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mom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朝的黑夜 (连载)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5.3.2009 19:13:31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呵呵,这种志异的故事,肯定是只留骨干,让读者去想象的,中国画不是讲究写意吗,小说亦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楼主| 发表于 18.5.2009 12:56:40 | 只看该作者
暗夜幽浮
2 u+ R& L+ V! T- p1 j% ]- K* b' _  
9 ]# Q" ^4 ?/ x1 l; l' U7 K9 r    
) ^2 L1 k$ A* V9 K1 O  飞碟(UFO)最初是由美国人来命名的,似乎,美国各报道的UFO事件也一直是世界之最。曾经热播的美剧《X档案》还把新墨西哥州设定为飞碟和外星人在地球上的老巢。" C5 C5 d5 ]# j
    
- g+ j/ D( S; Z' ~& J  这种白色碟状的不明飞行物体,也叫做幽浮,在一般的描绘里,都具有以下一些特性:
: y$ E& R  A; h* [  1、速度极快,来无影去无踪,已知的任何飞行器都无法超越。
" f* m% b) J% _- r  2、周身有红、橙、黄、绿、紫等色彩的光线射出。物理学中的惯性对它不起作用,它可以连续地以任何角度,向任何方向前进或后退。" M2 z" _4 F% I8 j' Y
  3、具有反重力的特性,可以以无重力的状态在空中停留、或者快速垂直上升,进而在茫茫的夜空中消失。
- V$ Y" o" ]0 Q1 i) q1 U* k  
5 u3 S+ h2 x. K  U+ C  唐代大历年间士人韦滂所亲见的一个不明飞行物体,符合上述的绝大多数特征,只不过,嗯——,材质有些特别。那么,就让我们重新回溯一下这件事的经过吧。: @9 I0 V  N3 ]5 X4 q
  
& ]" V4 j: Q. C- g# A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韦滂,乃世家子弟。他身形魁梧,臂力过人,精骑善射,性格豪爽,是个可列名于大唐豪侠中的人物。俗话说,艺高人胆大,这韦滂就是个有名的大胆,晓行夜宿,餐风饮露,从来也不知道“怕”字怎么写。# Q3 x3 o; l' M4 D! @0 X
  ' p9 U, j8 d0 R5 e# n
  韦滂出行的时候,常以弓箭自随,一来用以傍身。二来也因为他是个好吃的主儿。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河里游的,没有他不吃的东西。飞禽走兽这些传统的菜肴自不必说,韦滂还充分发挥探索精神,将人类食谱进一步扩大。比如说毒蛇、蝎子、蚯蚓、蜣蜋、蝼蛄、蚂蚁之类,都成为他的盘中餐。一旦这些东西出现在韦滂的视线之内,肯定难逃煎炒烹炸的下场。4 q8 _; Q( \7 ~1 s' Y4 a
  % C# P2 ~% i3 x4 k0 Y$ k
  一次,韦滂携着仆人在京城赶路。眼见红霞渐隐,寒星初现,马上就要到击鼓宵禁的时候了。一旦顺天门击鼓,各坊市里巷就会随之闭门。官道上行旅断绝,谁敢张弓夜行,让巡查的兵丁抓住了,少不得治个图谋不轨之罪。此时的韦滂,离要他要拜访的人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就算快马加鞭地疾驰过去,眼看也来不及了。为今之计,只好就近找一个地方投宿,等天亮再赶路。& e) d; B0 q: f
  8 @6 f, C1 C/ ^+ L* y; Z4 f
  正当他东张西望,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好的时候。忽然看见街市中有一户衣着华美,人口众多的官宦人家正喧哗着要举家外出。& t7 m  z: V8 I7 p8 S
  
# p; c' Y( Q1 w* p+ h( d  这家的子弟手里捧着大锁,刚要给朱漆大门上锁,韦滂抓紧时机,快步走了上去。通报名姓之后,请求这家的长辈允许自己在这里借宿。1 u  a! t9 B1 e5 r2 v! S/ k( Y; ]
  / b3 y) E( _2 T/ l+ t1 n  o: H
  在那个民风还比较淳朴的年月,收留前来投宿的陌生人,并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可是韦滂看年迈的主人沉吟良久,就是不见他点头。逡巡之间,仿佛有不得已的苦衷。" P; }7 G7 s5 h) n1 n" @
  
