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hell 于 13.5.2009 23:23 编辑
% N( m3 ~& k% O' j) E# i+ n) G+ Q
& U7 G C0 ^" `5 I d$ `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说的,zecke大概在德国南部分布很广,大概从frankfurt以南都有分布。主要生活在树林里,活动期4月到9月,伺机落到从树林经过的动物身上,然后找个地方把脑袋钻进皮肤开始吸血,肚子留在皮肤外面。容易传染各种病毒。如果发现被咬,*不能*自己抠,要找医生,他们有工具和方法拔除“钉”在皮肤上的zecke。自己清清除的话很容易把脑袋断在里面,然后会有很多后遗症。* E! ?% k# E( A- s2 `
3 O( J3 L% x8 ~7 m R$ K/ b" K
拔zecken不能用镊子夹肚子,更不能转,而是用细尖的镊子尽量夹住zecken的嘴,也就是紧挨着皮肤的地方,直接向外拔。如果夹肚子或转动的话,会导致zecken把肚子里的细菌病毒吐到人体内。被zecken咬了后,应立即吃几天抗生素,防止细菌感染的BORELLIOSE,千万不要吃抗过敏药或抹抗过敏的药膏。病毒感染的FSME脑膜炎,只能尽早看大夫了。zecken impfung能防止FSME,疫区的都因该打0 Y- h) W5 \0 V. _
无论是Borelliose还是FSME都非常危险,Borelliose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在南德的不要光腿光脚到草丛里去。
L; u9 K3 j0 T$ c8 w7 A/ z& C' Q* e* }% \9 {
还找到一个视频介绍http://www.youtube.com/watch?v=iTk21f0SOAU&feature=related/ l; ]5 R: j1 k3 z3 A/ u/ w- }/ H
" s, T% o7 { R! LZecke有关的疾病主要有两个,一是莱姆病(Lyme-Borreliose),另一是春夏脑炎(Frühsommer-Meningoen-zephalitis,简称FSME),又名森林脑炎(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简称TBEV)。
1 R' j3 v/ W- K, l- u前者不是很可怕,潜伏期3~32天,平均7天左右。
$ \6 U1 U( |2 ?+ d0 H& k后者必较厉害,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膜炎症。
5 B1 z# `# u, z; W* i5 r疫苗防止的主要是FSME,因为一旦传染这个病,有1-2%的死亡率,10-20%的几率瘫痪,当然不是每个Zecke都有FSME病原,不过整个南德都是FSME高发区。
8 [5 c# ~4 G2 J$ n$ z+ u
+ j5 \0 p+ @2 ]/ D; @1 e对于许多人来说,被扁虱咬上一口可能和被毒蜂螫一下一样危险。对扁虱唾液的反应可能有剧痛、头疼、呕吐、肌肉痉挛、瘫痪和失忆。由扁虱咬伤引起的瘫痪有时是致命的,但是也可以移开扁虱得到挽回。此外,未经治疗的咬伤可能通过微生物导致二级传染,微生物从没有愈合的伤口中进入。
7 t8 u- h/ n4 s, [ -----------------------------------------------------------------' ?1 T% B7 J- v7 @, h( r
莱姆病 [病因] 由扁虱传播的Burgdorferi疏螺旋体为病原体。 [病理]
0 h! B0 x% i6 L+ E- 红斑表玻全层血管周围和间质中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或嗜酸性白细胞浸润,表皮及真皮乳头水肿。
- 关节受累时的滑膜改变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似。
[诊断] - 皮肤病变:常为首发症状,特征性表现为慢性游走性红斑,初起为红色斑疹或丘疹,逐渐扩大成环殂损害。一般出现在扁虱叮咬后3—32天,好发于躯干、大腿、腹股沟,、腋下等处。
- 神经系统病变:约见于15%的患者,与皮疹同时或消退后1—6周出现。表现为脑膜炎、脑神经炎、舞蹈症、小脑共济失调,出现脑膜刺激征、昏迷、面瘫或三叉神经痛等。
- 心脏病变:见于8%左右的患者,常于皮损出现3周后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炎、心包炎或全心炎等。
- 关节病变:约见于60%的患者,多累及大关节,尤其是膝关节,反复发作肿胀、疼痛,10%的患者可转变为慢性关节炎。
- 其他表现:发热、乏力、肌痛、恶心、呕吐、结膜炎、虹膜炎、淋巴结及肝脾大等。
; M5 q# G$ G+ R0 E
) _7 A! P8 X- W0 W( y8 A% C8 S
看得我发毛啊 上网查了一下/ B; V1 ?3 n, R2 \! ~9 b
居然位列全球十大毒物!, B' ?2 b4 Y5 D5 F, g+ ?0 a
扁虱
; g6 S* D3 H3 k# C" b# Y) u 扁虱一有了生命形体,据说,就紧紧贴在一根树枝下面,开始等。等什么?
1 c& M/ X. e+ m# ^6 i% J 等一只热血的哺乳动物从它栖身的那根树枝下面走过。冷血动物,譬如蛇,就不算数,
: M, k3 [; a. v7 v$ [5 b. n q& o因为扁虱只饮热血。当一只四条腿的浑身暖呼呼的动物经过时,这扁虱看不见,它是个瞎 . B& V' v4 `. @
子。可是它的身体能感应温度;一感觉到温度,它就一跃而下,八只脚攫住猎物的皮肉,把 : U, V( ?3 W9 ?; o
头深深埋入,痛饮一番。 0 n# j) c# `$ _! z
这有什么奇怪?哪个虱子不吸血? . S9 y4 E) G- X0 k1 b9 P# o
不,这个虱子不一般。它并不像别的虱子蹦来蹦去寻觅可饱食的对象;它贴在一根树枝
; H- y. v* F7 ]下之后就一生一世不再动弹。这位老兄等着,等着某一只暖呼呼的哺乳动物刚好从它那根细 . ^8 x/ [' D- {8 n7 H5 {6 o
枝下面走过。
/ ?6 q( k6 X1 ?4 T) K' W0 `! n 这个几率有多少呢?德国的昆虫学家逮到的一只,他们说,已经贴着一根树枝等了十八
; d2 ^" h3 j4 G8 `2 Z年。在十八年中,这只扁虱像冬眠一样不饮不食不动不死,只是等待,等待一只哺乳动物经 6 l9 |) Y1 Z/ P. _9 d- l
过。
0 B" J; e, b" T Q7 T2 K 十八年后的某一天,若是刚巧有只胖嘟嘟的狐狸懒洋洋地晃过来,激动了扁虱的测温
) Q& K$ O) u5 I; ^+ _器,扁虱扑上去,吸血吸个饱。唉,生命里竟有如此酣畅狂欢的时刻!
6 {% f" r: r# P4 K 然后呢?换一根树枝?回到栖了十八年的树枝?
1 R1 s' C% w1 z' c/ v2 ? 当然不是;饱餐一顿之后,它要交配;交配之后就死亡。初生的扁虱跳上一根树枝或叶 3 e3 M! @; o' _5 R3 P3 C! o6 Z
片,开始等待。 0 \: v. @' H: b# f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