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3.10.2010 02:18:0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海狼传奇·釜山攻略
五十年代,苏联提供给中国的C型、M型潜艇都是老旧的二战潜艇,性能差,不适合远海洋进攻,只能用于防御性作战。1955年11月,潜艇第1支队参加了总参谋部组织的辽东半岛抗登陆战役演习。“战斗”开始后,潜艇声呐报告,发现“敌”编队噪音,4发鱼雷随后迅速出管,全部“击中(实际上从舰底穿过)”扮演“敌”旗舰的“南昌”号,演习获得成功,潜艇支队受到了表彰,士气大振。
1957年2月,上海江南造船厂生产的6603型常规潜艇试航成功,10月加入部队,1958年正式列入作战序列,艇名为新中国15号,这时的潜艇部队才具备远海条件,算得上有进攻型战斗力的部队。6603型常规潜艇原型是613型(西方称为W级,WHISKEY威士忌),苏联二战后第一种击性常规潜艇,首艇1951年交付部队,先后建造了215艘,是建造数量最多的一款苏联潜艇,曾出口转让多个国家。中国在1954年得到W级艇的全套设计图纸,1957年在苏联援助下仿制出成品。6603型潜艇最大水下排水量1350吨,主要武器系统为6具533毫米鱼雷管。中国的6303型艇总共装备21艘,出口16艘,中国潜艇部队的03型于九十年代全部退役。
19XX年X月X日,经过多次航线规划、图上演练、近海模拟操练以后,从青岛基地悄悄开出一艘03型XXX号潜艇,目的地:南朝鲜的釜山港,任务:摸清航道,校正情报部门提供的海图,了解港口反潜规律,对驻港舰队进行侦察照相。我家狼老爷当时就在XXX号潜艇上,他事后形容本次任务是: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出发前,XXX号潜艇在码头装粮,上水,灌油,加气,充电,带海图等。所有人员进行了战斗巡航前动员,基地和支队全体领导亲自送行,支队某领导亲自带队出海。参战人员吃八分饱,排空屎尿(很重要,不提及这点说明他不了解潜艇兵生活),进入战位。
从XX基地一出发,到达潜航点(当时港口内水深很浅,不方便下潜,那年敌人没有实时监控能力,也不需要直接下潜),潜艇就下潜进入水中。水是很好的掩护。在黄海浑浊的海水中,三十米以下,海中虽然还有模糊的亮光,海上就几乎看不见潜艇了。这是一个黑暗世界。潜艇,就是黑暗世界突然出现的刺客!
潜艇刚刚离开海港,还在我海军航空兵和水面舰队掩护范围之内,还可以使用通气管航行。艇长宣布此行任务的目的地在于侦察釜山港,艇员都十分兴奋,纷纷都表示战斗决心,涨红脸扯开嗓子高呼X主席万岁!……云云。此时人员尚可间歇性走动,支队某领导和政委穿舱而过,逐舱慰问,鼓舞士气。
在潜艇上,最科学的方法是水下航行时尽量不要穿舱走动……潜艇在水下注水平衡以后,非常忌讳重心变更,也要求水密,尽量不要开水密舱门,人员从艇首走到艇尾是不科学的做法,反正我们历来只讲政治,不讲科学。毛主席如此,到了江主席胡主席一样只要求讲政治不讲科学。
人员穿舱可不容易。潜艇上各类仪器密布犹如林中树杈,人在其中穿行,一不小心就会磕碰到,轻则红肿,重则出血不止……远航过后艇员血小板低,一旦出血还不容易控制。潜艇的舱内地板还随时有陷阱:没有盖上的注水阀、舱底排水阀,还有下层的底舱门。江核心、胡哥、董特首进潜艇,可吓坏了许多潜艇兵,生怕他们受伤。对于这些外行领导,潜艇兵的习惯是:你他么的能不上来最好!
