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 H) f' Q* t: D) }# I在法醫學中的應用
. M! X6 U6 N+ N" b! D5 A; E" R0 g3 L% F6 d* B3 a
利用昆蟲學知識協助刑事案件偵查的一門學科,稱為法醫昆蟲學(forensic entomology)。或許大家有興趣的是,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日,昆蟲證據還能夠提供什麼資訊呢?在死亡案件的刑事偵查和法醫鑑識中,並不是所有的證據都可以直接且輕易地從死者身上獲得。在屍體分解腐敗過程中扮演主要角色的昆蟲,便成為資訊來源和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法醫昆蟲學可提供如死亡時間、死亡地點或死亡原因的推估。 / C S0 `/ w$ e; k: O
1 z7 u G' R0 p8 x* L; b9 Q* ?3 V) S0 T簡單來說,昆蟲在屍體上的活動和生長模式是可以預測的,一旦發現超出預期結果的資料,顯示該屍體必然經過了某些非自然因素的影響。利用昆蟲的種類、分布、發育速率和消長模式等資訊,有助於協助釐清這些問題。
7 S8 b: z1 f" l, q; Q! o
* R! w* l/ g, a1 G9 p# K. w4 a2 S在眾多的昆蟲類群中,雙翅目的蠅類可以稱得上是最重要的分解者,特別是麗蠅及肉蠅,通常會在很短的時間發現屍體,並在屍體上產卵。一般從幾小時甚至短至數分鐘內,第一批蠅類便會到達屍體,也因為這種特殊的習性,蠅蛆非常適合用來估算屍體死亡到被發現的時間間隔,也就是死後間隔時間(post-mortem interval, PMI)。PMI 估算於是成為近年來法醫昆蟲學的研究主軸。 # r1 @% D- x: M$ D, U
利用溫度與發育時間乘積所得的定值積溫,可以回推麗蠅的產卵時間,進而決定屍體死亡暴露的時間。 然而麗蠅在死屍上的產卵與幼蟲發育狀態,並非是全然不變的,除了溫度外,其實還有許多可能的變因。這些影響產卵發育的因子,到目前為止仍是法醫昆蟲學努力研究的方向。常見的狀況如屍體和外界隔離而延緩蠅類接觸產卵,用包裹掩埋等手段,會使得屍體昆蟲相發展延遲許多。又如屍體先前歷經了焚燒、浸水或風乾等過程,會在某種程度上加速或延緩麗蠅的產卵,或改變幼蟲生長發育的速率。
3 Q1 ~4 Q# ?+ S, R! ]* a r7 }' ~
& w8 M" l" X0 b8 @$ A& ]1 M8 u1990 年代開始興起的法醫昆蟲毒理學(forensic insect toxicology),是
, b K% k9 `( }/ P4 H. c7 N% x* U, d) G藉由分析蠅蛆體內的化學成分,了解其與取食屍體的體內毒品、農藥或其他化學成分如火藥殘留物等的關聯。 近幾年更有學者嘗試自蛆蟲體內找出可供辨識死者身分的 DNA 片段。在一些特殊的場合,蛆蟲胃含物中的人體粒線體 DNA STR 片段序列,會有助於釐清蛆與屍體的關係,並提供身分鑑定的直接證據。
/ X2 `& c8 |2 ~% V! d* k1 N) M/ T+ m
許多影響蠅蛆在屍體上生長和活動的生物或非生物因子,都已在近幾年陸續提出。藉由法醫昆蟲學證據而破案的例子,多歸功於學者對於這些蛆蟲的深入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