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181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湾人的日本情结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10.6.2007 20:00:24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来源:http://sanbaimen.blog.hexun.com/9779132_d.html<br /><br /><br /><br /><br /><br />二、苦难的历史<br />  <br />  按照连横(连战他爷)的断代,台湾的历史自荷兰人发现台湾开始。此前,称为台湾的史前时代,当地原住民(也称高砂族、高山族)是太平洋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人种,在岛上过着渔猎、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史前时代的台湾之所以与世隔绝,不与外人相通,不为外人所知?笔者认为,与台湾原住民的“猎头”习俗有关。荷兰人占据台湾前,中国人自唐宋起大量移殖南洋各地,为何唯独近在咫尺的台湾,岛上没有中国人的踪迹。不是没有,而是来者尸首分离、有来无回。不论是海难、还是迁徙移民,上台湾岛的外来人,与原住民相遇的后,可能多被割头,是造成台湾少有历史文献记载的原因。<br />  <br />  四百年的台湾史,分为荷据时期、明郑时期、清统时代、日治时期和民国时期。四百年的台湾史,大部份时间里,是多数台湾原住民和到台湾拓殖汉人的苦难史。<br />  <br />  荷兰人统治台湾后,开始招募大陆人到台湾殖民。当年的大陆农工,多是迫于饥寒、谋救生存,才到台湾拓殖,在很长的时间里,多数是孤身前往,其危险程度,远远高于今日大陆下井挖煤的农民。<br />  <br />  危险来自原住民的猎杀,台湾高砂、平埔两族的原住民,有猎头的习俗,即所谓的“出草”。对到台湾拓殖,侵蚀了原住民生存圈的汉人,原住民以割头伺候,不断袭击,到台湾拓殖谋生的大陆农工,落下头颅无数。最可恨的是荷兰人,还有清政府,对大陆殖民者,若有不顺从或有反抗之处,即招揽原住民一起镇压。镇压手段很简单,成本也很低:先用枪炮将聚拢在一起的汉人打散,剩下的事,交给原住民,汉人的头颅,就是对原住民的奖赏。<br />  <br />  互相间屠杀的结果,原住民从三、四十万人减到十多万人,而早期汉人拓殖者的非正常死亡率估计也在五成以上。<br />  <br />  到了满清统治时期,部份原住民逐渐汉化,大部份被压挤入中东部山区,来自泉州一带、漳州一带和粤北山区的客家人占据了西部、南部耕地,本土台湾人就是这些拓殖者的后裔。<br />  <br />  残杀没有因原住民退居山地而停止,大规模的分类械斗,由于满清官员贪腐无能,司法不公,行政无效而在漳、泉、客籍之间惨烈展开,满清政府不断地联合一派镇压一派,让台湾人之间,杀到昏天暗地,血流成河。以籍贯聚集的分类大械斗,相互掠杀,到日本人统治时,才被日本人公平的司法制度和有效的行政所抑制。<br /><br /><br /><br />三、台北烽火<br /><br />在日本出生、中日混血儿,“倭寇”头领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把荷兰人赶出台湾,开启台湾的明郑时期,汉人大规模移殖台湾。<br /><br />明代“倭寇”,实际是亦商亦盗的中国海上武装贸易集团……中国海商。其时,中国海上武装贸易集团,称雄东太平洋,匍匐牙、荷兰人东来时,屡屡败在中国海上武装贸易集团手下,初时依附于中国海上武装贸易集团,向中国海上武装贸易集团交保护费。中国海上武装贸易集团,经营从日本到中国到南洋的海上贸易。明朝海禁封关,不准贸易时,海商财路被断,逐向明军据点、官府城镇发动进攻,屡屡攻城拔寨,大败明军。明军败将和官员不敢承认败于中国海商,谎报“倭寇”袭击,从此,中国海上武装贸易集团,被官方和史书,记为“倭寇”。<br /><br />明未清初,郑芝龙父子征服其它“倭寇”,郑氏势力,称霸中国东南沿海,成为南明依靠的支柱。满清攻入福建,郑芝龙投降,郑成功因其日本生母被清军所杀,发誓报伤雪恨,驱清复明,据厦门(改名思明)抗清。<br /><br />郑成功反攻南京战败后,考虑到厦门守不住,逐定先取台湾、后取吕宋之策,打败荷兰,统治台湾,并屡屡威胁满清东南,多次反攻大陆。