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75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30.5.2014 23:5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 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战争起因:在欧洲,战争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一战的结果以及签订的一系列针对战败国的条约导致了纳粹主义在德国兴起,使德国成为了二战的主要策源地。在东亚,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使得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之路。

  持续时间: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开始标志:1939年8月,纳粹德国和苏联秘密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一个星期后,德国入侵波兰。1939年9月1日,德国出动58个师近150万人,2800辆坦克,2000多架飞机,分3路向波兰发起突然袭击。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结束标志:1945年5月8日苏联和波兰部队攻克柏林和德国无条件投降;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8月6日)和长崎(8月9日)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日本帝国在8月15日正式宣布投降
2#
 楼主| 发表于 30.5.2014 23:55:14 | 只看该作者
 波及地区:欧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中东、亚洲、地中海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燃及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战争分为西、东两大战场,即欧洲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其中主要战场有:

  中国战场: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在蒋介石领导下奋起抗日,拉开了世界大规模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的抗日战争经过艰苦的战略防御和相持阶段于1944年转入反攻。1945年,中国抗日军民进行全面反攻,苏联红军也出兵中国东北,围歼日本主力关东军。中国战场是亚洲太平洋战场中的主战场,共消灭日军150万,受降128万。

  欧洲西线战场:1939年9月1日,德国出动62个师、160万人进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此后德军接连向欧洲西、北和东南大规模进攻。从1940年4月到次年6月,德出动7个师攻陷丹麦、挪威;调动130个师击溃了西欧国家的147个师,占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迫使英法联军40个师33万人从敦刻尔克跨海退守英伦三岛,之后德意南北合击,迫使法国败降。德还对英国进行大规模空袭战役,出动62个师占领南斯拉夫和希腊。1943年7月,英美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9月意大利投降。1944年6月,盟军集结268万人,成功进行了法国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并在西欧各国抗德武装配合下,于1944年秋冬两季全部解放被占西欧国家。

  欧洲东线战场:德军进攻西欧期间,苏联通过扩大自己的版图,建立起一条“东方防线”。1941年6月22日,德国投入190个师共550余万人,分3路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经过列宁格勒保卫战和莫斯科防御战等战役,粉碎了德军的闪电进攻。自1942年7月始,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区与德军激战200天,歼敌150万。1944年,苏又组织了10次战略性战役,把德军赶出苏联。尔后苏军继续西进,与东欧各国反法西斯武装配合,解放了东欧。

  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在此后的半年中,日美在珊瑚岛、中途岛和瓜达尔卡纳尔群岛进行激烈的海空战役,日接连失败。1944年美军转入进攻,大规模空袭日本本土,对日占岛屿实施海陆空联合作战,1945年8月又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日在太平洋战场损失125万兵力。

  东南亚战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进军东南亚,半年内占领了东南亚广大地区。1944年,中美英联军在印缅战场上接连打击日军,并在当地抗日武装积极配合下发起缅甸战役,消灭日军7万余人。


  北非战场:1940年7月,意大利乘英法在西欧失败之机从埃塞俄比亚进犯驻扎在东非的英军。1941年1月英军收复东非失地,并在北非重创意军,俘敌13万。同年2月,德非洲军团进入北非,德意重新发动进攻。1942年,英军经过10月的阿莱曼战役,粉碎了德意的进攻。11月,盟军10万余人分3路从摩洛哥和阿尔及尔登陆。1943年4月,盟军又在突尼斯战役中获胜。5月,北非的25万德意军队投降。

  结果:同盟国胜利。美国与苏联发展成为超级大国,形成冷战的局势。 欧洲霸权时代结束,欧洲走向合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30.5.2014 23:55:40 | 只看该作者
  主要参战国:

  ①同盟国

  美国、英国、苏联、法国、中国、波兰、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

  ②轴心国

  德国、日本、意大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


  战场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有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力量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30.5.2014 23:58:20 | 只看该作者
二战爆发的三大原因

