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mom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朝的黑夜 (连载)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2009 10:29:39 | 只看该作者
在唐朝的荒野中      7 d, q4 G8 D" V" ]. }

" r$ i& p3 t6 p. {5 l, j( i2 C      唐德宗贞元时期,于頔镇守襄阳。于頔祖上为南北朝时北朝最富谋略的将领于谨。于谨经历北魏、西魏、北周,一生征战,最初镇压北魏六镇兵变,后追随宇文泰,参与跟高欢的枭雄争霸赛,当时著名战役沙苑大战、河桥大战、邙山大战,无役不与。公元554年,他又率军南下,攻破梁朝的江陵城,当时坐镇江陵的是梁元帝萧绎(即湘东王),其人爱书,初镇江陵时,曾赴酉阳搜寻古籍(酉阳即今天的湖南沅陵,传说该处有山,山中有洞,洞里曾藏古书千卷。这正是《酉阳杂俎》书名的来由)。江陵城破后,梁元帝萧绎将平生收藏的古书典籍十四万卷一并烧毁;与此同时,于谨也纵兵焚掠,导致中国魏晋南北朝及以前的众多古籍,从自失传。尽管于谨为一世名将,但其罪难逃。唐朝继承隋朝、北周、西魏、北魏而来,不仅生活风俗多追随北朝,而且对北朝旧臣的后代颇为看重,于頔既为于谨的后代,在中唐时显赫一时,担任过宰相。他曾出镇各地,虽有政绩,但自恃出身名门,又负其才,风格甚为骄横专纵,不过对文学之士颇为礼重。  # H; ^! \6 C1 [7 Y, I0 m
: t  q+ |. y+ F+ g& a$ v
下面是关于于頔部下的故事。  3 v9 v+ c0 n0 q! r
+ N) Z  M) N3 E$ D" c: i1 F& a1 K
      一个暮春,于頔派属下刘某入长安公干,在半路上,刘某遇到一个年轻的举人,两个搭伴而行,那年轻举人言语明快,富于哲理,二人相谈甚欢。同行了几里地后,刘某与那举人便有相识恨晚的感觉了,问那举人姓名,举人说:“叫我十九郎便是了。”草莽匆匆,一日午后,二人行得有些倦了,便盘腿坐于荒野中,刘某取出囊中酒,与十九郎对饮起来。日暮时分,十九郎指着前面的一条小路,说:“我的寓所离这很近,从这条岔路上去,走几里地就到了,兄长愿意一去?”刘某估算了一下行程,去的话,怕是要耽误入京时间了,于是婉言谢绝。分别在歧路,十九郎轻轻叹息,伤感而赋诗一首:  , y# d7 J, C+ M# u* r! V5 [  R6 t& ~

  q8 b2 j% l6 u% e, L  r“流水涓涓芹吐牙,织乌双飞客还家。荒村无人作寒食,殡宫空对棠梨花。”   
7 U* _1 `; r$ w( u4 ]( W8 [2 N5 v8 g% j. f$ X8 ]
      刘某颇通诗赋,随之而读,大叫好诗。十九郎微笑,说:“若兄长喜欢,不如我为你抄录一遍。”刘某说:“求之不得。”随后,刘某与囊中取出笔墨纸砚,十九郎遥望山川,随后挥笔写就。刘某将其收入囊中,与之告辞。  / J5 d# c! V; [! h' S

* ]# b+ \$ k8 b$ b' D- X      后来,在京城办完事后,刘某归襄阳,再路过那岔路口,想起那年轻的举人,于是寻径觅人,大约走出了几里地后,仍无人家,四周松柏荧火,更为凄冷肃杀。又行了一段路,见有一处山间别墅,上得前去,登阶扣门,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有一位老仆人缓缓将门打开,刘某作揖相问,此处有无一名为十九郎的年轻公子。老仆人并不说话,将刘某引入庭院。随后,关上了大门,那吱呀声,惊飞了庭院中央古柏上的一群乌鸦。  进得厅堂,刘某惊恐不已,只见中正放着一处灵柩,旁边点有白色的蜡烛。在昏暗中,刘某看不太清那老仆人的面容。老仆人指向那棺椁,道:“我侍奉我家公子于山间别墅读书,前些天,公子暴病而亡,而今尚未埋葬,现在我家公子就在里面。请问,你是……”   
