古诗(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0.7.2013 03:37: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六、鉴赏程序示例
根据以上知识的介绍,我们试着来分析鉴赏杜甫的《月夜》诗: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先看题目,“月夜”的含义是什么呢?是有月亮的夜晚。“月”有什么特殊含义

呢?原来古人往往以“月”来寄托对故乡对家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方面的作

品我们已经见了很多,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还

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还有“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忆秦娥》);杜甫有“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苏轼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

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婵娟”,月亮的代称)等。在夜深人静时望着天穹的

一轮明月,作客他乡的游子往往会引起缕缕思念、乡愁与情思。这样,“月夜”

这个标题就已经给我们指出了解读这首诗的“门径”。首句的“鄜州”是诗人的

家乡,这可从第二句的“闺中”得知。“闺”,古代女子的住房,这里是借代的

说法,代指家中的妻子。为什么家乡的月亮只有妻子一人“独看”?孩子们或许

不懂事,早已入眠,而诗人不在家中,所以只有妻子一人“独看”明月。妻一人

独看月亮做什么?是在思念羁留外地的的丈夫。第三句中“怜”是什么意思?“

怜”是“爱”的意思,我们在读《孔雀东南飞》时读到一句“可怜体无比”,知

道了“怜”的这个含义。那么“遥怜”的主语是什么呢?(这可是一个关键的地

方),不可能是妻,因为妻就在孩子们身边,那就只能是诗人自己了。这样第三

句就可以理解为“我在远方的异地他乡爱怜着家中的孩子”。第四句中的“未解

忆”是什么意思呢?“解”可当“理解”来讲,“忆”即回忆。那么“未解忆”

的主语是什么呢?只能是承前的“小儿女”;“未解忆”的宾语是不是“长安”

这座京城呢?显然不是。“鄜州”和“长安”是两个不同的地方,联系上文,再

看下文,既然鄜州是家乡,那么我们就可以推知长安是诗人自己所处的地方(实

际上杜甫这时已被安史叛军所俘,被软禁在长安),“解”、“忆”的宾语只能

是作者本人,这个“长安”我们就可以断定是借代的手法,以地代人。第四句就

可以理解为“可是孩子们对困在长安的父亲并不理解,也不懂得怀念自己的父亲

”。这也就照应了第二句的“闺中只独看”。再看第五句,“雾”是夜晚的一种

自然现象,这就照应了题目中的“夜”。“雾”怎么是“香”的呢?如果我们弄

不懂,就暂且放着,再看后面的“云鬓”。“云鬓”是古代女子所梳的一种发式

,这就暗示了是诗人的妻子。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分析“香雾”,原来古代女子

都要在脸上搽香气四溢的脂粉,以至脂粉的香气和夜晚的雾气混合在一起,就形

成了“香雾”。这当然有夸张的手法在起作用。第六句中,“清辉”指月光,“

玉臂”是古人对女子手臂的爱称,意为白玉般的手臂。第五、六句合起来看,可

以理解为:妻子在月夜之中,她搽的脂粉染香了清雾,头上云鬓都被露水沾湿了

;在深秋之夜的月光下,妻的手臂也冻凉了。第七句中“虚幌”是指薄薄的帘子

,弄懂了这个词,第七句的理解就不难了,写的是“哪一天能靠在窗前”。第八

句的“双照”指照着两个人。可以推知是月亮能同时照着诗人自己和妻子。把七

、八两句综合起来看,写的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团聚在一起,让月亮的清辉照

在我俩泪痕已干的脸上呢?”
上面是字面分析,下面我们再从三个方面作深层次的分析。
第一,这首诗是写诗人想念妻子还是写妻子想念丈夫呢?从前六句来看,我们可

以弄清楚,这是诗人的想象,即想象家中的妻儿对远在长安的作者各自不同的态

度;既然前六句都是作者的想象,那么五、六句也就只能是作者的设想。七、八

两句是作者的意愿。这么一分析,我们就明白了这首诗的实质是表达诗人羁留长

安时对远在家乡的妻儿的一种无限深切的眷念之情。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

出诗人别出心裁地采用了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现的手法。
第二,这首诗除了讲“闺中只独看”外,还有哪些地方设想妻子对作者的深切思

念?在语言上是如何为这种情感服务的?最重要的地方在颈联,“香雾”、“玉

臂”体现了作者对妻子的爱恋与深情,而一个“湿”字和一个“寒”字起了什么

作用呢?原来是暗写了诗人的想象中,妻子为了思念丈夫,独自在寒夜的月光下

站了很久了,即思念了很久了,才以至打湿了她的头发,冻凉了她的手臂。这里

与其说是写妻子对丈夫的思念,还不如说是间接地写诗人对妻子的眷念。
第三,我们知道艺术形象是要通过描写这种表达方法来完成的。那么这首诗的艺

术形象有什么特点呢?作品又是如何来刻画这一形象的呢?我们通过前面程序的

分析,就可以明确为:作品通过心理刻画,十分自然而逼真地表达了诗人内心世

界丰富而复杂的感情,之所以这种感情丰富而又复杂,是在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妻

子的深深的爱恋与思念,又隐隐流露出对和平安宁静谧生活的无限向往。

七、完整鉴赏示例
我们在积累了前述的知识与能力之后,现在我们来试着写一篇赏析文章,具体赏

析南宋陈亮的《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敌虏何足惧,国人当自强
——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赏析
陈亮,南宋人,字同甫,世称龙川先生。五十岁时考取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

