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零下68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简明中国古代史!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1.4.2010 15:21:34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第三节 东 汉(公元25—189年)
  东汉王朝始建于公元25年(建武元年),在名义上存在到公元220年(献帝延康元年)。可是,公元184年(灵帝中平元年)黄巾大起义之后,东汉王朝虽仍存在,但其统治已分崩离析。中平六年(189年),灵帝死,董卓率兵入雒阳,废少帝刘辩,另立献帝刘协,自掌大权。各地牧守将校推袁绍为盟主,联兵进伐董卓。董卓部众以力量不抵,将雒阳及其附近焚掠殆尽,将献帝挟持到长安。东汉至此时,已名存实亡,全国陷入军阀割据混战之中。因此,我们在讲东汉的政治、经济时,只讲到公元189年。190年以后的历史,按传统习惯归入三国时期。
  一、加强封建专制体制
  刘秀建立东汉王朝,以“中兴”汉家相标榜。在他即位之初,就废除了王莽制定的一切制度和政策,基本上恢复了西汉时期的制度和政策,有些制度、政策也有发展或变化。
  1.中央集权
  刘秀加强中央集权是西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继续和发展。退功臣,进文吏 东汉初年,刘秀认为他的功臣多是戎马出身,不熟悉典章制度,不懂得治理国家;可是他们多自恃功高,不听命令,或不遵守法纪。为了表彰他们的功勋,并笼络他们的人心,刘秀封其中功劳最大的三百六十多人为列侯,给予他们尊崇的地位;但却解除了他们的实权。除高密侯邓禹、固始侯李通、胶东侯贾复三人参与议论军国大事外,其余大多数列侯成为闲员,只是“以列侯奉朝请”①。这些列侯的食封数量,如邓禹、吴汉二人,都食四县,其余为县侯、乡侯、亭侯,小的只食数百户。总的说来,比西汉少得多,也是衣食租税而已。刘秀很重视隐居山林、不仕王莽的士人。他认为这些人既熟悉典章制度,懂得治理国家;又情操高尚,不趋炎附势。所以就多方访求,重礼征聘。平帝时的高密令卓茂不仕王莽,刘秀征为太傅,名儒伏湛(zhàn占)征为尚书。尚书的权力是很大的。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刘秀削弱三公的权力,加强尚书台的权力,这是他的重要集权措施之一。东汉初年,中央最高的官职是三公,就是司徒、司空和太尉。司徒是由丞相改称的,管民政,权力比丞相小的多。司空是由御史大夫改称的,不再管监察,而是改管重大水土工程。太尉管军事。太尉一职应改称司马,因刘秀曾任刘玄的“行大司马事”,为避讳而未改。三公的职位虽高,徒有虚名,并无实权。权力集中于尚书台,尚书台则直接听命于皇帝。东汉后期的政论家仲长统曰:刘秀“愠(yùn运,怒)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①东汉初年,进一步扩大尚书台机构。设尚书令一人,秩千石(西汉时为六百石),为尚书台的主管长官;另设尚书仆射一人,秩六百石,为尚书令之副;又设左、右丞各一人,秩四百石,为令、仆之佐。尚书台下分六曹,每曹有尚书一人,秩六百石。尚书的职掌:吏曹尚书(亦称常侍曹尚书),主公卿事。二千石曹尚书,主郡国二千石事。民曹尚书,主官吏上书事。三公曹尚书,主断狱事。南主客曹尚书,主少数民族和外国事。北主客曹尚书,主管同于南主客曹。每曹置侍郎六人,称尚书侍郎或尚书郎,秩四百石;置令史三人,称尚书令史,秩二百石,各有职掌。这是一个组织完善的、具体而微的中央政府,尚书令的权力在日益加强。章帝以后,已有“尚书出纳王命,赋政四海,权尊执重,责之所归”①之说。至此时,尚书台已是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关。三公、九卿只受成事。东汉时的太傅、三公或大将军等要直接参预中枢决策,必须加以“录尚书事”的头衔。加强监察制度 东汉初年,就恢复了西汉时设置过的三套监察机构,而且有所加强。
  1.御史台——东汉初年,改御史大夫为司空,管工程。原属御史大夫的御史中丞主管御史台(府),掌监察,秩千石。御史中丞下有治书侍御史二人,掌解释法律条文;侍御史十五人,掌察举官吏违法,接受公卿、郡吏奏事。官吏朝见皇帝或国家举行祭天、祀庙、封王侯、拜将相等大典时,御史中丞或侍御史监察威仪。御史中丞的权力仅次于尚书令。2.司隶校尉——西汉武帝时置司隶校尉,至成帝时废除。东汉又复置,兼领一州事①,秩比二千石。设从事史十二人,主管察举中央百官犯法者和本部各郡事务。司隶校尉既是京官,又是地方官。参与议论朝政时,位在九卿之上,朝贺时,处于公卿之下。监察权之大,“无所不纠,唯不察三公。”②在公卿朝见皇帝时,尚书令、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会同并专席而坐,号曰“三独坐”。3.州刺史——东汉初年,在司隶校尉辖区之外,分全国为十二州(部)③,每州设刺史一人,秩六百石。刺史于每年八月巡行所属郡国,检阅刑狱情况,考察长吏政绩,年终奏于皇帝。刺史的属官与司隶校尉略同。三套监察机构的恢复和加强,对加强皇帝的权力起了巨大的作用。集军权于中央 刘秀一再削弱地方的军权,加强中央的军权。他在建国不久,就下诏撤销了郡国都尉的建制,将兵权并归守、相。后又取消了各郡、国的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四种常备军④,还取消了每年一度的都试制度⑤。从此,守、相的军权也被取消了。郡、国的军队很少,一般不能作战。大的战争要依靠中央的军队。中央的军队主要有四支。在首都有两支,就是南军和北军。南军又分两部,一部归光禄勋①管辖,下设有七署,就是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羽林左监、羽林右监,掌守卫宫殿和侍从;另一部归卫尉管辖,掌守卫宫门。北军置中候一人,下分为五营,就是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每营设校尉一人,掌营兵,保卫京师。地方上有两支,一为黎阳营,合幽、冀、并三州兵骑而成,驻黎阳(今河南浚〔xùn迅〕县东),以谒者监军②。主要任务是守卫黄河以北,以为首都雒阳北面的屏障。一为雍营,驻雍(今陕西凤翔南),主要任务是守卫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为西汉皇陵所在地),亦是首都雒阳西面的屏障。安帝时,为了防御鲜卑贵族的侵扰,又增置渔阳(今北京怀柔)营兵。此外,还有使匈奴中郎将、度辽将军、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等统率的边防驻军,亦直属于中央。
  2.社会经济政策
  刘秀采取的社会经济政策,绝大部分都是西汉的政策的继续和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解放奴婢 奴婢问题是西汉中后期留下来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汉哀帝和王莽时期都没能解决。刘秀称帝的次年(建武二年,公元26年),就下令解放奴婢。从这年至建武十四年,共下解放奴婢令六道,解放奴婢的地域范围,适用于全国;奴婢种类,包括了因贫穷而“嫁妻卖子”者,王莽时没入为官奴婢者,被权势之家略为私奴婢者等等。有抗命不解放奴婢者,以“略人法从事”。刘秀还在建武十一年的二、八、十月中,三次下令禁止残害奴婢。如二月的诏令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其杀奴婢,不得减罪。”①刘秀的解放奴婢、禁止残害奴婢的政策的实行,对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社会经济,都起了巨大的作用。度田事件 土地问题是西汉中后期留下来的另一重要社会问题,也是最主要的社会问题,汉哀帝和王莽时期亦没能解决。东汉初年,在农民大起义之后,土地问题稍有缓和。当时刘秀亦未想对这一问题做进一步解决。他于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下令各州、郡,清查人们占有田地数量和户口、年纪。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限制豪强大家兼并土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二、便于封建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当时,许多大地主拥有武装,号称“大姓兵长”②,他们隐瞒的田地和依附于他们的人口很多,反对清查。地方官吏惧怕他们,有的贪于贿赂,就互相勾结,任凭地主谎报;而对农民,不仅丈量田地,还把房舍、里落都作为田地进行丈量,以上报充数,这就给广大农民制造了极大的痛苦。刘秀以“度田不实”之罪诛杀了十余个郡太守,下令加紧度田。于是大姓兵长们就武装反抗,许多农民不明真象,也跟从大姓兵长反抗,这就是史称的“度田事件”。刘秀一再发兵镇压反抗者。“郡县追讨,到则解散,去复屯结。”后来刘秀采取了镇压与分化相结合的政策,规定反抗者们“自相纠擿(tí惕,揭发),五人共斩一人者,除其罪。”③对捕获的大姓兵长,迁徙到他郡、县,给予优厚的田宅安排,不予处罚。这实际是一种妥协政策,度田不了了之,反度田斗争也就平息下来。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东汉前期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的恢复、发展速度比西汉前期慢一些,至刘秀之子明帝时,情况已相当好转。《后汉书·明帝纪》记载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的状况说:“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rěn忍),百姓殷富。粟斛(石)三十,牛羊被野。”至和帝永兴①元年,有户九百二十三万七千一百一十二,口五千三百二十五万六千二百二十九;垦田七百三十二万一百七十余顷。②此后百年间,官府历次统计的数字基本上维持了这一水平。这个统计数字比西汉末年的统计数字要少得多。所以这样,不能说东汉的户口、田地比西汉少了,主要是由于刘秀的度田、检查户口的措施未得较好的实施,豪强地主们(大姓兵长)隐瞒了大量的田地和依附人口。
  1.农 业
  农具的改进 东汉时期的农业生产较西汉更有发展,这和铁农具、耕牛更加广泛的使用有密切关系。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的各个省份的考古工作中,都有大量的属于这一时期的铁农具出土。在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甘肃、内蒙古、宁夏、新疆等边远地区亦都有不少铁农具被发现。铁农具的种类和西汉基本相同,略有增加,主要是在器型方面有很大的改进。以铁犁为例,有长宽各四十多厘米和各三十多厘米的大型铁犁,有长、宽各二十多厘米的中型铁犁,也有宽度只有十几或不足十厘米的小型铁犁,这些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犁锋部的角度缩小,刃部加宽,而且较普遍地使用了犁壁,这样的犁具便于深耕、快耕、翻土、碎土,而且坚固耐用。今湖北、湖南、浙江、江西四省未发现铁犁,但其他铁农具发现很多。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新式铁农具,重要的有全铁曲柄锄和(pō泼)镰等。曲柄锄是中耕农具,全铁曲柄使用起来既坚固又省力。镰是割草用的大镰刀,长约三十五厘米,接以长木柄,可直立砍草,生产效率很高。
  牛耕已很普遍,从已发现的属于这一时期的壁画、画像石及有关模型的牛耕图象上可知,不仅中原地区在使用牛耕,远至甘肃、内蒙古、广东等边远地区也已使用牛耕。大多数是二牛抬杠,也有少数用一牛的,还有马耕。水利的发展 西汉后期以来,水利长期失修,河水“侵毁济渠,所漂数十许县”。①汴渠亦溃决②,黄河的水自汴渠东侵,淹没兖、豫二州的许多地方。东汉初年,官府已注意水利的兴修。明帝时,命民间水利专家王景和将作谒者王吴主持修治黄河和汴渠,为这项工程而征调的农民和士卒有数十万人。王景等自荥阳东至千乘(shèng胜,今山东博兴)海口千余里,勘察地形,决通壅积,疏濬河道,十里立一水门,控制水流和水量。化了约一年多的时间,费钱约有百亿,完成了这一工程。从此,黄河和汴水分流;两水沿岸出现了大量的淤土,后多开为良田。黄河经过这次整治后,大约有八百多年(到1048年)的时间,未再发生改造之事。有些郡守县令也重视本地区的水利兴修。邓晨任汝南太守时,用民间水利专家许杨为都水掾(yuàn院,官名),主持修复鸿郤陂(xì bēi隙碑,今河南正阳、息县间),历时数年,起塘四百余里,灌溉了广大农田,年年丰收,“鱼稻之饶,流衍它郡。”①后来何敞亦任汝南太守,主持修治鲖(zhòu宙)阳(今安徽临泉)旧渠。渠修复之后,不仅灌溉方便,还增垦田地三万余顷。杜诗任南阳太守,大力修治境内陂池,开垦荒地,南阳逐渐富足。张堪任渔阳太守,在狐奴(今北京顺义东北)开稻田八千余顷,引沽水和鲍丘水(今潮白河)以灌溉田地,使这一地区逐渐殷富。当时有民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②顺帝时,马臻任会稽太守,在会稽、山阴两县(今浙江绍兴)修镜湖,周迴三百余里,灌田九千多顷。此外,下邳、广陵、河东、河内、河南、左冯翊(píngyì平亦)、右扶风、京兆尹、陇西、武威等郡国,也修复或新开了许多湖陂沟渠,灌田多者达三万余顷,少者数百顷。这些陂塘、沟渠的修复或开凿,对于农田灌溉和交通运输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东汉初年,各地已在利用水力进行生产。可能这种新的水力技术的发明要早于东汉建国之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水碓和水排。水碓是粮食加工工具,主要用于舂米。水排是鼓风工具,用以冶炼铜铁,亦提高了生产力。东汉末年,还发明了翻车,翻车就是龙骨水车,“设机车以引水”。又发明了渴乌,“为曲筒,以气引水上也”①,似是使用了虹吸管原理。这都是很先进的汲水工具。东汉后期的农业产量,据仲长统说:“通肥(qiāo敲,瘠薄)之率,计稼穑之入,今亩收三斛。”②这与西汉前期“百亩之入,不过百石”相比,有所增加。地主庄园 西汉后期以来,有权有势的大地主都占有大量的田地和佃农,世代称霸一方。至东汉时,这一情况更有发展,宗室贵族也竞占田地,广蓄奴婢。如刘秀的儿子济南王刘康就有田八百顷,奴婢一千四百人。有些大商人地主,“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①这样拥有大范围田地的地主可称为庄园地主。庄园就是田庄。不过对地主庄园而言,属于田庄范围的田地不仅为地主所有,而且其中的山林川泽也为地主所霸占。如东汉后期的中常侍苏康和管霸,就“遂固天下良田美业、山林湖泽,民庶穷困,州郡累气。”②在地主庄园内,绝大多数农民是地主的佃客,实际是农奴。山林川泽的私有化和农民的农奴化,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标志。
  在地主庄园中,以满足地主的生活需要为主,组织生产。佃农们在地主或其代理人的指挥下,按照时令,从事于农业或副业生产。如种植各种粮食作物、蔬菜、瓜果和各种经济作物以及药材等等。副业有造酒,酿醋,制酱,作饴糖,养蚕,缫丝,织缣帛和麻布,染色,制衣服和鞋袜等。农具和手工工具也由本庄园制作。庄园对地主经济来说,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单位。地主对农民的超经济的剥削是严重的。青壮年农民都要为地主充当部曲或家兵。每年二、三月青黄不接,或八、九月寒冻将临之时,地主们就驱使部曲、家兵在庄园里进行战射训练,以防御贫苦农民对地主庄园的攻袭。地主庄园内都修有坞堡,是地主们藏身之处。坞堡四周有高墙、深沟围绕,还筑有三层、四层、五层、六层警楼,上有部曲、家兵守卫着。可是佃农们“父子低首,奴事富人;躬帅妻孥(nú奴,儿女),为之服役。”①
  2.手工业
  东汉时期的重要手工业有煮盐、冶铁、铸铜、漆器、纺织等,以私营为主,生产技术都较西汉进步。冶铁业 东汉时期,冶铁业自由经营。国家或官府经营的冶铁业以制造国家或官府需要的兵器、车马具及其他生产、生活用具为主。民营的冶铁业以生产商品为主,以供市场上的需要。产品以农具、手工工具及生活用具为最多。生活用具有锅、剪、灯、刀、钉子、顶针等,还制作兵器。东汉的冶铁技术有很大的进步。“水排”的发明和使用是主要进步技术之一。水排就是水力鼓风机。机器是木制的,用水力转动。鼓风的部分用牛皮制成②。《后汉书·杜诗传》曰:建武时期,杜诗为南阳太守,“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南阳自西汉至东汉,都是重要冶铁地区。水排的使用,是冶铁技术的一大进步。东汉冶铁技术的另一重大成就,是低温炼钢法的发明。这一技术的发明和推广,使钢的使用更加普遍。于是,铁兵器如刀、剑等最后完全代替了铜兵器。
  铸铜业 东汉时期的铸铜业仍有发展。官府在许多重要铜矿区设有冶铜场或铸铜作坊,制作皇家或官府使用的铜器。地主、商人经营冶铜业的也很多。当时的铸铜业遍及全国,最著名的地区有广汉、蜀郡、朱提(shú shí孰实,今云南昭通)、丹阳(今安徽宣城)等。常见的东汉铜器有洗、釜、甑、壶、鐎斗、奁、博山炉、铜镜等,主要是生活用具。有的制作精致,花纹工巧,还有饰以鎏金、错以金银的。有些洗上带有“朱提造”、“堂狼(今云南东川)造”、“青蛉(今大姚)造”等铭文,注明产地;花纹则有双鱼、羊、鼎等图案,或铸有祝福吉祥、富贵的话语。纺织业 东汉的桑、麻种植的范围比西汉扩大,养蚕和丝织业、麻织业都有很大的发展,纺织技术也有进步。主要丝织品产地在今山东、四川等省,设置有服官,京师雒阳设有织室,专为皇室和高级贵族、官僚制作服装。在“丝绸之路”上发现的属于东汉至魏晋时期的丝织品中,有锦、缎、绫、绮、罗、纱、縠、绸、绢、缯、帛等,所织花纹有流云、鸟兽和吉祥语等图案,还有秀丽古雅的刺绣花纹。麻葛织品中最著名的是越布,也叫做越葛,是会稽地区的产品。刘秀称帝后,就把越布列为贡品。皇帝、皇后和贵族、官僚、地主们都喜爱越布,越布名贵一时。
  3.商 业
  商业与城市 东汉时期,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较多,因之商业也在发展。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刘秀下令重铸五铢钱,废除了一切旧币,消除了王莽制造的货币混乱的局面,对于商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东汉的商品种类比西汉多,市场扩大,交通发达。在城市中都设有交易市场,叫做“市”。市内按所卖商品种类,分为若干“市列”或“列肆”,每个列肆又有很多店铺或商摊。主要商品有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如有粮食、盐、铁器、丝织品、麻织品、皮毛制品等,还有金、玉、琥珀、玛瑙、玳瑁、象牙、犀角等珍贵器物以及中外药材等。在人口较密的乡村或交通要道地区,也有市集出现。合市 民族间由官方组织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商业交换关系,叫做“合市”或“互市”。合市在西汉已出现。东汉时期,汉和匈奴之间,定期“合市”。每次合市,汉商以巨量的铁器、丝织品和其他手工业品,交换匈奴的数以万计的牛马。汉和羌、乌桓、鲜卑以及西南各族之间,也定期合市。合市这一交换形式在促进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汉族的小商贩还载负货物,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以商品换取民族地区的土特产,进行民族间的物资交流。西域距离中原遥远,两地的商业交换关系不是采用合市的形式,小贩往来也很困难,汉朝多是由国家或官方以使节的名义,派遣商队,经过长途跋涉,到各国进行交换。也有商人结伴前往贸易的。运往的商品以丝绸等为主,沿丝绸之路西行,有的销于西域都护区内各国,有的远达于中亚、西亚、南亚、东南欧、北非等地。这些地区的皮毛制品和香料等也运来中国。贵族和高级官僚们凭借权势,从西域买进奢侈品,以供享受。如外戚窦宪以八十万钱从西域买得杂罽(jì寄,毡子)十余张,又使人载杂采七百匹、白素三百匹,以换取月氏马、苏合香和毾■(tà dēng榻登)。《后汉书·梁冀传》说外戚梁冀“遣客出塞,交通外国,广求异物。”①陆路与海外交通 商业交换关系的发展,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达。中原地区的陆路和水路都有新的发展,中原和边疆地区的交通也有发展。自关中通向巴蜀的千里栈道多次得到整治。东汉初年开通的飞狐道,自代(今河北蔚县)至平城(今山西大同),约三百余里。又开通峤道,自零陵(今属湖南)、桂阳(今郴县),通岭南,远达交趾、九真、日南等郡,道长一千余里。自巴蜀亦有通向西南夷地区的大道。此道再向西南,可经今缅甸,达于印度,这就是西南丝绸之路。这些栈道、大道的沿途,多筑有亭障、邮驿,以保卫商旅,安顿食宿,便利交通。在各郡之内,也多“凿山通道”,“列亭传(zhuàn篆),置邮驿”①,发展交通事业。东汉时期海外交通进一步发展。往来各国的关系更加密切。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光武帝刘秀封韩人苏马諟(shì是)为汉廉斯邑君,属于乐浪郡,四时来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国派使臣来赠送方物,刘秀赐以印绶。公元1784年,日本人在九州志贺岛(今福冈县粕屋郡志贺町)发现了一方汉制金印,文曰“汉委奴国王”,可能就是刘秀所赐的金印。安帝永初元年(107年),倭国王帅升派人献奴婢一百六十人,并愿至雒阳朝见。这时汉已通日本以东以南数千里以外的岛屿、地区,有的航程需一年以上。
  东汉与南洋、印度洋各地的往来更加密切。和帝(89—105年)时,天竺(今印度)几次遣使前来,赠送方物。顺帝永建六年(131年),叶调国(今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王遣使师会赠送方物,汉封师会为汉归义叶调邑君,又赐国王金印紫绶①。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国(罗马帝国)王安敦②又赠象牙、犀角、瑇(dài玳)瑁等。
  三、民族关系的发展
  东汉时期,我国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关系进一步发展,边疆地区各民族的社会发展变化较快,朝廷对于边疆地区的政治统治也逐步加强。
  1.南匈奴北匈奴
  东汉初年,匈奴贵族为争夺单于继承权而分裂为南、北两大部,史称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立比为单于。比的祖父呼韩邪单于与汉“和亲”,娶王昭君为阏氏。比亦向东汉“奉藩称臣”,刘秀命中郎将段郴(chēn琛)监护南匈奴,单于庭内迁到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后又迁美稷(今准格尔旗北)。其部属也随同内迁,势力日益强大。北匈奴立呼韩邪的另一个孙子蒲奴为单于,曾为南匈奴击败,退居漠北。光武帝后期,北单于向汉求和亲,遭拒绝。明帝时,北匈奴又一再侵扰边郡,汉联合南匈奴及乌桓兵连续进击北匈奴。北匈奴一再被击败。章和元年(公元87年),北匈奴为鲜卑所破,北单于被杀,北匈奴五十八部降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汉以车骑将军窦宪、征西将军耿秉发汉和南匈奴共四万余骑,分三路击北匈奴于稽落山(今蒙古国西北部),单于遁逃,北匈奴八十一部二十余万人投降,窦宪和耿秉登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纪功而还。此后,北匈奴有的降于汉或南匈奴,有一部分随北单于逐步西迁。
  2.西 域
  西汉末年,西域(今新疆一带)分为五十五国。匈奴乘中原大乱,不能顾及西域,就大力入侵西域。
  西域诸国向汉 莎(shā沙)车在塔里木盆地西端,距匈奴较远。莎车王康之父名延,曾在长安为质子,与汉的关系密切。东汉初年,莎车王康受其父的影响,一心向汉。联合其他国家,抵抗匈奴,并救护了原西域都护的吏卒和家属一千余人。刘秀封康为汉莎车建功怀德王、西域大都尉,节制西域其他国家。康死,其弟贤代立,对其他国家侵暴勒索严重。鄯善王上书要求朝廷派都护到西域,刘秀以国力薄弱,回信说:“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也。”①鄯善等国因得不到东汉的庇护,被迫投降了匈奴。班超经营西域 明帝初年,北匈奴一再胁迫西域各国出兵,寇掠东汉的河西等地。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明帝派将军窦固、耿忠率士卒出酒泉塞,入伊吾庐(今新疆哈密),进行屯田驻兵。明年,又进军车师(今吐鲁番、吉木萨尔一带),置西域都护,驻乌垒城(今轮台县东北小野云沟)。这时,西域多数国家向汉,少数追从匈奴。窦固派假司马班超率吏士三十六人与南道诸国联系。班超得到鄯善、于阗、疏勒的支持,杀掉匈奴使者,控制了南道。这时,匈奴与北道的焉耆、龟兹等国,攻杀西域都护陈睦,控制了北道。东汉政府决定召回班超,也放弃南道。可是南道诸国惧怕匈奴的报复,苦留班超。班超决心留在西域,反击匈奴。班超先用疏勒兵击败为匈奴控制的姑墨(今阿克苏)和莎车,全部控制了南道。又以南道各国的士卒,击退了大月氏贵霜王国七万人的入侵。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北道的龟兹降于班超,汉以班超为西域都护,驻龟兹(今库车县东郊皮朗旧城)。永元六年,班超又控制了焉耆。至此,西域五十余国又摆脱了匈奴的奴役,纳于东汉都护的统辖之下。永元九年(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西经条支(今伊拉克)、安息(今伊朗)诸国,至安息西界(波斯湾),未过海而还。甘英是我国古代继张骞的副使之后到达西亚的使节,为打通欧、亚交通做出了重要贡献。班超是历史学家班彪的少子,班固的弟弟。他从明帝永平十六年到西域,至永元十四年,奉召回到雒阳,在西域三十年,对巩固我国的西部疆域,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于八月回到雒阳,九月病故,年七十一岁。东汉恢复在西域的统治,保卫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和中、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3.羌 族
  东汉初年,羌族主要居住在今青海和甘肃南部、四川北部一带。东汉王朝为了便于控制羌人,强迫部分羌人迁徙到关中和河东,与汉人杂处。汉人官僚、豪强依仗权势,残酷地剥削、奴役羌人,引起羌人的激烈反抗。东汉中后期,羌人大规模地反抗斗争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发生在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第二次是发生在元初五年(公元118年),第三次是发生在桓帝延熹二年(公元159年)。战争范围扩大到三辅、三河、益州等地①,每次战争都时长十几年或几十年。东汉损兵折将极多,人力物力耗费极大。东汉统治者在镇压羌人反抗的过程中,到处抢杀劫掠,士卒和汉、羌人民死伤的不可胜数。汉族人民由于频繁的徭役征发和沉重的赋税负担,致使田园荒芜,破产流亡,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当时有童谣曰:“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人何在西击胡。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lóng龙)胡。”②从这首歌谣所反映的关于东汉统治者为镇压羌人而征发的徭役以及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的生活带来的后果多么严重。
  4.东北各族
  乌桓、鲜卑 东汉初年,乌桓和鲜卑都曾侵扰东汉的东北边境。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辽西的乌桓大人郝旦与汉通好,到雒阳朝见刘秀,刘秀封乌桓八十一人为王、侯等,允许乌桓迁居于沿边诸郡,协助汉防御匈奴和鲜卑。汉在上谷宁城(今河北宣化附近)置护乌桓校尉,兼领与乌桓、鲜卑互市等事。鲜卑继乌桓之后,也归附东汉,刘秀封鲜卑的首领为王、侯。和帝时,北匈奴大部分西徙,鲜卑向西发展,占据了蒙古高原的大部。北匈奴未西徙的部属十余万落(户),都自称是鲜卑人,鲜卑更加强大。桓帝时,鲜卑大人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立庭(首府)于今张家口北。分三部进行统治:自右北平(治今河北丰润县东南)以西至上谷(治怀来),为中部,慕容部世为中部大人;上谷以西至敦煌,为西部,拓跋部世为西部大人;右北平以东至辽东(治今辽宁辽阳),为东部,宇文部世为东部大人。都以部为氏。不久,檀石槐死,鲜卑又分裂为数部,力量减弱。夫余等族 在今鸭绿江以北,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两岸,直到东海之滨,居住着夫余、挹娄、高句骊、貊耳、沃沮等族。东汉初年,这些民族都接受汉的封号,国王或使臣常到雒阳。汉在这里置玄菟郡(在辽宁沈阳东),并进行军屯,以节制各族贵族的统治。
  5.蛮 族
  蛮族分布在长江中上游,因地区和血缘、习俗的不同,分为武陵蛮、廪君蛮和板楯蛮三大支系。武陵蛮居住在武陵郡(治今湖南常德)的山区,廪君蛮居住在巴郡(治今四川重庆北)和南郡(治今湖北江陵纪南城)一带,因之也叫做巴郡南郡蛮,板楯蛮居住在今四川的嘉陵江流域。武陵蛮和廪君蛮在战国时期,属楚国,板楯蛮在战国后期属于秦国。东汉时期,这些民族的社会经济都有进一步的发展,东汉统治者对他们的剥削日益加重。蛮人和当地的汉人一再联合起义,反抗东汉王朝。有时起义人数达十余万之多,捕杀地方官吏,焚烧官府,斗争时起时伏,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
  6. 西南夷
  西南夷居于今之贵州西部,云南全部,四川西部和西藏的昌都一带。西汉武帝经略西南夷,势力仅达于今洱海以东,设置西南七郡。此后,中原地区的先进的文化、技术相继传入七郡,这里各族居民的社会变化较快,经济发展迅速。东汉时期,夜郎和滇人地区已兴办学校,读儒家经典,和中原地区差不多。哀牢夷西汉时期,生活在今澜沧江流域的哀牢夷,与西汉官府没有什么联系。哀牢地区土地肥沃,宜于种植五谷和桑麻,经济以农业为主,人民善于织帛叠、兰干细布、文绣、绫锦和毛罽等;还用梧桐木华(木棉)织布,幅广五尺,洁白,不易污损;并且还掌握了染色的技术。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至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夷有两支愿内属,人口共有五万余户,五十余万口。汉在哀牢地区设置哀牢(今云南盈江东)和博南(今永平南)两县。后来汉又在今保山置永昌郡,以郑纯为永昌太守。规定哀牢夷的赋税,为“邑豪岁输布贯头衣二领,盐一斛”。①一般居民不直接承担封建国家的赋税剥削。永昌郡为横断山脉地区,山高水深,气候湿热,东汉经营这一地区,十分艰苦。当时被征发到这里来的人作歌曰:“汉德广,开不宾。度(渡)博南,越兰(澜)津。度兰仓(澜沧),为它人。”②掸族 永昌郡的西南面是掸(shàn扇)族聚居区。自永昌郡设置以后,掸族与汉发生了直接的联系。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掸王雍由调和附近各族遣使到首都雒阳,奉献珍宝。和帝赐给雍由调金印紫绶,亦赐给其他掸族贵族印绶和钱、帛。安帝永宁元年(公元120年),雍由调又遣使来京,“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又善跳丸,数乃至千。”③这些魔术师自言是海西人,海西是大秦国,就是罗马帝国。安帝让乐人和魔术师在宫廷表现,并封雍由调为“汉大都尉”,赐给印、绶、金、银及各种丝织品。至此,永昌郡西南地区,也入汉的版图。白狼等部 明帝时,汶山郡以西的白狼、槃木、唐菆(zōu邹)等部约有一百三十余万户,六百余万口,自愿内属。他们作诗歌三章,献给东汉皇帝。当时的犍为郡掾①田恭译出,题为《远夷乐德歌》、《远夷慕德歌》、《远夷怀德歌》,合称《白狼歌》,备述“白狼王、唐菆等慕化归义”之意。《白狼歌》的原文(用汉字对音写出)和译文都保存在《后汉书·西南夷列传》及注中。译文虽经封建官僚之手,带有浓厚的大汉族主义倾向。但基本内容应是符合实际的。原文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羌语的音、义和语汇,是研究西南地区与古羌人有关的少数民族的历史与语言的宝贵资料。
  四、宦官与朋党
  东汉从中期开始,政权主要控制在外戚和宦官两大集团手中。这两大集团各谋私利,互相斗争,政治黑暗。东汉后期,宦官掌权,政治更加腐朽,一部分比较正直的官吏和太学生结合起来,与宦官集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1.外戚与宦官
  东汉前期,皇帝很注意外戚干政,严格限制他们的政治权力,不使权势过大。章帝死后,和帝十岁即位。以后的继位皇帝也多是小儿,太后则是少年寡妇。太后临朝听政,实是依靠娘家的父兄掌权,因之往往形成庞大的外戚权力集团,左右朝政。小皇帝多非太后亲生,年长之后,畏忌外戚的权势,怕被废黜,就以身边的宦官为心腹,伺机除掉外戚集团,宦官又掌大权。这样的斗争在东汉中期的和、安、顺、桓四帝时各发生过一次。宦官干政的情况日益严重。第四次斗争是外戚梁冀擅权和宦官单超等诛除梁氏。梁冀擅权 顺帝时,后兄梁冀继父梁商为大将军。顺帝死,他立两岁的小儿为帝,是为冲帝。次年冲帝死,他又立八岁的小儿为帝,即质帝。质帝虽小,但却知道梁冀专权骄横。在上朝时,他说梁冀,“此跋扈将军也。”①梁冀很忿恨,就把质帝毒死,另立宗室十五岁的刘志为帝,是为桓帝,梁太后临朝。梁冀专权近二十年,亲属党羽布满朝廷和州、郡。大小官吏升迁,先向他谢恩,送大量的贿赂。这些官吏到任后,再疯狂搜刮人民。地方官吏向中央送贡品,要将最好的贡品先送给梁冀,次品送给皇帝。扶风(即右扶风,今陕西兴平)人士孙奋家中很富,梁冀送给他一套车马(四马一车),向他借钱五千万。士孙奋畏于梁冀的权势,不得不给;但却只给他三千万,他大怒,胡说士孙奋之母是梁家的奴婢,偷盗了梁家白珠十斛、紫金千斤。于是逮捕了士孙奋兄弟,士孙奋死于狱中,全部家产被没收,其资产共值一亿七千余万钱。梁冀还劫略几千口平民为奴婢,称这些奴婢为“自卖人”。梁冀在雒阳周围强占民田,调发农民,建造了一座私人苑囿,周围千里,梁冀不许人触动苑中的一草一木。有人误杀了苑中的一只兔子,竟有十多个人因受牵连而遭杀害。梁冀一家前后有七人封侯,出了三个皇后,六个贵人,两个大将军,娶公主为妻者三人,其余任卿、将、尹②、校的,有五十七人。桓帝本是河间王刘开之孙,十五岁时,为梁太后和梁冀 所立。他对于梁冀也很惧怕。单超等诛除梁氏 公元159年(延熹二年),梁皇后死①,桓帝与中常侍单超、具瑗(yuàn院)、唐衡、左悺(guàn贯)、徐璜等五人合谋,以虎贲、羽林千余人包围了梁冀的府第,梁冀自杀,梁氏的族人亲戚不论长少,皆弃市。因牵连被杀的公卿、列校、刺史、二千石有数十人,故吏、宾客被免官的有三百余人。据说“朝廷为空”。没收梁冀的财货被出卖后,共得钱三十余亿。这是宦官对外戚的第四次打击。单超等五人以功同日封侯,史称“五侯”。诛除梁冀及其党羽,对当时的政治、社会都有好处;但从此以后,东汉政权为宦官垄断。
  2.清议与党锢
  宦官垄断政权以后,政治日益黑暗,一些比较正直的高级官吏、在野的地主士人和太学生,采取各种形式,对宦官集团展开了斗争。于是相继发生了“清议”运动和“党锢”事件。宦官肆虐 宦官专权以后,排斥打击一般官僚士大夫,重用宦官的子弟、亲属和投靠他们的官僚。《后汉书·朱晖(huī挥)传》附《朱穆传》曰:宦官“手握王爵,口含天宪”,“天朝政事,一更其手,权倾海内,宠贵无极,子弟亲戚并荷(hè贺)荣任。”他们抢夺民财,略取民女以为婢妾。中常侍侯览侵夺宅舍三百八十一所,侵夺田地百一十八顷,起立第宅十六区,还虏略良人为奴婢。他的哥哥侯参任益州刺史,为了侵夺民财,诬人以“大逆”之罪,捕杀后,霸占财产,前后侵夺民产以亿计。《后汉书·单超传》曰:“五侯宗族宾客虐遍天下,民不堪命,起为寇贼。”腐朽反动的政治统治加速了土地的恶性兼并,广大农民纷纷破产,流离失所,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清议 宦官专政不仅使政治黑暗,而且也垄断了仕途。这时的选举、征辟(bì闭),都要按照他们的爱憎行事,这就严重地侵夺了士人的上进之路。这一时期,太学生已发展到三万余人,各郡县的儒生也很多,他们上进无门,就与官僚士大夫结合,在朝野形成一个庞大的官僚士大夫反宦官专权的社会政治力量。他们“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覈(hē核)公卿,裁量执政。”①这就是所谓的“清议”。所谓“激扬名声,互相题拂”,主要是比较廉正的官吏、士人、太学生等互相标榜。如说:“天下模楷李元礼(李膺),不畏强御陈仲举(陈蕃),天下俊秀王叔茂(王畅)。”②所谓“品覈公卿,裁量执政”,主要是批评宦官专权乱政。如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③这样的议论自社会流入太学,太学生以郭泰为首,奉司隶校尉李膺、太尉陈蕃为领袖,公开与宦官集团相对抗。党锢 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们不仅在舆论上抨击宦官,还试图在政治上打击宦官势力。桓帝永兴元年(公元153年),冀州刺史朱穆在安平(今河北冀县)逮捕了宦官赵忠的不法家属。桓帝大怒,把朱穆撤职,关进左校服劳役。太学生刘陶等数千人诣阙上书,为朱穆申辩。并说:“愿黥首系趾,代穆校作。”④桓帝迫于舆论,赦免了朱穆。延熹五年(公元162年),中常侍徐璜、左悺向中郎将皇甫规勒索钱财,皇甫规不理。徐璜等就给他强加以罪名,关进左校服劳役。一些官吏和太学生张凤等三百余人,诣阙上书。皇甫规亦被赦免。这样,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与宦官集团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延熹九年,术士张成教唆其子杀人,为司隶校尉李膺逮捕。适逢国家有赦令;可是李膺因张成与宦官关系密切,就把他们处死。张成的弟子牢脩上书,诬告李膺与太学生、诸郡儒生及游学士人“共为部党,诽讪(fěi shàn匪善)朝廷,疑乱风俗。”①桓帝大怒,逮捕了李膺等二百余人。后经尚书霍谞(xǔ许)、城门校尉窦武等一再向桓帝说情,才得赦免回归田里,但却禁锢终身。这是第一次“党锢”。自这次事件之后,“正直废放,邪枉炽结”。②大量的不愿与宦官集团为伍的士大夫、太学生等进一步结合,并推出了他们的首领或代表人物。就是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三君是窦武、刘淑和陈蕃,君就是“一世之所宗”③之意。他们与宦官集团的对立和斗争进一步激化。第二年,桓帝死,灵帝立。太后之父窦武以大将军的身份与太傅陈蕃辅政。他们起用了李膺和其他一些被禁锢的名士。次年,他们又共谋诛除宦官集团。可是,由于事泄,宦官曹节发兵逮捕窦武,窦武自杀。窦氏宗族、亲戚几被杀光。又次年,曹节等以“部党”之罪名,再次逮捕了李膺等一百余人,这些人都死在狱中。他们的父子、兄弟、门生、故吏等,凡是做官的,一律免官禁锢,禁锢范围扩大到五服以内的亲属。这是第二次“党锢”。这次党锢直到中平元年(184年)黄巾大起义时才被解除。建议解除禁锢的也是一个宦官,即中常侍吕强。他怕受禁锢的人心怀不满,与张角等“合谋”,因之提出这一建议。灵帝接受了这个建议,下诏解除了“党锢”。统治阶级内部的这场长达数十年的斗争,在农民起义面前,暂告中止。
  五、东汉末农民战争
  桓帝死,无子,窦太后和她的父亲大将军窦武迎立河间王刘开之曾孙刘宏为帝,是为灵帝。不久,宦官杀窦武,灵帝成为宦官的傀儡。灵帝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极力讨好宦官。竟说:“张常侍(让)是我父,赵常侍(忠)是我母。”①他为了积聚钱财,在西园公开定价卖官。赚钱入私囊,命人回河间买田地,建宅舍。宦官们肆无忌惮的搜刮人民,当时有“五邪嗣虐,流行四方”②之说。当时,在农村中广泛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③这首歌谣的出现,预示着农民革命的大风暴即将到来。
  1.黄巾大起义
  太平道 太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支,大约产生于东汉中期。东汉末年,太平道首领张角是巨鹿(今河北平乡)人,自称大贤良师,在各地传教,手执节杖,教病人叩头思过,饮符水以治病。广大人民饥寒交迫,生活痛苦,也以信奉太平道寄托精神。后来,张角和他的信徒们在阶级斗争形势的推动下,走向了革命道路。张角传教十余年,在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有信徒数十万人。他为了发动起义,分各郡国为三十六方,大方有部众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为起义的基本力量。他们宣布了这样一个口号:“苍天(东汉)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①用来鼓动广大农民起来革命。还派人到京师雒阳和各州郡,在官府的门上,用白土书写“甲子”二字,以警告反动统治者们,并扩大宣传鼓动工作。当时的形势,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黄巾大起义 张角原定于184年三月五日起义。可是由于叛徒唐周告密,决定提前于二月间起义,各地起义军以黄巾包头。张角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领导巨鹿的黄巾军。其他地区如颍川(治今河南禹县)、汝南(治今上蔡)、陈国(治今淮阳)、南阳、东郡、扬州(治今安徽和县)以及幽州、益州等地,都爆发了黄巾起义。《后汉书·皇甫嵩传》描述说:“所在燔(fán凡)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黄巾起义后,汉灵帝和宦官们十分恐慌。他们一面调集军队,保卫京师雒阳;一面以皇甫嵩、朱儁(jùn俊)、卢植为中郎将,率军进攻黄巾军。各地的豪强地主也把宗族、部曲、家兵组成地主武装,修筑坞堡,与黄巾军相对抗。皇甫嵩和朱儁共有四万余人,在进攻颍川黄巾时,朱儁被击败,皇甫嵩被围困在长社(今河南长葛)城中。后来他们得到曹操的支援,打败颍川、汝南、陈国黄巾,屠杀起义农民有数万之多。东汉王朝原派卢植进攻张角,被张角打得大败。朝廷撤了卢植的职,另派董卓进攻张角,亦被张角打败。朝廷再调皇甫嵩进攻张角。此时,张角病死,部众由张梁和张宝率领。皇甫嵩用偷袭的办法打败了黄巾军,张梁战死,黄巾军英勇牺牲的有八万多人。皇甫嵩又进攻下曲阳(今河北晋县)张宝部,张宝战死,所部死伤被俘的有十余万人。东郡和南阳等地的黄巾军也先后被皇甫嵩、朱儁等镇压下去。这些起义军的领袖们都在作战中英勇牺牲了。这些黄巾大起义从中平元年(184年)二月开始,到十一月失败,共战斗了九个月。组织在黄巾旗号之下的起义军约有百余万人,起义风暴席卷全国。这次起义是有计划有纲领有组织有准备的,起义地区广大,战斗英勇,给予东汉王朝和豪强地主以沉重的打击。这次起义虽被镇压下去,可是革命的烈火却已经燃烧起来了,各地的斗争前赴后继。
  2.黑山黄巾与青徐黄巾
  黑山黄巾 张角领导的黄巾军失败后才三个月(中平二年二月),各地又爆发了新的农民起义。战斗在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等郡国山区的起义军有上百万人,号称“黑山军”或“黑山黄巾”,部属很多。大部二、三万人,小部六、七千人,他们共同推举张牛角为帅。张牛角战死,又公推张飞燕(原姓褚)为帅。这支起义军转战于河北诸郡十余年,和军阀袁绍、曹操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处死了许多郡守、县令(长)和地主,给予地主阶级以沉重的打击。后来,在军阀混战中,张飞燕为公孙瓒所利用,进攻袁绍,被袁绍击败,张飞燕率部投降了曹操。青徐黄巾 中平五年(188年),黄河以南的青州和徐州一带再次爆发了农民大起义,在青州的称“青州黄巾”,在徐州的称“徐州黄巾”,合称”青徐黄巾军”,连破州、郡,诛杀长吏,许多官僚、地主被迫逃亡他郡或渡海逃到辽东。这两支起义军人数也发展到一百余万。可是青徐黄巾多为破产农民组成,由于战争激烈,家属随军的很多。如青州黄巾,有主力军三十万人,而随军妇孺老弱竟达一百余万口,粮草不继,行动困难,严重妨碍战斗。后来在济北(今山东长清)连被击败,又为曹操的军队尾追,最后投降了曹操,为曹操编为“青州兵”。徐州黄巾也先后被击破。
  3.汉中、巴蜀的农民政权
  五斗米道 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爆发不久,天师道首领张修也于同年七月领导巴郡和汉中的农民起义。天师道的传教方式和太平道基本相同。因使受治的病人出米五斗,所以也叫做“五斗米道”。天师道的另一个首领张鲁,三代传教,自号师君,下属有祭酒,各领部众,部众多者称治头大祭酒,信徒很多,是一个很大的政治势力。张鲁政权 益州牧刘焉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在益州搞独立王国,于初平二年(191年),以五斗米道首领张鲁为督义司马、张修为别部司马,攻占汉中(治今陕西汉中)。张鲁杀张修,又镇压了一些豪强地主,在汉中、巴郡建立了一个农民政权。这个政权是政教合一、劳武结合的。他的主要经济、政治纲领是:一、诸祭酒各在辖区内的大路上设置义舍(旅舍),内储有米、肉等,来往行人吃饭不要钱,目的是为了招徕关中地区的流民,以充实汉中人口;二、犯轻微罪过的人罚修道路;三、犯法的人,以说服教育为主,初犯者处理从宽,“先加三原,然后行刑”;四、不设置官吏,以宗教首领祭酒兼管政事。史书说张鲁在汉中实行这些政策的结果,“民夷便乐”,①流民来归的,前后有数万家。在汉中、巴郡,汉族、夷族地主仍然很多,在张鲁统治的二十多年中,阶级分化。土地兼并在发展,张鲁及其统治集团也越来越贵族化了,曾一度反映农民利益的张鲁政权逐渐变质为封建地主政权。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率十万人进攻汉中,张鲁向曹操投降了。
  4.黄巾大起义的历史意义
  黄巾大起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三次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这次起义比秦末和西汉末的农民大起义有明显的进步。主要有两大特点:一、这次起义是有计划、有纲领、有组织、有准备;二、利用宗教组织发动农民起义。这次起义虽被镇压下去了,但它的历史意义是巨大的。主要历史意义有如下三点:一、推翻和改造了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东汉后期,宦官专权,政治极端腐朽反动,徭役、赋税不断增加,其他搜刮也极严重。这样的黑暗统治加速了土地兼并和农民破产的过程,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经济。黄巾大起义在广大地区打击了官僚、地主,基本上摧毁了东汉王朝的统治,破坏了世族大地主建立的封建统治秩序,使东汉王朝的统治分崩离析,名存实亡。二、调整了土地占有关系——黄巾大起义后,土地兼并暂时缓和下来,许多为贵族、官僚、地主占有的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这些农民后来不论是自耕农民还是屯田农民,所受剥削和奴役,都比农民起义以前有所减轻,生活比较稳定,生产积极性也有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三、发扬了中国人民的光荣的革命传统——在黄巾起义的过程中,起义军领袖们临危不惧,勇于牺牲的精神,作为中国人民的光荣的革命传统而载入史册。在此后一千七、八百年的历史中,一直在鼓舞着广大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复习题:*1.简述刘秀加强中央集权的情况。2.“度田”的原因和结果怎样?3.简述东汉铁农具推广和水利兴修情况。*4.略述班超经营西域的重大历史意义。5.为什么说东汉对待羌族的战争是反动的?6.你怎样评价党锢事件?*7.东汉时期的主要少数民族的名称及其分布地区?8.试述黄巾大起义的历史意义?
  重要名词:* 刘秀 汉明帝* 王景* 杜诗 张堪* 窦宪 *班超* 甘英单超* 梁冀 * 郭泰* 李膺* 陈蕃桓帝灵帝*张角* 皇甫嵩*张鲁张修*尚书台尚书令尚书仆射录尚书事* 御史台“三独坐”水排南匈奴莎车*羌族乌桓*掸族《白狼歌》合市*度田事件*太平道*五斗米道
  参考书:1.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上册第四章第三节。2.张传玺、张仁忠合著:《中国古代史辅导讲座》第九讲《东汉》。3.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二册〔叁〕十二(二)、十三至十六。(选读)4.《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卷七一《皇甫嵩朱儁传》。