9 e8 e4 F7 N7 G$ c/ U1 K8 T) \5 Y7 b: X) {% L, L
刘某不禁双腿发软。此时,他忽然想起十九郎的那首诗:“流水涓涓芹吐牙,织乌双飞客还家。荒村无人作寒食,殡宫空对棠梨花。”再于心中默读,不觉心跳加速,这正是一首有着浓重的幽冥之气的鬼诗啊!这时候,他下意识地一摸自己的行囊,倒吸了一口凉气,最后竟然慢慢地从里面摸出十九郎写有诗篇的纸卷……   
6 y+ q; r- V$ D! |% ~' O" Z& w# r2 i$ v& u. }
故事到这就结束了。在《酉阳杂俎》里,故事是这样记载的:    . e9 _: c2 g" D2 c

; s0 _6 H4 P4 R$ }  S! I于襄阳頔在镇时,选人刘某入京,逢一举人,年二十许,言语明晤,同行数里,意甚相得。因藉草,刘有酒,倾数杯。日暮,举人指支迳曰:“某弊止从此数里,能左顾乎?”刘辞以程期,举人因赋诗:“流水涓涓芹吐牙,织乌双飞客还家。荒村无人作寒食,殡宫空对棠梨花。”至明旦,刘归襄州。寻访举人,殡宫存焉。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2009 11:49:57 | 只看该作者
上清珠  , a$ G# \: v% U
  
* x1 ]0 M5 c% A3 R3 l1 J  《酉阳杂俎》中,记载了一则涉及“上清珠”的故事:
0 I) I% W* |  l) I3 V; i$ L  
! e  R* h9 a( C5 `( M  肃宗为儿时,常为玄宗所器。每坐于前,熟视其貌,谓武惠妃曰:“此儿甚有异相,他日亦吾家一有福天子。”因命取上清玉珠,以绛纱裹之,系于颈。是开元中罽宾国所贡,光明洁白,可照一室,视之,则仙人玉女、云鹤降节之形摇动于其中。及即位,宝库中往往有神光。异日掌库者具以事告,帝曰:“岂非上清珠耶?”遂令出之,绛纱犹在,因流泣遍示近臣曰:“此我为儿时,明皇所赐也。”遂令贮之以翠玉函,置之于卧内。四方忽有水旱兵革之灾,则虔恳祝之,无不应验也。
# ~" R. F) ^; Z1 ^3 v8 `5 ^  
, p5 y  o8 ]1 }$ X8 e  唐肃宗李亨小时候,为玄宗皇帝所爱,每次将其叫来,都仔细端详一番儿子的容貌,并总是对武惠妃说:“我这孩子有异相,日后定是我李氏家族中有福的天子。”这一天,说完后,玄宗皇帝特地叫人到皇家府库中取来所珍藏的宝物“上清珠”,亲自用绛色轻纱包裹,将其系于儿子的脖颈,以增吉祥。那“上清珠”,是开元年间西域罽宾国所进献的异物,该国在今天的克什米尔一带,其国多产宝,“上清珠”即是一例,其珠光明洁白,于黑夜灭烛后可照亮一室,长时间凝视,你会慢慢感到到里面有飞仙、玉女、白鹤现身,摇动身形,甚为神异。
3 v4 a2 E) H& _3 d  
/ Q. M' j$ s9 f, c/ f! ~( s3 m  在这条故事中,唐玄宗望着儿子李亨,认为其有异相,他日可为一有福的太平天子。但后来的事实证明玄宗的话一点都不靠谱。唐肃宗不是末代皇帝,但却有着比末代皇帝更大的悲伤,玄宗做了四十多年的皇帝,最后爆发安史之乱,玄宗从长安出奔成都,使中年太子有了提前接班的可能。在出奔路上,老皇帝心爱的妃子小杨被部下逼迫至死,在这件事情上很难说没有肃宗的份儿。
% {, `7 D* P. M: B3 P+ \1 k
8 T  S2 H8 V. w" g2 r/ }  李亨即皇帝位后,是为肃宗。时局在郭子仪等栋梁的出手下,有所好转,后来还都长安了,曾帮助他即皇帝位的宦官李辅国,成了气候。这是唐朝历史上第一个凌君而专横的宦官。他大权在握,政事无论巨细,都亲自过问,皇帝当然也被架空了。
$ X4 U9 p; f8 D7 `( x$ I% ]' e3 U9 C