清军终以其国力优势,打败郑氏集团,把台湾收归版图。<br /><br />1894年,满清与日本之间为了争夺朝鲜半岛的控制权,在朝鲜和往朝鲜运送兵力的海上补给线爆发甲午战争,满清国大败。1895年4月17日签订马关条约议和,将台湾、澎湖及辽东半岛等地割让给日本。<br /><br />台湾的官员、士绅和住民对割让台湾感到震惊哗然,在满清南洋大臣张之洞的暗中策划纵容下,台湾宣布独立,成立“台湾民主国”,巡抚唐景松出任总统,客籍士绅丘逢甲任副总统,因甲午战争而增派台湾的近数万清兵负责防守,清朝暗中以民间捐助名义往台湾运去百万计银元、武器。<br /><br />1895年5月29日,日军在今日台北县贡寮乡一带登陆,清军不战而溃,携械逃亡,总统(抚巡)唐景崧、副总统邱逢甲也携款逃回大陆。<br /><br />台北城内,不战而溃的广东兵(广勇)和湖南兵(湘勇),对台北市民行抢掠。黑夜进行、白天也进行;起先是着便装行抢,后来军装也懒着换,身着清军制服携械结伙烧杀,居民、商户、官署均遭劫难。听说台湾巡抚衙门饷银百万两,守城清兵纷纷抢进巡抚府,并互相开枪,自相残杀,并放火烧了巡抚衙署,把台北城变成人间的活地狱。 <br /><br />以“台湾茶叶之父”着称的李春生,召集李秉钧、吴联元、陈舜臣等台北商人、乡绅,群聚于艋舺龙山寺讨论生存之道,会议决定派代表迎接日军进城,平定清军之乱。然而无人胆敢出任代表。<br /><br />29岁的鹿港小混混辜显荣(已故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之父)于是挺身而出,自愿担任代表。他举着白布条独自到地名为 “水返脚”的日军司令部,把台北的现况告知日本人,恳请日军早日进占台北。大感意外的日军半从信半疑的时候,李春生等台北仕绅与留在台北的欧美人商议后,又派出三个外国人,一个德国商人、一个英国商人、一个美国记者为代表,前来敦促日本人进入台北,维持治安。 <br /><br />日本人立刻请辜显荣带路,于六月七日清晨,引导日军快速赶到台北北门城下,向无人防守的城墙开火。住在北门,以卖芋粿维生的老妇人陈法和她儿子冒着日军枪炮,快手快脚登上城墙,放下梯子,让日军顺着梯子爬上城头,打开诚门进入台北城。日军在剪掉了长辫子的台北人的配合下,肃清在城内烧杀抢夺的清军。六月十七日,日本在台北宣布对台湾始政。 <br /><br /><br /><br />四、后滕新平:台湾现代化的推手<br /><br />1895年,满清将台湾割让给日本。1898年,后滕新平出任台湾民政长官,台湾进入一个史学上称谓的:后滕时代,开始了台湾的现代化。<br /><br />这一时期的殖民当局,政治上采行怀柔政策,顺应台人敬老尊贤的传统观念,召开飨老典、扬文会,并鼓励诗会活动,颁发绅章并启用地方乡绅;军事上,对抗日武装和占地为为王的土匪、山寨改剿为抚,由辜显荣组织保良局进行分化、招抚;经济上进行人口、土地林野调查,兴建港口铁路等基础工程,扶植农业和工业发展;启动教育、卫生等现代化进程的基础工作。<br /><br />1901年至1903,后滕新平请来享誉国际的日本教育家、农学家、政治家新渡户稻造出任台湾殖产局长,新渡户稻造提出的「台湾糖业改良意见书」,分析了近期岛内糖业衰落的原因,提出了改良台湾糖业的具体方法,其主要内容为:购入外国甘蔗品种,改良耕种方法,增加灌溉措施以改良土壤;加强技术指导,改良老式糖廓,从技术和资金两方面扶持本地人发展新型糖厂,引导日本国内资本到台湾投资糖业。新渡户稻造还设计台湾糖产组合组织,用今天的话语,就是“公司十农户”的模式。日本殖民当局全面采用新渡户稻造的意见,引入爪哇玫瑰竹种,给农民补助蔗苗费、肥料费、制糖机械费,提供贷款;对耕作甘蔗而开垦官有土地,垦成后无偿赠与。<br /><br />在日本殖民当局保护政策的扶植下,台湾新式制糖企业和甘蔗种植业大为发展,糖产从1902年的3万吨增1939加到113年泊万吨,成了世界砂糖制造中心,其砂糖出口到中国大陆、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北美、欧洲等地。<br /><br />在稻米种植上,引进蓬莱种育出台中65号稻种,修造水库水利增加灌溉面积,稻米产量从1901年的998万石增加到1938年的3195万石,粮米产量超出本岛需要的一倍。<br /><br />台湾工业和台湾的现在化,以农业的飞速发展为基础扎实展开。在产业总值中,农业产值所占比率由1905年的75%降到1940年的41%,完成了台湾工业化。其时,台湾电力的装机容量达到31万千瓦。<br /><br />日据时代的台湾建设,无论是为了供应宗主国日本的需要,或是做为日本侵略南洋国家的工业基地,心态是好是坏,其带给台湾当时和后续的发展,却是正面而重大,其终了的结果,替台湾完成了现代化的基本建设。