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8605|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宫秘档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7.3.2005 19:35:13 | 只看该作者
东方瑰宝  <br><br>         <br>  大型电视纪录片《清宫秘档》将要向您讲述25个清王朝的故事:关于帝王后妃起居婚恋;关于你死我活的皇位之争;孝庄皇太后是否下嫁;乾隆皇帝究竟出生在哪里?等等……所有这些故事和紫禁城、清宫秘档都密切相关,所以,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br>  北京的紫禁城,以她金碧耀眼的古代宫殿和90余万件珍贵文物而著称于世。 <br>  清朝有10位皇帝在这里度过他们的统治生涯。268年的清王朝,给人们留下了扑朔迷离的景象和挥之不去的惆怅。 <br>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坐落在故宫的西侧。这里,珍藏着记录清王朝真实面目的大内秘档,透过那些秘档,人们可以用眼睛去抚摸紫禁城曾经真实跳动过的脉搏和心脏。 <br>  可是,很少有人把目光投向红墙内的这个角落,因为它并不在故宫的游览开放路线之中。但是,有幸走进这幢大楼的人,几乎无一不因这巨大的发现而目瞪口呆,甚至屏住了呼吸。 <br>         <br>  清朝灭亡以后,安放档案的内阁大库,也就是档案库房吧,由于年久失修,档案都暴露到外头来,有的流散出去,有的是日晒雨淋,生(霉)晦了。在1921年的时候,北洋军阀政府,曾经把清宫的部分档案装了八千麻袋,一共有十五万斤,卖给了造纸厂作为造纸原料,所以那些档案也遭到了很坎坷的经历。当时幸亏有识之士,知道这个消息,赶紧到造纸厂把它抢救了下来。 <br>  这件事,就是有名的“八千麻袋”事件。当时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清华周刊》上撰文,把这八千麻袋的清宫档案、安阳殷墟甲骨文、西域木简和敦煌汉唐写经一起,并称为近代中国文化的“四大发现”。 <br>  1924年11月,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被国民党将领冯玉祥驱逐出宫,接着在社会各界的呼吁下成立了清室善后委员会,负责清点登记清宫的财产和文物。至此,以清内阁大库和宫中各处档案为主的,大批珍贵清代官方档案陆续被发现,一时间在社会上引了起很大的轰动。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下设文献部管理这部分档案,后更名为文献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改称故宫博物院历史档案馆,1955年,这部分档案划归国家档案局管理。1980年改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br>  正是在这幢简朴的大楼里收藏着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268年间的秘密档案,共一千多万件。假如一个人每件档案看一分钟,每天连续不断看8小时,那么全部看完需要60年时间。 <br>  眼前的每一个库房、每一个档案架上,都是珍贵的清宫档案。 <br>         <br>  在这些档案里,有记录了十多万皇室成员生卒年代的皇室族谱,有无数件皇帝的指令和批示,有十多万件历代大案要案、冤案、疑案的卷宗,有皇帝传位的绝密遗谕,有记载着皇帝的饮食起居、婚丧嫁娶、生老病死、每日膳食、医疗病历等档簿,以及丧权辱国条约签订过程的原始记录等等。 <br>  这里有清朝最早的一种档案。文字刻在木简上。现在这种木简仅存26块了。 <br>  这些满文木牌,是传递两军作战消息的,它记载了清朝太宗皇太极的弟弟武英郡王阿济格等将领,在与明军作战时追杀敌军的情况,它是用无圈点的老满文书写的,因为篇幅有限,所以记事很简约。 <br>  作为清代官方文字之一的满文,皇帝和满族官员都必须要掌握。现在清代档案中约有200多万件,是用满文或满汉两种文字写成的。 <br>  现在一般满族人都不会讲满语了,满文成了只有专家才能认识的文字。 <br>         <br>  这个库房,叫舆图库。今天,收藏在这里的明清时期有关疆域地理、天文历象,江河水系、军事战争、名胜古迹以及陵寝庙宇等各类古图有近万幅,很多都是稀世珍品。 <br>  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和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和法国传教士蒋友仁分别绘制过一幅《坤舆全图》,也是稀世珍品。尤其是蒋友仁绘制的《坤舆全图》,对中国新疆地区的地图绘制更为准确。 <br>  从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开始,康熙皇帝就任命法国传教士白晋等中外科学家进行大地测量,经过十年,完成了这幅《皇舆全览图》。 <br>  这一套图共有15幅,是清代中后期绘制全国地图的蓝本,也是后来欧洲绘制亚洲国家和中国地图的基本依据。 <br>  在康熙《皇舆全览图》的基础上,雍正、乾隆时期分别绘制的《十排图》和《十三排图》,扩大了测量范围。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绘成的《十三排图》,东至库页岛,西至地中海,北至北冰洋,南至海南岛,地理范围比《皇舆全览图》大了一倍。《十三排图》实际上是18世纪的亚洲地图,当时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br>         <br>  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绘制成的《京城全图》,是我国现存古代城市地图中最大、内容最详细、绘制最精细的一幅,绘有内城九门、外城七门,98条街道,779条胡同、2000多个景观地名。 <br>  可惜,这些珍贵的地图,却被康熙、乾隆的后代们束之高阁。仅仅过了不到一百年,就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英国人打进中国、占领了我们的家园时,道光皇帝和他的群臣们、竟然不知道英国在什么地方。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有那么多地图可以找出来看一看。 <br>  在戏剧舞台上或影视作品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台词:“皇上‘圣旨’到”! <br>  “圣旨”是对皇帝发布的各种指令的笼统的俗称,通常分为诏书和谕旨等。诏书,只有遇到重大政典,如皇帝传位、登基、大婚、册立皇后等,需要告知全国臣民时,才会颁布。 <br>  诏书一般要由内阁拟稿,皇帝审阅后再誊写下来,盖上“皇帝之宝”大印,选择吉祥的日子由礼部官员在天安门城楼颁布,然后用黄纸誊好,颁布到全国和各藩属国,正本则收入内阁保存。 <br>         <br><br>
2#
 楼主| 发表于 7.3.2005 19:38:17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想当和尚的皇帝<br><br><br>  <br>  清朝从公元1644年入关到1911年灭亡,前后共有十位皇帝,顺治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在位只有18年,24岁就离开了人间。顺治究竟是病死了,还是看破红尘到五台山当了和尚?这给历史留下了一个疑案。 <br>  顺治死后被安葬在河北省遵化县的清东陵。与他合葬的,还有两位皇后。其中一位就是深得顺治宠爱的董鄂妃。董鄂妃死后被封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我们不难看出顺治对董鄂妃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 <br>  明朝末年的时候,江南有“八大名妓”和“四大公子”。当时八大名妓号称 “秦淮八艳”,董小宛就是其中之一。“四大公子”指的是方以智、侯方域、陈贞慧、冒襄。 <br>  传说董小宛就是董鄂妃。顺治也是为了她出家的。 <br>         <br>  “四大公子”中的冒襄,是明末清初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明朝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当他来到南都(今天的南京)参加科举考试时,在闲谈中,他听到方以智、侯方域对董小宛赞不绝口。正是在方以智、侯方域的介绍下,冒襄才得以求见董小宛。 <br>  三年以后,在朋友的帮助下,特别是通过当时的八大名妓之一的柳如是和赎买柳如是的钱谦益从中周旋担保,冒襄终于以三千两银子的代价将董小宛赎身。董小宛嫁给冒襄以后就来到江苏如皋的水绘园。 <br>  但是,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就赶上了明末清初的乱世。冒襄一家四处逃亡、颠沛流离。冒襄大病三次,全靠董小宛悉心照顾才保住了性命。这种劳累的生活,最终吞噬了董小宛年轻的生命。在顺治八年正月初二,也就是公元1651年1月22日,一代名妓董小宛死在水绘园影梅庵家中。年仅28岁。 <br>  冒襄的诗文集有一篇是叫做《影梅庵忆语》,在这篇文章当中,冒襄详细的追忆了他和董小宛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和他们婚后的生活。从这篇文章当中,我们可以出两点: <br>  第一点:自从董小宛嫁给冒襄以后呢,他们俩个就没分开过,所以这个时候董小宛也就不可能再到宫里去给顺治皇帝为妃。 <br>         <br>  第二点:也可以用顺治的年龄和董小宛的年龄做一个对比。明崇祯十二年的时候,也就是1639年董小宛和冒襄相识,当时董小宛是十六岁,这个时候顺治皇帝才只有两岁。清入关以后的顺治八年,顺治皇帝十四岁,那一年董小宛二十八岁,那么她当年就去世了,前后相比,顺治皇帝和董小宛年龄相差十四岁。 <br>  所以董小宛根本就不可能像传说中的那样,成为深得顺治皇帝宠爱的董鄂妃。董鄂妃和董小宛根本就不是一个人。 <br>  据《清史稿》中的后妃传记载,董鄂氏(后来的董鄂妃)是内大臣鄂硕的女儿,当董小宛去世的时候,祖籍在辽宁佟(tóng)佳江流域的董鄂氏已经年满13岁。 <br>  据陈垣等历史学者的考证,董鄂氏在顺治十年(公元1653)、也就是她15岁那年已经入选了秀女。那时被挑选上的秀女,有的直接送入宫中服侍皇帝,有的指配嫁给皇子、皇孙,有的指配嫁给亲王、郡王。当时董鄂氏被指配给了襄亲王。在第二年,就是顺治十一年她与襄亲王成婚。那年董鄂妃16岁,襄亲王14岁。 <br>  襄親王名叫博穆博果尔,生于清崇德六年十二月二十日(公元1642年1月20日),是皇太极的第11个儿子,顺治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比顺治小3岁。 <br>         <br>  有位德国传教士叫汤若望,当时他一直在清宫里服务,被顺治尊称为“爷爷”。汤若望在笔记中这样写道:“顺治皇帝对一位满籍军人的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位军人因此事申斥他夫人时,竟被顺治闻知,打了他一个耳光。这位军人于是因愤致死。顺治皇帝就将这位军人的夫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 <br>  汤若望说的这位满籍军人,就是襄親王。在清宫皇室家谱《玉牒》中可以看到襄亲王死的时候才16岁。 <br>  《顺治实录》中也明确记载,就在这年八月,顺治皇帝宣布:“奉圣母皇太后谕,内大臣鄂硕之女董鄂氏,性资敏慧,轨度端和,克佐壸(kǔn)仪,立为贤妃。”董鄂氏入宫后,住在承乾宫。顺治十三年八月董鄂氏被册立为贤妃,九月二十八日,顺治又准备立她为“皇贵妃”。这个位置,已经仅次于皇后了。 <br>  正式的册立典礼,是在当年十二月初六日举行的。这一年,顺治19岁,董鄂妃18岁。 <br>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顺治十三年十二月的《顺治实录》中,还详细记述了册立董鄂妃为皇贵妃的原因和程序,以及颁发诏书的全过程。 <br>         <br>  董鄂氏入宫后,与顺治的感情与日俱增。更难得的是她时常劝说顺治,处理政务要服人心,审判刑事案件要慎重。连宫女太监犯错误时,她也往往为他们说情。 <br>  顺治十四年四月初七日(公元1657年5月19日),董鄂妃为顺治生下了一个男孩,排行老四。 <br>  顺治的父亲皇太极先后娶了包括孝庄皇后在内的五位皇后和妃子,都是蒙古族。 <br>  顺治娶的第一个皇后,是他母亲孝庄皇太后的侄女,当然也是蒙古族。这位皇后在顺治十年的时候被降为静妃。接着,顺治又娶第二个皇后,是孝庄的侄孙女。顺治仍然想把她废掉。因为顺治一心宠爱满族血统的董鄂妃,这自然引起孝庄对董鄂妃的嫉恨。 <br>  在董鄂妃即将生孩子的时候,孝庄已经搬到南苑。这个地方位于北京永定门外20华里,是专供皇家冬天狩猎阅兵的地方。 <br>         <br>  董鄂妃生下皇子不久,孝庄以自己身体欠安为理由,传下口谕令董鄂妃前往南苑伺候她。董鄂妃拖着产后虚弱的身体,前往南苑照顾孝庄。她的健康受到了严重影响。更为不幸的是,董鄂妃新生的孩子只有2虚岁,实际活了不到300天,连名字都没来得及起,就突然夭亡了。这件事对于董鄂妃来说,更是致命的打击 。从此,董鄂妃一病不起,在痛苦中挣扎了三年,终于在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公元1660年9月23日)病逝于承乾宫,年仅22岁。 <br>  董鄂妃的死,令顺治难过万分。在《清史稿》、《玉牒》都记载了八月二十一日,在董鄂妃死后两天,顺治追封董鄂妃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又亲自撰写了四千字的《端敬皇后行状》来悼念爱妻。 <br>  十月初八,董鄂妃的尸棺在景山寿椿殿火化,后来,她的骨灰安葬在清东陵。 <br>  顺治送走爱妃以后,就选择了净发出家!根据历史学家陈垣的考证,顺治对佛教的启蒙始于一代高僧憨璞聪。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这位高僧被招入宫,他对佛法的解释,深深触动了顺治。 <br>  后来在憨璞聪的推荐下宁波天童寺僧人木陈?搿⑻炷可绞ㄗ铀律?擞窳脂L和报恩寺僧人茆溪森陆续入宫,讲授佛法,使顺治逐渐开始忠实地信仰佛教,他在西苑万善殿参禅礼佛,请玉林琇为他择选法名,自称“行痴”。于是这位行痴皇帝在爱妃火化后的当月,就请茆溪森为自己举行了净发仪式。在孝庄的压力之下,茆溪森的师父玉林琇匆匆赶来北京,把茆溪森捆绑起来,并架起干柴,要当众烧死这个剃度皇帝的罪人。就在这时,传来了顺治决定蓄发留俗,不再出家的紧急口谕。 <br>         <br>  顺治就是这样,在决定出家之后,最终又不得不在种种压力下,继续当他的皇帝。 <br>  顺治自己没能当成和尚,三个月以后,他在病中硬是把自己身边的近侍吴良辅送到悯忠寺代替他削发为僧。 <br>  但是没想到,他竟一病不起。五天后,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夜(公元1661年2月5日)顺治带着无限的惆怅,在紫禁城养心殿闭上了眼睛。年仅24岁。他的死因是天花。 <br>         <br>  顺治皇帝去世,距董鄂妃病逝,仅隔了三个多月的时间。 <br>  顺治十八年四月十七日(公元1661年5月15日),顺治的遗体在景山寿皇殿火化。而主持火化的人,就是高僧茆溪森。 <br>   <br><br>
3#
 楼主| 发表于 7.3.2005 19:40:26 | 只看该作者
太后下嫁之谜  <br><br>         <br><br>        <br>  清东陵在北京的东北方向,距离北京大约120公里,从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起,清朝统治者先后在这里修建了九座皇帝、皇后的陵园和五座妃子们的陵墓,分别安葬着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五位皇帝及众多的后妃们。 <br>  在陵区的周围,一道长达20公里的“风水墙”将大大小小150多人的陵墓紧紧地围了起来,给人一种生死不离的印象。然而,惟独昭西陵却建在风水墙的外面。 <br>  陵中安葬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妃子,庄妃,顺治皇帝的母亲和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文皇后。孝庄文皇后一生历经四个朝代,竭力辅佐儿孙两代幼主,定鼎天下,为清代皇室顶礼尊崇。 <br>  孝庄是清东陵所有入葬者中辈分最高的一位。为什么他会被安葬在皇家陵园大门的外面,这里便引出了清宫十朝中的第一件疑案:“太后下嫁”。 <br>         <br>  在野史中,“太后下嫁”说的是在皇太极死后,孝庄文皇后为了辅助年幼的顺治皇帝,又嫁给了皇太极的弟弟摄政王多尔衮。 <br>  据说,这次婚礼大典是由礼部等衙门操办,极为隆重,中外文武百官都上表祝贺。 <br>  出人意外的是,多尔衮死后不久,就被人告发,说他曾经谋篡皇位,遭到了无情的政治清算。 <br>  但是孝庄的地位却越来越尊崇,自己也觉得改嫁一事荒唐,对不起前夫皇太极,无颜相见于地下。因此,她不愿死后被送回沈阳,与皇太极合葬,就嘱咐她的孙子康熙,将她葬在东陵。传说把皇太后墓孤孤零零建在风水墙外,就是要罚她给皇家看守门户。 <br>  那么,历史的真相到底是怎样呢? <br>         <br>  历史上的孝庄文皇后,是科尔沁蒙古贝勒寨桑的二女儿。科尔沁蒙古是最早归附于后金政权的蒙古部落之一。为了巩固这种政治联盟关系,寨桑采取联姻的手段先后将自己的妹妹和女儿嫁给了后金的贵族。年轻聪慧的布木布泰,就成为合适的人选。” <br>  后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二月,当年只有13虚岁的布木布泰,在她哥哥吴克善的伴送下来到后金,嫁给了努尔哈赤的第八子33岁的皇太极做侧福晋。十一年前,她的亲姑姑哲哲已嫁给皇太极为正房大福晋。九年以后(公元1634年),皇太极又娶了她的姐姐海兰珠。 <br>  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在分封五宫后妃时,布木布泰被封为庄妃,位居次西宫,她的姑姑哲哲位居中宫做了皇后,而后入宫的姐姐海兰珠被封为宸妃,位居东宫。 <br>  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正月,最受皇太极恩宠的宸妃生的皇八子夭折了。无巧不成书,两天后庄妃生下了皇九子福临,给悲痛中的皇太极以极大的安慰。