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surg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surge之科学教育帖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9.7.2008 19:2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9.7.2008 19:33:59 | 只看该作者
" Q$ K1 ~$ J3 P, T
家蝇头部特写,很酷的造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9.7.2008 19:4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9.7.2008 20:09:38 | 只看该作者

* l' H) f' Q* t: D) }# I在法醫學中的應用
. M! X6 U6 N+ N" b! D5 A; E" R0 g3 L% F6 d* B3 a
利用昆蟲學知識協助刑事案件偵查的一門學科,稱為法醫昆蟲學(forensic entomology)。或許大家有興趣的是,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日,昆蟲證據還能夠提供什麼資訊呢?在死亡案件的刑事偵查和法醫鑑識中,並不是所有的證據都可以直接且輕易地從死者身上獲得。在屍體分解腐敗過程中扮演主要角色的昆蟲,便成為資訊來源和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法醫昆蟲學可提供如死亡時間、死亡地點或死亡原因的推估。 / C  S0 `/ w$ e; k: O

1 z7 u  G' R0 p8 x* L; b9 Q* ?3 V) S0 T簡單來說,昆蟲在屍體上的活動和生長模式是可以預測的,一旦發現超出預期結果的資料,顯示該屍體必然經過了某些非自然因素的影響。利用昆蟲的種類、分布、發育速率和消長模式等資訊,有助於協助釐清這些問題。
7 S8 b: z1 f" l, q; Q! o
* R! w* l/ g, a1 G9 p# K. w4 a2 S在眾多的昆蟲類群中,雙翅目的蠅類可以稱得上是最重要的分解者,特別是麗蠅及肉蠅,通常會在很短的時間發現屍體,並在屍體上產卵。一般從幾小時甚至短至數分鐘內,第一批蠅類便會到達屍體,也因為這種特殊的習性,蠅蛆非常適合用來估算屍體死亡到被發現的時間間隔,也就是死後間隔時間(post-mortem interval, PMI)。PMI 估算於是成為近年來法醫昆蟲學的研究主軸。 # r1 @% D- x: M$ D, U
利用溫度與發育時間乘積所得的定值積溫,可以回推麗蠅的產卵時間,進而決定屍體死亡暴露的時間。
然而麗蠅在死屍上的產卵與幼蟲發育狀態,並非是全然不變的,除了溫度外,其實還有許多可能的變因。這些影響產卵發育的因子,到目前為止仍是法醫昆蟲學努力研究的方向。常見的狀況如屍體和外界隔離而延緩蠅類接觸產卵,用包裹掩埋等手段,會使得屍體昆蟲相發展延遲許多。又如屍體先前歷經了焚燒、浸水或風乾等過程,會在某種程度上加速或延緩麗蠅的產卵,或改變幼蟲生長發育的速率。
3 Q1 ~4 Q# ?+ S, R! ]* a  r7 }' ~
& w8 M" l" X0 b8 @$ A& ]1 M8 u1990 年代開始興起的法醫昆蟲毒理學(forensic insect toxicology),是
, b  K% k9 `( }/ P4 H. c7 N% x* U, d) G
藉由分析蠅蛆體內的化學成分,了解其與取食屍體的體內毒品、農藥或其他化學成分如火藥殘留物等的關聯。
近幾年更有學者嘗試自蛆蟲體內找出可供辨識死者身分的 DNA 片段。在一些特殊的場合,蛆蟲胃含物中的人體粒線體 DNA STR 片段序列,會有助於釐清蛆與屍體的關係,並提供身分鑑定的直接證據。
/ X2 `& c8 |2 ~% V! d* k1 N) M/ T+ m
許多影響蠅蛆在屍體上生長和活動的生物或非生物因子,都已在近幾年陸續提出。藉由法醫昆蟲學證據而破案的例子,多歸功於學者對於這些蛆蟲的深入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9.7.2008 20:40:19 | 只看该作者
“求~~求~~你了!正常一点好不好!!”. B) u, o# c3 N' e1 p' w. ^
你丫还能更恶心一些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9.7.2008 20:4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9.7.2008 20:5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9.7.2008 21:32:20 | 只看该作者
太强了!( d; h- D& w- q3 l3 C9 f

  r- g# [6 o$ k继续啊!" e( P; b5 \% e7 @% 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9.7.2008 22:03:34 | 只看该作者

评论地可以,砖头地不要

( S7 K( S& J1 _) P( I* P8 o
显微镜下生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9.7.2008 22:1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4.4.2025 12:29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