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零下68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拿破仑

[复制链接]
191#
 楼主| 发表于 18.3.2010 00:47:16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第三十七章:莱比锡

强大的帝国已不复存在了。我们现在惟一要保卫的是我们的祖国——法兰西。

——致 法国参议院(1813年11月14日)

    休战和其后在布拉格举行的会议于1813年8月第二周结束了,谈判毫无结果。尽管拿破仑的军事情报很不灵通,但他还是知道鲍岑局势的发展已经危及法国及其并不可靠的盟国了。5月21日,在鲍岑,拿破仑在兵力上超过俄普联军。8月底,拿破仑仍然控制着易北河沿岸的所有据点,包括马格德堡、威腾堡、德累斯顿和已被孤立的莱比锡,此时拿破仑的主力部队主要集中部署在萨克森-波希米亚边境至德累斯顿沿线,向东一直到伊萨山脉的齐陶,其总兵力约为220,000人。尽管拿破仑刚在吕岑和鲍岑取得了胜利,他所控制的区域仍仅为易北河一带以及德累斯顿和莱比锡的主要城市。

  贝尔蒂埃将一大堆地图摊开在德累斯顿城堡的办公桌上,这里是法军总司令部。贝尔蒂埃告诉拿破仑:四国联军正在向这里逼近。他们的兵力以及所做的钳形运动确实令人担心。这一情势拿破仑是应该能够了解的。如果他在上次胜利后,立即签署和平协议的话,本来是可以太平无事的。接着,奥地利也改变了立场,施瓦岑贝格——仅数月之前拿破仑还亲自出席了他举行的宴会——此刻已在易北河以南的波希米亚附近集结了近230,000兵力。在其东面,由本尼格森统领的60,000波兰军正迅速向西挺进。北面,3月起就已经被反法联军控制的柏林,现在已经交给拿破仑的旧将贝纳多特统领,贝纳多特所率领的约40,000人的瑞典军很快就会同普鲁士军会合,向南面的德累斯顿进军。四国联军总兵力至少为511,000人、1,380门大炮,另外还有350,000名后备军。这一兵力和装备上的力量悬殊令贝尔蒂埃非常不安。

  理论上讲,拿破仑军号称400,000人、40,000骑兵和1,284门大炮,然而这包括了北欧和莱茵同盟国的所有兵力、欧仁亲王的意大利军以及雷德的巴伐利亚军。但是,这些附属国如巴伐利亚的可靠程度是值得怀疑的。当真正交战后,拿破仑所拥有的实际兵力仅为220,000人,况且他的骑兵部队是由临时招募的新兵组成,大多未经训练,更谈不上实战经验。再者,拿破仑的兵力也不集中,而是分散在易北河沿岸和南部。

  自从迪洛克战死以及奥地利这个同盟国反戈之后,拿破仑在确定攻击目标上感到十分困难,不知该先攻击谁或该防守什么地方。他人生的目标变得狭窄,含糊不清和毫无意义了。首先,8月17日,拿破仑从德累斯顿转移至鲍岑,结果不得不改变命令,向南沿萨克森-波希米亚边境行军至齐陶以防御俄军;结果不得不又一次改变主意,率兵沿东北方向拦截由奥德河方向而来、来势凶猛的90,000名布吕歇尔的普鲁士-西里西亚军。命令不断地签发,也不断地改变——拿破仑的信使忙得不可开交,他的元帅们被朝令夕改搞糊涂了。拿破仑曾经以为联军是由北进攻莱比锡。但事实上他们却在向拿破仑所在的德累斯顿直扑而来。8月22日,他突然匆匆赶回德累斯顿,因为有消息说施瓦岑贝格的奥地利军来犯,拿破仑赶来是为了支援圣西尔元帅。

  拿破仑估计的联军将从北面进攻莱比锡的计划落空了,而乌迪诺的由达武做后盾的第十一军团也未能对柏林的贝纳多特军造成威胁,因为他们现在有110,000人的强大兵力。柏林无法攻占,乌迪诺为数不多的队伍只好撤退到位于威腾堡的安全地区。布吕歇尔率领普鲁士-西里西亚军已渡过了布雷斯劳和奥德河。当施瓦岑贝格率领的波希米亚军正向德累斯顿的西部和南部移动时,布吕歇尔军在向东越过布雷斯劳后同麦克唐纳军遭遇,波尼亚托夫斯基的军队目前仍保护着麦克唐纳的左翼以及已经受到严重威胁的德累斯顿。

  拿破仑渴望着另外一场战斗,而他很快就会如愿的。眼下拿破仑的兵力只有70,000人,这其中包括了缪拉、圣西尔、莫蒂埃以及近卫军,此外还有拉图尔·莫鲍的骑兵、维克多的第二军团以及正在兼程赶来的乌迪诺第六军团。

  事实上,直到8月25日,拿破仑才意识到德累斯顿的局势已经十分危急了,因此他命令乌迪诺和维克多立刻兵分两路前来德累斯顿助战。当拿破仑于次日早上9点终于进入德累斯顿时,他才震惊地发现德累斯顿已经被施瓦岑贝格军的158,000人团团围住,并将该城的易北河南岸一带同北面的舒斯坦豪舍的联系切断,城的四周至易北河沿岸都有敌军。奥地利军队已将该城围得水泄不通。

  幸运的是,拿破仑的军队仍占据着德累斯顿城墙的城高优势,同时也控制着横跨易北河通向北岸的3座桥头堡,这有利于拉图尔·莫鲍、维克多以及马尔蒙军前来支援他们,这样,法军的总兵力可以在数小时内从70,000人增至120,000人。

  尽管施瓦岑贝格常常能制定出色的作战计划,例如瓦格拉姆战役就是一例,但是他的天性过于小心谨慎,同时对自己的想法和手下的人都缺乏信心。现在,在目睹了拿破仑进入德累斯顿之后,这位奥地利统帅又突然决定推迟进攻;当他最终发动进攻时,才发觉战机已失, 缪拉和内伊军给了他的进攻以迎头痛击。同时,易北河对岸的法军要塞也派兵增援,令施瓦岑贝格顿时失势。黄昏时分,施瓦岑贝格已溃不成军。

    战斗一直持续到27日早晨,拿破仑占优势,由于维克多和马尔蒙军的增援,拿破仑的人马又增加了50,000人。与此同时,该城的东南处约40,000人的旺达姆军牵制住了维特根斯泰因军。现在,莫蒂埃、内伊和圣西尔3支军队一起向维特根斯泰因的右翼发动冲击。马尔蒙、维克多、缪拉和拉图尔·莫鲍也在对奥军的作战中屡屡获胜,其兵力也增至170,000人左右。从前晚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倾盆大雨使奥地利军和法军一样被淋得全身湿透,整夜无眠,筋疲力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楼主| 发表于 18.3.2010 00:47:30 | 只看该作者
法军对施瓦岑贝格军的全面反攻于当天6点钟开始并且一直延续着。除了中路稍嫌薄弱之外,法军不断获胜。目前处在致命炮火的轰击范围内的沙皇本人,眼看着联军的伤亡惨重而法军势如破竹,万分沮丧,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8月27日至28日夜间,法军迫使两天前还是不可一世的俄普联军从德累斯顿撤军向波希米亚边境撤退,联军伤亡约38,000人,而法军伤亡约10,000人。

  28日,法军刚开始进行十分顺利的追击,因拿破仑的司令部得到坏消息而中止了,据说拿破仑当时正在生病——消息说乌迪诺的部队在柏林附近被贝纳多特军击败。而麦克唐纳军则由于追击布吕歇尔军而脱离了主力部队;见这个法军元帅孤军深入后,联军又杀了个回马枪,并于26日在卡兹巴赫给了麦克唐纳军致命的一击,普军俘虏了近15,000名法军并缴获了大量武器。29日,传来了更加坏的消息: 旺达姆的第一军团本应追击联军,却在库尔姆遭到奥斯曼的致命打击,旺达姆本人及另外13,000法军被沦为阶下囚。法军士气一落千丈。