" d4 |0 q( Z/ Y. g! ]. J' B  倘若人家不方便,自己也不便强人所难。韦滂正待向主人拱手告辞。却见主人徐徐开口道:“不是老夫不愿意留你,我家的邻居前几天死了人,刚办完丧事。民间传说,新近死去的人几天以后就会回魂,叫做‘回煞’。猛鬼回魂之夜,无论人兽,都要退避,否则就会有凶丧之事发生,不巧的是,今天正是‘回煞’的日子,我们一家老小,正要前往亲戚家避祸呢。您要在这个时候住在我家,恐怕会遭遇不测,老朽不能不据实相告。我看啊,您还是另找住处去吧。”
9 V! ?9 T1 k8 ^0 i% }! M! L8 C  
7 P; g" e/ D: q+ V  韦滂是个胆大包天,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角色,就算真有猛鬼出现,也吓不住他。听了老者的告诫之后,不退反进:“只要您容许我在这里寄宿,什么凶神恶煞我都不怕,您放心吧,我应付得来。”
- c8 Z4 p# }+ s0 T( k  D  7 |2 q$ ?' X1 D3 q# L, `
  主人见韦滂态度坚决,也不好再固执己见。于是把他领到宅子里,打开厅堂和厨房的门,将寝具和食物所在之处一一指给他看。和韦滂寒暄了几句之后,便率领家内的男女老少,匆匆离去。! m$ N) O. m; v3 |
  & T( w# K8 Q5 x  C$ _. x4 H
  韦滂吩咐仆人喂好了马,将马栓在马槽上。又在厅堂点上蜡烛,将主人留下的饭菜热了,饱餐了一顿。酒足饭饱之后,他令仆人到附近的厢房去睡,自己则搬了一张床,放在正厅里,打开门窗,熄灭蜡烛,上好弓弦,抱着双臂坐在床上,静静地等待着。
+ I+ U1 u0 x: K8 Q  $ e' M! R. ]6 B* b
  彼时月朗风清,群星闪烁,韦滂的双眼在黑暗中熠熠生辉。那是一双犀利的、武人的眼睛。在适应了最初的黑暗之后,他能够看得出暗夜里最幽微的变化。, j4 y9 f7 r: S7 W3 R8 l5 i
  
" Y- Z  E. p3 V* [9 _; s+ t) G  守到三更将尽,厢房里早就传出了仆人的鼾声和说梦话的声音,韦滂也已是呵欠连连。正待合衣睡去,忽见外面有一团形如大盘的光亮,自空中缓缓降下,一直飞到厅堂的北门之下,眨眼之间,爆发出刺目的光芒,将周围照得纤毫毕现,如同白昼一般。
+ n) q- }; G/ Y& e- o  
" X- m) \  N4 p8 o8 ?3 o4 W$ u  韦滂见了心头暗喜:好家伙,总算把你等来了!) O3 t5 C( D. e* j
  ( Q8 h5 u  r" g6 @
  他一跃而起,暗中运足力气,拉满弓弦,嗖的一声,箭镞携着千钧之力,破空而去,同空气相互摩擦所发出的声音,震动着耳膜。这一箭不偏不倚,正中那圆盘样的东西,那物体发出骇人的爆裂声,周身的光芒,如同有生命一般,不断地闪耀、涨缩……9 k6 c" M% y2 k7 u6 @0 p, E
  - q& f9 ~7 g6 i7 y; m
  韦滂是个胆大心细的人,并没有被这起初的胜利冲昏头脑,抬手间,又连补两箭。箭箭中的,那东西所发出的光亮,渐渐暗淡下去,而且,再也不能肆意飞行了。就那样一动不动地停在半空。
, i5 ?; Y. Q/ z) H  g/ ^% D  
6 P' W% D( g2 [( \  韦滂走上前去,将箭镞拔下,那圆盘状的东西应声跌落在地上。光华熄灭,眼前黑黝黝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韦滂大声将奴仆唤醒,吩咐仆人点亮灯火,想要看一看,方才他射下来的,究竟是什么东西。4 P& c$ X7 \! I, b% \7 ]5 F
  ; r( F2 `) ^4 e* @. K5 u
  仆人从榻上爬起来,睡眼朦胧地点燃了烛火。此时此刻,在场的每个人心里,都充满了忐忑和好奇。  v" a; y  y9 _. O
  