 


  -----------------

    ① 《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汉朝退职的大臣或贵族,以“奉朝请”的名义参加朝会。 ① 《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引《昌言·法诫篇》。 ① 《后汉书》卷六三《李固传》。 ① 东汉分全国为十三州部,京师附近为司隶校尉部,设司隶校尉。其他十二部设部刺史。应劭《汉官议》曰:司隶校尉部有河南、河内、右扶风、左冯翊、京兆尹、河东、弘农七郡。 ② 《通典》卷三二《职官》一四《司隶校尉》。 ③ 东汉合朔方入并州,所以比西汉少一州。 ④ 轻车,车兵;骑士,骑兵;材官,步兵;楼船士,水兵。 ⑤ 都试:士卒考试。汉制以立秋日总试骑士。 ① 汉武帝改郎中令称光禄勋,东汉末年复称郎中令。 ② 谒者:秩四百石。为皇帝亲信者充之。 ① 《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下)。 ② 《后汉书》卷三三《朱浮传》李贤注:“兵长,兵之长帅也。” ③ 《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 ① 和帝有永元、元兴二年号,无永兴年号,永兴元年可能是元兴元年(公元105年)之误。 ② 《后汉书》卷二三《郡国志》(五)李贤注引应劭《汉官仪》曰:“永和中,户至千七十八万,口五千三百八十六万九千五百八十八。” ① 《后汉书》卷七六《王景传》。 ② 自今河南荥阳县东北接黄河,东南经今开封市南、民权县与商丘市北,复东南经安徽砀山、萧县北,至江苏徐州市北,入泗水。 ① 《后汉书》卷一五《邓晨传》。 ② 《后汉书》卷三一《张堪传》。两歧,双穗,丰收之象。 ① 《后汉书》卷七八《宦者列传·张让传》李贤注。 ② 《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引《昌言·损益篇》。 ① 《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引《昌言·理乱篇》。 ② 《后汉书》卷七八《党锢列传·刘祐传》。 ① 崔寔《政论》。 ② 《淮南子·本经训》:“鼓橐吹埵,以销铜铁。”高诱注:“橐,冶■排橐也。” ① 《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附《梁冀传》。 ① 汉制:丞相、太尉,金印紫绶;御史大夫,银印青绶。 ② 即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里略·安敦尼。 ① 《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莎车国》。《集解》:“言任所归向”。 ① 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河:河东、河内、河南。 ② 《后汉书》卷一三《五行志》(一):“吏买马,君具车者,言调发重及有秩者也。请为诸君鼓咙胡者,不敢公言,私咽语。”咙胡,胡即喉,喉咙。 ① ②③《后汉书》卷八六《西南夷传》。 ① 掾(yuàn院),通称掾史,为郡太守的属吏。 ① 《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附《梁冀传》。 ② 尹:汉代都城的行政长官称尹。梁冀弟梁不疑为河南尹。 ① 梁皇后:桓帝后,梁太后(和平元年,150年已死)妹。 ① ②《后汉书》卷七八《党锢列传·序》。 ③ 葛洪《抱朴子·外篇·审举》。 ④ 《后汉书》卷四三《朱晖传》附《朱穆传》。左、右校:官署名,掌工徒劳作。 ① ②《后汉书》卷七八《党锢列传·序》。 ③ 《后汉书》卷七八《党锢列传·序》:八俊有李膺、王畅等,“俊者,言人之英也。”八顾有郭林宗、范滂等,“顾者,言能以德行引人者也。”八及有张俭、岑晊等,“及者,言其能导人追宗者也。”八厨有度尚、张邈等,“厨者,言能以财救人者也。”郭林宗即郭泰。 ① 《后汉书》卷七八《党锢列传·张让传》。 ② 《后汉书》卷七《桓帝纪·论》。五邪:单超、具瑗、唐衡、左悺、徐璜。 ③ 《太平御览》第九七六卷引崔寔《政论》。文字从严可均《全后汉文》校订。 ① 《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传》。“甲子”为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 ① 《三国志》卷八《魏志·张鲁传》。三原:宽大三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1.4.2010 15:22:14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节 秦汉文化
  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大发展的时期。这一发展是对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又为此后二千多年的封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决定这一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经济的发展,二是封建国家长期统一和社会比较稳定。
  一、经学哲学宗教
  1. 经 学
  秦朝不仅“焚书坑儒”,还下“挟书令”,藏有儒家经典者治罪,因之在秦代无传授和学习儒家经典者。今文经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很不重视儒学。至惠帝时,废除“挟书令”,儒家思想言论这个禁区开始松动。从这时起,到文帝时期,一些尚存的老儒依靠记忆,口头传经。弟子们因找不到书籍,就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将老儒背诵的经典本文和解释记录下来,这样的经典就是所谓的“今文经”,释文谓之传。文帝时,开始设置经学博士,由今文经学家充任,以备顾问。武帝时,置五经博士①,亦由今文经学家充任,在太学教授弟子。从此,今文经学得到广泛的传播。今文经来自老儒的记忆,因每个老儒的记忆有出入,解说有差异,于是出现了一经有几家说法的情况。代代相传,逐渐形成了一些学术流派。宣帝时,在太学中立学官的,《易》有三家,《书》有三家,《诗》有三家,《礼》有一家,《春秋》有二家,共十二博士。①东汉初年,增为十四博士。②古文经 古文经是用秦统一以前的篆书抄写的经典。秦在焚书时,人们将这样的经典和其它一些古书埋藏起来。西汉前期,由于拆除老房,相继发现了一些古书。武帝时,下令献书。成帝时,设官负责收集古书,并着手进行整理。西汉末年,刘歆在整理古书时,发现古文经典不仅经文与今文经互异,而且篇章也多出不少。如《礼》多三十九篇,《书》多十六篇。《毛诗》和《左氏春秋》等则为今文经所不载。这些新发现的经典就叫做“古文 经”。刘歆对于古文经很赞赏,建议在太学立学官,但却遭到今文经学博士们的激烈反对。刘歆批评这些博士“专己守残,党同门,妒道真。”③可是由于执政大臣也反对,刘歆的建议未被采纳。平帝时,王莽专权,为了利用古文经进行“改制”,就立《古文尚书》、《毛诗》、《逸礼》、《左氏春秋》四个博士。东汉初,又被取消。古文经虽不得立学官,但在民间却广为流传。古文经中固然有些内容是经过两汉学者窜改或增加者;但总的说来,古文经学家是按字的形、音、义解经,极力恢复经的本义,不作任意发挥。于是形成了系统的训诂方法。古文经学家贾逵、马融、郑玄兼通今文经。郑玄破除各家传统,广采众说,遍注群经,得到经今、古文两派的赞许,号称“郑学”。至此,基本上结束了经今、古文斗争。贾逵的学生许慎为了反对今文经学派根据隶书经典,穿凿附会,曲解经文,用了二十二年的时间,写成《说文解字》一书,收小篆九千三百五十三个,收古文(战国文字)、籀(zhòu宙,西周、春秋文字)文一千一百六十三个为重文;每个字标明字形,注出音读,推究字义,全书分为五百四十部,全部解说不过十三万三千多字,简明扼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辑完善、内容丰富的字典。
  2.哲学
  两汉时期,哲学的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西汉中期的董仲舒,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是东汉前期的王充。唯心主义董仲舒是今文经学派的《公羊》学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一书中。他反对天道自然观,进一步发展了先秦的“天人同一”思想,这个思想的核心是“天人感应”说。他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他又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①道是法则、规律,这里借为封建制度。由此看来,董仲舒的宇宙观是唯心主义的,方法论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王充出身于“细族孤门”,曾做过州郡小吏,大部分时间以教学为生。他著《论衡》一书,计八十五篇(今存八十四篇),二十余万言。他认为万物由元气构成,“元气未分,混沌为一。及其分离,轻者为天,浊者为地。”①人和禽兽也是由元气演化而来。他认为元气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他反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神论,发展了古代的天道自然观。他说:“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能为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他又说:“人之死,犹火之灭也。”②他认为鬼只是人们的一种幻觉。王充的论证方法是“引物事以验其言行”,是比较科学的。但由于当时自然科学不甚发展,引作论据的事物有些不真实,因之做出的结论也难免有错误。他在对社会问题或历史人物评述时,往往归之于命,这是唯心主义。
  3.宗教
  两汉时期的主要宗教有道教和佛教,都是在东汉时期开始流传的。道教 道教是由黄老学说与巫术结合而形成的。东汉顺帝时,琅邪人宫崇向朝廷献其师于吉所得《太平清领书》一百七十卷。这是我国最早的道教经典。今存的《太平经》残本基本上保存了这部经典的面貌。 东汉末年,道教分为三大支派,一支为太平道,以张角为教主,在黄河南北传教;另一支为天师道,亦称为五斗米道,以张修和张鲁为教主,在汉中、巴蜀一带传教;第三支以于吉(与上同名)为教主,在长江下游传教。三派的信徒多为贫苦农民,这些信徒的多数成为农民大起义的主力。佛教 佛教是迦毘(pí皮)罗卫城(今尼泊尔王国境内)净饭王太子悉达多创立的。释加牟尼是佛教徒对悉达多的尊称。西汉末年,佛教传到了长安。①东汉明帝时,蔡愔(yīn音)至印度研究佛学归来,在雒阳建寺译经,中国开始有汉译本佛经。东汉末年,安息(今伊朗)僧人安世高、月氏僧人支谶(chèn衬)等相继来到雒阳,翻译佛经。汉人严浮调从安世高学经,并参与翻译。从此,佛教教义也在中国流传。
  二、文学艺术
  1.文学
  秦汉时期的文学,以散文、赋和诗歌为主。散文 散文可以《史记》为代表,这是一部很好的散文集,许多篇传记具体生动地记述或刻画了社会各个方面的事件或人物,形象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和憎。两汉时期有很多文字生动、说理深刻的政论文章,其中以贾谊的《过秦论》、《治安策》,晁错的《论贵粟疏》、《徙民实边策》最有代表性。桓宽撰的《盐铁论》是一部以讨论西汉王朝的盐铁政策为中心内容的著作,文字生动,语言流畅,是一部优秀的对话体文学作品。赋 赋是两汉时期的一种新的文学体材,一般文人都喜作赋。西汉的赋起初尚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主。西汉中期以后,成为最高统治者歌功颂德的工具。这样的赋篇幅很长,叫做大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是这样一些典型。虽有一点讽刺统治者的味道,但不起什么作用。东汉时期的赋篇幅短小,向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叫做小赋。张衡的《思玄赋》、《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等,都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揭露了官场的黑暗腐朽,对于人民的贫困生活也有一定的同情。诗歌 两汉的诗歌以《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为代表。《乐府》也叫做《乐府诗》,是汉武帝时期由乐府采集民间诗歌选编配乐而成的诗集,内容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战城南》、《十五从军征》、《平陵东》、《思悲翁》、《东门行》、《有所思》、《陌上桑》等,分别反映了人民的悲惨遭遇,对繁重徭役、横征暴敛的不满,反映了妇女不幸的命运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等。《古诗十九首》是东汉中后期的中下层知识分子的作品。这些知识分子在当时的黑暗社会中,为求功名利禄,背井离乡,四处奔走。他们把对社会的感触,倾注到作品之中。如《冉冉孤生竹》、《孟冬寒气至》、《明月何皎皎》、《迢迢牵牛星》等,就是倾述生离死别、情感追求、仕途坎坷的诗篇。《生年不满百》、《青青河畔草》等,则充满了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消极颓废思想,反映了作者走投无路,内心苦闷的境况。两汉的诗歌形式自然朴素,用语通俗深刻,与赋体大不相同。它发展了《诗经》中的《国风》的现实主义精神,对于后代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艺术
  绘画 两汉时期的绘画艺术很发展。宫廷府寺的墙壁上,贵族、官僚、地主的宅第的墙壁、墓壁上,盛行以绘画装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汉景帝子鲁恭王在曲阜修建的灵光殿。据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记载,壁画先是太古裸体粗犷(guǎng广)奇怪的神话人物,其次是穿戴冠冕的黄帝、尧、舜,再次是夏、商、周三代兴亡。凡历史上著名的忠臣、孝子、烈士、贞女的事迹,国君的贤愚,政事的成败,莫不绘载。主题之外,饰以天文、万物、神怪、异事,是一组色彩鲜明、情态生动的巨幅图画。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一幅彩绘帛画,全长二○五厘米,上部宽九二厘米,下部宽四七·七厘米。帛画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上部左右分别绘扶桑九日和嫦娥奔月两个神话故事,中部绘贵妇出行图,下部绘宴饮图。主题之外,饰以飞龙、异兽、特钟、巨磬等等,以朱砂、石青、石绿绘制,线条流畅,着色鲜艳精细,人物情态自若,鸟兽栩栩(xǔ许)如生。雕塑 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很发展。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坑是一座雕塑艺术的宝库。这个俑坑是1974年发现的,陈列着武士俑六千余个,每个武士身高1.8—1.86米,有的身着短褐,有的外披铠甲,有的持弓,有的执剑,都生气勃勃。出土陶马,高1.7米,长两米多,都翘首仰颈,双目前视,四腿挺立,气宇轩昂。这实在是一个强大的军阵,似在待命出征。西汉的石刻最有代表性的,是霍去病墓前的石刻群。其中的“马踏匈奴”刻石是为纪念霍去病的战功而刻的,形象生动逼真,最为著名。其他石刻都是用巨大完整的天然石料顺势加工而成的。有伏虎、卧马、牯(gǔ古)牛、跃马、卧象、人熊相搏,猛兽食羊等。东汉时期的雕塑,以1969年在甘肃武威雷台的一座墓葬中发现的铜马、铜俑最有代表性。有铜马四十匹,铜奴婢二十八件。有一匹天马,凌空飞驰,形姿矫健,头微左扬,三足高举,一足踏一飞燕,燕展翅疾飞,作惊悸回首状。这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一件极为优秀的代表作。
  东汉时期主要用于垒砌墓葬的画像石(砖),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雕刻艺术。画像多用单线阴刻或阳刻技法,内容有官吏出行图、狩猎图、战争图,还有农业生产、煮盐、锻铁、木工、纺织、宴饮、百戏、烹调等场面,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浮雕艺术。
  三、史 学
  两汉时期,封建统治者继承了前代由国家修史的传统,在中央设史官,编修历史。其中最有名的史书是《史记》和《汉书》。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公元前135——前93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司马谈,武帝时,为太史令,学识渊博。原拟撰写一部史书,未及撰述,就因病去世。司马迁幼时聪慧,十岁开始诵习古文。二十岁时,周游今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安徽、山东、河南的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了解了各地的一些风尚习俗和民间传说,接触过社会各个方面的人物。后为郎中,奉使到今四川、云南等地,对当地少数民族等有所了解。继父任太史令后,又得博览史官所藏图书。他的学术根基深厚,经历丰富,这是后来他撰写《史记》的极有利的条件。《史记》的撰述,开始于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约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撰成。上起黄帝,下迄“当代”(武帝时),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体例严整,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此后二千年间的正史编纂创立规范。全书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司马迁作为一位史官,原来写作目的是为了宣扬“明圣盛德”,“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先人所言。”①以为西汉王朝的统治服务。可是天汉二年(前99年),他为李陵投降匈奴一事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处腐刑(宫刑),这对他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思想上起了某些变化。他说:“诟莫大于宫刑”。他当时极度悲愤,曾想到死;可是为了完成《史记》一书的写作,还是需要活下来。他孙子膑脚、①屈原放逐等古人古事来自勉,借撰述以抒发郁结,申述己志。他对西汉统治者极不满,对皇帝、宗室贵族、外戚和官僚在政治方面的残暴行为,生活方面的奢侈腐朽,有所揭露。他对陈胜、吴广等农民起义领袖,则给予同情。他说:“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②因而为陈胜、吴广作“世家”,同五霸、七雄等诸侯并列,评价很高。除此以外,还为古代、当代的著名学者、医者、商贾以及其他各行业各阶层的代表人物立传,又对天文、历法、礼乐、水利、经济、少数民族,以专章论述,比较具体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前期正在形成的多民族国家的面貌。班固与《汉书》 班固(公元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他的父亲班彪,是著名的史学家。因司马迁的《史记》只写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乃收集史料,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以补足《史记》的西汉部分。书未成,彪死,其子固为兰台令史,转迁为郎,典校秘书,奉诏完成其父所著。他用了二十余年的时间,修成《汉书》一百卷(后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始于刘邦起兵,终于王莽覆灭,记述了二百三十余年间的史事人物。属于西汉前期的内容,多采自《史记》。全书体例也仿照《史记》,惟改“书”为“志”,废“世家”入“列传”。《汉书》十志比《史记》八书的内容详备。《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和《百官公卿表》等是班固的新创。《汉书》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整、内容丰富的断代史。各传、志多载录有关学术、政论文章,因之又兼有一代文章总集的性质。班固死时,“八表”和《天文志》还没有写好,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和史学家马续完成。《汉书》的主要缺点是封建正统思想严重。晋人傅玄在评论《汉书》时说:“论国体则饰主阙而折忠臣,叙世教则贵取容而贱直书。”《汉书》的思想性远不如《史记》。
  四、科学技术
  秦汉时期,科学技术有很大的发展。算学 大约在西汉中期,我国古代的第一部算学著作《周髀(bì币)算经》①成书。这部书主要是讲述天文和历法的。在数学方面,使用了相当复杂的分数算法和开平方法。还用竿标测日影以求日高,使用的是勾股定理,这部书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引用勾股定理的著作。稍晚于《周髀算经》的算学著作是《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前期。全书分为九章:(1)方田(分数四则算法和平面形求面积法),(2)粟米(粮食交易的计算方法),(3)衰(cuī催)分(分配比例的算法),(4)少广(开平方和开立方法),(5)商功(立体形求体积法),(6)均输(管理粮食运输均匀负担的计算法),(7)盈不足(盈亏类问题解法),(8)方程(一次方程组解法和正负术),(9)勾股(勾股定理的应用和简单的测量问题的解法)。其中负数、分数计算,联立一次方程解法等,都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全书由二百四十六个算术命题和解法汇编而成,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的完整体系的形成。天文学 两汉时期,关于天体结构,有三种说法,一是宣夜说,①已失传;二是盖天说,《周髀算经》即持此说,认为“天象盖笠,地法覆槃。”②这种说法违失太多,史官多不采用。三是浑天说,认为天地之象如卵之裹黄,“天转如车毂之运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③这种说法对于天体结构的设想比较近于实际,多为史官采用。
  东汉安帝时,太史令张衡掌天文,撰《灵宪》一书,比较正确地阐述了许多天文现象。如说:“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他在西汉的浑天仪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浑天仪,以漏水转动,星宿出没,与灵台④观象所见的情况相符合。张衡还作候风仪和地动仪。候风仪制法失传。地动仪是用精铜制造的,圆径八尺,形似酒樽,内置机关,在八个方向各安一个龙头,口衔铜丸一枚。哪个方向发生地震,同方向的龙头就口吐铜丸,发出警报。张衡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浑天仪和地动仪的制造,不仅是科学技术上的一大成就,还促进了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发展,对东汉喧嚣一时的谶纬迷信思想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崔瑗在张衡的碑文中称赞他“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①历法 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颁行《颛顼历》。《颛顼历》是一种四分
  九月之后,称为后九月。武帝时,《颛顼历》已行用百余年,出现了“朔晦月见,弦望满亏”②的情况。武帝以司马迁、星官射姓、历官邓平和民间历算家唐都、落下闳等二十余人修改历法,于太初元年(前104年)编成新历,这就是有名的《太初历》。《太初历》比四分历科学,行用一百八十九年才出现重大差误。《太初历》根据天象实测和多少年来史官的记录,制定了一百三十五个月的日食周期(称为“朔望之会”,约在十一年中有二十三次日食)。自有了这个周期,历家可以校正朔望,预知日食。太初历还把二十四节气第一次收入历法③,这对于农业生产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太初历》的编制是我国历法史上的第一次大改革。医学 两汉时期,医学很发展,官府设有医官,民间医师也很多,多数方士兼通医道。西汉初年,著名的医学家有淳于意,因曾任齐的太仓长,号仓公。他年少时,从同郡人阳庆学“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死生,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甚精。”①西汉后期的楼护也是一位造诣很深的医学家,他读过医经、本草、方术书计有数十万言,在长安一带行医很有名。东汉时期的医学更加发展。最著名的医学家有张仲景和华佗。
  张仲景名机,南阳人。东汉末年,南阳一带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为了给人治病,钻研《内经》、《难经》等古代医书,并广泛收集有效方剂,著《伤寒杂病论》一书。至北宋时,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前者论述当时属于“伤寒”的若干病症,后者论述妇科、内科等多种常见病。 张仲景还从临床实际出发,吸取当时医学上的新成就,把《内经》以来的病因学说,脏、腑经络学说同四诊(望、闻、问、切)、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等辩证方法,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且总结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疗法则,还论述了一些处方用药的加减变化规律。这些都是对祖国医学发展的重大贡献。张仲景为后世医家尊为医圣。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约于张仲景同时。他是一位杰出的外科医生,亦精于针灸技术。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展了我国的麻醉学和外科手术学。他施行手术时,先使病人用酒冲服麻沸散,然后破开腹或背,剜去瘀积,或清洗内脏,然后缝合,敷上药膏,四、五天伤口便愈合,一个月后,就能痊愈。华佗的麻醉学和腹腔手术,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先进的。华佗还模仿虎、鹿、熊、猿、鸟的活动姿态,编成“五禽之戏”,传授给人们,以锻炼身体。五禽戏是以体育活动为主,与气功结合的健身运动。
  《神农本草经》约成书于东汉时期,共著录药物三百六十五种,计有植物药二百五十二种,动物药六十七种,矿物药四十六种。如桂枝、麻黄、杏仁、石膏、附子、黄芩、黄连、知母、柴胡、地黄、当归、芍药等,在临床上有卓越的疗效。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较完善的药物学著作。纸 周秦时期,以竹木简牍和缣帛作为书写绘画材料。简重帛贵,不便使用。西汉中后期,宫廷中已使用一种丝质纸,薄而小,叫做赫蹏(xí tí戏蹄)。社会上已有用植物纤维制造的纸张。东汉和帝时,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将树皮、麻头、敝布、鱼网等植物纤维捣成浆液,制造出了质量较好的纸张,于元兴元年(105年)献给和帝。从此,这样的造纸方法得到推广,造出的纸被称为蔡侯纸。造纸术又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和改进,到了晋朝,有很大进步,纸张成本低廉,平滑合用,完全代替了简帛,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我国的造纸术约在公元三、四世纪传入朝鲜半岛,后又传到日本。唐中期,传到中亚,后经阿拉伯诸国传到北非和欧洲。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复习题:* 1.什么是今文经?什么是古文经?2.为什么说王充是唯物主义思想家?3.东汉时期有哪几种主要宗教?*4.为什么说《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名著?全书分哪几大部分?5.张衡、张仲景和华佗都是些什么人?各有什么主要成就?6.应当怎样评价蔡伦造纸?
  重要名词:* 郑玄* 《说文解字》《论衡》《史记》《汉书》浑天仪*地动仪《伤寒论》道教佛教*赋* 《乐府》《古诗十九首》*《神农本草经》蔡侯纸* 秦陵兵马俑
  参考书:1.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上册第四章第四节。2.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二册〔叁〕十、十七。3.《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

 


  -----------------

    ① 《诗》、《书》、《易》、《礼》、《春秋》。 ① 《易》有施、孟、梁丘,《书》有欧阳、大小夏侯(夏侯胜、夏侯建),《诗》有齐、鲁、韩,《礼》有后氏,《春秋》有公羊、穀梁。 ② 《易》增京氏,《礼》为大、小戴(戴德、戴圣),《春秋》为严(彭祖)、颜(安乐)。其他同于十二博士时。 ③ 《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交传》附《刘歆传》。 ① 《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 ① 《论衡·谈天篇》。 ② 《论衡·谈死篇》。 ① 公元前2年(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使臣伊存来长安,博士弟子景庐从伊存口授浮屠(佛)经。 ① 《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 ① 孙子:孙膑。膑:去膝盖骨。 ② 《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 ① 髀,古代测量日影的表。《周髀算经》卷上:“周髀长八尺,夏至之日,晷一尺六寸。髀者,股也;正晷者,勾也。” ① 认为天不是物质造成的,没有一定的形状,没有止境。 ② 《周髀算经》卷下。 ③ 《张衡浑天仪》,《经典集林》卷二十七。 ④ 用以观天象之台。魄,月始生或将灭时的微光。 ① 《古文苑》卷十九崔瑗《河间相张平子碑》。 ② 《汉书》卷二一上《律历志》。 ③ 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① 《史记》一○五《仓公列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1.4.2010 15:22:53 | 只看该作者
魏晋南北朝(190—589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的时期。在此期间,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发生过频繁激烈的战争。长江以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快。

 

  第一节 三国西晋(190—280年)(280—316年)
  本书以公元190年(汉献帝初平元年)为三国时期开始,至280年晋灭吴,统一中国,为三国时期结束,西晋时期开始。
  一、魏、蜀、吴三国鼎立
  1.曹操统一北方
  董卓之乱 董卓原是临洮(今甘肃岷县)的豪强,曾参加镇压羌人和黄巾大起义。后任并州(治今山西太原)牧,驻河东(今夏县)。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灵帝死,何皇后之兄何进任大将军,立皇子刘辩为皇帝,史称少帝。何进被宦官杀死,袁绍率兵全部诛杀大小宦官两千余人。董卓乘机率军入雒阳,废少帝,另立九岁小儿陈留王刘协为帝,即献帝,董卓独揽朝政,袁绍被迫逃出雒阳。次年,关东各州郡牧守、军事集团推举袁绍为盟主,联兵进攻雒阳,讨伐董卓。董卓以武力不敌,就挟持献帝西走长安,并裹挟雒阳附近的居民同行。行前,董卓的士卒大肆烧掠,雒阳周围二百里内尽成瓦砾。董卓到长安后,为部将吕布杀死,部属分裂为数支,互相火并,长安城内外的居民死亡逃散,关中一带路无行人。就在此时,汉献帝亦乘机东逃。董卓西逃后,关东的联盟也随之瓦解。各割据势力开始互相攻杀吞并。几年之后,逐渐形成若干个较强大的割据势力,其中最主要的有占据冀、青、并三州的袁绍,占据兖、豫二州的曹操,占据幽州的公孙瓒,先后占据过徐州的刘备、吕布,占据淮南的袁术,占据荆州的刘表;此外,还有占据益州的刘焉,占据江东的孙策,占据凉州的韩遂、马腾,占据辽东的公孙度等。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为争夺对黄河中下游的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有决定意义的战争。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父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曾任东汉太尉。曹操二十岁时,任雒阳北部尉,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他在济北(今山东长清)收编青州黄巾三十余万人,叫做“青州兵”,加强了他的军事力量。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他又把在逃难中的汉献帝迎到许(今河南许昌),取得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有利地位。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汝南)人,父祖四代有五人官至三公,属于名门大族。他于公元199年灭了公孙瓒,地跨青、冀、并、幽四州,势力很强。他想以消灭公孙瓒之余威,率兵南下,一举消灭曹操,进而把黄河中下游地区全部纳在他的统治之下。
  袁绍以精兵十万,劲骑万余匹,南渡黄河。袁绍虽兵多粮足,但内部矛盾重重,军纪松弛,人心涣散。曹操能用于迎击袁绍的士卒虽不过两、三万人,兵、粮都远不及袁绍;可是曹操的统治集团内部比较稳定,将士用命。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十月,他以五千奇兵,夜袭袁绍军于官渡(今河南中牟)附近的乌巢,全烧袁军粮食、辎重一万余车,袁军大乱。他又乘势以万人,大破袁军主力于官渡,全歼袁军七万余人,袁绍仅率八百骑兵逃回河北。这就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官渡之战”。官渡之战以后,袁绍病死。
  曹操在巩固了他在兖、豫地区的统治之后,又进兵河北,消灭了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袁熙等势力。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又北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打败与袁氏勾结的乌桓头人,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北方。
  2.三国的形成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曹操为并吞江南而与刘备、孙权进行的一场有决定意义的战争。曹操在统一北方以后,于次年(208年),乘胜挥师南下,想攻下荆州①,进而出兵江东,统一长江流域。当时,荆州牧是刘表,有士卒十万余人,物资比较富厚。可是就在这年,他因病死去。他的长子刘琦和异母弟刘琮不和,刘琮掌权。在曹军压境时,刘琮投降了曹操。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西汉中山靖王之后。年少时,家贫,曾以贩鞋织席为业。后来参与镇压黄巾军,兵力一直比较薄弱。后为曹操所破,南下依附于刘表,驻樊城(今湖北襄樊)。就在这时,他请得诸葛亮为谋士。曹军南下荆州,刘备退至夏口(今武汉),遣诸葛亮与孙权结盟,共拒曹军。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策之弟。孙策死后,他继续统治江东各郡,势力比曹操弱得多,对曹操兼并荆州、顺流而下很担忧。当时,刘备有关羽部万余人,还有与他关系密切的刘琦部亦万余人;孙权派将军周瑜率兵三万余人,与刘备联军。联军沿江西上,与曹军二十余万(号称八十万)相遇于赤壁(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①。曹军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战;又由于长期行军作战,疲惫不堪;原荆州的降卒,心怀不安,内部矛盾严重;再加之军中瘟疫流行,士气更加不振。曹操下令在长江之北岸屯兵,战船用铁环连起,以减少颠簸。周瑜乘东南风之便,用火攻曹营,全部烧毁曹军的战船。周瑜、刘备水、陆并进,曹军大败。这就是决定“天下三分”的著名战役“赤壁之战”。三国的建立 赤壁之战后,曹操知道自己一时还无力吞并长江流域,就回到北方。在略事休整之后,于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进兵关中,打败韩遂和马超,占据凉州(今甘肃和青海的一部)。公元215年,又进兵汉中,张鲁投降,汉中也归曹操所有。公元213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216年,曹操晋升魏王。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死,太子曹丕袭位。不久,曹丕夺了献帝之位,改国号魏,历史上亦称曹魏,曹丕自立为帝(魏文帝),追尊曹操为魏武帝,建都洛阳①。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占据了荆州在长江以南的四郡②,孙权夺得的南郡的一部,也借归刘备。从此,刘备有了自己的统治区。公元214年,刘备率军入益州,时刘焉已死,其子刘璋投降,刘备自为益州牧。219年,刘备又进军汉中,打败曹军,势力扩大到汉中,自称汉中王。曹丕篡汉称帝,刘备于次年(公元221年)亦称帝,建都成都,国号汉,以恢复汉王朝相号召,史称“蜀汉”或“蜀”。孙权在赤壁之战后,巩固了他对江南的统治。公元211年,以建业(今江苏南京)为都城。同年,占据岭南。公元219年,乘刘备留守荆州的将军关羽北上与曹军作战之机,命吕蒙乘虚而入,截杀关羽,夺得荆州。曹丕称帝后,孙权于次年称吴王。又次年(222年),刘备亲率大军出巫峡,企图夺回荆州。孙权任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士卒,以逸待劳,在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用火攻,蜀军大败。这就是历史上另一个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夷陵之战”。自这次战役之后,蜀、吴的势力处于均衡状态,但都弱于曹魏。两国为了共抗曹军,又互相遣使通好,恢复联盟关系。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历史上亦称孙吴。
  二、三国的政治、经济
  1.魏
  曹魏占据黄河流域,这里地区广大,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展,人才也很多,曹操实行了不少比较有益的政策,所以曹魏在三国中最强大。今举两项政策述下:魏帝系表①(196—265年)
  “唯才是举”与“九品中正” 曹操的用人政策就是所谓“唯才是举”②,这是用人政策的一大改革。他反对东汉时期的把所谓“门第”、“道德”作为用人的主要标准,而主张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不论品德如何,都可重用。他先后杀掉了不顺从于他的名士孔融、杨修等人,擢用了不少庶族平民出身的有才之士。这种用人政策的实施,是对东汉近二百年来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的一次重大打击;也为曹操建立他的强有力的统治集团选拔了不少有用的人才。曹操死,曹丕称帝,用“九品中正制”以选拔官吏。就是中央一些官吏兼任原籍所属郡的“中正”,由他们察访本郡有才能的士人,列为九等,以备选用。选用的原则,“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 ③,这与其父的“唯才是举”政策的精神是一致的。屯田与水利 黄巾起义失败以后,中原地区长期陷入军阀混战的状态。不仅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无着,就是各地军阀也严重缺粮。如“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shèn甚);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luǒ螺)。”①曹操的军队还有吃人肉干的②。
  曹操为了解决军粮问题,于公元196年开始在都城许县屯田。后来又下令在各郡国屯田。屯田分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的屯田民由国家拨给田地,按军事编制。地租率:用官牛的,官得产粮的六分,民得四分;不用官牛的,对分。屯田民有国家组织、保护,还供给耕牛、种子等,又无徭役苛扰,可以安心生产。史载,建安元年(196年),“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石)。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③军屯是以士卒屯田,用“十二分休”制,即每十人中,有八人佃耕,二人巡守。史载,邓艾在淮水流域屯田,用五万人,五里置一营,营六十人,绵亘四百余里,穿渠三百余里,溉田二万顷。每年所收,除众费开支之外,约可积谷五百万斛。“每东南有事,大军出征,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④
  曹魏为了军事和经济的需要,先后开凿或整修了许多沟渠陂堰。在今河北地区的,自南而北,有白沟、利漕渠、平虏渠、泉州渠、新河、戾陵堨(è鄂)、车箱渠等。在今河南地区的,有睢阳渠、讨虏渠、贾侯渠等。其他大小陂堰还有很多,不少地方官吏亦重视农业生产和水利兴修。 曹魏的屯田政策和水利事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他的军粮问题,对于遭受长期战乱破坏的中原地区的社会秩序的恢复,对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都起了重大的作用。
  2.蜀
  蜀国的政治制度与东汉基本相同。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后,不久病死。他的儿子刘禅(shàn扇)即位,由丞相诸葛亮辅政。诸葛亮是一位很有才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他掌权的十多年中,蜀国的政治比较稳定,经济也有发展。蜀帝系表①(208—263年)(一)昭烈帝刘备——(二)后主禅(208—223)(223—263)平定南中 南中就是两汉时期的南夷地区,民族众多,民族关系复杂,交通又极不方便,蜀汉在这里的控制力很薄弱。夷陵之战后,建宁(今云南晋宁)豪族雍闿和彝族首领孟获起兵反蜀。蜀的牂柯(今贵州黄平)太守朱褒、越嶲(今四川西昌)彝帅高定元也相继举兵反叛,以响应雍闿。在这样的形势下,诸葛亮一面派人至吴,重申盟约,以巩固吴、蜀的联盟关系。一面又增兵汉中,以防御曹魏。公元225年(蜀建兴三年),开始出兵南中,先在越嶲杀高定元。高定元的部下杀雍闿,孟获成为叛军的统帅。诸葛亮又率军渡过泸水(今金沙江),采取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①的策略,连败孟获,“七擒七纵”。南中之乱终于平定下来。诸葛亮对南中实行羁縻政策,任用本地或本民族的首领为地方官吏,任孟获为蜀的御史中丞,民族关系有所改善,南中的局势也逐步稳定。南中的稳定不仅消除了蜀的后顾之忧,还成为蜀的比较富庶的后方,为蜀对曹魏的斗争提供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
  经济 蜀汉地区受战争的破坏较轻。刘备入蜀后,实行拉拢当地地主阶级的政策,发还地主们的田地和房屋,鼓励发展农业生产。这时的手工业和商业也由恢复而发展。最著名的手工业有织锦业。《丹阳记》说:“魏则市于蜀,而吴亦资西道。”②可见蜀锦是为各地的达官贵人所喜爱的。
  3.吴
  吴国的政治制度与魏、蜀基本相同。不过孙权主要依靠江南大地主以建立统治。这些大地主多世代为吴的高官,有的拥有众多的私兵。吴帝系表①(200—280年)
  招抚山越 吴国境内有大量的山越人,散处于今江苏南部及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地的山区。他们大约是秦和西汉时的东越、南越人的后裔。孙权建立统治后,颇感兵员和力役不足。越人居于深山,不易征发。又越人时出劫掠,亦为孙吴的内患。孙权以诸葛恪为抚越将军,领丹阳(治今江苏南京)太守。一面坚壁清野,一面招劝抚慰。在一年之间,约有十万多人被迫陆续出山,部分青壮年编入军队中,一般人口被安置在平原地区。吴的统治得到稳定。经济与海外交通 吴国地区在黄巾大起义时,这里比较稳定。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吴还在许多郡县组织屯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吴的手工业有制青铜镜和青瓷器等。养蚕业能在一年中培育八辈之蚕,都能作茧抽丝。吴的商业更加发展,水路交通发达,内河、海上都有大量的船舶往来。当时的造船经验和技术都有很大的进步。海船都很坚固,大船长达二十余丈,高出水面二、三丈,远望如楼阁,可载六、七百人,货运一万余斛。用四帆,帆随风势调整,可逆风而行。远航大秦的巨型船舶有用七帆的。①大秦的使者或商人常来吴国。吴国与倭国(今日本)也有定期的船舶往来。公元230年(吴黄龙二年),孙权遣将军卫温和诸葛直率甲士万人航至夷洲(今台湾)。这是我国古文献有关大陆人到台湾的最早记录。公元242年(赤乌五年),孙权又遣将军聂友等率士卒三万人到朱崖(今广东徐闻)、儋耳(今海南省儋县),这都是规模很大的海上航行。

