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jiazaizhonggu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法轮功居然在Muenchen.TV上做了短片!气愤ing

[复制链接]
111#
发表于 29.8.2007 23:2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4 路人乙 的帖子

解放初期被取缔的迷信组织。。新名词儿也许叫邪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9.8.2007 23:23:29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中国人是越来越厉害了, 看来出国留学的人越多, 中国复兴的希望就越大呀. 不少德国人对我说等老一辈的领导退休后, 新生代的中国领袖一定能够将中国越搞越好, 言论自由, 民主都会慢慢实现的, 对于这一点我也是充满信心. 希望自己50岁以后能弄个主席当当, 嘿嘿. :pig3: : }; g. @# Y# q: T: V, X9 J4 S/ d* l. g5 C7 a Meinungen sind wie Arschloch, jede hat eine!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9.8.2007 23:23:44 | 只看该作者
一贯道 + E6 l I$ a& ~( F9 G6 m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G1 U5 K8 d' Y5 E* K1 U, y. \$ a" ]( p 此符號為母親的母轉90度,象徵一貫道的中心主神. t$ }2 L5 j. r- F9 ~, a1 a ; @, p) A% z% h C3 }, \9 J) X; p2 \: I' Z一贯道是发源于中国大陆、目前主要兴盛于台湾的宗教信仰。这种宗教信仰在香港亦有流传,而在有不少台湾移民的多伦多等地亦设有道堂。根据一贯道的官方历史源流简介,在台湾应是于1954年开始盛行。早期活动曾被中华民国政府压制,1953年内政部更颁布禁令,对其采取的限制直到1987年才解除,政府正式承认一贯道为合法宗教。: X2 L+ |" Y# O* ^ 4 k# m$ z8 {4 R) y2 p' M- d由于一贯道信徒有极大的比例吃素,故吃素的信众比率高于佛教。在台湾,据统计,信一贯道而吃长素者,较佛教徒的比例高。唯素食种类不同,一贯道中蛋奶素的比例较佛教高,佛教中奶素的比例较一贯道高。但一贯道亦有仅食用奶素者。 3 L" ^) O* d: [" d目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9.8.2007 23:2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5 山民甲 的帖子

别听他们瞎掰。。发展一个。。有分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9.8.2007 23:24:41 | 只看该作者
历史 3 L7 ~6 P8 v ] 7 \: g" P1 w/ z5 e1 d+ g依照“一贯道源流”的记载,“一贯道”这个名称开始于清德宗光绪12年(公元1886年),于山东一带开始传教,之后拓展至各地。 * D/ K1 X9 S0 @# b* H y3 k" Y0 O. `9 ]/ X9 c; j9 V& ~# X8 B 一贯道在民间的兴盛主要原因是由于传道者或是组织经常主动的帮助街坊邻居,教内人士亦是互相帮助,于是一贯道的活动与小民的生活紧紧的结合,从而兴盛。同时也是因为信徒经常的聚众活动,引起了当权者的注意,导致当局发布了禁止一贯道的禁令。 1 \/ m5 d4 Q5 i7 H2 I# |6 z m+ a& g9 f9 K ( l) ^2 N. \/ _6 F! e3 |: N9 b道统中,所谓的青阳期祖师,起源于伏羲氏,若从这观点来看,道统起于伏羲。又现有东土道统,起于达摩,若从这观点来看,道统亦可自达摩算起。又根据一贯道的总会说法,路中一是白阳初祖,也是实际上开始以“一贯道”为名而活动的开始,则道统起于路中一。 ; w* v+ B9 P& y" H* x8 H # X9 O" N/ |1 s H[编辑] 简介2 b; U4 @3 K V* ` ' r' g; @' E/ J; b2 W6 r 一贯道的中心主神是明明上帝:“明明上帝 无量清虚 至尊至圣 三界十方 万灵真宰”,被视为与儒教维皇上帝、佛教大日如来、道教无极圣母等同为一。根据一贯道的主张,宇宙真理虽只有一,但可经由各种形式依各地风俗民情来显现,所以世界五大宗教——儒、释、道、耶、回,分别于世界各地展现真理教化人心的力量,惟其宗旨皆相同无异。一贯道如上所述,是以全面性、无偏颇的真理观为依归的宗教。4 |6 d1 y3 L( A4 v6 L 1 p8 D3 S3 ?3 t' x! n' K0 @' Y [编辑] 一贯道的宗旨 ' W: z0 Y0 p D4 r* ], Q5 F 9 k& P/ K4 H$ J$ D敬天地,礼神明,爱国忠事,敦品崇礼,( F" b8 p* \% x- t* X + Q7 P3 f6 P. O2 T0 R" Z7 r孝父母,重师道,信朋友,和乡邻,1 i9 f9 t9 N$ N0 ?3 S + `, `, o, k9 X5 o) I& Y+ K改恶向善,讲明五伦八德, ]2 ?