  拿破仑尽管表面看起来异常冷静,实际上为其在德累斯顿获得压倒性胜利后连续两次惨败而懊悔不已:28,000名法军在数小时内就被全部俘虏。法军的惨败使联军迅速恢复了元气并扭转了战局,对击败法军充满了信心。被俘的法军被联军全部活埋。祸不单行,有关威灵顿在西班牙北部取得一系列胜利的消息也传到了拿破仑的耳里——这位英国将军在6月21日的一场关键性战役中一举击败了儒尔当元帅和约瑟夫·波拿巴,令约瑟夫率部仓皇逃回法国。

  在德意志,败退的联军又重整旗鼓;同时,被击溃的法军正在易北河和德累斯顿一线撤退。欧洲大陆所有国家的命运和战局发生了彻底的改变。9月9日,在托普利兹会晤后,重新又气势如虹的联军签订了新的俄奥普盟约,发誓要将拿破仑和他威震四海的法国大军从欧洲彻底铲除。

  局势迅速起了变化。几乎到处都有反法联军队伍,和当年迅速吞并欧洲的不可一世的法军一样无处不在。但尽管联军集结神速,势不可挡,其内心仍然非常惧怕拿破仑这个曾经在5月的两次战役中都战胜了他们的军事奇才。即使拿破仑只有10万人,他也是非常危险的,因此绝不能低估他,还需要集结更多兵力对付拿破仑。他们的计划是首先攻击法军的最薄弱处——已经处于孤立地位的易北河沿岸法军要塞。

  另一方面,拿破仑同现在联军麾下的将领多数都交过战,他们几乎都曾是他的手下败将,拿破仑对他们之中一些人的性格弱点了如指掌。在拿破仑的军事生涯中这是第一次他能设身处地考虑自己的对手可能会采取什么样的战术和行动。不过,对于一些相对年长且孤僻的元帅,由于他们常年独处,不喜欢与人交谈,因此他们的个性和战略特点都鲜为人知,拿破仑就更无法了解了。而最近联军的一系列胜利,以及拿破仑军在西班牙的战败和去年在俄国的惨败都使法国占领区更加动荡,那里的人民对拿破仑的怨恨也与日俱增,决心永远结束他的暴政。

  拿破仑总算理清了头绪,决定将注意力集中到最基本的问题上来:易北河要塞、莱比锡以及德累斯顿。10月中旬,拿破仑的战略战术起了戏剧性的变化。从柏林出发的贝纳多特军的前进速度是极为缓慢的,尽管他们被内伊军击败,但他们却先于马格德堡和威腾堡的部队渡过了易北河;而布吕歇尔的西里西亚军经过和麦克唐纳军激战,仍于10月30日渡过了易北河并击败了贝特朗军。他们到达了萨勒河,已离贝纳多特不远了;目前仍是联军中最强大的波希米亚军也正在东渡萨勒河向莱比锡进军。拿破仑的反应是迅速向莱比锡以南挺进,总共有5个步兵军团:贝特朗的第四军团、马尔蒙的第六军团、苏哈姆的第三军团、雷尼尔的第七军团以及麦克唐纳的第十一军团,另外还有塞巴斯蒂亚尼以及拉图尔·莫鲍的骑兵团。在莱比锡,阿里吉驻守要塞,而缪拉的排山倒海的骑兵团则负责保护莱比锡南面的通道,另外维克多的第二军团、劳里斯顿的第五军团、波尼亚托夫斯基的第八军团以及奥热罗的第九军团负责接应。

  拿破仑目前为止还是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但代价是将德累斯顿置于无保护的状态之下,只留下圣西尔以及洛保军苦守,同奥斯曼的围军苦战。远离法国本土的35,000人的达武军目前仍在汉堡附近,处于被孤立的状态。接着,一连串的坏消息接踵而至:法国的前盟友、欧仁的岳父马克思·约瑟夫的巴伐利亚背叛了拿破仑;这使得威斯特伐利亚和莱茵同盟国唇亡齿寒,目前虽然还在法国这边,但基本上采取的是观望态度。事实上,自8月中旬以来法军已丧失了150,000人,其中大部分叛逃到联军去了。另外,法军本已低落的士气因供应缺乏更加一蹶不振。

    损失了近半数的火炮,拿破仑目前所拥有的火炮数已经降至784门;他的总兵力也从400,000人降至260,000人。至此,拿破仑终于意识到:如果他想挽救局势的话,必须采取迅速果断的行动,而他对和谈又根本不抱任何幻想。首先,拿破仑应该将部队撤回,以缩短法军过长的阵线加强防御。莱比锡将成为法军作战的新中心,因此他只留下圣西尔和洛保防守德累斯顿,并面对兵力日益增强的围城联军。考虑到法军兵力占劣势,死守德累斯顿而又不加强兵力是个错误;但就连忠诚的梅内瓦尔也看得出来:是拿破仑的贪婪、他想要拥有并控制一切的欲望,误导了他的军事决断并将他引向毁灭。

  1813年10月7日,拿破仑率领150,000人离开德累斯顿挥师北上,他曾希望出其不意地赶上60,000人的布吕歇尔军。他沿西北方向向杜本进军,并于9日赶上了他们。由于布吕歇尔人数较少却供应充分、队伍灵活机动、应变神速,避开了拿破仑的主力向萨勒河撤退。正当拿破仑举棋不定时,突然收到驻守莱比锡的缪拉的急电,说他目前正受到施瓦岑贝格军的进攻。拿破仑迅速率部向南朝离莱比锡仅数英里之遥的艾伦堡进军,并于当月10日至14日在那里扎营以收集进一步的战报。尽管布吕歇尔军就在距离这里仅一日之遥的哈伦,可是曾遭内伊军重创的贝纳多特军,尽管其兵力降到8万人,却仍然在向这里开来。缪拉军在施瓦岑贝格军以及本尼格森军的总人数为24万人的联军面前缓慢地撤退,联军则稳步前进。布吕歇尔军也在运动,想将自己的6万人和在莱比锡附近的施瓦岑贝格军会合。贝纳多特如同以往一样吓得发抖,逃避一切战役和承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楼主| 发表于 18.3.2010 00:47:43 | 只看该作者
10月13日,拿破仑终于做出了决定:他将向莱比锡进军并要赶在布吕歇尔和施瓦岑贝格会合之前将他们各个击破。这意味着他的全部人马必须在次日一日赶到莱比锡。拿破仑认为他的20万人做得到。“不能犹豫,不能犹豫,”他在14日给麦克唐纳的信中写道。“明天,15日的某个时候,我们将受到波希米亚军(奥军)以及西里西亚军(普军)的攻击。当你听到炮声时,尽快赶来,只要循着炮声而来就行。”

  在拿破仑手下的马博特描述此时的莱比锡是“德意志的商业和金融中心之一,位于从易北河到图林根以及波希米亚的舒尔茨山脉间的开阔平原的中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处于埃尔斯特河、普莱斯河、帕萨河以及利帕河的交汇处,水力资源十分丰富。“这个城市有4座城门以及3个侧门。西面的这条道路,也就是从吕岑经由林道以及马克兰施泰特到这里的道路,目前看来是惟一可供法军用于通讯联络以及食物供给的通道了。”

  10月14日,虽然雷尼尔的第七军团还在北面数英里之外,拿破仑还是经由北门进入了莱比锡。拿破仑对他所看到的一切并不满意。他的军队一字排开,约2英里~4英里长,一直延伸到城南,而城西的守备十分薄弱,而且和莱比锡之间还隔着宽阔、泥泞的灌木丛林带,只有一条通道和桥相连。另外,这块泥地从城北数英里处一直延伸到南方,给双方的通行都造成极大的不便。尽管实际上敌人并没有包围这座城市,要想在没有任何屏障的情况下守住那条通道是十分困难的。另一方面,东南部的原来驻城的法军早已经挖好了战壕,那里也有山丘和灌木丛,却没有拿破仑擅长的大规模步兵和骑兵兵团作战的开阔地势。

  拿破仑立即开始计划将其对俄普联军主力的主要攻击点放在加强西南面的进攻能力上,并打算动用他的骑兵部队,将其布置在联军的右翼,形成包围之势。他并不清楚联军现在的兵力究竟有多强(联军203,000人,法军177,500人加700门大炮),他也没有意识到布吕歇尔的54,000人的普军已从西北方向的哈雷-莱比锡公路附近迅速向莱比锡挺进。