  三、西晋统一中国
  1.西晋的统一
  魏灭蜀 在三国中,蜀是很弱的一国。为了能够生存下去,诸葛亮采取了以攻为守的策略。他于平定南中之后不久,即率军进驻汉中,与魏展开争夺关陇地区的激烈战争。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他进驻五丈原(今陕西眉县),病死军中,蜀军撤退。此后,蜀军以姜维任统帅,屡次伐魏,都无进展。公元263年(景耀六年),魏派钟会、邓艾两路大军伐蜀。钟会率十万大军为主力,由斜谷入汉中,姜维在剑阁(今属四川)防守。邓艾以三万士卒出阴平道(今甘肃文县),直逼成都。刘禅投降,蜀亡。这时姜维被迫降于钟会。次年,钟会谋叛魏,姜维伪与钟会联合,准备乘机恢复蜀国,后失败被杀。晋灭吴 曹魏后期,司马懿掌握大权。公元260年(景元元年),司马懿之子司马昭杀皇帝曹髦,立曹奂为帝。263年,司马昭封晋公,不久又封晋王。265年,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继为晋王,旋废曹奂自立,是为晋武帝,国号晋,史称西晋。晋代魏之后,即在长江上游大造战舰,训练水师,为灭吴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这时,吴帝孙皓奢侈腐朽,政治黑暗,对人民的剥削很残酷。他为了加强对长江上游的防守,就迁都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可是江南人民为统治者逆流转运粮饷财物,劳苦异常。当时有民谣曰:“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①江南人民不断起义,反抗孙吴的反动统治。孙皓为保住他的皇位,不得不还都建业。从此,上游的防务严重松弛。公元279年(天纪三年),晋调六路大军共二十余万人伐吴,次年三月,水师至建业的石头城②,孙皓被迫投降,吴亡。中国自董卓之乱以后,即陷入分裂割据混战之中,时间长达九十年。至此,又归于统一。西晋帝系表①(265—316年)

  2.晋初的经济
  西晋统一中国,改元太康(280—289年)。至太熙元年(290年),司马炎死,此十年间,为西晋的社会经济最好的时期。户调式 户调式是西晋的基本经济和财政制度,是西晋灭吴、统一中国的当年颁行的。晋武帝颁行户调式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均分土地,限制土地兼并,以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户调式共有三项内容,即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一、占田制——占田制也叫做占田课田制,是把占田制和田税制结合在一起的。《晋书·食货志》曰:“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其外,丁男②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半之,女则不课。”“占田”数是国家准许农民占有田地的数量,“课田”数是国家征收田租(税)的亩数,每亩纳粮八升①。曹魏之制,田租每亩四升,西晋的田租高出曹魏一倍。二、户调制——户调制是征收户税的制度。《食货志》又曰:“丁男之户,岁输绢三匹,绵三斤;女及次丁男为户者半输。”还对边郡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户调”作了具体规定。边郡与内地同等之户,近的纳税额的三分之二,远的纳三分之一。少数民族,近的每户纳賨布(税名)一匹,远的纳一丈。户调不分贫富,以户为征收单位,这对广大劳动人民是很不利的。曹魏之制,每户纳绢二匹,绵二斤。西晋的户调额比曹魏增加了二分之一。三、品官占田荫客制——品官占田荫客制是一种保障贵族、官僚们的经济特权的制度,但也有为贵族、官僚们的占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立“限”的用意,以制止土地兼并和隐瞒户口的情况。《食货志》曰:“其官品第一至于第九,各以贵贱占田。品第一者占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第三品四十顷。”每低一品,少五顷,第九品占田十顷。“又得荫人以为衣食客及佃客,品第六已上得衣食客三人,第七第八品二人,第九品……一人。其应有佃客者,官品第一第二者佃客无过五十户,第三品十户,第四品七户,第五品五户,第六品三户,第七品二户,第八品第九品一户。”庇荫户和佃客,为私家人口,归主人役使,不再负担国家徭役。晋武帝的占田制是以西周的井田制为模式的。在当时的土地私有制下这是行不通的。其限制兼并的用意也难实现。所以此制自公布之后,文献再也未见记载此事。社会经济的恢复 晋武帝的户调式虽难完全实行;但为了保证封建国家的税收,而用行政的办法将大量的流动人口安置到土地上去,进行生产,这对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都起了积极的作用。晋武帝很注意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如在汲郡开荒五千余顷,郡内的粮食充裕起来。又修整旧陂渠和新开陂渠也很多,对于灌溉和运输都起了重大的作用。晋武帝司马炎在位二十六年,尽管他个人的生活奢侈腐朽;但是他制定的不少政策还是有积极作用的。《晋书·食货志》曰:太康时期,“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
  3.贵族门阀政治
  藩王拥兵擅权 司马炎篡魏之后,认为魏的最大的问题是未给宗室诸王军政大权以为皇帝的藩辅。因此,他就学习西周,大搞分封。希望司马氏的统治能因此而“历纪长久,本支百世。”①他封同姓王二十七国,公、侯、伯、子、男五百余国。所封户数几占全国户口的半数。这些宗室贵族位高权大。尤其是诸王,如出镇一方,则拥有重大兵权,又得自置官吏,实是一方的土皇帝;如人在朝中,则居卿相之位,权倾内外,专断独行。这样的情况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制,是西晋政局不稳的重要原因之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曹丕制定的“九品中正制”到了西晋,已发生相当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中正官一职多为世族门阀出身的官僚所把持,这一制度变成为他们培植门阀们私家势力的重要工具。段灼曾对晋武帝说:“今台阁选举,徒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途)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筚(bì闭)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②这样,九品中正制已不再是真正选拔人才的途径,而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③的情况。这一情况的出现,加速了士族制度的形成,也是西晋的政治迅速走向黑暗的一个重要原因。统治集团奢侈腐朽 西晋的统治集团奢侈腐朽之风是空前的。晋武帝公开卖官,所得之钱都入私囊。他有姬妾近万人,后宫之挥霍无法计算。太傅何曾每天所用饭钱为一万钱,还说没有下筷子的地方。他的儿子、司徒何劭(shào绍)每天用饭钱二万钱。外戚王济用人乳喂猪,每次宴会,用穿绫罗的婢子百余人持瑠璃(宝石)器进食。官僚石崇请客,命美人劝酒,客人饮酒不尽,他便以劝酒不善而杀死美人。有一次为一个客人不肯饮酒而连杀美人三个。外戚王恺在晋武帝的支持下,与石崇斗富。王恺用饴糖刷锅,石崇用蜡烛当柴;王恺作紫丝布步障①四十里,石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石崇用椒涂屋,王恺用赤石脂涂屋②;王恺用晋武帝所赐珊瑚树,“高二尺许,枝柯扶疏,世所罕比。”③向崇夸耀。石崇用铁如意击碎,取出自己的珊瑚树,高三、四尺的有六、七株,“条干绝俗,光彩曜日。”和王恺的那株差不多的还有很多。要王恺挑选作赔。这种“以奢靡相尚”的风气在少数官僚中引起忧惧。车骑司马傅咸上书晋武帝说“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④这些贵族官僚竟相搜刮,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加剧了阶级矛盾。
  四、西晋灭亡
  八王之乱 太熙元年(公元290年),晋武帝死,其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惠帝。惠帝是个白痴,皇后贾南风荒淫凶残,是个政治野心家。惠帝初即位,外祖杨骏辅政。贾后为了掌权,即召都督荆州诸军事楚王司马玮入京,杀掉杨骏。这是“八王之乱”①的开始。杨骏死,朝廷推举汝南王司马亮和元老卫瓘(guàn灌)共同辅政。贾后因仍未掌权,心中不甘,又让惠帝密令楚王玮杀掉汝南王亮和卫瓘,贾后又以“擅杀”的罪名杀掉玮,从而夺得大权。此后,赵王司马伦又捕杀贾后,废掉惠帝而自立。齐王司马颙在许昌,成都王司马颖在邺(今河北临漳),河间王司马颙在关中,相继起兵讨伦。于是战火从洛阳迅速燃遍大河南北和关中地区。在战争中,赵王伦、齐王冏、长沙王乂、河间王颙、成都王颖先后被杀。东海王司马越于永兴三年(公元306年)毒死惠帝,另立皇太弟司马炽为帝,是为怀帝。前后混战了十六年的“八王之乱”至此结束。“八王之乱”是一场大破坏,再加上天灾不断发生,瘟疫流行,广大劳动人民或死于战火,或流离失所。“五胡”亡晋 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至黄河中下游,四川、甘肃的民族也在川、甘、陕间移动。内迁的主要民族有匈奴、羯(jié杰)、氐、羌、鲜卑,史称“五胡”。内迁民族群众饱受汉官、地主的剥削和奴役,生活十分痛苦。在“八王之乱”时,他们又多被利用于争战,死亡很多,因之不断发动武力反抗。惠帝元康四年至六年(公元294年至296年),匈奴人在谷远(今山西沁源)、氐和羌族在关中先后起义,众至数十万人。永康二年(301年),賨人②在李特的领导下起义,大败晋军,攻占广汉,进围成都。太安二年(303年),李特自称益州牧,建立革命政权。李特战死,其弟李流率领部众继续战斗。李流病死,李特之子李雄为首领,攻下成都,自称成都王。永兴三年(306年),改称皇帝,国号大成。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在汾河流域起兵,自称汉王。晋怀帝永嘉二年(308年),刘渊称帝,建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国号汉。永嘉四年,刘渊死,其子刘聪立。次年,派其族弟刘曜攻破洛阳,俘晋怀帝。晋在关中的官僚又拥立秦王司马邺为帝,是为愍(mǐn皿)帝,都于长安。建兴四年(316年),刘曜又攻入长安,俘愍帝,西晋灭亡。
  复习题:*1.三国时期有哪几次著名战役?各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2.曹魏屯田的情况是怎样的?*3.九品中正初创时及后来的变化各是怎样的?4.诸葛亮平定南中是用什么策略?5.“八王之乱”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重要名词:*董卓袁绍 *曹操 *刘备 *孙权 刘表 *诸葛亮 孟获姜维 *周瑜 陆逊 邓艾 *司马炎 *贾南风 李特 *李雄*刘渊 *九品中正 占田制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八王之乱 *賨人 *夷州
  参考书:1.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上册第五章第一节。2.张传玺、张仁忠合著:《中国古代史辅导讲座》第十讲《三国和西晋》。3.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三册[肆]一。(选读)4.《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5.《晋书》卷三《武帝纪》、卷二六《食货志》。

 


  -----------------

    ① 原治汉寿县(今湖南汉寿北)。初平元年(190年),刘表任荆川刺史,徙治襄阳(今湖北襄樊市)。 ① 一说在今湖北嘉鱼境,一说在今蒲圻县西北赤壁山。 ① 魏自以为土德,水得土而活,土得水而柔,故去佳加水,改雒阳为洛阳。 ② 荆州共辖七郡,江南四郡为武陵、长沙、桂阳、零陵;江北三郡为南郡、江夏、南阳。 ① 魏表从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迎汉献帝都许开始。 ② 《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建安十五年春令。 ③ 《宋书》卷九四《恩幸传·论》。 ① 《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 ② 《三国志》卷一四《魏书·程昱传》注引《世语》。 ③ 《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建安元年:“始兴屯田”。注引《魏书》。 ① 蜀表从208年刘备据荆州开始。 ① 《三国志》卷三九《蜀书·马谡传》裴注引《襄阳记》载马谡语。 ② 《太平御览》卷八一五《布帛部》引。“市”原作“布”,误。 ① 吴表从200年孙权继孙策统治江东开始。 ① 参看《太平御览》卷七七一《舟部》引万震《南州异物志》和康泰《吴时外国传》。大秦:罗马帝国。 ① 《三国志》卷六一《吴书·陆凯传》。 ② 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本楚金陵邑,孙权重筑改名,时称石首城或石头城,为军事要地。 ① 西晋表从晋代魏开始。 ② 《晋书》卷二六《食货志》:“男女年十六已上至六十为正丁,十五已下至十三、六十一已上至六十五为次丁,十二已下六十六已上为老小,不事。远夷不课田者输义米,户三斛,远者五斗,极远者输算钱,人二十八文。” ① 《初学记》卷二七《宝器部·绢第九》引《晋故事》:“凡民丁课田,夫五十亩,收租四斛,绢三匹,绵三斤。” ① 《晋书》卷三七《宗室列传》史臣曰。 ② 《晋书》卷四八《段灼传》。筚门,用荆竹编制的门。喻寒门。陆沉,隐居。 ③ 《晋书》卷四五《刘毅传》。 ① 步障,遮避风尘或障蔽内外的屏幕。 ② 椒,香料,赤石脂,风化石料,均可涂饰墙壁。 ③ 《晋书》卷三三《石苞传》附《石崇传》。 ④ 《晋书》卷四七《傅玄传》附《傅咸传》。 ① 八王是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jiǒng窘)、长沙王乂(yì刈)、成都王颖、河间王颙(yóng喁)、东海王越。 ② 賨(cóng从)人,古代巴人称赋税为“賨”,后巴人亦称“賨人”。亦称“巴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1.4.2010 15:23:4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东晋 南朝(317—420年)(420—589年)
  东晋、南朝的政治、经济制度是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继续和发展。在这期间,长江以南的开发迅速,经济发展较快。
  一、东晋偏安江南
  1.东晋的建立
  永嘉南渡 永嘉(307—313年)是西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在这期间,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匈奴、羯、氐、羌、鲜卑等相继起兵,匈奴贵族刘渊、刘聪等相继称帝,还连续攻破洛阳、长安,俘虏晋怀帝、愍(mǐn皿)帝,灭亡西晋。史称此事件为“五胡乱华”。当时的战争带有严重的民族仇杀的性质,所以十分残酷。如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时,杀戮贵族、官僚、庶民三万余人,京师洛阳变为一片瓦砾。羯人石勒在东郡击败晋军,杀王公以下十余万人。汉族官民纷纷南逃,史称“永嘉南渡”。西晋末年,琅邪王司马睿(ruì瑞)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驻建邺①。江南战争很少,社会稳定,在永嘉及以后的时间中,北方的贵族、官僚及士族、大地主纷纷携眷南逃。随同南逃的还有宗族、部曲、宾客等等。同乡同里的居民也往往随从大地主南逃。随从一户大地主南逃的居民多者有千余家,人口达数万人。少的也有百余家,数百口人。有的逃到广陵(今江苏扬州),有的逃到京口(今镇江)以南。《晋书·王导传》曰:“洛阳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王与马,共天下 公元316年(建兴四年),西晋灭,南方的官僚和南逃的北方士族的首领们于次年拥立司马睿为晋王,又次年立为帝,是为元帝,建都建康,史称东晋。
  司马睿在洛阳时,就与王导“秦相亲善”,“契同友执”。王导属琅邪王氏,是北方士族的代表人物。他随司马睿到建邺(建康),建议睿从南来的士族中,“收其贤人、君子,与之图事,”争取“侨姓士族”的拥护。又建议拉拢江南“吴姓士族”。司马睿果然得到“侨姓士族”和“吴姓士族”的拥护。司马睿称帝,王导和其族兄王敦的功劳最大。他以王导任丞相,掌大权;以王敦任镇东大将军、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几乎包括当时东晋全境)诸军事、江州刺史,所以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①之说。在司马睿登帝位,接受将吏朝拜时,他让王导“升御床共坐”②,可见王家在东晋政权中的地位之高。朝廷和地方官吏,几乎都由侨姓和吴姓士族及其子弟充当。“侨置”与“土断” 永嘉南渡及以后的一段时间中,中原地区的人口南逃的极多,仅登录于官府户籍的,就约有七十万人。还有相当数量被控制在大地主手中,作为私家奴役的人口,未登于户籍。也有不少漂流不定的人口,叫做“浮浪人”,亦没有户籍。这些南渡的人口叫做侨人、侨户。侨人的绝大多数是按照宗族、乡里相聚而居的,侨姓士族、地主往往是侨人的自然首领或主人,他们以拥有侨人作为自己的势力。东晋统治者为了控制侨人,也为了维护侨姓士族的利益,在侨人比较集中的地区,暂时借地重置了许多侨人的原籍州、郡、县,并仍用旧名,叫做侨州、侨郡、侨县,简称“侨置”或“侨立”①。如在京口侨置徐州,在江乘(shèng胜,今江苏句容北)侨置琅邪郡与临沂县。刘裕收复青、徐等州后,曾在原州、郡名前加一“北”字,与侨州、郡相区别,如北兖州(治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刘裕代晋后,又取消“北”字,恢复旧名,而另在侨州、郡名前加一“南”字,如南兖州(治今江苏镇江)。初置侨州、郡、县时,规定侨人有户籍的,免除赋役,这对招徕北人和鼓励登录流人于户籍都起了一定的作用。南方原有的郡县叫做“土郡县”。土断是东晋和南朝废除侨置、将侨人的户口编入土郡县的办法。东晋设侨置,本来是一种临时措施。侨置设立后,出现了许多严重问题:一、版籍混乱——侨置某个州、郡、县,本来是为某原州、郡、县的南来人口而设。可是南来人口都是流民性质,在同一侨置中,往往杂居着来自不同州、郡、县的侨人,因之侨置郡县林立。如今江苏南部就有侨郡三十三,侨县七十五。又在侨置郡县中,所居不全是侨人。如南徐州(治今江苏镇江)境内,全部人口为四十二万余人,其中侨人约为二十二万余人,其余二十万为土著。许多土郡县内也有或多或少的侨人散处。又由于侨人居处并不固定,经常流动,致使侨置郡县也常改变。二、影响财政——侨置郡县或侨人是不征租税徭役的。士族地主们乘机广占田地,大量地隐瞒户口,时间已久,这就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徭役的征调。晋成帝(326—342)时,已开始推行“土断”。哀帝兴宁二年(公元364年)三月庚戌,又大规模地实行“土断”,称作“庚戌土断”。土断由桓温主持,严厉清查户口,对隐匿(nì昵)户口的豪族地主也给予惩处。这次“土断”的成果很大。“土断”之后,国家控制的户口大量增加,赋税收入也增多了。
  2.东晋北伐前秦南征
  东晋建立前期,曾多次出兵北伐,最重要的是祖逖(tì替)和桓温的北伐。在北方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些国家也曾一再南征,最重要的事件是由前秦南征而发生的“淝水之战”。祖逖北伐 祖逖是范阳遒(qiú酋,今河北涞水县北)人,士族家庭出身,曾做过职位不高的官吏。在刘曜攻陷洛阳时,他率亲族邻里数百家,南逃至泗口(今江苏清江市北)。司马睿任命他为徐州刺史;后又调他到京口,任军谘(zī兹)祭酒。祖逖上书司马睿,要求北伐。他说:“戎狄乘隙,毒流中原,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①他估计,只要南方的晋兵一出,北方人民必然群起响应,中原可以收复。可是司马睿只想在江南建立他的统治,对北伐并无兴趣。因之给了祖逖以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的名义,又给了一千人的口粮和三千匹布,作为军用物资,要他北伐;但却不给士卒和兵器,要他自行招募和打造。永嘉七年(公元313年),祖逖毅然率领自己原有的部曲百余家渡江北上。他在长江中流击楫(jí集)、慷慨发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①祖逖在淮阴(今江苏清江)冶铸兵器,招募士卒,队伍扩大到二千余人。他进军至今河南地区,联合当地的起义武装,大破石虎(石勒之侄)军五万余人,又连破石勒军,一时“黄河以南,尽为晋土”,“石勒不敢窥兵河南”。可是正当祖逖准备渡河北上,“扫清冀、朔”②的时候,司马睿派来了戴渊为都督兖豫幽冀雍并六州诸军事、征西将军,以牵制祖逖。祖逖忧愤成疾,于公元321年(大兴四年)病死于雍丘(今河南杞县),北伐停止。后来祖逖收复的土地又相继失去。桓温北伐 桓温是龙亢(今安徽怀远)人,晋明帝之婿,任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公元347年(永和三年),他率军入蜀,灭了賨人李氏的汉国③,声威大振,他后来曾三次北伐。第一次是在公元354年(永和十年),他亲率步骑四万余人,连败氐族所建的前秦,直抵霸上(今陕西长安东),当地居民“持牛酒迎温于路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④桓温因军粮不继,未能攻克长安,退返襄阳。第二次北伐是在公元356年,桓温击败羌族贵族姚襄,收复洛阳。桓温向晋穆帝建议还都洛阳;又建议自西晋末年以来南迁的士庶人等,一律返回故乡。可是这时自皇帝下至达官贵人,均安于江南一隅,不愿北还。桓温的建议未被采纳。后来桓温返回江南,洛阳和其他已收复的土地又相继失掉。第三次北伐是在公元369年(太和四年),桓温率步骑五万人大破前燕军,进抵枋头(今河南浚县)。可是前燕得到前秦的支援,截断了晋军的粮道,桓温只得退兵。在退兵途中,晋军遭到前燕骑兵的追击,死者三万余人。桓温北伐,虽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可是东晋统治集团内部却钩心斗角,破坏北伐,所以很难成功。淝水之战 桓温死后,其弟桓冲为中军将军、扬豫二州刺史,代掌兵权。这时前秦已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对东晋的威胁日益严重。桓氏原来与世家大族谢氏有矛盾。桓冲为了缓和桓氏与谢氏以及东晋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以便联合抗击前秦,就主动解除了自己所兼扬州刺史一职,让与辅政的谢安。他出镇京口,与谢安协力,加强对前秦的防御。谢安为了组织一支归中央直接指挥的得力军队,就让其侄、广陵(今江苏扬州)相谢玄招募来自徐、兖二州的侨人或其子孙,组成军队,并进行长期严格的训练,号为“北府兵”①。北府兵的将卒都深受匈奴和羯人的仇杀之苦,因之有抵御前秦、保卫江南的决心。前秦于公元382年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其疆域“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苞襄阳,北尽沙漠”。②当时只有东晋与它对峙。东晋在前秦皇帝苻坚的眼里③,是不足道的。苻坚于统一北方的次年,就决定调士卒九十余万人南下灭东晋。他还傲慢他说:“投鞭于江,足断其流。”④《晋书·苻坚载记》曰:“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前后千里,旗鼓相望。”秦军前锋为二十五万人,由苻坚之弟苻融率领,很快攻下寿阳(今安徽寿县)。东晋以谢安之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以谢玄为前锋都督,率北府兵八万人迎击秦军。谢玄军淝水东岸,与西岸的苻融军相对峙。当时,苻坚曾派朱序至晋营,劝说谢石投降。朱序原是晋的梁州刺史,镇守襄阳,在与秦军作战时,城破被俘。他心向东晋,建议谢石曰:“若秦百万之众皆至,则莫可敌也。及其众军未集,宜在速战。若挫其前锋,可以得志。”谢石采纳了这个建议。谢玄遣使和苻融相约,建议秦军自淝水西岸“小退”,晋军愿到淝水西岸决战。苻融企图乘晋军半渡之时,加以邀击,全歼晋军于淝水中,便下令士卒稍退。可是秦军内部民族复杂,氐人很少,十之八、九是汉和其他族人民,他们被胁迫而来,不愿作战;特别是汉人,心向南方。因此,一旦退却,不可复止,以为前方被击败,于是奔逃溃散,自相践踏,死伤遍野。晋军乘势猛攻,秦军大败,苻融被杀,苻坚中流矢,单骑北逃。他在路上“闻风声鹤唳,皆谓晋师之至。”①苻坚逃到洛阳,收集散乱士卒,仅剩十余万人。各族首领乘机反秦自立。两年后(公元385年),苻坚为羌旅首领姚苌(cháng常)所杀。淝水之战后,东晋收复了徐、兖、青、司、豫、梁六州(今河南、山东、陕西等部分地区)。在淝水之战中,前秦所以失败,是由于前秦内部民族复杂,矛盾严重;南侵是不义战争,士卒和人民并不支持;在军事上由于骄傲自满,缺乏周密计划和正确指挥。东晋所以胜利,是由于在强敌压境之时,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有所缓和,所谓“君臣和睦,上下同心。”北府兵有保卫江南、规复中原的思想和要求,将士用命;指挥比较正确。这次战争的胜利,进一步稳定了东晋在南方的统治;但东晋亦无力收复中原,于是南北对峙的局面长期延续了下来。

  二、东晋灭亡
  1.东晋的黑暗统治
  世族门阀的残酷剥削 东晋的世族亦称士族或门阀,是地主阶级的最上层,其中较著名的,约有数十个大家族。侨姓士族,以王、谢、袁、萧四家为代表。吴姓士族以朱、张、顾、陆四家为代表。王、谢两家又是这八家中的首姓。这些士族在政治上把持军、政大权;在经济上,疯狂地强占土地,残酷地剥削和奴役广大劳动人民。以谢氏为例,《宋书·谢弘微传》曰:“谢混仍世宰辅,一门两封,田业十余处,僮仆千人。”再以刁氏为例,《晋书·刁逵传》曰:“逵为广州刺史……有田万顷,奴婢千人,余资称是。”他们不仅强占田地,还封山锢泽,“万顷江湖”也会变成他们的私产。官僚地主的田庄别墅,布满于建康附近和东南诸郡。广大农民失掉土地和其他生产条件,贫困破产,沦为地主的佃客、部曲或奴仆。一家地主竟占有佃客、奴仆数百、数千乃至上万。政治黑暗 士族出身的官僚多安于逸乐,沉湎于酒色;尚“清谈”,自鸣清高。他们甚至把“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①作为一种最高的道德规范。简文帝司马昱(yù玉)未当皇帝之前,以善谈“玄”著名;但却连稻子也不认识,问别人“是何草”②。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为官,“蓬首散带,不综府事”。他任骑兵参军,车骑将军桓冲问:“卿署何曹?”他答:“似是马曹。”又问:“管几马?”他答:“不知马,何由知数?”又问:“马比死多少?”他答:“未知生,焉知死?”③官僚、贵族贪污成风。他们连国家储备的军粮也大量偷盗,朝廷却不敢追究。如荆州刺史庾翼曰,“往年偷石头仓米一百万斛,皆是豪将辈,而直打杀仓督监以塞责。”④在这样一个腐朽反动的集团的统治之下,赋税、徭役有增无已。孝武帝太元元年(公元376年),废除了度田收租制,改为百姓不论有无土地或土地多少,每口人一律纳税米三斛,以后又增至五斛。这样不税田而税人的制度对于田连阡陌的大地主非常有利,但对于无田少土的广大劳动人民则十分有害。东晋的徭役之重,名目之多,达到惊人的地步。范宁在上疏皇帝时说:“今之劳扰,殆无三日休停,至有残形、剪发,要求复除。生儿不复举养,鳏寡不敢妻娶。”①统治集团割据混战 淝水之战以后,东晋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安帝隆安元年(397年),兖青二州刺史、皇舅王恭联合荆州刺史殷仲堪起兵,反对皇族、宰辅司马道子。第二年,广州刺史桓玄、雍州刺史杨佺期也起兵响应,联合进攻建康。不久,王恭败死,桓玄又火并了殷仲堪和杨佺期,控制了长江中、上游的广大地区,成为一个独立王国,与东晋的朝廷对立。这时,长江下游的江北地区也脱离东晋朝廷的控制,成为独立王国。朝廷所能控制的地区,不过是东南八郡②而已。东南八郡是侨姓和吴姓士族集中的地区,农民的痛苦已很深重。这时又惨遭内战的破坏,东晋王朝的全部负担几乎都压到这八郡劳动人民的头上,所以这里的劳动人民的痛苦日益加重,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2.东晋末农民战争
  内战刚结束,司马道子之子司马元显掌朝政,想建立自己的军队,就强征东南八郡的“免奴为客”的农民至建康当兵,称为“乐属”。官府在征发“乐属”时,又侵扰勒索其它农民,“东土嚣然,人不堪命,天下苦之矣。”①于是爆发了农民大起义。孙恩起义 孙恩,琅邪人,世代信奉五斗米道。他的叔父孙泰是著名的道教首领,曾任东晋王朝的太守等官。后因密谋起兵,被司马道子诛杀。孙恩逃到海岛上,聚合了一百余人,准备起事报仇。在司马元显征发“乐属”时,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反抗。孙恩乘机率众登陆,攻破上虞(今属浙江),杀县令。又破会稽郡治山阴,杀内史王凝之(王羲之子),声威大振。东南八郡的广大农民纷起响应,“旬日之中,众数十万。”京师建康附近各县的农民也起义响应,“朝廷震惧,内外戒严。”②这时,孙恩自称征东将军,率领起义群众,与东晋王朝展开了斗争。许多官僚和士族被杀掉,不少官府和地主庄园被焚毁。东晋王朝征调卫将军谢琰(谢安子)和辅国将军刘牢之,率领北府兵前往镇压。起义军在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之后,转移到海岛上,当时有众二十万人。隆安四年(公元400年)五月,起义军第二次登陆,攻破余姚(今属浙江)、上虞,进至邢浦(今绍兴),击杀谢琰,使东晋朝廷大为震恐,连忙征调了几个将军前来截击,孙恩又率众回到海上。第二年五月,孙恩第三次率领起义军登陆,进攻沪渎(今上海市),杀吴国内史袁山松。六月,又率十万众由长江直抵京口,进逼京师建康。可是在建康附近遇到大风,行进困难,就转而北上郁洲(今江苏连云港市东),为北府兵将领刘裕击败,孙恩又南浮海上。元兴元年(402年),起义军第四次登陆,在临海(今属浙江)为晋军击败,孙恩投海而死,部众仅剩数千人,由他的妹夫卢循率领,继续战斗。卢循领导的农民战争 卢循,涿(今河北涿州市)人,士族出身。元兴二年,他率军泛海南到番禺(今广东广州),俘东晋广州刺史吴隐之,卢循自称平南将军,以他姐夫徐道覆为始兴(今韶关南)太守,建立农民革命政权。在这时,卢循曾遣使向东晋皇帝进贡,并接受了东晋皇帝给予他征虏将军、广州刺史等封号,这表明卢循的革命态度并不坚决。安帝义熙六年(410年),东晋派刘裕北伐南燕。徐道覆催促卢循乘机北上。当时,起义军有众十余万人,分为两路:一路由卢循率领,从番禺出发,沿湘江北上,进攻长沙;一路由徐道覆率领,从始兴出发,沿赣江北上,直取豫章(今江西南昌)。大军所至,“诸郡守相皆委任奔走”。至长江,两路大军会师东下,“戎卒十万,舳(zhú逐)舻千计。”①大败东晋卫将军、北府名将刘毅于桑落洲(今江西九江江心),乘胜顺流而下,直抵建康城外。这时,刘裕已灭南燕,率军南归,进驻京口。卢循对于刘裕很惧怕,下令南撤。在路上,多次作战失利,后来只剩下几千人。义熙七年三月,卢循退至广州,此时番禺已为晋军所占。卢循连攻不下,又西南进攻交州(治龙编,今越南境内),战败投水而死。徐道覆退至始兴,二月间,与晋军作战,英勇牺牲了。这次大起义共战斗了十二年,至此失败。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前后共有数十万人参加,战斗了十二年之久,几乎扫荡了东晋的全境。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可是由于起义军的英勇战斗,给予以士族为核心的封建统治集团和地主阶级以沉重的打击,有着伟大的历史功绩。主要有如下三方面:一、基本上摧毁了东晋王朝的反动统治——东晋王朝是腐朽反动的西晋王朝在南方的继续。这次大起义诛杀了东晋许多重要将领和官吏,摧毁了许多东晋设在各地的统治机构,消灭了东晋王朝的大批军队,打乱了这个王朝的统治秩序,基本上摧毁了这个王朝赖以存在的基础,使东晋王朝从此名存实亡。二、沉重打击了反动的士族地主——起义军主要打击的是整个地主阶级,但遭受打击最沉重的却是地主阶级的上层,即士族。王、谢两大家族被起义军杀掉的著名人物,有王凝之、谢琰、谢肇、谢峻、谢邈(miǎo秒)、谢冲、谢明慧等,有的全家被杀掉。经过这次打击,以王、谢为首的士族势力一蹶不振。他们在政治上逐渐失去了垄断的地位;在军事上,在谢琰被杀以后,北府兵落入寒族地主的代表人物刘牢之和刘裕等的手中①。士族从此走向没落。三、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次起义给予东南八郡的士族地主以沉重打击,不仅有利于改变这一地区的政治状况,也对这一地区的土地占有关系、阶级关系有所调整。有些土地回到劳动人民手中,有些佃客、“乐属”、奴婢、士兵的身份得到改善,或获得解放。这些身份得到改善或获得解放的劳动人民,多数成为自耕农或小手工业者,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这对于当时长期遭受破坏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3.刘裕代晋
  刘裕,字德舆,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后南徙丹徒(今镇江东南)。幼年家贫,及长,在北府兵中任将领,为镇压孙恩、卢循起义军的主力。在东晋统治集团中,是寒族地主的主要代表人物。灭南燕、后秦 南燕是鲜卑贵族慕容氏建立的国家,在今山东和河南东部,以广固(今山东益都)为都城,屡次南侵,东晋的北边很不安宁。义熙五年(409年),刘裕亲率大军北伐,水陆并进,连破燕军。次年二月,就灭掉南燕。后秦是羌族贵族建立的国家,在今陕西、甘肃和河南西部,以长安为都城。桓玄、谯纵叛乱,都得到后秦的支持。义熙十二年(416年),后秦的统治集团发生争权斗争,刘裕乘机出兵两路,于次年八月攻破长安,灭掉后秦。刘裕伐南燕时,“河北居民荷戈负粮至者,日有千数。”①伐后秦时,军粮不继,“百姓竞送义粟”,使晋军“军食复振”②。可见这两次出兵都得到北方汉族人民的欢迎和支援。整顿政治、经济 刘裕从他掌权时起,到他代晋做了皇帝,曾对当时积弊已久的政治、经济状况有所整顿。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一、整顿吏治——他当时罢掉或处死的官吏有许多是士族或皇族出身。他的亲信、功臣中有“骄纵贪侈,不恤政事”③的,他也严厉惩罚,甚之处死。二、重用寒人——东晋时期,中央和州、郡的大权一直掌握在王、谢、庾、桓四大家族手中,选拔官吏,主要依据门第,所谓“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④。选出的官吏多是无才无识之辈。刘裕掌权后,下令改变这种状况,要求按照九品中正制初置时的精神选拔人才。他重用出身“寒微”的人,如刘穆之、檀道济、王镇恶、赵伦之等。三、继续实行“土断”,抑制兼并——刘裕于义熙九年(413年)再次实行“土断”政策。除南徐、南兖、南青三州都在晋陵(今江苏镇江、常州一带)界内,不在土断之列外,其余都依界土断。多数侨置郡、县被合并或取消。在户籍上,不再分土著和侨人。对于势家大族隐藏户口的,严厉清查。还禁止豪强封锢山泽、乱收租税,人民可以任意樵采捕捞。四、整顿赋役制度——刘裕下令严禁地方官吏滥征租税、徭役,规定租税、徭役,都以现存户口为准。凡是州、郡、县的官吏利用官府之名,占据屯田、园地的,一律废除。凡官府需要的物资,“与民和市”,照价给钱,不得征调。还减轻杂税、徭役等。刘裕对政治、经济的整顿,进一步打击了腐朽、黑暗的贵族、士族势力,改善了政治和社会状况,对劳动人民的痛苦亦有所减轻。废晋建宋 刘裕由于功高权大,在安帝义熙十二年(416年),任相国,封宋公。次年,进爵为王。又次年,安帝死,恭帝立,刘裕辅政,掌握东晋军政大权,而且“冕十有二旒(liú流),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车,驾六马,”“乐舞八佾(yì艺)”。①几乎已是皇帝了。元熙二年(420年)六月,恭帝禅(shàn善)位,刘裕正式称帝,是为武帝,国号宋,史称“刘宋”,年号永初。
  三、南朝各代的更替
  刘宋建立,中国的南方开始了“南朝”时期。南朝相继出现的王朝为宋、齐、梁、陈。此四个朝代的统治时间都很短,各为几十年,最后为隋朝所统一。
  1.宋
  刘裕称帝二年即死了。其子文帝即位,继续执行改善政治、发展生产的政策,还多次免除人民所欠租赋,赈济灾民,因之社会稳定,生产有所发展,史称文帝时为“元嘉之治”。
  但在元嘉后期,刘宋统治集团内部又一再发生争夺帝位之事。元嘉三十年(453年),宋文帝被他的长子刘劭所杀,刘劭自立为帝。不久,刘劭又为其三弟刘骏所杀,刘骏即帝位(孝武帝)。当时,民间有一首歌谣曰:“遥望建康城,小江逆流萦(yíng营),前见子杀父,后见弟杀兄。”①从此,宗室诸王间,内战连年不断,政治更加黑暗,横征暴敛日益严重,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人民不断起义。刘宋末年,皇族之间又连年混战,大权集中在中领军将军萧道成手中。升明三年(公元479年),萧道成废宋顺帝刘准,自立为帝(齐高帝),国号齐,史称南齐或萧齐。
  2.齐
  萧道成称帝后,为了稳定社会秩序,以巩固他的统治,采取了一些比较积极的措施。主要有继续实行“土断”政策,整理户籍,减轻租税等,还下令“诸王悉不得营立邑邸,封略山湖。”②这些措施起过一定的作用。可是,萧道成在位四年就死了,此后,他的子侄发生了争夺皇位的斗争,后来便爆发为内战,父子相杀,祖孙相杀。萧鸾(道成侄)于公元494年,连杀两个新立的皇帝①,夺得了帝位(即明帝)。在位五年,把萧道成和武帝萧赜(zé责)的子孙几乎都杀光了。政治之黑暗,是历史上少有的。
  萧道成死后,社会就日益动荡不安。公元485年(永明三年),唐■(yǔ宇)之在富阳(今属浙江)领导农民起义,各地农民纷起响应,队伍迅速发展到三万余人,次年攻占钱塘(今浙江杭州),自立为帝,国号吴。后来益州地区也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些起义虽相继被镇压下去,可是齐王朝的统治已被大大削弱。和帝中兴元年(501年),雍州刺史(治襄阳)萧衍率兵进入建康,任大司马录尚书事。次年,衍为相国,进爵梁王。不久,自立为帝(梁武帝),国号梁,史称萧梁。
  3.梁
  梁武帝即位后,为了使他的统治能够稳定,使他的子孙能永保江山,就采取了对皇族、官僚、地主在生活上优容、在政治上严加提防的方针。他给予宗室诸王以崇高的政治地位,但却严加提防他们的政治动向。至于他们残酷地剥削人民一事则不问。梁武帝为了麻痹广大人民,还极力提倡儒学和佛教,以粉饰太平。建康城内外修建了许多寺院,他自己三次舍身同泰寺为寺奴,群臣又聚钱把他赎出。就是在他这样的统治之下,“民尽流离,邑皆荒毁。由是,劫抄蜂起,盗窃群行……抵文者比室,陷辟(pì譬,法)者接门。眚(shěng省)灾亟降,囹圄(líng yǔ玲予)随满。”①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在梁武帝统治的后期(太清元年,547年),东魏大将侯景降梁。侯景原为东魏河南道大行台,有士卒十万人。降梁不久,即又叛变,并渡江围攻建康。梁武帝的子孙各拥兵不救。太清三年三月,建康城被攻破,城内原有十余万人,在被围的一百多天中,几乎都被饿死,活下来的只有二、三千人,梁武帝也被饿死。侯景纵兵焚烧抢劫,建康城化为焦土。侯景自立为帝,国号汉。旋被镇守江陵的将军王僧辩和陈霸先击败。侯景在逃跑时被部下杀死。梁武帝之七子萧绎在江陵自立为帝(元帝),后为西魏所杀。陈霸先立元帝之子萧方智为帝(敬帝),自掌大权。太平二年(557年),陈霸先废敬帝自立(陈武帝),国号陈。
  4.陈
  陈霸先只在位两年,就病死了,由他之侄陈蒨继位,是为文帝。陈自建立后,江陵、襄阳以西为西魏(北周)所夺,江北则为北齐所占。江南的土地,中央能控制的也不多。如湘州、桂州、广州等地的刺史或郡守等,多拥兵众,割据一方,不听中央的命令。陈朝末年,陈叔宝为帝,大建宫室,奢侈荒淫,政治黑暗,赋税、徭役繁重,百姓流离失所。陈叔宝祯明三年(公元589年),隋军南下,攻破建康,陈叔宝被俘,陈亡,隋朝统一中国。