这个福临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 <br>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多尔衮的情况: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公元1643年9月21日),征战一生的皇太极暴病身亡了。由于他生前没有指定皇位继承人,刹那间朝中就出现了诸王争位的混乱局面。而且很快形成了以皇太极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与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为首的针锋相对的两派势力。 <br>         <br>  这时睿亲王多尔衮与肃亲王豪格都各自手握重兵,双方都有很多的拥护者,他们又各自都有顾忌,因为一旦打起来,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最后,在亲王和大臣会议上,多尔衮拒绝了拥护者对自己的推举,提出由皇太极第九子年幼的福临继位,由他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 <br>  多尔衮提出的建议很快得到了各方认可,从而避免了在明朝灭亡前夕的关键时刻,清王朝内部的分裂与自相残杀。于是,不满六岁的福临于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公元1643年10月8日)登上了皇位,改年号为顺治。他的母亲庄妃被尊为“圣母皇太后”。 <br>  几个月后,多尔衮抓住时机,一举占领了北京。在顺治元年九月(公元1644年),将两宫皇太后与幼帝福临迎到北京,清朝从此入主中原。 <br>  入关后,多尔衮继续分兵南下,节节胜利。同时,他以摄政王的身分总揽朝纲,借鉴明朝的制度,制定清朝各项制度。此时的多尔衮实质上已经成为清王朝的缔造者和统治者。 <br>  可惜,骁勇善战的多尔衮并不长寿。在顺治七年十一月(公元1650年),因出塞外打猎而突然发病,于十二月初九日(公元1650年12年31日)病死在喀喇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滦平,年仅39岁。当灵柩回京时,顺治亲率诸王大臣出城恭迎并颁布哀悼诏书,命令以皇帝的规格来安葬他。第二年,顺治又追封多尔衮为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升祔太庙。 <br>         <br>  但是仅过了不到一个月,就开始有人告发他生前曾谋篡帝位,而且话一出口,诸王大臣就纷纷响应,群起攻击。于是,刚刚亲政的顺治皇帝下令将多尔衮削去爵位,撤出宗庙,开除宗室名分,没收家产,平毁陵墓。多尔衮一下从巅峰跌入谷底。 <br>  一百多年以后,乾隆才彻底为多尔衮平反昭雪。他称赞多尔衮“抚定疆陲,一切创制规模皆所经画,寻即迎世祖车驾入都,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乾隆指出:“宵小奸谋,构成冤狱”,认为多尔衮谋反,纯粹是奸臣的诬陷。 <br>  在我们了解了多尔衮的一生的遭遇以后,特别是他身后遭到清算的这件事上,那么有关“太后下嫁”的疑团就不难解开了。 <br>  首先,如果太后确实下嫁给多尔衮的话,在多尔衮死后尸骨未寒的情况下,没有人敢出来陷害他。另外,如果多尔衮确实娶孝庄为妻的话,那么他就成了顺治皇帝的继父。顺治这么搞倒搞臭多尔衮,那他就承认自己曾经认贼作父了。 <br>  我们在当时朝鲜的《李朝实录》中,也没有找到“太后下嫁”的任何记载。如果太后再婚是公开的,清朝政府也会给朝鲜颁布诏书。即使这件事是秘密的,每年都会有几批朝鲜使节到北京进贡,他们肯定也会听说这件事。 <br>         <br>  几十年来,不少历史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考证和研究,多数人都认为“太后下嫁”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 <br>  关于“太后下嫁”这个传说,还有一个根据就是多尔衮的称号,叫“皇父摄政王”。有人说如果太后没下嫁,怎么会称为“皇父摄政王”呢。 其实多尔衮的称号是一步步抬高的。在清朝入关以后,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十月,他被册封为“皇叔父摄政王”,到了顺治二年的时候有个御史上奏说:“叔父是皇帝的叔父,不能大家都叫叔父,所以最后经礼部议定,就给他的封号抬高为 “皇叔父摄政王”。到了顺治五年,经过部院大臣的集体讨论,进一步把他的称号抬高为“皇父摄政王”。从此以后,在清朝的公文里头,多尔衮称号都称为“皇父摄政王”。 <br>  顺治是个任性的皇帝,他亲政后,孝庄仍时时告诫和规劝儿子。不幸顺治英年早逝,孝庄从皇孙中亲自选择了不满八岁的玄烨继承帝位,又一次担负起保护教化幼帝的重任。 <br>         <br>  孝庄并不像电视剧所说的,活到90多岁,而是在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688年1月27日)病逝的,享年75岁。 <br>  孝庄在死前对自己的安葬地也曾有过嘱咐。“太皇太后遗诏”记载,她对康熙说:太宗的山陵奉安已久了,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吧。康熙遵嘱,并将祖母生前所居住的慈宁宫殿拆迁移建到孝陵附近的昌瑞山下,改称“暂安奉殿”,停灵其中。直至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才在暂安奉殿原处就地起建陵园,葬入地宫。 <br>
4#
 楼主| 发表于 7.3.2005 19:42:21 | 只看该作者
康熙与西学  <br><br>         <br><br><br>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帝王中,清朝的康熙皇帝是惟一认真学习过西方科学的皇帝。 <br>  这是康熙年间御制的象牙计算尺,在数学史上被称为“甘特式计算尺”,它在清宫中出现,距离英国数学家埃德蒙甘特于1630年发明这种计算尺,最多也不过50年。 <br>  世界上第一台可计算加减法的手摇计算机,首先是由法国数学家巴斯柯,于1642年在巴黎研制成功的,时间也仅仅相隔半个世纪左右,在康熙手里也拥有了这种手摇计算机。这台手摇计算机就是康熙年间御制的,属于当时清宫的自制科技产品,而且将原有的加减二法增加到加减乘除四法,还独创了横排筹式计算法等。所以,这台手摇计算机多年来一直为外界所瞩目。 <br>  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已逐渐进入到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为了广泛传播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许多传教士不惜远涉重洋,来到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中国。意大利著名的传教士利玛窦,是用科学的钥匙叩开中国宫廷大门的第一人。他后来成为我国明朝修订历法的实际主持者。 <br>         <br>  继利玛窦之后,又有两位欧洲的传教士相继进入清朝宫廷,德国的汤若望和他的助手比利时的南怀仁,受明末清初大学士徐光启的聘请,到北京参加校正历法。在明朝灭亡以后,又担任了清朝主管天文历法的官员。 <br>  汤若望和南怀仁都曾经在意大利的神学院接受过系统的近代科学教育,他们依据欧洲通用的几何学原理,计算天象,校正了明代历法中的偏差。不过这种善意的举动,反而招到了清廷内部以吴明煊、杨光先为首的一批守旧官员的攻击。他们出于嫉恨,聚众诬告汤若望等人图谋不轨,并借助辅政大臣鳌拜的势力,把汤若望送进了监狱。 <br>  正在这时候,也就是康熙七年,北京发生了大地震,南怀仁预测到了这次地震,而吴明煊、杨光先却没有预测到,南怀仁抓住这次机会,终于将一纸诉状递到了当时尚未亲政的少年皇帝康熙手上。 那时候,康熙才15岁,接了这个案子以后,也不知道谁对谁错。为了明断是非,康熙特地下令南怀仁和杨先光到午门广场,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各自用自己的测算方法,测算正午时间日晷表上所显示出日影的长度,结果南怀仁的计算准确无误,而杨光先等人却没有测算出来。康熙当场宣布了汤若望事件纯属诬陷行为。 <br>  这场天文历法之争,康熙不但处理的非常成功,而且从中感受到了西洋科学合理性,并促使他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毅然打破国籍的限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监副,全权主管钦天监,把掌管天文历法方面的大权完全交给了这个外国人的手里。 <br>  天文数学的精确与神奇,激发了康熙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br>         <br>  法国传教士白晋在他所著的《 康熙大帝》一书中这样写到: <br>  在五、六个月的时间里,康熙已经掌握了几何学,能够随时说出他所画的几何图形的定理及其证明过程。他对我们说,《几何原本》他至少读了二十遍。 <br>  法国传教士洪若翰致拉雪兹神父的信中又这样一段描述: <br>  康熙在将近五年的学习过程中,他始终十分勤奋,而且对于政务也没一丝的耽误。他一直注意学用结合。例如在给他讲固体的成分时,他就会拿起一个球体,精确地称出它的重量,测出它的直径。 <br>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发黄,不起眼的小纸片,是康熙皇帝当年演算几何与算术的手稿,你仔细看,会发现上面有他亲手画的几何图形,而那些数字居然是他以皇妃年龄做的算术题。 <br>         <br>  康熙早年经常到京城的观象台观测天象,并准确地计算出某日某时日晷表上所显示的日影的位置,指出钦天监在天文推算中的错误。 <br>  康熙的数学水平,已经达到了对当时的学术成就,进行准确评判的程度。1689年,清初大数学家梅文鼎写了《历算疑问》一书,呈送到宫中。经过一番仔细研究,康熙对这本数学专著得出了“所呈书甚细心,且议论亦公平,此人用力深矣”的结论,他认为书写得很细心,观点也公平。 <br>  康熙对西方地理学也很关注。明末时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为中国绘制的世界地图,艾儒略写的《坤舆图论》、《职方外纪》等书,都曾是康熙学习世界地理的教材。后来南怀仁又撰写了《坤舆外纪》,对西方地理及地理学作了进一步的介绍。 <br>  康熙离开北京,前往黄河三门峡、内蒙乌梁素海等地,每到一处,都留心学习地理方面的知识,努力做到理论和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br>  在黄河、淮河、运河交口的大堤上,他总是指着东流的河水,耐心地向当地负责管理水利的官员讲解如何计算水的流量: <br>         <br>  他说,你可以先量水闸口的宽度,计算出一秒钟的流量,然后再乘上一昼夜的时间长度,河水的流量就算出来了。 <br>  西方医学也是康熙非常感兴趣的一个科目。1693年,康熙患疟疾,传教士张诚、白晋等献上从法国带来的奎宁,使他很快恢复了健康。从此,康熙对西方医学的兴趣就更浓厚了。他令法国传教士巴多明把法国皮理著的《人体剖学》翻译成满文。传教士罗怀忠精通外科,康熙任命他为内廷行走,可以在内宫自由出入。另外,他还任命罗得先、安泰为随从医生。 <br>  康熙受到欧洲传教士的影响,为了是培养自己的高级人才,在京西的畅春园,设立了蒙养斋算学馆。 <br>  康熙让大臣们从全国各地推荐年轻的科技人才,到蒙养斋学习深造。皇帝还经常提出要以欧洲的、其中包括巴黎制造的各种艺术作品为样品,鼓励工匠与他们竞赛。” <br>  康熙创建的蒙养斋算学馆是18世纪中国诞生杰出数学家的摇篮。大数学家梅珏成、明安图等都是蒙养斋算学馆培养出来的。康熙聘请传教士任算学馆教师,要求他们讲授当时已传入中国的西方数学,并要他们翻译编辑了《欧几里德几何原本》、《比例规解》等十几部满汉文数学书籍。 这些书籍都收录在康熙钦定的《古今图书集成》内。 <br>         <br>  代数在当时被称作借根方算法,又称“阿尔热巴拉”,康熙作为中国最早接受西方代数学的人,多次向大臣们谈及“阿尔热巴拉”,还亲自到蒙养斋授课。 <br>  经过多年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实践的经验积累,康熙终于在晚年组织了两项重大的全国性科技工程。 <br>  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组织了全国优秀的天文数学家,集体编纂了一部我国科技史上具有很高价值的天文数学乐理丛书《律历渊源》。其中第二部《数理精蕴》的编纂,就是在康熙直接指导下进行的。 <br>         <br>  二是组织了一支测绘队伍,分赴全国各地实地勘测绘制地图。这支测绘队伍跨越了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各省,绘制了一幅幅分省地国。康熙55年(公元1716年),法国传教士白晋将各省分图总绘成一幅全国地图,连同分省图一同呈献给康熙。 <br>  这就是著名的《皇舆全览图》。它是我国第一次用科学方法绘制的地图,准确可靠。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认为,“它不但是亚洲当时所有的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当时的西欧各国所有地图都更好,更精确。” <br>
5#
 楼主| 发表于 7.3.2005 19:44:29 | 只看该作者
统一台湾  <br><br>         <br><br>  郑成功原籍福建南安县,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生于日本平户。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明末清初,在他20岁的时候,明朝灭亡,清朝入主中原。 <br>  这时候,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与几位明朝大臣一起,在福建拥立唐王朱聿键为皇帝,历史上称隆武帝,树立了抗清的旗帜。 <br>  在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郑芝龙投降清朝,而郑成功却继续抗清。顺治末年的时候,郑成功还在坚持抗清,他的处境越来越困难。郑成功决定进取台湾,将台湾作为抗清的根据地。这时候,台湾已被荷兰占领了38年,郑成功要收复台湾,只有与荷兰殖民主义者决一死战。 <br>  顺治十八年三月二十三日(公元1661年),郑成功率领船队于金门料罗湾出发,到达澎湖,等待战机。几天后,郑成功大军冒风雨,出奇兵,乘着大潮越过鹿耳门航道,在台湾登陆。 <br>         <br>  十二月十三日,在郑成功军队的强攻下,自知必败的荷兰殖民者终于投降,荷兰对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郑成功也成为第一个从西方殖民者手中收复祖国领土的民族英雄。 <br>  此时清朝已完成了中原地区的统一,大规模的抗清斗争基本已经被平息,统一台湾的课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以郑成功之子郑经为首的郑氏政权,实际上已成为非常孤立的割据势力。 <br>  从康熙二年到二十三年(公元1663年—1684年),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康熙始终坚持统一的原则,以“抚”为主的策略,清军与郑家军打打谈谈,谈不成再打。 <br>  康熙二年,清军进攻金门、厦门。清军将领马得功战死,最后金门、厦门仍然全部被清军占领,郑经在大陆上已经没有一点地盘了,他被迫撤到了台湾。 <br>  接下来的两年,清朝政府任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为靖海将军,统领清军水师两次大举进攻台湾、澎湖。因为遭到海上飓风袭击,这两次进攻都 没有成功。 <br>         <br>  清朝政府根据当时的形势,策略上作了些调整。一下子打不下来,就改以谈判、招抚为主了。 <br>  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清朝派总兵孔元章去台湾,向郑经表示,如果愿意削发称臣,可以封他为“八闽王”。但郑经却提出,他要在中国版图之外当个国王。 <br>  清朝政府没有放弃和谈。为了表示和谈的诚意,在康熙七年的时候,把福建水师都撤了,水师提督施琅也被召回京城。在这之后,清朝政府再次特派刑部尚书明珠,携带康熙诏书去与郑经谈判。但郑经的立场丝毫没有改变,仍然坚持“照朝鲜事例,不削发”。也就是说,他只能像当时的朝鲜一样,成为中国的一个藩属国。 <br>  康熙听了奏报,说:朝鲜从来都是属于外国,而郑经是中国人,如果他在台湾而不剃发,怎么能说明他已经归服了呢?这说明,康熙坚持统一的大原则,坚决反对郑氏政权自外于中国的要求。 <br>  郑氏集团的立场,促使康熙开始下决心对台湾由抚转为剿。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出现重大转机,清朝政府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康熙十八年,福建总督姚启圣上疏请求重新设立福建水师提督,并极力推荐仍由施琅担任。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并决定,恢复设立水师提督的建议被采纳,但是当时任命的水师提督不是施琅,而是万正色。 <br>         <br>  万正色一上任,立即抓紧修理旧船,赶造新舰。先以新船配官兵,开赴定海也就是今天的浙江舟山进行训练,同时奏请朝廷,迅速调兵遣将。康熙得到万正色的奏报后,随即命令江南总督何席熙迅速挑选2000名优秀炮手,飞速赶赴万正色的军前报到。 <br>  康熙二十年正月(公元1682年),郑经中风死去。据姚启圣奏报,郑氏集团内部再次发生王位之争,年仅12岁的郑克塽继承了王位。 <br>  康熙皇帝在得到郑经病死和台湾内乱的密报以后,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时机已经到来。他果断地将原来的福建的水师提督万正色调任为陆路提督,把具有丰富水战经验的施琅,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并且加太子少保衔,而且叫福建的总督巡抚和福州的提督,偕同施琅一块进取台湾。施琅坚决主张先攻澎湖,再取台湾。 <br>  康熙二十一年六月,施琅命总兵董义、曾成等,率快船23只,前往澎湖侦察。董义等人于六月初四日中午开船,第二天午后驶抵澎湖。初八日回到厦门。“来去无阻”,非常顺利。 <br>  康熙二十一年十月六日,康熙在乾清门再次询问大臣的意见,大学士明珠说:让施琅一人进兵,似乎可行。