或许日本当初只是想让台湾这只瘦小的鸡生蛋,事实上,却把台湾不小心给养肥。<br /><br />后藤新平对台湾的现代化的最大贡献,是在台湾建立了一套卫生和教育体系。十九世纪之前的台湾,是一个瘟疫横行的美丽岛,台湾人饱受鼠疫、霍乱、疟疾、天花、脚气诸疾之苦,后藤新平把卫生机构与警政组织勾连运作,用强制性的措施改变人们的卫生习惯,防治流行性疾病。鼠疫1896年由香港传入,其后22年肆虐各处,死者二万四千人,1917年被完全肃清,警察在灭鼠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天花因强迫种牛痘,1903年后锐减;对霍乱大体建立一套防治体制。脱离瘟疫的威胁,是台湾现代化进程中比经济成长更重要的一步。<br /><br />教育方面,殖民地政府建立了新式中小学教育体系,普及初等教育,至1920年时,台湾人小学就读率男子39.1%,女子为9.4%;1943年男子小学就读率男子80.9%,女子为60.9%。<br /><br />相对於饱受战乱欺凌的中国,台湾人民却拥有更好的教育水准及生活环境、生话质量。以1940年台湾人的卫生,教育,收入,家庭开支和食品结构等指标,其时,台湾人的生活质量,不低于大陆1980年的水平。在杀戮中渡过数百年的台湾,社会安定、生活富裕。<br /><br />台湾人的日本情结,就此产生。六十年后的今日,日本仍是本土台湾人最有好感的国家,更不要说生活和经历过其时其景人们。1943年,日本在二战中前线吃紧,在台湾募集志愿兵,名额六千人,有601147人志愿应募,百里挑一。日本每次在台湾募集志愿兵,都有数十万人报名应募,最著名的,就是高砂义勇队。至1945年4月盟军迫近台湾,改为征兵制前,计有16500人志愿服役,开赴战争。还有更多的人被雇在军队充当杂役、翻译,被派往中国大陆及东南亚。<br /><br />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台湾人并不认同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不少台湾知识青年,或投入台湾自主运动,或参加台湾共产党,参与台共领导的台湾独立和民主运动。1945年,日本投降后,台湾人仍然欢呼回归,对能够打败日本的祖国,充满敬畏和期待。<br /><br /><br /><br />五、祖国来了!<br /><br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裕仁广播《停战诏书》,宣布接受《彼茨坦公告》所规定的各项条件,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归中国。<br /><br />对能够打败日本的祖国,台湾人充满敬畏和期待。1945年10月下旬,第70军在基隆靠岸登陆时,人们涌向码头,自发地欢迎祖国的到来。作家吴浊流描述当时台湾本省人欢迎来自“祖国”的接收人员,这样叙述:“对这些接收人员,台湾人打从心底以对待英雄的方式欢迎。十月十七日,从祖国来了第七十军的三千人,与长官公署的官员一起在台湾登陆,这一天的欢迎情形,真是不得了,台北市不用说,远从台中、台南、高雄等地赶来的也不少。军队所经过的路两旁,砌成了人墙,其中有些日本人乖乖地并排站著,使我觉得异乎寻常。学生、青年团员,还有乐队,连谢将军和范将军也被抬了出来”。台南县佳里镇的著名文学家医生吴新荣,在参加地方上的“国庆”庆典时,也这样有感而发:“在这瞬间我们感激之至,不觉流泪,不期在此一生,台湾竟能光复,我们能做一个中国人了”。<br /><br />70军带给期待中的台湾人的祖国第一实感。这个祖国第一实感是什么,其时,担任宪兵第四团团长的高维民的回忆口述是这样:<br /><br /><br />“廿五日接收以前,我便装到台北各地走过,发现这个地方秩序井然,现象真好,并从新职人士中得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商店订价后不作兴讨价还价,店东可说是童叟无欺,对每个人都很和蔼、诚实。风气太好了,我非常感动。但是七十军的部队实在太糟,该军在基隆未下船前,虽有零星上岸,披着毯子,拖着草鞋,随便在船边大小便者,而因范围小,影响不大,正式下船时,虽然整队而行,其服装破烂,不堪入目,于夹道欢迎的人群中,顿使台省同胞失望。……七十军是先我一周来台的,这些兵于十月廿五日开始接收之日放出来以后,问题多了……当时台胞普遍都骑脚踏车(自行车),譬如到邮局办事,都把车停在邮局前面的车架里,那些兵一看没锁,也没人看,骑了就走。