      时间到了宝应元年即公元762年,春天的时候,太上皇玄宗李隆基在无限的忧伤中去世了。在此之前,李辅国不再允许父子两皇帝见面。此时肃宗也是重病在身,此时张皇后欲消灭李辅国,当时,李辅国持剑入皇帝寝宫搜捕,从肃宗身边把张皇后一把拖出去,最后处死。肃宗卧床不起,看着不着掉的皇后和嚣张的家奴,心中的郁恨又向谁诉说?这个时候,他是否会想起少年的往事和那神奇的“上清珠”?由于当时惊吓过度,没多少天,肃宗李亨也死去了。李辅国自己也死于这一年——他被有些手腕的即位的新皇帝代宗李豫遣人刺死了。我们记住这一年是公元762年,宝应元年。因为死的人还不止这些:这一年,李白也死了,按照民间的流传,是酒后捞月淹死的。0 B) d! }; X2 v  V# R# r0 M
2 M! N3 @1 E, T$ T) P" `; A! W
  大唐以这样离奇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盛世时代。" t$ |& D1 x; D3 b9 k, K0 n

/ @6 Y7 k" h! S; S6 p2 U  还是再说说唐肃宗李亨吧。即位之初,他突然很是思念自己那已经七十多岁的曾经创造开元盛世的爹爹。而这一日,有掌管皇家府库的年轻官员向他报告:“陛下,近日整理府库,在库房深处有奇异之光射出,不知道是什么宝物。”
3 J  T& B- \1 o  肃宗说:“难道是上清珠?”- S  N) i! n  f- Q6 R! I# q
  官员:“上清珠?”
  O  F, R: P% x; l  A) h0 K$ B- {  肃宗:“我为少年时,父亲曾给我的脖子上挂了一颗宝珠……”
/ A# t# r: }3 B- W, g/ T( |  后来经查验,那发光之宝正是“上清珠”,而且当年包裹该珠的绛色轻纱还在。那一刻,我们可以设想,一生压抑的肃宗皇帝有些百感交集了,乃至于潸然泪下,他召集了自己大臣,亲自捧着“上清珠”,从龙椅上走下来,一一向诸人展示:“看,这就是‘上清珠’,乃我大唐开元年间西域之国所进献,当年我为少年郎,父亲抚我发髻,亲赐于我……”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2009 14:0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2009 14:3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2009 14:40:12 | 只看该作者
你天天晚上都干什么啊!令人费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1.1.2009 10:34:32 | 只看该作者
幻境迷羊* t, Z" M! ^3 @$ @
    
( j+ @& _7 ]& n   《酉阳杂俎》所载下面一条故事,甚为奇幻,令人瞠目:
6 l$ X* B- z+ g4 }; c: {& X% j- y  f7 L( l   . U+ s6 i) o( i4 L) ?9 H
     
+ Z) J. \- X7 C, X- a! y- y   唐德宗贞元初年,四川成都有一富豪,家中颇有资产,其家有一公子,尚未婚娶,这时候,有人向公子介绍了一个人物:“我们成都有一街道办事处官员,名叫张和,实乃大侠,无所不知,颇有些本领,哪怕这幽房闺稚之事,也很是精通,何不请他帮忙,寻一称心丽人?”# q3 t- z8 E9 i' j# y
6 J8 W* z: ?1 S
  公子大悦,连夜置备金帛前去拜访张和,后者欣然许之。转天,张和拉着公子出城,行于荒野。公子问张和去哪儿,后者笑而不答,后来说:“跟我走便是了。”遂到一废弃古老的寺院,里面大殿上有一座满是尘土的佛像,张和也不说话,拉着公子爬至佛像身上,随后摸其乳,揭开一洞,还没等公子明白过来,就被张和拉着钻了进去。进得佛像身内,公子初觉得狭窄昏暗,走了十多步,渐觉宽广明亮,后遇一门楼。于是张和叩门,不一会儿,里面有人出迎,拜道:“主人已经等待您多时了。”随后将二人引入门中,逢其主人,身着紫衣,周围有侍者十余人,见到张和后甚为恭敬。张和指着公子说:“这是一翩翩君子,望主人善待,我现在还有急事,需要先回去。”说罢,转眼间,张和便消失不见了,公子感到怪异,但一时又不敢问些什么。; D" ~  ?' x7 {- c3 E" o