$ m6 a/ g: d5 s: F5 z$ j% j# O* q$ E8 g* L 阐发五教圣人之奥旨,& _/ j/ u& v( D+ Q6 | ! {# n$ c& l* N, b恪遵四维纲常之古礼,/ ~) x/ M* f, Y $ ^( B8 A i& S }4 y 洗心涤虑,借假修真,恢复本性之自然, 3 G+ U+ R1 x0 U4 G3 p7 v 9 c. e, D! ~8 c6 @启发良知良能之至善,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 W- H6 d. k4 p6 |5 k # F( q' i+ [4 `5 @5 s; S6 l* r# Q挽世界为清平,化人心为良善,冀世界为大同。0 l) j& P' e( A/ e- [: [- V - P2 S. f2 _) U. ?/ ?+ s [编辑] 素食 9 H$ O% @4 @7 G& i! | $ T3 F3 S. B" {8 x. f3 E* e一贯道对于吃素的看法,随着各组线的规定而有些微不同,大体上以奶蛋素为主,亦有部分鲜少吃蛋而吃奶素的。事实上,一贯道对初加入的信众日常饮食的要求,并未强迫信徒必要遵守严格的吃素的规定,大部份最初加入一贯道信仰的信众并非素食者。一贯道信徒可分为两大类:# ]1 T5 A, }6 _; j* x ; T; D2 [# D: ]! a' P# J* N7 A * 得道道亲:仅有得道,尚未清口。“得道”类似佛教的皈依,基督教的受洗。此类信众,不需要非常严格遵守吃素戒律,也就是不必完全遵守一贯道对素食的要求。有部份信众以方便为前题的方式吃素,亦有锅边素、逢农历初一、十五素食者,当然未清口的道亲,亦有严谨如清口道亲的人。4 l4 p7 U1 z% R4 |+ F. |4 T- W * 清口道亲:通常一信众得道后,接下来若是能饮食方面足够严谨,当一贯道信众完成清口立愿的仪式之后,则成为一个完全的蛋奶素素食主义者,从此不再食用荤食。清口立愿仪式是一个信众向(明明上帝)宣誓的仪式。但清口不只是专指饮食,在心灵修养、道德言行上,也要一并提升才是。( l2 P& U& b' r . e, o# G0 b/ T& l. y3 Z! [ [编辑] 佛堂$ q# o8 {7 V* T1 W2 Y5 g- _0 M " f O- M5 P+ O/ p) H' ` 一贯道设有家庭佛堂与公共佛堂。个人家庭中设有规模较小的家庭佛堂,而公用道场中则设有公共佛堂。部份较大的道场,另设有讲堂,专供讲道用。 4 P. B. |" Q. a/ p2 i! p# I5 y & D, I$ a2 F( Q; g6 n- O& n/ e7 n佛堂所摆设的主要是三盏油灯,左右两盏代表日月,中间一定会有一盏油灯,代表的是明明上帝(或称无极老母),除此之外,还有主祀神祇。主祀神祇多为儒、佛、道三家人物。一般来说以弥勒祖师(弥勒尊佛)、南海古佛(观音菩萨)、济公活佛(降龙罗汉)、孚佑帝君(吕纯阳)、关圣帝君,做为主祀神祇,部份佛堂会悬挂孔子、祖师照相,或悬挂于讲堂(讲道的场所)。少部份大型佛堂,设祖师堂纪念其已故领导者(祖师路中一、师尊张天然、师母孙慧明)。& @( y* R% T. F* Z3 ?$ g$ p* `* X 8 b- z7 n/ ~7 F2 t& c. F[编辑] 扶鸾借窍 3 k; Q5 t8 W% {% J% Q b7 x1 e& I2 M! x 扶鸾又称为借窍、降坛、显化,扶鸾时用三才,即天才、地才、人才。扶乩者为天才,抄字者为地才,报字者称为人才(三才相当于市井鸾堂的正鸾生、唱鸾生、录鸾生),按照一贯道的说法,透过扶鸾的仪式,可以让仙佛与三才合灵,并借此与信众沟通或传达讯息。由于扶鸾借窍的方式极具争议性,被认为是一种非理性的迷信操作,所以目前许多组线已渐不采用,专注研究关于道德修养的经典。但仍有极少数组线仍扶鸾,将其训文以作为教育人才之教材。4 h) i% }7 H: ~ X# O ; k9 R! C: N! F' V [编辑] 十八组线 3 d5 G1 P9 x! g# y. _5 s" V * M% a! e. B6 |9 L8 a7 b+ L( A9 Y一贯道依传入台湾的时间与领导人(称为前人)的不同,在台湾分成十八个组线,而其设立之佛堂堂号为以后各组线之组别称号。 0 b. p8 @" s1 u! `* s& K1 m2 g% T8 P0 s! w; k/ d L6 k [编辑] 基础组% O, k5 t: J( ^; o( Y; b0 Z 8 N h0 u6 ] X' s3 V源于上海基础坛,于1946年—1947年(民国35年—民国36年)间传入,现在分为三大支派: 7 ]7 @" c6 M+ @( W" |. K: `% s) r0 Y& n7 O6 s; M3 {) y& k% M! r$ o * 忠恕道场:以龟山乡忠恕道院及台北市先天道院为中心。 6 u$ F' U% T4 I S * 天基道场:以三重市天基圣堂为中心。/ m# P/ D* C; n# U3 G ^ * 竹南镇天相堂。/ b' F! B7 w Z3 D 2 x2 p0 k6 Q' h# l3 v! F+ s! [* W[编辑] 文化组! s2 Q+ ~, M4 s% w8 i: K2 { $ ` w5 j. B, k3 V% l6 ?源于天津文化坛,于1946年(民国35年)传入。