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零下68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上的今天---3月23日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3.3.2011 19:06:50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1984年3月23日
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成立

“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是1983年胡耀邦同志访日时,中曾根首相为响应胡耀邦同志关于谋求中日睦邻友好关系长期稳定发展的主张而提议设立的。1984年3月23日,中曾根首相访华期间,中日双方一致同意设立“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日方称该委员会为“日中友好21世纪委员会”。

委员会的任务是:根据《中日政府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基本原则,遵照“和平友好、平等互利、相互信赖、长期稳定”四项原则,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广泛的角度,研究中日睦邻友好关系长期稳定发展的途径并向两国政府提出建议。

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双方委员各10名,由老、中、青各方面代表组成,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中方委员会首席委员是原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王兆国,日方委员会首席委员是日本庆应大学校长石川忠雄。双方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机构分别设在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和日本外务省亚洲局。

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是加强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它的成立,标志着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进一步加深了。实现21世纪的中日友好不仅符合中日两国人民和子孙后代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1984年9月,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在日本东京举行了首次会议。中方首席委员王兆国发表《基调报告》,日方首席委员石川忠雄作了《日中关系中长期展望的基调报告》。在报告中王兆国提出的实现中日21世纪更加友好的四项标志成为中日双方的共同认识。把21世纪变成中日两国更加友好的世纪,成为中日双方委员会的共同奋斗目标。作为这次会议的具体成果,双方决定设立中日中、长期关系、经济科技交流、青年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专门委员会。在北京建立“中日青年交流中心”也是在这次会议上提议并通过的。1992年9月初,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了第8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以张香山首席委员为首的中方委员和以石川忠雄为首的日方委员,就巩固和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日睦邻友好关系的途径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在闭幕式上通过并发表了共同文件。双方委员一致表示,要以1992年作为迈向21世纪的中日关系新起点,共同为亚太地区以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3.3.2011 19:07:45 | 只看该作者
1989年3月23日
邓小平说10年改革最大失误教育发展不够



邓小平会见乌干达总理约韦里·穆塞韦尼时的情景


1989年3月23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应邀来访的乌干达共和国总统约韦里·卡古塔·穆塞韦尼时说:“我们在10年中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发展不够。最重要的是在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和共产党员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我们经过冷静的考虑,认为这个问题比通货膨胀等问题更大。只有经过若干年的艰苦奋斗,才会有较好的发展、持续的发展。只要人们思想统一了,治理也不难”。

邓小平说,在过去的10年中,我们有可喜的发展,中国的经济、生活水平可以说上了一个台阶。发展中也出现了新的失误,但主要的还是我们的成就,因为在10年中翻了一番是不容易的,这是坚持四化路线、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我们大错误没犯、小错误没断,因为我们没有经验,今后这也难以避免。邓小平说,李鹏总理在全国人大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失误,外国议论说是作了自我批评,对这些失误,我们老同志也有份。他说,一条经验就是在发展顺利的时候,要看到新的问题,发展要适度,经济过热就容易出毛病。我们花两、三年,最多四年就可以度过困难。

邓主席接着说,一切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就不会犯大错误,发现了错误不掩饰、不回避,一旦纠正过来,就会为继续发展创造很好的条件。我们是有信心克服困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3.3.2011 19:08:16 | 只看该作者
1998年3月23日
中国发售首批证券投资基金

1998年3月23日,人们期待已久的证券投资基金浮出水面,开元证券投资基金和金泰证券投资基金在证交所公开上网发行。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在国外,基金已成为大众化的投资理财工具,如美国有37%的家庭投资于基金。

基金使广大投资者借助于专家理财分散投资风险,培育理性的机构投资者。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是根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批准设立的,这两家新设立的投资基金均为契约型封闭式,存续期为15年,发行规模各为20亿元人民币,基金资产20%投资于国债,80%投资于国内依法公开发行上市的可流通股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3.3.2011 19:09:05 | 只看该作者
2001年3月23日
“和平”号成功坠毁



莫斯科时间2001年3月23日9时0分12秒(北京时间14时0分12秒),俄罗斯地面控制中心宣布,“和平”号所有残片已成功、安全地坠入预定的南太平洋海域。至此,坠毁“和平”号的工作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莫斯科时间8时44分04秒(北京时间13时44分04秒),“和平”号进入稠密大气层。在与大气猛烈摩擦的过程中,“和平”号燃起熊熊大火。莫斯科时间8时59分49秒(北京时间13时59分49秒),“和平”号第一批碎块安全坠入南太平洋海域,该海域位于新西兰与南美洲之间。23秒后,“和平”号的1500多块残片坠入了指定海域。

“和平”号的坠毁过程是按预定计划进行的。从俄罗斯地面控制中心向“和平”号发出第一次制动信号到“和平”号坠毁,前后不到6个小时。

“和平”号空间站是人类历史上第九座空间站,也是迄今体积最大、应用技术最先进、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空间站。在太空飞行的15年间,“和平”号共接纳了28个长期基本考察组和30个国际考察组,共108名来自12个国家及欧洲航天局的宇航员。这些宇航员共完成了20多个科研计划和2.2万项科学实验。通过这些计划和实验,人类掌握了太空舱建造、发射和对接技术、太空行走技术、太空生命保障技术,更加深入地研究了航天医学、生物工程学、天体物理学和天文学。“和平”号的功绩将永载史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3.3.2011 19:11: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零下68度 于 23.3.2011 19:12 编辑

1945年3月23日
美军横渡莱茵河




美军用登陆艇跨过莱茵河



美国坦克部队通过架在莱茵河上的浮桥





美国发现尚未被炸毁的莱茵河鲁登道夫大桥

1945年3月23日,美国人的虚张声势和运气给我们的战士在大战中首次横渡莱茵河帮了大忙。当奥马尔-布雷德利上将接到这个意外的消息后,立即向雷马根增派部队。美军是在头天晚上在这个地方首次渡过莱茵河的。


横渡的时间大约是在晚上10时30分。中校卡尔-廷默曼是霍齐斯将军指挥的第一军装甲师的指挥官,率领部队穿过位于刚刚发生过恶战的阿登战场东部的艾弗尔高原到达雷马根。这座小城在莱茵河畔,科隆和柯布伦茨之间。

正当另一支部队试图在一条小河上建立桥头堡时,廷默曼手下的人意外地发现,在莱茵河上有一座完好无损的桥梁。这就是鲁登道夫大桥。显然,这是德国人在撤退时丢下的。廷默曼请求过桥并得到允许。

突然廷默曼的部队潜入水中隐蔽起来。原来德国人在一桥墩下埋设了饵雷,一声爆炸使桥梁发出咯咯的响声。然而,大桥竟奇迹般地保留了下来。接着又是一声巨响,但桥身仍未被炸毁。

廷默曼手下的人过桥后,在河对岸发现了一个隧道,有许多德国士兵和百姓躲在那里,他们都被拘留起来。

廷默曼通过无线电把胜利的消息汇报给总部。布雷德利闻讯便立即下令所有的部队趁此良机向雷马根挺进。盟军在莱茵河上需要更多的桥头堡。布雷德利的情绪显然因廷默曼的神速横渡莱菌河而高涨起来。他说,他的部队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跨过莱茵河。

在莱茵河西部,盟军刚刚执行完毕艾森豪威尔将军下达的歼灭所有德军的命令。巴顿将军的坦克部队攻克了德国在这一地区最后的大本营之一--斯派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7.1.2025 03:10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