5 l; z" o) \7 m/ r' J3 Q/ ~* R
  那主人遂于堂中设置宴席,款待公子。吃了一会儿,有歌妓多人,鱼贯而入,搔手弄姿,性感多情。其间,歌妓起曼舞、抛绣球,以为行酒令,样式新颖,让公子觉得十分好玩。众人中,有一少妇般的歌妓,不时向公子投来一瞥,但见此人,面容随已经不是二八少女,但半老徐娘,气质不同寻常,别有一番熟女的气韵。公子连看几眼,觉得有些意乱情迷,无意间,他看见案上有一种怪异的金制器皿,口很大,上面雕刻着古怪的花纹,镶满名贵的宝石,随口问其为何物,主人笑道:“这是我这儿的二等器皿,是仿造伯雅造成的。”0 \: R; H: x/ p) d* v' _
  “伯雅?”公子不知其意。环望四周,帷幄低垂,突觉阴森,“请问主人,您是……”- I% V$ n- i$ ^/ J
! S6 C6 n$ S/ l: j& p  p) q/ p( k; ~
  主人笑而不答,始终与公子保持着一大段距离。夜宴至夜里三更,主人忽对公子和诸歌妓说:“你们接着玩,我还有点事,先回去了。”随后告退,外面的侍从列烛而去,其排场一如州牧级别。望着主人鬼魅一般离去,公子突然感到一阵局促不安,去墙边撒尿时,正尿着,突然有人拍他的肩膀,回头一看,正是那少妇一般的歌妓,她对公子说:“我见你很善良,却为什么也被掠到这儿呢?”
. M0 i; V* L6 Z. }" A" w4 \  公子说:“掠到这儿?”1 R. a3 E- e4 B) b
  歌妓说:“你也是跟张和来的吧?”
/ w8 M: u7 g/ J  公子说:“是哦!”
8 s  j$ h# N$ d+ Z) }, X! a  歌妓说:“那张和,名为街道办事处官员,实在是个邪恶之人,善于幻术,我等就是中其幻术,被掠到这儿,已经多年,现在归路永绝。你是新来,身上还有阳气,如果要想回去,还有希望。”  A' N! t  N. r2 E, c
  公子大惊,问:“有什么办法?”; [( ]1 o/ \; \( N4 L3 ]
  歌妓说:“我给你七尺白绫,以候主人,然后谎称拜谢,得以近主人之身,随后以白绫蒙其头,事即成功!”* T* X$ s/ J8 O1 j  B6 b6 ?( R) X
  7 U6 s' a4 K- \* y$ ~5 f
      天色将亮,主人回来,依旧入座,公子依歌妓之言,蒙那主人之头,其人果然大恐,大呼饶命,又道:“何人负我?坏我大事!以后再不能居住于此了!”说罢,挣扎着奔出门,飞驰而去。0 ?* M, C8 o: u: J) q2 {
  后面的故事,稍微出乎我们的意料,公子并未离去,而是与那少妇歌妓过上了日子。一晃便是两年。其间又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二年过后,公子思念家人,真的想回去了,那少妇歌妓亦不挽留,为其饯行,吃喝完毕,她亲自持铁锤在东墙上开一洞穴,形状一如公子来时的佛乳。公子探头外望,还没等定睛,便被身后的手推出了墙。
, A  q7 g9 \5 ?1 w  公子坐在地上,越发茫然,一抬头,远远望见前面的城墙上写“长安”二字。他不能明白自己这诡异的经历:竟然来到了长安。他在长安并无亲朋,只好一路乞讨,回到成都。相见家人后,家人告诉他他已经失踪多年。0 j6 D  o2 |, T6 t  H, Z
  
  |3 t; I: S/ ^. t6 p" b: B/ l9 @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j2 b) F1 }- x! @, n& O" [