康熙终于批准了施琅的作战方案,同时授予施琅全权军事指挥权。并指出施琅可以根据情况自行决定如何进剿。 <br>         <br>  台湾郑氏集团在得知清军大举进攻的消息以后,马上进行了布置,加强防守,摆开了架势,准备迎战清军。 <br>  据《靖海记事》记载,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公元1683年),施琅在铜山港誓师,率精兵3万多人,大小战船300余艘,扬帆直驶澎湖。十六日晨,清军水师与郑军船队在澎湖洋面开战,战斗极为激烈。施琅的指挥船遭到郑军围攻,右眼受伤,差点当了俘虏。 <br>  清军失利以后,马上退兵外洋。清军经过调整准备,六天后,再次发起进攻,寻求与郑军决战。 <br>  施琅将战舰分为三路,自率56艘,攻击敌水师主力,另有80艘继后。每路中再分三队,不列大阵,约好每5艘攻击郑军1艘。 <br>  这一战术,发挥了清军在数量上的优势,结果刘国轩大败。郑军的主力,遭到毁灭性打击,只有刘国轩等少数将领逃回台湾。 <br>         <br>  澎湖大捷传到北京,康熙大喜过望。澎湖是台湾的门户,以清军的优势这时候一鼓作气攻打台湾,是可以获胜的。然而康熙还是决定下旨招降,并即派侍郎苏祥赶到福建。 <br>  这时的郑氏集团已惊惶失措。郑克塽急忙召集部下,商议对策,结果是意见分歧。 <br>  施琅马上将郑氏集团内部分歧奏报给康熙皇帝。康熙及时发布命令:郑经之子郑克塽等,如果能率军民人等登岸投降,将赦免从前的抗违之罪。 <br>  在清朝政府的感召之下,郑克塽、冯锡范、刘国轩等捧表归降,交纳了土地、户口、府库册及大印。施琅于八月三十一日登上台湾岛受降。秋天,台湾兵民剃发,台湾终于统一了。 <br>  施琅率军到台湾受降后,妥善安置了所有投诚人员,又宣布免除海岛三年赋税差役,当年应缴纳的谷租也减去4/10,受到全岛军民的热烈拥护。郑氏家族对抗清朝政府40年,康熙不仅没有将他们视为“乱臣贼子”,反而给予许多赏赐。康熙还下令,将郑成功、郑经父子的灵柩运回老家南安安葬,并亲自撰写一幅挽联,称赞郑成功有胆有略,是一位在海外孤军奋战的忠臣,称颂郑成功收复中华疆土的不朽功绩。 <br>         <br>  台湾既定,应当如何善后,清廷内部还有过一场激烈的争论。施琅坚决反对放弃台湾。大学士李霨、王熙也主张台湾不可放弃。康熙最终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康熙二十三年四月(公元1684年),清朝政府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进一步明确了台湾的归属。另外台湾军政机构与内地也完全相同,连衙署建筑也改变了,像内地一样,“衙门口,朝南开”了。<br>
6#
 楼主| 发表于 7.3.2005 19:46:00 | 只看该作者
雍正——篡位与继位说 上 <br><br><br>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69岁的康熙皇帝玄烨,做了六十一年大清皇帝之后,在京西的畅春园去世。 <br>  七天后,皇四子胤禛继承了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雍正。不久,有关雍正篡位的传说就悄悄开始流传。 <br>  随着时间的流逝,雍正篡位的故事在民间演绎得越来越生动。野史中关于雍正篡位的传说,归纳起来竟有五种之多。 <br>  一是“雍正改诏说”。康熙皇帝本来是把皇位传给十四子允禵的,可是雍正却暗地里把诏书中的“十”字改成“于”字,这样诏书就成了“传位于四子”。 <br>  二是“隆科多改诏说”。隆科多是当时的步军统领。在康熙病重时,本来发了一道谕旨,叫远在西宁的十四子允禵紧急回京,要传位给他,可是隆科多把遗诏捏在手里,没有发出去。等到康熙皇帝驾崩,隆科多假传圣旨立了四子胤禛。 <br>         <br><br>  三是“隆科多改诏说”的另一版本。认为康熙刚咽气,隆科多赶紧从“正大光明”匾的后面,取出康熙密藏在那里的诏书,把“传位十四子”改成“传位于四子”。 <br>  四是“雍正投毒说”。康熙在畅春园病重时,皇四子胤禛进了一碗人参汤,康熙喝了就归天了。 <br>  五是“年羹尧改诏说”。年羹尧是当年的川陕总督,传说雍正的母亲曾与他私通,入宫八个月就生下了雍正。所以雍正是年羹尧的私生子,改诏的事是年羹尧干的。 <br>  史学家和档案学者首先否定了民间那几种雍正篡位传说的真实性。 <br>  满语是清朝的国语,康熙的诏书不可能只改汉文,不改满文。满文是竖写的,把“十”改成“于”是不好改的。 <br>  清代的用语规范,档案中凡写到皇子时,都要写成“皇某子”、”而不能写成“某皇子”。仅将“十”字改成“于”字,岂不是将“传位皇十四子”改成“传位皇于四子”。 <br>         <br>  再说清代人写“于”字是用繁体“於”,而不是现在简体字“于”字,所以将“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完全是凭主观的想法编造出来的。 <br>  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康熙遗诏里写着:“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仅从它的写法来看,改成“传位于四皇子”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br>  再如,说“雍正进参汤下毒”,由于康熙对医道颇有研究,曾经多次说过,人参对于南方人比较好,对北方人不合适。所以雍正要真想做手脚,也不会公然用进参汤这一招。 <br>  此外,说“隆科多从正大光明匾的后面取出诏书偷改”,同样不合历史事实。皇帝在世时不宣布谁是继承人,只是把所选继承人的秘密谕旨写进诏书里,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到皇帝死后才当众宣布,这种做法叫秘密立储。这种制度是从雍正才开始的。 <br>  至于说,雍正是年羹尧的私生子,更是无稽之谈。在雍正朝《起居注》中雍正明确的说过,事实上他比年羹尧还大呢。 <br>  学者们对雍正继位问题的学术研究并没有停止。他们的结论又分成两种,一种认为雍正不是正常继位的,也就是说,他可能是篡位或者是自己立自己为皇帝的;还有一种则认为雍正是正常继位的。 <br>         <br>  我们先看看,认为雍正不是正常继位的学者的说法。这派学者认为,雍正在康熙病逝前后,精心策划了篡取皇位的阴谋 。步军统领隆科多是雍正的心腹,当时他负责畅春园的保卫工作。在康熙病危昏迷的时候。雍正在隆科多的帮助下,伪造康熙遗诏,变相软禁皇子们,编造七位皇子和隆科多一起听到康熙口传遗诏的重要情节,乘机篡取皇位。 <br>  这派学者认为,证明雍正合法继位的关键问题,是康熙皇帝临终前,是不是曾经诏见了七位皇子和隆科多,并且康熙给他们口授了传位遗旨。这派学者通过对相关档案研究后,得出的结论认为这个情节是雍正自己编造的。 <br>  康熙的孙子弘旺所编《皇清通志纲要》和康雍时期肖奭的《永宪录》,是记载有康熙帝去世逝情况的两本私人著作,在这两本书中,都没有记载康熙皇帝临终前,召见七位皇子和下达传位遗旨这件事。 <br>  康熙皇帝临终前,诏见了七位皇子和隆科多,并听到康熙的传位遗旨这个情节,是雍正自己编造的。因此,康熙的遗诏也不是真的。按照雍正自己的说法,康熙是在驾崩当日“仓促之间一言而定大计”的,这句话就说明康熙没有留下文字遗诏。从这两方面来看,现在保存的这份遗诏中,关于传位给雍正的内容不可能是康熙的遗愿,更不是康熙亲手所写,而是雍正与亲信们伪造的。 <br>  雍正及其支持者们编造了康熙传位的情节又伪造了康熙遗诏,所以雍正坐上皇帝宝座之后,严厉惩处了包括允禵在内的一批自己的兄弟和前朝的宠臣,不是整死,就是打入大牢。收拾年羹尧和隆科多这样的宠臣,是为了堵他们的嘴,打击他的兄弟,是为了清算跟他争皇位的竞争者。十四子允禵是与雍正竞争皇位最主要的对手,雍正继位后,在回北京的途中,雍正将十四子允禵变相软禁了,并一直囚禁了十几年。 <br>  这派学者认为,康熙晚年最喜欢的是十四子允禵,是有意把皇位传给他的,让他去西北打仗是为让他建功立业,树立威信。皇十四子允禵到前线两年就指挥部队进入了西藏,立了大功,为此清政府还绘有允禵进入西藏的画,来纪念这件事。 <br>         <br>  康熙想让这个十四子,实际上也是雍正的亲弟弟,让他首先打西藏,进军西藏。为什么他那么做呢,实际上是想让他儿子将来做皇帝,因为北京的儿子很多,争得厉害,在外面立了大功,那回来就不得了了。康熙六十年,皇十四子允禵回来了一趟,按道理应该给他立位,康熙觉得还不够,他想,过一年,到康熙六十一年再立吧。让他去打准噶尔,如果他把准噶尔打败了,那不得了,康熙计划着想往这样的方向发展。 <br>  康熙不但特意安排十四子允禵去西北打仗,让他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同时康熙对十四子允禵,在担任抚远大将军期间,是非常关心的。 <br>  皇十四子允禵在担任抚远大将军期间,康熙皇帝在给他的朱谕、朱批中说了很多意味深长,寄予厚望的话,比如有一次康熙在朱批中写道:“人心最为重要,你要时刻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类似这样的话语,在这些满文朱批奏折中是非常多的,可以说是随处出可见。 <br>  关于年龄问题,他们认为也有疑问,在竞争皇位的皇子们当中,皇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在年龄上处于劣势。 <br>  根据《庭训格言》中的记载,康熙帝有一次在和皇太后的谈话中表示,在他看来皇三子允祉和皇四子胤禛都已经年过四十,快要进入老年了。康熙帝不大可能,选一位在他看来年龄已经过大的皇子来接班。 <br>  至于因为康熙非常喜欢皇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的儿子弘历,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所以增加给传位于皇四子胤禛的砝码,是比较牵强的,而且是片面的。 <br>  事实上根据满文档案等材料的记载看康熙帝对皇孙们都是非常喜爱的,特别是对废太子胤礽的儿子和允禵的儿子更加喜爱,这些皇孙中有不少人从小被康熙帝带在身边,得到康熙帝的言传身教。 <br>         <br>  根据以上种种怀疑,这部分学者还进一步推论:正因为雍正篡权皇位心里有鬼,在阴间都怕受到父亲和祖先责骂。所以才没有遵循“子随父葬”的习俗,安葬在清东陵来陪伴父亲和祖父,却把自己的陵墓选在相隔数百里外的清西陵。 <br>  近代史学界,关于雍正是非正常继位的观点,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历史学家孟森在他的代表作《清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一文,他认为康熙本拟传位给皇十四子允禵,是雍正伪造遗诏,夺得皇位。这也是雍正继位问题,由民间传说成为学术研究课题的重要标志。 <br>