……那时候没铁门,也没有围墙,只是用几块石头,围成院子种些花草,也有少数士兵一看屋里没人,跑进去拿东西,这在过去从来没有的。还有,不守秩序,他们习惯的坐车不买票。搭火车不走正门,从栅栏上就跳进去;上车也不走车门,从车窗就跳进跳出。当时只有一家大陆口味的大菜馆蓬莱阁,该军一少校参谋吃饭时,对女招待动手动脚,惹起反感,乃开枪示威。”(高维民口述,福蜀涛记录,&lt;台湾光复初时的军纪&gt;,载《中华杂志》廿五期,1987)。<br /><br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台湾留给大陆人最深刻的印象,从大陆来的记者、接收人员当时发回的报告及事后回忆,被提到最多的一点,就是这个。<br /><br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台湾,来了一街国民党兵和接受官僚及随从后,文化的冲突,其情其景今人应该能够想象得出来。第70军及其后续进入台湾的大陆部队,被称为:贼仔兵。<br /><br />腐败一般都具有整体性,上下左右同流合污,行政和军事系统,从来就是一个绳上的两个蚂蚱,要腐败一起腐败,这是历史和现实,全世界一个模式,谁比谁好不到那去。<br /><br />陈仪对此心知胆明,初到台湾在广播电台广播,他向台湾同胞说:“我们公务人员有三件事情不做的,不偷懒、不欺骗、不揩油”,很多台湾人听了“不揩油”,都茫然不知所云,不知道什么叫“不揩油”?经过日本人五十年统治,台湾人无法想象公务人员偷懒、欺骗、揩油,官员贪污受贿,国民党的接受官吏,则以“五子登科”的大戏,活生生地给台湾人上了刻骨铭心的一课。<br /><br />有些台湾人抱怨:盟军给日本的报复只不过扔了二颗原子弹,而祖国给台湾的报复是来了满街贪官污吏、贼仔兵。<br /><br />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人形容日本人为“狗”,国民党到台湾接受,大陆来的官吏和部队被比喻为“猪”。1947年2月号《台湾文化》在《新伦理的争辩》一文中这样解释:“本省人把日本人叫做狗,是因为狗是兇恶的动物,日本人很兇恶的压迫本省人,如狗很兇恶的咬人一样。但是狗能替主人守门防贼,所以叫他们做狗。本省人起先很尊敬外省人,后来看透了一部分外省人的行为,有点像猪,因为猪是“不洁不净”、“光食而不做事”的动物,“不洁不净”就是贪污,“光食而不做事”就是“做事不负责”,“没有责任心”的意思,平心而论,像这样的外省人,实在不少”。<br /><br />可以这样说,虽然台湾人对日本人统治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成就感到满意,但还是有很多台湾人并不认同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不少台湾知识青年,在日治时期,或投入台湾自主运动,或参加台湾共产党,参与台共领导的台湾独立和民主运动。是国民党接受人员的行为,强烈的比对,激发了台湾人的日本情结。<b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10.6.2007 20:00:54 | 只看该作者
<!--emo&:s--><img src='style_emoticons/<#EMO_DIR#>/confused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confused_smile.gif' /><!--endemo-->  <!--emo&:s--><img src='style_emoticons/<#EMO_DIR#>/confused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confused_smile.gif' /><!--endemo-->  <!--emo&:s--><img src='style_emoticons/<#EMO_DIR#>/confused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confused_smile.gif' /><!--endem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6.6.2024 17:20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