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禄的老师辛尼加也被勒令自杀。这时,尼禄完全撕下元首制的伪装,把他自
己和神等同起来,公开接受亚美尼亚国王尊奉他为太阳神,在铸币上镌刻尼
禄戴着皇冠的头像,甚至把罗马城更名为尼禄城。
尼禄的倒行逆施引起了罗马各阶层普遍的不满,反抗斗争日益高涨。早
在公元61 年,在不列颠南部就爆发了以伊塞尼族女王鲍狄卡领导的反罗马的
起义。起义者击溃罗马军团,占领了卡穆洛敦和伦丁尼姆等城,杀死了7 万
罗马商人和移民。后来罗马增派军队,击败起义者,鲍狄卡服毒自杀。公元
66 年,处于阶级和民族双重压迫下的犹太人起义烽火燃遍巴勒斯坦各地。起
义者全歼耶路撒冷的罗马驻军。从叙利亚调来的罗马军队不敢贸然进攻耶路
撒冷,最后也撤退了。不久,尼禄派遣大将韦柏芗率领5 万军队前去镇压,
但进展缓慢。犹太人起义尚未平息,公元68 年高卢起义又起。鲁格敦努姆高
卢总督文德克斯号召推翻“丑角元首”,不仅得到备受压榨的高卢部落的支
持,而且也得到一些西部行省总督和军队的响应,在他周围迅速集结了10
万之众。虽然鲁福斯率领上日耳曼军团击败了高卢起义军,但不久他们也起
来反对尼禄。这时近卫军背叛了尼禄,元老院宣布尼禄为公敌。被废黜的尼
禄走投无路,最后在罗马郊外自杀。朱里亚·克劳狄王朝随之告终。
行省地位的提高和帝国的鼎盛 尼禄死后,行省军团纷纷拥立皇帝,
互相战争,形成所谓四皇帝时代(公元68—69 年)。结果,东部行省和多瑙
河区军团拥立的皇帝韦柏芗战胜西部行省和近卫军推举的皇帝,建立了弗拉
维王朝(公元69—96 年)。
韦柏芗(公元69—79 年)即位后,先派其子提图斯带领大军围攻耶路撒
冷,残酷镇压了犹太人的起义,后又平定了高卢和莱茵河区行省的起义。为
了加强皇权,扩大帝国的社会基础,韦柏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迫使元老
院通过全权法,赋予他广泛的权力。公元73 年,韦柏芗使用监察官权力改组
元老院,大量吸收行省上层奴隶主参加元老院。同时将高卢和西班牙等地千
余户富有贵族迁至罗马,补充元老和骑士等级,又广泛授予行省居民罗马公
民权和拉丁公民权。这些措施是克劳狄政策的延续,进一步扩大了帝国的社
会基础。行省大奴隶主广泛参政任职,成为帝国的重要支柱,而帝国政权不
再限于体现意大利奴隶主的利益,开始成为整个地中海世界奴隶主阶级的统
治机构。此外,韦柏芗还改编军队,改善财政状况,任用骑士取代被释放奴
隶管理皇室和帝国的一些机构。
韦柏芗死后由其长子提图斯(公元79—81 年)继位,他只统治两年即病
死。公元81 年图密善(公元81—96 年)继兄即位称帝,他基本上继续执行
韦柏芗的政策,但他加强专制统治,以“主人和神”自居,藐视元老院,恢
复叛逆审判,迫害元老贵族。结果,图密善在政变中被杀,元老院推举涅尔
瓦(公元96—98 年)为皇帝,开始了安敦尼王朝的统治(公元96—192 年)。
安敦尼王朝自涅尔瓦起,历经图拉真(公元98—117 年)、哈德良(公
元117—138 年)、安敦尼(公元138—161 年)、马可·奥勒略(公元161
—180 年)和康茂德(公元180—192 年),后五个皇帝全是行省贵族出身,
他们在内外政策方面都采取有利于整个地中海区域奴隶主的措施。在安敦尼
王朝统治时期,罗马帝国达到鼎盛,在罗马历史上被称为“黄金时代”。
涅尔瓦本是高龄元老,登位后虽与元老院修好,但无力应付政局的复杂
变化,不得不把战功卓著的上日耳曼行省总督图拉真收为养子,立为继承人。
这就打破了以血统为基础的大位继承制度,开创了以过继为基础的新的皇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