6 l6 [- Z9 X' Y# N  h4 B  灯光驱散了黑暗,摇曳的烛火之下,呈现在他们面前的,竟然是一团怪肉。怪肉四面都长了眼睛,那光线,就是从眼睛里发出来的。眼睛开阖之际,光芒也随之明灭。! [, w& m- {4 B1 q. N+ h6 N) q4 }
  
' |; A1 i1 `  Z0 V  韦滂哈哈大笑,口中叹道:主人所言非虚,这就是传说中的“煞鬼”吧。
2 `% k9 ~  U% }: ]: s  ( T6 ]4 B' U% @4 B( c& M
  那么,如何处置这个“煞鬼”的呢?他大手一挥,吩咐仆人立即生火,将这团肉扔进锅里,配以厨房里能够找到的各种调料,亲自把它给煮了。
) }) U7 g$ V8 V2 r9 J$ G  
" B7 C7 ^, O* M) s( J1 r$ D! p  那东西在锅内散发出极香的肉味,韦滂垂涎欲滴,食指大动。等到锅里的东西熟透,捞上来细细切碎,同仆人一同分食了,那些肉甘美异常,他以往吃过的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多年以后,韦滂回想起这顿宵夜,还会露出神往的表情。! x! ]$ v; X4 ~
  7 ^- d4 X2 F/ l
  这团肉体积不小,韦滂又是一个仗义的人。这房子的主人留他住宿,解决了自己的燃眉之急,自己也不能不有所表示,所以,韦滂还特意为主人留了一半。
+ }, L0 X' R: S5 E2 q" x  
' A4 g: f& Q" n! c7 b  天亮之后,出去避祸的主人一家赶回来了。推开房门,见韦滂等人安然无恙,都十分惊喜。韦滂将他昨晚的遭遇跟主人细述了一遍,并把“煞鬼”之肉,端出来献给主人。主人一家望着兴高采烈的韦滂,个个惊叹不已。(出《原化记》): W: m+ [. o) s- n# @% X$ {# z
  / M  ?) J5 @, M0 A5 K& a- B" V
  这就是唐朝出现的飞碟的下场,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它叫人给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楼主| 发表于 18.5.2009 13:08:33 | 只看该作者
雷神失误
5 q2 b! r0 R6 t0 t* h, w  
, D4 i) q. r! J- ~* y) M6 A7 @  有这么个流传很广的笑话,说是有一次神父在绿茵场上打高尔夫球,有一个修女在旁边观看。0 P+ c% B- Z. g9 J8 V4 `* d
  
9 X% r0 B1 k4 T6 l' P+ j  第一杆就打偏了,神父觉得很没面子,张嘴骂道:“他妈的,打偏了!”再打,还是那样,神父有点恼羞成怒了,又骂:“他妈的,又打偏了!”" \9 P9 P0 _6 q; r
  
; \  v, k8 H7 b# j" F; d- a* B  圣洁的修女在旁边看不下去了,提醒神父道:“作为一名神父,您是上帝的使者,随便说脏话又怎么教化你的子民呢,这是要受到上帝惩罚的!”9 i6 b/ h! w/ X9 h" @' _  U
  - s) U8 `) s# v0 l. d& W/ M5 ?
  话音刚落,只听晴空一声霹雳,神父心想,Oh! my God! 报应来了,只好闭上眼睛等死。等了半天,也没有动静,睁开眼睛一看,修女直挺挺地倒在地上,已经死去多时了。. d/ o. {2 V# u- V
  
! }. L& T: T# h) C( s0 V. V  神父心里很是疑惑:“骂人的是我,为什么死的是修女呢?难道她背着大家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比骂人情节还要恶劣?”
$ @, Q2 L2 V& I4 J5 l  \( y& M7 o3 ~  * x/ G. [+ [/ M8 Z$ G+ k6 p- o. J
  这时候,只听见云层中遥遥传来上帝那宏大辽远的声音:/ q( w- A# t: a) T& b9 T
  
