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quantum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民乐欣赏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4.6.2003 15:04:51 | 只看该作者
战台风<br><br><br>(筝独奏曲)<br>  由王昌元在上海港码头体验生活时,有感于工人与台风顽强搏斗的精神而创作<br>。乐曲除引子外,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以快速强烈的节奏,表现码头生气勃勃、热<br>烈欢腾的劳动景象。第二部分采用左右手在筝码两侧反向刮奏,以及扣摇(即在右<br>手拇指摇的同时,左手拇、食指紧夹筝弦,在筝码与右手触弦点之间,先左后右,<br>往返捋动)的技法,模拟台风的呼啸。第三部分通过旋律节奏由疏至密,左手伴奏<br>由简至繁,以及音区变化等变奏手法,造成逐渐紧张强烈的音响效果,使人联想到<br>工人们与台风激烈奋战的场面。第四部分以宽广清新旋律,抒发工人们胜利的豪情<br>。最后,是再现部分。乐曲气势磅礴,形象鲜明。曾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br><br>
62#
 楼主| 发表于 4.6.2003 15:05:30 | 只看该作者
出水莲<br><br><br><br>(筝独奏曲)<br>  传统的客家筝曲,又称“中州古调”。它采用传统的十六弦钢丝筝演奏,音色<br>清脆,音韵委婉。乐曲表现了水莲出污泥而不染,濯清之连而不妖的情臊。全曲旋<br>律清丽、典雅;速度中庸、悠闲:(音符打不出)演奏者右手以连托演奏的前倚音<br>润饰曲调,富有动力,同时还以不同的触弦点弹奏造成丰富音色的对比:靠近岳山<br>处,音色则高雅明亮;中段常在岳山和雁足的中间弹奏,音色则柔美动听。左手则<br>发挥按弦的多种功能,重按3的6音时则升高为4和b7音,构成一种特殊的“软<br>套”(重三六);以上滑音产生后倚音,韵味悠长,又以重颤音偶尔点缀一下,色<br>彩清淡。全曲虽不长,但却以各种丰富的表现手法将出水莲的神态,气质刻画得栩<br>栩如生。<br><br>
63#
 楼主| 发表于 4.6.2003 15:06:58 | 只看该作者
蕉窗夜雨<br><br><br><br>(筝独奏曲)<br>  中州古曲。软套(重三六)音阶。全曲分五段:主题和四次变奏。主题的旋律<br>幽雅,速度缓慢,常以滑音和颤音润饰,表现了一种静谧、安适的意境。第二段速<br>度略快,增加了喜悦的情趣。第三段由四分之四转四分之二,速度渐快,出现连续<br>的低音切分节奏,尤是隆隆雷声。第四段以扫缠绵支法和切分节奏相结合,表现淅<br>沥的雨声;雨停了,而屋檐上的积水仍然嘀嘀嗒嗒地落在芭蕉叶上,晶莹四射,别<br>有情趣。全曲却是一幅工笔精细,素色淡雅的水墨画,引人入胜。乐曲的标题可能<br>取自宋词:“只知愁上眉,不知愁来路。窗外有芭蕉,阵阵黄昏雨。逗晓理残妆,<br>整顿教愁去,不合画春山,依旧流连住。”(陆游妾某氏《生查子》)<br><br>
64#
 楼主| 发表于 4.6.2003 15:07:29 | 只看该作者
高山流水<br><br><br>(筝独奏曲)<br>  传有多种流派的乐谱,均以“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为题材。浙江武林派的<br>传谱旋律典雅,指法简洁,讲究韵味,比较内在含蓄,曾被改编成二胡曲。曹东扶<br>订谱的河南板头曲则是民间器乐曲《六老板》的放慢加花:(音符)旋律流畅、节<br>奏明快、形象鲜明;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互表敬意,结为知音。山东<br>的《高山流水》则是多首乐曲联奏的套曲,如由《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br>铃》和《书韵》四联曲成一套。<br><br>
65#
 楼主| 发表于 4.6.2003 15:07:58 | 只看该作者