  但有一些谜团,我们永远无法解开了:从荒废寺院的佛像入得一个幻异世界,这本身令人称奇。更使我们不解的是,那张和究竟是个什么人?那幻异世界中的主人又是什么人?为什么称少妇歌妓“坏其大事”?二人究竟谁是劫持公子的主谋?那主人为什么怕白绫蒙头,而那张和将公子骗入佛像内的目的又是什么?而那上岁数的歌妓又是谁?那幻异世界又是个什么所在?怎么当公子出来时,发现竟是长安?从成都到长安,那废弃寺院中的诡异的佛像的身体中,有如此遥远的距离?这些谜团随着我们的阅读,永远地封尘在那诡异的迷境之旅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1.1.2009 10:44: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1.1.2009 10:45:16 | 只看该作者
地狱变
4 q1 ^2 [! R& I  
( I3 ~: M/ Q" J% f7 n$ {8 i  
7 Z! x4 x1 |+ W& f- F  唐朝时的很多著名画家本身也是佛教画家,比如阎立本、吴道子、王维、卢楞伽等人,至于周昉、张萱、韩干、张璪等以画仕女、骏马、松石著称的大家,也经常在寺院里作佛画。当时,佛画呈现出世俗化的特点,比如寺院中的释梵天女,就是著名歌妓小小的写真。段成式本人即信奉佛教,在长安为官时,游遍各寺院,与寺院里的高僧关系甚佳。在《酉阳杂俎》中,他记述了长安诸寺壁画的情况,所留资料特别之珍贵。其中一则被尘封在历史深处的隐秘旧闻是:著名画家吴道子,招募刺客刺杀年轻有为的新锐画家皇甫轸的事件:
) k2 B( i, L- r  m: i  ( y8 y- u" ^: {1 a: j& g
 - B* B' g6 [. P- y3 Y1 v. F
  这一天午后,吴道子老师正在长安最大的红灯区平康坊的一个酒楼喝酒。平康坊是长安歌妓聚集的地方,坊内有名寺菩提寺,据说是吴道子留下画壁最多的寺院:食堂前东壁上画有《色偈变》和《礼骨仙人图》,画技精湛,“天衣飞扬,满壁风动”;佛殿内槽后壁上,画有《消灾经》,树石古险,令人称奇;佛殿内槽东壁上,画的则是《维摩变》,亦不落俗套。这座寺院之所以吸引吴道子,一是因为它坐落在平康坊,附近多娱乐场所;二是因为这里的主持深知吴道子的嗜好,总是在两廊下陈列美酒百坛,以吸引其到来。但值得一提的是,平康坊菩提寺内虽然留下吴道子的画迹最多,但是却没留下其一生中最杰出的作品。* b, L4 ~+ i) t! L$ v( y  q
  吴道子最杰出的作品正在平康坊的这家酒楼上悄然地酝酿,只是吴本人并不知晓。此时,他对面坐的是自己的徒弟王耐儿。在此之前,好不容易寻着吴道子的王耐儿说:“不是弟子着急,是宁王着急。前几天宁王到常乐坊赵景公寺看您创作的进展,发现壁上空无一笔。而三天后,宁王是要陪皇帝陛下参观该寺的。”5 m8 i* s: e6 h; w& C
  “我心中自是有数……”半醉中的吴道子心中暗自嘀咕,这几天光在平康坊买醉,一时竟忘记了宁王令其作画的事儿。/ Y) H5 p( Y8 h; X1 v3 g7 R. p; o% A
  “另外,有件事不得不跟您说一下,由于这几天都找不到,宁王很是着急,所以已经邀请皇甫轸在西壁上另作《地狱变》……”王耐儿道。
. }& U- h8 w; g! [! D( O  “皇甫轸?!”这下吴道子的酒全醒了,他彻底想起来了:半个月前,绘画爱好者、皇帝的哥哥——宁王,确实亲口跟他交代过此事,要他在常乐坊赵景公寺南中三门的东壁上绘一幅《地狱变》,不过当时并没说皇帝要参观。现在,听徒弟说又请来了皇甫轸与他同绘《地狱变》,这实在叫人烦恼。这个皇甫轸他是知道的,是长安最近冒出的画坛新星,由于技艺精湛,年轻且帅,很是具有人气,甚至有人预言:不出几年,此子当为领一代风骚者。
0 m& Y/ I% i- Z6 k1 T) `2 p; k  吴道子自言自语地说:“三天后?时间似还可待……”( C! l" F4 j1 \
  王耐儿吃惊地望着吴道子。他自是知道,《地狱变》为佛教题材,画面内容为厉鬼诸魔、刀山火海,以警示人们在生前积德向善,否则死后当下地狱,受尽折磨,该题材鬼怪形状诸多,展现的是地狱阴森恐怖的场景,所以甚为难画,即使是有经验的画师,从构思、起稿、勾描,再到上色、完工,至少也需要十来天的时间,而吴道子只说三日后能完工,莫不是在说醉话?