  四、南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1.农业
  农业技术 两汉时期,南方的农业生产比较落后,以种水稻为主,“火耕水耨”。虽然铁农具在推广,毕竟还不很普遍,许多地区亦未开发。三国时期,孙吴建都建业,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东晋建立前后,自北方南来的人口中,有许多农民,为开发南方增添了大量的劳动力。他们南来,带来了北方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尤其使铁制锸、铲、、锄和犁铧等工具及深耕细作、积肥粪田等技术得到推广,因之南朝时期的农业技术有很大的进步。水利 这一时期,南方的水利事业有新的发展。东晋时期,在晋陵曲阿(今江苏丹阳)修建的新丰塘,溉田八百余顷。在乌程(今浙江湖州)修建的荻塘,溉田千顷。又修复芍陂(quèbēi却碑,在今安徽寿县),溉田万顷。南朝时期,在荆州枝江开获湖,“堰湖开渎,通引江水,田多收获。”①这也是“获湖”名称的由来。与兴修水利的同时,各地大量围垦湖田。刘宋时期,山阴县田少人多,有大量的贫苦农民迁移到余姚、鄞(yín寅,今浙江宁波)、贸(今宁波东)三县,开垦湖田。沿海的一些地区还修建了海塘,以保护农田,免受潮水侵袭。上述这些情况,都是南方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沈约曰:刘宋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忍),则数郡忘饥。”②南方的农业生产发展很不平衡。三吴地区最发达,此外,鄱阳湖、洞庭湖沿岸和成都平原,也是重要的粮食产地。广州地区的农业生产也有很大发展。其他地区仍相当落后,铁农具和耕牛缺少,以火耕水耨为主,耕作粗放。官僚地主庄园 官僚地主主要是士族地主。他们的庄园有四个主要特点:一、庄园广大,田地众多——一般庄园,都有良田数十顷至数百顷,甚至还会更多。庄园内有山有水,灌溉方便,生产条件比较好。这些田地并不都报官纳税。二、依附农民多——一般庄园的劳动者都是依附农民。他们当中有土著农民,也有来自北方的侨人或其子孙。这些依附农民多在官府无户口,是地主的私家农奴。三、自然经济——一个地主庄园自成一个经济单位,按照满足地主的生活需要和保证进行简单再生产的要求,进行多种经营。以农业为主,种植谷物、蔬菜、桑麻、药草等等。此外,还有手工业,如纺织、刺绣、酿酒、制饴(yí仪)、冶铁、铸铜、制竹木器等。手工业者多由农民充当。就整个庄园内的生产和生活来说,是自给自足的,依靠市场上购买的商品很少,为市场提供的商品也不多,所以商业不甚发展。四、封锢山泽——山林川泽在东汉以前,都归国家所有,劳动人民可以进入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东汉后期虽有官僚、大地主侵占山林川泽,但所占数量不多。可是东晋、南朝时期,地主们把许多山林川泽圈占为私产,不许劳动人民进入。《宋书·武帝纪》(中)曰:“山湖川泽,皆为豪强所专,小民薪采渔钓,皆责税直(值)。”这实际侵夺了广大劳动人民的部分重要生活来源,因之也就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地主在庄园中拥有武装,又有众多的佃客、部曲和奴婢,经济力量也很雄厚,实际是一个小小的独立王国。他们与官府既勾结,又有矛盾,情况一有变化,就成为一方的割据势力。寺院地主庄园 南朝的不少皇帝就笃信佛教,并大造佛寺。如宋明帝造湘宫寺,梁武帝造大爱敬寺,都是有名之事。可是所费之钱,都是搜刮人民而来的。当时虞愿就曾当面批评宋明帝造湘宫寺说:“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①梁武帝时,建康一地就有佛寺五百余所,僧尼十余万人。每个佛寺都力求宏大壮丽,亦都拥有大量的田地和其他财产。各个郡县也有很多的佛寺,每个佛寺同样都拥有众多的田产和僧众。寺院经济和世俗的官僚地主的庄园经济差不多。上层僧尼就是寺院地主,他(她)们坐食、空谈,生活奢侈,勾结官府,欺压人民。寺院中有人数众多的一般僧、尼和“白徒”、“养女”,多来自破产的农民或其子女,是寺院中的被剥削者,他们终年为寺院种田、劳作,不得温饱。寺院还占有佃客,为他们耕种田地。僧尼、白徒、养女乃至佃客,多无户口,是寺院地主的私有人口。寺院除经营农业外,还兼营商业和高利贷。借贷要以黄金、白银、衣物、耕畜、农产品或其他财物为抵押。这样的借贷关系是我国早期的典当业。
  2.手工业
  东晋南朝时期,手工业相当发展,这是南方的社会经济的一大进步。冶铁业 冶铁业以官营为主,当时著名的冶铁地点有梅根冶(今安徽贵池)和冶唐(今湖北武昌)等。所制铁器有锄、斧、凿、釜等农业和手工业及生活用具,还有各种兵器。地主庄园内也多冶铸铁器。冶铁时,多用水排以鼓风。在炼钢技术上,也有很大的进步。陶弘景的“灌钢”法,把生铁和熟铁放在一起冶炼,再加锻打,可以成为优质钢。还有一种“横法钢”,是经过百炼而成的。青瓷业 青瓷业有很大的发展,三吴地区是青瓷器的主要产地。所产瓷器多饰以莲花纹,光泽度也在不断提高。三吴地区之外,不少州郡也烧造瓷器,技术水平相当高,有的接近于三吴地区的水平;在造型和釉色方面,又有自己的特点。由于瓷器的大量生产,部分陶器、金属器和漆器,已为瓷器所代替。
  纺织业 纺织业有丝织业和麻织业,相当发展,主要是与农业结合的家庭副业。许多地区的农民,掌握了很高的养蚕抽丝技术。如豫章郡(治今江西南昌),一年培育四、五辈蚕;永嘉郡(治今浙江温州),一年培育八辈蚕,都能做茧抽丝。所以每年三至十月,都是育蚕、抽丝季节。江南在三国时期,丝织技术还较落后,没有织锦业。东晋末年,刘裕灭后秦时,将长安的百工迁于建康,建立锦署,让他们生产锦,从此织锦技术也传于江南。用亚麻织布的技术也有进步,夜间浣(huàn换)纱,天明即织成布,叫做“鸡鸣布”。造船业 江南多水,自古以来重视造船业。三国以后,南方的人口增多,经济发展,促进了造船业的发展。内河有较小的船只往来运输,海上有巨型船只远航各地,或远达外洋,大船载重可达二万斛。刘宋时,荆州作部已能“装战舰数百千艘”①。侯景之乱时,出战舰千艘②。可见当时江南船只之多。造纸业 南方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南方的造纸业的迅速发展。造纸的原料除用麻、楮(chǔ楚)皮外,还有桑皮、藤皮。三吴地区及剡(shàn善)溪(今浙江嵊县)、由拳(今嘉兴)等地产的藤纸,都很有名。由于造纸原料多了,造纸技术有提高,纸的产量增多。质量提高,成本降低,所以纸就代替了简帛,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3.商 业
  国内商业 江南的商业也有发展。不过由于地主庄园很多,农村的自给自足的特点突出,使商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首都建康的商业最发达,城内有四个市,秦淮河两岸的市集很多。此外,江陵、山阴、成都、寿春、襄阳、番禺等,都是一方的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也是一方的商业中心。主要商品为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有粮食、绢、绵、纸、席、青瓷器、漆器、金银器、铜器、铁器、盐等,此外,还有玛瑙、琉璃③、玳瑁、香料等奢侈品,主要是供给贵族、官僚和大地主享用的。南方的交通运输,以水路为主。长江及其主要支流如赣江、湘江、沔(miǎn免)江(汉水)和郁水(粤江)及其支流,几乎遍布于南方各地,构成两大水运系统,把许多城市和乡村连结起来。海外贸易 东晋南朝时期的海外贸易相当发展,番禺是最主要的口岸,当时有载重二万斛的大船远航南洋各国,西经印度洋,远达天竺(今印度)、狮子国(今斯里兰卡)、波斯(今伊朗)等国。这些国家的海船也经常成批的前来。东晋末年(399年),高僧法显赴印度取经,去时自长安西行,经今阿富汗、巴基斯坦,至印度、尼泊尔。回来时,乘船赴狮子国,又到爪哇岛,本来可航行到番禺,因中途遭遇大风,于公元412年(义熙八年)漂到青州长广郡劳山(今山东青岛崂山)登陆。当时我国自西亚、南亚和南洋输入的商品主要有象牙、犀角、玳瑁、珠玑、琉璃、香料等,输出的商品以绫、绢、锦等丝织品和丝为主。南方和日本之间有海船定期往来。所经路线有南北两条。北线自长江口沿今山东半岛南部,经百济,到日本;南线自会稽东冶(今福建福州)出海,经夷洲(今台湾)之北、琉球,到日本。两国之间不仅有商品交换关系,刘宋时期,中国的一些织工、缝工、陶工随日本使者到了日本,对日本的纺织业、缝纫业、制陶业等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复习题:*1. “王与马,共天下”之说有什么政治含义?*2. 略述“淝水之战”前秦失败、东晋胜利的主要原因及这次战役的历史意义?3. 孙恩、卢循起义的原因是什么?4.应当怎样评价刘裕?5.什么是“封锢山泽”?* 6.南方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7.南方的主要手工业有哪几种?* 8.简述东晋南朝中外交通的状况。
  重要名词:* 祖逖* 桓温* 苻坚谢石谢玄孙恩卢循 *刘裕侯景*陈霸先法显侨置土断
  参考书:1.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上册第五章第三节。2.张传玺、张仁忠合著:《中国古代史辅导讲座》第十二讲《东晋和南朝》。3.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三册[肆]二(三)、(四),三。(选读)4.《晋书》卷六五《王导传》、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

 


  ----------------

    ① 建邺:建兴元年(313年)因避愍帝司马邺讳,改称建康(今江苏南京)。 ① 依次见《晋书》之《王敦传》、《王导传》。 ② 依次见《晋书》之《王敦传》、《王导传》。 ① 《隋书》卷二四《食货志》:“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皆取旧之壤名,侨立郡县,往往散居,无有土著。” ① 《晋书》卷六二《祖逖传》。 ① 《晋书》卷六二《祖逖传》。 ② 《晋书》卷六二《祖逖传》。 ③ 李雄称成都王,国号成。公元338年李寿(雄侄)改国号汉。 ④ 《晋书》卷九八《桓温传》。 ① 东晋都建康,军府在广陵,位于建康北,故称北府。 ② 《高僧传·晋长安五级寺释道安传》。 ③ 《集韵·模韵》:“苻,氐姓,本作蒲,至苻坚(按:应为苻洪)更改为苻。”旧读pú,今通读fú。 ④ 《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 ① 以上均引自《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 ① 《晋书》卷七五《刘惔传》。 ② 《世说新语·尤悔》。玄,玄虚、玄妙之意。《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③ 《晋书》卷八○《王羲之传》附《王徽之传》。 ① 《晋书》卷七五《范汪传》附《范宁传》。剪发,为僧。复除,免役。 ② 东南八郡:会稽、吴郡、吴兴、义兴、临海、永嘉、东阳、新安。 ① 《晋书》卷六四《会稽王道子传》。 ② 以上均见《晋书》卷一○○《卢循传》。 ① 以上均见《晋书》卷一○○《卢循传》。 ① 寒族:门第寒微的家族。亦称寒家、寒人。 ① 《宋书》卷一《武帝纪》。 ② 《宋书》卷四五《王镇恶传》。 ③ 《晋书》卷八五《诸葛长民传》。 ④ 《宋书》卷九四《恩幸传·序》。 ① 佾,乐舞的行列。天子用八佾,诸侯六,大夫四,士二。 ① 《魏书》卷九七《刘裕传》附《刘骏传》。 ② 《南齐书》卷一《高帝纪》。 ① 齐郁林王萧昭业和海陵王萧昭文。 ① 《文苑英华》卷七五四何之元《梁典高祖事论》。抵文,即抵法,依法受刑。 ① 《太平寰宇记》卷一四六《山南东道》五《荆州枝江县》。 ② 《宋书》卷五四《孔季恭等传·论》。 ① 《南史》卷七○《循吏列传·虞愿传》。虞愿任太常丞、尚书祠部郎、通直散骑侍郎。 ① 《南史》卷三七《沈庆之传》附《沈攸之传》。 ② 《梁书》卷三三《王僧辩传》。 ③ 琉璃:璧琉璃的简称,亦作流璃、流离,各种天然有光宝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1.4.2010 15:24:5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十六国北朝(317—430)(439—581)
  西晋灭亡以后,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成为进入中原的北方各 族争夺统治权的战场。参与这一斗争的主要民族有匈奴、羯、氐、羌、鲜卑,史称“五胡”。建立的主要国家有一成(汉)、二赵、三秦、四燕、五凉、一夏,史称“十六国”。这一历史阶段史称“五胡十六国”①时期。其实参与斗争的民族在“五胡”之外,还有汉人和賨人,建立的国家还有代(北魏)、冉魏和西燕。自公元316年西晋灭亡以后的一百二十多年中,黄河流域一直是纷纷扰扰,没有宁日。北魏统一北方,开始了“北朝”时期。北朝时期是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社会经济由恢复而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
  一、十六国的兴亡
  十六国时期,按照各国兴亡的先后,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 两赵、冉魏的民族仇杀
  十六国时期的第一阶段是前赵、后赵、冉魏的相继统治时期(317—352年),共约三十六年。此一时期,这些统治者曾进行过残酷的民族仇杀。前赵 前赵原为汉国。公元318年刘聪死,刘曜夺得帝位,以长安为都城,改国号赵,史称“前赵”。刘曜非常残暴,他在永嘉五年(311年)攻破洛阳时,屠杀西晋官民三万余人,繁华壮丽的京师洛阳顿时变成一片瓦砾。他在建兴四年(316年)围攻京师长安时①,“京师饥甚,米斗金二两,人相食,死者太半。”②刘曜称帝之后,征战不已。“又发六百万功,营其父及妻二塚。下洞三泉,上崇百尺,积石为基,周回二里,发掘古塚以千百数,迫督役徒,继以脂烛。百姓嗥哭,盈于道路。”③关中又有瘟疫流行。前赵地区各族人民与匈奴贵族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很尖锐。后赵 后赵是羯人石勒建立的。石勒原是刘渊、刘聪的大将。在匈奴贵族互相争权之时,他的势力迅速发展。刘曜在关中建立赵国时,他于次年自立为帝,国号亦称“赵”,史称“后赵”,以襄国(今河北邢台)为都城。公元328年,石勒在洛阳大败前赵军,杀刘曜,灭前赵。石勒在他的统治区内采取了不少巩固、加强他的统治的措施。他很注意提高本族(羯)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作为他的基本依靠力量。如称羯人为“国人”,严禁称“胡人”;称汉人为“赵人”。又用羯人和其他北方民族人组成强大的禁卫军,由勒之侄石虎(石季龙)率领,作为基本军事力量。另一方面,石勒又注意笼络投靠他的汉族士人,把他们编成“君子营”,作为自己的幕僚。他用汉族士人张宾为大执法,总管朝政。他还在襄国设太学,选送将吏子弟受学。又下令各郡、国立学校,提倡尊孔读经。石勒虽未读书,但他“雅好文学,虽在军旅,常令儒生读史书而听之。”④这些做法对拉拢汉族地主、士人起了一定的作用。石勒杀人是很多的,可是石虎比石勒更加残忍暴虐。石勒死,石虎几乎全部杀光了石勒的妻子和儿子,其中包括了刚即帝位的石弘,还有主要大臣。石虎对于汉族人民更疯狂屠杀,残酷奴役。他在战争中,“降城陷垒,坑斩士女,鲜有遗类。”①他夺得帝位后,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大造宫殿,建台观四十余所。在邺北筑造华林苑和数十里的长墙,为运土石,征发近郡男女十六万口,车十万乘。又在长安、洛阳修造宫殿,征发劳动人民四十余万人。为运送材料而征发的船夫就有十七万人。由于各种原因而死亡的。常以万数。石虎和他的统治集团都荒淫无耻。石虎下令各郡县,强选美女三万余人,置于后宫,其中有夫之妇九千余人,杀人之夫或妇女自杀者极多。贵族们乘机抢夺民女一万余人。公元348年,石虎的太子石宣杀其弟石韬,又欲杀石虎。石虎得知,杀宣,把东宫卫士十余万人发配凉州。卫士都是被征发来的农民,在去凉州的沿途受尽了虐待。其中的一万多人行至雍州(治今陕西凤翔),推举梁犊为首,发动起义,队伍发展到十万余人,攻破长安,东出潼关,又攻占洛阳、荥阳、陈留等地。次年,梁犊在荥阳战败被杀,起义失败。可是石虎也由于惊悸而病死。他的儿子们为争夺帝位而互相残杀,帝位最后为汉人冉闵夺得,后赵亡。冉闵建国号魏,史称“冉魏”。冉魏 冉闵是汉族,其父瞻,是石虎的养子,冉闵很得石虎的信任。冉魏仍都于邺。冉闵为了巩固他的统治,一再挑起民 族间的互相仇杀。他在刚夺得帝位时,在邺宣布:“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②于是羯人纷纷逃出邺城,汉人在百里之内 的都往邺城内迁徙。冉闵又下令大杀羯人,凡杀一羯人的,即可 封官晋爵。羯人在一天中被杀的有数万口之多。前后被杀的贵贱、男女、老幼共约有二十余万口。后来凡是“高鼻多须”的,就遭滥杀。
  冉闵制造民族仇杀不仅未能巩固他的反动统治,相反的,境内更加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很尖锐。他才建国两年,即公元352年,前燕国君慕容儁(jùn俊)率军南下,攻破邺,冉闵被俘而死,冉魏亡。慕容儁自立为皇帝,国号燕,史称“前燕”。
  2.前燕、前秦的兴亡
  十六国时期的第二阶段,是前燕和前秦统治的时期(公元352—383年),共约三十二年。前燕 前燕贵族是鲜卑族的一支,姓慕容氏。慕容氏原居于今辽河流域。公元337年,慕容皝(huǎng恍)称燕王,以龙城(今辽宁朝阳)为国都,招徕中原地区的汉族流民,组织垦荒屯田。地租比率:用官牛者,民得收获物的十分之四,官得十分之六;用私牛者,对分。这里是比较安定的,中原地区的许多劳动人民逃到这里,带来了比较进步的生产技术,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社会经 济的发展。慕容氏灭冉魏后,迁都蓟(今北京城西南),五年后,又迁都于邺。后来,统治集团的生活日益腐朽,政治也渐趋黑暗。皇帝慕容皝有后宫四千余人,僮仆四万余人,穷奢极欲,日费万金。太傅慕容评极力搜刮人民的财产,强占田地,还封锢山泽,劳动人民乃至军队砍柴打水,都要纳钱。军队饮水要纳绢一匹,才可以取水二石。慕容评搜刮的钱绢,堆聚如山。贵族官僚们还大量的占有庇荫户,庇荫户的总数超过国家控制的户口,致使国家的赋税征收和徭役调发都很困难。因此,前燕后期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日益发展,府库空虚,“三军莫有斗志”①。公元369年,前燕贵族内部又发生了激烈的斗争,贵族之一慕容垂投降前秦苻坚。苻坚以王猛为统帅,慕容垂为先锋,率步骑三万人进攻前燕,攻占洛阳,次年又以六万人大败慕容评四十余万人,后攻下邺,俘皇帝慕容皝,前燕亡。前秦 前秦是氐族首领苻洪建立。不久,苻洪死,其子苻健继位,公元351年称天王大单于,次年称帝,国号秦,都长安。355年,苻健死,子苻生立,昏庸残暴。苻健之侄苻坚杀苻生自立。苻坚比较重视改善政治状况。他任用家世寒微的汉人王猛为中书侍郎,参掌机要。王猛为加强中央集权,限制打击氐族贵族及汉族地主不法势力,整顿吏治。氐族贵族反对王猛。曾辅佐苻健立有大功的氐族豪酋樊世当众侮辱王猛,并声言:“要当悬汝头于长安城门!”苻坚得知后大怒曰:“必须杀此老氐,然后百寮可整。”苻坚处死樊世,还在朝廷上责骂、鞭挞攻击过王猛的其他氐族贵族。后王猛为中书令、京兆尹,在数十天中,诛杀贵戚强豪二十余人,“于是百寮震肃,豪右屏气,路不拾遗,风化大行”。苻坚为之感叹曰:“吾今始知天下之有法也,天子之为尊也。”①王猛很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奖励开荒,又开放山林川泽,允许劳动人民樵采捕捞,还注意兴修水利,发展交通运输,整齐风俗,兴办学校。《晋书·苻坚载记》(上)曰:“关陇清晏,百姓丰乐。自长安至于诸州,皆夹路树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驿,旅行者取给于途,工商贸贩于道。”公元370年,苻坚灭前燕。374年,夺得东晋的益州。376年,灭前凉和代。382年,又控制了西域。至此,前秦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前秦的疆域虽大,武力虽强,在战争中屡获胜利,可是统一的时间尚短,境内民族众多,民族关系复杂,矛盾重重,政局并不稳定。王猛在病危时,认为东晋的力量还是强大的,建议苻坚,不要南侵东晋,要巩固前秦的统治。可是王猛死后,苻坚日益骄傲。他在统一西域的次年,就调集了九十余万大军进攻东晋。在淝水一战,为晋军打得大败。苻坚逃回北方后,原来归附于他的鲜卑、羌的贵族乘机反叛。385年,羌族首领姚苌(cháng常)杀苻坚,整个北方陷于混乱,民族斗争又激烈起来。
  3.北魏统一北方
  十六国时期的第三阶段,是淝水之战后,北方再度分裂至北魏统一北方的时期(公元383—439年),共约五十七年。淝水之战以后,至409年北燕建立,仅仅二十六年中,北方就先后出现过十二个国家,寿命最短的国家只存在九年,一般的也 只存在二、三十年,可见当时斗争的激烈。北魏的前身是代国,为鲜卑族拓跋部于公元315年建立的。至376年,为前秦所灭。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拓跋珪(道武帝) 于386年乘机复国,不久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后魏”、“拓跋魏”或“元魏”。起初都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 398年,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次年,称帝,为道武帝。他在位期间,重视发展社会经济,使鲜卑人“分土定居”①,从事农业生产;又重用汉族士大夫,注意改善民族关系。公元422年(泰常七年),北魏攻占刘宋的青、兖二州。次年,魏太武帝拓跋焘即位,连年攻战。公元431年(神〈jiā加〉四年)灭夏国,436年(太延二年)灭北燕, 439年(太延五年)灭北凉。自西晋灭亡以后,北部中国纷纷扰扰了一百二十余年,至此复归于统一。从这时开始,中国的北方进入北朝时期。
  二、北魏的政治
  1.“混一戎华”政策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以一个鲜卑族一部的君主统一了北部半个中国,并能巩固其统治长达一百余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的统一,号称“混一戎华”,把中国早已形成并正在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伟大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初统一时所采取的主要政策就是从有利于“混一戎①华”出发的。
  发展经济文化 拓跋焘为促进北方内迁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混一戎华”大业,他采取了如下两项重要措施。一、分土定居,发展农业——为了适应对黄河流域的统治,鲜卑族拓跋部需要改变其以狩猎、游牧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而转向以农业为主。此政策早在道武帝时即已提出并开始实行。《魏书·外戚传·贺讷传》曰:“太祖(拓跋珪)平中原,……其后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不听迁徙,其君长大人皆同编户。”对被征服的地区或民族,也以组织或安排农业生产为主。拓跋焘统一北方,亦很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还在京师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一带倡行有牛家与无牛家变工互助,一般是有牛家出牛一头,为无牛家耕种二十或二十二亩;无牛家出人,为有牛家耘锄七亩以为报偿。①北魏统治者这些政策措施在促进鲜卑族和其他北方民族转向农业生产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二、设立太学,重用士人——拓跋珪复国后,很重视用儒学以培养官僚,以便巩固拓跋氏的统治。复国之初,即于平城建立太学,置五经博士,有太学生一千余人。天兴二年(399年),增国子太学生至三千人②。此后,国子学、太学都有发展,乡学也有很大发展,郡学都置有博士、助教和学生。“于是,人多砥尚,儒林转兴。”③此外,北魏统治者还令各州郡荐举有才学的人,委以重任。当时中原知名的士族、儒学家如高允、卢玄等都被征用,对北魏制度、法律的建立和文化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宗主督护制 宗主原称坞主或壁帅,是在“五胡十六国”时期未南逃的大地主。他们拥有众多的宗族、部曲,修有坞壁,缮制甲兵,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封建地主武装首领。其依附农民往往有数百家、上千家,乃至万家,为其私家人口。北魏统一北方以后,要将其在广大汉族地区的统治稳定下来,并长期统治下去,实现“混一戎华”的理想,单纯依靠武力来压服上述这些地主是无法办到的。唯一可行的办法是与这些地主取得妥协,即首先承认他们的根本利益为合法,以获得他们的合作。于是,北魏统治者就任命他们为宗主,以督护百姓。这就是“宗主督护制”。宗主督护制是北魏当时的地方基层政权组织,曾为北魏统治的稳定及赋税徭役的征调起过一定的作用。可是,宗主毕竟是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宗主控制下的苞荫户多数没有户籍,国家不得征调。苞荫户仍为宗主的私家人口,任凭宗主剥削和奴役,国家亦不得干预。《魏书·食货志》曰:“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可见这种制度只对大地主有好处;对广大农民没有好处,对封建国家来说,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对征徭征税的帮助并不大。九品混通 九品混通是北魏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当时,民户的赋税负担,正税为每户平均纳调帛二匹①、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此外,另有附加税,每户平均纳帛一匹二丈,“以供调外之费”②。按照国家规定,在征收赋税时,不是这样平均分摊给各户,而是由县令和乡吏“计赀定课”,③分为“三等九品”。九品是赋税高低的品级。三等是按不同等第将赋税送到不同地区。即“上三品户入京师,中三品入他州要仓,下三品入本州。”①这就是“九品混通”。可是实际在征收赋税时,并不按此规定办事。主要由于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②地主们所缴纳的不多,而广大劳动人民却负担沉重。此外,北魏临时的赋税征收和徭役调发是很多的,主要也是强加到劳动人民的头上。所以九品混通虽有其名,而流弊是严重的。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北魏统一北方以后,对于汉族地主阶级有所优容,但对于各族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是残酷的。许多自耕农贫困破产,就投靠地主,作为苞荫户,以避赋役。也有卖身为奴或流亡异乡的。社会一直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农民起义。公元445年(太平真君六年),卢水胡人盖吴在杏城(今陕西黄陵)领导起义③,纷起响应的有羌、氏、汉等族人民,起义军很快发展到十余万人,盖吴自称天台王。次年,魏太武帝亲率军队镇压起义军,盖吴又自称秦地王。后盖吴战死,起义军被镇压下去。此后,农民起义仍不断发生。据不完全统计,自孝文帝即位的那年(公元471年),到480年,仅在关东地区就发生农民起义九次,甚至就在北魏的首都平城也发生了反抗北魏统治的斗争。上述情况说明了北魏统治继续使用原有的制度和办法进行统治是很困难的,于是在一些比较有作为的统治者中产生了进行政治和社会改革的要求。
  2.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拓跋宏即位时(471年)才只有五岁,由他的祖母冯太后辅政,孝文帝改革主要由冯太后主持。这次改革的大事有六项,其针对性和现实意义都是很强的。整顿吏治 北魏前期,地方行政区划为州、郡、县三级制。其长官州为刺史,郡为太守,县为令长(亦称县宰)。但吏治混乱,地方守宰不论治绩好坏,任期都是六年。这时没有俸禄制度,官吏到任以后,任意搜刮人民。这次改革,首先整顿吏治。规定守宰的任期要按治绩的好坏决定,不固定年限。又制定俸禄制度。俸禄统一由国家筹集,按品第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为了杜绝贪赃枉法,又制定了惩治贪污的办法。凡贪污帛一匹及枉法者,一律处死。就在这年秋天,朝廷派出官吏到各地巡察,检举犯法的守宰,有四十多人因贪赃被处死。经过这样的整顿,吏治改善,贪赃枉法之事大大减少。均田制 在宗主督护制下,官府对辖区内的户籍、田数都无从掌握,徭役、赋税亦无从征调。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下均田令,主要内容有如下四点:一、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露田加倍或加两倍授给,以备休耕。年满七十岁,还田于官。桑田为世业,不还官。桑田按照规定,种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宜蚕桑的地区,改授麻田,男子十亩,妇人五亩。二、露田不得买卖,桑田亦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①三、奴婢受田数量和办法与农民相同。壮牛一头,受田三十 亩;每户限受四牛之数,不再给桑田。四、地方官吏各随在职地区给予公田,刺史为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新旧任相交接,不许出卖,后代谓此“公田”为“职公田”或“职分田”。均田制名为均田,实际是基本上保持原有的土地占有不均的状况不变。因为大族地主除了继续用隐瞒土地的手段以对付官府之外;他们又拥有众多的奴婢,还有耕牛,按均田制的规定,应分到许多土地。这样,足以保住他们的产业。但均田制在当时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如规定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并不准买卖,这些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强大家兼并土地。国家公开授田,可以招徕流民和豪强大家控制下的依附农民,有助于开垦荒地,发展生产。自耕农增多,户口滋殖,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调发徭役。三长制 继实行均田制之后,于486年,又下令实行三长制。三长就是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这是用来代替宗主督护制的基层政权制度。这是符合中央集权制要求的新的制度。三长要挑选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的人担任,其职责是掌握乡里人家的田地、户口数量,征收赋税(户调),调发徭役,维持治安。废除宗主督护制和实行三长制,是对世家大族地主的一次沉重打击。所以有不少守旧派反对。冯太后曰:“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何为而不可?”冯太后的态度是坚决的。户调制 废除九品混通制,实行定额租税制。即一夫一妇的家庭,纳户调帛一匹、粟二石。民年十五岁以上未娶妻的,四人出一夫一妇之调。能从事耕织的壮年奴婢,八口出一夫一妇之调。耕牛二十头,出一夫一妇之调。产麻之乡,以布代帛,数同。这一新的户调制度的实行,改变了过去赋税征收的混乱现象,对于自耕农来说,户调减轻了很多;对于大地主来说,由于户调征收到奴婢和耕牛,虽然比率较低,毕竟加重了他们的负担。迁都洛阳 公元490年,冯太后死,孝文帝亲政,继续进行改革。公元494年(太和十八年),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变了过去对中原遥控的形势,有利于统治整个国家;也解脱了一百多年来在平城形成的鲜卑贵族保守势力的羁绊和干扰,有利于继续进行改革。迁都本身虽不属于制度的改革,但却是孝文帝改革的总体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改易习俗 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开始第二期改革,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内迁者原有的生活习俗,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文化。主要内容有如下四点:一、易鲜卑服装为汉服——公元495年十二月,孝文帝在先极堂会见群臣时,“班赐冠服”,这是易鲜卑官服为汉官服的具体实行。二、规定在朝廷上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称鲜卑语为“北语”,称汉语为“正音”。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岁以上的鲜卑官吏,在朝廷上要逐步改说汉语。三十岁以下的鲜卑官吏在朝廷上要立即改说汉语。如有故意说鲜卑语的,要降爵罢官。三、迁洛阳的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死后不得归葬平城。四、改汉姓,定门第等级——改变鲜卑贵族原有的姓氏为汉姓。所改汉姓,以音近于原鲜卑姓者为准。拓跋氏为首姓,改姓元氏,为最高门第。丘穆陵氏改姓穆氏,步六孤氏改姓陆氏,贺赖氏改姓贺氏,独孤氏改姓刘氏,贺楼氏改姓楼氏,勿忸于氏改姓于氏,纥奚氏改姓嵇氏,尉迟氏改姓尉氏,这八姓贵族的社会地位,与汉族北方的最高门第崔、卢、李、郑四姓相当。其他稍低一些的贵族姓氏亦改汉姓,其等第与汉族的一般士族相当。孝文帝还设法使皇族和鲜卑贵族与汉族的主要士族通婚,以此为光荣。

  3.改革的意义
  孝文帝改革曾遭到鲜卑贵族中的保守派的激烈反对。反对者中有太子恂、东阳王拓跋丕父子及大批的贵族。许多贵族还在平城发动叛乱,这些叛乱都被坚决镇压下去了。孝文帝的改革,是在我国北方各族人民长期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影响、推动下进行的,也是北方民族融合和鲜卑族拓跋部封建化的必然结果。改革的意义是重大的。一、整顿吏治,始班俸禄,严惩贪赃枉法,对于消除百余年来的官吏、守宰鱼肉人民之积弊,改造封建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二、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改革户调制,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士族门阀地主,抑制了他们的恶性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招引广大劳动人民回到土地上来,开垦荒地,恢复发展生产。三、提倡鲜卑族接受汉文化,推动了北方民族的融合过程。
  三、北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只是在西晋的太康时期一度有恢复发展,此后经“八王之乱”和“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破坏,社会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北魏统一以后,社会比较稳定,情况稍有好转。孝文帝改革以后,才开始有所发展。
  1.农业
  农业技术 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新的户调制以后,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迁都洛阳以后,这一情况更加明显。首先表现在开荒上面。在北魏前期,洛阳一带乃至黄河中流的广大地区,到处荒芜,人烟极少。自孝文帝改革之后,许多过去逃亡异乡的汉族劳动人民相继回到这里,开荒种地,耕地面积在不断扩大,粮食生产也在增加。内迁的鲜卑族劳动人民和其他族人民,逐渐减少乃至放弃以狩猎或畜牧为主的谋生之道,而转向农业生产,也在开荒种地,成为农民。在农业生产上用牛的情况增多,铁农具使用的范围也有扩大,农具种类增多,式样也有改进。主要农具有铁制犁、、铲、锸、锄、镰等。其中的全铁曲柄锄增多了,这对于中耕、除草都很有利。农民们在生产中很注意深耕细作,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很关心时令,鉴别土壤,防旱保墒,田间管理等。对于各种作物的选种、育种、栽培、积肥、施肥等技术,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或经验。水利 自改革之后,水利事业也有恢复和发展。太和十二年(488年),冯太后和孝文帝下诏,指令长城以北和阴山以南的北边六镇①和云中50000010_0321_1②、河西、关内各郡,都要开种水田,并要通渠灌溉。不少地方官吏也注意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因之在关东和关中修复和新开的沟渠、陂池很多。“范阳郡有旧督亢渠,径五十里;渔阳燕郡有故戾陵诸堰,广袤三十里。皆废毁多时,莫能修复。”③裴延儁(jùn俊)任幽州刺史,修复了这些水利工程,灌溉田地百万余亩。水利的兴修对于农田灌溉和交通运输都起了重大的作用。西晋时期,各地有很多水碾、水磨和水碓。十六国混战时期,几乎破坏殆尽。这时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这种先进的粮食加工工具相继在洛阳和关中一带重新出现。仅洛阳城西的谷水沿岸就有水碾、水磨几十区,“计其水利,日益千金。”①寺院地主庄园 北魏的统治者亦利用宗教以统治人民,因之佛教发展很快。北魏末期,洛阳的佛寺多达一千三百六十七所,全国佛寺多达三万余所,僧尼二百余万人。后来,北齐有寺院四万余所,僧尼一百余万人。北周有寺院一万余所,僧尼二百余万人。大大小小的寺院都有自己的田产。大部分寺院和地主庄园差不多。少数上层僧尼同于大地主,一般僧众是寺院中的被剥削者,整日从事于寺内的生产劳动和杂役,过着牛马不如的艰苦生活。较大的寺院都拥有较多的僧祇(qí其)户②,僧祇户是由国家拨给的。寺院还拥有寺户(亦称佛图户)③,是由官府拨给的犯罪百姓或官奴充当,“以供诸寺扫洒,岁兼营田输粟。”孝文帝时,“僧祇户、粟及寺户,遍于州镇。”④僧祇户和寺户都不再负担国家的租税和徭役。不仅这样,有些自耕农或贫困农民为了逃避国家的赋役,甘愿投奔到寺院的荫庇之下,将田产献给寺院,自己则充当寺院的佃农。就这样,许多寺院拥有大量的田地和劳动人手,并封锢山泽,成为寺院庄园地主。这些寺院不仅驱使僧祇户、寺户、佃农从事农业生产,还进行各种手工业生产,主要满足上层僧尼的生活需要,也解决寺院本身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实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寺院还经营高利贷。
  2.手工业
  北魏自改革以后,手工业也由恢复而发展。主要手工业有冶铁业、纺织业和制瓷器。冶铁业 当时的冶铁技术有锻铁和铸铁。兵器、铁甲和车马具等,主要使用锻铁制造的。从考古发掘来看,这时用锻铁制造的器物,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都超过了魏晋时期。铁制手工工具很多,也很进步,这是兴建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的重要条件。这时,中国的北方开始大规模的开凿石窟寺。属于北魏前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石窟寺有大同的云岗石窟。北魏迁都洛阳以后,有洛阳的龙门石窟。以云岗石窟为例,始凿约在公元452年(兴安元年),止于494年(太和十八年),现存洞窟五十三个(主洞二十一个),造像五万一千余尊,最大的一尊高达十七米。开凿这样一些巨大的艺术宝库,高超的技术条件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铁工具的增多和进步,无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纺织业 北魏中后期,纺织业亦有发展,主要是丝织技术有很大进步。织有各种花纹的锦、绮和刺绣,都有新的特点。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满地施绣的佛说法图残片,是公元487年(太和十一年)在中原地区制作的。在残宽六○至七○厘米、残高四一厘米的画面上,绣有坐佛、立菩萨、男女供养人、多样的散花,还有一百五十四个字的发愿文,而且线条流利,还使用了前所未见的两三晕的配色技法,使画面接近于绘画。制瓷业 北魏中后期,制瓷业有新的发展,工艺技术也有进步。在北魏中期,北方瓷器的形态和纹饰,多和长江流域的产品相类似,主要是厚釉的青瓷器。此后,北方的制瓷业迅速发展,出现了自己的风格。不仅出现了各种深浅不同的青色釉,而且在青瓷基础上较成熟的烧造出黄釉、酱釉、褐黄釉和黑褐釉等。器具的种类也增多了,出现了形态不同的罐、壶、瓶、盘等。高约七○厘米的、仿金属器的饰有仰覆莲的六系青瓷尊,是当时中原地区青瓷的代表作。

