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33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舟共济” ---慕尼黑孔子学院举办第74期文化沙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5.3.2013 15:10: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2013年1月11日,慕尼黑孔子学院举办了新年第一期文化沙龙,即第74期。主讲人Paul  Gerhardt博士带领听众们一起回顾了中德两国文化交流历史,作了题为“同舟共济”的报告。  v  z3 F- d( _0 U: x1 I2 V
          Paul  Gerhardt博士在报告中提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他指出,回顾中德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当时,一位名叫Erich Paulun的德国医生为德中最初的文化交流作了卓越的贡献。1900年, Erich Paulun博士在上海建立了一所医院,也就是现在的同济医院。当时,贫困的民众可以在这所医院里得到免费的救治。1907年,他在上海创建了一所医学院。到了1912年,这所医学院并入到当地的一所德国工程学院。1916年,医学院的学生就已经发展到204人。这所学院得到了许多对中国市场感兴趣的德国企业的支持,诸如西门子,克虏伯,蒂森。, r! p2 }5 J% O' N' I( }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所工程学院临时关闭。直到1924年,这所学院更名为中国同济大学,并重新开始办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济大学也遭受到了战火的摧残,很多建筑被毁。然而,中德在医学领域的交流并没有因此终止。1984年,中德医学协会成立。该学会的宗旨在于促进中德医学科学工作者的交往和经验交流,促进中德医学技术和医疗保健工作的发展。
  o6 W, d8 f$ X0 hPaul  Gerhardt博士列举的这些成功的中德合作案例令我们倍感鼓舞。然而报告结束前,他还提到现在德中交流在许多其他方面还存在不足,例如,中德学生交流项目还需要很大的支持和关注。Paul  Gerhardt博士还想以Erich Paulun博士的名义建立一个基金会, 为促进中德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作贡献。: P# P! f2 q+ [. n5 [: f. E. ?4 Y+ Z
                           
% G- E4 K* W/ x" p0 U5 ~                                                                                                                  慕尼黑孔子学院供稿
' ^6 _/ V/ ~! Q$ j  E
: q" i9 M5 O9 K0 _# J
3 S7 {8 U, l. o# a3 P4 l/ y0 v7 n* O6 m

, A, B) V1 t! u* B1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9.2.2025 10:53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