  10月15日,双方都已做好战斗准备,奥俄联军已完全控制了从莱比锡向南至帕高的公路以及东面数英里外的莱比锡至瑙霍夫的道路。帕高路上是联军的后备军,此外,克莱斯特军、尤金亲王军、帕伦军、戈恰科夫的骑兵已经做好参战准备,而克伦奥的33,000人则负责保护右翼。

  与他们对垒的是波尼亚托夫斯基的第八军团,而维克多的第二军团则控制着马克勒贝格要塞,左翼是劳里斯顿的人数较少的第五军团控制着莱比锡至波姆森公路。阿里吉将军的军队则负责把守莱比锡,马尔蒙的第六军团部署在哈雷至莱比锡公路以北至拉德菲尔德村。雷尼尔的第七军团仍然在北方数英里之外的杜本公路附近,不能对他们寄托希望。莱比锡以北的苏哈姆的第三军团以及贝特朗的第四军团已即刻到位,就连麦克唐纳的第十一军团以及塞巴斯蒂亚尼的人数较少的骑兵队也从西北方向赶到了。莱比锡以南是拿破仑的包括拉图尔·莫鲍以及帕约的主力骑兵,他们将被部署于由维克多和洛雷斯登军组成的防线之后,在他们后面是47,000人的强大的帝国近卫军。而刚巧在他们的东面是奥热罗的第九军团。这就是10月16日对垒之初两军的阵容和部署情况。

    施瓦岑贝格为奥地利军总指挥。和以前一样,沙皇的俄国军队人数较少,名义上由巴克莱指挥,实际上是维特根斯泰因指挥。

  16日早上战争爆发时,北线和西线的战事最为激烈,现在古来军跨过林登奥-吕岑公路同阿里吉军交战,而布吕歇尔的54,000名普军则出其不意地和马尔蒙军对垒,迅速将他们打得处于防守的劣势并被迫退到了莫克恩村附近。贝特朗的第四军团穿过莱比锡的北郊增援法军西侧的阿里吉和南面的法军主阵线。波尼亚托夫斯基军以奥热罗军为后盾,沿法军西线展开,维克多仍坚守原地,他的后盾是乌迪诺的近卫军(贝西埃尔已于5月阵亡),劳里斯顿军在维克多的东面,后盾是莫蒂埃军。

  早上11点,联军已经开始在东面以及北面散开。拿破仑的全盘计划将彻底落空。这一天,北线、西线和南线激战不断。普军的攻势猛烈,锐不可当。内伊的第三军团按计划应在中部接应并发动包抄攻势,如今却被截断。由于有雾,奥军行踪难以捉摸,法军不断遭到出其不意的攻击。

  但总的说来,联军的攻势协调不够,一些部队直到9点半才赶到战场。维克多和符腾堡的尤金亲王在瓦什奥要塞进行的激战,以及克莱斯特攻占马克勒贝格村的战斗都异常惨烈。11点多,施瓦岑贝格的南线主力攻势逐渐减弱。此时,本尼格森和科洛雷多的70,000人自德累斯顿赶到,因此布吕歇尔决定在下午2点发动攻势。

  由于战况的发展捉摸不定,拿破仑将发动攻势的时间推迟到了中午,最后他下令全线出击,集中150门重炮的火力对克莱斯特军、尤金亲王军和戈恰科夫军猛轰,目的是为后备军开道,缪拉率领的10,000骑兵冲击联军的中央。在法军强大攻势下奥军败退下来。2点,布吕歇尔按计划发动进攻,成功地牵制了马尔蒙和苏哈姆军,使他们未能按照拿破仑的命令赶到联军右翼形成钳形攻势。此时,两军全线展开对攻,由杜梅将军率领的铁甲骑兵团猛烈冲击尤金亲王的侧翼,成功地突破了对方的阵线,长驱直入,几乎打到了惊恐万状的沙皇指挥部,一回头却发现自己孤军深入,法军后援没有跟上。这支精疲力竭且伤亡惨重的骑兵团不得不退回原地。他们的整个攻势只花了半个钟头(从下午2点半到3点),拿破仑翘首以待的胜利化为泡影。接着,奥军展开反攻,收复失地,稳步前进,甚至威胁到了法军右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楼主| 发表于 18.3.2010 00:47:57 | 只看该作者
由于布吕歇尔发动了成功的攻势,拿破仑被迫放弃了他的前哨,转移到莫克恩指挥战斗。尽管精锐的马尔蒙军在莫克恩牵制了同等兵力的普军,拿破仑仍然抽调了内伊军中约两支分队的兵力增援。由于其军事参谋的失误,马尔蒙发现自己陷入普军包围并难以突破,就连拿破仑本人也无能为力了。普将约克率领的军队攻势如潮,令拿破仑刮目相看。最后,约克的骑兵全线进攻,击溃了马尔蒙能征善战的第六军团;接着,莫克恩落入普军之手。但是,由于夜幕降临,普军没有乘胜追击。

  莱比锡战役的第一天就这样结束了。在这次战役中, 联军的伤亡人数为30,000人,而法军至少有25,000人。法军惟一还能够期待的后援就是雷尼尔的14,000人了,而联军方面也仍然在等待本尼格森的70,000人以及北方贝纳多特军的85,000人的到来。对此,而拿破仑也是束手无策。

  17日,双方都由于损耗过于严重而几乎没有再发生交战,这在拿破仑式的战役中是极不寻常的事。每天他们都在等待,联军的兵力日益加强。当雷尼尔的军团终于赶到时,拿破仑的人总共不到200,000;而当贝尼斯特和贝纳多特赶到时,联军的人数已经增加了300,000人, 其中155,000人是新兵。此外,联军拥有的大炮数量是1,500门,而法军只有650门。

  18日,由于联军已经取得了压倒性的兵力及装备优势,其最高统帅决定迅速歼灭整个法军。通过不断的攻击,逐渐将法军逼回莱比锡;因此,尽管那天晚上天降倾盆大雨,联军仍然依计划行动。

  除了双方交战的火力十分强大之外,这场战役还充满混乱和不断的运动。古来的部队封锁了整个西侧,而布吕歇尔的3个军团在贝纳多特以及文岑格罗德(Winzingerode)的支援下迅速向前推进,令杜布罗夫斯基、马尔蒙以及雷尼军节节败退。同样的戏剧性场面也在东侧发生,韦塞·汉堡的50,000人的队伍在巴克莱65,000名俄军的支持下,对波尼亚托夫斯基和维克多的法军最左翼展开了极其猛烈的攻击。同时,更将法军自东面迅速逼得节节败退,本尼格森以及科罗雷多的70,000人的生力军在海达至莫克劳村一线大败麦克唐纳以及塞巴斯蒂亚尼军。法军在兵力上处于极端的劣势,好像情况还不够糟糕似的,拿破仑越来越多的“盟友”在战役中间倒戈,包括萨克森的两个营连同法军迫切需要的火炮一起倒向了联军,这对剩下来的法国盟友的士气有极坏的影响。联军为了进一步确保将会获得的胜利,由贝纳多特军自西北方向、本尼格森军自东面发动了另一场大规模的进攻,迫使法军退到莱比锡城下,而身后还有自西南一路追来的巴克莱军。

    法军几乎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弹尽粮绝、伤亡十分惨重,拿破仑这才意识到他在这场战役中的败局已定。他骑马回到了莱比锡,准备部署大军撤退。在下令确保通往林登奥的道路和桥梁畅通后,拿破仑命令剩余的部队从莱比锡撤军,沿通往吕岑的道路向奥尔斯塔特和艾尔富特撤退。

  10月18日至19日夜间,尽管已伤痕累累,万分疲惫,法军仍然有序地撤退,有30,000人断后。

  而联军直到第二天早上7点以后,才发觉被他们击溃的拿破仑大军已经逃往艾尔富特,身后留下了在易北河沿线的处于孤立无援境地的3,500名法国驻军。拿破仑提出了休战的要求,从而赢得了更多的时间;当法军的最后离城部队连同在战斗中毁坏的大炮一同沿着莱比锡古老的街道出城,并经过林登奥后,拿破仑本人才于19日上午11点离城而去。