6 [6 ~% G: W! X7 Q4 W$ `2 {5 ?  “他妈的,我打偏了!”
. g( l& F. O. X2 ^! \' G; J  
( s0 J" D6 j) e6 a9 F" [3 n5 K% j  发生在唐代的一个故事,跟这个笑话极为相似。# f2 A/ y" G; Z: D1 w3 Q
  0 c( D9 `) A% t0 F' h  U( W9 ?
  江西某村有一个老妇,正好好地在家里呆着呢,突然一声炸雷在耳边响起,等回过神来的时候,一条胳膊已经被雷电击伤。听见雷声和老妇的惨呼,家里人都放下手里的伙计,跑进屋子里,想看个究竟。8 P3 E2 A- ~' \3 h
  $ H) g1 x, ~: E; z. J
  正在此时,忽然听见空中有个声音非常惋惜地长叹一声:% v$ Z- Z% `, N$ {3 }$ f
  ! W) C+ n- m1 [" `$ T: |
  唉,打错了!
( R/ _, a6 u  L+ Y: A% t6 O6 r  $ G3 K% `+ Q) i" c" e/ R
  家人面面相觑,哭笑不得,正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从天上掉下来一个瓶子,捡起来一看,瓶子里面盛着一种膏状物,看起来是某种药物。
% G2 h% R. q+ _4 N1 e+ A5 G' `0 @5 D  " K5 I  @) p) b* Z* W% r
  这时候,天上那个声音又说:把这个东西涂在伤口上,马上就会痊愈。
6 o: ~3 y! Z" y0 n" p0 E% x  & Y- P2 S/ o& q. Y: P9 S
  家人闻言,立马照着那个人的吩咐做了,说来也怪,药膏涂在哪里,哪里的伤口就以惊人的速度随之愈合,而且完全看不出来受过雷电的灼伤。
* W7 i2 ~: r: ?  4 h4 ]6 a" t) _7 L6 w
  家里人马上意识到这是神药,都觉得奇货可居,想收藏起来,以备不虞。
& V6 T' S, b) a/ q  7 d6 |" {& {% L8 f/ b; u
  但是,念头一动,刚才还轻飘飘的瓶子,突然变得有千钧之重。几个人合力都抬不起来。大家想尽了办法,累得筋疲力尽,最后还是无计可施。( ^; D: q* m% G! h0 B' i
  
% P. J* G8 c+ T. e, _- ?0 P( l  x  不一会儿,已经响晴的天又开始打雷下雨,一道炫目的闪电过后,地面上空空如也,刚才还摆在地中间的瓶子是踪影皆无。3 P: K$ J+ z7 t  V6 n
  
. v0 w1 n1 s: s3 q  过了几天,这个村子又发生了雷击事件,而且,比前一次还有所升级。此前的老妇不过是一只胳膊被电火灼伤。这次竟然闹出了人命,村里有个人被霹雷震死。
" P% k% p( K! R+ N2 F; z  
- Y& r" {0 G1 P/ \# T  你猜怎么着,这人死后,又有人在天空中长叹:
) q% t+ N* k9 h7 y$ E9 V  $ b9 h* U! F" p3 T4 Z/ [9 V
  唉!又打错了!
& o, q8 Y* U7 I/ x  
$ m2 M6 X' ~9 I* I9 v) \% y6 S  一听这话,这家人差点气死过去。7 ?- l* u3 n: Z  x
  ( g2 f8 [& A/ Q+ \; E6 G
  片刻之后,那个声音又说:1 y. [, l0 B! _5 ^
  
, I7 `- W3 I8 h% `  w0 o& U  教你们一个法子,快去挖几条蚯蚓捣烂,抹在死人肚脐眼里,这人就能起死回生了!
) O) m3 B8 f& W- |( L1 P) [/ t  
* o0 j: w5 e  @! R7 t2 m3 U- a: q8 `  家人连忙照办,不一会儿,那个被电火烧得面目全非的人喉咙里咯咯地响了几声,悠悠醒转……$ z2 f7 ]! {$ y. Q5 N
  
3 }1 u/ B6 W% p8 O/ K  难道是雷神疏于练习,一打就偏,看来得跟奥运冠军学学。( h! E+ V: \1 E4 w
  / s; B8 B4 }% a1 w! ]$ {
  