9 `! ^7 \2 ?8 R4 {$ p& J  我们只说吴道子。转天晚上,他坐在赵景公寺南中三门东壁旁的禅房里,陷入了巨大的迷思中。赵景公寺在当时算不上是长安名顶级的寺院,大约只排在中游位置吧,在吴道子到来前,关于该寺最有名的新闻是:其寺前街有一古井,俗称八角井,其水甚甜。唐中宗年间,安乐公主路过于此,叫侍女以金碗于该井取水,碗坠而不出,一个多月后,竟现于长安城外的渭河。据说后来到了唐宪宗元和年间,又发生过一件这样的事。为了使寺院能够上水平,得到香客们的光顾,主持花重金请来了吴道子为其画壁。) }7 m$ r7 S6 E" Y) X! Q
  但是,自从昨天下午奔回赵景公寺到现在,一天半过去了,吴老师站在东壁面前,感到灵感枯竭,竟然一笔也没画出来。这让一直守侯在身边的徒弟王耐儿以及负责上色的画工们感到十分奇怪,往日吴道子可不是这样的:不久前,吴道子在崇仁坊资圣寺,于深夜秉烛醉画《维摩变》,一夜而成,震惊长安。可是现在呢,师父似乎光在壁下愣神了。白天的时候,吴道子听到西壁一侧,人声喧闹,知道那皇甫轸正在作画,他本想过去看看,但双脚最终还是被一种强烈的自尊和嫉妒束缚住。午餐时,一身白衣的皇甫轸前来拜见,面对年轻的皇甫,身着黑袍的吴道子、连鬓胡子的吴道子第一次感觉自己老了。这一年他整整五十岁了。说起皇甫轸,他出身寒微,但极富绘画天分,又肯下功夫,所以上升势头很快,其成名作是一年前绘于宣阳坊净域寺南壁上的《鬼神图》,他画的鬼神甚为逼真,“势若脱壁”,引得众贵族和香客参观,帮助该寺挣得大量施舍的金银。在此之前,该寺因有蛇妖作祟的消息已使得其香火很是冷清了。皇甫轸在该寺作画后,使得其香火重新旺盛起来。在此之前,长安各寺院的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程度。京西持国寺为了招引香火,声称他们砍伐寺前槐树时发现奇事,每一片木头上都有一名佛教天王的形像。尽管人们指责是假新闻,但该寺还是火了一把。
1 a% G! H. ]9 S* i+ z& O5 O& a  与卷画比起来,吴道子还是更爱于寺院作壁画的,面对偌大的墙壁,信笔而就,无拘无束。他往往往不打底稿,一气呵成。每逢此时,观者如云,成为长安盛事。几年下来,从洛阳到长安,众多名寺中都留下了吴体画迹,计作壁画三百余面。但现在,他感到一种危机。事实上,两个月前,在光宅坊光宅寺的曼殊院作画《变形三魔女》时,他就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当时,皇甫轸在菩提寺刚画完一面《净土变》,引起很大轰动,平康坊的歌妓纷纷停业而拥向菩提寺,为得是一睹帅气的皇甫才子和他绝佳的作品。这样的场景在长安还是第一次。得到这个消息时,吴道子很是伤感。而现在,年轻且才华横溢的皇甫轸就在寺院的西壁作画,与他同寺PK,爱穿白衣的皇甫后生仿佛一堵风动的墙壁,压得吴道子喘不过气来……他的脑海中,突然间闪过一个刺客的形象。6 l' U7 s2 c9 l7 x, i
  我们都知道,唐朝开元时期的大画家吴道子无所不精,尤其以画神鬼佛怪著称。早些年间他的生活是很不如意的:幼时丧失父,生活贫寒,曾在洛阳跟书法家张旭、贺知章学狂草,半途而废。学书法不成,改学绘画。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次改行是非常正确的。几年过后,他画技已精,但仍无名声。加上仕途渺茫,依旧搞得吴道子很郁闷。正在这时候,一位朋友给他出主意:何不去长安碰碰运气?. {) T7 G' x, C/ w' b
  “去长安?”吴道子迷惑地问。; m% y4 b4 @% S' U( r
  “是啊,你没听说过吗,文艺青年要想成名,都得去长安混!”朋友告诉他。