潜艇在水下必须密闭分隔水密舱门,以防一舱进水,全艇覆没(我418艇在水下航行没有密闭水密隔舱门,被水面舰艇撞击以后沉没,全艇仅幸存一人,成为海军历史上典型的违规惨剧。),一般潜艇在水下都禁止走动。过水密门,要“一看二敲三钻四关”。一要先打开舱室之间的通话旋塞,让两个舱因为自闭而产生的不同气压平衡,避免压力不一,舱门被高压推向你,把你当场打伤(你要前往的舱压比较高)!或者高压拽开门,拉脱你的胳膊(你要前往的舱压比较低)!二要用门把手敲击铁门,让邻舱靠近水密门的艇员闪开,以避免给门摇把打伤,然后才敢抬起摇把,使水密门的齿牙错开舱门。三是要钻舱门:“弯腰抬腿晃脑袋”,就是说你要弯腰降低高度,然后抬一腿,伸腿先过门,接着把脑袋低低地晃过舱门,站稳后赶紧把另外一条腿拉过来。四是必须马上关闭水密门,切记,切记!
……
潜艇在通气管航行时候,艇长还可以通过潜望镜观察水面。之所以选择在这个季节,是因为天气炎热,表层水温和底层水温差异大,声纳反潜困难。我们在和04型猎潜艇配合训练时候,曾经抵近到他们目视都发现我艇潜望镜,就是声纳没有找到我艇。如果这时实战,我艇要么逃走,要么击沉他们多次了。当时这个季节,天气炎热,小渔船上没有冰鱼货不好保鲜,所以海面干净。潜艇怕渔船。当时渔船普遍是机帆船,经常不开机,光挂帆航行,悄无声息,被动声纳听不到。潜艇如果上浮和他们对撞,潜望镜损毁,修理起来花费不小,更惨的是撞翻渔船,那就搞出人命了。潜艇上浮,要先一般看海图,确认在安全的海区,附近没有敌人,然后用声纳倾听周边没有发动机声音(没有船只),再悄悄上浮到潜望镜高度,探出潜望镜看看周边安全,侦察没有敌人的雷达搜索电波,才真正上浮到海面。上浮到潜望镜高度的时候非常危险……如果有艘船关闭发动机,你上浮起来刚好顶着它……潜望镜损毁不可避免。如果对方是小渔船,他们船翻人亡,如果我们是千吨的小潜艇他们是千吨轮,我们有可能船破进水全艇死光……潜艇怕渔船,还有一个原因是怕渔网。潜艇撞上渔网,轻则拖走渔网,重则拖翻渔船,拖坏潜望镜,缠死螺旋桨。朝鲜潜艇就发生过螺旋桨缠死,被渔船“俘获”的案例。
潜艇紧急上浮的镜头在画面上看起来很爽,摄影家美其名曰“蛟龙出水”,实际上能不用最好不用。美军“格林维尔”号核潜艇撞沉日本爱媛号悲剧希望不要重演。
潜艇在水下航行,艇外被海水包裹,与空气隔绝,此时艇员呼吸来源有三个:密闭在舱内的空气、“氧气再生装置”、氧气罐(二战时用高压空气罐)。氧气罐是备用品,一般条件下不使用。潜艇在水面或者通气管状态航行,首要任务就是吸收大量的新鲜空气进舱来,提供给人员呼吸和柴油机运转。潜艇舱门密闭下潜以后,改用电动机驱动,人员呼吸导致舱室内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升高,当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到8‰的时候,人员普遍感觉到困倦和呼吸困难,必须开启“氧气再生装置”。装置的核心是“氧气再生药板”。它的化学原理是:药板上的过氧化纳或过氧化钾,和艇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置换出氧气。“氧气再生装置”的构造象大型蜂箱,石膏板状的“氧气再生药板”先启封,插入装置的槽内,装置开启后自动送风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置换。