+ w2 @  K$ P9 @5 C  江西村中霆震,一老妇为电火所烧,一臂尽伤。既而空中有呼曰:“误矣。”即坠一瓶,瓶有药如膏。曰:“以此傅之,即差。”如其言,随傅而愈。家人共议,此神药也,将取藏之。数人共举其瓶,不能动。顷之,复有雷雨,收之而去。又有村人震死,既而空中呼曰:“误矣。可取蚯蚓烂捣,覆脐中,当差。”如言傅之,遂苏。(出《稽神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楼主| 发表于 21.7.2009 12:41:29 | 只看该作者
说鱼
9 c6 Z* X7 @+ U0 r2 s3 w4 _  : z, ^+ H- I$ h
  1、横公鱼" S( l1 V& }1 J0 p
  北方的荒野中有一个大湖,方圆千里左右,深不可测,就是近岸的地方,也有五丈多深。
' n3 i# S# a3 J  
0 F& y# g0 w8 p  A1 H( j5 ?  这个湖,一年四季,绝大部分时间都冻得结结实实,只在夏至左右两个月左右才解冻,当地人也把这个湖称为石湖。
5 c0 h5 _2 y0 v; s' Y& z  
) S* x0 X/ f: I: o6 y( s- o  石湖里面盛产一种鱼,这种鱼叫做横公鱼。鱼长七、八尺,状似鲤鱼,而身体呈赤红色。
$ f* `5 {" R9 |# |6 V. I9 |  
" ]& q2 z; ^4 G. A! F  它白天深藏于水底,夜晚则走上岸来,化身为人。
2 ^" s  V; C2 T9 b  w+ s2 K1 v  
4 e1 Y  a, j6 y  身上的鳞甲极厚,即便用最锋利的武器,也没有办法刺进分毫。投进盛满水的锅里,烧大火紧煮,水面从翻花到沸腾,横公鱼跟什么事也没有似的,照样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 _0 M: K" B7 P; e; S9 A3 k  
$ T; P+ U1 l8 T: M- o: J  难道,这鱼真就刀枪不入,整不熟煮不烂,拿它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3 m2 P7 |, B& B! s2 }5 ^9 K% F
  % u# j% y8 ~( w' R! F  [; y6 ^
  非也。拿乌梅两枚,投入水中,煮上一会儿,这鱼就皮肉松懈,成为一锅鲜美的鱼汤了。) g# E+ L: v# Y7 d/ i  x
    F$ v4 D5 S. X
  可是,这样鱼汤,纵然美味,总是带着那么点惊悚的色彩,谁又敢当真去喝呢?(出《神异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楼主| 发表于 21.7.2009 12:41:47 | 只看该作者
2、鹿子鱼
1 S6 \5 V' }2 w$ [5 M  w- P- Z  鹿子鱼生在岭南,身体红色,尾和鳍上都有赤黄色的鹿斑。
$ t& I* }) v1 ^4 Y$ G) a. ?' F8 J) t* b  
! {. u- Y9 {# h) K2 c# j+ K- X% B  这种鱼的产地是罗州。罗州南部有海,海中有一片沙洲,每年初夏之交,这种鱼就从海里跳到沙洲上,化身为鹿。2 ?/ {. T8 a! s+ q- e- O
  % q6 B; D6 H8 s3 G- S
  曾经有一个人,出海的的时候拾得一条鹿子鱼。头和身子的大半,已经变为鹿,尾巴却仍是鱼的样子。不知道究竟是什么,阻止了它的变化。
0 f; a  B5 I0 G  + [/ S4 s9 L4 U
  南方人说,鱼化为鹿后,肉就变腥了,很不好吃。
$ L" R) ~, H1 S; N9 c  2 O6 _0 Z* q/ S4 u
  假如这种鱼是真的,我们岂非又找到了一种水陆两栖动物!3 ?: `& y1 r" s( T
  (出《岭表录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楼主| 发表于 21.7.2009 12:42:29 | 只看该作者
3、印鱼
; G# o2 E* ]! ]" `  , ?) k! S6 Y2 m0 [9 s
  《酉阳杂俎》里面记载了一种鱼,叫做印鱼。这种鱼头顶,有一块四四方方的纹路,就像官老爷手中的大印一般。印上还有字,只是,谁也不认识那究竟是什么。
+ \; Y" S) M6 A% H" ^0 `  
; s. T9 U5 B- n8 J0 o; R8 H  海里的大鱼,将死的时候,印鱼便用自己头顶的印,在大鱼身上盖个章,过不了多久,那大鱼,就会失去生命的迹象,就仿佛,印鱼掌管着生死簿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21.7.2009 12:43:17 | 只看该作者
传说也有原型,印鱼应该就是鮣:
* e1 e6 {* _. R) v( _0 w  
* T, @" W( X* {! m. n9 ^4 D: s  鮣,是海洋里的一种中小型鱼类,体形苗条匀称,行动敏捷,性情活泼,而且,特别爱“旅行”。
1 v' m- m' G2 b4 N9 ]- q; W    不管哪种鱼旅行,都免不了一路的辛苦艰险,既要用力扇鳍划水前进,又要对付随时可能出现的敌害,有些鱼就在旅行途中丧生了。只有鮣,一生周游四海,时常是吸附在大鲨鱼、鲸鱼、海龟的腹部和来往的轮船底上,搭“便车”旅行,被人们称为“免费旅行家”。
