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02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功者必须具备的四种最重要的勇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9.11.2011 18:14: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对一个追求成功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勇气一共有四种,它们是:4 c1 e7 M; ^( V5 K# C0 Q& F7 c
  1 不畏失败,敢于尝试。2 Q+ C. v  Q! \9 e# `: b+ z( n
  2 承认错误,从失败中学习。4 S: ]# {5 {# }  F( q& d
  2 远离恐惧,挑战困难。
/ ^; g3 \; x4 A. {3 V( ~: \- R  2 勇于放弃已经获得的东西。8 H# R! F# m& `. D% m
  如果具备了以上这四种勇气,如果能用自己的智慧发挥这些勇气的作用,那么,面前的道路将无比宽阔,你会实实在在地体验到“鹏程万里”的自由与豪迈。5 r- _* u0 P+ e1 R
  不畏失败,敢于尝试
( x4 k, x0 Z' T- n9 x9 a' t  梁启超在《新民说?论进取冒险》中说:“进取冒险精神,人有之则生,无之则死,国有之则存,无之则亡。”也许读者会觉得,这里的“生死存亡”说得太严重了。但是,不要忘了,在梁启超的时代,也许只有这样激进的思想才能唤醒沉睡的巨龙。如果将这种思想放到今天,可以这样理解:进取冒险的精神是勇气的一种体现,一个人拥有它就会获得成功,失去它就会走向失败,一个企业拥有它就会赢得市场,失去它就会流于平庸。
7 V/ _5 k6 T) T( p0 x7 @7 ?  一个在金融界做得非常成功的朋友说:“我很高兴我是一个敢于冒险、喜欢尝试新事情的人。在我所尝试的事情中,有90%以上都是有所收获的。就算是失败的那10%,我在其中也学到了很多教训,它们让我更加珍惜那成功的90%。”
- }: n. X. D; F2 i) d' C1 ^* J  这位朋友的“90%”其实就是我在谈自信时所说的“从成功里获得自信”,“10%”就是“从失败里增加自觉”。这种自信和自觉都要有勇气去尝试才能得到。' A. @2 G" p2 `$ }# y
  虽然任何成功都有运气的成分,但是首先要有勇气去尝试,这样,当运气来临,你才能够抓住机遇。如果没有勇气,不敢去尝试,你永远都不会拥有任何机会。
/ T- Q8 U: ]/ n4 v" d  我的执拗天性3 K/ Q' |) p* P
  1998年,我在决定要回到中国创建研究院之前,曾征询过不少朋友和同事的意见,问他们是否愿意和我一起回到中国。但我惊讶地发现,几乎没有一个人赞成我的想法!他们说9 o5 _' A3 e& F+ r6 w2 [+ \+ O
  “成功的中国人不会留在中国。”
  n! h. C- p. m1 ?  “你知道为什么在美国的中国人那么优秀吗?就因为中国最优秀的人都出来了。”  L  T6 P; e% U' B. ~
  “回去?整天就要和官员打交道,陪笑脸,说好话,那多无聊啊!”( Z5 L6 K3 {4 w0 F$ E
  也有一些中国同事列举出了许多反对的理由,比如,小孩子要读书,大陆太脏、太乱,太太不愿搬家,现在工作很满意,已经有足够的钱了,就算搬过去,早晚还不得回来,等等、等等。
9 l# c$ g7 V  d' W9 {- D; ^  就像凌志军在《追随智慧》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也许是我的执拗天性发生了作用,也许是我的一股热情和几分天真左右了我的抉择,在其他人的反对面前,我没有退缩。我对我的妻子说:“管他呢,我自己先回去。我绝不相信中国所有优秀的人都出国了,在中国,总能找到喜欢科学研究的人。我就是要做一个敢为天下先的人。”
. V6 g3 M4 G$ W3 ^  我当时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态度被记者称为“天不怕地不怕”,其实,我只是有一股勇气罢了。我知道,回中国创建研究院' H5 P6 n$ x# V5 `
存在短期内的风险,但从长远来说,中国必将成为世界未来的中心,作为能够横跨中西文化的华人,我应该把握这个回到中国的最好机会。6 L* s: `0 E2 M) V0 g0 Z
  后来,微软在中国创建的研究院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我实现了自己当年的理想,受我的影响加入研究院的一批优秀人才,如张亚勤、沈向洋、张宏江等也都在他们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T4 ?4 S2 L5 P' ~+ B# ~
  有勇气的人不怕风险,而愿冒风险的人往往有机会得到更好的回报。当你考虑需要鼓起勇气做某些事情的时候,不妨客观地做个风险和回报的对比。