  “没有什么比离开莱比锡更加困难的了,这座城池已被敌军团团围住了,”康斯坦回忆道,“皇帝陛下领兵自(西面的)兰斯塔特门出城,但那里已经被敌军完全封锁了;因此,我们由此出城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他不得不掉转马头又一次穿城而过……最后终于成功地突破了北门,接着他又绕回西面,向艾尔富特而去。”

  这是一次经典的撤退,法军在重围中依然秩序井然地撤退,直到另外一个奇迹发生:毫无耐心的蒙福尔上校不遵守要他率部留下并等法军的后卫部队全部离开莱比锡后炸毁林登奥桥的命令,竟率部跟随大部队撤离,只留下一名下士执行这个至关重要的任务。

  尽管桥上仍然挤满了上千名法军,在看到自己的指挥官跑掉之后,这名下士惊慌失措,在19日下午1点左右将桥炸毁,当场炸死了上百名法军,并使乌迪诺的后卫军陷入了联军包围之中。尽管乌迪诺最后安全地游到了对岸,但身负重伤的波尼亚托夫斯基却溺死在河中。其余人经拼死抵抗之后,被迫投降。

  双方的损失是十分惨重的,联军方面的伤亡为54,000人,而法军则失去了近75,000人,包括30,000名战俘以及近千名投降者。另外法军损失48名将领,其中36人被俘,12人或死或伤。这场战争的真正的无辜者——普通市民们对于这场战争无可奈何,死伤人数更是无法统计。德累斯顿由于受到炮火轰击而几乎面目全非,而莱比锡就如同斯摩棱斯克和博罗迪诺一样在大战过后只剩下一片废墟,城市周遭的村庄也惨遭蹂躏,伤亡和无家可归者不计其数。

  尽管后有联军的追击,但法军仍向法兰克福以及美因兹退去,他们将受轻伤的士兵带上,将受重伤的士兵弃于路旁,让他们等死。另外,在他们的身后,留下了无数的死马、破车和毁坏的大炮。“70,000名战士和40,000名落伍士兵最后平安到达莱茵河,但却有40,000人未能生还。”

  萨克森战役并没有完全将热罗姆排除在外,虽然拿破仑在开战之初曾拒绝热罗姆参战的要求,但8月12日,拿破仑已经意识到情势多么令人无奈,因此命令克拉克将军写信给热罗姆,要他准备保卫卡塞尔。8月22日至23日,在齐陶,热罗姆征募的威斯特伐利亚军被联军击败。

  9月中旬,蒂尔曼以及帕拉托夫的骑兵团接近卡塞尔并暂时控制了梅泽尔,贝纳多特本人亲自指挥军队进攻威斯特伐利亚。由车尔尼雪夫将军率领的包括有4,000名哥萨克骑兵以及10门大炮的俄军自东方逼近。当部队到达离卡塞尔仅4英里处的蒙登时,他们同5,400多名威斯特伐利亚军遭遇,并且又同由巴斯蒂尼勒将军率领的另外1,100人在海利根施塔特作战。在卡塞尔,热罗姆还有另外约1,050人,包括掷弹兵、骑兵团和市民。

  9月25日,热罗姆向克勒曼发出了绝望的求救。然而,车尔尼雪夫军越过了巴斯蒂尼勒军继续进逼,经过宗德斯豪特以及穆尔豪特率领的800名哥萨克骑兵以及4门大炮向卡塞尔挺进。28日早上4点。热罗姆被哥萨克已经打到赫尔沙的消息惊醒,因为赫尔沙距卡塞尔仅5英里之遥。集结了他由阿里克斯将军统领的近千人的队伍,热罗姆准备保卫他的首都,他关闭了卡塞尔城门,设置了两门大炮守门。但哥萨克人仍继续在城墙外集结。

  早餐过后,身穿制服的热罗姆国王乘马在维奥克斯城堡露面,宣布他打算突围。现在,热罗姆不得不向他的神话般的王国说再见了,他们穿过南门,在将领大臣的尾随下,留下了阿里克斯及其士兵孤军奋战。热罗姆带领着他剩下的几百人,其中有他的私人卫队、两个骑兵中队和一个营的掷弹兵,在河边袭击了哥萨克人,将哥萨克人打跑了。

  热罗姆等待着增援。到了3点仍不见援军的影踪,热罗姆只得逃命,甚至没有能够在马格德堡停留。30日,车尔尼雪夫将军炮轰卡塞尔。下午7点,由于国王的背弃和寡不敌众,孤军奋战的阿里克斯投降了。当天晚上,俄军攻占了威斯特伐利亚王国,宣布废除王国,剥夺热罗姆·波拿巴的王权。同一天,亡国之君热罗姆快马加鞭地逃命,竟将他私人卫队、法国厨师和所有的财宝远远抛在身后,只身一人逃到了莱茵河。野心勃勃的路文斯坦公主被抛弃,她的一切如意算盘全都落空了。

    前国王热罗姆隐姓埋名,居无定所,四处流浪。他先逃到科伦布茨,接着逃到科隆。11月3日,在科隆,热罗姆接到了哥哥拿破仑发来的急件。信中,拿破仑要热罗姆在莱茵河岸住下并很快要将他的夫人凯瑟琳送来。由于拿破仑的命令,巴萨诺公爵正式拒绝了热罗姆回到巴黎或法国其他地方甚至美因兹的要求。“这个国王不断地违背拿破仑的命令,并且没有做成任何与维护他的利益和他的臣民的利益有关的事情,因此,皇帝陛下将会觉得他们(两弟兄)之间的任何会晤都将是痛苦的和毫无必要的。”对于法国皇帝而言,弟弟热罗姆已经不复存在了。

  11月2日,在到达莱茵河后,拿破仑在美因兹停留了几天,并于11月7日最后一次离开了那里,于两天后到达了圣克鲁宫。11月11日,困守德累斯顿的圣西尔元帅向奥军投降。14日,拿破仑神色严肃地向法国参议院宣布:“强大的帝国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在,我们惟一要保卫的是我们的祖国——法兰西。”紧接着,真是雪上加霜,拿破仑接到了一直在巴黎附近塞纳河畔避难的弟弟路易给他的最后一封信——路易仍然想当荷兰国王!“帝国已被入侵了,现在,全欧洲都是我的敌人……如果你仍然坚持想以国王的身份回到荷兰的话,那么你越快离开巴黎越好,你休想再踏进巴黎周围方圆120英里的范围之内!”先是莱比锡,接着又是热罗姆及他癫狂的妻子,现在又是路易——眼下,拿破仑的帝国正在土崩瓦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发表于 18.3.2010 02:1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楼主| 发表于 18.3.2010 12:33:03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十八章:哥萨克人来了

从没想过要放弃巴黎,即使情况糟到无法挽救的地步,我们仍不会放弃,我们决心与巴黎共存亡!