7#
 楼主| 发表于 7.3.2005 19:47:39 | 只看该作者
雍正——篡位与继位说 下   <br><br>         <br><br><br>  认为雍正是非正常继位的说法,上一集我们给大家作了介绍。那么,认为雍正是正常继位的学者又是怎么说的呢? <br>  首先,这派学者认为,传位遗诏是根据康熙的遗愿写的,这件康熙遗诏,毕竟是清朝留下来的原始档案,在没有发现确凿证据前,不能轻易否定。 <br>  康熙遗诏是两派学者争论的焦点之一。持正常继位的学者们认为,说雍正的即位过程搞了阴谋,却又拿不出过硬的、令人信服的证据,而现存的康熙遗诏,则十分明确说是要传位给雍正。 <br>  康熙遗诏有两大部分,一部分讲康熙六十年的业绩,这部分内容在康熙五十六年就已经写好了,另一部分,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讲要把皇位传给他的第四个儿子。如果就因为遗诏不是康熙的亲笔,是别人写的,就推论遗诏是假的,那么有些问题就很难解释了。因为历朝历代皇帝的遗诏,一般都是别人代笔或者是老皇帝死后,按照他的遗愿来写的。 <br>         <br><br>  比如说乾隆帝的,雍正的儿子,康熙皇帝的孙子。他继位之后,也有个继位诏书。那个诏书里头就对他父亲的那个时代的政治,提出了好多改革的意见。可是如果我们要来分析的话一下,这个遗诏书,实际上是新皇帝写的,也不是老皇帝雍正帝亲笔写的啊,但是我们并没有人怀疑说乾隆皇帝他不是合法继位的。 <br>  从《康熙实录》的记载来看,康熙临终前召见了皇子们和隆科多等人,下达了传位给皇四子胤禛(雍正)的遗命,这个事应该是真实的。 <br>  康熙皇帝他在位的第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凌晨病危了,就紧急召见了他这些儿子。当时召见的有六个皇子,都是年龄比较大的,到了他的寝宫,同时还有一个就是国舅,叫隆科多,当时任是步军衙门统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北京卫戍区司令,当时在场的是六个人,加上隆科多就是七个人。此外,康熙的三十岁以下的儿子,就像十五子、十六子、十七子都在寝宫的门外听候。这时康熙帝就传下遗言,遗言里就是皇四子雍亲王,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能继承我的事业,因此让他继我的位。 <br>  康熙病危派皇四子雍正代他去祭天,雍正在此期间多次觐见康熙,这不但说明有召见这个事情,而且包含特殊意义。《康熙实录》中清楚的记载了这一经过。 <br>  当时皇四子雍亲王在什么地方呢?他正在天坛。这个祭祀一般都是皇帝亲自祭祀的,可是康熙皇帝当时已经有病,所以就派老四去代他祭天。康熙帝召见这几个皇子留下遗命的时候,同时也下达了一个旨令,把雍正召到畅春园的寝宫来。 <br>         <br><br>  另外,有些皇子还在世的时候,雍正不可能编造康熙召见皇子们的事,否则他们一定会把真像揭露出来。可是至今没有发现这方面档案材料。 <br>  雍正继位后,关于雍正篡位的议论,朝野上下,京城内外沸沸扬扬,雍正编纂了《大义觉迷录》进行解释和辩驳,这是可以理解的。在《大义觉迷录》里面,雍正引述了康熙临终前召见七位皇子和尚书隆科多的事,他没有想到,这样做反而引起了更多的怀疑和议论,其实这件事情在清圣祖实录里面有记载,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实录记载康熙诏见七位皇子和尚书隆科多。 <br>  关于接班人的问题这部分学者认为,皇四子允禛是康熙皇帝晚年最终确定的接班人。从康熙立太子又废太子的过程,可以看出,康熙到晚年确实已经倾向于选择皇四子允禛继承皇位。 <br>  康熙很早的时候就正式立了太子,当时康熙才22岁,他立的太子是皇二子允礽,才刚刚满周岁。后来康熙就发现了问题。皇太子从小在特殊的环境下长大,变得骄横跋扈。更要命的是在朝廷里结成太子党,对康熙的皇权构成了威胁。所以在康熙47年的时候,康熙皇帝宣布“天下断不可以付此人”,第一次废了太子。 <br>  没想到废了太子,反而激起了众多皇子争夺太子位置的野心。皇子们的争斗从地下转为公开,愈演愈烈。康熙为制止这种情况,又在第二年重新立允礽为皇太子。 <br>         <br>  但是三年之后,太子党又成了让他头疼的事。到了康熙五十一年,他又再次废了太子。这两立两废太子,伤透了康熙的心。作为一国之君,接班人的事不能不想。这时候,在众多的皇子中,列入康熙考虑范围之内的主要是皇三子、皇四子和皇十四子三人。 <br>  从雍正朝《起居注》等档案中记载的,康熙曾对大臣们说:一定找一个“坚固可托之人”作未来的主人,说明康熙对谁继位已是心中有数,而且从雍正继位前后的能力,特别是他继位以后治理国家的能力,也可以说明“坚固可托之人”是指的雍正。所以最后康熙选择的是皇四子允禛。 <br>  康熙六十年以前,在皇三子和皇四子之间,还看不出康熙对谁有多少偏爱,但是到了康熙六十年的时候,康熙先是谕令皇四子胤禛带隆科多去清查京通各仓,并明确表示:若派其他人去不一定能办成。十一月初九日,康熙皇帝又指定胤禛代替他去行祭天大典,这就不难看出康熙对皇四子胤禛的器重和信赖了。 平时康熙也曾多次说胤禛“诚孝”。可以说,康熙对这位皇子的人品是十分赞许的。 <br>  为什么说他选中的不是皇十四子?因为在康熙五十七年十一月,皇十四子允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远赴西北。这时康熙皇帝可能确有让其建功立业,为承继皇位创造条件的打算。但如果康熙真的想传位给皇十四子的话,是不会在自己年老生病的时候,再次把他派到那么远的地方去的。按当时的交通工具,从下达指令到他回到京城,最快也得二十多天。 <br>  雍正继位以后,十四子允禵被召回北京,雍正确实将他软禁,但这只是雍正认为允禵对皇权有威胁采取的措施,不能以此说雍正就是篡位。 <br>         <br>  持正常继位说的学者还认为,康熙选中胤禛,因为他喜欢胤禛的第四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这话倒也有些来历。康熙第一次见到弘历是在弘历12岁的时候,当时康熙应胤禛之请到圆明园吃饭,他见弘历天资聪颖,品貌端正,立刻就有了好感,当时就下令让弘历搬到皇宫中,住进皇子们住的毓庆宫,他还亲自指导他读诗书。有时候康熙到围场打猎或是平时批阅奏章,都要弘历在一旁侍奉着。 <br>  在清东陵的乾隆陵前,有一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立的《裕陵神功圣德碑》。碑文记述了乾隆一生的丰功伟绩,也非常明确地表述了是康熙皇帝、默定了乾隆为继其皇位的第三代皇帝的意思。碑文中引用了周朝太王因看中其孙子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而立昌之父为帝的故事。可以说,这是最早明确表述康熙默定乾隆继未来帝位的一种正式的、带有权威性的官方看法。而这一点,也间接说明,雍正是正常继位的。 <br>  关于雍正是合法继位的说法,近代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史学家,对相关史料进行研究以后认为,雍正正常继位是成立的。特别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一批研究雍正的专著问世,有力地支持了雍正合法继位说。 <br>  1985年,南开大学历史系冯尔康教授出版的《雍正传》;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韦庆远教授发表了《论封建皇权和皇位继承问题》; 1999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李国荣、张书才合著的《实说雍正》,;2000年,海外学者杨启樵教授在《揭开雍正帝隐秘的面纱》都指出:雍正属于正常继位。 <br>  亲身经历了皇室中夺储斗争风风雨雨的雍正,深知皇权交替是关系到政局稳定的大计,经过深思熟虑,创立了秘密立储的制度,以后就成了清朝皇室的家法。从此,清朝历史上再没有发生过公开争夺太子位的宫廷斗争了。<br>
8#
 楼主| 发表于 7.3.2005 19:56:56 | 只看该作者
