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339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轉--骗了我父亲,别想再骗我们(姜维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5.7.2010 15:47: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2010-07-01
自从天安舰事件以来,朝鲜半岛的局势再度紧张,仿佛战争的风云又要降临,一贫如洗,走投无路的金正日,硬充手持核武器的世界巨人,企图绑架全人类。其之所以出尔反尔,动辄讹诈,谁都知道他自以为背后有座大山,即中国,他的父亲金日成的经验给其内心的烙印过于扭曲而深刻,总以为只要开战,中国就会坚定地站在他的一边,我不否认这种可能性,因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会使中国人产生唇亡齿寒的感觉,特别是造成国富民穷两极分化的中共,也需要用战争转移社会矛盾和大众视线,但就我父辈的切肤之痛,反思韩战,冷静回忆,应当悟出真理:在互联网普及和强人已失的今天,再打一场韩战,如果中国支持金正日政权,必将引火烧身!

图片:姜维平先生的父亲姜启德1955年4月回国前在朝鲜留影,照片由姜维平提供。

我是1955年出生的,我的名字储存了父亲对生活的全部希望:维护世界和平!父亲姜启德对战争的憎恨,来源于他的经历:当1950年6月,金日成发动韩战之时,他成了御用作家魏巍笔下称的所谓的“最可爱的人”之一,他跟随彭德怀领导的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在火线上拼搏了三年,后来回国,在此之前,他由山东“闯关东”从乳山县来到大连谋生,并当上大连水产养殖公司的小职员,显赫战功曾使他的命运有所改观,但据称是美帝国主义飞机投下的细菌弹,破坏了他的健康,伤寒病几乎伴随他的一生,55岁时他死于肺癌,他坚信,这是美国侵略者造成的恶果。他是“幸运”的,不仅是因为,他是韩战的幸存者之一,而且毕生至死不渝地相信官方的谎言。
我则没有这种可怜的“幸运”。虽然我在辽宁大学读的是历史系,但多是中共伪造的史料和八股观点,只是到了90年代中期,我才在香港的《开放》杂志上首次得知韩战的真相,我想,如果共产党有本事,就一定把藏着真实的潘莫拉盒子捂紧,否则给他的国民带来的只能是巨大的精神打击。就我父亲来说,他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韩战,曾使他深为自豪,但其实,这是一场不义的侵略行为,它不过是靠谎言染上了光彩,他晚年动辄流泪怀念的战友们,不过是充当了斯大林,毛泽东等政治骗子的炮灰而已!所幸他一点都不知情,而且他更不知道,被俘虏的1,4000个士兵自愿去了台湾!我知道了真相,则对中共产生了新的认识:如果第二次韩战再燃刀枪火海,我们这一代及下几代人,还会重走父亲的老路吗?
最近,我拜读了何清涟撰写的一篇关于韩战的大作,其中引用了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许平的观点,真是巧得很,她是我大学同班同学,2009年2月4日,正是她把我送上了由北京飞往加拿大的班机,据其文称,许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通过媒体、因特网和大学课堂教育,国内的民众越来越知道这场战争,不是像人们当初所想象的那样,是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燃到了鸭绿江边,威胁着新中国。实际上,大家越来越清楚地知道,是金日成打响了第一枪,首先挑起了战争。她还说,战争更深远的背景是:斯大林在中国革命胜利以后,中国和苏联签订了友好条约,苏联就失去了雅尔塔体系中在中国的特殊权益,中国收回了旅顺口和大连港。而斯大林需要在太平洋有一个出海口,一个不冻港,以便与美国和日本对峙,于是,就在某种程度上,默许了金日成收复朝鲜南方的要求。这样金日成才敢发动这场战争。
我印象中,许平在大学校园期间,学术思想相当开放,但她从来没有讲过类似的观点,很简单,那时辽宁大学图书馆里,根本就没有与官方的谎言矛盾的任何书籍,想必是老同学许平日后到上海当研究生,深入研究的结果吧!而且,现在她这样公开地捅破窗户纸,似乎也风险不太大!总之,中国知识精英大都已经知道了,我们当年其实是在帮助朝鲜的金日成作战,而在更深一层的意义上说,是在帮助斯大林和毛泽东作战,这样一来,抗美援朝战争的合法性就受到了空前的质疑。许平教授的论述,真是一针见血!现在,天安舰的事实已暴露无遗,如果金正日步其父金日成之后尘,胆敢发动第二次韩战,中国领导人胡锦涛会像毛泽东那样,下令国民支持他吗?既使令下如山倒,会有成千上万的战士,如同我的父亲姜启德那麽顺从吗?既使服从了,依目前中共军队的病态和腐败,能获得胜利吗?我的回答很简单:骗了我父亲,别想再骗我们!
其实,道理再简单不过:统治者要想使士兵送死,用他们的鲜血染红顶子,必靠编织的谎言,把战争的正义性和合法性打扮得天衣无缝,这一点在信息闭塞的毛泽东时代易如反掌,但今天呢?有几个官兵不用互联网呢?尽管部队对互联网的管理密不透风,对士兵的监控史无前例,但有多少效果呢?战争还没宣战,最新的动向和矛盾的原因,就已经妇孺皆知了!谁愿去为一场不义之战卖命呢?即便父亲再生,知道了真相,也不会参战,被迫去参加了,也只能倒戈!