3 n* t+ Z0 X3 D6 u$ k - S# S' w, N. Y- @% H [编辑] 法圣组7 z4 n/ G( w1 m , {- Y+ H; x: M2 g源于南京韩顺祥的忠恕坛,1938年(民国27年)由孙德椿传入。 l* \4 l' h; I' y& L & x9 H; c8 |) M[编辑] 干一组 3 P: E' G* J" W" S$ M # f& \- |5 N6 m源于天津干一坛,于1947年(民国36年)传入,由闻道弘于台北市成立佛堂。 : b( l/ }3 U" x: E) y/ r) X+ g# H6 T. i/ Q& H/ s$ z" X/ w [编辑] 天祥组: l; w: E l% p8 b2 O $ Z; Y* O8 G N4 A. X7 k 源于天津天祥坛,于1948年(民国37年)由刘懋忠等人传入,分为两个支派,最初分别以台北市文山区明德堂及中山区吉文堂为中心。& p ~( P& K. G8 N ; x# W- J1 _3 S3 C( | [编辑] 金光组 % |1 v/ K) f! y( L: x! u- V% O* d1 H0 k 源于上海金光坛,于1947年(民国36年)由庄祥钦及李孚生传入,总堂设台北县永和市。 w6 ]; k5 ?+ h1 {: X8 U 2 q9 Y. x2 D, B$ V9 M# i[编辑] 天真组 4 N; t* Z" _9 e: e8 o) a % E$ H# P8 W2 \0 U* q) V源于天津天真总坛,于1948年(民国37年)由张文运传入,总堂设台北市古亭区。 ) L+ i' F3 l+ G4 o1 `) \% C) I0 D) Q4 p" ~" T n/ h2 Y$ `% s, G [编辑] 慧光组$ c! b" _; y) [/ N3 S {: O V8 v- W ) T( V8 D& Q$ O源于安徽六合慧光坛,于1947年(民国36年)由张继勤传入。$ _- ~* g) `4 N% e1 X 1 Y$ N0 k( k2 c8 I" B. L [编辑] 浩然组 ( ^. K4 ^6 M1 u & N- B" z" \1 T' V3 D源于天津浩然坛,于1948年(民国37年)由金宝璋、牛从德、陈耀菊、梁华春等人先后传入,现分为两个支派: : R+ B. K9 W4 @) `3 B* i G. w' {. c. e2 o& D; A/ H- C * 浩德道场:以新竹县横山乡浩然道院为中心。) m" @& S7 @- o4 j9 M1 i$ E; x) e * 育德道场:以桃园市育德讲堂为中心。 ) s: `) f1 v: q0 l; p: [! f7 Q: l% v; R c; J" Q* g [编辑] 中庸组# D9 h# P# f" U 0 T0 h9 n7 G- x0 H2 m) C) f源于四川成都,于1948年—1949年(民国37年—民国38年)间传入,分为三个支派。) d. ~% ]# l$ p0 r 1 _/ F4 m" @% [& h8 `. I4 K[编辑] 安东组6 |, O- [( Z; Q( h * h4 o& W- O9 e 源于安东教化坛,于1950年(民国39年)由高金澄、柳人汉传入。其道场以新竹市宏宗圣道院为中心。 " W. s, t9 _. T( L' t7 J( ^' x) }- F: W [编辑] 宝光组 ( j. p! E7 d) W6 Y7 m + W* Y3 T2 Y; E2 a7 R' x源于上海宝光坛,于1935年—1947年(民国24年—民国36年)间由陈文祥、杨永江、林梦麒、周素玲、张志祺、刘长瑞、苏秀兰等人先后传入,现分为九个支派。/ _; t7 K6 B& G. G. } 1 O$ \# r& X6 R* L i * 崇正道场:由陈文祥所领导,以台中县太平市崇正宝宫为中心。 % w1 x5 Y. K' N: T B5 d * 元德道场:由唐和男为所领导,以桃园县龟山乡元德宝宫为中心。 ! C: ]$ ?% E B! Y5 i * 建德道场:由杨永江所领导,以台中县石冈乡天皇宫为中心。 7 U4 O2 Q* g2 [ * 绍兴道场:由林梦麒、周素玲所领导,总堂设于台中市。 . Y& U9 G6 o7 Z( `- o * 嘉义道场:由侯伯篪所领导,总堂设于嘉义市。 * _% [- _6 i) t, o& A * 玉山道场:由王寿所领导,总堂设于台南市。 7 v# q8 a3 O- _6 } * 武清道场:由谷椿年所领导,以台北市古亭的亲德堂中心。9 @' j) i6 Z0 N# T# T# Y O6 e * 台中道场:由刘长瑞所领导,总堂设于台中县大里市。 - }! R! G/ k' ?2 V. ] * 明本道场:由王名贵所领导,以南投县名间乡明本宫中心。 4 F4 \; ?) x/ U7 D* M4 p# l: g' n* v' f6 A0 P8 g3 w9 F% O [编辑] 明光组 + i% s. P1 l, Q! `( W# b9 J# @5 ^. z' R; Y4 U 源于浙江宁波明光坛,于1947年(民国36年)由于宗瑶及俞境长传入,以台北市大安区展光堂、台中大里和光堂为中心。 # z4 ?, k' E7 s7 z: D& K 4 v q4 l. q- n& E% P& z' a: |[编辑] 浦光组 * Y1 t# a! |2 }$ B5 G. m, S" r! ?/ h( a! L' t1 g 源于宝光玉山道场,后改隶香港浦光组,总堂为嘉义水上明德圣堂。