雍正——务实求真  <br><br>         <br><br>  提起“康乾盛世”,人们都知道,那是清朝的鼎盛时期 。康熙乾隆,这两位皇帝的丰功伟绩也备受赞扬。然而,康乾之间还有一位皇帝是雍正,对于这位皇帝,历来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br>  康熙皇帝雄才大略,平定了三藩,统一了台湾,稳定了边陲,为大一统的清王朝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但到晚年,他满足于现状了。这样在当时的官场上,就渐渐滋长了虚诈、迎合、粉饰、浮夸这样一种腐败的风气。因此,惩治腐败,整顿官场风气的重担,也就落到了康熙的继承者雍正的肩上。 <br>  雍正一生,以务实精神治天下。他刚一继位,便针对腐败衰颓之风进行了坚决地惩治与清肃。他直截了当地告诉文武百官:“朕平生最憎虚诈二字”,“最恶虚名”。一“憎”一“恶”,鲜明地表达了他对虚伪、欺诈等腐败风气的批判态度。 <br>  雍正每天都要批阅大量的奏折,少则一二十件,多则三四十件,为此常常工作到深夜,有时他的批语甚至比奏折本身的文字还要多。今天,在留存下来的在清宫档案中,就有数以万计的雍正批过的奏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雍正对腐败的痛恨和他务实的作风。 <br>         <br>  不知道从何时起,清代官场上流行着这样一种陋习,各省文武百官刚刚到任时,几乎都是极力地述说当地的吏治民生如何地糟,等过了几个月,就一定奏报说,通过雷厉风行地整顿,情况已经如何地好转,以此显示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对这类奏报,雍正毫不客气地指出:“只可信一半。” <br>  有一次,川陕总督岳钟琪将几个省区严重干旱的情况如实上报,雍正夸奖他说:凡地方事情,都如此据实奏报,不加丝毫隐饰才合朕意。朕希望所有内外大臣,办事只讲一个真字。 <br>  贪官污吏压榨百姓的惯用手法就是摊派克扣。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主管四川陕西军政要务的总督岳钟琪,将两省乱摊乱派的名目进行综合,共有三十多项,他把这一情况如实上报朝廷。雍正夸赞岳钟琪毫不护短。他还指出,不但四川、陕西有乱摊乱派的现象,其他各省都一样。为此,雍正选派一大批官员调往四川、陕西,让岳钟琪坚决果断地替换掉各府州县的不法贪官。 <br>  奏折是君臣之间沟通情况,上传下达的工具。清朝文武大员的奏折,都是派专人赴京,直接送到皇宫大门。雍正指出:有事,一个月上报几次都无妨;没事,哪怕几年没有折子也不会怪罪。他反复强调:“只务实行,不在章奏。” <br>  云南布政使葛森没事找事,频繁上奏。雍正就批评他说:路途这样远,派专人送来这些没有用的奏折,不知你用心何在?如果想用密折奏报,来讨好皇上、挟制上司、恐吓下属,那实在是耍小聪明了。 <br>         <br>  雍正多次告诫群臣说:说一丈不如行一尺。他所关注的是文武大员是否实实在在地干事,而决不在于奏报是否多,说得是否动听。因此,他对官员进京面见皇帝也一直控制得很严。 <br>  雍正早就发现,有些地方官,只看皇帝脸色办事,事务大小都要请示皇帝。对这种事,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人实际上是在推卸责任,为自己留条后路。 <br>  雍正后期,清政府连续六年在西北用兵,讨伐叛乱的准噶尔部首领,当时的军事统帅岳钟琪曾就何时进军如何用兵等问题请示皇上,雍正严厉批评他说:朕在数千里之外,怎知道当地具体情况,这都是你大将军因时因地酌情办理之事,朕怎么可能神机妙算、给你下命令呢? <br>  雍正认为,凡事不考虑本地实际情况,只知道遵旨而行并不一定是好官。云贵总督鄂尔泰对不完全适合本地情况的谕旨敢于变通执行,提出不同意见,雍正赞赏他是为国家做官。而云南巡抚沈廷正一味迎合谕旨,雍正严厉斥责他:是为自己做官。 <br>  对于那些不做实事、光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的阿谀奉承之徒,雍正简直是嗤之以鼻。有一次,川陕总督查郎阿和陕西巡抚武格在受到批评后在折子上自责说“奴才愚昧”。雍正用红笔在“愚昧”二字旁重重划了一笔,训斥道:若把你这个愚昧之人用为封疆大吏,那么朕的愚昧又怎样讲? <br>         <br>  雍正认为,对清官也要具体分析,当官的若不干事或者干不好事,人品再好,也不过是个木偶,起不到治世安民作用。 <br>  直隶吴桥知县常三乐,廉洁安分,也没有什么过错,但是他胆小软弱,以致地方好多事久拖不决,工作很难有起色。直隶巡抚李维钧要把常三乐从县令职位上调开,吏部却认为常三乐没有什么劣迹而不予批准。雍正得知道这件事,毫不含糊地指出:常三乐当官软弱,实属失职,应当免去官职。看来,在雍正手下,且不说贪官,就是平庸无为的人也很难混下去。 <br>  雍正皇帝对于清除贪官庸人是毫不手软,而对有才干的人却是倍加爱惜。 <br>  河南大员田文镜铲除贪官,果断坚决,由此招致了不少人的怨恨,有人给他开列了十大罪状。雍正经过核实后,将诬告者治罪,下令田文镜官升两级。雍正在田文镜的奏折上,表扬他“为国忠诚。”并好言安慰田文镜说:“小人流言何妨也,不必气量窄小” <br>  浙江总督李卫,办事严猛,不徇私情,得罪了不少大官。这些人合伙向雍正告状。雍正却说,李卫性情粗犷,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他却是“刚正之人”。朕赏识李卫,就是因为他操守廉洁,实心任事。 <br>         <br>  为了造就一支高效的官吏队伍,雍正命令文武百官荐举人才。 <br>  雍正在位也不过短短的十三年,由于他治理国家比较严厉,整顿官僚队伍也很严厉,所以在身前身后都留不少骂名。但是他能广开言路,对于他不懂的地方事务,鼓励官员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br>  雍正作为大清的皇帝,并不以万能自居,他对自己不很了解难以决断的事情,往往坦率地承认,而不是轻易下结论。一次,雍正收到一件如何料理台湾事务的奏折,他看后认为:“其中多有可取之处”。但他并没有立即下令推行,而是十分慎重地批示:朕不知地方情形,不敢轻易颁旨。雍正把这件奏折转给福建总督满保,让他与提督、总兵等经办台湾事务的官员共同商讨,选择其中可行的去办。 <br>  自古以来皇帝都被称为天子,自以为无所不晓,无所不能。但雍正却认为未必,他曾经多次颁发谕旨,要求身边的大臣,看见朕的过错,直接指出,“使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br>  雍正即位的第一年,就命令朝中文武大臣每人写一份奏折,专门给皇上挑错,并交待说,挑的错哪怕是不太合适,朕也不会怪罪,但若是瞻前顾后用一些空话来搪塞,却是万万不可的。 <br>         <br>  有一个叫周英的人,雍正派他到西藏去统领军队,后来发现周英这个人能力不行,办事浮躁,地方官员反映不好。雍正很坦率地对身边大臣说:派周英到西藏,属于用人不当,这是我用人上的错误。雍正的难能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相信自己可能犯错误,尤其在于一旦发现有错,他能够公开承认并立即加以改正。 <br>  在中国历史上,雍正是比较杰出的帝王之一。然而,作为一个极力加强专制统治的封建皇帝,必然有许多错误,甚至有人指责他为暴君。但是,雍正在治理国家方面,的确是一个务实的封建君主。正是他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才在一定程度上革除了康熙后期遗留下的虚诈不实的官场弊端,为乾隆初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br>
9#
 楼主| 发表于 7.3.2005 19:59:12 | 只看该作者
雍正与炼丹  <br><br>         <br><br><br>  在中国河北省易县的清西陵中,有一座陵墓叫做泰陵。它就是雍正皇帝的墓地。 <br>  雍正是一位引起后人争议较多的皇帝。他的即位登基令人猜疑百出,他实行的严厉治国政策让人评说不已,而他的突然暴死,更给后人留下一个难解的谜。 <br>  关于雍正的死,雍正朝的《起居注》是这样记载的: <br>  雍正十三年这年的八月(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住在圆明园,在八月十八日那天他与大臣们商量处理少数民族的一些事情,二十日他召见宁古塔的几位地方官员,二十一日仍然正常的办公。 <br>  但是到了二十二日他却突然得了病,当天晚上,朝中的重要大臣们都被匆匆忙忙的被召入他的寝宫,这时已经是奄奄一息的雍正便宣布传位给儿子乾隆。第二天,58岁的雍正就在圆明园咽下了他的最后一口气。 <br>         <br>  对雍正皇帝的突然死亡,清朝官方只有如此简单的记载,也没有说明任何原因。这就很容易引起人们的猜测。 <br>  民间最为流行的说法是,当时有一位侠女叫吕四娘,她的父亲和爷爷都因为文字狱被雍正杀了。为了报仇,吕四娘挥剑砍去了雍正的头。在安葬雍正时,只好铸造了一颗金头来替代雍正的脑袋。 <br>  另一种说法更让人吃惊。据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有个恋人叫竺香玉,是林黛玉的化身。这竺香玉后来被雍正霸占,成为皇后。曹雪芹想念恋人,就找了一个差事混入宫中,与竺香玉合谋,用丹药将雍正毒死。 <br>  还有的野史传闻,说是宫女与太监串通一气,用绳子把雍正勒死了。 <br>  另外,有的历史学家曾经推论,雍正是突然中风死去的,虽然推论有一定的道理,但尚未拿出特别有说服力的证据。 <br>  那么,雍正究竟是怎么死的?