其次,假定中国官兵再次跨国鸭绿江,也不一定获胜,因为50年代时刚解放,国民对中共还抱有极大的幻想,以为战争胜利之后,就离丰衣足食,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近了,所以,能舍生取义,如今,老百姓大都看明白了,官员们都是诱骗别人学雷锋,自家的孩子不是经商捞钱,就是留洋出国,别看高官在讲台上振振有词,没有一个会像毛泽东那样,能把儿子送到前线作战的!毛泽东愚顽地坚信自己的理想,现在,他的继任者只贪钱财!所以,靠金钱拴在一条利益链上的部队,只要开战就会一泄千里,如同伊拉克的共和国卫队一样,好看不中用!在这方面,人们只要深入了解了中共部队的贪腐情况,就不会怀疑我的判断了。谁能相信,习惯于用金钱疏通关系的部队官员,能带兵打仗呢?相信钱能通神的士兵能前赴后继,战无不胜呢?
据6月26的国内媒体报道,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共牺牲了18万人。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少将在最新出版的一期《文史参考》半月刊上撰文指出,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场阵亡11万多人,加上参战人员中伤病和其他原因的死亡,中国方面在战争中共牺牲了18万人。这就使韩战的残酷性赤裸裸地展示在国人面前,处于小康社会的普通老百姓,每天都看到共产党利益集团对社会财富的瓜分,谁心里不像明镜似地,谁会去再当炮灰呢?哪个愿意成为下一次史料中记载的阵亡者之一呢?如果是正义之战,卫国之战,雁过留声,倒也值得!然而,为了一个专制政权去卖命,谁会心甘情愿呢?人们会想,从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战争直至国内1978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政府一直未对外公布过朝鲜战争中的伤亡数字,试问:连所谓为国捐躯的战士的数字都隐瞒的统治者,还能再有傻瓜跟他们上当吗?
或许,我父亲的切身经历,足以说明参战者命运的多舛!文革前他经常自豪地回忆抗美援朝战争,把战士诗人未央的诗挂在嘴上:“车过鸭绿江,好像飞一样,祖国,我回来了,我的亲娘!”还经常把朱叔等战友请到家中饮酒聚餐,大谈韩战中朝鲜阿妈妮对他们的关照!还把他们战场上的照片高挂墙上......但1968年以后就性情淡然了,父亲虽然在历次政治运动里因根红苗正,未被整肃,但晚年则受到冷落,郁郁而终,他不再相信共产主义能够实现!他说,人家局长的孩子留在城里,我们的子女却一个接一个上山下乡!中国离理想越来越远了!
是啊!参战和取胜需要高远的理想,现在,金正日有理想吗?中国领导人有理想吗?我多次亲临辽宁省丹东市,曾漫步于鸭绿江边,我既看到了沿江开发区的灯红酒绿,又听到了北韩饥民的哭泣,专制政权不论富裕还是贫穷,都只能给它的国民带来灾难!我从未与任何人谈论过我的父亲,因为他的一生是一幕悲剧,参加韩战是剧情的高潮,命运把他从火线上留下来,是为了叫他承受更多的没有思想和自由的苦难:他不知道韩战的真实起因,不知道14000个战俘选择台湾的故事,不知道6000个回国的战俘送进过阜新集训营,不知道斯大林,毛泽东,金日成的秘密交易,总之,不知道人生最宝贵的知情权,选择权已被彻底地剥夺!我可不想模仿他的一生!如今,面对战云翻卷的朝鲜半岛局势,我想告诉7000万南北韩的人民和广大读者,骗了我父亲,别想再骗我们新的一代!
2010年6月25日韩战60周年写,7月1日修改于多伦多
2#
发表于 6.7.2010 07:05:23 | 只看该作者
战争没有公理,也没有公义,讨论这个过于无聊了。
不是毛泽东,换成任何人,参战都是正确的选择。和朝鲜的对错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利益的权衡。其他的都是外衣。
看了作者洋洋洒洒的写这么多,感觉只有一个:好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6.7.2010 10:2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8.7.2010 20:19:49 | 只看该作者
其實作爲一個民衆或個體的行爲人,不成爲政治的附庸,就會成爲歷史的殉葬品,唯一不同的是,願意被誰利用,或者說是願意爲誰去送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9.7.2010 18:25:06 | 只看该作者
金正日有理想..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12.7.2010 22:13:19 | 只看该作者
那么当年参战应该如何动员呢?那么今天如果再发生战争应该如何动员呢?我从来不认为这是个无法用谎言动员战争的时代,因为媒体永远是manipulierend和mnipulierbar的。看上去无比自由的网络,其实脆弱得不如纸质传单。
另外用战争转移国内矛盾?这倒是上策啊,但有这个实力和胆量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5.11.2024 07:16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