  `5 n; B: x( r+ L9 G  ^  6 R% X) i; a8 q' s' \# j, f
  鮣为什么能“免费旅行”呢?常见的鱼,背上有两个背鳍。鮣的第一背鳍变成了水蛭那样的吸盘,紧紧位于头的上面,形状似一只鞋底。吸盘的边缘象章鱼长腕上的吸盘那样,具有齿状边缘。当鮣把吸盘贴在鱼、船或岩石盘时,很快地挤出吸盘中间的水,又借大气和水的外界压力,使吸盘牢固地吸附在上面,象胶粘似的牢固,拔也拔不开,任凭鱼或船把它带到哪里。
, d0 ]: J) e0 F$ ~* r$ L4 ?  
3 n1 o0 X7 Q; S1 H- l& j, [9 n' P  根据它喜欢粘附的特性,外国有些渔民正训练利用它作为一种捕获其他水产动物的工具。在桑给巴尔岛,在古巴,在托列斯峡岛,沿海的渔民就采用鮣来捕捉海龟。他们捕捉以后,先放在半充满海水的船舱里养三、五天,然后仔细地扎透它的尾部,穿根结实的绳索过去,再打结系结。出海发现海龟,就把三、四条系着绳索的鮣抛入海中。鮣立刻吸附到海龟身上。渔民再小心地拉紧绳索往船上提,海龟随着鮣,也被提了上来。那可以扎穿渔船、军舰的剑鱼就害怕鱼印来吸附,身上粘了鮣,体重增加,游得慢了,舞剑也没力了,杀不死敌人,而无用武之地。当剑鱼成了别的鱼的美味之时,鮣却悄悄地粘到来食剑鱼的强者身上,又依附投奔了新的主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1.7.2009 13:12:37 | 只看该作者
遇狐
  l% W0 P) `3 ]8 u5 r- j8 k' M
, H" x; [0 g# G7 |( O2 y/ _唐代渑池西南三十里,有一个占地颇为广阔的庄园,庄园的主人姓田,是当地有名的富户。距离田氏庄园十多里的地方,漫漫平畴就变成了连绵起伏的山地,山上生长着很多栎树,枝叶繁密,浓荫蔽日。+ O6 F% g6 X3 Y: D
1 H& z. ?/ b, u7 P& N& e# q) P' U
据说,这片树林里,有修炼千年,已然成精的狐狸,经常出来魅惑过往的行人,被她缠上的人,无论是谁,都逃不脱一死。自从此地传出魅狐惑人的消息后,过往的行人,谁也不敢独自行动了。一定要成群结队,才敢从这片密林经过。; ^5 d+ |, q8 V
; Q. q1 d$ w$ H9 T$ ~
这一天,田氏家里来了一个客人,是田氏的老友,朋友从千里之外赶来,到另一个地方去办事,路过此地,顺道过来看望田氏。不巧家里的酒前日喝光了,田氏跑到厢房,把家里的老仆从床上叫起来,让他火速到渑池去,买两坛好酒,给客人佐菜。
: _, ~, O6 \' G# {0 b2 S) t" b3 |& _+ w: U; R( ?; k& n
老仆听了主人的吩咐,牵了一头毛驴,在天色将明未明的时候,就上路了。他明白主人之所以派他前往,也有自己的打算,去渑池要经过那片妖狐盘踞的密林,少年人血气方刚,美色当前,难免不心旌摇荡,掉入彀中。而老人经得多,见得广,就是有魅狐出来引诱,多半也能把持得住。何况,狐狸惑人,为的是采阳补阴,除非是饥不择食,否则,皮肉松懈,血气渐消的老头子,她应该是看不上眼的吧。6 t/ e, _, T, g4 G8 c. E
, X- c$ ]1 F# c0 m; M. @
谁知道,老仆这一去,是左等也不回来,右等也不回来。外面,早已日上三竿,太阳明晃晃的,晒得人睁不开眼睛,老仆却连个影子也没有。难道....?心里有事,这顿饭吃得也不是很安生。宴席结束之后,主人又同客人拉了几句家常,便着人带着客人前去休息了。: U! t- x8 ^, |3 W1 n0 y+ p
8 G- M6 ~0 t; e2 y0 W2 p3 X
一直到日暮时分,田氏正在屋子里自怨自艾,房门忽然被推开了,“回来了!回来了!老爷……”。来到屋外,只见一个满面伤痕的老者,跛着一只脚,动作迟缓,一瘸一拐地走了进来。他神情惶恐,呼吸急促,身上的衣服,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刮得破破烂烂。. ~0 a6 u  k  x
6 n9 \' E# R9 ^8 [
田氏叫人端上饭菜,等老仆吃饱之后,才小心翼翼地问,他在路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老仆一定了定神,道:“老爷!大伙儿说的没错,那片栎树林子里,真有狐狸精!早上我原本打算在路上找人搭个伴,偏偏走了半天,也没碰着半个人,牵驴下坡的时候,忽然听到身后有脚步声,回头一看,一个长相俊俏的妇人,紧紧尾随在身后。谁都知道,这一带有魅狐出没。这深山老林的,一个女子,长得又好看,孤身独行,她家也放心?说不定就是狐狸精。我心里害怕,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谁知道,那魅狐……那魅狐,竟然追了上来!把我吓的呀,撒开脚丫子就往前跑,没想到,我跑她也跑,没跑出几步,就叫这狐妖给追上了。那狐狸精可真是歹毒啊,伸出腿来,绊了我一下,我正跑着呢,哪防备她这招啊,当下倒在地上,身上是火烧火燎地疼,腿重重地磕在树上,差点没骨折……”- @4 F3 I) Z: b: Z4 R
: t2 e% _3 R  {; X# W
听众们伸着脖子,纷纷七嘴八舌地问:“后来呢,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  g% ^5 \4 v/ R  D( `# g
  