3 E* ^2 T  c$ b- Y  勇冒风险的奖赏
5 G' g: f2 L- C7 l  我到了微软总部后,发现了一件很巧的事:我的部门里有五位总经理,他们都是在15~20年前加入公司的,目前他们居然都是身价几千万美元的富翁。4 ^; J6 m( N- b" U  Y7 b
  因为微软公司有分配“认股权”给所有员工的制度,所以,并不是职位越高的员工越有钱,而往往是工作越久的员工越有钱,尤其是在1985~1998年间,微软股票的狂飚制造了很多富翁。而我加入公司时,公司已成为一个巨人,股票价格的变化也不会很大了。所以,我拿到的“认股权”几乎是不值什么钱的。% H8 p, a  L6 o$ J$ |% w" w
  当家人听到这个奇怪的事情时,都问我是否会有心理上的不平衡。我对他们说:“我加入的是一家世界领先的软件公司,没有冒任何风险;而他们当初加入的是一家未来还是未知数的公司,所以,这是对他们有勇气冒风险的奖赏。”2 B& E+ Y; j# A1 @3 }6 z& ?" h, S
  承认错误,从失败中学习. c# i( b$ m5 l. Z
  在人生的尝试中,你可能会遭受千百次的失败,可能会在尝试中发现许多工作都不适合你,但是,千万不能因此放弃了你的勇气。亨利·福特在进军汽车业的前三年,破产过两次;美国大百货公司梅西百货曾经七次遭遇转折点——也就是一般人通称的“失败”,终于取得成功;莱特兄弟在经历了数百次失败的实验以后才驾驶着人类第一架动力飞机飞上了蓝天——所以说,不能惧怕失败,只要冷静地分析失败的原因,说不定下一次就会有成功来敲门了。% r  e  k- `: v7 @# c1 Y
  卡内基说:“人要懂得从失败中培养成功,因为障碍与失败就是通往成功的两块最稳固的踏脚石。”3 e2 W+ Q& y4 q1 Y. l  ]4 {
  大多数成功者都会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此前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古人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对此,我还想补充一点:只有学会在失败中学习和提高,才可能取得成功。如果说失败是成功之前的必经阶段,那么,学习就是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内在动力了。+ O3 ~+ z6 {/ K' Y
  当我作为一个“外来者”走进微软的时候,发现自己和其他主管相比的一个最大长处,就是我曾经失败过,而他们大多都没有类似的教训。在现在这种竞争越来越剧烈的时代,有失败经验的人更容易在灾难尚未来临时预测到潜在的风险,对自己也不会有过高的自信,更容易接受失败的可能性,更善于从失败中学习。
5 E; r' u: u" k/ D, N# }* V  五步驱散失败阴影/ R1 V0 T- G! e
  有一位刚刚经历了惨痛失败的学生问我:“我该如何驱散失败的阴影?如何从错误中学习?如何再一次地得到自信和勇气?”2 t# @" u2 z6 N* Z+ Y9 T2 i0 ?) u
  我的回答是:“人都会犯错。犯错后,我建议你采取下面五个步骤:(1)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要自己;(2)要从错误中学习,以免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3)经过了上面两个步骤后,要原谅自己,不要让自己永远把这件事挂在心上,可以多找朋友或亲人沟通,或者让自己想想快乐的事情;(4)从失败中增加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以便对自己的价值观有正确的理解;(5)坦然地面对错误,甚至主动用它来帮助别人。”
$ s5 N8 F( D  `) h+ J$ z( m0 `4 G  远离恐惧,挑战困难  `0 }3 T3 T# N+ `, _4 k
  勇气的最大敌人可能就是对失败的恐惧。其实,在历史的长河里,任何个人的失败都不值得一提。重要的是你曾经放手去拼搏过。回顾历史上的名人,人们可能只记得他们的成功,却很少去关注他们的失败经历和不断尝试的勇气。: |0 l# b+ A: D3 x2 [' F% `
  居里夫人说:“人生的旅途也许很遥远,也许很黯淡,但是,不要害怕,勇敢的人面前才有通路。”
3 x2 C3 o% O' o1 o: }3 }  罗斯福说:“我们没有什么害怕的,惟一值得害怕的只是害怕本身。”
+ Z9 q2 v$ Y  R! q  马克·吐温说:“勇气不是缺少恐惧心理,而是缺少对恐惧心理的抵御和控制能力。”
9 k0 I+ s6 {" S6 s( t6 o- E$ S  成功者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恐惧和困难。任何事业上的成就都不是轻易就可以取得的。一个人想要在工作中出类拔萃,就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必须正视事业上的挫折和失败。只有那些有勇气正视现实,有勇气迎接挑战的人才能真正实现超越自我的目标,达到卓越的境界。' @) f/ U2 a2 b