    “你见过皇帝吗?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在干什么?对于他的失败,他说过什么吗?”塔列朗一出现在侯爵夫人德拉图尔·迪潘的晚会上,侯爵夫人就问了一连串的问题。“哦,不要再用你可贵的皇帝的事来麻烦我啦,那个人已经完啦!”塔列朗答道,表情一如既往地冷酷与无情。“当拿破仑在莱比锡战败的消息传到巴黎的那天,我们的悲痛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维克托里娜·德·沙特奈在她的回忆录中写道。“看来皇帝陛下在那里打了一场大败仗,”法国的首都巴黎很快就有了反应。“恢复旧制,光复波旁王朝的想法已经非常普遍了。年轻女士的戒指上刻着‘上帝保佑我们的国王’—— 指的就是1791年被废黜的路易十八。”

  梅内瓦尔说道:

    再次见到自己的妻儿令拿破仑内心的伤痛得到了暂时的平抚。但没多久,他就又回到了现实世界里,终于意识到目前最紧要的事情是保卫法兰西。皇帝陛下召集的紧急内阁会议开了整整一天。务必采取非常措施招募新兵、扩充骑兵、打造武器装备等。过去10年里他在杜伊勒里宫所聚敛的数不胜数的个人财富,此时已全部拿出来支付目前急需的军备开支。

    原因很简单,法国政府的军费已经在上次的萨克森战役中完全耗尽了。

  1813年12月15日,法国驻法兰克福的大使圣埃尼昂突然回到法国。大军压境的联军向拿破仑提出了一份和平协议,条件是法国交出目前仍然占领的欧洲国家和地区,退回到法国本土。法国眼下的局势十分动荡不安,法军总人数已经下降到只有70,000人了。因此,法国当前最需要的是和平。但是,拿破仑没有接受这项和平协议的条件,相反,他愤怒地革除了外交大臣马雷的职务,任命科兰古为新的外交大臣。

  直到1月1日,拿破仑才终于授权给法兰克福一个满意的答复,然而由于直到4日还没有收到来自巴黎的答复,联军提出了新的条件:要求法国退回到法国大革命以前的边界。拿破仑勃然大怒,坚决拒绝了联军的条件。

  拿破仑发出了征兵令并迅速集结军队,连同征募的新兵,他的军队人数要达到936,000人。法国已经危在旦夕,护国已责无旁贷,但正如梅内瓦尔所说的那样,国家仍然毫无“生气”,约有100,000人公开逃避征兵令。最后,拿破仑集结了约120,000人,而且他还坚决将法国大革命时的激进派雅各宾党人排斥在外。

  12月的第三周,拿破仑的立法会议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以讨论当前局势,12月18日提出了报告。

    报告并没有号召全体国民团结一心响应皇帝的号召,而是就法国人民所受的压迫提出了许多的抱怨和不满,并要求废除独裁而执行保障民主自由的法律,包括享有自由的政治权利。

    据对拿破仑忠心耿耿的梅内瓦尔的记载,“立法会议和参议院以压倒多数一致通过要求和平”。

  反对党领导人、来自波尔多的律师若阿香·莱内在指责拿破仑对于军队和行政首脑过于独裁时,被拿破仑当面呵斥:“你的所作所为给我们带来的伤害远大于我们同敌军对垒输掉10场战役。一个爱国者绝不会将家丑昭告天下的!”“什么是王位?不过就是4根木头上面盖着一块天鹅绒的椅子罢了。”毫不退让的若阿香诘问道,此言一出,与会者热烈鼓掌欢迎。这是一种威胁,而拿破仑是不喜欢威胁的。两天后他就解散了议会作为报复。这就是政治自由。

  议会不再给他制造麻烦了。若阿香认为发布联军的损失是为拿破仑在过去14年中的东征西讨寻找借口:“法国的胜利只属于法国本身,而所有的过错却是那个仍想奴役法国的皇帝造成的。”当然,若阿香没有提到,这么多年来一直是法国人民在支撑着拿破仑对欧洲的征讨。

  梅内瓦尔证实,拿破仑被这种公开的声讨深深刺伤了:“我发现他现在十分烦恼……然而在公开场合他仍然保持镇静……他从此不再快乐了。我对此无能为力。但看到在痛苦中挣扎的拿破仑并没有降低我对他的崇拜,反而令我对他越发敬佩不已。”

  “哥萨克人来了!”巴黎市民纷纷在街上惊呼道。事实上,俄军、普军、意大利军、西班牙军、荷兰军、瑞典军以及英军确实将在不久之后攻进法国首都。“莫斯科的被焚仍令我们心有余悸……莫斯科被大火烧毁了,巴黎也难逃一劫!”就连勇猛异常的马博特上校也承认道,“首都的巨大惊慌和不安实在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12月2日,每年一度的庆祝奥斯特里茨大捷的盛会参加者寥寥无几;尽管那天巴黎的所有戏院都免费向市民开放,但看戏的人却冷冷清清。

  全欧洲要求铲除拿破仑的怒潮日益高涨,而千军万马向法国进军的脚步声更是震耳欲聋。尽管联军内部还存在意见分歧,例如,奥地利对于终结拿破仑统治的要求就不那么迫切,但最终还是断定自己已别无选择了——哈布斯堡王朝、俄国沙皇和普鲁士达成了一致。1813年12月,3支主力军向法国进军了。北面是英普联军,将从解放了的荷兰出发,另一支独立的北方军将由贝纳多特率领,而俄将维岑格罗德和普将本尼格森的军队则保卫马格德堡和汉堡(那里的达武仍拒不投降)。第二路大军是普将布吕歇尔的西里西亚军,于12月29日渡过了莱茵河。第三路军是奥将施瓦岑贝格率领的奥军,已于1814年1月1日离开巴塞尔向科尔马进军。2月份,约有400,000联军将踏上法国土地。

    事实上,布吕歇尔军的107,500人很快就到达了默兹河,而施瓦岑贝格军的209,000人正在向贡比涅进军。接着,由常胜将军威灵顿率领的英西联军则迅速逼近位于图卢兹的苏尔特军和絮歇军。在意大利,由贝利加德率领的另一支约74,000人的奥军正在向意大利北部欧仁亲王的约50,000人进逼。更糟的是,1月11日,那不勒斯国王缪拉背叛了拿破仑,投降了联军;3天之后,丹麦国王弗里德里希六世也步其后尘。缪拉对法宣战令拿破仑忍无可忍,称他的妹夫缪拉的这一举动将“遗臭万年,王后也一样——他们的封号将不复存在!我希望能活到亲眼看到他们自食恶果的那天”!总之,法国已经陷入了四面楚歌之中——陆路是俄普奥联军,海上是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楼主| 发表于 18.3.2010 12:33:17 | 只看该作者
仅有不到70,000人的拿破仑能干什么?奥热罗打算在里昂新组建一支军队,但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组建军队谈何容易!剩下的就是莫蒂埃元帅的大约9,000人的老年卫队以及约30,000国民自卫队——总共就这么多人了。

  联军仍在步步紧逼,布吕歇尔渡过了默兹河并于1月22日进入法国国境。而此时的巴黎尚无任何动静。拿破仑极其害怕给已经不安的巴黎市民增加恐慌,把希望寄托于波旁王朝时建筑的坚固城防要塞上。“我们从没想过要放弃巴黎,”拿破仑警告道,“即使情况再糟,我们也要和巴黎共存亡!”

  “我亲身经历了杜伊勒里的混乱……”奥坦斯回忆道——

    拉纳元帅的遗孀蒙特贝洛公爵夫人看上去极为焦躁不安,她来到我身边,抽泣道:“夫人,你听到消息了吗?我听说,联军已渡过了莱茵河,巴黎已经危在旦夕。皇帝陛下到底打算怎么办啊?”……那天晚上参加家族晚宴时,我发现皇帝单独和皇后待在一起,他将她轻轻搂住,不时惹她发笑。“哦,奥坦斯!”当我进去时他向我微笑道,“巴黎城里每个人都很害怕是吗?他们已经在城里见到哥萨克了吗?但是他们还没有到啊,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们还没有忘记我们的使命和任务。镇静点吧,我们将到维也纳去揍我的老丈人弗朗西斯一顿。”

  接着,在宴会中,皇太子罗马王被抱了出来。拿破仑反复地对这个孩子说:“让我们去打外祖父弗朗西斯一顿。”孩子牙牙学语,逗得皇帝哈哈大笑。而玛丽·路易丝在她的丈夫、儿子、法国和父亲、奥地利的亲朋好友之间左右为难。

  宴会后,他们来到一间小客厅里,拿破仑召来贝尔蒂埃。“坐下,”他说,指了指绿色的牌桌,“我们不得不准备再打一场意大利战役了。”由于去年的一场大病而面黄肌瘦的贝尔蒂埃,面无一丝笑容地坐在拿破仑要他坐的地方,同他一起策划整个战役的具体计划……接着,他又让卫队的另外4位军官进来,询问他们各自手下的人数,对于部队的细节作了详细的了解。过了很久,拿破仑将他们打发走后,又回到我们身边,说:“现在,夫人们,你们是否稍微放心一点了?你们仍然认为我们就那么不堪一击吗?”