历史学家们近年来对清宫档案进行了大量研究,越来越多的史学工作者认为,雍正吃丹药中毒致死的可能性极大。 <br>  炼丹是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法,为的是长生不老。丹药,也就是他们常说的仙丹,可能不少人都听说过,据了解道士们是用铅砂、硫黄、水银等天然矿物做原料,用炉鼎烧炼制成丹药的。 <br>  雍正在没当皇帝的时候,对丹药就产生了兴趣。当上皇帝以后,极力推崇金丹派南宗祖师张伯端,把他封为“紫阳真人”。雍正特别赞赏张伯端发明了金丹要领。 <br>  至少从雍正四年起,雍正就经常吃道士炼制的一种叫“既济丹”的丹药。从他对田文镜奏折的批语中,可以知道他感觉服后有效,还把丹药作为礼品赏赐给鄂尔泰、田文镜等一些受他宠爱的大臣。 <br>  雍正八年春,雍正闹了一场大病。为了治病,他命令内外百官大规模访求名医和精于修炼的术士。这是雍正当时亲手写给各省总督、巡抚的谕令,每份内容完全一样。 <br>  皇帝给各地官员的谕旨,如果内容文字相同,通常都是由负责抄录的大臣代笔,惟独这份谕旨,全是雍正皇帝用朱砂一笔一笔,一份一份亲自书写的,现今保存下来的就有15份,足见他对这件事的高度重视。 <br>  浙江总督李卫,接到谕旨后立即向雍正皇帝秘密奏报,说民间传闻河南道士贾士芳有神仙之称,特推荐此人进京为皇上治病。 <br>         <br>  雍正得知这一消息,马上命令主管河南山东两省政府的总督田文镜派专人送贾士芳进京。 <br>  贾士芳进宫初期,雍正还觉得治疗挺见效,可是后来渐渐发现,贾士芳用按摩、咒语等方术控制了自己的健康,他想让雍正舒服就舒服,想让雍正难受果然就难受。于是,下令将贾道士斩首,罪名是:贾士芳在朕的面前使用妖术。 <br>  雍正虽然杀了贾士芳,但他并没有因此失去对道士的信任。 <br>  据清宫档案记载,雍正从闹病到死去,大约五年时间。这当中雍正一直频繁地参加道教活动。雍正在苏州给道士还定做了法衣,一次就是60件。今天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雍正当年穿道教服装的画像。所有这些都说明雍正确实信奉道教。 <br>  雍正如此尊崇道教,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治病驱邪”。就在雍正大搞道教活动的同时,皇家园林圆明园就开始升火炼丹。清宫《活计档》,是清宫专门记载皇宫日用物品的内务府账本,这里面就披露了雍正炼丹的一些情况。最早出现的有关炼丹的记载,是在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的《活计档》,其中十一月有一条,十二月有三条。 <br>  在雍正八年到十三年的内务府《活计档》中,有关雍正炼丹的记载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根据专家统计,在这五年间,雍正先后157次下旨向圆明园运送炼丹所需物品,平均每个月有两三次。 <br>         <br>  在这期间,光为炼丹用的煤炭就有234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铁、铜、铅制器皿,以及矿银、红铜、黑铅、硫磺等矿产品。 <br>  当时在圆明园内为雍正皇帝炼丹的道士有好几个,其中主要的有一个叫张太虚、还有一个叫王定乾。这些道士在圆明园里炼丹没有辜负雍正皇帝的期望,真的炼出了一炉又一炉所谓的金丹大药。 <br>  雍正吃了道士们炼制的丹药,自我感觉良好,所以他不但自己吃丹药,而且还拿出一部分赏赐给出征打仗的将士和一些关信官员。雍正皇帝赏赐丹药的记载,在清代档案中,我们今天还能够看到。 <br>  在雍正十二年三、四月间,雍正皇帝曾经两次赏发“丹药”。这些档案,多次使用了“丹药”二字,“丹药”二字,明白无误地载入了清宫档案中。而且雍正传旨的时间,“丹药”赏给谁,怎样包装都写得清清楚楚。特别要注意的是,两次赏赐旨意都是从圆明园来的帖子传发,又是内务府总管海望亲手交出。由此可知,这些御赐“丹药”,就是在圆明园的御用炼丹炉里炼制的。 <br>  因为,炼丹所用的铅、汞、硫、砷等矿物质都是有毒性的,对大脑和五脏侵害相当地大。在现代生活中,环保工作的一大任务,就是严格控制,并尽量降低这些物质在生活环境中的含量。从这个角度上讲,所谓可以长生的丹药和害人的毒药简直没有什么两样。 <br>  《活计档》中记录:“八月初九日,总管太监陈久卿、首领太监王守贵一同传话:圆明园要用牛舌头黑铅二百斤。”就是说,在雍正死前的12天,还有200斤黑铅运入圆明园。 <br>         <br>  黑铅是有毒金属,过量服食可使人致死。研究这个问题的史学专家认为,这不是偶然巧合,而是直接证明了雍正之死,完全有可能是丹药中毒造成的。 <br>  研究雍正问题的专家,南开大学的教授冯尔康先生在《雍正传》就认为雍正死于丹药中毒是合乎情理的。清宫史专家杨乃济先生他则提出了“雍正帝死于丹药中毒的旁证”。还有,在日本的华人学者杨启樵,他通过长篇的论证推断,雍正就是吃丹药中毒而死的。 <br>  研究雍正的学者们还普遍注意到,雍正的儿子乾隆对炼丹道士的处理露出了许多破绽。就在雍正死后的第二天,刚刚即位的乾隆便下令驱逐炼丹道士张太虚、王定乾。乾隆在谕旨中还特别强调,雍正喜好“炉火修炼”的事是有的,但只是作为游戏,并没有吃用丹药。如果真的没有吃丹药又何必辩解呢?就在同一天,乾隆还告诫宫内太监、宫女不许乱传“闲话”,免得让皇太后“心烦”。所有这些,不能不让人推测雍正就是死于服用有毒的丹药,死于炼丹道士之手。 <br>  雍正既然是一些吃丹药丧命,那么炼丹道士本来应该是杀头的,可是乾隆为什么仅仅把他们赶走就算完了?对此研究者以往大多解释说,乾隆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大丧期间不宜杀人。 <br>  雍正皇帝在执掌朝政方面,以求真务实治天下,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他的悲剧是不懂生与死的自然规律,迷恋于炼仙丹,吃仙药,一心想长生不老,最后仅以58岁享年,就突然抛弃了金銮殿,永远躺在泰陵的地宫里。<br>
10#
 楼主| 发表于 7.3.2005 20:00:46 | 只看该作者
曹雪芹的家世与兴衰  <br><br>         <br><br>  翻开中国著名的文学巨著《红楼梦》,开卷第一回就告诉读者,作者曹雪芹曾“经历过一番梦幻”。在大起大落中,他饱尝了人间冷暖,看透了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正因为如此,他终于耗尽心血,写出了封建社会末世的百科全书《红楼梦》。所以,曹雪芹的成长、《红楼梦》的创作,与曹家的兴衰是紧密相连的。 <br>  曹雪芹的先祖,原是宋朝开国大将曹彬的后裔,明朝初年随着军队到了辽东,从此就在辽阳住了下来,世代继承军职。 <br>  明朝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统率后金八旗兵攻占沈阳、辽阳一带,曹雪芹的太高祖曹世选、高祖曹振彦被俘投降,沦为满洲贵族的包衣,也就是家奴。曹世选父子后来被分配到多尔衮属下,充任多尔衮的仪仗亲兵。 <br>  曹振彦能武能文,受到主子多尔衮的赏识,将他提拔为旗鼓牛录章京,也就是由汉人家奴编立的兵民合一基层组织的军政长官,率领亲兵保护多尔衮行军征战。 <br>  清朝顺治元年(公元1646年),清朝定都北京,曹家也跟随着大军入了关。此后,曹振彦考中贡士,历任山西吉州知州,大同府知府、两浙盐运使,成为三品高级文官。 <br>         <br>  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摄政王多尔衮死后被认定犯了大罪,顺治将多尔衮的正白旗收归自己掌管,曹家也由王府包衣转为内务府包衣,成为皇帝的家奴。这时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也由王府护卫升任内廷二等侍卫。 <br>  “内廷”就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曹玺在这种地方当差,他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和皇家的人接触,取得他们的喜欢和信任。在三年以后,康熙皇帝出生。按清朝的制度,凡皇子、皇女出生后,一律在内务府三旗即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包衣妇人当中,挑选奶妈和保姆。曹玺的妻夫人孙氏,被选为康熙的保姆。从此,曹家与皇帝的关系也就更加亲密。 <br>  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正担任内务府营缮司郎中的曹玺被康熙任命为江宁织造,负责织办宫廷里和朝廷官用的绸缎布匹,以及皇帝临时交给的差使,充任皇帝的耳目。 <br>  由于曹玺忠实勤奋、办事利索,康熙对他更加宠信,又赏蟒袍,又赠一品尚书衔,并亲手写“敬慎”的匾额赐给他。康熙二十三年,曹玺“积劳成疾”,死在工作岗位上。康熙南巡至江宁时(今天的南京),亲自到织造署慰问曹玺的家属,还特派了内大臣去祭奠他。 <br>  曹玺的儿子,也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17岁时就当上康熙的侍卫,深得康熙赏识。 <br>  康熙二十九年,他出任苏州织造,两年后又调任江宁织造。从此,曹寅和他的儿子曹颙、继子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5.5.2024 02:20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