! e7 ^! k9 {7 V8 }, g8 a1 j“我怕那妖狐对我做法,强自忍受身上的疼痛,从地上爬了起来,劈头盖脸地给了那妖狐一顿胖揍。”' z" S" ?" F( b4 p$ C; O& b2 |
  
% j' {6 S* ]6 S' H“打中了吗?”众人又关切地问道。
# o, d1 a0 h! ^+ [' h  v  / o+ t% M) {. d- V( z! _
“打中了!哈哈——”老仆得意地笑道,“那狐妖太不中用,根本就不堪一击。我还没打几下呢,她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哀求,嘴里还念念叨叨地说:叩头野狐,叩头野狐!我怕她缓过劲来,再加害于我,就暗自卯足了力气,趁其不备,一下把她打翻在地,趁她昏厥在地上的时候,抓紧逃了回来。”1 L+ e8 C4 r" d$ R' j
, w, a( k- l  H9 s
众人长舒了一口气,好奇心也得到了满足;谁也没有注意到只有主人田氏,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21.7.2009 13:22:37 | 只看该作者
送了老仆去休息,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太阳渐渐落山了,西天的最后一抹胭脂红,也已被夜色吞没。8 r% W" |7 A! d/ C1 Q7 r

* U  W$ \9 G$ T9 E5 ~这一整天几乎都在提心吊胆中度过,田氏感觉十分的疲惫,他洗了把脸,就想到上房歇着了。
5 t1 N* b' M3 w' v* i) W- x
" z! G* `" E4 a忽然,从院门那里传来一阵剧烈的敲打声,开门一看. Z1 L# p2 z1 E
  ——门外站着一个女人!, w# ~5 V2 U- R
  9 U" H. v5 H7 O7 v7 x& X1 f
  一个蓬头垢面,狼狈不堪的女人。  m+ i0 e( f! r9 ^
  
8 `# a/ N5 r! P; [她脸上挂着灰,带着土,长发蓬乱,身上的白麻衣服,已经污秽破损,撕扯成一条一条,衣襟上,还隐隐带着已然干涸的血迹。她低着头:
/ j5 w- d- `1 e: x) @7 v  q- I0 `2 w8 K  
7 n, r2 J# F  @+ g7 |9 x0 S( T“大老爷,行行好,能给我口水喝吗?”    0 ~# g$ D7 m" |3 b
  