,未及赴任而卒,故终生未仕。为人才气超群,喜谈兵事,论政贯通古今,具有

积极的入世精神。平生力主抗金,以一介布衣的身份多次上书孝宗皇帝,反复陈

述“一日之苟安,数百年之大患”的道理。他以政论见长,作品中处处抒发强烈

的爱国情怀,且直露凌厉,锋芒逼人。有《龙川文集》、《龙川词》传世。宋孝

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章德茂作为宋朝使者出使金国,陈亮为此写了这

首词送章德茂。当时,中原沦于敌手,南宋小王朝偏安江南一隅,力求苟安,年

年派员朝拜金国。章德茂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使金国的。下面是这首词的全文: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
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
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
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
须问,赫日自当中。
词的上片主要是写当前敌我态势。我们先分析开头两句。“南师”指南宋的军队

;“北群空”语出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

遂空。”比喻没有良才。这两句以严整的对句,既是表明了对朝廷不想北伐中原

收复失地的愤懑,又是对朝中投降派胡说没有领军抗金的人才这一谬论的指斥。

这样,开篇以坚定的爱国立场为下文蔑视敌虏、抒发爱国激情定下了憎爱分明的

感情基调。接着看三、四句。这两句是称赞章德茂为了国家利益能够独力支撑,

不辱使命。五、六、七这三个句子,紧承前面两句,自笑我堂堂大宋使节为什么

要年年去朝见金人呢?这里,“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化用了《尚书·禹

贡》中的“河水朝宗于海”,意即诸侯朝见天子,表示臣属地位。作者化用这个

典故,意在讥讽朝廷多年臣服于金人的懦弱态度。我们再看八、九两句。“穹庐

”是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圆形帐篷,这里代指金人。“藁街”在长安城内,汉代

时是朝拜汉朝皇帝的外国使者居住的地方。这两句是说章大卿你就权且去朝见金

人这一回吧,敌虏定当有那么一天会被我们打败,到我们大宋京城来朝拜的。这

里一个“且”字表明章德茂出使金国只是暂时的,一个“会”字表明了宋朝抗金

必胜的坚定信念。在上片最末的这两句之中,前一句紧承上文为章德茂出使金国

一事作结,下一句以表明必胜的信心而开启下片,在结构和内容上有承前启后的

过渡作用。
下片表达作者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前三句的“都”、“壤”、“封”本来各

有确切的地理范围,但在这里我们可以只求其同,不究其异,把它们当作“同义

互文”来理解,即均指国家的疆域。这三句是说中原的大好河山乃前代圣君传下

来的神圣疆土。在四、五句中,“耻臣戎”的意思是以臣服于金人为耻辱。现在

,我们把这两句紧承前面的句意来作分析,说的是:在这样的疆域里,肯定有不

愿忍受金人统治的爱国志士。这里的“一个半个”不在乎说这样的志士太少,而

在乎强调这样志士肯定有。六、七、八这三个句子是说万里中原大地被敌人糟蹋

成这个样子,千百年来爱国先烈们为国捐躯的精神到哪里去了呢?勇赴国难的浩

然正气几时才能重新发扬光大?句中的“腥膻”本指牛羊的一股难闻的气味,这

里代指金人,因为北方民族以放牧为生。作者选用“腥膻”作为借代语,不仅在

于“腥膻”气味与金人有生活上的直接联系,更在于用这样一个充满贬义的字眼

不仅表明对敌虏的厌恶,更痛感于中原大地被敌虏糟蹋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难怪与作者大体同时的诗人们以北方沦陷区遗民的口吻反复诉说“犹有太平遗老

在,时时洒泪向南云”(刘子翬《汴京记事》)、“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

六军来”(范成大《州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里作者遣词信手拈来,对敌虏的憎恶之感、希

望尽快收复失地的急切之情,酣畅淋漓地袒露在读者面前。末尾两句中,“胡运

”指敌人的命运,“赫日”即赤日,与前句“胡运”相对,指大宋的国运。这两

句是说:敌国的命运还用得问吗?必败无疑!宋王朝的国运将如赤日高悬中天,

有着光明的前途。作者通过这两句的对比,同时又通过这两句与上片最末一句的

遥相呼应,强化了敌人必败,宋朝必胜的信念。
这首词壮怀激烈,气势昂扬,情感发展波澜起伏,有对投降派的谴责,也有对章

德茂的称赞;有对敌人的痛恨,也有对祖国的挚爱。作为思想内容的载体,这首

词的语言极具特色,炼词精当,比喻形象,借代贴切,用典自然,使高度的爱国

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溢于言表。

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

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

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归(退)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
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如: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

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

合全诗简要赏析。
(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呜

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月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和“冷”

二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天人合一”是今天人们追求的终极理想。“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 大自然以其无言的深沉让我们懂得了许多,让古代、现代的人在忙碌的社会

生活之外找到了精神的归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7.11.2024 11:51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