  3.商业
  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商业也在恢复、发展。洛阳商业 北魏孝文帝自迁都洛阳以后,洛阳的长期荒凉的面貌迅速改变了,不仅成为北魏的政治中心,也逐渐成为北方最大的商业城市。当时的洛阳有居民十万多户,城内外的居民区共有二百多个里(坊),多分行业或按身份分别居住。洛阳的市场很多,城西面的西阳门外,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①是洛阳最大的市场。在大市的东、西、南、北四面共有十里,亦分行业居住。《洛阳伽 蓝记》卷四曰:“凡此十里,多诸工商货殖之民。”每个里都有很多因从事工商业而发家致富的人。例如通商、达货二里,“资财巨万”者很多。其中最富的名刘宝,为经营商业,竟在各州郡都会之处遍设有联络点,养有马匹,以便向他报告各地的物价信息。洛阳城南修有四夷馆,还有四个里。其中的金陵馆和归正里,主要是用来安排南朝人来归者居住的。燕然馆和归德里主要是用来安排漠北民族来归者居住的。这里街道整齐,“青槐荫陌,绿树垂庭。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在洛水南有“四通市”,伊水和洛水的鱼,多在市上出卖。当时有“洛鲤伊鲂,贵于牛羊”②的谚语。上述的情况反映了当时的洛阳是很繁盛的。国内商业 洛阳以外的北方各地在孝文帝改革之后,商业也有发展。商业有官营和民营两种。官营盐、铁是专营性质,包括了生产和销售。北魏后期,在沧、瀛、幽、青四州③境内,傍海取盐,每年收盐约二十一万斛。大部分冶铁业也掌握在官府手中。北魏王朝还在一些重要城市设立常平仓,丰年销售绢帛,收购粮食;荒年则减价出售粮食。这样以保持物价的稳定。这项制度在北齐和北周时,亦被采用。民间出现了不少以贩卖为主的大小商人,主要经营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在北方和南方对峙的情况下,商业往来也在发展,主要是由民间商人进行的。商业有所发展,商品交换关系对货币的需要也日益迫切。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下令铸造“太和五铢”青铜钱,于是,市场上以货币为交换手段的渐多,商业进一步发展。国外贸易 北魏和朝鲜半岛诸国①、日本、中亚、西亚以及地中海沿岸诸国,都有商业往来,外国人来洛阳经商或居住的很多。《洛阳伽蓝记》卷三曰“葱岭已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家。”丝绸之路仍然是沟通中国和中、西亚的重要商道。我国的丝织品继续输出到西方,养蚕、缫丝和丝织技术也于这时传到西方。伊朗人很快地掌握了这种技术,并织出了具有民族色彩的“波斯锦”传到中国。解放以前和解放以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新疆、青海、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发现了许多拜占庭的金币和伊朗人建立的萨珊王朝的银币,其中大量的是北魏时期传来的。这也反映了当时北魏与中、西亚的商业往来是密切的。
  四、北魏末各族人民大起义
  1.起义背景
  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社会经济有所发展,社会比较稳定;可是多数鲜卑贵族在政治上无所追求,在生活上日益奢侈腐朽。特别是孝文帝死后,情况更加严重。孝文帝的儿子宣武帝,“好游骋(chěng逞)苑囿”,“嬉戏无度”,“不亲视朝”。咸阳王元禧为宰相,大肆搜刮。家中有奴婢千余人,在许多地方置有田产和以经营盐、铁为主的手工业或商业。高阳王元雍有“僮仆六千,伎女五百。出则仪卫塞道路,归则歌吹连日夜。一食直钱数万。”①元晖领右卫将军,卢昶为侍中,因都贪婪无厌,致有“饿虎将军,饥鹰侍中”②的绰号。贵族元诞为齐州刺史,大肆搜刮。别人说他“贪”,他还不以为然地说:“齐州七万户,吾至来,一家未得三十钱,何得言贪!”③吏部还公开卖官,大郡太守价绢二千匹,次郡一千匹,下郡五百匹,其他大小官职都有定价。人们叽骂吏部为“市曹”。买官者到任之后,疯狂地剥削人民。所谓“天下牧守,所在贪惏(婪)。”④在这样的一个腐朽反动的集团统治之下,政治日益黑暗,兵役、徭役、赋税有增无已。各地地主、寺院对广大劳动人民也进行残酷的剥削,人民的苦难不断加重,社会亦动荡不安,各地的农民或沙门起义风起云涌。
  2.各地相继起义
  六镇起义 六镇是沿长城一线之北的六个军镇,自西而东,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位置南北交错,是北魏为防御柔然等漠北民族而设立的。镇将和镇兵都是鲜卑族人。另有镇民,为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居民以及内地因犯罪而发配北边的人等。这里的生活条件本来就很艰苦,镇兵和镇民又受镇将和各族豪酋的残酷剥削和奴役,生活更加痛苦。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柔然南侵,怀荒镇兵、民缺少食粮,请求镇将开仓发粮,以便抵御柔然。镇将拒绝开仓,兵、民异常愤怒,随聚众捕杀镇将,举行起义。次年春,沃野镇镇民、匈奴人破六韩拔陵也聚众杀镇将起义,其他各镇的兵、民纷起响应,一时北边都处于各族人民大起义的形势之下。
  北魏朝廷屡派军队前往镇压,都遭到失败。正光六年春,北魏统治者勾结柔然主阿那瓌(guī龟)联合镇压起义军。阿那瓌以十万大军进攻破六韩拔陵,破六韩拔陵战斗不利,率众渡过黄河南移,当时尚有众二十余万人。不幸为北魏军所截击,起义军大败。破六韩拔陵被杀,起义失败。河北起义 在破六韩拔陵失败以后,他的二十万兵民都成为北魏官府的俘虏,被官府分散安置到定(治今河北定县)、冀(治今冀县)、瀛(治今河间)三州就食。当时河北连年遭受水旱之灾,人民四处逃散。这些被俘的兵民前来,更增加了这一地区的困难。于是,这年八年,柔玄镇兵杜洛周率领被俘兵民在上谷(治今怀来县大古城)起义,安州(治今隆化)一带的戍兵两万多人和汉族人民群起响应。次年(孝昌二年,526年)四月,大败魏军于蓟城(今北京城西南)北。十一月,攻破幽州(治今北京城西南),逮捕魏幽州刺史王延年及行台常景,声威大振。孝昌二年初,怀朔镇兵鲜于修礼亦在定州左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起义,六镇余众和汉族农民纷起响应。八月,鲜于修礼死,部众在怀朔镇将出身的葛荣率领下继续战斗,曾击杀魏章武王元融。葛荣自称天子,国号齐。这时,杜洛周和葛荣两支起义军所向披靡,已控制了今河北省的大部分地区。可是葛荣怀有个人野心,于武泰元年(528年)二月杀杜洛周,吞并了杜洛周的部众。九月,葛荣在滏口(今磁县西北)为魏柱国大将军尔朱荣击败被俘,在洛阳就义,余众败散。山东起义 在河北大起义期间,河北地区约有二十多万汉族流民逃到了青州(治今山东益都)一带,他们生活无着,饱受当地官僚、地主的欺凌。公元528年(孝庄帝建义元年)六月,邢杲领导河北流民在北海(治今潍坊市西南)起义,山东的贫苦农民纷纷响应,部众迅速发展到十余万人,邢杲自称汉王。邢杲是河间(今河北献县)大地主,曾任北魏幽州北平府主簿,后随流民到青州。他起义后,曾攻占光州(今山东掖县)等地。次年,为北魏上党王、大将军元天穆所败,邢杲投降,在洛阳被杀,起义失败。关陇起义 六镇起义不久,关陇地区也发生了各族人民大起义。这里的起义军主要有两支,一由高平镇(今宁夏固原)敕勒族①酋长胡琛率领,一由原秦州城兵、羌人莫折大提率领。胡琛是响应破六韩拔陵起兵的,自称高平王,遣军进攻豳(今甘肃宁县)、夏(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北华(今陕西黄陵县西南)三州。他死后,部众由万俟(mò qí末其)丑奴率领。丑奴为鲜卑族人(亦说匈奴别部)。他攻占魏的东秦州(今甘肃夭水),复围攻岐州(今陕西凤翔),自称天子。公元530年(孝庄帝永安三年),丑奴为尔朱天光击败被俘,在洛阳就义。莫折大提起兵后,自称秦王。他派兵攻破高平镇,杀镇将赫连略和行台高元荣,不久病死。其子莫折念生继续率众战斗。念生自称天子,国号秦。在攻占岐州时,杀北魏都督元志和岐州刺史裴芬之等,一度攻占潼关,威胁洛阳。后来念生为叛徒所杀,所部并入万俟丑奴的领导下,又战斗了三年,最后失败。
  3.各族人民大起义的历史意义
  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是鲜卑、匈奴、敕勒、氐、羌、汉族的民族联合大起义,共同反抗北魏鲜卑族统治集团和汉族大地主阶级而进行的阶级斗争。起义或战斗地区遍及北魏全境,斗争十分残酷。主要意义有如下三点:一、这次大起义,攻陷了许多州、郡,杀死了许多北魏的贵族、重要将军、官僚,摧毁了许多政府机构,使北魏王朝的黑暗腐朽的统治濒于崩溃。二、这次大起义沉重打击了各少数民族的贵族首领,亦沉重打击了汉族地主,调整了土地占有关系,改善了劳动人民的人身隶属关系或社会地位,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三、这次各族人民联合大起义体现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阶级斗争的重要特点,体现了各民族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在这次大规模的共同斗争的过程中,改善了民族关系,加深了民族之间的了解,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
  五、东魏、北齐 西魏、北周
  各族人民大起义给予北魏统治集团以沉重打击,也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孝明帝武泰元年(528年),战争方炽,可是胡太后却毒死己子孝明帝元诩(Xǔ许),另立宗室三岁小儿元钊为帝,自掌大权。尔朱荣以为孝明帝报仇为借口,率兵南渡黄河,进攻洛阳,将胡太后和元钊小皇帝一并投入黄河溺死,又杀王公卿士一千余人,这就是“河阴之变”。另立元子攸为帝。是为孝庄帝。孝庄帝杀尔朱荣,尔朱荣之侄尔朱兆又杀孝庄帝,另立元恭为帝,是为节闵帝。尔朱荣的大将高欢于普泰二年(532年)四月,打败尔朱兆,杀节闵帝,另立元脩为帝,是为孝武帝,欢自为大丞相,总揽大权。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逃向关中,投靠宇文泰。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从此北魏分裂为东、西两国。
  1.东魏 北齐
  东魏 高欢,原籍渤海郡蓨(tiāo挑)县(今河北景县),世居怀朔镇,为兵户,是鲜卑化的汉人。他所立元善见才十一岁。高欢将国都自洛阳迁至邺(治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史称“东魏”,控制着洛阳以东的疆域,高欢掌大权。东魏时期,在长期战乱之后,阶级关系、民族关系仍很紧张。高欢一再设法调和这种关系。他对“诸勋贵掠夺百姓者”采取宥容的态度。他说:“诸勋人身犯锋镝,百死一生,虽或贪鄙,所取者大,岂可同之常人也!”又经常讲缓和民族矛盾的话。对鲜卑人说:“汉民是汝奴,夫为汝耕,妇为汝织,输汝粟帛,令汝温饱,汝何为陵之?”对汉人说:“鲜卑是汝作客,得汝一斛粟,一匹绢,为汝击贼,令汝安宁,汝何为疾之?”①这些作法在缓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及调和民族关系方面,都起了一定的作用。高欢执政十六年,于公元550年病死,其子高洋废东魏孝静帝而自立,国号齐,史称北齐,亦称高齐。北齐 北齐在河清三年(564年),再次颁行均田令。均田制基本上和北魏的相同。均田令规定:“一夫受露田八十亩,妇四十亩。”②授田数较北魏加倍,是为了休耕。又每丁给永业二十亩,为桑田,规定用来种植桑、榆、枣树等,不在还受之限。农民授田只限于此数;可是又规定:“奴婢依良人”,“奴婢受田者,北齐帝系表(550—577年)
  亲王止三百人,嗣王止二百人,第二品嗣王已下及庶姓王止一百五十人,正三品已上及皇宗止一百人,七品已上限止八十人,八品已下至庶人限止六十人。”①按照这样一个标准,贵族、官僚、地主们仅以奴婢之名合法领受的田地,其数量已极大了。所以必然出现“强弱相凌,恃势侵夺,富有连畛(zhěn诊)亘陌,贫无立锥之地”②的局面。公元559年,高洋死,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长期激烈的权力之争,政治黑暗,赋税徭役一再加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之间的矛盾也很严重。公元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出兵北齐,俘齐帝高纬(时已让位给子恒),北齐亡。
  2.西魏 北周
  西魏 北魏孝武帝于公元534年逃到关中,依靠宇文泰。宇文泰,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人,汉化的鲜卑族,曾参加河北大起义。后投降尔朱荣,并在尔朱军中参加镇压关陇起义军。只有几年的时间,他全部控制了关陇地区。孝武帝逃到长安,他于当年十二月将孝武帝毒死,另立宗室元宝炬为帝,是为文帝,以长安为都城,史称“西魏”,控制着洛阳以西地区。宇文泰自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掌大权。宇文泰以鲜卑族原有的部落兵制为基础,建立府兵制,共有二十四军,分别由六柱国率领,总统于宇文泰。军士另立户籍,与民户有别。公元556年,宇文泰死,其子宇文觉废西魏恭帝,自称天王,国号周,史称北周,亦称宇文周。北周 宇文觉即帝位不久,为其堂兄宇文护杀死。公元560年,宇文邕为帝,是为武帝,宇文护仍掌大权。572年,宇文邕杀宇文护,亲自掌权。
  周武帝是一个有才能的皇帝,他掌权后,做了许多改革,如整顿吏治,释放奴婢,严惩隐瞒田地、户口的官僚、地主,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加强中央集权,积极训练军队。他还发动对佛、道二教的打击,烧毁大量佛像和佛经,强制三百余万僧尼还俗,寺院占有的大量田地被没收,寺院占有的大量人口要向国家纳税服役。周武帝的这些改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北周的人力、财力和军力。公元577年(建德六年),北周出兵灭北齐。至此,整个黄河流域和长江的上游,都由北周统一了。杨坚代周 周武帝灭北齐、统一北方后,次年病死,太子宇文赟(yūn晕)即位,是为宣帝,时年二十岁。宣帝骄横狂妄,荒淫无度,重用亲信,大杀异己。搜天下美女充实后宫,整日沉湎(miǎn免)于酒色,不理政事。他于即位之次年,就传位给七岁的儿子宇文阐(chǎn产),自为太上皇帝,称天元皇帝;又次年即病死。宇文阐继位,是为静帝。宣帝皇后之父杨坚以假黄钺、左大丞相总理朝政①。杨坚祖上为弘农杨氏,是著名的世家大族。后居武川镇,累世有功于北魏王朝。其父杨忠在西魏时,屡有战功,赐姓普六茹氏。北周代魏,进位柱国大将军,封随国公。杨坚以父功,十五岁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后袭父封随国公。在灭齐时,立有大功。坚之妻为鲜卑大贵族、柱国大将军独孤信之女,坚之长女为宣帝之皇后。所以坚在宣帝时,已官高极大,“位望益隆”①。杨坚辅政,曾引起宇文氏贵族和皇亲国戚的疑忌,有的曾起兵反对,但都被镇压下去。杨坚在掌权后,进行了许多改革,《隋书·高祖纪》(上)说他“大崇惠政,法令清简,躬履节俭,天下悦之。”这时,周取消左、右丞相之制,以杨坚为大丞相,又加大冢宰之称号。十二月,进爵为王。次年(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杨坚废静帝自立,国号隋②。从此,北朝结束,隋朝开始。
  复习题:1.“五胡”是指哪些民族?“十六国”是指哪些国家?* 2.略述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3.简述北魏寺院经济的状况。* 4.北魏末年发生过哪几支人民大起义?这些起义有什么重要意义?5.高欢执政时期东魏的政局怎样?
  重要名词:* 刘曜石勒石虎王猛* 魏孝文帝冯太后* 杜洛周葛荣* 破六韩拔陵* 尔朱荣* 宇文泰* 高欢* 宗主都护九品混通* 均田制* 三长制六镇
  参考书1.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上册第五章第二节。2.张传玺、张仁忠合著:《中国古代史辅导讲座》第十三讲《十六国和北朝》。3. 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三册〔肆〕二(二)、(三)(四)、四、五。(选读)4.《南史》卷五七《范云传》附《范缜传》。

 


  -----------------

    ① 十六国为成(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和夏。 ① 愍帝以秦王即帝位,都长安,改元建兴。 ② 《晋书》卷五《愍帝纪》。大半:半数以上,三分之二。 ③ 《魏书》卷九五《刘聪传》附《刘曜传》。 ④ 《晋书》卷一○四《石勒载记》(下)。 ① 《太平御览》卷一二○引《十六国春秋·后赵录》。 ② 《晋书》卷一○七《石季龙载记》(下)。 ① 《太平御览》卷三三四引《十六国春秋》。 ① 以上均引自《晋书》一一三《苻坚载记》(上)。 ① 《魏书》卷八三上《外戚传·贺讷传》。 ① 《魏书》卷四下《恭宗景穆帝纪》。 ② 国子,公卿大夫的子弟。 ③ 《魏书》卷八四《儒林列传·序》。 ① 《魏书》卷一一○《食货志》:“旧制,民间所织绢布,皆幅广二尺二寸、长四十尺为一匹”。 ② 《魏书》卷一一○《食货志》。 ③ 《魏书》卷四上《世祖太武帝纪》(上)。三老为乡邑小吏。 ① 《魏书》卷一一○《食货志》。京师,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 ② 《魏书》卷四上《世祖太武帝纪》(上)。 ③ 户水胡:匈奴的一支。 ① 《魏书》卷一一○《食货志》。 ① 沃野镇在今内蒙古五原东北,怀朔镇在今固阳西南,武川镇在今武川西土城,抚冥镇在今四子王镇东南土城子,柔玄镇在今兴和台基庙东北,怀荒镇在今河北张北县境。 ② 治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 ③ 《魏书》卷六九《裴延儁传》。督亢渠亦作督亢陂,有陂有渠。在今河北涿州东南。 ① 《洛阳伽蓝记》卷四。 ② 僧祇户:农奴身份,为寺院佃户,每户每年纳谷六十斛,称僧祇粟。 ③ 寺户、佛图户:奴婢身份。 ④ 《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粟:僧祇粟。 ① 《洛阳伽蓝记》卷四。 ② 以上均见《洛阳伽蓝记》卷三。 ③ 沧州治饶安(今河北盐山西南),瀛州治赵都军城(今河间),幽州治蓟(今北京城西南),青州治广固(今山东益都)。 ① 高句丽、新罗、百济。 ① 《资治通鉴》卷一四九《梁纪》五武帝天监十八年。 ② 《魏书》卷十五《昭成子孙·常山王遵传》附《元晖传》。兼任较低级的职务曰“领”。 ③ 《魏书》卷十九上《景穆十二王·济阴王小新成传》附《元诞传》。 ④ 《魏书》卷十三《宣武灵皇后胡氏传》。 ① 敕勒亦称铁勒、高车。 ① 以上所引均见《资治通鉴》卷一五七《梁纪》十三武帝大同三年,陵通凌。 ② 《隋书》卷二四《食货志》。一夫即一丁。男子十八以上,六十五已下,为丁:“十八受田输租调,二十充兵,六十免力役,六十六退田免租调。” ① 《隋书》卷二四《食货志》。 ② 《通典·食货典·田制》引《关东风俗传》。 ① 《隋书》卷一《高祖纪》:“周帝拜高祖假黄钺、左大丞相,百官总己而听焉。”黄钺,天子所用。假黄钺,以示威重。 ① 《隋书》卷一《高祖纪》(上)。 ② 去“随”之“辵”为“隋”,以求吉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1.4.2010 15:25:29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上虽然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战争也比较多,但就全国范围来说,社会经济还是在缓慢发展的;尤其是南方,更是这样。这一时期南方和北方的文化,也有新的发展。
  一、哲学 宗教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主要有两大派,一为以“玄学”为代表的唯心主义,一为以“神灭论”为代表的唯物主义。
  1. 哲学
  玄学 玄学主要盛行于魏晋时期的士人中,是以道家唯心主义理论解释儒家经典《易》为中心形成的思想流派。“玄”是幽远之意。《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注:“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无”是玄学的核心。这就是所谓的“贵无”思想。清谈玄学之风,始于曹魏正始时期(240—249年)。当时的代表人物是何晏和王弼。他们认为:道就是天地万物的本体,也就是“无”的别称。“无”是神秘的,不具有物质属性。而“有”却是从“无”产生出来的。稍晚于何晏、王弼的清谈玄学的代表人物有阮籍、嵇康等所谓竹林七贤①。他们反对司马氏专权,经常遭受迫害。于是在思想和生活方面,采取了崇尚自然,反对名教,放荡不羁,使酒任性的态度。在政治上崇尚无为,主张国君要无为而治。甚至主张“无君”、“无臣”。无君论 两晋之际,鲍敬言继承了阮籍、嵇康的“无君”思想加以发展,著《无君论》,系统地提出了“无君”的主张。他认为:“曩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竞不营,无荣无辱。”可是到了后来,有了君臣和国家制度,“役彼黎烝(zhēng争),养此在官,贵者禄厚,而民亦困矣。”他认为造成人民痛苦的剥削、压迫、战争等,都是由于产生了君主和统治阶级造成的。他的中心思想是“古者无君,胜于今世。”①鲍敬言的《无君论》反映了他对现实不满的思想,揭露谴责了魏晋以来的政治黑暗、战争残酷、统治阶级奢侈腐朽、恣情享乐的情况。范缜与《神灭论》 范缜,字子真,原籍南阳舞阴(今河南泌阳西北)。少时孤贫,学习刻苦。先后仕齐、梁,任尚书殿中郎、尚书左丞等官。他发展了魏晋以来的无神论思想,对佛教和唯心主义哲学思想进行了尖锐的斗争。南齐时,司徒、竟陵王萧子良笃信佛教,曾与范缜发生过激烈争论。《梁书·儒林列传·范缜传》曰:“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贱贫?’缜答曰:‘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hùn混)之侧。坠茵席者,殿下(子良)是也;落粪溷者,下官(范缜)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子良不能屈。”范缜很明确地说明了人生富贵、贫贱的偶然性,反对佛教的因果报应学说。范缜又著《神灭论》,进一步阐明了他的观点。其中论证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形与神”的关系问题。他说:“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他认为神与形是两个概念,但却是结合在一起的,形是第一性的,神则是由形派生的,是第二性的。他又说:“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刀;形之于用,犹刀之于利。利之名非刀也,刀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刀,舍刀无利。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存?”①范缜用刀与利的关系比喻形与神的关系,指明了精神对物质之依赖性,这在当时的唯物主义理论上是一大进步,有力地批判了精神不灭的思想。
  2.宗教
  佛教 西晋“八王之乱”以后,又发生了永嘉时期及以后的民族仇杀,南北各族统治者亦都为他们的兴亡无常的命运而担忧,在设法巩固他们的统治;各族广大劳动人民长期为残酷的剥削、压迫和战争所苦,亦想将自己的希望有所寄托。于是佛教在这样的情况下,获得迅速的发展。当时,西域的许多僧人东来传教,中国人西去求法的也不少。后赵时,龟兹(qiū cí丘词,今新疆沙雅县北)僧人佛图澄很为石勒、石虎所敬重,尊为“大和尚”,利用他传播佛教,以加强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思想统治。佛图澄先后有门徒将近万人,所到州郡,兴立佛寺共有八百九十三所。佛图澄的弟子释道安②博学多识,对佛教经典很有研究。他为佛教僧徒制定了“戒律”三条;又致力于佛教经典的整理工作。这两件事对于当时和后代的佛教都发生了重大的影响。道安的弟子慧远为东晋著名僧人,在庐山东林寺建“莲社”(亦称“白莲社”),宣扬死后可“往生”西方“净土”的说法,后世净土宗人尊之为初祖。龟兹僧人鸠摩罗什于后秦时到长安传教,译佛经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他的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等。自中国西去求法的有东晋著名僧人法显。法显本姓龚,平阳武阳(今山西襄垣)人。从长安西行,自海上归来,前后共十四年,历访三十余国,携回很多梵本佛经。归国后在建康译经。又撰《佛国记》,亦名《法显传》,记录他的旅行见闻。是研究五世纪初期亚洲佛教的重要史料,也是研究中外交通史和南亚各国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道教 黄巾大起义失败以后,道教开始分为两派,一为祈祷派,在农民群众中传布,以符水治病,叩头思过,属于秘密结社性质。一为炼丹派,主要为士人信奉,讲求炼丹、辟谷、导引之术①,以求延年益寿。这一派多为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生活需要服务,以两晋之际的葛洪和北魏前期的寇谦之为代表。
  二、文学 艺术
  魏普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文学和艺术的一个大发展时期。所以这样,是和当时的时代特点分不开的。建安文学 建安(196—220年)是东汉献帝的年号。这一时期的文学很盛,史称建安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为显著。诗人们继承了汉代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以当时社会的战乱、人民的颠沛流声为题材进行创作,许多诗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疾苦与要求。建安诗人的代表有曹操父子、建安七子①和蔡琰等。曹操是三国时期的第一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又是第一流的诗人。从现在保留下来的他的少数诗篇可以看出,他的诗苍凉雄健,才气横逸。五言诗中著名的有《蒿里行》,是描述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连年兵甲不解、生灵涂炭的情况。有名句曰:“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②四言诗中著名的有《步出夏门行》,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击乌桓时之作。有名句曰:“骥老伏枥(lì立),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③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气势雄伟,慷慨悲凉,为传世名作。曹丕是曹操的次子,后代汉为皇帝,是为魏文帝。他的名作之一《燕歌行》,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有名句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反映了徭役征发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子,曹丕的同母弟。他的诗歌以五言为主,词采华茂。曹操在世时,他以才学受到曹操的宠爱。他这时的诗歌以表现其政治抱负和描写贵族游乐生活为主,也有反映当时割据混战、社会残破、人民苦难的诗篇。其兄曹丕即帝位后,对曹植一直猜忌,并严加监视。使曹植长期处于被软禁的状态。他这一时期的诗歌则充满了苦闷、消极思想。如他的《野田黄雀行》曰:“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诗歌表达了幻想逃出困境,获得自由的渴望心情。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曹操的幕僚。他的成名作《七哀诗·西京乱无象》描写了董卓死后,其部将李催(jué决)、郭汜(sì寺)在长安互相攻杀焚掠造成的悲惨景象。诗曰:“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见。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蔡琰字文姬,蔡邕之女,博学多才,通晓音律。初嫁卫仲道,夫死,又归母家。董卓之乱时,被虏入匈奴,嫁左贤王。居匈奴十二年,生二子。曹操与蔡邕有旧交,以金壁将文姬赎归,再嫁董祀。她有五言和骚体《悲愤诗》各一章,五言体尤著名。全长一百零八句,倾述了自己的悲惨遭遇,也反映了劳动人民在战乱中所遭受的痛苦。如“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等句,揭露了董卓诱使匈奴和羌贵族残杀汉族人民的罪恶行径。《悲愤诗》还描述了她热爱故国但却要与两个孩子永别的愁苦心情。如说:“邂逅(xiè hòu谢厚)徼时愿,骨肉来迎己。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①田园、山水诗 东晋时期,田园诗产生并有发展。陶渊明的作品是田园诗的代表。陶渊明名潜,东晋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少年时代,家道衰微。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任彭泽(今江西湖口东南)令,因不肯“折腰”迎接郡里来的督邮,自动解职回家,从此过着田园生活,直至病死。陶渊明的田园诗的代表作有《归去来辞》、《归田园居》等。《归田园居》的五首之一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诗歌表达了他不随俗浮沉,不追逐名利;而是从内心喜爱他那幽闲恬静的田园生活。山水诗派的开创者是谢灵运。他是谢玄之孙,曾任宋永嘉太守、侍中、临川内史等职。他与陶渊明不同,是世家大族之冠,又身居高位。他描写山水,着意于欣赏、刻划,注重词藻。如《山居赋》,就是描写他的山庄景物之美的。民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歌相当发展,出了许多传世之作。建安时期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全诗三百五十余句,一千七百余字。是描述庐江(今安徽潜山)小吏焦仲卿与妻刘兰芝的悲剧。他们夫妻的感情本来很好,可是焦母对兰芝百般虐待,并把兰芝赶回娘家,兰芝被迫投水自杀,焦仲卿也自缢而死。诗歌揭露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兰芝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之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用此名。魏晋以后,中国长期处于南北对立的状态。民歌的发展也就带有地区特点。南方的民歌有吴歌和西曲之分。吴歌为建康一带的民歌,西曲为荆、郢、樊、邓一带的民歌。吴歌和西曲多以表述情爱为主要内容,以婉转缠绵为其特色。北曲包括了北方少数民族如鲜卑、吐谷浑(tǔ yù hún土浴魂)、步落稽①等族的民歌,汉族也有不少优秀之作。多以反映社会情况、北国风光为主要内容,以慷慨爽朗为特色。著名的《敕勒歌》原为一首鲜卑语诗歌。在高欢为西魏军击败时,他曾命敕勒族人斛律金唱此歌,高欢合唱,以激励士气。词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qi6ng穷)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①描写了北方草原苍茫无际的景色,气势豪放。《木兰诗》大约写成于北朝后期,是汉族民歌。长三百余字,内容是描述一位少女木兰代父从军、胜利归来的故事,表达了劳动人民热爱祖国,不畏强暴,不慕名利,淳朴贞洁的思想感情。词句通俗,叙事清晰,脍炙人口。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成长起来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是在文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形成的。其内容包括了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代表作有刘勰的《文心雕龙》。刘勰,南朝齐、梁时人,所撰《文心雕龙》,是一部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十卷五十篇。他在研究了历代各家作品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文学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其中有各类作品的特征和历史演变,有关创作、批评的原则和方法,文与质的关系等。他主张文学应当反映现实,不应当片面地追求形式。他还认为文学的发展受社会情况及其发展的制约。他在《时序篇》中曰:“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他对于许多作家和作品的优劣工拙进行了评论。《文心雕龙》总结了齐、梁以前的文学发展状况,把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它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光辉著作。南朝梁人钟嵘撰《诗品》三卷,选择自汉至梁时部分诗人及其作品,进行评论。他批评了片面追求声律及以用典为贵的风气,亦反对玄学对诗歌的影响,主张作品要古朴自然,不要“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石窟寺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很发展,其中的石窟寺艺术是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我国的石窟寺的开凿是随着佛教传布的方向亦由西而东、由北而南的。最早的石窟寺开凿于新疆,以拜城县克孜尔石窟为代表,现存洞窟二百三十六个,始凿时间约在西晋后期(三世纪末)。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千佛洞)稍晚,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东晋太和元年,366年)。后历经隋唐至元代,均有修建。现存有雕塑和 壁画作品的共四百九十二窟,其中属于前秦到北朝的有二十多窟。此外,甘肃还有不少属于这一时期的石窟。例如永靖县的炳灵寺石窟,为西秦建弘年间(五世纪初)开凿的;天水的麦积山石窟, 是北魏宣武帝景明三年(502年)开凿的。
  东方最早的石窟是山西大同武周山的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文成帝即位(兴安元年,452年)之时,主要的洞窟大都开凿于和平元年至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60—494年)之间。大同时称平城,为北魏的国都。太和十八年,北魏迁都洛阳,又开始在洛阳城南的龙门凿窟造像。龙门石窟现存一千三百五十二个,造像九万七千余尊,约有三分之一的洞窟为北魏时所开。石窟寺是一种佛教寺庙的建筑形式,起初是以洞窟为主,后来出现了露天摩崖造像。石像有佛、菩萨、天王、力士等。大型佛像神态肃穆安祥,虽静欲动。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高达十七米。窟壁多饰以浮雕,有小型佛像,佛教故事,还有礼佛图像等。图像个个姿态逼真,场面生动。绘画、书法 东晋南朝时期有三大画家,即东晋的顾恺之、刘宋的陆探微、萧梁的张僧繇。顾恺之善画人物,注意点睛传神。他的名作有《女史箴》,经唐人临摹,为传世珍品。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将这张画抢走,现藏在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陆探微擅画人物,造型有“秀骨清像”之评。与顾恺之并称“顾陆”。张僧繇亦善画人物,尤善绘佛像,兼工画龙。相传有画龙点睛、破壁飞去的神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家很多,其中以东晋的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最著名。羲之曾从师多人,后博采众长,一变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成为妍美流便的新体。后人称他为“书圣”。其书法真迹已无存,唐人双钩廓填的行书《姨母》、《丧乱》等帖,犹可传真。其子王献之兼精诸体,尤工行、草和隶书,与其父齐名,被称为“小圣”。
  三、史学 地理学
  史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很发展,官家很重视修史,私家修史之风也很盛。最著名的史学著作有刘宋时范晔的《后汉书》和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后汉书》是在前人所修的几家“后汉书”的基础上撰写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所记为东汉二百年间的重要史事和人物等。原书为九十卷,只有纪、传,无表、志。萧梁时,刘昭把西晋司马彪的《续汉书》中的八志收入,并为作注,分成三十卷。至北宋时,又将范晔原书与刘昭的八志合刊为一书,成为今本《后汉书》,共一百二十卷,为研究东汉史的重要资料。《三国志》是一部记述三国时期一百余年间的重要史事和人物的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分为魏、蜀、吴三部,共六十五卷,取材较精,文字简炼;但无表、志。南朝刘宋时,裴松之作注,博引群书一百四十余种,注文多出本文数倍,保存了大量的史料。此书是研究三国史的重要资料。《宋书》为南朝梁时沈约撰,是一部记述刘宋一代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中载录诏令奏章甚多,保存了若干资料。“八志”概述先秦两汉以来的某些典章制度及其变化,补充了《三国志》无志的缺陷。可是无“食货”、“艺文”等志。原书传至北宋时,已有散失,后人取李延寿的《南史》等补入。《齐书》亦名《南齐书》,为南朝梁时萧子显撰,亦为纪传体断代史,共六十卷,今本佚序录一卷。有志无表,志亦缺“食货”、“刑法”、“艺文”等。《魏书》为北齐魏收撰,为纪传体北魏史,共一百三十卷。本书十志中有《释老志》,为考证宗教源流的重要资料。《官氏志》叙述门阀豪族势力,《食货志》叙述北魏的经济制度,都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地理学 魏晋南北朝的地理学有很大的发展。除正史中的地志之外,专门记述州郡地理、名山大川、地区风物的著作也很多。其中最著名的为郦道元撰的《水经注》。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历任北魏的太守、刺史、河南尹、御史中尉等职。《水经》为东汉桑钦撰,记载全国水道一百三十七条,每条水撰为一篇,记其源流和所经地方。郦道元为之作注。全书以《水经》所记水道为纲,补以枝流小水共一千二百五十二条,逐一探求源流,述其变迁,又详记所经地区、山陵、原隰(xì席)、城邑、关津的地理、历史情况,以及名胜古迹等,对有关史事多所考证。其字数多于原书二十倍,是原书内容的重大补充和发展,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的地理名著。文笔生动流畅,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四、科学技术
  数学 魏晋时期,最有成就的数学家是刘徽。他于魏景元四年(263年)撰成《九章算术注》九卷和《重差》(《海岛算经》)一卷提出了很多创见。《九章算术》中的圆面积的量法仍为“周三径一”,即π=3,是很不精确的。
  内接正六边形开始,增加到内接正192边形,推算出л=3.1416,把圆周率求到小数点后第四位。南朝宋时的大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求出圆周率π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两个数值之间,把圆周率求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他并提出了π的
  明历》,规定一年为365.2428天,这个数据比当时其它一些历法更为准确。医学 西晋时期最著名的医学家是王叔和。他曾任太医令,精于医学,重视诊脉。他收集整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书,使这部重要的医学文献得以保存,并成为后代从医者的经典。当时有许多僧、道研究医理、方剂。两晋之际的葛洪撰《金匮药方》一百卷,另有简约本《肘后救卒方》(亦称《肘后备急方》)三卷。南朝齐、梁时的道士陶弘景修补《肘后备急方》,称《补阙肘后百一方》。他又撰《本草经集注》,分为七卷,著录药物七百三十种,首创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分类,对本草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农学 贾思勰是北魏时期的农学家,曾任高阳郡(治今山东高阳)太守。他平时关心农业生产,具有丰富的农业知识,他从文献中搜集了许多古代和当时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知识,又访问老农,撰成《齐民要术》一书。全书分为十卷,共九十二篇,分别论述各种农作物、蔬菜、果树、竹木的栽培和育种,家畜家禽的饲养,农产品加工及副业等。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很有价值的农业科学著作。
  复习题:* 1.《神灭论》是谁撰写的?这篇论文的出现有什么重大意义?2.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些什么重要历史著作?各是谁撰写的?* 3.《水经注》是谁撰写的?是一部什么性质的著作?* 4.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重要文学家?他们各有些什么代表作?5.祖冲之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是什么?6.《齐民要术》是何时何人撰写的?是一部什么性质的著作?
  重要名词:何晏王弼 *《神灭论》* 《后汉书》《三国志》* 《水经注》* 蔡文姬* 王羲之* 陶渊明* 祖冲之《齐民要术》《魏书》*《孔雀东南飞》* 《敕勒歌》* 《木兰侍》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参考书:1.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第二册第五章第四节。2.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三册〔肆〕五。(选读)3.《南史》卷五七《范云传》附《范缜传》。

 


  ------------------

    ① 竹林七贤为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尝为竹林之游,世称之为“竹林七贤”。 ① 以上所引均见《抱朴子·外篇·诘鲍》。 ① 《梁书》卷四八《儒林列传·范缜传》。刀谓刃。 ② 道安: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人。以僧徒崇奉“释迦”,当以“释”为姓。从此,佛教徒都姓“释”氏。 ① 辟谷、导引,道家修炼之术。辟谷,即不食五谷,导引,原为健身术,道家采用之。 ① 建安七子:孔融、阮禹、陈琳、王粲、徐干、应■(chàng畅)和刘桢。 ② “断人肠”亦作“绝人肠”。 ③ “骥老伏枥”亦作“老骥伏枥”。 ① 《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董祀妻(蔡琰)传》。 ① 即稽胡,分布于今山西、陕西北部地区,亦名山胡。 ① 《乐府诗集》卷八六《敕勒歌》。原为鲜卑语,译为汉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1.4.2010 15:26:03 | 只看该作者
隋唐五代(581—960)


  第一节 隋 朝(581—618)
  公元581年,杨坚废北周静帝,建立隋朝,自立为帝,是为文帝,改元开皇,国都仍在长安,称大兴城。
  一、隋前期的政治
  隋文帝即位以后,摆在他面前的有两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一是消除北周后期的积弊,维新朝政;二是出兵江南,消灭陈朝,统一中国。
  1.统一中国
  北朝时期,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各少数民族基本上与汉族融合,北方的社会经济也由恢复而发展。至隋建国,中国南北方的民族矛盾与经济、文化差别基本上消除了。可是这时南北在政治上的对立和斗争,不仅阻碍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也给两地人民造成很大的负担和痛苦。因之,结束南北对立,实现国家的再统一,是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南北方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就南北方的实力而言,陈朝的政治黑暗腐朽,其统治已分崩离析,国力薄弱;而隋朝的政治比较清明,生产发展,国力强盛。因此,由隋灭陈来实现统一是历史的必然。陈朝是陈霸先建立的。陈朝末年,皇帝陈叔宝荒淫奢侈,大建宫室,日夜与妃嫔群臣纵酒作乐,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政治黑暗,边防薄弱。隋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杨坚命其子晋王杨广率兵五十余万,分数路大举攻陈。次年初,隋将韩擒虎、贺若弼率军渡江,一举攻下建康,俘虏了陈叔宝,陈朝灭亡。岭南诸郡也在少数民族首领洗(xiǎn冼)夫人的率领下,归顺隋朝。至此,中国重归统一。

