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盗墓惊魂: w7 |& @$ _4 S: s$ Y* r
$ ~2 o5 l# _% D; c: a! Z9 F: t, ? 《酉阳杂俎》中,记载了很多诡异恐怖的盗墓故事,比如下面一则,读来令人毛骨悚然:' d* U5 o- u9 m2 q
7 m! h$ T1 a' X4 J/ A 刘晏判官李邈,庄在高陵,庄客悬欠租课,积五六年。邈因官罢归庄,方欲勘责,见仓库盈羡,输尚未毕。邈怪问,悉曰:“某作端公庄客二三年矣,久为盗。近开一古冢,冢西去庄十里,极高大,入松林二百步方至墓。墓侧有碑,断倒草中,字磨灭不可读。初,旁掘数十丈,遇一石门,固以铁汁,累日洋粪沃之方开。开时箭出如雨,射杀数人。众惧欲出,某审无他,必机关耳,乃令投石其中。每投箭辄出,投十余石,箭不复发,因列炬而入。至开第二重门,有木人数十,张目运剑,又伤数人。众以棒击之,兵仗悉落。四壁各画兵卫之像。南壁有大漆棺,悬以铁索,其下金玉珠玑堆集。众惧,未即掠之。棺两角忽飒飒风起,有沙迸扑人面。须臾风甚,沙出如注,遂没至膝,众皆恐走。比出,门已塞矣。一人复为沙埋死,乃同酹地谢之,誓不发冢。”8 f/ A1 O9 e, b. p. v6 |; `
' e7 V, q- }, o. L
刘晏是唐朝中期人,官至宰相,刘晏幕府中有个判官——也就相当于助理,叫李邈,其庄园在陕西高陵县。刘晏身死,殃及池鱼,李邈也被罢官,退隐庄园。回到庄上的第一件事,李邈就是查账,不愧在刘晏幕府中做事。查着查着,发现了问题,有个庄客X,似乎已经欠了好几年的租子没交了。李邈把仆人叫来相问,仆人说这个庄客X已经寄居庄上好几年了,但行为奇特,好像没怎么见他经营过农田、果园,而是昼伏夜出,干的似乎是道上的事,但又没有证据,虽然已经欠了多年的租子,但态度还好,说只要主人一到,定会马上还上。6 c( n; P7 t7 Q% \( `( d- p- n
李邈于是前自去仓库查看,果然见仓库充盈,一一核对,X该交的租子都交上了,李邈感到很奇怪,于是叫来X仔细相问。+ v5 d" z" |8 J) R0 o2 I
X说:“我做您的庄客已经有几年了,但实话跟您说吧,我暗地里一直从事盗墓工作,所以有些余财,听说您回来了,于是给您补上。”
# ], s! C( X) v7 d “盗墓?”李邈好奇地问。
0 J. [8 k. {) s( I2 L& D) Q “是的。”X说。
) @3 K0 b& ?1 z5 J 李邈说:“关中帝王贵族的陵寝甚多,盗墓之事亦猖獗,没想到我这庄上也有盗墓者。我听说干你们这行的经历都很离奇,你不妨给我讲讲。放心吧,我会给你保密的。”
! L5 R( M5 I1 b) T X说:“没关系,反正我现在洗手不干了。”
2 U. S3 e {* V% ]. W( B$ a “为嘛?”李邈问。/ L, e: A1 ]& k) ]. w" g+ S5 v
X说:“还是从不久前的一次经历说起吧。那座古墓是我的一个弟兄发现的,大约是魏晋南北朝时候的墓穴,离咱庄子有十多里地,隐匿在荒山深处的一片松林中,墓身特别高大,墓侧有石碑,断倒在草丛中,因年代久远,上面的字迹已经磨灭。当时,我带了好几个人去,挖掘了数十丈后,才遇到一扇石门,很是坚固,是用铁汁封上的。由于从事这行久了,很多盗墓技巧我了如指掌,这难不倒我,我叫人用粪汁浇灌,对墓门进行腐蚀,好几天后终于将墓门打开,我有几个弟兄刚进去,就被里面设置的暗箭射杀了。当时正是黄昏,墓中飞箭如雨,当住了我们的路。我身边的人都很害怕,想退出来,被我制止,这只不过是墓主当时设置的机关,是可以破解的,随后我叫人往里面投掷石块。