  我在苹果公司学到勇气
' T# h  X0 J: X% u  我在苹果公司工作时,第一次理解了勇气对于企业领导者的重要性。8 e* t& M# D0 a
  那时,我属下有一支队伍,这个队伍的经理是我老板的朋友,而这个队伍负责的项目也是我老板最欣赏的。当时,我清楚地知道,这个项目做得很不好,项目经理也不是一个好经理。但是,因为我的老板重视它,我始终没有勇气来处理这个问题。此外,我也担心,如果解散了这个队伍,其实也是对我个人工作的一种否定,因为我已经让这个队伍存在一年多的时间了。
% |5 d% }; \) D0 o) m% L: n  终于有一天,我决定离开公司。但是我觉得,公司多年来对我不薄,我在走之前应该为公司负责,做完我早该做的事。我应该把这个队伍和经理裁掉,大不了会引起员工和老板的不满。
; |2 O2 `: a6 [  当我把这个决定付诸实施后,令我惊讶的是,很多员工不但没有对我表示不满,还跟我说他们多么认可这个决定,他们认为我非常有勇气、有魄力。公司领导也并没有因此而责怪我,反而认为,我勇于承认错误并勇于改正的做法非常值得赞赏。连我的老板也承认,这是个正确的决定。
0 e: c8 n% E4 O, A& Y  这件事让我明白,做事情不能患得患失,要有勇气做应该做的事,要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要有勇气接受这些事情可能带来的风险。但是,如果你的决定是正确的,它的风险一定会低于我们的想象。此外,在管理企业的时候,自觉的、勇于认错的、有勇气的领导者才是最让人尊敬的。
  k. z5 P% J$ u/ ^  Y7 P  在面对困难、迎接挑战的过程中,大家可以感受到积极、向上的精神,并由此养成勇于面对、不畏挑战的好习惯。这个习惯不仅是在碰到大的难题时形成的,也是在每天处理小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出来的。当你在生活和工作中碰到疑问的时候,不妨鼓起勇气去问问师长、同学或是同事;当你因为潜在的风险而困惑不安时,不妨多问问自己:你怕失去什么?最坏的下场是什么?你不能接受吗?# \6 e& F* Z+ S
  肖伯纳说:“困难是一面镜子,高悬在生命的险峰,它照出勇士攀登的雄姿,也显出懦夫退却的身影。”
* ?) s0 J* U0 t0 ]4 t1 g  罗斯福说:“实现明天理想的惟一障碍是今天的疑虑。”' e& a' J) i; w1 {0 \, y
  因此,建议大家抛弃自己的疑虑和恐惧,做一个一往无前的勇士!0 {& [" n/ W. u) R0 d
  勇于放弃已经获得的东西
! y; q, }& @$ e: c  当新的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敢于放弃已经获得的一切,需要相当大的勇气。而在还没有找到“新的机会”之前,就放弃已经拥有的东西,则需要更多的勇气。0 H1 M& U; _& u: r
  许多人不愿放弃已有的东西,不愿意开拓新的天地。这些人总是在机会面前犹豫、彷徨,让患得患失的思想禁锢着自己的头脑。其实,有些东西看起来值得珍惜,但这种眼前的利益往往是阻碍你获得更大成功的根源。当新的机会到来时,勇于放弃已经获得的东西并不是功亏一篑,更不是半途而废,而是为了谋求新的发展空间。如果你在适当的时候勇敢地,当然也应该是有智慧地放弃已经拥有、但可能成为前进障碍的东西,你多半会惊讶地发现,自己抛开的不过是一把虽能遮风挡雨,但又会阻碍视线的雨伞,自己因此而看到的却是更加广阔、更加壮丽的江山图景!7 g9 s# A& b4 _! ~" Q3 m
  我自己的两次“放弃”
8 g( N& J; R0 }- y  我的第一次放弃是在大学里面改换专业。1 V6 [5 z# j" M" M+ p) O8 m
  读中学时,我曾经想成为一名律师,所以在上大学的时候,选择了攻读政治学和数学。我从来没想过其他的选择,因为我的父亲也是做政治的,后来父亲虽离开政治舞台但仍从事政治研究。父亲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希望我做什么,可我觉得子承父业是很自然的事情。* o7 {! @% m8 T) }* S# x
  小时候有几件事情让我以为自己很有政治方面的天分:一次是在台湾读小学时,我领导班上的同学检举老师对学生罚款甚至侵吞班费的行为;另一次是在美国读中学时,我写了一篇政治论文《漠视——美国人面临的最大敌人》,并因此获得了全州作文竞赛的一等奖。那时,我幼稚地认为,这些事实似乎都印证了自己有很高政治天赋。所以,大学选专业时,我选读了人文学院,我觉得自己将来一定要做一位律师或一位政治家。