1 S, y. |: s* t. G% a& Z * G; l! }, F+ x9 B[编辑] 常州组 5 C! v, k( {7 S7 ] 5 S) n3 {: ]* ^: z+ }: {4 K& F8 ] e源于江苏常州博德坛。于1946年—1947年(民国35年—民国36年)间,由匡佩华、徐昌大、顾爱珩等传入,总堂设台南市。 常州博德网站[1]# N3 b1 z# p6 _$ W6 {) M$ | ; B! p {- }5 X( K9 A3 ~/ y[编辑] 发一组) w4 k) \$ [9 p" j9 L' F/ r& F * x% c) k% o/ [1 J, H# F源于天津道场,于1947年—1948年(民国36年—民国37年)间由韩雨霖、刘振魁等传入以南投县埔里天元佛院为总道务中心,共分十一个支派:' E" X2 @+ K) O& r1 h" x5 S + c0 ]$ L; u3 M" r * 天恩道场:开创人为祁玉镛,以台北市木栅天恩宫为中心。 1 C u) C6 v& [* F1 Y* V% Y * 崇德道场:开创人为陈鸿珍,以南投县草屯镇光慧佛院为中心。# J: o8 ^( i |4 u7 y' ^8 y * 灵隐道场:开创人为李钰铭,以台北县三峡灵隐寺为中心。 % n5 u( M9 L; r! I ? * 天元道场:开创人为张玉台,以台北县三芝乡屏山天元宫中心。 ; m' v& d9 e% {8 \0 h * 光耀道场:开创人为王连玉,以桃园县新屋乡光耀佛堂为中心。 7 ~! P3 S5 T3 `9 `) ^* V * 奉天道场:开创人为徐燕妹,以新竹市奉天宫为中心。 4 H6 E% A" }+ f% z0 c6 I * 德化道场:开创人为林挺材,以嘉义县中埔乡普化堂为中心。 . o5 _5 ?) L; L: |; T3 c * 同义道场:开创人为刘全祥,以台南县新化镇同义宫为中心。& d5 }4 L, _6 F7 q* A: s+ w" M" { * 慈济道场:开创人为张勤,以佳冬济堂为中心。6 b. ]- w* D, Q6 {$ P2 S * 慧音道场:开创人为刘明德,以高雄县冈山慧音堂为中心。 % R2 E" ]8 Z' ^; O * 慈法道场:开创人为张瑞青,以屏东市慈法宫为中心。9 S2 X( Y) g6 M3 Z 5 }* v2 k; U1 Q7 y5 m- t, R [编辑] 阐德组 9 O9 ]7 F/ w6 A6 X# v/ ]" F8 p6 N& w8 X, P* H" Q 1982年(民国71年)由缅甸阐道场传入,现在台北市通化街有天德堂及高雄市左营有天明堂。 / K: i _: ]# ~2 s0 H/ ~ ; c% W. P) A2 S[编辑] 兴毅组* n5 ?5 W3 B3 D3 Z% m , F4 t4 v8 ^6 ?出自天津兴毅坛,1947年来自牡丹江的何宗好(河北迁西县人,1906年─1988年)率孙正阳、王春茂、马仲龄、张常江等人才,由天津出发抵台,在台南市设纯阳坛,成立此一组线。次年,又有天才葛景涛、孔宪周、及李凤英、李凤君姐妹,先后来台协办。& w2 {8 Z1 k# T1 i# R 3 ]* L+ U( {" U9 y) M1 B该组线由台南市首开六甲,继开高雄、嘉义、虎尾等地,并向中、北部拓展,数年间拓及全台,至1955年道场分成台北市、台中、彰化、嘉义、台南县、台南市、高雄县、高雄市、屏东、台东等十单位运作。1959年又成立“兴毅理事会”,由嘉义孙顺治、台南市薛福三(台湾台南县人,1936年─1989年)出任正、副主席,襄谋与毅道场决策。至1987年道务已发展达三十一个单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9.8.2007 23:25:07 | 只看该作者

Meinungen sind wie Arschloch, jede hat eine!

狂:to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29.8.2007 23:25:20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情况 E2 [& l" f. X5 u% L2 l" V 这篇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6 A$ C# C, J) l$ ] 0 G2 d$ g3 R4 u' _, `' C9 L9 {) h 8 ?: }( T+ } Q+ j, @1949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大陆各地建立起新政权。新政权初期集中打击中国国民党、三民主义青年团成员,不触及一贯道等组织,并争取一贯道成员成为新政府的支持者,直到1950年10月。有迹象表明,有些一贯道成员确实支持新政权的建立。% S1 x! {0 E# ]% j - V0 x* l+ r7 G/ Y# O3 f8 Y 1950年10月,新政权声称,一贯道属于“反动会道门”组织,意图推翻新政府,宣布予以取缔和打击。10月10日,中共发出《中央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标志“镇反”运动的开始。同年12月20日,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发表《坚决取缔一贯道》的社论。毛泽东、刘少奇本人都对此发出特别指示。例如,毛泽东本人在1951年1月17日指示:“要坚决地杀掉一切应杀的反动分子。”