  2.维新朝政
  隋文帝即位以后,即大力革新朝政,废除北周的落后制度,采用了一些汉魏以来实行的符合需要的制度,另外还有所创新,史称“维新朝政”。三省六部制 隋文帝对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都有较大的改革。在中央,废除了北周实行的“六官制”①,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为内史省①、门下省和尚书省。内史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内史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纳言②。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yè叶)。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包括仆射)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政务。六部即尚书省下属的吏、民、礼、兵、刑、工等六部。吏部主官吏的考核任免,民部主户口、赋税等,礼部主礼仪制度,兵部主军政、刑部主法律、刑狱,工部主水陆工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三省分权改变了以往宰相一人执掌大权的状况,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职司划分明确,提高了行政效能,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州县制 在地方上,隋文帝撤销了郡一级建制,改地方行政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③,又合并了一些州县,裁汰冗员,消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改善了吏治,节省了开支。后来还规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吏都由吏部任免,每年进行考核。州县佐吏三年必须更换,不得连任,而且不许用本地人,必须用外地人,这改变了秦汉以来地方官自聘僚属的惯例,防止了本地豪强地主垄断地方政权,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改革府兵制 开皇十年(590年),隋文帝对府兵制做了重大改革。府兵制原为西魏、北周的兵制。府兵为职业军人,兵士都由军府统领,不列入州县户籍,家属也随营居住,编为军户。改革后,军人除仍有军籍、隶属军府外,又与其家属一起编为民户,隶属于州县;有了固定的住处,可以按均田令分得土地,从事生产;同则还要按规定轮番到京城宿卫,或执行其它任务。从此,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起来,成为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制度。创立科举制 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主要按门第高低选拔官吏,庶族出身的士人很难有仕进的机会。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门第。令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明经等科的考试,合格者录用为官。隋炀帝即位后,创立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科举”即分科取士之意。这一制度产生后,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联系起来,成为以后士人仕进的必由之路。科举制的产生,打破了数百年来世族门阀垄断仕途的局面,一般地主子弟甚至贫寒子弟也可能由此走上仕途。从此,选拔官吏之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政府,从制度上限制了世家大族把持政治大权,为庶族地主参与政权开辟了道路。编制《开皇律》 北周时期,法律时宽时严,刑罚混乱。隋文帝即位后,制定了《开皇律》。该律分为十二卷,共五百条,将刑罚分为死刑、流刑、徒刑、杖刑、笞刑五种二十等。还规定对犯“十恶”①者要严惩不贷。《开皇律》废除了前代的一些酷刑,简化了律文,是唐及其以后各代法典的基础。
  3.发展经济的措施
  实行均田制 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下令实行均田制。隋代均田制规定每丁(十八岁以上)受露田八十亩,桑田或麻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四十亩。露田在受田人死后要归还国家,桑田或麻田为永业田,可以传给子孙,可以买卖。奴婢受田与平民相同,但对受田人数有限制,亲王之家限三百人,平民之家限六十人。丁牛(壮牛)一头受田六十亩,一家限四牛。亲王至都督皆给永业田,从百顷递减至四十亩(一说三十顷)。京官皆给职分田,一品为五顷,每低一品,减少五十亩。至九品递减至一顷。外官除职分田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公廨田。职分田的收入是官吏俸禄的一部分。公廨田的收入则为官署的办公费用。这两种田在新旧任官吏交接时,要随之交接,不得出卖。虽然农民受田往往不足定额,但继续实行均田制毕竟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一些土地,提高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因而对当时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租调力役制 隋文帝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开皇二年规定:十八岁以上为丁,要负担租调力役;六十岁为老,免除租调力役。租为田租,调为户调,力役即劳役。一夫一妇为一床,每年交租粟三石:受桑田者交调绢一匹(四丈)、绵三两,受麻田者交调布一端(六丈)、麻三斤。无妻室的单丁及奴婢纳一半租调。丁男每年服力役一个月。开皇三年,减轻租调力役,规定成丁年龄由十八岁提高到二十一岁,受田年龄仍为十八岁。受田者前三年不纳租调不服力役。调绢由每年一匹减为二丈,力役由每年一个月减为二十天。开皇十年(590年),又规定五十岁以上者,可“免役输庸”,即纳布帛以代替力役。租调力役的减轻和输庸代役制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大索貌阅”与“输籍之法” 南北朝时期人民脱离户籍或佃客为豪强隐瞒户口的很多。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下令清查户口,依照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体貌进行核对,此即所谓“大索貌阅”。如有不实,三长要发配远方。清查的结果,使国家户籍增加了四十四万余丁,一百六十四万余口。另外还根据宰相高颎(jiǒng窘)的建议,实行了“输籍之法”。即由国家制定“输籍定样”(划分户等的标准),发到各州县,每年正月五日,县令派人到农村,依定样划分户等,作为征调赋税、力役的依据。由于国家规定的赋税、力役数量低于豪强地主对佃农的剥削量,许多原来依附豪强地主的农民纷纷脱离地主,向官府申报户口,纳税服役,成为国家的编户。由于“大索貌阅”与“输籍之法”的推行,政府增加了所辖户口和财政收入,扩大了力役来源;豪强地主势力受到很大削弱。
  4.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
  营建东都 隋在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中央对东方和南方的控制,决定修建洛阳以为东都。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营建东都,历时十个月,每月征调民夫二百万人。东都在旧洛阳城之西,规模宏大,周长五十余里,分为宫城、皇城、外郭城等三部分。宫城是宫殿所在地,皇城是官衙所在地,外郭城是官吏私宅和百姓居处所在地。外郭城有居民区一百余坊,另有丰都市、大同市、通远市等三大市场。隋炀帝常住洛阳,将其作为东方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开凿运河 隋炀帝在营建东都的同时,又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分为三大段。中段包括通济渠与邗沟。通济渠北起洛阳,东南入淮水。邗沟北起淮水南岸之山阳(今江苏淮安),南达江都(今扬州)入长江。南段名江南河,北起长江南岸之京口(今镇江),南通余杭(今浙江杭州)。北段名永济渠,南起洛阳,北通涿郡(今北京城西南)。大运河分段开凿,前后历时五年,全长两千余公里,是世界著名的伟大工程之一。
  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对东方和南方的统治,同时也是为了从南方漕运粮食和便利对东北用兵。大运河对中国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巩固国家的统一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5.经略边疆
  隋朝对边疆的少数民族采取积极的政策,既有军事对抗,也有和平交往。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当时主要的少数民族有突厥、吐谷浑以及流求人等。突厥 突厥原居今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以狩猎、游牧为生。五世纪中叶,被柔然征服,迁于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麓为柔然做铁工。六世纪中叶,突厥逐渐强大,打败柔然,其首领土门(姓阿史那氏)自称伊利可汗,建立突厥汗国。其子木杆可汗时,全部占据柔然的疆土,又西破嚈哒,东败契丹,北并契骨①,其疆域东至辽河上游,西至里海(一说咸海),南至大漠,北至贝加尔湖。这时突厥已有文字、官制、刑法和税法等。隋初,突厥强大,有战士四十万,不断入侵内地。隋朝被迫修长城,驻重兵,加强防守。开皇三年(583年),隋军大败突厥。不久,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东、西突厥互相对立,两部内部各派也互相攻战。开皇十九年(599年),东突厥突利可汗战败降隋。隋封他为启民可汗,并以宗女义成公主嫁之。大业七年(611年),西突厥处罗可汗亦降隋。突厥与隋的政治、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吐谷浑 吐谷浑(tū yù hún秃浴魂),原是鲜卑族慕容部一支的首领的名字。该部原居今辽宁一带,西晋末,吐谷浑率部西迁至今甘肃,青海之间。后来以吐谷浑为姓氏,建立国家,都伏俟城(青海湖西十五里)。其官制、衣服、器用都仿效中原王朝,并使用汉文。隋初经常入侵。开皇十六年(596年),隋文帝以光化公主嫁于吐谷浑可汗。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派军大败吐谷浑。在其地设河源(今青海兴海东南)、西海(今青海湖西)、鄯善(今新疆若羌),且末(今且末西南)四郡。流求 隋代之流求是指今台湾。当时岛上的居民是今高山族的先民,其文化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文化有密切关系。隋炀帝曾于大业三年(607年),派朱宽、何蛮前往流求。次年,复命朱宽前往。大业六年,又派陈稜、张镇州率兵万人前往。“流求人初见船舰,以为商旅,往往诣军中贸易”。②可见台湾与大陆之间在此之前已有贸易往来。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
  隋统一中国后,消除了南北长期对立的局面,为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隋文帝时期,采取劝课农桑,轻徭薄赋的政策,有利于社会的安定,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而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都较快。
  1.农 业
  隋代农业的恢复、发展,主要反映在田野垦辟、户口增殖和府库充实等方面。田野垦辟,户口增殖 隋初,全国垦田数字为一千九百四十万顷。到隋末,增至五千五百八十五万余顷。这个数字虽包括了许多过去未登记的田地,但显然也包括大量新开垦的田地。隋初,仅有三百五十九万余户,九百万口。灭陈时,得五十万户,南北合计近四百一十万户,三千余万口。至大业二年(606年)户口已增至八百九十万余户,四千六百余万口。户数增长了一倍,口数增长了三分之一。这个数字当然包括大量原来隐漏的户口,但人口的迅速增殖也是事实。府库充实 由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家的赋税收入也不断增加,官府为储存粮食,在各地修造了许多官仓,除京师的太仓外,其中较著名的有黎阳仓、河阳仓、常平仓、广通仓(后改称永丰仓)、含嘉仓、子罗仓、洛口仓(又称兴洛仓)、回洛仓等。这些粮仓规模巨大,储粮多者可达数千万石,少者也有数百万石。各地府库中储存的布帛也很多,如京都和并州(今山西太原)府库的布帛就各有数千万匹。由于收入远超过支出,至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①
  2.手工业
  隋代的手工业有较迅速的发展,当时主要的手工业有纺织业、制瓷业和造船业等纺织业 纺织业中以丝织业最为有名。主要产地为今之河南、河北、山东、四川等地,所产绫、绢、锦等都很精美。当时还采用外来的波斯锦的织造技法,织出了质量很高的仿波斯锦。在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麻布的产量很大。豫章(今江西南昌)妇女勤于纺绩,“夜浣纱而旦成布者,俗呼为鸡鸣布”。②制瓷业 隋代的制瓷业有很大的发展。隋代已经出现了白瓷器,其造型美观,色泽晶莹,质地坚硬。隋代的青瓷制造技术也有所发展,其胎厚重,釉透明,硬度远胜于前代。造船业 隋代造船业也有很大发展。当时我国的造船技术与规模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隋文帝准备伐陈时,大造战船,其中的大舰名“五牙”,高百余尺,上有楼五层,前后左右设置六个拍竿,各高五十尺,可载战士八百人。隋炀帝即位后,造龙舟、凤■(tà榻)等各种船数万艘。他游江都时所乘龙舟高四十五尺,阔五十尺,长二百尺,上有四层楼,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房一百二十间,下层为内侍居处。除官府外,民间造船的也很多,尤其是吴、越、闽等地,滨临大海,善造大船。
  3.商业
  由于农业、手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国内外市场的扩大,隋朝的商业也迅速发展起来。长安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城市。长安有东、西两市,国内外商人云集。东都洛阳也是重要的国内外贸易城市。有东、南、北等三市。商旅众多,货物山积。江都(今江苏扬州)、丹阳(今南京)、成都、太原、余杭(今浙江杭州)、南海(今广东广州)、宣城等城市也都很繁荣。各州(郡)县都设有市,州县治所往往是本地区或更大范围的商业中心。
  三、隋末农民战争
  1.起义背景
  统治者骄奢淫逸 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暴君。虽然他在历史上有一定的作为;但骄奢淫逸,好大喜功,挥霍无度,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以致激起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 隋炀帝为满足其骄奢淫逸的生活,在各地大修宫殿苑囿、离宫别馆。其中著名的有显仁宫、江都宫、临江宫、晋阳宫、西苑等。西苑在洛阳之西,周围二百余里,苑内有人工湖,周围十余里,湖内有山,堂殿楼观,布置奇巧,穷极华丽。隋炀帝常在月夜带宫女数千人骑马游西苑,令宫女在马上演奏《清夜游》曲,弦歌达旦。炀帝游江都时,率领诸王、百官、后妃、宫女等一、二十万人,船队长达二百余里,所经州县,五百里内都要贡献食物,挥霍浪费的情况十分严重。隋炀帝为夸耀国家富强,每年正月当少数民族和外国首领、商人聚集洛阳时,命人在洛阳端门外大街上盛陈百戏散乐,戏场绵亘八里,动用歌伎近三万人,乐声传数十里外。西域商人要到市上交易,炀帝就下令盛饰市容,装璜店肆,房檐一律,珍货充积,连卖菜的都要垫以龙须席。当这些商人从酒店饭馆前经过时,都要请他们就坐用餐。并说:“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直(值)。”还将市上树木缠以丝织品做装饰。有些胡商说:“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①隋炀帝穷奢极欲,贵族官僚们也竞相仿效,统治集团的无限挥霍,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大兴土木 隋炀帝不惜民力,无限制地征发徭役,兴建了许多规模巨大的工程。为掘保护东都的长堑,征发民伕数十万;营建东都,每月役使民伕二百万;开凿运河,先后征发民伕数百万;修长城,征发民伕一百余万;修大兴城,又征发民伕十万。兴建这些工程时,不仅毫不考虑农时,而且役期严急,劳役过重,致使服役者大量死亡,严重地破坏了农业生产。劳师远征 隋炀帝还多次劳师远征高丽。高丽地跨鸭绿江两岸,位于今中国辽宁东部、吉林中部和朝鲜北部。辽宁东部、吉林中部古称辽东,很早即入中国版图,后被高丽占据。开皇十八年(598年),高丽又攻隋的辽西。隋文帝派大军三十万攻高丽,后因士卒多病,高丽亦遣使谢罪,遂罢兵。隋炀帝即位后,又三次大举进攻高丽。大业八年(612年),隋炀帝第一次进攻高丽。征调士卒一百一十三万余,陆军集中于涿郡(今北京),水军集中于东莱(今山东莱州)。另调民伕二百万,以运送衣甲、粮食等。造海船的民工日夜站在水中,皮肤溃烂,腰以下生蛆,死者甚众。隋军虽曾攻至平壤附近,最后却大败而还。大业九年(613年),第二次进攻高丽。正当双方相持不下时,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叛隋,隋炀帝仓皇撤军。大业十年(614年),第三次进攻高丽。隋炀帝因国内农民起义已成燎原之势而不敢久战,高丽也疲于战争而遣使请降,隋炀帝就此撤军。进攻高丽的战争,先后动用人力数百万,征调财物无数,大量士兵、民伕死于战场和劳役,由于农村中极度缺乏劳力和耕畜,大量土地荒芜,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难以生活下去。长白山起义 进攻高丽的战争成为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导火线。起义首先在山东爆发。当时山东、河北人民为征高丽而负担的兵役、徭役及受过境军队的骚扰最严重,所以起义在炀帝第一次出征之前首先在这一带爆发。大业七年(611年),邹平人王薄在长白山(今山东邹平、章丘境内)首揭义旗,自称“知世郎”,作《无向辽东浪死歌》曰:“长白山前知世郎,纯著红罗锦背裆。长矟(shuò朔)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①以此号召农民参加起义。长白山起义之后,山东、河北广大地区的人民纷起响应,起义军“多者十余万,少者数万人。”②攻郡县,杀长吏,震撼了隋朝统治。
  2.三大农民起义军
  大业十三年(617年)前后,各地农民起义军逐渐汇合为三大主力,即河北起义军、瓦岗起义军和江淮起义军。河北起义军 河北起义军的领袖是窦建德。他是漳南(今河北故城东北)人。大业七年(611年),因与农民起义军有联系,家属被官府杀害,于是率众参加起义军,转战于今河北、山东交界一带。大业十三年,窦建德在乐寿(今献县)称长乐王。同年,隋炀帝命涿郡留守薛世雄率兵三万余南下进攻瓦岗军。窦建德在河间歼灭了薛世雄军,有力地支援了瓦岗军的斗争,同时也沉重打击了河北地区的隋朝势力,此后河北大部分地区都为起义军所有。大业十四年,窦建德改称夏王,建国号为夏。次年,迁都洺州(今永年东南)。他在境内注意发展生产,个人生活也很俭朴,甚得人心,远近归附。瓦岗起义军 在三大农民起义军中,瓦岗军的力量最为强大。其创始人是翟让。翟让原是隋朝东郡(治今河南滑县东)的司法小吏,因犯法被判死刑,后从狱中逃走。约于大业七年(611年),在瓦岗寨(今滑县东南)起义。单雄信、徐世勣、王伯当等先后率部入伙。大业十二年,曾帮助杨玄感起兵的贵族李密也来投奔。李密招来许多小股起义军加入瓦岗军,又谋划攻下金堤关(在今荥阳东北),又在荥阳重创隋军,杀死隋将张须陀。次年,攻下兴洛仓(洛口仓),开仓赈济饥民,四方归之如流,队伍迅速发展到数十万人。翟让自觉才能不及李密,主动让位给李密。李密称魏公,建元永平。此后,瓦岗军接连攻下回洛仓(在洛阳北)、黎阳仓(在浚县)及附近郡县,直逼洛阳城下。还发布檄文,声讨隋炀帝的十大罪状,文曰:“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①瓦岗军屡败洛阳敌军,声威大振。但此时李密却由于担心翟让夺他的权而将其杀害。这就造成了瓦岗军内部的离心倾向,使之从鼎盛走向衰落。江淮起义军 江淮起义军的领袖是杜伏威、辅公祏。杜伏威是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北)人,辅公祏是齐州临济(今章丘西北)人。他们都曾在大业九年参加长白山起义军,后来自己组织队伍向淮南发展。江淮间各支起义军多来归服。大业十三年,杜伏威率军大败隋军,乘胜攻克高邮(今江苏高邮北)、历阳(今安徽和县),次年攻克丹阳(今江苏南京),控制了江淮流域的广大地区,威胁隋朝的军事重镇江都。
  3.隋朝灭亡
  江都兵变 大业十二年(616年)隋炀帝第三次到江都后,畏于北方农民起义的发展,不敢北还。隋炀帝自知大势已去,日夜常醉,想保据江东。大业十三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江都人心惶惶。次年,隋将司马德戡(kān刊)等利用北方籍卫士思归的情绪,在江都发动兵变,攻入宫中,推举宇文化及为丞相,缢杀隋炀帝。此后,宇文化及率部北还。李渊建唐 李渊即唐高祖。其祖其父均为西魏、北周的高级将领,其母为鲜卑人,与隋文帝皇后为从姊妹。李渊七岁袭封唐国公。大业十三年,任太原留守。当年五月,起兵反隋。攻陷长安后,立炀帝之孙代王杨侑为傀儡皇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自任大丞相,掌握大权。次年三月,宇文化及杀隋炀帝,李渊亦废杨侑,自立为帝,国号唐,建元武德,仍以长安为国都。李渊称帝以后,即开始对各方的异己势力展开斗争。当时,全国各地有多支大小农民起义军,还有原为隋朝之贵族、官僚,以及一些豪强地主,他们多拥兵割据一方,大者称皇帝,称王公,小者称总管,称录事。互相兼并,战火不断。李渊对农民起义军首领或割据势力,用招降或武力消灭两种方式同时进行。如河北起义军之窦建德、刘黑闼,江淮起义军的辅公袥相继被杀,杜伏威和瓦岗起义军的李密、徐世勣则投降。地方割据势力如陇右的薛仁杲、幽州的罗艺、洛阳的王世充等相继投降,陇右的李轨、巴陵的萧铣、朔方的梁师都等相继败死。至贞观二年(628年),中国又统一起来。
  4.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隋末农民战争虽然失败了,但其历史意义是重大的。首先是推翻了隋炀帝的暴虐统治,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人民的痛苦,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扫除了重大障碍。其次是教训了统治阶级,使唐初统治者在一定时期内不敢过分剥削人民,改变了隋末赋役繁重的局面。再次是打击了地主阶级,尤其是沉重打击了世家大族,改善了土地占有状况和阶级关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复习题:* 1.简述隋朝的中央和地方制度。* 2.隋朝的大运河分为几大段,各有什么名称?3.隋末三支农民起义大军的主要活动地区在哪里?其领导人各是谁?
  重要名词:* 隋文帝* 隋炀帝王薄* 窦建德李密* 三省六部* 科举制* 大索貌阅 公廨田 * 流求
  参考书:1.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上册第六章第一节。2.张传玺、张仁忠合著:《中国古代史辅导讲座》第十五讲《隋朝》。3.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四册一、二。(选读)4.《隋书》卷三、四《炀帝纪》、卷二四《食货志》。5.《资治通鉴》卷一七七——一八四《隋纪》。(选读)

 


  -----------------

    ① 六官制仿自《周礼》。六官即天官大冢宰,地官大司徒,春官大宗伯,夏官大司马,秋官大司寇,冬官大司空。 ① 魏晋时称中书省。隋避文帝父杨忠讳,改称内史省。 ② 隋避杨忠讳,将侍中改称纳言。 ③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又改州为郡。 ① 十恶:隋《开皇律》始有十恶,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以后历代王朝的刑律相承沿用。 ① 契骨:或即坚昆、结骨、黠戛斯。 ② 《隋书》卷六四《陈稜传》。 ① 吴兢《贞观政要》卷八《论贡赋》。 ② 《隋书》卷三一《地理志》(下)。 ① 《资治通鉴》卷一八一《隋纪》五,炀帝大业六年。 ① 《古谣谚》卷八五。 ② 《资治通鉴》卷一八二《隋记》六,炀帝大业七年。 ① 《旧唐书》卷五三《李密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1.4.2010 15:27:2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唐朝(618—907)
  唐朝是我国封建时代最强盛和统治时间最长的王朝之一。其疆域之大,境内民族之多,都是空前的。唐朝的历史可以公元755年“安史之乱”为界,“安史之乱”以前为唐前期,是国力强盛、文化繁荣时期;“安史之乱”以后为唐后期,则是分裂割据、国力日衰时期。
  一、唐初的主要制度
  唐初所行制度,基本上沿用隋制,但在某些方面有所改进,因而比隋制更完善,更严密,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1.政治制度
  唐初,中央的主要机构为三省、六部、一台、五监、九寺。地方上实行州县两级制。太宗时,又在州之上设道,作为监察区。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隋称内史省),职掌与隋制同。尚书省下设吏、户(隋称民部)、礼、兵、刑、工六部,职掌亦与隋制相同。中央还另有殿中省和秘书省,但在中枢政治中的作用不大,故习称唐代是三省六部。三省长官起初均为宰相,共议国政。但由于尚书令权力太大遂以唐太宗曾任此职为理由,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代行职

  权。左右仆射起初是当然的宰相,但后来要加“同中书门下”头衔才是宰相。由于中书令、门下侍中的名位较高,所以也不常设。于是就给其他官员加上“参预朝政”、“参议朝政”、“参议得失”,“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担任宰相。宰相们平时在政事堂讨论军国大事。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宰相的权力分于三省,又由品级较低的官吏担任宰相,这就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但同时也更便于发挥整个统治集团的意志。
  一台五监九寺 一台即御史台,掌监察中央和地方官吏,参预大狱的审讯。五监即掌文教的国子监、掌皇家手工业生产的少府监、掌土木工程的将作监、掌制造军器的军器监和掌水利建设的都水监。九寺即掌礼仪祭祀的太常寺,掌皇室酒醴(lǐ李)膳羞的光禄寺,掌兵器仪仗的卫尉寺,掌皇族谱籍的宗正寺,掌皇帝车马和国家牧政的太仆寺,掌刑法断狱的大理寺,掌国宾、礼仪的鸿胪寺,掌国家仓廪储备的司农寺和掌财货,贸易的太府寺。州县和道 唐初的地方行政制度与隋朝基本相同,仍为州县两级制。州的长官为刺史,县的长官为县令,县下设乡,乡下设里。唐太宗时,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把全国划分为十个监察区,称为道。时常派黜陟使或巡察使到各道巡察。唐玄宗时,又分全国为十五道,每道设采访使一人,督察所属州县。
  2.府兵制
  府兵是唐初的主要军事力量。其编制的基本单位是折冲府(又称军府)。府分三等,上府一千二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军府长官为折冲都尉,副职为左右果毅都尉。府兵称卫士或侍官。军府分别隶属于十二卫和六率。十二卫各设大将军一人,直接听命于皇帝。六率各设率一人,隶属于太子。军府最多时有六百三十四个,约百分之四十分布在京师所在的关中,以便中央政府手握重兵,控制四方。府兵必须凭尚书省兵部的兵符才能调拨。战时由皇帝命将率军出征,战争结束,将领回朝,士卒归府,将无常兵,难以干预国政。唐代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是兵农合一的制度。卫士二十一岁入军,六十岁免役。征点标准是“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①。府兵农忙时生产,农闲时操练。其经常性任务是轮流到京城宿卫(称为“番上”),或到边境和内地的要地戍守。战时则应征作战。卫士服役期间,免除其自身的租调,但衣装、口粮和大部分兵器都要自备。府兵制虽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但卫士个人的负担却很沉重。在均田制破坏的过程中,此制亦随之破坏,后为募兵制所代替。募兵(又称兵募)在唐初不是常备军,只是战时才临时招募,后来逐渐制度化,成为常备军。另外,还有北衙禁军,其主要任务是守卫皇宫。
  3.科举制
  科举制始创于隋朝。至唐朝进一步发展、完善,成为选拔官僚的主要方法。随着科举制的推行,学校教育也日益发展。中央设国子监,下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六学。地方上设有州、县学。学生称生徒,学习成绩好的,由学校保送参加科举考试。唐代科举分为常举和制举。常举每年举行考试,科目主要是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另外还有秀才、道举、童子、一史、三史等科。常举的应考者有两个来源,一为生徒,即由各级各类学校保送者;二为乡贡,即经州县考试选拔的自学者。应考者主要集中在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科主要考试对儒家经典的记忆,比较容易;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和政论,难度很大,而且又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因之最受重视。人们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说明考中进士之不易。常举初由吏部主持,后改由礼部主持。制举是为了搜罗非常人才而临时设置的考试,不常举行。所设科目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等一百多种。一般士人和官吏都可应考,录取者优予官职或提升。科举制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进一步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
  4.土地与赋役制度
  唐继隋末大乱之后,人口死散很多,土地大量荒芜,社会经济凋弊。唐朝为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农业生产,保证赋税收入和徭役调发,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武德七年(624年)四月颁布了均田令和租庸调法。均田制 均田令规定:继续实行均田制,庶民依据户籍授田。人三岁以下者为黄,四岁为小,十六岁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丁男和十八岁以上的中男授田一顷。其中二十亩为永业田,可以传给子孙,八十亩为口分田,死后要还官。老男、残废、重病者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这些人如为户主,加授永业田二十亩。和尚、道士授口分田三十亩,尼姑、女冠(女道士)授口分田二十亩。工商业者的永业田、口分田减半授给;若在狭乡(人多地少地区)则不授。狭乡农民亦减半授田。贵族和官员授田另有规定:最多者为亲王,可授永业田一百顷,最少者为武骑尉,可授永业田六十亩。各级官员另有数量不等的职分田,以其收入作为俸禄的一部分。各级官府还有数量不等的公廨田,以其收入作为办公费用。职分田和公廨田在原任官离职时,则由新任官接管,不得出卖。土地买卖受到严格控制。但官僚贵族的永业田和赐田可以出卖;百姓的永业田在人死家贫无力埋葬时亦可出卖;百姓的口分田在由狭乡迁往宽乡,或者卖充住宅、邸店、碾硙时,亦可出卖。买地者不准超过本人应占田限额。唐代的均田制和前代一样,是在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上实行的,并不触动地主占有的大量土地。所谓授田,主要是从荒地上调拨。地主占田往往逾限,而农民大多授田不足额,甚至有些地区每户农民有田不过十亩、五亩。虽然如此,但农民在均田制下毕竟得到了一些土地,而且均田制禁止随意买卖土地和无限占田,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的作用。所以均田制的实行对唐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租庸调法 租庸调法是唐前期的主要赋役制度,是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租庸调按丁征收。每丁每年交纳粟二石,称为租。每年植桑区交纳绢二丈、绵三两,种麻区交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为调。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闰月加二日。如果不服徭役,每天折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为庸。如果政府额外加役,十五天免调,三十天租调全免。额外加役最多不能超过三十天。隋朝规定五十岁以上的人才能以庸代役,而唐朝将此加以推广并制度化,并规定了役期的最高天数。这些都使农民有较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法律
  唐代法律分为律、令、格、式四种。律是刑法典。令是关于国家各种制度的规定,如《户令》、《田令》等。式是各项行政法规,办事细则,如《水部式》等。格是对律、令、式所做的补充和修改。律、令、格、式互为补充,以律为主,同时并行。唐律是直接从隋《开皇律》发展而来的。唐律从唐高祖时开始制订,到唐太宗时修订完成。唐高宗永徽年间,又对律文加以解释。释文称为“疏”,具有和“律”同等的效力。二者合编,称为《永徽律疏》,后世称之为《唐律疏议》。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封建法典。唐律分十二篇,共五百零二条。刑名有笞、杖、徒、流、死等五种。在量刑定罪上,唐律比隋律又有所减轻。唐律的基本精神是维护封建统治,亦把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定为“十恶”。对属于“十恶”的罪要严惩,而且大多不能减、赎,有些甚至遇大赦也不能免罪。为了保证封建国家的剥削,唐律对隐匿户口、谎报年龄、私自出家以及不按期交纳租调服徭役者,规定了各种刑罚。唐律还规定了贵族、官僚、平民、部曲以及奴婢在法律上的不同地位。贵族、官僚犯罪可以减罪、赎罪以及用官抵罪。平民如果冒犯贵族、官僚,要加等治罪。主人可以任意殴打部曲甚至打死。主人只要报请官府,就可以杀死奴婢。
  二、贞观之治
  唐高祖李渊只当了九年皇帝就将皇位传给次子李世民,自己退入后宫当太上皇去了。李世民为建立唐朝立有巨大军功。他与其兄、太子李建成都有继承皇位的要求,明争暗斗激烈。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李建成,争得太子之位。不久,其父又将皇位传给他。他即位后,于次年改元贞观。贞观共二十三年,当时的政治比较清明,经济由恢复而迅速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国力强盛,边境安宁。史家称此时为“贞观之治”,被认为是中国封建时代少有的“太平盛世”。李世民死后,谥号为“太宗”,史称唐太宗。唐太宗(626—649)是中国古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所谓“贞观之治”,除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有所发展之外,还有如下的四个重要特点:
  1.唐太宗君臣论治
  唐太宗经常与其大臣们论古说今,总结历史经验,以改善统治。他很重视强盛的隋朝在短时间内土崩瓦解一事,经常议论隋亡的教训,并引以为戒。他们还议论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参与论治的主要有魏征、房玄龄、杜如晦、褚遂良、马周等人。唐太宗曾多次引用荀子的话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①魏征也曾说,强盛的隋朝之所以速亡,就是由于隋炀帝“驱天下以从欲,罄万物以自奉”,“徭役无时,干戈不戢”,所以“载舟覆舟,所宜深慎。”②他们认识到一个政权如果过分暴虐,使人民无法生活下去,就会被人民推翻,所以对人民的剥削压迫要有节制,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唐太宗君臣论治的范围很广,涉及到加强、巩固封建统治的各个方面,其主要内容多收入《贞观政要》一书。因而该书深受后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
  2.选练举贤
  选贤任能 唐太宗在用人方面坚持“选贤任能”的原则,不因亲故而取庸劣;不因关系疏远或曾是政敌而舍贤才。不拘一格,因材致用,因而从各阶层、各集团搜罗了许多人才,他重用的一批大臣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李勣等,都是当时杰出的政治家或军事家。
  唐太宗认为地方官直接管理人民,与天下治乱有直接关系,所以非常重视对地方官吏的任用和考察。他把各地都督、刺史的姓名写在宫内屏风上,随时记其功过,以备奖惩。兼听纳谏 唐太宗很重视听取大臣的意见,注意兼听众议,虚心纳谏。他还鼓励大臣直言极谏,因之一时朝廷上出现了良好的政治风气。大臣魏征曾对唐太宗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①唐太宗很赞成此说。常对太宗进言的大臣以魏征最为著名,而且敢犯颜而谏。太宗有时想不通,十分生气,甚至还很恼恨;可是转念一想,又认为魏征是对的,接受了魏征的意见。后来魏征去世,太宗十分难过,也很怀念魏征。太宗曾对大臣们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②太宗兼听纳谏,纠正了不少错事或错误意见,防止了一些可能发生的问题,使政治保持清明。
  3.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唐太宗时,君臣们都很重视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方针政策。太宗曾对大臣们说:残酷剥削人民的“亡国之主”是咎由自取。如他说:“齐主(北齐后主高纬)深好奢侈,所有府库用之略尽,乃至关市无不税敛,朕常谓此犹如馋人自食其肉,肉尽必死。人君赋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齐主是也。”③唐初的赋税徭役都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是力役减轻了很多。在征发力役时,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唐太宗即位之初,关东、关中各地连续数年发生水旱霜蝗等灾,灾民很多。太宗下令免除受灾地区的租赋,开官仓赈恤,并准许灾民到非灾区就食,还拿出御府金帛为因灾荒而出卖子女者赎回其子女。为减轻人民负担,太宗精简政府机构,把中央官员从二千余人减少到六百余人,并省了许多州县,还节约了政府开支。唐太宗曾派使者到突厥,用金帛赎回隋末被突厥虏去的男女八万余人,还放出宫女三千多人回到民间,这些都对稳定社会秩序、增加社会劳动人手起了作用。为解决耕畜不足,曾与突厥等少数民族“互市”,换取了大量马、牛,用以耕田。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再加上广大农民的辛勤劳动,使农业生产连获丰收,米价最低时每斗不过三、四钱,流散的人民逐渐返回故乡。社会生产逐步恢复、发展,出现了一派太平景象。
  4. 华戎同轨 爱之如一
  在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方面,唐太宗虽曾多次派兵反击突厥、吐谷浑等的侵扰,并进而征服了突厥、吐谷浑等,但他主要还是采取以怀柔为主的羁縻政策。他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①对于依附的各族,他一般不改变其生产方式,社会制度,注意保存其部落体制,尊重其习俗。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羁縻府州,任命各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等,以统辖本族。不但基本上不征税,而且还经常给各族贵族以大量赏赐。对于归附的少数民族首领也很信任,不少人被授以高级官职、册封爵位。还帮助他们的部属,发展生产,稳定社会秩序。他通过“和亲”的方法,进一步发展民族关系。又开通通往西域的大碛道和通往北方边疆地区的参天可汗道,以加强内地与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唐太宗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政策是比较成功的,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也为唐朝树立了声威。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
  三、武则天主政
  1.则天称帝
  武则天(624—705),名曌(同照),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其父武士彟(huò获),隋末为武官,从李渊进入长安。唐初,官至工部尚书。武则天自幼聪慧机敏,兼通文史。太宗时入宫为才人,时年十四。太宗死,她削发为尼。
  高宗即位,召入宫为妃。永徽六年(655年),废王皇后,立她为皇后。则天自入宫后,因高宗长期生病,她即参预国政,不久又掌握大权,与高宗并称“二圣”。弘道元年(683年),高宗死,立第七子(则天所生)李显为帝,是为中宗,则天以皇太后临朝称制。次年,废中宗,立豫王李旦(高宗第八子,中宗母弟)为帝、是为睿宗,则天继续临朝称制。这时,一些失意官僚以徐敬业为首①,打出拥护唐朝李氏的旗号,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掌权,叛军众至十余万人,一度攻下润州(今江苏镇江)。则天坚决以武力镇压,当年即将叛乱平定。永昌元年(690年),则天又废睿宗,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自称“圣神皇帝”。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武氏政绩
  武则天自入宫为妃掌权,到自立为皇帝,共主政五十余年。旧史骂她“牝鸡司晨”,给她编织了许多罪名。甚至说“武后之恶,不及于大戮,所谓幸免者也。”可是实际情况并不如此。她主政时,基本上继续推行唐太宗时的各项政策,因之使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进一步发展,为此后唐玄宗时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基础。她的主要功绩如下:削弱士族,扶植庶族 武则天打击削弱士族势力,提拔重用了许多庶族出身的官吏。废除唐太宗时所撰《氏族志》,另修《姓氏录》。打破以往士、庶界限,按照现任官职的高低,另立门第序列。以高级贵族至尚书仆射之姓为第一姓,文武二品及知政事三品为第二姓,都以品位高下序其等级,共九等。凡有军功至五品的,不论出身,都升入谱中,列为“士流”。削弱士族,扶植庶族,具有进步意义。改进科举制度 武则天增加进士科的录取人数,开创殿试制度,亲行殿试。以文词取士,不重经学。还曾增设武举。这些做法都为庶族地主知识分子和有文武才能的人大开仕进之门。选贤任能 武则天很喜欢正直而有才能的人,又肯破格选贤任能。当时的名相狄仁杰、张柬之,后来开元时期的名相姚崇、宋璟等,都是她选拔的,有的得到重用。徐敬业举兵反叛时,发表了一篇《讨武曌檄》,此文措词激烈,用语刻毒,不仅历数则天种种“罪恶”,还对她个人的品德及私生活进行了恶意歪曲和疯狂攻击。最后还骂她“包藏祸心,窃窥神器。”而以“试观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这样的语句煽动人们反对她。可是则天读此檄文之后,不仅未发怒,相反的却询问写此檄文的是谁。在得知是一曾任八品小官的骆宾王所写时,她惋惜并抱怨说:“宰相之过也。人有如此才而使之流落,不偶乎!”①勤课农桑 武则天很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一再下令勤课农桑。州县田畴垦辟,户有余粮的,官长可得升迁;为政苛滥、户口流散的,官长要受惩罚。在她统治期间,户口增殖,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四、玄宗励精政事
  1. 李唐复国
  则天主政期间,李氏皇族、宗室和许多保守派官僚都激烈地反对她,欲将她置之死地而后快,因之朝内朝外和宫廷之中,斗争剧烈而残酷。武则天杀死了不少以欲“报先帝之恩,卫吾君之子”②为己任的反对派人物。当然其中也有诛杀不当之事。这在当时,成为她的重要“罪状”。又她重用的大臣周兴、来俊臣、索元礼等,结党营私,乱杀无辜,亦成为反对派反武则天的口实。神龙元年(705年),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等发动政变,夺了则天之权,迎中宗李显复帝位,废“周”国号,恢复李氏的“唐朝”,中宗为则天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则天不久病死。唐中宗复位以后,皇后韦氏掌权,她勾结武三思,逐杀张柬之等大臣,又毒杀中宗,立重茂为帝(殇帝),自己临朝称制。就在此时,李隆基发动政变,杀韦后及其党羽,拥睿宗李旦复位。李隆基是李旦之子,被立为太子。李旦在位两年,即传位给李隆基,自称太上皇。
  2.开元盛世
  李隆基(685—762),即唐玄宗,史称唐明皇①。他在诛除韦后之前,已封临淄王,曾任中央和地方许多官职,经历过不少政治斗争,有较丰富的政治和社会经验。即帝位后,励精图治,先后任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为宰相,革除积弊,改善吏治,发展生产。在他统治的前期开元年间,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唐玄宗即位之初,即采取措施,保持了政治上的稳定。曾裁汰冗员,裁减闲散机构,慎选官吏,整顿吏治。又曾亲自复试吏部新任县令,斥退不合格者四十余人。唐玄宗重视农业生产。开元三、四年(715、716年),关东连续发生严重的蝗灾,他接受姚崇的建议,派出专使督察州县大力捕蝗,大大减轻了灾害。另外还在各地大兴屯田,加强对农田水利的管理。高宗以后,府兵制逐渐破坏。开元十一年,玄宗废府兵番上宿卫制,改用募兵制,即招募壮士充任中央宿卫。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又募人戍边。这样的兵制改革,节省了番上、戍边往来于途的大量人力物力消耗,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开元时期是唐朝最隆盛的时期。史书上说:“贞观之风,一朝复振。”②
  五、唐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唐代前期的社会经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之后,就开始迅速发展。
  1.农 业
  推广铁器牛耕 唐朝的农业迅速发展,其重要原因之一是铁犁牛耕进一步推广。在黄河流域乃至今甘肃、新疆地区,铁犁牛耕已普遍用于农业生产。关于这一情况不仅在文献中有记载,在一些墓葬和敦煌、榆林石窟的众多的壁画“牛耕图”中,都有反映。其中多数为二牛抬杠,用长单直辕犁;少数用一牛耕田,犁有双长直辕,亦有短曲辕。犁均为铁制,多使用犁壁(鐴土)。这时在江南地区也推广牛耕,并使用曲辕犁。(唐)陆龟蒙《耒耜经》中详细记载了江东(今江南)所用曲辕犁的结构和使用功效。曲辕犁比直辕犁轻巧,犁辕上躬,便于深耕;牵引点低,犁架平稳;犁辕缩短,回转方便。这是古代步犁中最先进的类型。惟当时使用此种犁者极少,以用二牛抬杠者为最多。据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这时边疆地区也在推广铁犁牛耕。
  兴修水利 唐代的水利事业有很大发展。唐前期见于记载的重要水利工程有一百六十多处。遍布于黄河中下游之南北,南到淮水和长江流域。一般渠塘,可溉田数百顷。如开元时在文水(今属山西)所修甘泉渠等,溉田数千顷。在彭山(今四川眉县)、武陵(今湖南常德)所修堰渠,各溉田一千余顷。所用灌溉工具也有进步,如辘轳、桔槔、翻车等传统汲水工具,已被普遍使用。此外,还在江南水田地区出现了一些新的灌溉工具,其中主要的有水车和筒车。水车和筒车相似,都是用巨型木轮缚若干木桶或竹筒于轮上,随水流转动,将河水汲至高处水槽中,引入沟渠浇灌。水车在北方也有推广。水碓、水磨、水碾也在广泛的使用。水利事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粮食加工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垦田与产量 唐初田地荒芜的很多,后来逐渐垦辟。至天宝年间,许多高山深谷地带也开垦出来,垦田面积达八百五十万顷。粮食亩产量也有增加。天宝八年,官仓存粮达九千六百万石。青州、齐州一带,米价最低时每斗才五文。
  2.手工业
  唐代的手工业可分为官营和私营。官营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在唐代手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央主管官营手工业的最高机构是工部。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一般不在市场上出售,只供皇室和官府消费。官营手工业中的劳动者有工匠、刑徒、官奴婢、官户、杂户等。官营手工业规模较大,分工较细,又有最好的工匠从事生产,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但官营手工业强制性劳动的特点突出,束缚了工匠们的劳动积极性。私营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主要是农村的家庭手工业,其产品在纳税后自用有余时,也在市场上出售。手工业作坊大多集中在城市,有纸坊、毡坊、酒坊、铜坊、染坊、绫锦坊等。有的作坊规模很大,如定州(今河北定县)富豪何明远,“家有绫机五百张”。①由于政府征调手工业者到官营作坊服役,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主要手工业部类 唐前期的主要手工业有纺织业、陶瓷业和矿冶业等。纺织业中以丝织业和麻织业最为重要。丝织品的主要产地仍在今河北、河南一带。主要品种有绢、绫、锦、罗、绮、纱等,花色繁多,图案精美,色彩鲜艳,织造精巧。当时生产的布绝大多数是麻布,麻织品盛产于南方,黄州(今湖北黄冈)的赀布是其中的上品。毛织品主要产于今西北地区。棉织品主要产于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和岭南一带。当时棉布称为白叠布,已在内地销售。唐代的印染技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夹缬、蜡缬、绞缬等印染方法都广泛流行,印染的花纹十分精美。陶瓷业在唐代有很大发展,制瓷技术亦有很大进步。越州(治今浙江绍兴)的青瓷类玉类冰,邢州(治今河北邢台)的白瓷类银类雪,昌南镇(今江西景德镇)的青瓷、白瓷,四川大邑的白瓷,都很有名。陶器以唐三彩最为著名。这是一种造型生动、色彩艳丽的铅釉陶器,因主要是青、绿、黄三色,故名三彩。唐代采矿业比较发达,主要矿产有金、银、铜、铁、锡、铅、矾、水银、朱砂等。铸造业的规模以铸钱业为首。玄宗时,政府有铸钱炉九十九处,每年铸钱三十二万七千缗。另外还有许多私人盗铸钱。唐代的金属制造加工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武则天时曾在洛阳铸造高达一百零五尺的天枢,其下还有周围一百七十尺的铁山。盛唐的一些精美的金银器,采用了铸造、切削、抛光、焊接、铆、镀、刻凿等工艺。当时可能已有了手摇脚踏的简单车床。
  3.商业与交通
  唐前期,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交通也迅速发展。商业与市集 当时的城市仍以政治性城市为主,纯商业性城市极少,但所有政治性城市都在程度不等地迅速增加商业城市的性质。京城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最大的商业城市。长安城周围七十多里,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等三部分构成。外郭城是居民区和工商业区,共有一百零八坊和东西两市。坊是住宅区,市是工商业区。市内出售货物的店铺称“肆”,经营同类货物的肆集中在同一区域,称“行”。东市有二百二十行,数千肆,四周还有许多为商人存放和批发货物的邸店。西市比东市更繁华,而且外商云集,“胡风”甚盛。当时各大城市和州以及多数县的治所都设有市。在乡村也有定期进行交易的场所,称为“草市”、“墟”或“集”。国内交通 唐代的交通相当发达。国内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东至宋(今河南商丘)、汴(今开封),远达山东半岛;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成都;西北至凉州(今甘肃武威),远通西域;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南至荆(今湖北江陵)、襄(今襄樊),远达广州。国内水路交通有大运河贯通南北,黄河、淮河、长江与南方的许多河流湖泊形成纵横交错的水道网。国内海运也初具规模,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沿海航线。唐代驿传制度也有很大发展。在水陆交通要道上,大约每三十里设一驿,全国共有驿一千六百四十三所,其中陆驿一千二百九十七所,水驿二百六十所,水陆相兼驿八十六所。陆驿备有马,水驿备有船,以供官吏往来和文书传递。在水陆交通线上,还有私人开设的旅店,接待来往客商,供给食宿和马匹等。国外交通 唐与国外的交通亦甚发达。主要交通线有西北的陆路和东南沿海的海路。陆路由洛阳、长安经河西走廊、西域,通往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东南海路从广州、扬州、登州(今山东蓬莱)、楚州(今江苏淮安)、明州(今浙江宁波)等港口可达东南亚各国以及新罗、日本、波斯、大食等国。
  六、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唐前期,疆域辽阔,东至大海,西越葱岭、巴尔喀什湖至咸海,南至南海诸岛,北越贝加尔湖,超过了汉朝极盛时期的疆域。辽阔的边疆地区民族众多,唐朝在这些地区设置了许多都护府、都督府,以行使权力。一些少数民族建立过地方政权,唐朝与这些地方政权有密切的联系。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1. 统一大漠南北
  唐代活跃在大漠南北的少数民族主要是东突厥、回纥和黠戛(xiá jiá 侠夹)斯。东突厥 隋末唐初,占据大漠南北的东突厥屡次攻掠内地,成为唐朝的重大威胁。唐高祖曾被迫考虑迁都。唐太宗即位之初,东突厥骑兵深入到长安附近。为消除东突厥的威胁,唐朝训练了精锐的部队,积聚了大量的物资,并稳定内部,准备反击突厥。此时,由于东突厥对依附于它的少数民族进行残酷压榨,薛延陀①、回纥等部起而反抗,摆脱了东突厥的统治。奚、霫、契丹等也脱离东突厥,投向唐朝。东突厥内部也发生了严重矛盾,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不和;再加上连年有灾,牲畜大量死亡,东突厥的势力大大衰落。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派李靖、李勣等率十万大军,六路出击,大败东突厥,突利可汗投降,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灭亡。唐朝将归降和被俘的突厥人安置到漠南,在原属突利可汗之地设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在原属颉利可汗之地设定襄、云中两都督府,任命东突厥贵族为都督,统率部众。其余来降的酋长也都授以官职。原臣服于东突厥的各族在摆脱其统治后,转向唐朝。唐朝采取怀柔政策,对来归附者不加歧视。唐太宗因而得到各族的拥载,被尊为“天可汗”。高宗时,东突厥复兴。此后,与唐时战时和。天宝四年(745年),被回纥灭亡。回纥 回纥是铁勒的一支。起初居住在娑陵水(今蒙古国色楞格河)、嗢(Wà袜)昆水(今鄂尔浑河)流域及天山一带。公元六世纪中叶起,先后依附于突厥和薛延陀。贞观二十年,配合唐军灭薛延陀,并占据其大部分土地。次年,回纥首领吐迷度被唐封为瀚海都督兼怀化大将军,吐迷度自称可汗。安史之乱时,回纥曾助唐平叛。贞元五年(789年),改名回鹘(hù胡)。回鹘最强盛时,其领地东起额尔古纳河,西至阿尔泰山,南至漠南。开成五年(840年),回鹘内部纷争,黠戛斯乘机灭亡回鹘汗国,①回鹘人大部分西迁。
  2.经略西域
  安西四镇 唐太宗在统一大漠地区之后,即向西进军。贞观九年(635年),唐将李靖在今青海地区击降吐谷浑。此后,唐军继续向西进军,与西突厥争夺对西域的控制权。贞观十四年,唐将侯君集率兵灭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鄯善一带),以其地为西州,在交河城(今吐鲁番西北)设安西都护府。贞观十八年,唐灭焉耆。贞观二十二年,又灭龟兹(今库车),西域诸国纷纷摆脱西突厥,投向唐朝。显庆三年(658年),唐把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城,统辖龟兹、于阗(今和田)、疏勒(今喀什)、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等四镇②。此即著名的安西四镇。西突厥 西突厥占地很广,东起今新疆巴里坤湖,西至中亚的里海,南达巴基斯坦之北,东北至阿尔泰山。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阿史那贺鲁统一西突厥各部,自称沙钵罗可汗,多次与唐发生战争。显庆二年(657年),唐派将军苏定方等进攻西突厥,沙钵罗可汗战败被俘,西突厥灭亡。唐在其故地设昆陵(在碎叶水①东)、濛池(在碎叶水西)两都护府,均以突厥贵族为都护。长安二年(702年),唐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以北)设北庭大都护府,统辖昆陵、濛池两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地区。安西大都护府则管辖天山以南地区,两大都护府是唐在西域的最高统治机构。