每一次投掷,都有一束飞箭射出,共投了十余块大石头,暗箭才射完,于是我们举着火把,依次进入古墓。顺着幽暗的甬道走了不远,发现了第二重门,刚把门弄开,我身边又有两个兄弟倒在血泊中,在幽暗中,我看到那门后有数十个巨大的兵士,身着锦衣,圆睁双目,舞动着利剑,当住了去路。因为恐惧,我身边幸存的两个弟兄已经扔了火把和手中的刀枪,跪在地上求饶了。当时我也被吓了一跳,我曾挖掘过很多陵墓,遇到并破解过机关无数,但还没见过墓内有活人把守!惊恐间,我仔细观看,发现那一排锦衣兵士站在那里只是舞动利剑,并不行动,再仔细观看,发现它们并非活人,而是巨大的人形木偶。我估计是我们打开第二道大门时,触动了机关,导致那木偶运剑如飞,伤了我的弟兄。于是我把那俩哥儿从地上吆喝起来,一起以大棒击之,那木偶们手中的兵器才一一落地。穿过第二道门,我们三个人这才进入主墓室,幽暗中见四壁上绘有武士的画像,恍惚如真人一般,令人顿生畏惧。南壁上,有一口漆以彩色的棺材,用铁索悬挂于半空中,棺材下面的石台上,金银珠宝堆积如小山,在上方形成一圈诡异的光晕。有时候就是这样,珍宝越在眼前,你越不敢伸手去拿,我和我的几个弟兄都很害怕,可以说这是我从事盗墓工作几十年来遇到的机关最恐怖,氛围最阴森的墓穴。有个兄弟自告奋勇欲上前取宝,快至石台时,被什么绊倒,还没等我们回过味来,就感到悬棺两角处忽然生风,有沙子猛泻下来,扑人眼面。风越来越疾,沙出如注,一会儿就到我们的膝盖处了,我们恐惧至极,艰难地拔腿往回跑,当我和一个兄弟刚从那第二道墓门侥幸逃出时,其门已经被狂泻不止的流沙堵塞!可怜我刚才被绊倒的那个兄弟,脱身不及,最后被活埋在里面。我和那唯一幸存的兄弟总算逃上地面,已经是后夜,松林间磷火点点,老枭长鸣,我们俩惊魂未定,在墓前洒酒叩头,发誓永不再做盗墓贼。”
- w1 i4 r" O# a8 x* I 唐朝的夜晚。阴森的松林。久远的古墓。隐约的碑文。摇曳的荒草。坚固的石门。玄妙的开掘。如雨的弩箭。杀人的木偶。恐怖的悬棺。眩目的珠宝。无尽的黄沙……这所有的一切,都令人充满想像,把人带回那个黑暗、恐怖、诡异的唐朝之夜。顺便说一句,在开启第一道被铁汁封堵的墓门时,盗墓者用呈酸性的粪液进行浇灌,引起化学反应,进行腐蚀,从而开启大门,可谓深得科学知识。
/ c. v6 v+ ~. Q3 L1 ~3 F$ Z* j+ G5 k9 Y
在中国古代,盗墓寻宝事件层出不穷。其中,有两个高潮期,第一是东汉末年到魏晋六朝这段时期,第二是唐朝中期到五代十国时期。在三国时期,盗墓猖獗,曹操也加入这支大军,为此还设置了“摸金校尉”这样专门负责盗墓工作的职位。在五代十国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头号盗墓贼——军阀温韬。温韬在坐镇关中时,把唐朝皇帝的陵墓盗了个遍。这位大哥不像一般盗墓贼一样,在月黑风高之夜偷偷摸摸地去“盗墓”,而是亲自带队于大白天浩浩荡荡地去“开墓”。按照《新五代史》记载:“(温)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温)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纸墨、笔迹如新。韬悉取之,遂传民间。惟乾陵,风雨不可发。”也就是说,除了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外,关中的唐朝十七个皇帝的陵墓,都被温韬扫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