    1814年1月12日,《法国现状》这样记录道:联军很难突破法国的边界防御,在联军最终真正威胁到法国首都之前,拿破仑有足够的时间征募至少12万人,在巴黎至少有3万守备军。而施瓦岑贝格和布吕歇尔的人数加起来也只有8万人而已。这无疑是一份非常乐观的分析报告。

  拿破仑的作战计划是迅速向洛林和阿尔萨斯逼近,在普奥联军会合前将他们各个击破,同时切断他们位于莱茵河对岸的军备供应线——他希望这样能将联军逐出法国。

  在离开杜伊勒里宫的头天晚上,拿破仑召来廷臣,将皇后和儿子罗马王托付给他们,说:“今晚我要出发前去指挥作战。我离开首都时,放心地留下了我的妻子和身寄厚望的我的儿子。我把自己仅次于法国的一切珍爱全留给你们忠诚守卫,托付给你们照料了。”1月25日,帝国卫队出发之后,拿破仑启程前往夏龙进行他在法国本土的第一次战役——为法国的存亡而战。在他出征期间,法国由皇后摄政,康巴塞雷斯辅政。

  拿破仑已经集结了他所有的精锐部队,马尔蒙将从梅斯赶来同内伊和维克多的部队会合,麦克唐纳将从斯特拉斯堡赶来随行。此时的联军正分兵四路向终极目标挺进。布吕歇尔的一路人马从荷兰南面向梅齐埃尔附近的法国边境前进,另一路从梅斯和南希出发的普军则向夏龙进军;拿破仑要把守的是沿马恩从东面进军巴黎的主要通道。南面的施瓦岑贝格军一路经特鲁瓦进军巴黎,另一路则取道塞纳河岸的诺阿,沿河谷经枫丹白露进军巴黎。

  使拿破仑吃惊的并不是联军的人数而是他们进军的速度。甚至在25日拿破仑离开杜伊勒里的时候,施瓦岑贝格军的15万人已经接近奥布河畔巴尔了,而布吕歇尔军的约5万人则到了拿破仑曾就读的母校所在地布里埃纳附近,在那里负责守卫的是维克多和麦克唐纳的余部。拿破仑手下约有3.4万人~4.2万人,而莫蒂埃在特鲁瓦有2万人,麦克唐纳有一万人。1月29日,拿破仑决定孤注一掷,出兵进攻此刻正在巴尔的布吕歇尔,以阻止联军主力合围。但是,2月1日,布吕歇尔在特鲁瓦一带打败拿破仑军。

    在紧接着的军事会议上,联军内部纷争不休,沙皇坚持一举摧毁法国,而普鲁士和奥地利则想让法国保持中等兵力以维护欧洲各国势力的均衡,并维持长期的和平。他们不愿欧洲再像以前那样被一两个霸权主宰。施瓦岑贝格满以为拿破仑已经一蹶不振,率领着他的150,000人经由塞纳河河谷向巴黎进军。有俄军参加的布吕歇尔军则兵分三路进军巴黎。

  尽管人数处于劣势,久经沙场的拿破仑军仍给予联军以迎头痛击。马尔蒙和内伊军2月10日在尚波贝尔击溃了联军;次日,拿破仑率领的2万人在蒙特马拉击溃了索肯率领的联军。由于马尔蒙的加盟,拿破仑成功地击溃了布吕歇尔进攻贝日拉斯的第三纵队。数日内,拿破仑不到3万人的部队,成功地击溃了布吕歇尔的5万人,并造成了联军1.5万人的惨重伤亡。然而,也正是在这时,拿破仑才发觉到施瓦岑贝格沿塞纳河谷经由枫丹白露威胁巴黎的意图。

  1814年2月5日,联军在夏蒂荣召开会议,两天后通过科兰古向法国提出了他们的要求:法军从各地撤军,退回到1792年的边境。沙皇还要求扶贝纳多特为法国的新君主,但遭到联军各方反对而作罢。

  在危难中继续支持拿破仑的大哥约瑟夫,知道拿破仑还没有清醒地意识到目前形势的严峻,于2月9日写信劝告拿破仑接受和谈条件,因为目前法国已经面临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楼主| 发表于 18.3.2010 12:33:28 | 只看该作者
在我看来,留给我们的惟一真正的光荣是达成最理想的和平条约,尽可能维护我们所能维护的一切。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哪怕危及一条人命也不是什么光荣和值得称道的举动,因为它不会给将和你一起玉石俱焚的广大民众带来任何好处……一个人要有勇气面对现实,这不仅能使你给人民带来幸福,而且迫使你正视自己的责任,不在死亡和不荣誉之间继续徘徊。

    但约瑟夫同时要拿破仑保持自己的王位,因为如果退位,会“给靠你政府保护、依赖你的政府的人民带来不幸”。总之,惟一的决策是和平,战争必须终止。“如果你有可能在夏蒂荣和联军达成协议,应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和平;如果没有这种可能,那只有准备灭亡。”约瑟夫从来没有说过如此坚定不移、如此直截了当、而且如此推心置腹的话。

  拿破仑的回信称:“我也希望尽快在法兰克福商谈条件(自然是指边境线的问题)的基础上达成和平条约,那是我能够体面接受的起码条件。”换句话说,拿破仑仍然要求保留瑞士西部以及莱茵河左岸和比利时至荷兰边境一带的领土权。如果不行,拿破仑继续说道:“我早就决定不是征服就是灭亡……再一次用战斗阻止联军对首都的威胁……我将把这场胜利的荣誉归于帝国和我个人,再为持久的和平进行谈判。”但他强调说,如果联军强迫他放弃上述领土的话,他是不会签订任何条约的。“如果我同意他们的条件,退回到1792年的边界,我将不得不在今后数年内为了夺回我的领土而再战;因此,我希望得到令人满意的和谈条件,这个条件是每个理智的人都期待的。”

  约瑟夫继续劝告拿破仑:“现在,和平绝对是必须的!”3月4日,他在巴黎写的信中这样说道:

    因此,暂时休战……既然我们极不公平的敌人不让我们享受较长期的和平,既然目前法国国内的局势和民意都不支持再将这场战争继续下去……和平才能使你留在法国……你在1792年曾经拯救过法国,现在是你再次拯救这个国家的时候了。一旦你接受和谈条件,英国人就会理解你,那时你就可以从容不迫地将法国从哥萨克人和普鲁士人手中解救出来。

    重建军队后,只需数年,拿破仑就可以恢复自然边界。“但是今天不论你是打赢还是打输,你必须同意和谈。这就是我的结论,这也是同我谈及此事的每个人所想和所愿的。”和平高于一切,法国必须拥有和平。

  当布吕歇尔重新开始向巴黎进军的时候,拿破仑也重新开始攻打普鲁士军队了。3月7日,法军在克拉奥纳大败普军并令他们败退到拉昂;在拉昂,布吕歇尔向拿破仑报了一箭之仇,大败马尔蒙军,令他们逃回巴黎。接着,23,000人的拿破仑军在奥布河畔阿尔西被60,000人的奥军击败。

  由于兵力相差悬殊,拿破仑决定挥师进军洛林以切断施瓦岑贝格的通讯线路。“我十分期待这次行动能迷惑敌军的后卫部队。”他3月17日从埃佩尔内给约瑟夫的信中这样说道。

  然而,这封有着他详细作战计划的信却被联军截获,因而沙皇终于能说服目前已经将攻势减弱的施瓦岑贝格快速和布吕歇尔会合,携手进攻巴黎。拿破仑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至于贝纳多特和瑞典王国,拿破仑劝诱他们脱离联军的努力也失败了。3月19日,夏蒂荣和平会议结束,会议最后拒绝了科兰古要求休战的请求。英、奥、普、俄签订了20年共同防御协定,联军将对巴黎发起军事进攻,迫使法国无条件投降。

    现在,拿破仑已经厌烦了有关法军战败的消息,他甚至不能容忍任何人在他面前提到“和平”二字。“第一个再敢劝我接受和谈条件的人将以叛国论处!”法国现在真正处于极端动荡不安之中,正如梅内瓦尔目睹的那样:

    敌军在巴黎城门出现,导致城郊市民携带家具、装满粮食、蔬菜的口袋,牵着家畜蜂拥出逃。豪富们已经从卢瓦尔逃走。在巴黎市内,无数市民在街上漫无目标地徘徊着,无助地惊恐着,各个阶层的人都在逃难……

    到处都乱作一团,火灾四起,处处可闻无辜妇孺的哭喊声。特鲁瓦、奥布、蒙特米雷、拉昂、克拉奥讷等地的法国人现在所遭到的苦难犹如法军以前入侵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波兰以及俄国时当地人民所遭到的苦难一样。处处都有灾难从天而降。因此,“在这个关键时刻缺少皇帝主持大局”更令巴黎局势雪上加霜。

  直到1月13日,官方仍未着手计划巴黎的防卫,拿破仑已拒绝采用约瑟夫提交的过于复杂的防卫计划。“将计划制定得越简单越好。”他坚持道。现在,就连拿破仑自己也对巴黎的气氛产生了疑虑。“我已经接到了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抱怨,抱怨巴黎市长以及中产阶级阻挠实施巴黎的防卫计划。”他向约瑟夫证实道。就连梅内瓦尔也对拿破仑手下以塔列朗和达尔贝公爵为首的官员们明目张胆地投靠联军的行为深感不安;而他们则受到外交条款的保护,不动声色地蚕食着帝国的骨架,使帝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尴尬局面。3月的最后一周,巴黎的局势已恶化到了极点,玛丽·路易丝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正如她向梅内瓦尔所坦言的那样:“看起来局势对我们十分不利,联军很可能在数天内攻进巴黎——想起来真令人不寒而栗!”

  皇后是正确的。3月25日,联军对巴黎发起了进攻,施瓦岑贝格从维特里出发而布吕歇尔从马恩出发,两军会同约克和克莱斯特的军队向西面的利齐进军;而另外的普鲁士军队则在苏瓦松和贡比涅对法军形成了包围。同日,马尔蒙和莫蒂埃的军队都被击溃,被迫向巴黎撤退。

  当他们到达首都后,约瑟夫将其余部队部署在蒙马山下,欲在那里展开巴黎的最后保卫战。约瑟夫带着弟弟热罗姆将他们的指挥部设在山顶,这情景就连最乐观的指挥官也会顿失勇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楼主| 发表于 18.3.2010 12:33:45 | 只看该作者
3月中旬,拿破仑已派特使给约瑟夫送信。“无论如何绝不能让皇后和罗马王落入敌军之手,如果巴黎寡不敌众,不幸失守,就将我的儿子、皇后、贵族、大臣、巴隆·布里尔以及财宝全部送到洛林。不要抛弃我的儿子!”他继续说道,“记住,我宁愿让他沉尸塞纳河底也不愿让他落入敌军之手。”署名是“你亲爱的弟弟拿破仑”——这是多年来第一次使用这样的称谓。

  到3月28日, 尽管拿破仑已宣布他将掉转马头回来保卫巴黎,但大势已去,巴黎沉浸在大祸临头的气氛中。当晚在杜伊勒里宫召开了紧急会议,议题只有一个:皇后和罗马王是该留在巴黎还是离开?尽管刚开始的时候大多数人认为皇后最好还是留在巴黎,但当约瑟夫出示拿破仑亲笔书信时,大家自然都服从了这个决定。最后,玛丽·路易丝决定于次日早离开巴黎。那天晚上,杜伊勒里宫灯火通明,命令接二连三地下达,车夫忙着准备马车,侍女仆役忙着收拾行李,直到黎明时分。在梅内瓦尔的指挥下,皇帝的仆役还在当晚焚烧了重要的文件和信件,杜伊勒里宫的大量财宝都装上了马车。

  拂晓,马车已停在庭院里,玛丽·路易丝在7点已准备停当。开始,大家说话都异常匆忙和不安,后来是令人窒息的宁静,仿佛大家为自己的仓皇出逃而备感尴尬似的。约瑟夫、热罗姆和路易等人再次出城查看敌情,当陆军大臣克拉克派人前来禀请皇后火速离开时,3个人还没有回来。普鲁士军的前锋已经兵临城下了,皇后仍然没有动身,她将动身的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往后推延,等待着波拿巴三兄弟回来,而拿破仑那3岁大的儿子罗马王则尖声哭喊道:“我不离开我的房子!”

  快到中午时分,所有的人才到齐,惟有约瑟夫没有回来,已经不能再等了。于是,玛丽·路易丝下达了她一生中最难以启齿的命令,命令放弃巴黎,向图尔撤离。大队人马撤离杜伊勒里宫,经协和广场和爱丽舍宫而去,巴黎市民眼看着“这支沉默的皇家队伍犹如送葬的队伍一般”缓缓而去。梅内瓦尔说道:“他们实际上是在观看帝国的葬礼。”

  当晚,他们在朗布伊埃过夜。次日,他们继续赶路前往夏尔特尔。在那里,拿破仑的副官第戎告诉他们皇帝陛下已经派兵前去保卫巴黎。但事实上,虽然马尔蒙元帅和莫蒂埃元帅曾发生过激烈争吵,但30日还是决定按照约瑟夫的意思,让奥军攻占了巴黎。马尔蒙和他的11,000人被允许保留他们的武装,并离开巴黎前往埃松。巴黎人纷纷咒骂马尔蒙,但这是他惟一明智的抉择。此时,奥坦斯带着她的孩子也离开了巴黎,前往诺曼底投靠居住在纳瓦尔城堡的约瑟芬。

    3月31日,到达旺多姆之后,玛丽·路易丝接到了拿破仑给她的一封急件。在拿破仑带领一队轻骑兵赶往巴黎的途中,他遇到了贝利亚尔。贝利亚尔告诉拿破仑:约瑟夫已下令放弃巴黎,因此马尔蒙已经投降奥军。巴黎失陷了!一切援救行动已经太晚了。巴黎的失陷改变了一切。在咒骂了约瑟夫和陆军大臣之后,拿破仑又重新整理了头绪,命令外交大臣科兰古前往巴黎“去见联军指挥官并商谈休战或和平谈判事宜”;另一方面,派人送信给玛丽·路易丝,要她改道去布卢瓦。随后,在凌晨2点半,拿破仑掉转马头,前往枫丹白露,并于拂晓时到达。

  4月2日,玛丽·路易丝和罗马王终于到达布卢瓦,稍后,约瑟夫、热罗姆和路易等人相继到达。地方官巴隆·克里斯蒂亚尼将皇后安顿在戒备森严的古城堡内。

  皇后已经离开巴黎的消息在巴黎传开了。早就与路易十八密切来往并积极准备复辟波旁王朝的塔列朗在巴黎成立了特别委员会,成员包括塔列朗、伯农维尔将军、帕伯格公爵、若古参议员以及孟德斯鸠等人,取代已经垮台的帝国政权。塔列朗还说服沙皇和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拒绝同拿破仑或波拿巴家族中的任何一个成员进行和谈。英国很快就对塔列朗以及参议院表示了支持。

  在不远处的外交大臣的办公室里,科兰古接到消息说:3月31日晚,联军已经进入了巴黎城,开路的是俄国近卫军;数小时后,俄军、普鲁士军和十分遵守纪律的哥萨克骑兵也进入了巴黎。“到处是一派肃穆的景象,”科兰古回忆道,“每个人脸上都流露出焦虑不安和恐惧的神色。”但巴黎并没有出现强奸、抢劫和屠杀的场面。“巴黎街头到处是纪律严明的军队,联军的军纪真是可圈可点。”由于联军的军装式样和色彩各异,所以每个联军士兵的胳膊上都扎着白色的布带以便和法军区别。“联军万岁!自由万岁!”的口号声里间或夹杂着“路易万岁!”和“拿破仑万岁!”的呼喊声,被征服的法国已经在酝酿着阴谋,他们随时准备采取一切行动。尽管路上仍然挤满了逃难的难民,可是大多数难民都开始松了口气。