常规潜艇在水下的耐受时间,和再生药板的数量有关。一般潜艇都能够保证在水下×天的潜伏需要。本次出航的6603型潜艇,只能够在水下潜伏x天。所以只要条件允许,能用通气管尽量用通气管,原因有两个:一、常规潜艇可能被反潜兵力围困在海底,这时候你就必须用有限的药板让自己活下来;二、药板置换出来的氧气有怪味,长时间呼吸这种药板氧气对身体有破坏,它也不能够去除种种异味,海面清新的空气富含负氧离子才健康。核潜艇电力充足,用的是电解水产生氧气,正常情况下反应堆不停,氧气充足,但是一旦如库尔斯克号反应堆停止,核潜艇的再生药板少,艇员更容易窒息。
XXX号潜艇在通气管状态下保持×节潜行,一路都很顺利。经过×天的航行,我潜艇到达护航范围之外的电力潜航点,悄悄地下潜到XX米水深,进入真正的潜航状态。
这是一条经过勘查的水道,我艇上面有20多米的水深,下面距离海底有10多米的空间,海底地质泥沙为主,万一坐底,也不容易撞坏我潜艇下垂直尾舵,相当适合潜航。航道上几乎没有渔船,如果大型商船经过,我声纳兵很远就能够发现。常规潜艇在水下电力航行状态很容易消耗蓄电池不多的储备电力,03型潜艇蓄电池有2组,每组62块,水下状态2节时续航能力仅仅为335海里。所以,经过4节XX海里的电力航行以后,我潜艇决定上浮到通气管状态。继续前进、充电。根据上级部门提供的情报,韩军反潜兵力薄弱,并且靠近海岸。所以在抵近釜山港之前,我们可以大胆地使用通气管航行。之前的电力航行,只不过是一次适应性的演练。潜艇结构复杂,操纵繁琐,为了保证航行安全,要经常在水面水下不同航行状态之间转换。
通气管伸出水面以后,柴油机突突地叫嚣起来,航速明显加快。经过XXX海里的通气管航行,根据海图和天文导航推算,我潜艇已经靠近了位于对马海峡的釜山港外围。艇长下令进一步下潜到XX米水深,转电力航行。我潜艇在对马海峡航道上潜行,由于下面水深,可以比较轻松地下潜。靠近釜山港就要万分小心——别潜太深,会撞击海底;别潜太浅,会暴露,同时也会不知不觉中搁浅!朝鲜潜艇艇员素质很差,曾经过分靠近浅水区,导致潜艇搁浅无法脱身。
我XXX号潜艇在XX米水深,以×节速度,沿着进出港航道,缓慢靠近港区。上面偶尔有大型货船经过,带来水流震荡艇身。每当货轮经过,艇员都要抓牢身边的固定物,紧张地、本能地看着潜艇天花板——虽然你明知道看不到什么。潜艇在水下没有舷窗,即使有舷窗你也看不见,海底可视度太差了。由于该航道是国际水道,我们已经掌握了海图,对潮汐、海流、海水透明度已经了解,所以我们艇长并不慌乱,我们的航线和商船的航线有一定的错开,可以保证艇身稳定。操舵手稳定住潜艇,不紧不慢地潜进了港区。注意!我说的是进港区,不是进泊位。港区范围很大,深水区多,而泊位的水深往往比较浅,有些泊位还是依靠疏浚得来的,泊位下面的海底基本上是沟槽状,潜艇要潜伏进入泊位,几乎不可能……因为大多数泊位的水深,往往都不过十来米。对于正常进港的潜艇、航母足够,对于我们则太浅,容易搁浅或者暴露。也没有必要进泊位,我们只要在泊位以外X海里的地方瞄准泊位的军舰来一个舰首4发齐射……大功告成(当时53型直航鱼雷命中率不高)!
很遗憾,本次入港侦察没有重大发现。港口内只有稀稀拉拉的护卫艇和护卫舰。不过既然到此一游,拍照留念必不可少。我们还变换了几个阵位,模拟鱼雷发射,验证了航道水深、水温、海流、潮汐等水文数据,然后看到实在没有新鲜内容了,才慢慢转向港外脱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