# b! F) V& q9 w- y6 G+ v  不料,情形完全不像我想的那样。我觉得,自己在专业课上提不起精神,成绩也不好,最令人沮丧的是,我感觉不到激情和动力,甚至想把枯燥无味的课本扔到教授身上。我在这个领域没有什么出众之处,既没有那种炽烈的热爱,更没有献身的欲望,还很厌恶那些世俗的政治技巧。最终,我认定那不是一个适合我的行业,于是我决定放弃政治和法律专业的学习。
) w3 X* S+ ^6 D; {& o8 }: d& ^) R  很幸运的是,学校允许学生转系,而且,我当时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最爱——计算机科学。我并不因为已经花费了一年的时间而懊悔。我认识到,那不是我想从事的事业,我没有在那里用掉我的半生甚至毕生的时间才是我的幸运。所以,我勇敢地放弃了原来的专业,开始了我在计算机领域的崭新人生。; A3 g# ~2 O6 u8 K
  我的第二次放弃是在拿到博士学位之后,恩师瑞迪破例地挽留我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教书。本来我觉得这个工作很好,因为读博士时一直把我的老师当作楷模,所以,留在学校可以很自然地给自己一个机会来走他曾经走过的路。
% i+ y4 d6 q# u2 p  但是,在那段时间里,我也感到很困惑。虽然这个学校的计算机科学系是世界顶尖的,但这个工作对社会的影响力太小,不符合我的人生理想。3 b1 |7 W' k$ ~9 M% V7 ~
  我发现,许多教授都把大部分的时间投入到了如何获得终身职位,怎么样去找到最好的学生、怎么样去发表论文,等等。这些事固然是好事,但对社会的价值并不那么直接。而我希望去做一些直接有益于社会的事,比如研发一种很多人都会使用的技术或产品,或是去帮助学生发掘他们的潜力。" [& W9 I- H* m- P5 a4 I$ f( `8 p
  所以,当苹果电脑公司来找我时,我的感觉就像是获得了自由。很幸运的是,瑞迪老师也很支持我的新事业,多年来,他也在继续指导和帮助着我。
1 n! W: _) q8 A2 J, k  A& A( ]  人生中这两次勇于放弃的经历,都使我更加清楚了自己的追求和兴趣所在,也使我更有激情地去从事自己喜爱的事业。放弃意味着失去,但失去的是那些自己缺乏激情的东西,得到的却是自己主动追寻的事业。
8 M0 h" X; C# n# I  除了对已有的东西说“不”以外,还要学会对他人的要求说“不”。如果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或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的事情,一定要勇敢地回绝。千万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怕得罪人”而勉强接受。
) Q* }5 F! h3 A! E  难以完成的工作
2 z' M& |2 V& i! f* n+ L  有位同学问我:“您的工作一定有很多压力。如果老板给你一项你认为很难完成的工作,您会如何应对?”! @6 }4 Q/ R/ k/ H$ {
  我的回答是:“如果老板给我布置了很难完成的工作,我会让他知道问题的难度在哪里,并征询他的意见。例如,如果碰到困难,在所有可取舍的因素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可以妥协的。如果他认为我的期望和他的要求不符合,那么我会对老板说‘不’”。 “但是,如果他充分理解了工作的难度和失败的可能性,那我会尽力去做,因为我知道他不会有不合理的期望,而且,如果我无法做到完美,我也知道如何做出妥协。在这种情况下,老板也知道,我会努力工作,如果做得不完美,并不是我没有尽力,而是困难较大。”
# t$ P/ W' ]2 V+ S! c- y7 |  不要接受对自己不切实际的任务,也不要对自己设置过高的目标。设置不切实际的目标,对自己和对公司的长期信誉都不利。但是,这并不意味可以不去接受挑战,或不去面对比较困难的任务。对于困难的事情,要仔细将任务分解成多个步骤,安排一个周密的计划,事先明确每个步骤的风险因素,不要希望一蹴而就。只有在智慧和耐心的指导下,才能发挥勇气的力量,克服看似难以克服的困难,取得令自己和他人欣喜的成就。
2#
发表于 27.3.2012 03:59:07 | 只看该作者
好帖,确实好帖!
  W2 p7 M1 j! }& c# r0 n- }1 r2 s. j! p

* _$ _: u0 Q( a; X8 W8 x( s% v
6 i; v, L/ H: D- H  k/ ?& S( X& X% X, l
: p& u! d5 u0 W+ v( ~2 ?

. C1 t4 R3 ]3 B6 F& T2 c- x$ U- c4 W# l* D4 ^
% h5 m0 T( r) E; e7 n9 m: v/ m

* _% V* E- {1 `1 ^2 o5 e- O6 s3 @/ f: e) |- G& U" O- O! ?
0 t. U/ n9 t3 W2 q
医道官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5.5.2025 16:13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