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6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古代街道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4.3.2014 03:1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无论是像《清明上河图》那样的古代市井风俗画,还是现在遗存下来的如周庄、朱家角那样的古镇,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古代街道的魅力。这种魅力更由于与当代生活之间的距离而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或引发很多浪漫的憧憬。
但其背后,那些关于中国古代城市街道的真实故事,虽然没有那么美丽和浪漫,但也许更能发人深省,也可以给予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2
中国古代的城市,与乡村等其他聚落相比,除了在官僚行政体系中所占的地位有所不同之外,对于一般生活于此的百姓,未必有那么泾渭分明的区分。尽管如此,城市因其在全国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差别和人口规模与其他聚落有异,必然会造成谋生机会的差别。一般来说,重要的城市,消费人群的种类和各种需求相对复杂,因此造成的谋生机会也就更多,于是也就吸引越来越多的各色人等前来。
由密度造成了聚集,而聚集进一步提供更多的机会,这种情况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的城市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而在中国古代,特定的社会形态和文化使这种聚集呈现出自己的特色。
中国传统城市中,占人口数量较多的贫民居住条件相对简陋。这与街道活动的热闹与丰富既形成对比,又存在重要的因果联系。贫民包括很大一批从外地来城市中谋生的客居者,也包括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原住民。城市的密度在给他们带来机会的同时也使其居住条件日趋捉襟见肘。中国传统的合院居住形式以较大规模家庭的聚居为主,那些涌入城市中谋生的百姓大部分靠租赁房屋居住。北宋期间首都东京的大户人家经营“邸店”者可以获得巨额利润,正说明房屋租赁市场需求的巨大——其中商业经营和居住两种需求兼而有之,且两者间并无今天所想象的那么截然分开。这种租赁房屋或为合院住宅中特定的一两间房子,或为沿街店铺或店铺楼上的居住空间,与中国传统中典型而相对私密的合院民居不同,属于个人或家庭的私密空间相对狭小,也缺乏对于居住功能的细分。而并非客居状态的城市贫民,由于人口的繁衍和一代代家族产业的分割,在经济条件无大改善的情况下,居住条件也趋于狭小和紧张。与世家大族或者富商新贵可以在自己府邸的高墙与园林内展开各种日常活动不同,城市贫民由于居住条件限制,日常活动空间延伸到市井街道便成了一种主要的选择。
而街道对于城市贫民来说,是生活的舞台,也是谋生的场所。我们今天习惯的居住地点和工作地点的区分,以及与此相关的每天上下班的生活节奏,即使在西方,也是在工业革命以后,伴随着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而逐渐形成的。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对于占《清明上河图》中出现人物的大多数的城市贫民来说,他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之间没有那么鲜明的界限。街道给他们提供了交往和社会活动场所,这是条件有限的居住空间无法提供的。于是街道上出现了人的聚集,这种聚集又进一步提供了商业和谋生的机会。商业机会除了为相对固定的店铺提供生意之外,临时搭建的摊棚和伞棚也应运而生,更有四处游走兜售随身携带货物的摊贩。伴随着聚集而出现的街头表演是街道上最引人瞩目的活动,中国传统的很多曲艺形式,如平话(评书)、快板、相声,乃至武术、杂技表演,都是从街头表演逐步发展起来的。宋代开始出现更加正式的商业表演场所“瓦子”,这个词本来是对市场的统称,从唐代后期开始,商业街市逐渐发展起来,取代集中市场成为日常商业活动的场所,由于集中市场上本来就存在临时搭建戏棚演出的情况,所以,保留下来的集中市场有一部分演化为以表演活动为中心的综合商业场所,里面的戏棚被称为“勾栏”。明清时期也有很多酒馆戏园和茶楼戏园。但专门的表演场所并没有取代街头表演,毕竟后者才是大众娱乐活动主体。
从以上探讨可知,中国古代的街道,对城市贫民来说是日常交往、休闲娱乐和谋生的场所。而古代城市贫民居住空间的狭小,以及工作和日常生活之间紧密的连续性,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古代街道上丰富多彩的活动关系密切。
缪朴注意到中国建筑在使用上的一大特点是“室内外合作”。他主要是针对合院式住宅的居住功能而言的,很多居住活动往往由室内空间和室外的院落空间共同完成。在晴朗温暖的气候条件下,将分隔房间和院落的槅扇摘掉,空间便会一体化。顺着这条线索考察,可以发现这个关系对于中国古代街道上的活动也同样成立。比如有些店铺的柜台就设置在外檐柱的位置,顾客停留的空间在屋檐下面甚至街道上。通过《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到沿街店铺与街道的关系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状态。与合院住宅内部的“室内外合作”不同,沿街店铺的这种使用方式涉及到对街道空间的侵占问题,严重的话可能还会让道路的通行功能受到影响,所以官府并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从宋到清,很多朝代、很多城市都多次出现过“日侵月展”式的“侵街”与官方周期性“毕其功于一役”的治理之间的矛盾。经过这种周期性的空间竞夺活动,双方都在街道所呈现的基本形态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3
正如阳光和阴影总是相伴而生一样,中国古代的街道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的产物,它是混杂的,但却是有活力的。我们今天即使可以对其形态进行简单复制,其所包涵的生活形态也已不再,而后者正是这种活力的根源。
由此联想到,今天一些棚户区改造项目,将原来棚户区中居住条件恶劣的原住民搬迁到远郊环境优美、居住条件宽敞的住宅区。而搬迁后的居民发现,在这种住宅区里,他们失去了邻里交往和日常娱乐活动,也失去了谋生的机会。原来自然而然的事情成为了相关部门的负担。面对这种情况,了解中国古代街道背后的秘密,能否给我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启示呢?
(责任编辑:石振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7.1.2025 03:46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