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9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生皇帝王莽:改革者的悲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6.10.2011 20:16: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无意中翻阅《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才知道毛泽东不仅给曹操翻过案,给王莽也翻过案。他说:“关于王莽变法,汉时一般做史的人——范晔、班固、班昭等——因为他们吃的汉朝的饭,要给汉朝说几句话,把王莽说得怎么坏,其实王莽也不是怎么不得了的一个坏人”。胡适在二十年代所写的《王莽》和《再说王莽》中甚至认为,王莽是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应该替他伸冤!翦伯赞七十年代所写的《秦汉历史上的若干问题》一文中也肯定了王莽是一个独具卓见的人物。可惜的是,这些真知灼见得一直没有得到历史学界的真正重视和认同。

在中国历史上,王莽和曹操是两个“篡权奸诈”的小人,现在曹操已经得到了平反,恢复了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的本来面目,在很多影视剧中也早已以正面人物面目出现。但说到王莽,却依然奸诈如初。其实王莽的罪名大概可归纳为三条:第一,篡汉自立;第二,奸诈虚伪;第三,依古改制。现在看来,这三条罪名中的第一条就是不成立的,什么叫篡汉自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谁做皇帝不成?汉宣帝晚年已开始重用宦官和外戚,元帝时石显等宦官擅权,成帝即位后杀了石显,但太后外戚王氏的势力迅速膨胀,哀帝继位竟封自己的同性恋伙伴董贤为大司马卫将军,让他执掌朝政。指望这些人振兴朝政是根本不可能的,王莽比起上述这些汉家皇帝来可是强多了。第二条更是欲加之罪,毋庸置言。王莽声望极好,在官场外戚贪赃枉法大肆敛财的同时,王莽非但不贪,还一次次把自己的钱财、土地和获得的赏赐分给下属和贫民,甚至连俸禄也常常用于救济,自己生活清苦,太太穿得像仆人。并且王莽并没有表面吃素菜,背后喝参汤,也没有公开将钱财散发,暗底下又去搜刮回来。当时像王莽这样一位高官贵戚的儿子杀死一个奴婢,实在是小事一桩,王莽竟逼他自杀了!至于他揭发淳于长,虽然有个人野心,但所揭发的都是事实,事后又没有任何人出来翻案。相反,王莽孝母、赡养寡嫂、抚育侄儿、对人谦恭有礼等行为都是货真价实的。王莽的这些行为,真的堪称典范,即使是作假,表现了他的奸诈虚伪,但如果政治家都愿意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来作假,来奸诈虚伪,大概也没有什么不好。《汉书》成书于东汉建立以后,为篡位者王莽做传,要是有什么小辫子,当然会被一一记录.事实上是没有,由此可见,所谓奸诈虚伪不过是是东汉统治层的宣传与强化罢了。第三条倒是有点说到了,因为王莽的改革确实是失败了,但要改革是没错的。作为儒家学派忠实信徒的王莽,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负,他篡汉当皇帝只是一个手段,王莽改制的一系列政策大都是他正式当皇帝以后才颁布出来的。如果王莽只是为了想当皇帝,那他大可不必搞什么如此不得人心(主要是官僚、地主阶级的“人心”)的改制,而是可以用缓和得多的措施来守成,把这皇帝做下去,他的新王朝也不至于如此短命,他自己也不至于落到如此悲惨的下场。但把依古改制这本身作为一条罪状加在王莽头上,就此否定一个历史人物,确实也是有失公道的。

因此,今天我们评价王莽,就不应该再纠缠在他的篡汉是多么大逆不道、他的圣人形象是多么虚伪卑劣等问题上了,而应该重点看看他的改制,究竟是对的还是错的,是好的还是坏的?尽管这个改制最后是彻底失败了,他自己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由《汉书·王莽传》看来,王莽改制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一、土地问题:土地国有并重新分配。恢复古代的井田制,土地不准买卖。没有土地的人,由政府分给土地,以一对夫妇一百亩为标准,八口以下的家庭,占有土地超过九百亩的一律没收,或由地主直接分给他的邻居。二、人口问题:虽然没有废除奴隶制,但禁止人口买卖,以限制奴隶的范围和数目的扩大,直至奴隶制度的最终消亡。三、实行计划经济:物价由政府控制,防止商人操纵市场,以消除贫富不均。商品在供过于求时,由政府以成本价收买,求过于供时,政府则将收购之商品买出,以阻止物价上涨。此外,还有有利于提高政府财政收入的专卖制度、征收所得税的制度和有利于民众的贷款制度。从这些政策、措施来看,王莽所从事的确实是一项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全新的社会改革,是一次和平的革命,它比历代农民起义那样玉石俱焚式的有极大破坏力的暴力革命显然是进步得多了。在中国历史上,也许只有它才近似于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怪不得胡适会认为王莽是个最早的社会主义者!王莽的这些政策和措施,确实可以使多数人获得利益,但是触犯了官僚、地主阶级的利益,当然会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他们肯定不会轻易交出多占的土地,而无地、少地的农民自然也就得不到政府所许诺的土地,于是,官僚、地主和农民都不满意;禁止人口买卖,事实上禁止不了,只能让它变为暗地里的交易,王莽又制定法律来保证改革措施的贯彻实行,而执行法律的人们并不能保证完全领会王莽的意图,也不能保证完全依法办事,于是被处罪的人不计其数,于是最后弄到“天下汹汹”的地步并被刘玄、刘秀这样的阴谋家所利用。这是王莽事业失败的主要原因。当然,王莽事业的失败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只是机械地仿古而不知变通。书生意气,酿成悲剧。