7 ?4 ^1 K) h! Q& _  在吴道子决定招募刺客刺杀后生皇甫轸时,是否想到了当年的自己呢?每个人都有年轻的时候!当年吴道子来到了长安后,果不其然,没两年便名满京师了,与仕女画第一高手张萱并称长安画坛的双子星座。如果说张萱为人谦和,对于贵族妇女绘画的要求每每必应;那么成名后的吴道子就比较傲慢了,他要的出场费很高,他觉得这是对他早年困顿生活的回报,而且从不肯轻易为当朝大臣作画,以致气跑了几位宰相,甚至包括张九龄这样的角色。5 Q5 n' w6 M; @; ~7 [
  我们回到赵景公寺。在第三天,吴道子面对墙壁,依旧无从入笔。在他茫然之际得到了刺客得手的消息,他一时间不知道干了些什么,一种深深的永远也无法消除的罪恶感像魔鬼的影子一样笼罩了他。这天晚上,他在月光下一次次地问自己,他不是要画《地狱变》吗,而这一题材不正是劝人向善以免死后下地狱而遭受煎熬吗?可他又做了些什么?刺客那边传来的消息是:皇甫轸是在长安城外的曲江参加一个夜宴时被刺于夏夜的花丛中的。吴道子仿佛看到皇甫轸白衣溅血,那血渐渐地与夜晚的芙蓉花色融为一体,那么艳丽……吴道子狂叫一声,响彻幽深的赵景公寺。
2 `  E3 {. d5 p' R3 b! M  转天上午,玄宗皇帝就要和他的哥哥宁王游览该寺了。而正是在前一天晚上,在悔恨的心情下,吴道子画出了他绘画生涯中最重要也是最杰出的作品:《地狱变》。一百多年后,段成式参观赵景公寺亲睹该作品,感慨不已,留句如下:“惨淡十堵内,吴生纵狂迹!风云将逼人,鬼神如脱壁……”吴道子的《地狱变》并未上色,而只是白描勾勒的作品,现在我们已经无法得知画面究竟是怎样的了,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事实,想像画面上的地狱厉鬼的形貌和被厉鬼锁拿的新死之人的表情:玄宗皇帝和他的哥哥宁王观看完《地狱变》后,均惊恐不已,寒毛倒竖,很快即离开该寺。随后,赵景公寺迎来了它的辉煌时代:因这《地狱变》,使得前来烧香施舍的长安士民络绎不绝,他们在吴道子的画中晓得了地狱之可怕,前来施舍金钱为的是死后不坠入这恐怖的幽冥遭受煎熬;而很多整日杀生的屠夫渔户,看到那壁画之后也为之改行了。8 ^7 i1 n3 [' }
  在万众拥向常乐坊赵景公寺参观《地狱变》的时候,年过半百的吴道子一人出了长安城,脱去了他平时喜欢穿的黑袍,裸体躺在曲江边的草地上,让炽热的阳光曝晒自己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想必也包括那灵魂的角落。    3 K' W& D( v( w  p; @$ \; L
  一时间,吴道子泪如雨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1.1.2009 10:52:03 | 只看该作者
如许多的问题啊,呵呵# ]# w1 `0 Q! l9 _* f. U  {9 \" t
本以为这是一个香艳故事,不想确是一个情节交代不全的迷幻故事。也好,情节交给我等去意淫。9 v. R1 p$ _- Z6 l4 v" K
可怜那少妇,永诀于囫囵幻象之地,得遇一少年公子,本可执手相伴而老,却又义不挽留,将仅存的一点幸福“推”出了墙外。是一巾帼丈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1.1.2009 10:53:47 | 只看该作者
啊?看贴的功夫就继续发了,赶上直播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2.2025 22:39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