  3.唐蕃和亲
  吐蕃(bō播)是今藏族的祖先。公元六世纪后期,在今西藏西南部建立奴隶制国家,其王称赞普。七世纪初,赞普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都于逻些城(今拉萨)。他数次遣使向唐求婚。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以文成公主入吐蕃和亲,嫁与松赞干布。唐高宗时,又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从此确立了吐蕃对唐朝的臣属关系。景龙元年(707年),唐中宗又以金城公主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唐蕃“遂和同为一家。”①
  高宗总章三年(670年)以后,吐蕃与唐时战时和。长庆元年(821年),吐蕃遣使请求会盟。于是双方在长安会盟,约定各守境土,不相侵犯。次年,唐穆宗又遣使到吐蕃,与之会盟于逻些。长庆三年,吐蕃赞普为纪念这次会盟,建立“唐蕃会盟碑”。②此碑至今尚存于拉萨大昭寺前。自文成公主入吐蕃,带去了许多书籍、精致的手工艺品、药物以及菜种等。唐高宗时,又给吐蕃送去蚕种,并派去了许多会造酒、碾、硙、纸、墨等的工匠。内地的历法、算学、医学、文学、音乐、佛教等在吐蕃传播,茶叶等也大量输入吐蕃。这些都对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吐蕃的马匹、金器、药材等也输入内地。长安的不少妇女喜欢模仿吐蕃人在脸上涂赭红色,称“吐蕃妆”。
  4.册封南诏
  唐朝时期,在今云南一带居住着许多民族,其中最主要的是乌蛮和白蛮。七世纪后期,乌蛮征服洱海一带的白蛮,在那里建立了六个不相统属的政权,史称“六诏”。其中的蒙舍诏在最南边,又称南诏。后来南诏吞并其他五诏,建立南诏国,以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附近)为都城。唐朝封其首领皮逻阁为云南王。南诏与唐时战时和。乾符四年(877年),双方恢复和好关系。南诏最强盛时,曾占据今云南大部,四川、贵州一部以及今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的部分地区。天复二年(902年),南诏执政大臣郑买嗣推翻蒙氏王朝,建立大长和国(902—928年),南诏灭亡。南诏对促进其境内各民族的联系及其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都起了积极作用。南诏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受唐朝的影响很深,内地的文化及建筑、丝织技术等都传入南诏。南诏的生金、丹砂、浪剑、白叠布等各种土特产和音乐等也传入内地。
  5.经营东北
  经略辽东 唐初辽东地区仍在高丽的控制之下。当时朝鲜半岛中南部还有另两个国家,即百济和新罗。唐太宗曾亲征高丽。唐在新罗的配合下,于高宗显庆五年(660年),破百济;乾封三年(668年),灭高丽。唐在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作为这一地区的最高统治机构。后迁辽东(今辽宁辽阳),再迁新城(今抚顺)。靺鞨、室韦、契丹、奚 唐代在高丽以北以西,居住着靺鞨、室韦、契丹、奚等少数民族。靺鞨是今满族的祖先,古称肃慎、挹娄、勿吉。隋唐时称靺鞨,分为数十部,其中最著名的是粟末、黑水两部。粟末部居于粟末水(今松花江)流域。圣历元年(698年),粟末首领大祚荣自立为振(一作震)国王。先天二年(713年),唐玄宗在其地设忽汗州都督府,以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此后,粟末靺鞨即称渤海国。都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东京城),其疆域北至黑龙江,南至朝鲜半岛北部,西至今吉林西部、东越乌苏里江至海滨。渤海国的政权组织、制度深受唐朝影响,并派留学生至长安,大量吸收唐文化和先进技术,与唐的经济、文化往来很密切。黑水部因居于黑水(今黑龙江)一带而得名。唐玄宗时,在其地设黑水都督府,以其首领任都督。室韦居于今黑龙江上游和额尔古纳河一带,唐初归附。唐在其地设室韦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契丹游牧于辽水流域,唐初归附。唐在其地设松漠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奚居于濡水(今滦河)上游,唐初归附。唐在其地设饶乐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
  七、唐与外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唐代经济、文化空前发展,与外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远远超过前代。所交往的国家遍及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部分地区。
  1.东亚
  新罗 唐与新罗的关系很密切。新罗原居朝鲜半岛东南部,在唐前期,统一了朝鲜半岛的大部,史称“统一新罗”。其商船经常往来于朝鲜半岛与中国的山东、江苏之间。唐从新罗输入药材、皮毛、金银和工艺品等,向新罗输出丝织品,茶叶、瓷器、药材、书籍、精致的金银器物等。新罗在文化方面深受唐朝的影响。新罗派到长安的留学生是所有外国留学生中人数最多的。中国的文化典籍大量传入新罗。朝鲜古代没有文字,最早使用的是汉文。七世纪时,新罗人薛聪利用汉字字形作音符,创制了“吏读”,以帮助阅读汉文。雕版印刷术在唐末五代时传入新罗,佛教也由唐传入新罗。新罗的天文,历法、服饰、艺术、建筑都受唐朝的影响,各项制度也大都模仿唐朝。朝鲜文化也传入中国。如唐太宗十部乐中就包括“高丽乐”。日本 隋唐时期,日本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从隋朝时起,即不断派人到中国学习,到唐朝时达到高潮。日本先后派出遣唐使十三次,另外还有未能成行的及迎送使节的迎入唐使和送唐客使六次,共十九次。①每次派出的遣唐使团多达百人以上,有时多至五百余人。其中有不少留学生、学问僧,他们长期在唐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中国的许多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俗习惯等,通过他们传入日本,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深受唐朝影响。起初日本没有自己的文字,使用汉字记事。九世纪时出现的日文字母“平假名”、“片假名”就是根据汉字创制的。相传平假名是学问僧空海所创,片假名是留学生吉备真备所创。日本的城市建筑深受唐朝影响,平城京(今奈良)即仿唐长安修建。中国的丝织品、瓷器、文具、文化典籍等大量输往日本。日本的彩帛、香药、珍宝等也输入中国。
  在唐代中日交往史上最著名的人物是日本的阿倍仲麻吕和中国的鉴真。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唐玄宗时来中国留学,在中国五十多年,担任过唐朝的高级官员,工诗文,与王维、李白等是密友,后逝于长安。鉴真和尚俗姓淳于,扬州人,曾主持扬州大明寺。唐玄宗时,应日僧之请前往日本传授戒律①。十多年间,五次东渡都失败了,第六次东渡方获成功,此时他双目已失明。
  他除在日本传授戒律外,还将大量佛教经典、建筑技术、雕塑艺术以及医药书籍等传入日本,对日本的医学、雕塑、美术和建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后逝于奈良唐招提寺。
  2.东南亚南亚
  东南亚诸国 东南亚诸国在今中南半岛上的,有林邑(今越南南部)、真腊(今柬埔寨)、堕和罗(今泰国南部)、骠(今缅甸南部)等国;在今马来半岛上的有盘盘、狼牙修等国,在今印度尼西亚的有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诃陵(今爪哇)等国。这些国家都曾遣使与唐通好,有船只航行到中国。这里的香料、珠宝、棉布、犀牛、大象等,都输入中国;中国的丝织品、瓷器和工艺品也大量运往这些国家。玄奘南亚求经 南亚的国家很多,最重要的有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天竺(今印度)、罽宾(今巴基斯坦北部)、尼婆罗(今尼泊尔)等,都与唐朝有经济和文化联系。如师子国的船经常来广州,是当时来我国的最大的船只。天竺的天文、历算、医学、音乐、舞蹈、佛学、制糖技术,罽宾的珠宝、名马以及犍陀罗艺术等,相继传到我国。我国的丝织品、纸张、造纸术等也传到南亚诸国。唐与天竺的文化交流主要是围绕佛教进行的。当时中国的许多僧人曾前往天竺求经,其中最有名的是玄奘。玄奘,俗姓陈,河南缑氏(今偃师南)人。贞观元年(627年),他为到天竺求经,从长安出发,途经今新疆、中亚,访问了今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国。他在佛教学术中心那烂陀寺(今印度伽雅城西北)等地研习佛学,成为佛学大师,获得很高的声誊。贞观十九年(645年),他返回长安,带回梵文佛经六百五十七部,后译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他又撰《大唐西域记》一书,记载旅途所见所闻一百三十八国的历史和地理等,这是研究中古时代中西交通和中亚、南亚以及西亚部分地区历史、地理的宝贵资料。
  3.中亚西亚
  波斯 波斯(今伊朗)是西亚的重要国家,地当丝绸之路的孔道。唐初即与波斯有使节往来。高宗时,波斯遭大食侵略,王子卑路斯曾来唐求援。波斯被大食灭亡后,波斯反抗大食的政治势力仍继续以国家的名义遣使来唐。许多波斯商人来唐经商,不少人留居长安、扬州、广州等地。波斯商人把珠宝、香料、药材等输入中国。中国的丝织品、瓷器等也大量输往波斯。
  大食 大食是阿拉伯帝国在中国史书上的名称,最强盛时领土横跨欧、亚、非三洲。在中亚与唐为邻。唐高宗时,大食即遣使来唐。此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通过陆路和海路发展迅速。许多大食商人来中国经商,长安、洛阳、扬州、广州、泉州等地都有他们的集居地。他们运来香料、药材、珠宝等。大食的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建筑术等也传入中国。中国的丝织品、瓷器等,大量输往大食。造纸术、炼丹术、医学、养蚕和丝织技术也传入大食,并再传至其它地区。
  八、安史之乱
  1.安史之乱的原因
  安史之乱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兼并严重;边防节度使权力过大,成为强大的地方势力;中央统治集团日益腐朽。土地兼并严重是和均田制的破坏密切相关的。唐初实行均田制时,并未改变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的状况,土地可以在各种名义下买卖,因而只能延缓而不能阻止土地兼并。后来均田制逐渐废坏,土地兼并日益发展。到唐玄宗后期,土地问题日益严重,许多失去土地的农民四处逃亡,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基础。边防节度使的权力膨胀是和府兵制的破坏分不开的。唐初,府兵的地位高,待遇好,因而兵源稳定。高宗以后,征战频繁,府兵戍边、出征往往逾期不得轮换,而其优厚待遇多被取消,府兵逃避征调或逃亡的很多。于是唐玄宗时废除了府兵制,普遍实行募兵制。招募而来的士卒长期驻守边疆,与边将关系密切,因而极易成为边将的私人武装。同时边将的权力也在逐渐加强。睿宗景云元年(710年),开始在边地设节度使。至天宝元年(742年)时,共设平卢、范阳、河东、朔方、河西、陇右、北庭、安西、剑南等九节度使及岭南经略使。他们各领兵二、三万至八、九万,并由起初只管军事发展到兼管行政、财政,集大权于一身,成为强大的地方势力。而此时唐玄宗已怠于政事,沉缅于酒色歌舞,穷奢极欲。政事则先后委于宰相李林甫、杨国忠。李林甫口蜜腹剑,勾结宦官,妒贤嫉能,他掌权十九年,政治日益黑暗。他死后,杨贵妃的族兄杨国忠为相。他结党营私,贿赂公行,政治更加黑暗。朝廷直接掌握的武力也大为削弱,代替府兵的彍骑缺乏训练,战斗力差,无论数量、质量都远逊于节度使的武力。此时唐又与吐蕃、南诏多次发生战争。唐军攻南诏屡败,天下骚然,国力虚耗。
  2.安史之乱的经过
  安史之乱的主要首领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安禄山为营州柳城(今辽宁锦州)胡人,聪明能干,通晓六种少数民族语言。青年时代,在幽州节度使张守珪部下为低级武官,后升为高级将领。至天宝十载(751年)①,兼任平卢(治今辽宁朝阳)、范阳(治今北京)、河东(治今山西太原)三镇节度使。他竭力奉迎唐玄宗,拜杨贵妃为干娘,甚得唐玄宗的信任。他见唐朝政治腐败,武备松弛,即生叛变之心。史思明也是胡人,官至平卢兵马使,与安禄山关系密切。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与史思明在范阳起兵,假传“密旨”,以讨杨国忠相号召,发兵十五万,号称二十万。唐玄宗闻变之后,慌忙派封常清去洛阳募兵防守,又派高仙芝率兵屯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西)。二将都被叛军打败,退至潼关,为唐玄宗处死。唐玄宗又派哥舒翰领兵二十万守潼关。天宝十五载(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六月,破潼关,进占长安。唐玄宗仓惶出逃。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禁军哗变,杀死杨国忠,又迫唐玄宗缢死杨贵妃。唐玄宗逃往成都。太子李享逃到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即帝位,即唐肃宗,年号至德,遥尊玄宗为太上皇帝。唐肃宗即位后,依靠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的兵力,又调集西北各路军队,积极准备反攻。南面则有张巡和许远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鲁炅(jiǒng炯)坚守南阳,挡住叛军南下的通道,保障了唐朝江、淮财赋的来源。叛军到处掳掠屠杀,入长安后,也大肆杀掠,关中和各地人民纷起反抗,叛军在多处战斗失利。至德二载(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庆绪自立为帝。郭子仪乘机率十五万大军收复长安,不久又收复洛阳。安庆绪逃至邺(今河南临漳西南)。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大败唐军于邺城外,又杀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并乘胜再陷洛阳。上元二年(761年),史思明又被其子史朝义所杀。次年,唐在回纥兵的帮助下,夺回洛阳。史朝义退至河北自杀。安史之乱至此平息,前后共经历八年(755—763年)。
  3.安史之乱的影响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这以后,朝廷的权力日益削弱,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在民族关系方面,唐朝日益失掉“天可汗”的优势;吐蕃、南诏等民族政权不断侵犯唐朝;在经济方面,黄河流域遭到严重破坏,而江南的经济未遭破坏,日益发展,经济超过北方。
  九、唐后期的政局
  1.藩镇割据
  割据局面的形成 安史之乱平定后,藩镇势力不仅没有消除,相反却更加发展。唐朝无力彻底消灭“安史”的余部,只得任命“安史”降将为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治恒州,今河北正定),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治魏州,今大名),李怀仙为卢龙节度使(治幽州,今北京),史称“河朔三镇”或“河北三镇”,后来发展成为最强大的割据势力。安史之乱时,边兵大量内调,边防空虚,吐蕃、南诏乘机进扰。因而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又在西北,西南加强藩镇。为了巩固统治,在内地也实行“以方镇(藩镇)御方镇”的方针,在关中、关东、江淮流域广置藩镇,以求互相制约,防遏河朔,屏障关中,沟通江淮。可是这些藩镇往往不听命于朝廷,甚至自行任免官吏,自掌军队,自专刑赏,户口不报中央,赋税不交朝廷。于是逐渐形成“天下尽裂于方镇”的局面。有些节度使亦不由中央任命,而是父死子继,或由将士拥立。他们之间有时互相火并,有时联合对抗朝廷,成为唐朝重大的政治问题。朝廷对藩镇的斗争 唐朝曾多次对藩镇进行斗争,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德宗和宪宗时期的两次斗争。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请求继位,被德宗拒绝,于是李惟岳就和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联合发动叛乱。史称“四镇之乱”。德宗调兵平叛,梁崇义、李惟岳先后败死;但后来奉命平叛的卢龙节度使朱滔、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因对朝廷不满,也参加叛乱,致使叛乱规模越来越大。建中四年(783年),德宗调泾原(治泾州,今甘肃泾川)兵五千人援救被李希烈叛军围困的襄城。泾原兵途经长安时,因犒赏菲薄而哗变,德宗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泾原兵拥朱滔之兄朱泚(cǐ此)为首领,称秦帝,以兵围攻奉天。河中节度使(治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镇)李怀光来援德宗,亦与朱泚联合反叛。德宗又逃往梁州(今陕西汉中)。后依靠李晟、马燧等将领,收复长安,消灭了朱泚、李怀光等叛军。李希烈为部下毒死,朱滔、田悦等自动取消王号,表示服从朝廷,这场叛乱才告结束。但河朔三镇和淄青镇并未把任何权力交还朝廷,朝廷软弱,只好妥协。
  唐宪宗即位后,由于两税法的长期实行和大量转运江淮财赋,中央政府的财力增强,宪宗决心裁抑藩镇,于是再次展开了对藩镇的斗争。元和元年(806年),首先讨平了西川节度副使刘辟的叛乱。次年,又平息镇海节度使李琦的叛乱。元和七年(812年),魏博镇内讧,继任节度使田弘正归附朝廷,使河北的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加强了朝廷在与藩镇斗争中的地位。元和九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并派兵四处攻掠。次年,宪宗下令讨伐吴元济。元和十一年又下令讨伐与吴元济勾结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元和十二年,大将李愬在一个大风雪的夜晚,率兵奇袭蔡州(今河南汝南),活捉吴元济,平定了淮西。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和卢龙节度使刘总也先后归顺朝廷。元和十四年(819年)。朝廷又消灭了淄青的李师道。至此,藩镇暂时都服从中央的号令,但是藩镇割据的基础并没有被摧毁。唐穆宗时,河朔三镇再次叛乱,又割据一方。藩镇割据局面一直延续至唐朝灭亡。藩镇割据期间,藩镇与朝廷之间,藩镇相互之间,经常发生战争,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困难。朝廷能够控制的地盘日益缩小,只能加倍剥削、役使控制区内的人民;藩镇在其控制区内更是增加赋税、兵役、徭役,滥施刑罚,对人民实行残暴的军事统治。这些都阻碍破坏社会经济的发展,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宦官专权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斗争更加复杂激烈。宦官专权 唐朝初年,宦官人数不多,只管宫廷内部事务,不与闻国家大事。至唐玄宗时,宠信宦官高力士,四方所上表奏,都先经他看过,再转呈玄宗,小事就由他处理,大事才由玄宗裁断。玄宗还派宦官出使或监军,甚至率兵出征。从此,宦官开始掌权。不过当时宦官的权力还比较小,要听命于皇帝。安史之乱后,宦官逐步掌握军政大权,形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宦官能够专权的首要原因是他们掌管禁军。唐肃宗时,宦官李辅国由于拥立有功,开始掌管禁军。唐代宗时期,宦官程元振、鱼朝恩也先后掌管禁军。但此时宦官掌管禁军还未成为制度。唐德宗时,由于朱泚、李怀光等将领先后叛乱,统率禁军的朝臣白志贞无能,致使他认为文臣武将都不堪信赖,只有宦官最为可靠,于是设统率禁军的护军中尉二人,中护军二人,都以宦官担任。从此宦官掌管禁军成为制度。其次是宦官执掌机要。肃宗时,就曾让宦官李辅国宣传诏命,掌管四方文奏。代宗时,又设立执掌机要的枢密使,规定由宦官担任。于是宦官正式参预国家政事。两枢密使和掌管禁军的两中尉合称“四贵”,是最有权势的宦官,掌握了中央政府的军政大权。他们能够任免将相,地方节度使也有不少出自贿赂中尉的禁军大将,各道和出征军队中也都有宦官监军。甚至皇帝的生杀废立,也由宦官决定。唐后期的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都是宦官所立;顺宗、宪宗、敬宗、文宗均为宦官所害,昭宗也曾为宦官囚禁。南衙北司之争 宦官专权骄横,引起皇帝和朝官们的强烈不满,朝官和宦官之间不断发生斗争。宰相官署在宫廷以南,称为“南衙”;宦官所在的内侍省在宫廷北部,称为“北司。”史称此斗争为“南衙北司之争”。其中最为激烈的是发生在顺宗和文宗时期的两次斗争。永贞元年(805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王伾、韦执谊、刘禹锡、柳宗元、韩泰、韩晔、陈谏、凌准、程异等人,进行政治改革,史称“永贞革新”。这次改革的内容相当广泛,主要内容有免除民间的欠税和各种杂税,禁止官吏在正税以外额外进奉,罢去扰民的宫市,抑制藩镇割据势力,选拔人才,计划收夺宦官兵权等。改革受到了宦官和藩镇的联合抵制。在巨大的压力下,顺宗被迫退位称太上皇,立太子纯为帝(即宪宗),改革至此失败。王叔文先是被贬,后又被杀死;王伾死于贬所,韦执谊、刘禹锡、柳宗元、韩泰、韩晔、陈谏、凌准、程异等八人被贬为边州司马。这就是所谓“二王八司马事件”。唐文宗即位后,对宦官的专权非常不满。太和五年(831年),他以宋申锡为宰相,谋诛宦官。事泄,宋申锡被宦官反诬欲立漳王李凑为帝,结果文宗反而贬逐宋申锡。太和九年(835年),文宗又任用李训、郑注等,再谋打击宦官势力。起初利用宦官内部矛盾,除掉了韦元素、王守澄等大宦官。后来李训又在同年十一月,让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奏称大明宫左金吾大厅后石榴树上夜降甘露,诱骗仇士良等大宦官前往观看,准备在那里一举消灭他们。不料事泄,宦官派出禁军大杀朝官,李训、郑注、韩约和宰相王涯等都被杀。这次事件史称“甘露之变”。此后,宦官的权势更大,文宗直到死,都处于宦官监视之下。宦官势力延续百余年,直到唐末昭宗时,才被宰相崔胤借用宣武节度使朱温的兵力消灭。宦官专权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在政治方面,他们分帮结派,争权夺利,营私舞弊,以至废立皇帝,使政治更加黑暗混乱。在军事方面,各镇和出征军队中,都有宦官监军,破坏了军队的统一指挥,大大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削弱了朝廷对藩镇叛乱势力及民族反抗势力进行斗争的能力。在经济方面,宦官大肆掠夺百姓的田产,又通过“宫市”,强买货物,敲诈勒索。总之,宦官专权加重了人民的痛苦,使唐后期的政治和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3.朋党之争
  牛李两党的形成 在中央除宦官专权外,还有朋党之争。所谓朋党之争是指朝官们拉帮结派,互相斗争。其中最激烈,影响最大的是“牛李党争”。牛党是以牛僧孺、李宗闵和杨嗣复为首领的政治集团,李党是以李德裕和郑覃为首领的政治集团。牛李两党主要是由不同的仕进途径形成的。牛党是通过进士科进入仕途的官僚集团。牛僧孺、李宗闵、杨嗣复三人都是进士出身,主张选用官员应通过科举考试,首先应看文采,李党是通过门荫进入仕途的官僚集团,李德裕、郑覃都出身于关东士族,都是宰相之子,主张按门第选用官吏,重视经学。两党互相轻视,互相倾轧,进行着激烈的门户之争。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总的来看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是非问题。比较重要的有两个:一是如何对待科举取士。李党主张废进士科,按门第取士。牛党则赞成科举制度,反对按门第取士。在这个问题上,牛党胜于李党,因为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虽然也有弊病,但总比按门第取士要合理进步。二是如何对待藩镇割据。李党重视统一,主张以武力讨伐藩镇的叛乱。而牛党多主张对藩镇妥协姑息,只求平安无事,不求统一。在这个问题上,李党胜于牛党。因为藩镇割据对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民的生产、生活等,都有极大的危害。牛李党争从宪宗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宣宗时期,前后斗争数十年。斗争最激烈的时期是在文宗时期,当时两党势力不相上下,每逢议政,总是争吵不休。文宗对此也无可奈何。武宗时,李党得势,牛党的首领被贬逐到岭南。宣宗时,牛党重新得势,李德裕被贬逐,死于崖州(今海南省琼山)。至此牛李党争才基本结束。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是唐后期政治的三个特点。三者互相交织,使政治日益黑暗,阶级矛盾加剧,唐朝逐渐走向衰亡。
  十、唐后期社会经济的变化
  唐后期,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自北魏以来实行了近三百年的均田制被彻底破坏了,地主田庄迅速发展起来。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按丁征收赋税的租庸调法也随之废坏,出现了按财产收税的两税法。这些变化都是中国封建经济和赋税制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同时,南方经济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
  1.地主经济的发展
  均田制的瓦解 唐朝初年实行均田制时,虽有“田里不鬻”的规定,可是也规定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买卖。所以当时就存在着土地兼并的情况,不过还不太严重。武则天至玄宗时,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遭到极大破坏。至两税法实行,宣告均田制彻底瓦解,从此,土地兼并就不再受任何限制,大量的田地更加迅速地向地主手中集中。地主田庄的发展 随着土地兼并的发展,许多自耕农贫困破产,成为地主的佃户,地主由此而掌握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他们把一片片相连的土地组成田庄,进行生产和剥削。田庄又名庄宅、庄田、庄园、田园、田业、别业、别墅等。唐前期即存在田庄,安史之乱后,田庄在各地普遍发展起来,而且成为土地占有的主要形式。唐后期的田庄大致可分为皇帝私有的皇庄、政府所有的官庄、官僚贵族的田庄、一般地主的田庄、寺院的田庄等,其中多数是官僚贵族和一般地主的田庄。田庄的经营多采取租佃形式,即把土地出租给佃户,收取实物地租。佃户被称为客户、庄户、庄客等。他们受着沉重的压迫和剥削。
  2.财赋制度的改革
  财政危机 土地兼并的发展和均田制的破坏,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失掉土地,到处流亡,大量的农民脱离户籍,成为地主私家的佃农。安史之乱以后,这一情况更加严重。据统计,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国家控制的人口只有一千六百九十九万零三百八十六,其中纳税人口只有二百三十七万零七百九十九,与天宝十四载(755年)相比,国家控制的人口减少了三千五百九十三万八千七百三十三,纳税人口减少了五百二十一万零四百三十二。这种状况使封建国家的收入锐减,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唐朝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一是整顿均田制,把流民、客户重新安置在国家的均田土地上。但由于土地兼并迅速发展,恢复均田制的努力失败了,通过整顿均田制来解决财政危机的措施收效甚微。二是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如酒税、青苗钱、间架税、除陌钱、茶税、借商、白著等,扩大赋税剥削范围,这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八世纪后半期至九世纪初,从长安、洛阳附近到江淮地区,到处都爆发过农民起义。这些起义虽先后被镇压下去,但社会危机却日趋严重,唐朝的财政已面临崩溃。刘晏理财 唐朝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决定进行以财政和赋税制度为主的改革。乾元元年(758年),第五琦建议实行榷盐法。即国家在产盐区设盐院,居民凡以产盐为业者,免其杂徭,隶属于盐铁使,所产盐由国家统购专卖。人民私煮盐者判罪。盐价由每斗十文提高到一百一十文,国家赚钱很多,初步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上元元年(760年),刘晏任度支、铸钱、盐铁等使,后又兼任转运常平等使,进一步整顿财政。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三:(一)进一步改革盐法——撤消非产盐区的盐官,只在产盐区设盐官,统购亭户(产盐户)生产的盐,加价转卖给商人,任其运到各地出售。后来又取消州县加收的榷盐钱,禁止征收通过税,以保持盐价平稳,便于转运。这样,到代宗大历末年,盐税收入从初创时的六十万贯增加到六百余万贯,占财政收入的一半。(二)整顿漕运——为了由江淮向关中漕运粮食,他疏浚了运河,建造了坚固的漕船,并以盐税雇用船夫,不再在沿河州县征发丁役。另外,还继续使用行之有效的分段转输法。经此整顿后,不仅降低了漕运的运费,减少了损耗,提高了效率,而且还免除了沿河人民挽船的艰苦劳役。(三)实行常平法——在各道设巡院,以勤廉干练者为知院官,让其随时上报当地物价的涨落,政府遇贵则卖,遇贱则买;同时还让其每旬每月上报各州县的雨雪丰歉情况,在丰收地区,以高于市价的价格收买粮食;在歉收地区,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出卖粮食。这样就使政府能及时调整物价,稳定市场,政府也获得了大利。另外,刘晏还提前筹划各地的蠲(juān捐)免、赈济事宜,减少了逃亡现象。两税法 唐朝政府实行的一系列理财措施,虽然在一定时期缓解了财政困难,但并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赋税征收中的混乱现象和从根本上解决财政困难。因之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由于分夏、秋两季征收,所以称为“两税法”。两税法是对当时赋役制度较全面的改革。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是:一、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徭、杂税,但保留丁额。二、不分主户(当地土著户)、客户(外来户),一律以当时居住地为准登入户籍,交纳赋税。三、不再接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根据资产定出户等,按户等征收户税,定税计钱,折钱纳物,即以钱计算税额,折合成实物交纳;根据田亩数量征收地税,地税以大历十四年(779年)的垦田数字为准,交纳谷物。四、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纳税。税额初为其收入的三十分之一,后改为十分之一。五、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要在六月交完,秋税要在十一月交完。六、“量出制入”。中央根据财政支出的需要先做预算,定出总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全国没有统一的税率。两税法是一种比较适应当时情况及历史发展趋势的制度。它与当时土地高度集中,大多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佃户以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相适应。两税法由主要按丁口征税转向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这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新发展在赋税制度上的反映,是封建税制的一个重要改革,是税制的一大进步。两税法的进步意义:一、此法把租庸调和各种杂徭,杂税合并,建立了统一的税制,在一定时期内,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二、此法规定官僚、贵族、客户、不定居的商人都要纳税,这就扩大了税源。又此法规定按土地资产的多少征税,比租庸调不管居民有多少土地资产,一律按丁征税合理。这样的一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税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不合理状况。三、此法关于定税计钱、折钱纳税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四、建立了统一的税制,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但是两税法也有许多弊病。实行两税法后,土地兼并由于不再受任何限制而发展得越发严重。两税法规定量出制入,致使税额不断增加,而且后来两税之外又增加了许多苛捐杂税。两税法规定户税钱要折合成布帛交纳。后来由于货币不足,出现了“钱重物轻”的现象,即货币增值,物价下跌。刚实行两税法时,一匹绢值三千二、三百文,到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前后,仅值一千五、六百文。如果原来交纳一匹绢,此时就要交纳两匹,致使纳税者的实际负担增加。
  3.南方经济的发展
  安史之乱使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后来北方又有藩镇的割据混战,所以北方的社会经济屡遭破坏,恢复、发展缓慢。南方没有受到这些破坏,社会比较安定。北方人民为了逃避战乱,大量南迁,使南方不仅增加了劳动人手,还获得了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所以唐朝后期,南方的经济发展迅速、逐渐超过了北方。农业 唐后期,南方农业的发展与水利工程的兴修有密切关系。唐前期兴建的水利工程是南方少,北方多。唐后期兴建的水利工程则是南方多,北方少。南方修建的水利工程不仅数量多,有些水利工程的规模也很大,如练塘、孟渎、仲夏堰等都能灌溉成千上万顷以至几个县。唐后期,南方备地开垦了许多湖田、渚田、山田,这使水域、山区的土地也得到利用。水利的兴修和土地的垦辟,使江南的粮食生产大为增加,居于全国首位。手工业 唐后期,南方手工业有很大发展,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纺织业、造船业、造纸业和制茶业。唐后期,南方丝织业有较大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都超过北方。如越州(今浙江绍兴)的缭绫,宣州(今安徽宣城)的红线毯,荆州(今湖北江陵)的贡绫,益州(今四川成都)的蜀锦等都很著名,棉织业也有一定的发展。如岭南,棉织业就比较普遍。唐后期,南方的造船业很发达。官府经营的造船业规模很大。刘晏曾在扬子县(今江苏扬州)造船二千余艘。民间造的大船也很多,著名的俞大娘航船,载重上万石。从事海外贸易的商船,大者长达二十余丈,载客六、七百人。在荆南一带,还出现了用脚踏动两轮前进的轮船。唐后期的造纸业比唐前期更为发达,重要产地多在南方。益州的麻纸、浙东的藤纸、韶州的竹笺、宣州的宜纸、扬州的六合笺、临川的滑薄纸等都是著名产品。制茶业在唐后期有很大发展。茶树的种植遍及南方各地,制茶业具有相当规模。如歙州祁门县有十分之七、八的人以种茶、制茶为业。唐德宗时,开始收茶税,后来茶税成为政府的重要税收。宪宗时,仅浮梁一县每年的茶税就有十五万余贯。在制茶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唐人陆羽写了《茶经》一书,记述了茶的性状、品质、产地、采制饮用方法及用具等,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茶专著。商业和草市 唐后期的商业有很大发展,南方商业的发展尤为显著。长江流域的城市比以前更多,更繁荣。扬州是漕米、海盐、茶叶等的集散地;许多大食、波斯等国的外商在此经营珠宝等奢侈品,商业十分繁荣。益州(今四川成都)是西南的政治、经济中心,西南生产的丝织品、食盐、纸张、瓷器等,多由此运销外地,商业也很繁荣。所以当时谚称“扬一益二”。即扬州居天下第一,益州居第二。洪州(今江西南昌)、鄂州(今湖北武汉)都是长江流域繁荣的城市。苏州、杭州是新兴的商业城市。在沿海,除广州外,泉州和明州也开始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城市。由于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原来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被严格分开的旧制度,在扬州等一些城市开始打破,商业活动不再局限于市。在扬州等大城市中出现了夜市,打破了日落闭市的旧制。在一些大城市中还出现了柜坊和飞钱。柜坊经营钱物存付,代人保管钱物,向存钱物者收取一定的柜租、凭书帖或信物支付钱物。这种书帖类似于后世的支票。飞钱又称便换。商人在长安把钱交给某道进奏院(驻京办事处)或某军、某使、某富家,然后带着当事人付给的文券,到目的地凭文券取钱。这种文券类似于后世的汇票。柜坊和飞钱都是商业发展、交易频繁,营业额巨大的产物。此制产生后,减少了支付钱币的麻烦,避免了携带重金走远路的危险,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由于商业的发展,唐后期在各州县普遍设置管理商业活动的市令。在农村的交通要道上出现了更多的草市、墟市,这些市定期交易,交易后即散去。其中有些草市、墟布生意兴隆,迁来定居从事交易或谋生活的渐多,就发展成为市镇。
  十一、唐末农民战争
  1.起义背景
  土地兼并 唐朝后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至唐朝末年,已出现“富者有连阡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①。地主官僚的大小庄田遍布各地,大者有田上万顷,而大量农民却失掉土地。土地兼并是当时阶级矛盾尖锐化的基本原因。赋税繁苛 唐后期,由于对藩镇和边疆各族战费的支出,官僚机构膨胀以及统治集团生活奢侈等原因,政府的财政支出日增,不断加重赋税。初行两税法时,规定定税计钱,折钱纳物;但由于铜钱的流通额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致使钱价不断上涨,物价不断下跌,即使税额不变,纳税者的实际负担也在增加。地方官更是任意增加税额。在不断提高的两税之外,政府还巧立名目,横征暴敛,收取各种杂税,如漆、竹、木、金、银、蔬菜、水果、木炭、食粮、布绢、牲畜等都要收税,几乎是无物不税。另外,还通过盐、茶、酒的专卖来榨取人民。其中对人民危害最大的是榷盐。开元十年(722年),唐朝政府开始征收盐税。当时的盐价是每斗十文。乾元元年(758年),实行榷盐政策,盐价猛增到每斗一百一十文。至德宗时(780—805年),又增到每斗三百七十文。以至民间有用数斗谷子换一升盐的情况。官盐价过高,人民或被迫淡食,或买价钱较低的私盐。政府为垄断盐利,严禁贩卖私盐,致使矛盾更加激化。唐朝政府还通过“和籴”、“和市”等,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买人民的粮食、布帛,有时甚至不给钱。懿宗以后,政府的财政危机严重,经常向农民预征两三年的赋税,使农民的负担更加沉重。有些地主把他们的赋税以各种方式转嫁到农民头上,甚至兼并了农民土地,仍要农民交纳赋税。破产逃亡户的赋税也被官府强加到未逃户身上,这就使未逃户也走上破产逃亡之路,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统治集团腐朽贪残 唐末的皇帝都是昏庸之辈,生活上极端奢侈,只管游乐挥霍,以至府库空虚,政治黑暗。官僚们贪污受贿成风,懿宗时的宰相路岩生活豪奢,擅权纳贿,仅他的亲信边咸的家产便可供两年军饷。咸通十年(869年),陕州大旱,有百姓告灾,观察使崔荛(fào饶)竟指庭院中树说:“此尚有叶,何旱之有?”①并痛打告灾者。唐末,翰林学土刘允章曾向皇帝上书,指出当时国有九破,民有八苦。九破是终年聚兵,蛮夷炽兴,权豪奢僭,大将不朝,广造佛寺,贿赂公行,长吏残暴,赋役不等,食禄人多而输税人少;八苦是官吏苛刻,私债征夺,赋税繁多,所由乞敛,替逃入差科,冤屈不得申理,冻无衣、饥无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这说明了唐朝至此时,已危机四伏,再也不能继续统治下去了。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大中十三年(859年)十二月,浙东农民在裘甫的领导下发动起义,并很快攻占象山、剡县(今浙江嵊县)等地,队伍发展到三万余人,又连下上虞、余姚等县。次年七月失败,裘甫被杀。咸通九年(868年),驻守桂林的徐州、泗州戍卒八百人又发动兵变,拥立粮料判官庞勋为首领,结队北归。至徐州时,已发展至十万人。占有今山东南部、安徽和江苏北部广大地区,屡败唐军。至次年九月,庞勋战死,余部败逃,后多加入黄巢军中。
  2.黄巢领导的农民战争
  黄巢、冤句(今山东荷泽西南)人,曾以贩私盐为业。乾符元年(874年),王仙芝等率领农民数千人在长垣(今属河南)起义,黄巢于次年起义响应。后与王仙芝会师,队伍发展到数万人。转战南北 王仙芝、黄巢都是贩卖私盐出身,熟悉各地情况和交通路线,具有和官军斗争的经验。他们领导起义军采取了避实击虚、流动作战的方针。乾符三年(876年),攻克汝州,包围郑州,洛阳为之大震。后来,在湖北时,王仙芝动摇,欲接受唐朝的招降,遭到黄巢等人的坚决反对,未成事实。但是起义军也开始分裂为两支,一支由黄巢率领,北上转战于今山东南部、河南东部、安徽北部一带;一支由王仙芝率领,继续在今湖北和河南南部战斗。乾符五年(878年)二月,王仙芝在湖北黄梅战死,其士卒的一部由尚让率领北上,并入黄巢部;另一部南下湖南、江西、安徽、浙江一带。黄巢自称“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有部众十余万人。由河南率军南下,进入湖北,再渡长江,进入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并攻克福州。乾符六年(879年)九月,攻占广州,部众号称百万。黄巢向全国发布檄文,宣告将北上。指斥朝廷宦官专权,官吏贪暴,纲纪败坏,用人惟亲。宣布“禁刺史殖财产,县令犯赃者族。”①黄巢又分兵西取桂州(今广西桂林),控制了岭南的大部分地区。起义军在广州停留了一段时间,由于不服南方水土,军中疾疫流行。十月,黄巢率领起义军北上,自桂州乘大木筏,沿湘江北上,攻克潭州(今湖南长沙),消灭唐军十万。后又占领江陵,转战于湖北、江西、安徽、浙江一带。广明元年(880年)五月,起义军歼灭唐招讨都统高骈的精锐部队,杀其骁将张璘。七月,由采石渡过长江,进入河南。十一月,起义军六十万向洛阳进军。黄巢以“天补大将军”的名义向唐朝藩镇发布文告说:“各宜守垒,勿犯吾锋,吾将入东都,即至京邑,自欲问罪,无预众人。”②这个文告把斗争锋芒集中于唐最高统治者,分化了敌人的营垒,减少了进军的阻力。起义军不战而克洛阳。十二月,攻克潼关。唐僖宗仓惶出逃成都。黄巢率领起义军进入长安,百姓夹道聚观,起义军大将尚让向居民宣慰说:“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③建立大齐政权 黄巢在长安称帝,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建立农民革命政权。以尚让、赵璋、崔璆等为宰相;并宣布唐朝官员三品以上者停职,四品以下者留任。还命令唐宗室、王侯、官员一律向农民政权自首。
  黄巢败死 黄巢起义军犯了流寇主义错误,只知打仗,不重视政权建设。起义军进入长安后,没有乘胜追击逃往成都的唐朝廷,也没有去消灭关中地区的藩镇势力和中央禁军残部,致使假投降的凤翔陇右节度使郑畋得以纠集力量与起义军对抗;使唐朝廷亦得到喘息之机,利用南方财富,重新集结力量,向起义军反攻。中和元年(881年)三月,唐朝以郑畋为“京城四面诸军行营都统”,率军进攻起义军。四月,唐军包围长安。次年九月,起义军驻同州的将领朱温叛变降唐。唐朝任其为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赐名全忠。起义军处境更加困难。中和三年(金统四年, 883年),唐朝引沙陀贵族李克用前来进攻起义军。起义军退出长安,转向河南。又遭朱全忠(温)和李克用等部的追击。尚让叛变降唐。黄巢率千余人退至泰山,为唐军所追及,黄巢在狼虎谷(今山东莱芜西南)自杀。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至此失败。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黄巢大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一)这次大起义历时十年,起义军转战于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纵横今十二个省区,行程数万里。这是我国农民战争史上少有的,在世界农民战争史上亦属罕见。发扬了中华民族的光荣革命传统。(二)起义军给腐朽的唐王朝以致命打击。起义军虽然后来失败了,但唐朝的统治已分崩离析,名存实亡。(三)起义军在广大地区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特别是给士族地主以致命打击。从此以后,自汉魏以来曾盛极一时的门阀士族阶层基本上被消灭,广大农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改善,许多奴婢被解放为平民。阶级关系有较大变化,土地高度集中的情况也有所缓解。(四)这次起义还表现出了农民的“平均”思想和要求。起义军领袖在称号上加以“平均”、“均平”等字样,虽然还不是明确的起义纲领、口号,但肯定是起义农民的主要政治、经济要求的反映。这样的要求的提出,在当时,对于农民起义很有号召、动员作用;对于后代的农民起义也有很大的影响。
  3.唐朝灭亡
  黄巢大起义后,唐朝的统治已虚弱不堪,地方上的藩镇势力又有所发展,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各地节度使及一些刺史纷纷割地称雄,互相攻战。在经过兼并之后,形成了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据今河南)、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据今山西)、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据今陕西凤翔)、卢龙节度使刘仁恭(据今河北北部)、镇海节度使钱镠(据今浙江)、淮南节度副大使杨行密(据今江苏扬州一带)、西川节度使王建(据今四川成都一带)等几个强大势力。其中又以朱全忠和李克用的势力最强大。朱全忠、李茂贞、李克用等都企图控制朝廷,以号令全国。此时朝廷里的宦官、朝官之争仍在继续,他们都分别勾结藩镇作为外援。天复元年(901年),朝官与宦官的矛盾尖锐化,宰相崔胤勾结朱全忠进军长安,宦官韩全诲劫持唐昭宗逃往凤翔,依附于李茂贞。朱全忠率军攻凤翔,李茂贞屡败。天复三年,李茂贞与朱全忠和解,杀韩全诲等人,并将昭宗交给朱全忠。昭宗回长安后,朱全忠杀宦官数百人,宦官长期专权的局面至此结束。天祐元年(904年)初,朱全忠派其部下杀死宰相崔胤等人,又挟持昭宗迁都洛阳。当年八月杀死昭宗,立昭宗幼子十三岁的李柷(chù处)为帝,是为哀帝。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废哀帝,改国号梁,史称“后梁”;自立为帝,即梁太祖;年号“开平”,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唐立国二百八十九年(618—907年),至此灭亡。
  复习题:* 1.什么是“贞观之治”?有哪些主要内容?2.你是怎样评价武则天的?* 3.简述均田制和租庸调法的基本内容。4.唐朝科举制的基本状况及实行科举制的意义。5.为什么会发生“安史之乱”?* 6. 简述两税法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内容。7.简述黄巢大起义的背景及其历史作用。
  重要名词:李渊* 李世民* 魏征房玄龄* 武则天褚遂良徐敬业* 李隆基* 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杨贵妃安禄山史思明郭子仪* 刘晏黄巢* 玄奘* 阿倍仲麻吕* 鉴真*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唐律疏议》吐谷浑突厥* 回纥*吐 蕃* 唐蕃会盟碑
  参考书:1.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上册第六章第二、三、四、五节。2.张传玺、张仁忠合著:《中国古代史辅导讲座》第十六讲《唐朝》。3.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四册三、四、五(一)、(二)。(选读)4.《旧唐书》卷二、三《太宗纪》,《新唐书》卷二二五下《黄巢传》。