其实王莽的多数改革措施当时曾经也是深得人心的。他在元始元年的建议,使贵族、官吏以至天下百姓人人受益,当然皆大欢喜,得益的人又那么多,他们都会感激。王莽救济灾民的具体措施,包括他自己和太后带头捐资,在长安为灾民建房等,尽管未必都能落实,总能起-些作用。他在长安为学者建住宅,从全国征集数千有本领的人和各类学者,知识分子自然会感恩戴德。要知道,其中多数人本来绝不会有施展才能的机会,甚至连生活都成问题。所以唐朝诗人白居易有诗评价:“周公畏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当时若是已身死,千古忠佞有谁知?”王莽的改制是因为他看到了社会的矛盾日趋激烈,看到了土地问题、奴隶问题的严峻。他初登皇位,并不是像很多心无大志的昏庸之徒,只会敛财作乐,骄奢淫欲,而是真的想实施些措施,缓和天下的矛盾。但王莽又是个典型的儒家书生,于政治权术一窍不通。他一即位,立刻打着先贤圣王的名义开始改革,比如重设郡县,治理财政混乱、改革货币制度、政府垄断货币发行权、向老百姓发行贷款、实行土地国有制等等,这些改革措施,即便是在现在看来,对治理西汉后期的社会混乱仍旧是很有意义的,只可惜王莽这个读书人出身的理想主义者,完全没有能力驾驭政府复杂的权力网,以至于他的改革政策大部分成了一纸空文,即便是能够实行的,也在一大批官僚的层层执行之下完全变味。王莽天真地以为天下人都和他一样单纯,“一切制定则天下自平”,于是天天和朝臣们讲六经,论上古圣贤。这使朝廷对具体实行政策的官僚失去控制和了解,使这些官僚们对他的政策任意曲解,并且把一切压力都转嫁给农民,最终导致天下大乱。王莽的政策几乎都是对农民有利的,但反对得最厉害的偏偏就是农民,这正是他最大的悲哀。

王莽简单的理想主义和他在权力斗争上的弱智,是他的改革最终失败的原因所在。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于王莽的重新认识,这个伟大的改革家,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他的改革精神,却绝非那些骂他的官僚们以及后来那些皇帝所能比的。遗憾的是王莽失败了。王莽新朝的没落,也摧毁了王莽一世的美名。王莽起初绝没有想做什么皇帝,事实也正是如此,王莽直到三十岁,才凭借他是王太后侄子的身份,被封为新都侯。此后,王莽发奋努力,步步高升。再是春风得意,他人生的最高目标也不过是想效法周公,做一个完美的道德楷模。所以,在那个穷奢极欲、纲纪崩溃的时代里,王莽就像一个高明的演员,给人们留下了动人的造型。他恭俭勤政,大义灭亲,准确地俘虏了民众之心。有人说王莽是在处心积虑地篡位,但实际上,他更像是被民众一步步推到皇帝的宝座。如果不是后来的朝政没落,王莽注定是一世明君。然而,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王莽成了后世唐太宗警世名言的最好印证。由于朝代的灭亡,王莽亲政的所作所为,良苦用心,一概被曲解成另有图谋,于是“篡逆”这个盖世罪恶顺理成章地戴到了王莽头顶。王莽的失败,原因决不是后人评说的人格或道德问题,而在于他的理想主义,在于理论脱离实际的天真幼稚。而这,又归因于他的书生意气。在王莽身上,书生影子远比政治家影子浓重得多。一个皇帝,竟是那样的含辛茹苦,那样的殚精竭虑,那样的拼命奋斗。整天召来博学的大臣儒生,像一群考据学家,在语焉不详的经书中艰苦跋涉,兴致勃勃地策划着建造一座象牙之塔,并体验着创世的无比光荣。然而,他首先得罪了富豪,因为他剥夺了他们的财产;他竟然连百姓也没讨好,因为老百姓虽然得取了土地使用权,但他们更想要土地所有权,就连无地的农民也并不领王莽的一番情意。结果天下并没有出现王莽想象的大治,惹来的却是一场天下大乱。他的头颅被切下来,尸体被砍成了碎块。头颅先被悬挂于城楼,后又被众人踢得稀烂。有人把王莽的舌头从口中剜出,剁碎分吃。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解人们的心头之恨。惜乎!这就是书生皇帝的王莽,就是一个改革者的悲惨下场!

鲁迅先生曾表达过一个观点——一个朝代越短,史书上它往往越黑暗。因为它还来不及为自己写历史,只能等到下一王朝——往往是它的敌人(如秦与汉)——来为其修史,“黑暗”自是难免。王莽他称帝前的所作所为,无论动机如何,客观效果是谁都不能抹煞的。在西汉末年的一片黑暗中,朝廷中居然出了一位“在世周公”,对挣扎于水火之中的苍生百姓安能不是福音?王莽代汉而立,是民心所向,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只是通过一场宫廷政变篡权。王莽之被歪曲和否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受“成者王,败者寇”传统定论影响。如果新朝成功的维持上百年,史官们肯定就不会这么诋毁王莽,而是该歌功颂德,对王莽神话连篇了。王莽就不是篡位,而是“天降大任于斯人”,是“奉天承运”的“真命天子”了。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不是篡位?朱元璋纠集逆贼,起兵造反,不是篡位?唯一不同的是因为他们成功了。成功者一切都是正确的,凡是他们的对立面则是贼寇。这就是历史。王莽之悲剧,根子又应该是在这里。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18.10.2011 19:5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4.5.2024 19:02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