- a, _, i) Y! K+ w" [( w她似乎看出了众人的疑问,不待大伙儿开口发问,便道:“妾身乃北村人士,路过此地,干渴难忍耐,故来相扰!”1 p( U) H! P: F4 u! ~( z
  & Q! I3 h, I8 |9 N+ `/ z
“您这是……在路上遇见盗匪么?”
3 b+ ]+ i  V: H% l. V5 K% N3 g( \. D- X; J8 i% V. [
那女子摇了摇头,眼睛里显出了愤恨的神色。
3 ]) h' y4 |7 p1 a' @6 c  
- A% L6 p# D+ b4 O! s# ]0 d “昨天傍晚有人送信,说是娘家出了事,我心里着急,就一个人出了门儿。走到山那边那片栎树林子的时候,想起这一带闹狐狸的传闻,心里有点害怕。正好,前面来了一位老者,须发斑白,看上去很是持重。我就快走几步,想赶过去,跟这老者搭个伴儿……”
, p7 H+ _1 Z7 Z: p  
: t$ k& D6 \7 e“哪成想,那老者是野狐变的,我刚走到他身边,还没开口呢,他不由分说,就是一顿拳打脚踢。人家说狐狸歹毒,真是不假啊,瞧我这身上的伤……”  1 [5 @- H  z2 h* _) |7 x: _
* H: |* Q& T( Y7 T. Q
那女子擦了擦鼻子,“幸亏那老狐先走了,否则,性命难保哇!”0 x4 [" q: A$ Q6 J0 V1 i4 ^3 ^
  # ]0 X8 V( T" M  r) w% i, k% h
女仆把衣襟上的帕子递给她,那女子在眼皮上按了按。道:“多谢老爷收留,我借贵地喝口水歇个脚儿就走……”; v9 [8 R8 c7 s2 p, G, P' n9 Q  I
  1 @# h+ v. C  v8 k2 ^
田氏听完,急忙回身低声吩咐下人,赶紧把老仆藏好;他早就怀疑,老仆树林子里,把良家妇女当作狐狸精,误施痛手,现在,自己的猜测终于得到了证实! 
% D8 V7 g1 o$ S' B  % {' h1 m6 u& F! v  g
  (出《纪闻》)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2.7.2009 14:50:53 | 只看该作者
异梦" _# I, J) x+ t+ V; f' f' r
  
& L% @- }6 @4 j1 X: f9 f  唐代柳宗元向以文才知名,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很少有人知道,这个震古烁今的大文豪对政治也十分热衷。河东柳氏世代门阀,这个家族的成员有很多入仕为官,。柳宗元的八世祖到六世祖,都位居高官,他的五世祖曾先后出任四州刺史,其他的成员,也大多仕途坦荡。李唐代隋以后,柳氏作为关陇集团中的一个重要家族,积极向现政权的统治者靠拢,同皇族关系至为密切,在朝中地位也甚为显赫,仅高宗李治当政时,柳氏同时在当时的机要部门尚书省任官的就达到二十多人。
9 F' E1 Z8 S3 e  \3 a
1 t* s, b* f- C) x6 W+ {2 o# n     贞元九年(793年)春,年仅二十岁的柳宗元黄榜高中,进士及第。三年以后,他任职秘书省校书郎,正式步入了官场。在他任长安监察御史里行期间,结识了一个对他一生的命运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太子侍读王叔文。唐德宗驾崩以后,皇太子李诵即位,此即顺宗,改元永贞。王叔文抓住机会,积极推行改革,史称“永贞革新”。柳宗元向有才气,又与王叔文政见相同,很快被提拔为礼部侍郎,加以重用,成为革新派的重要人物。
* t9 c; I# a' G7 }0 |1 b  R% M& f9 a4 q6 L0 _) g& F
     由于改革措施触动了藩镇镇将和宦官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利益,遭到这些人的激烈反对。这年的八月,顺宗被迫让位给太子李纯,也就是唐宪宗,史称“永贞内禅”。宪宗登基以后便开始着手打击革新派,由于柳宗元同王叔文关系密切,又是革新派的得力干将,九月,被贬为邵州(今湖南省邵阳市)刺史,走到中途,又有诏书下达,加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由于这次同时被贬为司马的还有七个人,所以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0 C4 k8 w$ P4 ]8 s8 A7 \6 }6 T5 ^) r7 ?5 q2 c/ I1 m* B
     我们所要说的这件事,就发生在柳宗元自京城长安出为永州司马的途中。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3.2.2025 01:49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