1951年2月21日,中共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其中第八条规定:“利用封建会门进行反革命活动者,处死刑或无期徒刑;其情节较轻者处三年以上徒刑。” 0 x- q; w6 L: S% T3 |- N& Y, S + \* @, a, s8 C在新政府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中,一贯道作为组织被完全摧毁,大量成员未经审判即被新政权处决。这类处决一般以枪决当众执行,没有经过任何法律程序,受害者的遗体经常受到不尊重的对待甚至凌辱。有些并非一贯道道友的人,也被以“参加一贯道”为理由予以处决。到1951年底,中国政府宣布,已经完全消灭一贯道组织,但是政府没有公布在此期间遭处决的一贯道友的总人数。1952年底,中共宣布消灭的“反革命分子”的总数是二百四十余万人,但是外界认为这是大大低估的数字。+ |" w- h$ R/ i5 o6 k5 ~3 ] " I5 t8 U- O+ Q* l9 ]; t5 y 参考网站:(以下资料与上文并无关联)# p! ~! B8 _$ m" B' g6 q3 ~ $ P$ r% N; g; ~0 e( o新中国铁拳出击一贯道 彻底揭露会道门反动面目 : w9 }; ?& Z, I: G0 c" I3 N# N! A5 p) E http://history.163.com/06/1101/14/2UROD16U00011247.html" |2 M4 |+ n$ u* i0 B 8 w# u4 t) G9 U$ e0 l& Y) _ 8 b& }+ y; [" s' S- p - v6 h4 D3 [: i5 z9 x   1950年12月18日夜,取缔一贯道的行动开始。全市统一行动,一夜之间逮捕130多名一贯道首要分子。除了大道首孙素珍、张五福已潜逃外,包括重要道首王钟麟、米国权等人在内无一漏网。当场搜出大量罪证,其中有:国民党党旗、美国国旗、日伪和国民党特务证件、潜藏活动计划、反动乩语和谣言底稿、手枪、刺刀、短剑以及埋在地下、藏于密室的大量金条、银元等资财。19日早晨,北京市的大街小巷张贴了由北京市长聂荣臻、副市长张友渔、吴晗签署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取缔一贯道的布告。 $ [- }4 [8 o I6 l7 N# f- Q $ z* `: U( ?" ?' O) M北京市公安局采取了严厉措施。1951年1月9日公开逮捕了抗拒政府,坚决不登记并破坏登记工作的一贯道点传师郑采芹、薛泉等27人。《人民日报》刊登了消息,发表了短评,正告那些阻挠破坏登记退道的反动道首,“那些敢于继续作恶的人,人民和政府将以沉重的打击加在他们身上,直到彻底肃清一贯道为止。” & v2 n: L* B, ~; j7 F! `$ p( Q S; \2 B8 ~ " k* y/ l5 T& F9 i# F) V一贯道点传师海外揭秘 1 H2 F9 O- w1 C; w, ` ! B& Q+ U: ?+ a+ m+ lhttp://www.gazx.gov.cn/text_view.asp?newsid=85 9 e. ~# j; J/ [* j / |; e( K; L7 A) h; Z" B7 _<摘录>7 m+ H2 w1 o# L* C. \0 ] 1 V( L; r1 f- ?   “记得是1950年12月18日夜里,北京市公安局开始抓一贯道点传师以上的道首,可张五福、孙素贞他们几个最高层的事先已经得到了消息,开溜了。我也得到了非常秘密的通知,在道徒的接应下,从广州去了香港。12月1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布告》出现在全市的大街小巷里,而整个取缔活动一直持续到1951年初。我在香港的报纸上看到,仅北京市一地就抓到了道首381人,枪毙了王钟麟等42人。依法登记的点传师有720人、坛主4775人、‘三才 ’663人。而声明退道的有178074人。在这其中,涉及新中国党团、政府、群众团体、工矿企业的道徒有13356人,道首有380人。在北京市公安局召开的内部清查一贯道的会议上,当场有71人签名退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9.8.2007 23:26:52 | 只看该作者
一贯道概说( v2 T" O+ E. D( c6 i& K% j4 Y6 `   一贯道,为我国民间宗教之一,又称天道。起源于明朝中叶,盛行于明末清代。最早的教派可能是罗教,之后分化各种不同教派,一贯道是很晚才兴起的一支。其渊源可溯至清末王觉一。他借用《佛说皇极金丹九莲证性皈真宝卷》及《开示经》中的偈语,建立“东震堂”,接续先天道统。以无生老为信仰主神,标榜弥勒佛三阳信仰,并以儒家为中心,主张三教合一;在形式上,夹杂着中国古老的谶纬图说;在组织上,无出家之说,而由俗家信众求道后称为道亲。 6 e( U: f( B' ?7 M ~5 o f$ e2 v) g8 J9 P' ~. Y6 W2 t, [  一贯道于一九四六年自天津、上海、宁波等地传入台湾。直至一九八七年始获核准成立“中华民国一贯道总会”为合法的宗教团体。谨此简介如下:) q( W& V) k2 S" U $ U% z" T+ K( o' s2 c" F7 N9 H  一贯道的历史沿革是将其祖师道统分成:东方前十八代、西方二十八代与东方后十八代三种。