渔舟唱晚<br><br><br><br><br>    渔舟唱晚是古筝的代表曲目之一,其风格古朴清新,格调高雅深受广大音乐爱<br>好者欢迎 。关于此曲来历,一说此曲是娄树华根据古曲&#39;归去来&#39;改编,一说由金灼<br>南所作。<br>   金本与娄本差距较小,但金本较娄本少一乐段,现在流传的大多为娄本。由于<br>技巧的发展及后人的不断完善,现在的渔舟唱晚已远非原来的渔舟唱晚可比。但前<br>人功不可没,我们应该感谢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音乐财富。娄树华以古曲《归<br>去来》为素材发展而成。金灼南根据山东传统筝曲《双板》等改编而成。现广为流<br>传的娄本前半部分与金本同,后半部分为娄本所独有。乐曲开始,以优美典雅的曲<br>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画面。接着,以(音符)为种子<br>材料作逐层递降,音乐活泼而富有情趣。当它再次变化反复时,采用五声音阶的回<br>旋,环绕(音符)层层下落,这个旋律不但风格性很强,而且十分优美动听,确有<br>“唱晚”之趣。最后将先递升后递降的旋律接合成一个循环圈,加以多次反复,并<br>且速度逐次加快,表现了心情喜悦的渔民悠然自得,片片白帆随波逐流,渔舟满载<br>而归的情景。<br>    这首富有诗情画意的筝曲曾改编为高胡、古筝二重奏及小提琴独奏曲。<br><br>
66#
 楼主| 发表于 4.6.2003 15:08:27 | 只看该作者
寒鸦戏水<br><br><br><br>(客家筝曲)<br>  客家,是指南宋末为避乱而迁居广东潮、梅地区的中原人。客家筝曲又称“中<br>洲古调”。有人认为曲名作《寒鸦戏水》更为合理。此曲采用传统十六弦钢丝筝演奏,<br>音色清越,余音悠长,音韵委婉。按传统的五声音阶重按滑音的润饰下显得柔<br>和动人,形成别致的风格韵味。由于乐曲以4音取代3音而成为旋律骨干音,所以<br>实际上转入了以清角为宫的上四度宫系,当地称它为“重六调”(六是当地传统记<br>谱法中的谱字,即简谱的3,重六指演奏时将3重按升高为4)。乐曲以轻盈的旋律、<br>清新的格调、别致的韵味,表达了寒鸭在水中嬉戏的情趣。<br><br>
67#
 楼主| 发表于 4.6.2003 15:08:55 | 只看该作者
林冲夜奔<br><br><br>(筝独奏曲)<br>  陆修棠、王巽之于1962年根据昆曲《宝剑记.夜奔》一折为题材, 采用<br>《新水令》曲牌的旋律加以改编发展,表现林冲夜奔梁山的情景。全曲分四段。<br>第一段是慢板,节奏自由,低音区的切分节奏音型和中、高音区的摇指旋律交替<br>进行,尤如叹息和悲愤的交织。第二段转入小快板,前半段多变的节奏配以多变<br>的技法模仿戏曲中的锣鼓场面,具有一种恐惶不安的情绪;后半段在左右手固定<br>低音的伴和下,右手在高音区奏出急促的旋律,具有一种紧迫感:(音符)第三<br>段以连续的滚拂扫弦、重吟和摇双弦技法模拟风雪交加。第四段旋律紧凑而坚定,<br>表现林冲最后突破重重险阻,满怀信心地奔向梁山。<br>
68#
 楼主| 发表于 4.6.2003 15:09:26 | 只看该作者
东海渔歌<br><br><br><br>(筝独奏曲)<br>  这是张燕以渔民劳动生活为题材创作的筝曲。乐曲开始,以连续上、下行历音<br>伴奏号召性音调作为引子,展现了一幅大海汹涌澎湃的画面。在引子后,乐曲分为<br>三部分。第一部分,运用长摇技法奏出多以四度进行构成的、开阔优美、富于歌唱<br>性的主题,并从末句派生出欢快跳跃的对比性的曲调。经反复演奏后,主题用左手<br>移低八度再现,右手用历音技法奏出颠簸激荡的音型作陪衬,表现了渔民愉快出海<br>的情景。第二部分采用号子音调,右手时而用单音,时而用和音弹奏旋律,左手以<br>劳动节奏作伴奏,表现一领众和的劳动场面。第三部分,主题再现,音乐宽广而富<br>于激情,表现了渔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br><br>
69#
 楼主| 发表于 4.6.2003 15:09:53 | 只看该作者
香山射鼓<br><br><br>(筝独奏曲)<br> 曲云作于1980年。乐曲取材于西安鼓乐的同名乐曲及琵琶曲《月儿高》。<br>作者擅长弹筝,并熟悉陕西地方戏曲,运用秦筝按变音等演奏技巧,使该曲具有<br>浓郁的地方色彩。引子以清脆的泛音与华彩的琶音描绘了空山香烟袅袅,响起了<br>梵音的情景。第一段,运用揉、吟、滑、按以及擘、撮等技法奏出慢而柔美的主<br>题音调。第二段在左手上行刮奏声中呈示《月儿高》的音调后,右手以密集的摇<br>指,左手伴以低音,表现了山在虚无飘渺的意境。第三段用“勾搭”的组合指法,<br>将全曲推向高潮。最后用双手快速交替演奏的技法,展示了人们在举行香会时那<br>种热烈而欢腾的场面。该曲于1983年在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上被评为优秀音<br>乐作品。<br><br>
70#
发表于 8.6.2003 15:44:59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2.11.2024 14:26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