  这并不完全是因为联军军纪严明,而是有着更深层的原因。在经历了近15年由拿破仑引发的各种战事,大规模的征兵活动几乎将整整一代青年人赶上了战场,每个家庭都受到战争创伤后,战争终于可以结束了,再不会有战争了。科兰古说:“我必须承认,人们普遍对拿破仑令事态演变到使外国军队踏上巴黎的大街感到不满。”但同时,他们也松了口气,因为他们的生活也将随着这个重大转变而有了新的意义。

  “(在谈判期间,)我所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联军的各位君主对拿破仑的极大反感,他们拒绝听到任何有关希望保住他的王权和帝国的话。”科兰古说,尽管他竭尽全力也是徒劳,因为全欧洲都反对拿破仑。哥萨克骑兵已经沿着爱丽舍宫安营扎寨,尽管希望渺茫,忠诚的科兰古仍然继续为保住拿破仑的王位而奔波。

  正是科兰古运用他特有的外交手段和惊人的说服力阻止了联军对拿破仑及其军队的追击行动。“难道你们为了要让波旁王朝取代你们国王的女儿和外孙登上王位而不惜让成千上万奥地利士兵去送死吗?”科兰古对施瓦岑贝格这样说。里昂已经沦陷,奥热罗也于13日遭到相同的命运。长期被围困的苏尔特也于4月10日向威灵顿投降。每天都有军队哗变并调转枪口、如狼似虎般地对准拿破仑这个曾经让他们升官发财的人。一夜间一切都变了。科兰古已经向联军保证:今后将不会再有战争了。

  而另一方面,法国人民则将满腔的愤怒发泄在这个曾经给他们带来厄运的人的身上:

    巴黎的市民们,你们的军官将背叛你们和你们的国家,由于他们卑劣的个人需要,而这种需要会使你们的同胞送命,使你们厄运缠身。年复一年,就是这个人的连续征兵使你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正是这个人关闭了海港,正是这个人一手毁坏了法国的工业,就是这个人强行霸占了我们的土地,窃取了我们在工厂辛苦劳动的产品。

    这则于4月2日在塞纳河国民议会发布的宣言没有提到拿破仑的名字,但是人民的眼睛都怒视着枫丹白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楼主| 发表于 18.3.2010 12:33:59 | 只看该作者
纠集了弗里德里希·威廉国王、沙皇亚历山大和立场不够坚定的奥地利国王弗朗西斯一世,并将法国的参议院拉过来,目的不仅是推翻拿破仑及其称雄一时的帝国,而且要迫使其无条件退位的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塔列朗——他使科兰古为拯救拿破仑所做的艰辛的外交努力全都付诸东流了。

  极端绝望的拿破仑告诉科兰古:如果他不能保住自己的王位的话,至少应尽力以皇后玛丽· 路易丝的名义为他的儿子罗马王保有一块领地。但是,联军绝不会同意的——因为这无疑是养虎为患,罗马王一旦长大,为报父仇势必对他们造成威胁。如果那样的话,将会再起战端,会有更多的征服和瓜分,欧洲又将生灵涂炭。

    4月2日,由塔列朗主持的参议院投票剥夺了拿破仑的皇帝称号,将其“整个家族”废除。正如施瓦岑贝格告诉科兰古的那样:“一切都结束了,他已经无能为力了……这一切全是他自己造成的,我们曾经警告过他……我对法国抱怨过,我对你抱怨过。作为一个皇帝,是他自己一手导演了这场悲剧。要怪罪的话,那就只有怪他自己了。”

  事实上,4月1日沙皇就写信给拿破仑,告诉他根本就没有谈判的余地了。而拿破仑则以进军巴黎相威胁。贝尔蒂埃、内伊、乌迪诺、麦克唐纳都劝过他,但拿破仑拒绝接受现实。“军队要服从我!”他坚持道。“不!”冲动的内伊大声反驳道,“从现在起军队只服从他们的将领。”“我们的战马再也跑不动了,”麦克唐纳说,“我们剩下的弹药还不够打一场小仗的。”如果拿破仑要攻打联军的话,显然,法国将全军覆没。麦克唐纳这样说,其他人也都一致赞同这一观点。最后,经过数小时的激烈争论,拿破仑让步了——法军将放下武器。

  “我是士兵出身,我不需要皇冠,我可以再回去当个平民。我的快乐并非显赫和荣耀。我希望看到的是强大无敌的法国;我对这一点的期待高于一切。”接着,拿破仑补充道,“我宁愿放弃王位也不愿意签署耻辱的和平条约。”尽管奥地利背叛了法国 ,玛丽·路易丝的父亲“并不想让他的女儿和外孙沦为平民……但是人是盲目的,太盲目了!他们今日的所作所为全都源自他们的憎恨。在目前的疯狂状态下,没有人会听取任何理智和政治的要求了”。

  因此 ,惟一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战争,这让科兰古彻夜不眠地试图说服拿破仑。“看上去,他似乎还认为自己仍能通过战争扭转时局。 我个人也了解目前仍有一些青年军官主战,以挽回自己的面子,拯救军队的荣誉。拿破仑告诉我他还想进行最后一战,以弥补令他蒙羞的巴黎人的所作所为。”而科兰古已经万般无奈。“我从未瞒过皇帝陛下,无论他干什么,都必须速战速决,因为我们已没有时间了。军队已精疲力竭了,如果要战,那么就在今天动手,否则就回到洛林,投降并退位。”

  “我们将为法兰西的荣誉而战,”拿破仑说道,“以证明法国人民并不是轻易就被哥萨克人征服的弱小民族。”然后,他召见了包括富歇、塔列朗、克拉克等在内的大臣,大骂他们,特别是陆军大臣克拉克没有能够誓死保住巴黎。 拿破仑的情绪很不稳定,令科兰古非常焦虑,不知接着会发生什么事。次日,拿破仑对他的军队演讲道:“士兵们!敌人已于3天前乘我不备占领了巴黎,自认为是巴黎的主宰。我们必须赶走他们。在我面前宣誓:征服或是死亡,为三色旗而战,为过去20年来我们一直拥有并维护的荣誉而战吧!”

  但是,当拿破仑得知参议院已经在英国人的支持下投票将他废黜时,他只得让他的军队原地待命了。拿破仑在最后召集了他的元帅和将军们之后只得退位了。“元帅和许多将军们都失去了他们的头脑,”拿破仑在后来抱怨道,“他们一言不发,不过我能看得出来他们是要我退位的……这些低能儿就是看不出来法国的健康和安全完全依赖我一个人……身为士兵的我没有帝国照样可以过得很好,但是法国没有了我就完了。”事到如今,他仍然没有被说服,也没有变得理智一些。

  拿破仑命令科兰古返回巴黎,这次还要麦克唐纳和勒费弗与之同行,做说服联军的最后尝试,他们半道在埃松歇脚,并试图争取马尔蒙加入。他们争取到了马尔蒙,并于4月4日到达巴黎。此时方知当马尔蒙不在巴黎期间,苏哈姆将军已以马尔蒙的名义率领他军团的11,000人投降了奥地利军。游戏结束了。这支军队是拿破仑的最后王牌。“如果我赢了的话,”拿破仑曾在动身前往巴黎前这样对科兰古说过,“我们将能得到极其体面的和平条约;如果我失败了,承受其悲惨结局的将是我们可怜的法兰西。”

  次日,科兰古接到沙皇从圣弗洛朗坦给他的信,要他前去面见。 科兰古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坏消息……我们输了!”科兰古记述道,“他知道一切内情。”有关马尔蒙军团投降的消息已经传开。“这是一次极不愉快的会议,我们被勒令立即回去并让拿破仑无条件退位。”

  4月6日凌晨2点左右,科兰古在勒费弗和麦克唐纳元帅的陪同下到达枫丹白露时,拿破仑和乌迪诺正在等他们。听到消息后,拿破仑对周围的人破口大骂,从参议员一直骂到马尔蒙:“带领整个军团投降敌人?是在什么时候?……是在这个我们经过努力几乎肯定可以取得胜利并使欧洲为占领我们的首都而后悔莫及的关键时刻!”

  拿破仑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他的歇斯底里、他的幻觉和他的声音都使大家感到狼狈。在大发了一顿脾气之后,拿破仑终于接受了战败的事实:“他们想要我退位,那么好吧,我退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2.11.2024 07:31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