在祖师传承方面,与先天道的九祖到十四祖都一样,从十五祖起才分道扬镳,各自发展。真正将教门改称一贯道的是十六祖刘清虚,而由十八祖张天然重订新规,始形成今日的一贯道。一贯道的宗旨,在于敬天地,礼神明,爱国忠事,孝父母,重师尊,改恶向善,冀世界为大同。一贯道的经典有“无字真经”“有字真经”二类。 , {. Y( Z' b' q! ]( Y, R9 S7 p" F b6 M, w5 ?   一贯道职级分有:师尊、道长、前人、点传师、讲师、坛主、道亲等。 0 T1 g u+ W, j# g & i% N$ I, k. j/ {; g  一贯道的仪式承袭先天大道的传统,再加以简化成“作揖”、“献香”、“叩首”、“默唸愿忏文”四大项。具显著的儒教化,其科仪仿自祭孔及祭天地的仪式,是由天然师尊于一九三九年,依据道中流传下来的三代古礼制定《暂订佛规》建立的。其仪式内涵有三:叩首礼佛、念弥勒经、反省忏悔。道亲们参加聚会仪式时,是着中国传统的礼服长袍、大褂。有关供品是水果、饼干、糖果、素菜等,不燃鞭炮,不烧纸金。常用的礼规有:飞鸾请坛礼、日常烧香礼节(各组家庭佛坛烧香程序稍不同︶;参辞接送驾礼;献供请坛谢恩礼;大典、年节及各代祖师圣诞礼等,大都遵中国古礼,采烧香跪拜磕头的方式,道亲间则以“作揖”来相互问安。关于求道的仪规是求道者须由引师、保师的引介保证,并须缴纳少许功德费,其次在神佛前焚烧表文,内容包括求道人及引保师姓名、求道年、月、日及佛堂住址,并须虔诚发出诚心抱守、实心忏悔等十条大愿,如果不真诚依愿而行,愿遭天遣雷诛,其后再由点传师传授三宝,才算正式入道。 . C0 {" w J% M0 ~. U% k" I, w; G% b s2 [   一贯道的修持,是在追寻个人身心内外的纯净,也寻求教团组织的纯净。个人注意长幼尊卑,注意行为礼节,形成了一套仪式规范。 m. Z2 U1 L* c N* Q/ v4 a 7 ]7 Z% v* B" V6 ?- A# H- J   一贯道的基本教义主张人类要“归根认”,就是要藉各种修道方式回到“老”的身边。说明“三期末劫”将来临,故要“三曹普渡”,以期收圆渡回“九六原灵”。此外,其上帝观:是采有一神和多神、磨炼说。世界观:是将仙圣、人类等众生所处的世界,概分为理天、气天、象天。人性观:分有本然之性、气质性二种。道德观:“内圣外王”指提倡中华文化道德八纲目——“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落实于日常生活中;再者“外在行功”指广度众生为第一要务,第二为立佛堂,再者印善书、宣扬道义等行济人利物之事。报应观:肯定各宗教的“因果报应”、“业力轮回”说,但另提倡上天已命弥勒祖师设“龙华大会”,将按功定果安排始终不退心志的道亲在无极灵界的品位。天命观:广义面指在宇宙万类生灵(动、植、飞、潜、矿、气物等︶体内,均包含上天赋予的天机性灵;狭义面指有形界有“奉天命来降生的帝王”,譬如:黄帝、尧、舜、禹;宗教界也有所谓“奉天命降世渡化众生的明师”,譬如:释迦牟尼佛、孔子、老子、穆罕默德、耶稣等。神秘观:一贯道自创有“守玄关”、“抱合同”、“念真经”三宝并用之说,并强调能藉此顿见先天道心,明心见性,后再行涵养的功夫,就能与先天性海结合,“反本归元”。合作观:主张道亲于发展道务时,举凡理天仙佛、气天神只等,皆会暗中护持推动。: R7 t% I9 a6 y/ ]* N! z- R$ C4 B/ d & a1 C' S, W' M! u4 p: u3 z/ R   目前,一贯道在台湾的发展与分布状况,自一九五三年在台湾各地发展至今,触角已伸展到世界各国。在文教方面:注重于家庭佛堂的开班讲道,曾设立“国学班”,举办青少年、青年国学研习营、儿童读经班等,以提供社会大众研读经典。选用经典包括:四书、《孝经》、《道德经》、《庄子》、《清静经》、《心经》、《金刚经》等。此外,常于法会或聚会上讲解“生活礼仪”课程,以提升道亲素质;成立文教基金会、研究所、道学院及出版各种期刊、杂志,以定期的精神食粮灌溉道苗,目前正积极筹设崇华大学。在慈善方面:致力于施药、施棺、济贫、救难、兴学、抚孤、养老等,倡导俭朴的生活,持斋茹素是其最大的特征。/ x/ ?! S# @; a* H! Y/ L {+ y, ~2 G, K' b6 Y y1 f7 a! H6 e   总之,一贯道的历史迄今虽只近百年,但现已成为中国民间宗教,值得重视。 / q, b+ C* G# w; g5 R( b" w6 f3 w5 C [注释]; _' z; t8 E0 U% w , p. H! `; n+ i. s+ O/ W% Y 一贯之义,取孔子忠恕一贯思想的甚深妙义,其重要内涵为“抱元守一”、“执中贯一”之义;一贯道者,放诸四海而皆准、历万古而弥新的真理也。一贯道者,藉明师一指,点开信徒玄关一窍,开启信徒内在道心,使众善之源活跃开来的宗教。: b# s# m! {# L$ C 4 k9 a$ n( n/ I7 a 一贯道所传皆系天理真道,故又名天道。/ A1 E# w$ |1 F 1 o; M$ C6 b+ d  出现于明正德年间,嘉靖、万历时迅速发展。创教人罗清,又作罗静、罗怀等。英宗七年生于山东。曾拜临济宗宝月和尚、无净禅师为师,后创罗教。其教义采取佛教的空论,道家的无为思想,以无极净土为宇宙本源。以世界终末近,归真家乡、真父母为号召,吸收人入教。 1 R! _/ x5 A# o1 y# c( o, j x1 T' y" A | 一贯道一十五祖。清朝道光九年生,山东青州人,号北海老人。二十七岁拜投姚鹤天祖师门下。着有《理数合解》等多种书籍。光绪十年归空。% T5 v3 L, p" H3 ? 