 

    --------------

    ① 《唐律疏议》卷一六“拣点卫士征人”条。 ① 引自《荀子·王制》。 ② 《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① 《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唐纪》八,太宗贞观二年。 ② 《旧唐书》卷七一《魏征传》。 ③ 《贞观政要》卷八《辩兴亡》。 ①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唐纪》十四,太宗贞观二十一年。 ① 徐敬业:李勣之孙。李勣原姓徐氏,唐高祖时赐姓李。徐敬业坐事左迁柳州司马,其弟周至令敬猷亦左迁,给事中唐之奇贬授括苍令,长安主簿骆宾王贬授临海丞,詹事司直杜求仁迁黝县丞,俱在扬州。 ① 以上引自《资治通鉴》卷二○三《唐纪》十九,则天后光宅元年。 ②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史臣曰”。 ① 因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称。 ① 《朝野佥载》卷三。 ① 薛延陀:铁勒(敕勒)的一部,唐太宗时统一于唐,设六都督府七州,唐以其民族首领为都督、刺史。 ① 黠戛斯:《魏略》作坚昆,《元史》作吉利吉斯。唐设坚昆都督府,以其民族首领为都督。 ② 安西四镇所指因时而异,时有碎叶镇;时又以焉耆镇代之。 ① 即今中亚楚河。 ① 《旧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上)。 ② 此碑又称“长庆会盟碑”或“甥舅和盟碑”。 ① 一说共十八次。 ① 戒律:佛教徒所遵守的法规。 ① 天宝三年正月,改年为载,至德三载(758年)二月,复以载为年。 ① 《旧唐书》卷一九上《懿宗纪》。 ① 《旧唐书》卷一一七《崔宁传》附《崔荛传》。 ① 《新唐书》卷二二五下《黄巢传》。 ② ③《资治通鉴》卷二五四《唐记》七十,僖宗广明元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1.4.2010 15:28:04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五代十国、契丹(辽)(907—960)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原唐朝的各藩镇和地方武力集团相继割据独立,建立国家。在中原地区相继更代的王朝为梁(后梁)、唐(后唐)、晋(后晋)、汉(后汉)、周(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在南方,则先后建立了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南平)九个国家,连同割据在今山西一带的北汉,史称“十国”。五代存在的时间自公元907年至960年,只有五十三年。十国先后存在的时间自公元891年至979年,共八十八年。史学界一般把公元907年后梁建立到公元960年北宋代周这一段历史称作“五代十国”时期。但是,当时并不是只有五代十国。在北方,还有契丹(辽)政权;在河西,有曹氏政权;①在云南,有大理政权。②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但在割据政权互相攻伐、兼并的过程中,在契丹南进、民族矛盾上升的情况下,又逐渐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
  一、五代更替契丹兴起
  梁、唐递嬗 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年号开平,都于开封①。在后梁周围,还存在着其他一些割据势力,即河东的李克用父子、幽州的刘仁恭父子、淮南的杨行密、西部的李茂贞等。其中以李克用父子的势力最大。
  李克用,沙陀族人,靠镇压黄巢起义发迹,任唐朝的河东节度使,封晋王。为了争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权,他同朱温争战不休。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正月,他去世,其子存勗继晋王位。朱温乘机攻晋,结果在潞州(今山西长治)大败。开平四年(910年),双方又在柏乡(今河北柏乡)会战,朱温再次惨遭败绩。从此后梁元气大伤,迅速衰落。乾化二年(912年)六月,朱温被其子朱友珪杀死。朱友珪在位数月,其弟友贞杀友珪自立,是为后梁末帝。此时后梁政治黑暗,统治残暴,对人民的压榨日益繁重,阶级矛盾尖锐。晋王李存勗的势力在此时却大有发展。913年(乾化三年),兼并了幽州刘仁恭、刘守光割据势力。915年,后梁的魏博镇(治今河北大名)又降晋。923年(梁龙德三年、后唐同光元年)四月,李存勗称帝,自以为继唐而有天下,故国号唐,建都洛阳。史称后唐。不久,李存勗灭后梁,北方基本统一。925年(同光三年),后唐又出兵四川,灭前蜀。926年(同光四年),李克用养子李嗣源在率兵讨伐魏博镇叛军时,回师洛阳夺位。李存勗为部将所杀,李嗣源即位,政治有所兴革,是后唐较好的时期。契丹建国 契丹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居住在辽水上游的潢水(今西拉木伦河)流域,以游牧为主。全族分为八个部落,各有经选举产生的“大人”(即酋长)。大约在唐代初年,契丹族已经形成了由八部联合组成的部落联盟。八部“大人”推举一人做联盟首领,称为可汗。五代初年,契丹族在其杰出的首领阿保机的领导下建立国家。阿保机姓耶律氏,亦称耶律阿保机,出身于迭剌部显贵家族。其祖先屡任迭剌部的夷离堇(qín芹),即酋长。唐天复二年(901年),阿保机被选为迭剌部的夷离堇。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八部大人罢免软弱的遥辇氏的痕德堇可汗,改选阿保机为可汗,从此他连任九年。阿保机在任可汗前后,一面率军四出征讨,扩大迭剌部势力;一面注意吸收先进的汉族文化,发展本部的政治、经济。于是,迭剌部愈益强大。这引起了其他七部酋长的忌恨,他们便联合起来,于公元915年(后梁贞明元年)迫使阿保机让出可汗之位。一年后,阿保机骗七部酋长赴宴,以伏兵尽杀之,随即统一契丹各部,并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国号大契丹。阿保机自号天皇王,年号神册(916—922年)。神册三年(918年),阿保机建西楼城为皇都(后名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神册五年,由突吕不等人参照汉字,创制契丹大字。后又由阿保机之弟迭剌参照回鹘文和汉文,创制契丹小字。从此,契丹社会发展更快。天赞四年(925年),阿保机率军亲征渤海国。次年,灭渤海国,改名东丹国,命长子突欲(耶律倍)为东丹王。不久,阿保机死于班师途中,谥号辽太祖。次子耶律德光继位,是为辽太宗。
  后晋兴亡 契丹强大后,开始向中原扩张。但在后唐以前,常常受阻。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也是沙陀族人。任后唐河东节度使。933年(长兴四年)、李嗣源病逝,其子从厚即位。次年,嗣源的义子从珂起兵杀从厚自立。石敬瑭向与从珂不和,欲取而代之。清泰三年(936年),他以割地、称臣、称子为条件,请求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出兵助其叛变。同年九月,耶律德光率骑兵五万,援助被困晋阳(今山西太原)的石敬瑭,大败后唐兵。之后,耶律德光册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四十五岁的石敬瑭认三十四岁的耶律德光为父①,每年输帛三十万匹,割幽(今北京)、蓟(今天津蓟县)、瀛(今河北河间)、莫(今任丘)、涿(今涿州)、檀(今北京密云)、顺(今顺义)、新(今河北涿鹿)、妫(guī圭,今怀来东南)、儒(今北京延庆)、武(今河北宣化)、蔚(今蔚县)、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应县)、寰(今朔县东北)、朔(今朔县)十六州之地与契丹。十一月,契丹与晋联兵入洛阳,后唐灭亡。不久,石敬瑭入开封,并以此城为晋之国都。契丹得幽云十六州后,即以幽州为陪都,称南京,又称燕京。幽云十六州的割让,使中原地区失去了北方的重要屏障,契丹兵马从此可以长驱直入,中原王朝在同契丹的战争中,开始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942年(天福七年),石敬瑭病死,其侄石重贵即位,便改变态度,对契丹皇帝只称孙而不称臣。耶律德光大怒,于是自944年(开运元年)至946年,三次大规模南下攻晋。前两次均告失利,第三次由于后晋执掌重兵的杜威(杜重威)率军叛变,耶律德光得以顺利进军。946年十二月,契丹攻入开封,灭后晋。次年二月,耶律德光在开封登基,表示自己是中原的皇帝,并改契丹国号为大辽②,欲久据中原。但他并没有治理中原的经验和适当办法,而是放纵契丹士卒四出抢掠,自筹给养,叫“打草谷”;下令在开封和各州“括借”钱帛,储于内库,拟运回北方;不放已降的节度使和其他官员还任,而另派自己的子弟亲信担任地方长官。这种作法给中原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激起了人民的反抗,义兵遍及中原。耶律德光开始感到在中原无法立足,不久,便率军北归。947年初夏,他病死于途中。汉、周更代 耶律德光走后,刘知远乘虚占据了中原。刘知远也是沙陀族人,原是石敬瑭的心腹,曾任后晋的河东节度使。契丹入开封后,他分兵守四境。947年二月,他即位称帝,但仍用晋的国号与年号。辽兵北还,他入开封,始改国号为汉,在位仅一年即去世,其子刘承祐继位。刘氏父子均无善政,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都非常尖锐。950年(乾祐三年),将军郭威统兵回京,夺取了政权。刘承祐为乱兵所杀。郭威于951年正式登基,国号周,年号广顺。
  二、十国兴亡
  1.南方九国
  五代时期,南方存在着诸国并立的局面,在江淮地区先后有吴和南唐;两浙地区有吴、越;四川地区先后有前、后蜀;两湖地区有荆南(南平)和楚;两广地区有南汉。吴、南唐 吴的奠基者是唐淮南节度使、吴王杨行密,首府在扬州。919年(后梁贞明五年),杨行密子隆演始建吴国。吴国建立后,实权一直掌握在大臣徐温、徐知诰(gào告)父子手里,皇帝只是傀儡。937年(后晋天福二年),徐知诰取代第四位吴主杨溥(pǔ普)称帝,改国号唐,史称南唐。他自称本是唐朝后裔,故改名李昪(biàn变),建都金陵(今南京)。李昪死后,其子李璟(jǐng景)与其孙李煜(yù玉)相继在位。李璟父子是著名的词人,但却没有治理天下的才能,所以南唐国力日渐衰弱,终于在975年(北宋开宝八年)为北宋所灭。吴越 唐末,钱镠(liú流)任镇海节度使,封越王(后又改封吴王),首府杭州。907年,钱镠被梁封为吴越王。吴越在表面上始终臣事中原王朝,使用中原王朝的年号,保持藩王的格局。978年(北宋太平兴国三年)降于北宋。前、后蜀 唐末四川节度使、蜀王王建在907年朱温代唐时,自己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925年(后唐同光三年),为后唐所灭。后蜀为后唐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建立。934年(后唐清泰元年),孟知祥在成都称帝,不久去世,其子孟昶(chǎng敞)继位。965年(北宋乾德三年),孟昶降宋,国亡。楚 唐武安节度使马殷所建。后梁时,马殷被封楚王。后唐天成二年(927年),封马殷为楚国玉,始正式建国,建都长沙。马氏始终臣事中原王朝,使用中原王朝的年号。951年(后周广顺元年)为南唐所灭。荆南 后梁荆南节度使高季兴所建。高季兴在朱温死后,割据一方。后梁封他为渤海王。后唐时封他为南平王,史称荆南或南平,建都江陵。高季兴及其子孙名义上始终向中原王朝称臣,保持藩镇格局。963年(北宋乾德元年)为北宋所灭。闽 唐末,王潮任威武军节度使。潮死,弟审知继任。后梁开平三年(909年),朱温封审知为闽王。审知及嗣王延翰在位时,一直奉中原王朝为主。至延翰弟延钧时,始于933年(后唐长兴四年)称帝,国号大闽。建都福州。945年(后晋开运二年)为南唐所灭。南汉 后梁时,原唐清海军节度使刘隐先后受封为南平王、南海王。刘隐死后,弟(yǎn掩)继位。917年(后梁贞明三年),龚称帝,国号大越,建都广州。翌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南汉的国君从刘隐开始,都暴虐无道,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十分沉重,阶级矛盾非常尖锐。971年(北宋开宝四年),南汉为北宋所灭。
  2.南方经济的发展
  唐末五代时期,南方战争相对较少,同时北方人民为了逃避战祸,不断南迁,使先进生产技术和大量劳动力流到南方,从而为南方提供了发展生产的客观条件。另外,南方多数政权的前期统治者都采取休养生息、鼓励生产的政策,所以南方经济得以继续发展。当时,南方各国都很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使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吴越和南唐的劳动人民还发明了圩(Wéi围)田,即在水乡河床较高,田面较低的地方,沿河渠岸和田边筑堤,内以围田,外以隔水。一圩方圆几十里。沿堤建水闸,旱则开闸引水灌溉,涝则闭闸拒水,从而把涝地改造成了沃土。圩田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创造,也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南方的经济作物也日益增加。如南唐“桑柘满野”①。楚也盛产蚕桑,“民间机杼大盛”②。茶树的种植更是遍及南方各地。手工业以制茶业的发展最为迅速。仅楚一国,每年向中原王朝交纳的贡茶即达二十五万斤。茶叶已成为重要的商品,南平首都江陵是全中国最大的茶市。其他如丝织、矿冶、制盐、造纸、造船、制瓷业等也比较发达。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活跃。扬州、金陵、潭州、江陵、杭州、成都都是商业繁盛的城市,其发达程度超过北方都市。南方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有的国家还通过陆路和海路,同中原王朝乃至南洋诸国和日本、大食等国通商。
  3.北 汉
  后汉时,高祖刘知远弟刘崇(称帝后改名旻)历任太原尹、中书令。951年后周代汉,他即称帝,仍以汉为国号,史称北汉,都太原。北汉“征敛一方,略无虚日,人甚苦之”。①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政权很不稳固。979年(太平兴国四年)为北宋所灭。
  三、后周改革北宋代周
  人民的疾苦 五代时期,军阀割据混战,人民深受苦难。尤其在中原地区,政权屡屡更迭,战争激烈而频繁,人民颠沛流离。各地军阀为了应付战争,加紧对人民的剥削,苛捐杂税严重,刑罚残酷。此外,北方百姓经常遭受契丹蹂躏,苦难更深。广大中原人民渴望国家统一,抗击契丹。适应这种社会要求,后周统治者开始整顿政治,并进行统一战争。后周改革 后周的建立者郭威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对民间疾苦比较了解。称帝之后,即着手改革弊政,显德元年(954年)。郭威去世,其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他继续郭威的事业,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整顿。在政治上,纳士求贤,倡导节俭,严惩贪污,整顿机构,抑制藩镇,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整顿庄田,罢营田,招民垦荒,均定赋税,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并废寺院,毁佛像铸钱,增加财政收入。在军事上,加强禁军,淘汰老弱,这些措施使后周的国力大为增强。后周的征伐 柴荣即位,即开始进行统一战争。他先于955年(显德二年)派兵伐蜀,夺得秦(今甘肃天水)、凤(今陕西凤县东)等四州。又在955年冬至958年(显德五年)春,三次亲征南唐,夺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六十县,使长江以北地区尽归后周所有。959年(显德六年),柴荣亲自率兵北伐辽国。出师四十二天,收复瀛、莫、易三州及军事要冲瓦桥关(今河北雄县境)、益津关(今霸县境)、淤口关(今霸县境)所谓三关之地。正当全军鼓舞,准备乘胜进取幽州之际,柴荣突患重病,只好撤兵南返。当年六月,柴荣在开封去世。他虽然没有完成统一大业,但为后来北宋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陈桥兵变 柴荣死后,其子宗训即位,年仅七岁。大权落在殿前都点检(中央禁军统帅)、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yìn印)手中。赵匡胤,涿郡人,出身军官家庭,早年从伍,受郭威、柴荣重用,逐步培植了自己的势力,为以后代周打下了基础。960年(显德七年)元旦,他谎报军情,说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恭帝与大臣商议,派赵匡胤领兵出征。大军刚到开封东北陈桥驿(今河南封丘县境),赵匡胤与其弟光义及赵普等人共同策动军队哗变,奉赵匡胤为天子。赵假意不允,士兵以黄袍加其身,回师开封。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称帝(宋太祖)。因归德军治所在宋城(今河南商丘南),故国号宋,仍都开封,史称北宋,年号建隆。
  复习题:* 1.何谓五代?2.何谓十国?3.契丹族兴起于何地?首先建国的是谁?4.石敬瑭为什么遗臭万年?
  重要名词:五代朱温* 李克用* 阿保机石敬瑭赵匡胤 *陈桥兵变
  参考书:1.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下册第七章第一节。2.张传玺、张仁忠合著:《中国古代史辅导讲座》第十八讲《五代十国与契丹(辽)》。3.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四册五(三)。

 


  ---------------

    ① 唐后期,沙州(今甘肃敦煌西)人张议潮摆脱吐蕃统治,以河西归唐,任归义军节度使。以后唐无力经营西陲,张氏割据河西。五代时,张氏绝嗣,长史曹义金成为这个政权的首领。 ② 公元902年,南诏国权臣郑买嗣篡位,改国号为大长和。928年,东川节度使杨千贞灭大长和国,建立大天兴国,立赵善政为主。次年,杨千贞废赵氏自立,改国号大义宁。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灭大义宁国,建大理国。 ① 朱温在唐时,赐名全忠。代唐称帝,改名晃,都汴。时升汴州为开封府,故亦谓都于开封。 ① 《旧五代史》卷七五《晋书·高祖纪》。 ② 公元983—1066年间,曾再称契丹。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七○《后梁纪》五,均王贞明四年。 ② 《资治通鉴》卷二七四《后唐纪》三,明宗天成元年。 ① 《旧五代史》卷一三五《刘崇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1.4.2010 15:29:01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节 隋唐五代文化
  隋唐时期,尤其是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化光辉灿烂的时期,各种文化艺术在我国文化史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当时的世界文化领域,也处于领先的地位。隋唐文化所以这样发达,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政治的长期稳定,二是社会经济的空前发展,三是大量吸收融合边疆民族和邻近国家的文化成果。五代时期在政治上虽然分裂割据,但在文化方面却继续发展。
  一、哲学宗教
  1.哲 学
  唐朝的哲学,唯心主义思想家以韩愈为代表,唯物主义思想家以柳宗元和刘禹锡为代表。唯心主义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极力反对佛教和道教的荒谬不经之说。可是从哲学的观点来说,他是以儒学的唯心主义思想去反对佛、道二教的唯心主义思想,他的哲学思想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韩愈主张天命论。他认为,天有意志,能赏罚。贵贱祸福都取决于天的意志,人对天只能随顺敬畏,不可以人力改变天命。唯物主义 唐代对唯物主义思想有较大贡献的是柳宗元和刘禹锡。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他认为,宇宙没有起点,也没有极限,天地未分之前,只有元气,天地既分之后,元气充塞其间。天地、元气、阴阳都是物质的,都没有意志,不可能赏功罚祸。向天呼号,希望它进行赏罚,希望得到它的怜悯,都是非常荒谬的。他反对君权神授思想,认为帝王“受命不于天,于其人”。①他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遵循着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必然之势,指出历史的发展“非圣人意也,势也”②。但是柳宗元的唯物论是不彻底的,他崇信佛教,其思想中有明显的唯心主义成分。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他进一步探索天与人的关系。认为天与人各有其特点,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③人虽不能干预自然界的职能和规律,但却可以利用和改造自然。他还认为,当是非颠倒,法制不行,赏罚不明时,人们对不合理现象找不到解释,就不得不把一切归之于天命,神就是由人在这种情况下创造出来的。刘禹锡的唯物论也是不彻底的,他也和柳宗元一样崇信佛教。
  2.宗 教
  唐代的宗教很多,这和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以及朝廷尊崇宗教是分不开的。国内原有的宗教如佛、道二教有很大发展,还有一些国外的宗教在这时也传入中国。佛教 佛教原是印度的宗教,汉代传入中国,此后有很大发展。南北朝末年至隋唐之际,中国的佛教开始出现宗派,各宗派不仅有自己的教义,还有自己的寺院。隋唐时期,佛教的主要宗派有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净土宗和禅宗。唐后期,禅宗分为南宗和北宗两派,南宗宣传顿悟,北宗宣传渐悟。南宗最为盛行,几乎取代其它各宗派,垄断了佛坛。由于以禅宗为代表的佛教,除原有的哲理丰富等长处外,又逐渐中国化,因而在与道教的竞争中占有优势。隋唐时期佛教的发展与中外交通的发达,佛经的大量传入,译经工作的进步以及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都有密切关系。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积极提倡佛教,不少皇帝和官僚贵族佞佛,佛教更广为流传。但是随着佛教的发展,僧尼越来越多,寺院占有的土地和劳动人手也越来越多,而且不负担国家的赋税徭役,这就使封建政府与寺院之间在经济利益上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因此,唐武宗时禁断佛教,给佛教以沉重的打击。但佛教毕竟是统治人民的有力工具,唐宣宗即位后,又继续扶植佛教。佛教的主要作用和其他宗教一样,都是麻痹人民的思想。但伴随佛教传来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等,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文化吸收了佛教文化,丰富了自身,并得到促进和发展。如在艺术方面,佛教建筑和雕塑对中国的建筑雕塑有很大影响;在文学方面,佛经的大量翻译丰富了中国文学的体裁和内容;在哲学方面,佛教唯心主义哲学影响了儒家思想,产生了宋代的理学。道教 道教形成于东汉,以老子李耳为教祖①。唐朝皇帝以与老子同姓为由,认老子为自己的祖先,于是大力提倡道教,其目的是把唐朝政权加上一层宗教神秘色彩,以利于他们的统治。唐太宗规定道教的地位在佛教之上。唐高宗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武则天称帝时,利用佛教《大云经》,宣传女人也可以当皇帝①,遂规定佛教居道教之上。唐睿宗时,又规定两教地位平等。唐玄宗则大力提倡道教。他声称曾梦见老子,让人画老子像颁行天下,并令王公百官皆习《老子》,还在科举考试中增设道举。当时两京(长安、洛阳)和各州府都建有玄元皇帝庙。各地道观曾多达一千九百余所。道教在统治者的大力扶持下,颇为盛行,许多道士受到皇帝的宠信,不少文人如李白、贺知章等人都崇信道教。但是由于道教教义中的哲理不如佛教丰富,而且道教大多是讲炼丹服食,求长生不死,这需要大量的钱财和空闲时间,一般人民不具备这种条件,所以主要在上层社会流行,影响不如佛教那样大。伊斯兰教、祆教、摩尼教、景教 伊斯兰教是公元七世纪初阿拉伯人穆罕默德所创。唐代主要由大食的使臣、商人传入中国,在长安、广州、泉州、扬州等地均有信徒。唐中叶以后,传布益广。祆教是琐罗亚斯德教的中国名称,约在前七至前六世纪,始创于波斯人琐罗亚斯德。早期流行于中、西亚,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在中国亦称火祆教、拜火教。该教认为,宇宙间有光明的善神和黑暗的恶神互斗,以火代表善神而加以崇拜。当时在长安、洛阳、凉州、沙州(治今甘肃敦煌西)等地都建有该教寺庙,信奉者为来唐的波斯及中亚其他地区商人。未在中国人中传布,后渐失传。摩尼教是公元三世纪时波斯人摩尼所创,约于唐前期传入中国,也叫作明教。该教宣传善恶二元论,认为光明是善的本原,黑暗是恶的本原,人应助明斗暗。教徒应制欲,不食肉,不饮酒,不杀生。在长安、荆州、扬州、洪州(今江西南昌)有寺,在民间逐渐传播。景教即基督教的聂斯脱利派。公元五世纪前期,兴盛于中、西亚。唐贞观九年(635年),叙利亚人阿罗本由波斯来我国传教,改教名为景教,并在长安等地建寺礼拜,称“波斯寺”。后改称“大秦寺”。建中二年(781年),波斯教士景净等在长安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述景教传入中国和在长安建寺度僧、宣传教义的情况。此碑现存陕西省博物馆内。此教在唐后期逐渐失传。
  二、文 学
  隋唐五代时期的文学有很大的发展,其主要成就是诗歌,其次则是散文、传奇和词。诗歌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当时所作诗歌的数量之多,题材之广泛,风格流派之多样,艺术之精湛,都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朝代。清人所编《全唐诗》共收录有二千二百多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这当然还不是唐诗的全部。唐初著名的诗人有王勃、杨炯(jiǒng窘)、卢照邻、骆宾王等,号称“初唐四杰”;此后,诗人名家辈出,盛唐有孟浩然、王维、岑参、高适、王昌龄、王之涣等,李白与杜甫更是名震一时。中唐有白居易、元稹、韩愈、刘禹锡、柳宗元、李贺等。晚唐有李商隐、杜牧、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在唐代诗人中,影响和成就最大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人。李白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内容广泛,豪迈奔放,气势磅礴,想象丰富,手法夸张,语言生动明快。他关心国事,有远大的抱负,不愿迎合权贵,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①就是他的精神风骨的写照。他一生漫游名山大川,许多描绘壮丽河山的诗篇都是传世佳作。但是由于他一生很不得意,又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因之诗中有一些消极成分,常常流露出人生若梦、及时行乐的颓废思想。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所作诗有“诗史”之称。他的诗博采众长,感情真挚细腻,基调沉郁雄浑,语言精练。他忧国忧民。其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①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著名组诗《三吏》、《三别》,反映了人民所受的种种压迫和苦难。白居易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诗作中的精华是讽谕诗,《卖炭翁》、《杜陵叟》、《轻肥》、《歌舞》等都是其中的名篇。这类诗或揭露官府的横征暴敛,或指斥豪门贵族的骄奢淫逸,或抨击穷兵黩武的不义战争,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另外,他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和《琵琶行》也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深刻地反映现实,诗风平易通俗,所以广泛流传于国内以及新罗、日本等国,影响很大。由于他晚年政治上不得意,意志消沉,所以其晚期作品的思想性较差。古文运动 “古文”是唐朝人对汉魏散文的称呼。“古文运动”是唐中期兴起的一次以发扬汉魏文风为主的文学运动。汉魏的散文质朴,不尚辞藻。至六朝时,盛行绮丽、颓靡的骈俪文,以四字、六字为句,形式僵化,内容空洞,追求辞藻,不能自由地表达思想。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的浮艳文风,主张发扬汉魏风骨。
  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韩愈和柳宗元。韩愈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写了大量优秀的散文,气势雄健,奔放流畅,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①。他把散文广泛地应用于各个方面,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主张“文以载道”,认为写文章应重视思想内容,但他所说的“道”是指儒家思想。柳宗元也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也主张“文者以明道”。他的散文丰富多采,峭拔俊秀,含蓄精深,对散文的发展也有很大贡献。传奇 传奇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形式,出现于隋朝末年,兴盛于唐代。由于唐末裴铏曾编有《传奇》三卷,后人即以此书名作为这类作品的名称。唐代传奇可分为讽谕小说、侠义小说、爱情小说、历史政治小说等四类。其中的名作主要有李朝威的《柳毅传》、蒋防的《霍小玉传》、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沈既济的《枕中记》、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陈鸿的《东城老父传》、《长恨传》等。唐代传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很大。如宋元以后的白话小说,有不少取材于唐代传奇。还有些传奇被后人改编为戏剧。词 词又称长短句,始见于唐代,兴盛于五代、两宋。五代词人的代表是李煜。李煜是南唐末代国君,世称“李后主”。能诗文、音乐、书画,尤擅填词。早期作品大都描写宫廷生活,继承晚唐以来“花间派”的词风,绮丽柔靡。后期作品则抒写对往日帝王生活的怀念,吟叹亡国后的身世,语言生动,戚楚感人。扩展、提高了词表现生活、抒发感情的能力。“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名句至今脍炙人口。
  三、艺术
  隋唐五代时期的艺术既继承了汉魏以来的文化传统,又大量吸收了当时边疆各少数民族和外国的艺术成果,融汇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有绘画、雕塑、书法和音乐、舞蹈等。绘画 隋唐五代时期,绘画艺术有很大发展,名家辈出。隋代的著名画家有展子虔、董伯仁、杨契丹、郑法士等人。唐代著名画家更多,初唐的阎立德、阎立本兄弟善画人物。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太宗步辇图》,流传至今。其画布局匀称,笔力刚健,简练传神。盛唐时的吴道子(又名道玄)有“画圣”之称。他兼擅人物、山水,尤擅长佛道画。他在继承前代技法和吸收西域画派技法的基础上,有所革新创造,所画富于立体感。其画中人物的衣带似会随风飘动,因而有“吴带当风”之说。盛唐、中唐之际的张萱、周昉,都以善画仕女闻名。张萱的《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现存宋人摹本。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亦存后人摹本。诗人王维善画水墨山水画,苏东坡称其“画中有诗”。唐代的壁画在南北朝壁画的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壁画的数量很大,仅吴道子一人即曾在长安、洛阳的佛寺道观中绘壁画达数百面墙壁之多。著名的敦煌千佛洞中有许多壁画,其中大多是唐代画的,敦煌壁画的内容多是佛教故事,但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为研究这个时期各方面的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敦煌壁画的艺术水平很高,其中的飞天尤为杰作。唐代有些墓葬中的壁画艺术水平也很高。如章怀太子李贤墓中壁画有出行图、仪仗图、客女图、客使图、打马球图等,所绘人物各具情态,栩栩如生。此外,懿德太子李重润墓、永泰公主李仙蕙墓、淮安王李寿墓都有壁画,艺术水平也很高。五代时期,绘画艺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西蜀、南唐开始设立画院,征召大批著名画家供职。五代时期的著名山水画家有善画北国风光的荆浩、关同,善画江南景色的董源、巨然;著名花鸟画家有黄荃、徐熙;著名人物画家有周文矩、顾闳中。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为传世名作。雕塑 隋唐五代的雕塑艺术很发展,主要有石窟造像、陵墓石雕和陶俑等。隋唐以前已开凿的石窟寺,如敦煌、龙门、天龙山、麦积山、炳灵寺等,此时大都在继续建造,在技法和人物造型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如龙门奉先寺是武则天统治时开凿的,共有雕像九尊。中央为卢舍那佛坐像12米(连座通高17.14米),两旁各四像略低,都气势宏伟,形象生动。四川乐山的石雕大佛坐像从头顶到脚底通高58.7米①,是我国最大的石雕佛像。敦煌千佛洞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现存四百九十二个石窟中,有唐窟二百一十三个。其中的立体泥塑佛像,形象生动,神态自若,造型工巧,与壁画交相辉映,配置和谐。
  陕西礼泉唐太宗墓前的高浮雕石刻昭陵六骏,生动地刻划了六匹骏马的不同神态,造型遒劲,形象逼真,是唐代石雕中的名品。唐代墓葬中的三彩陶俑,既有武士、文吏、乐工、舞女等人物俑,也有马、骆驼等动物俑,这些俑造型生动,色彩鲜艳,形态逼真,十分精美。唐代有不少优秀的雕塑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被称为“塑圣”的杨惠之。据说他曾在长安为著名艺人留盃亭塑像,人们一看到塑像的背影,便能认出所塑是谁。书法 隋唐时期,出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都是由陈入隋、再入唐的大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笔力劲峭,法度严整。虞世南的楷书字体匀圆,兼含刚柔。唐初的褚遂良综合各家楷书之长,微参隶书笔法,别创一格。唐中期的颜真卿把篆、隶笔法运用到楷书上,独创一体。他的书法气势雄浑,形体敦厚,对后世影响很大。唐后期的柳公权是与颜真卿齐名的大书法家,他兼采欧、颜二家之长,自成一体,世称柳体。音乐、舞蹈 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也有很高的成就。由于民族关系密切及中外文化交流,当时中原地区的音乐、舞蹈中融合了大量来自少数民族和外国的成份。隋炀帝时曾定九部乐,唐太宗时又增为十部乐,即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其中大多数来自少数民族和外国。唐高宗以后,十部乐逐渐衰亡,音乐家们吸取少数民族和国外音乐的精华,创作新乐,逐渐形成坐部伎和立部伎。隋代的著名音乐家有万宝常、郑译、何妥等,唐代著名音乐家有祖孝孙、王长通、白明达、曹善才、李龟年、米嘉荣、唐玄宗等。唐玄宗善击羯鼓,长于作曲,他曾选坐部伎三百人,教于梨园,号称“皇帝梨园弟子”。又选宫女数百人,亦为“梨园弟子”,教以音声。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音乐的发达。唐代舞蹈有许多来自西域。当时的舞蹈多配以音乐,所以称为乐舞。唐代舞蹈主要分为健舞和软舞。健舞有剑器、胡旋、胡腾、柘枝等,软舞有乌夜啼、凉州、回波乐等。初唐乐舞以武舞“七德舞”(本为“秦王破阵乐”)、文舞“九功舞”(本为“功成庆善乐”)、“上元舞”(本为“上元乐”)为代表。盛唐乐舞以“霓裳羽衣舞”为代表,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霓裳羽衣舞歌》,详细描绘了此舞。
  四、史学地理学
  隋唐五代时期,史学与地理学都有较大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出现了国家开馆设官修史的制度;其次是在史学和地理学著作方面亦有所创新。国家正式开馆修史始于唐太宗时期,由宰相监修。从此,官修史书由史官修撰并由宰相监修成为制度,直到清朝。唐初史馆奉诏所修正史有《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等共六部。史家李延寿私人撰《南史》和《北史》两部。此八史占二十四史的三分之一。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亦为二十四史之一。通典 《通典》是一部政书,唐代杜佑(735—812年)撰。佑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曾任宰相。政书是一种新体史书,不同于纪传体、编年体史书,以记载典章制度为主。《通典》记事,上起黄帝,下迄唐天宝之末。全书共有二百卷,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等九门,每门又分若干目。对于每一制度,都从上古记述到唐朝,唐代尤详,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并开创了典章制度专史的编撰方法。史通 《史通》是一部史学评论著作,唐代刘知几(661—721年)撰。知几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曾在史馆参与修史二十余年。后离开史馆,撰成《史通》一书。全书分内篇和外篇两部,共二十卷四十九篇。内篇三十六篇,论述史书源流、体例和编纂方法。外篇十三篇,论述史官建置沿革和史书得失等。此书的主要特点是总结历代主要史学著作,指出优缺点,提出自己对修史的主张。他指出,史学家要兼有才(写作能力)、学(历史知识)、识(认识能力)三长,而尤以“史识”为最重要。他主张,撰写史书要“不掩恶,不虚美”,“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反对“妄生穿凿,轻究本原”。刘知几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位史学评论家,他的理论、观点在当时是很进步的。《史通》对后代治史、著史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元和郡县图志 《元和郡县图志》为唐代李吉甫所撰。李吉甫长期任宰相,熟悉当时的图籍。全书以当时四十七镇为纲,每镇篇首有图,分镇记载府、州、县及其户口、沿革、山川、道里、贡赋等内容。这是一部重要的全国性历史地理著作。北宋时,图佚,因称《元和郡县志》。
  五、科学技术
  天文、历法 隋代的刘焯制《皇极历》,这是一部很精密的历法。隋时未颁行,唐时始行用。此历确定岁差为七十五年差一度,已同准确值接近。当时欧洲还采用一百年差一度的数值,比我国落后。唐代的一行和尚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俗姓张名遂,自幼博览经史,精通天文、历算。后来出家为僧。唐玄宗时,他受命主持修历工作,有不少创造。他是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恒星移动现象的人,比英国人哈雷发现恒星移动几乎要早一千年。他又倡议测量子午线的长短,根据在河南实际测量的结果,算出子午线每一度长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这个数字虽不很准确,但却是世界上第一次实测子午线的记录。他还同梁令瓒合作,制成水运浑天铜仪(利用漏水激轮转动)。这不仅是表示天象的仪器,也是计时的仪器,是世界上最早的用机械转动的天文钟。他编成的《大衍历》是一部比较准确的历法,其编写体例结构亦为后代所沿用。医学 隋代名医巢元方撰《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详论病因、疾病分类、鉴别和诊断的著作,书中还记述了用肠吻合手术治疗外伤断肠等。该书对后代医学影响很大。隋至唐初的名医孙思邈(581—682年),著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这是两部著名的医学著作。两书的内容十分丰富,共收集了五千三百多个药方,记载了八百多种药物。由于他对医药学的重大贡献,后人尊称他为“药王”。唐高宗时,苏敬等人奉命编纂了《唐新本草》,这部书图文并茂,记载药物八百多种,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唐玄宗时,王焘撰《外台秘要》,收集了六千九百多个药方,汇集了前代药方的精华。建筑 隋朝著名的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今河北赵县)安济桥,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桥梁之一,又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单孔大拱桥。桥全长50.82米,桥面宽约10米,大桥洞跨径37.02米,高7.23米,在大桥洞两端上方,各有两个小桥洞,既可节省工料,减轻桥的重量,又便于排洪,而且增加美感。该桥跨度之大是空前的。这样的设计与施工技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都是难能可贵的。隋唐时期的国都长安城(隋名大兴城)是由名家宇文恺等设计建造的。总的特点是建制严密,规模宏伟,为秦汉都城所不能比。城内建有皇城、宫城。据考古勘测,长安城南北长8651米,东西长9721米,周长36.7公里,面积84平方公里。长安城内街道宽阔笔直,布局东西对称,街道呈棋盘式,宫殿、衙署、坊市分置,里坊呈封闭式,市场集中。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大城市。
  唐代的木结构建筑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至今尚存的有山西五台县的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东大殿。南禅寺大殿建于建中三年(782年),是我国现存最古的木结构建筑。佛光寺东大殿相传建于北魏孝文帝时,唐武宗时被毁,大中十一年(857年)重建。唐代建造的佛塔很多,至今尚耸立于西安的,有著名的大、小雁塔。大雁塔始建于永徽三年(652年),是高僧玄奘按照印度风格设计的。塔呈方形,砖砌七级,高六十四米。唐人考中进士后,多于此处题名,以为纪念,称“雁塔题名”。小雁塔建于景龙(707—709年)年间,为密檐式砖构建筑,原为十五级,最上两级已塌毁,其下十三级完好。现高四十三米。基底四周装饰精美砖雕。
  雕版印刷术 隋唐时期,文化繁荣,读书的人增多,抄书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于是出现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末唐初。唐太宗曾令印行长孙皇后的《女则》。玄奘也曾印刷佛像。但当时还不普及。唐中叶以后才逐渐推广。元和、长庆年间,白居易、元稹的诗已被大量印刷出售。文宗太和年间,印刷的历书已在民间广泛流传。唐朝末年,成都已大批印书,成为全国印书业的中心。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印于咸通九年(868年)的《金刚经》。该书卷首有画,画和文字都很精美。但已被斯坦因①盗走,现藏英国伦敦博物院。国内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晚唐的龙池坊卞家印《陀罗尼经》。
  印刷术后来传到国外,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复习题:1.唐朝的主要宗教有哪几种?* 2.唐朝有哪几位最负盛名的诗人?请简述其情况。3.什么是“古文运动”?唐朝古文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几位?* 4.《史通》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5.《通典》的作者是谁?此书有什么特点?6.唐朝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7.隋、唐时期有哪几位最有名的医学家?各有什么主要著作。
  重要名词:* 玄奘初唐四杰*韩愈*柳宗元李商隐*李白*杜甫* 白居易阎立本* 吴道子*一行和尚安济桥*敦煌千佛洞* 龙门石窟乐山大佛
  参考书:1.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上册)第六章第四节。2.张传玺、张仁忠合著:《中国古代史辅导讲座》第十七讲《隋唐的文化》。3.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四册七(一)、(二)、(三)。(选读)

 


  ----------------

    ① 《柳河东集》卷一《贞符》。 ② 《柳河东集》卷三《封建论》。 ③ 《刘梦得文集》卷十二《天论》。 ① 李耳亦名老聃(dān丹)。 ① 《大云经》即《大方等无想经》。唐薛怀义等以经中有“一佛没七百年后为女王下世,威伏天下”语,乃造《大云经疏》,以为武后受命之符。 ①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①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① 唐宋八大家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① 1986年2月,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与四川测绘研究所的专家新测数据:大佛从头顶到脚板底高58.7米,头高11.7米,脸宽7.8米,鼻长3.5米,耳长6.43米,头上的发髻共有1200个。旧说大佛高71米。 ① 斯坦因,英国人,原籍匈牙利,考古学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9.1.2025 04:27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