6 _4 V0 @0 c+ T9 F8 H" c+ c 据资料显示,明末清初时,河南人李廷玉曾创“先天道”。之后,到了清康熙年间,江西饶州府人黄德辉又创“先天大道”。先天道的斋堂设置和礼拜仪式非常类似今日一贯道所采行的摆设和礼拜仪式。因此,可以说一贯道是源自先天道。' u7 I; J% @( _6 m/ J 4 G R/ V; b' ^( S$ O2 l& @  此神格概念源出于宋朝理学所说的“无极”,认为是创造地之母,是主宰万灵之神。有无极老母、育化圣母、维皇上帝、明明上帝、老母娘等不同名号。0 d2 e# W( K5 q# z2 l 9 [; B9 h& S& P) q 即青阳、红阳、白阳三个时代。青阳期是指此次地球轮回上天降下大道的第一期,道运一千五百年;红阳期是指此次地球轮回上天降下大道的第二期,道运三千年;白阳期是指午会、未会之交,上天降下第三期的大道,时当民国初年以后的一万零八百年间。6 c* p" O0 x' g. F1 U - C6 W; v5 z" N 这是旧时一贯道提倡的思想,谓儒、释、道三教的教义在基本上皆建立在宇宙唯一的真理上,各执道的一端,其根源都是相同的,其道理可以相通,此谓三教合一。现在一贯道则是提倡儒、释、道、耶、回五教合一的思想。: n; } \( E& C$ d* k ) |! l2 R9 L& x% {3 v, F4 n4 f 历代传道的统绪。 / H& F0 S/ R/ d) x* g: l' H& a5 b/ Z4 L1 o i  指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夏禹→商汤→文王→武王→周公→老子→孔子→颜回→曾子→子思→孟子。6 h1 p( ^; [5 D: X4 |- [ R0 ^( p % b# P# ^# J1 ]0 K4 h0 K 指释迦牟尼佛→摩诃迦叶→阿难→商那和修→优波多→提多迦→弥遮迦→婆须蜜→佛陀难提→伏驮蜜多→胁尊者→富那夜奢→马鸣→迦毗摩罗→龙树→迦那提婆→罗罗多→僧伽难提→伽耶舍多→鸠摩罗多→闍夜多→婆修盘头→摩拏罗→鹤勒那→师子→婆舍斯多→不如密多→般若多罗。$ ]! w y; s+ o% a5 e 9 i9 I' b: U( w5 q# {: o* Y6 Y 指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惠能→白马→罗蔚群→黄德辉→吴紫祥→何了苦→袁退安→徐杨→姚鹤天→王觉一→刘清虚→路中一→张天然等东方后十八代祖师。以上共计六十四代祖师,正合《易经》八八六十四卦圆满的数目,是为一贯道道统的传承。& ]- e7 |2 _6 \7 ^! T4 ?6 I . H& x; E' v* l |7 \" s  山东青州人,曾在山东北南岸传道。将东震堂改称一贯道,时在光绪十二年。; c/ \3 k9 k2 [' H4 t ) F' u$ @ X2 x A2 Y2 H  山东济宁人。一九一二年求道,一九三○年接掌道务道统,一九四七年归空。 - `, m: ~% P6 s4 ]+ ?- J2 _ $ W: }' x' k% s/ Q* R 是一贯道重要的内经,是“五字真经”之口诀。 * E( L) L: [; B6 h! d: ~- {: z& Z& j2 Z* N' g# S9 ~+ y  指有文字记载的经典。主要有《黄九祖时礼本》、《归真还乡宝卷》、袁十二祖的《万年归宗》、水法祖的《归原宝筏》、《十六条规》、金秘祖的《太和堂书帖》、《荐恩八则》、十五祖王觉一的《中庸解》、《历年易经》、十七祖路中一的《初学须知》、《弥勒救苦真经》、十八祖张天然的《性理题释》、《暂订佛规》及参考五教经典等。 / @! C& t9 u; L9 t0 J V( L& ], w' ^0 s. m" L2 S  即天然师尊。一贯道深信他是济公活佛化身转世,因此,师尊一词也兼指济公活佛。 u* N) C) X; }; ` . R J4 H5 s' y% n& k2 Q' {6 u! e 谓师尊天命的继承者,是一贯道传入台湾以来最崇高的宗长。) \3 ~1 x+ f3 z7 U: P- S ( v( v& P) k3 N9 c( P, r 是一贯各支线的总领导人,除辅助点传师办理道务外,对外系代表该组织的代表人。) e0 l( s9 `+ D * S! t+ c: A2 K* j4 k4 ` 凡领有天命,能代替师尊向求道者点玄关、传口诀、授合同的前贤。6 P: n3 r0 _' }& o4 J* k % j ?3 }9 o4 ?' y# k 道中负责向道亲讲解“圣训”的人;由前人指派口才流利、学问渊深、善于说理的道亲担任。, `1 J4 x- ]" Q- j W2 Y# q/ K$ K. R7 }. m, n7 y 住家设立家庭佛堂的道亲为坛主。 & O h' G! F+ d3 X0 r& {% b6 w/ d/ s3 F; d6 H+ {& I) F  一贯道弟子互称道亲,乃道上的亲人也。+ w2 W! `( l" K, i # E% m* z: w, S; `$ ^2 @ 书名,天然师尊在一九三九年奉母命制订的道门中行礼规范。 m) g5 T- F% i. A. m0 [6 Y, e- J ) R+ z; h" J2 ]0 R; V 佛坛中在正式恭请飞鸾时,必须先经过向坛上佛像奉上供果的献供礼及敬诵请坛经礼请仙佛临坛的请坛仪式两个步骤,方举行神妙的飞鸾仪式。" x5 K1 u L; N" P 3 u$ c, ~6 d& | 凡道中佛坛坛主或执事,应于每天早上卯时、中午午时、晚上酉时烧香向仙佛神位分别礼拜一次。烧香前,必先洗手净面,穿上礼服,然后虔心跪在拜垫上,双手举香,至与眉齐,以左手按规定烧香。而日常烧香坛场则分有公共佛堂、家庭佛堂两种。 4 }2 a; ~- ?' X" ^& h7 q. z* k X" I. Q& g/ Z' p+ }# a# |& t* w$ N0 i 一贯道道亲每到一处佛坛,必先向坛上仙佛行参驾礼;离去时须向坛上仙佛行辞驾礼,此为参驾、辞驾礼。举凡点传师以上的前贤莅临佛堂时,道亲也要行接驾、送驾之礼。每次在仙佛降坛飞鸾时须行接驾礼迎接仙佛降临,过后须行送驾礼欢送仙佛返天,是为接驾、送驾礼。 7 J1 s/ b8 l7 m' p3 R7 X' `+ n4 v1 _( M O- u  献供礼是指在佛坛中向仙佛献上供品以表虔敬的礼仪。请坛,即恭请理天仙佛临坛飞鸾,或接受庆祝、助道弘法等。请坛礼,是指请坛时所举行的仪式。 1 a9 I! {( s U7 f: I- L+ l. |# u3 A) M  大典,指春、夏、秋、冬四季大典。年节,即大年初一和年中各重要节庆,及各代祖师圣诞礼,如纪念天然师尊于中秋节归空的礼仪。 . J& v3 p, N$ O # k* E! t `& w% c+ o6 ]1 a; v! q( z 引进信徒去求道的人,是为引师。- N+ D7 y# R9 q0 D+ _# Q3 M 8 ?: ~1 Q) R a6 h2 X5 Q& L 在信徒求道时,保证信徒求的是天理真道,而非旁门左道,称为保师。0 ]( \. f; n# Y3 y ! L8 Z5 p Z( X- q  是指道亲于初皈依时向上天立下十宏愿:得道以后,诚心保守、实心忏悔;如有虚心假意、退缩不前、欺师灭祖、藐视前人、不遵佛规、泄漏天机、匿道不现、不量力而为者,愿受天谴雷诛。! s$ `: R7 L5 |: A3 |+ Z/ c+ U , _' t* f$ R' }% X: `* y& s  一贯道门中,办理皈依时,向上天宣誓之誓言中句子。 h: W6 T' ~' g 0 |; l- t1 o9 U& ^% }+ f 玄关、口诀、合同,谓之三宝。是一贯道中一再强调的得救之道。也是道亲遇到天灾劫难的救命之宝。在求道时,由点传师传授,这个三宝象征着真理天道,得了三宝,就算得了真理天道,得到三宝后,不许随便出口,遇有灾厄时,只要运用三宝,求天上的老拯救,可以逢凶化吉。此三宝“上不可告父母,下不传妻儿”。" m' ^8 e5 X+ J( b 1 Q- h6 h# ~) _7 }/ W% f" P 道亲所负的使命:上渡天上罗汉星斗,中渡人间善男信女,下渡阴间幽冥鬼魂。; s" D6 ~( z) y. h7 u+ z! E - x3 H' J# d' x  广义来说,指每一位道亲圆本性,证得理天道果;狭义而言,则专指普渡圆收九六原灵。 # j& W6 D# x1 W: o1 P% O2 a/ a / V; F) c0 J: Y0 D& O 又称九六原子。起先无极老自理天降生九十六亿先天佛子,在娑婆世间,出生为万物之灵,后来这些原灵迷恋世间情欲名利,沉沦于四生六道轮回中,在生死海中随波逐流,不得返回无极理天,因此老降下大道,要将他们渡回无极理天。九六之义,一言阳九阴六,干男坤女灵光之谓。* Q: q# y0 I Y ( H2 \" i4 U- P1 m8 M6 }  一贯道所谓之“老”,字即万灵之母,诸神之源是也。所有人类、仙佛圣贤皆由老及上帝所分化生成,所谓“九六原灵”都是老的爱子,其实九六原灵皆是老的分灵。因此,一贯道既崇拜上帝,也同样尊敬一切佛仙神圣。人与仙圣的差别:人类乃尚未觉悟的仙圣,仙圣即已觉悟的人类也。 % J! g4 |; k/ a. u& L3 I# w1 j$ E3 o) U; I2 E  即是上帝在将祂自己转化为气、象二天物质宇宙生态时,其亿兆以上的分灵都必须在红尘海中嚐到生、老、病、死等苦头的侵袭,使祂的分灵接受痛苦的刺激、磨炼,藉以锻炼祂的分灵,考验祂自己,让祂的分灵能在生、老、病、死苦恼袭击下,激发其内心灵明,使其努力探讨解脱三界生死海之道,脱离红尘四生六道轮回的世网。 , b/ u( h& U$ J; T7 E6 k8 u% h! j' H* }$ |  一贯道教义,认为所有仙圣、众生所居的世界分为三:理天是指充满真理的世界,为最高级的无极境地,是最高级仙佛圣灵所居的世界;气天是指不高不低级的中等世界,亦即一般神仙所居住的世界,世界上的忠臣孝子、节妇义士逝世后,其灵光大多升到气天灵界气天的仙官、仙民;象天是指低级的世界,即人类所居住的万紫千红现象界,此世界众生遍尝生、老、病、死诸苦,所谓红尘苦海是也。 8 V; s, R. o# `+ l" y3 M/ m; w' j( J8 i$ k+ }: K' E/ C% c  是说吾人与理天性海感应的力量,同时透过三宝对秘咒呼请仙佛临阵解危,二来在平常用于修持方面,则可提升道亲性灵,增强灵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9.8.2007 23:2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2 山民甲 的帖子

对。。术语叫。。反动会道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29.8.2007 23:3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5.2.2025 15:02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