经济危机

  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市崩盘,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出现抛售股票的狂潮,收盘时转手的股票达到1300万股,创历史最高纪录。随之而来的是股票市场的崩溃和银行的挤兑风潮,使美国经济陷入绝境,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就这样爆发了。

 法西斯独裁

  1922年10月,意大利国王任命墨索里尼担任意大利总理,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开始建立。

  西方国家大萧条所带来的动乱,使法西斯主义恶性发展。纳粹党迅速膨胀为德国第一大党。1933年1月,阿道夫·希特勒在德国上台,2月制造国会纵火案,3月通过《授权法》,继之一系列法西斯法案出笼,至次年8月颁布《国家元首法》,对国家生活进行了全面改组,建立起集权统治的法西斯体制,并且加紧扩军备战。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日本走上了战争和法西斯化的道路。在日本以军部为中心,从首先发动侵略战争着手,然后通过天皇制机构,自上而下的逐步法西斯化,以适应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1936年,日本法西斯青年军官发动的“二二六”兵变,使军部实力大大加强。不久,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之后,德国、意大利与日本签订反共产主义协定,并且干预西班牙内战。


一战祸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未解决,而又增加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德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凡尔赛和约》的严酷条款怀有怨恨。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纳粹党掌握功架政权,阿道夫·希特勒开始秘密武装德国。《凡尔赛和约》就是30年的停战协议。 

  随着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30.5.2014 23:59:50 | 只看该作者
二战两大对立阵营


轴心国阵营

  德国(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傀儡政府)、克罗地亚(傀儡政府)。

  仆从国及轴心国的盟友:芬兰、伪满洲国、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维希法国、泰国、意大利社会共和国、自由印度临时政府、中国南京汪精卫伪国民政府 、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缅甸巴莫政权、菲律宾劳雷尔政权、塞尔维亚救国政府、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


同盟国阵营

  波兰、英国、澳大利亚、法国(自由法国临时政府)、新西兰、英属印度、南非联邦、加拿大、丹麦、挪威、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希腊、南斯拉夫、苏联、美国、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萨尔瓦多、海地、洪都拉斯、尼加拉瓜、中国、危地马拉、古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菲律宾联邦、捷克斯洛伐克、墨西哥、巴西、埃塞俄比亚、伊拉克、玻利维亚、哥伦比亚、伊朗、利比里亚、秘鲁、罗马尼亚、匈牙利、厄瓜多尔、巴拉圭、乌拉圭、委内瑞拉、土耳其、埃及、黎巴嫩、叙利亚、沙特阿拉伯、阿根廷、智利。 意大利、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在退出轴心国阵营之后也加入了同盟国。


   主要参战国首脑
轴心国    国家        人物        职务        政党
德国        阿道夫·希特勒        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兼任德国总理        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
意大利        贝尼托·墨索里尼
巴多格里奥(加入同盟国)        意大利王国首相        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

日本        裕仁
近卫文麿、东条英机        日本天皇
日本首相        大本营·日本皇室
匈牙利        霍尔蒂        匈牙利领导人        不详
保加利亚        鲍里斯三世        保加利亚沙皇        无
罗马尼亚        米哈伊一世        罗马尼亚国王        无



同盟国  国家        人物        职务        政党
澳大利亚        孟席斯
柯廷        澳大利亚总理        统一党
工党
波兰        拉茨凯维茨        波兰流亡政府总统        无(任总统时)
荷兰        威廉明娜        荷兰女王        无
美国        富兰克林·罗斯福
哈里·杜鲁门        美国总统(第三十二任、第三十三任)        民主党
英国        乔治六世
温斯顿·丘吉尔
克莱门特·艾德礼        英国国王
英国首相
英国首相        无
保守党
工党
中国        蒋介石        中国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中国国民党
苏联        约瑟夫·斯大林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        苏联共产党
加拿大        麦肯齐·金        加拿大总理        加拿大自由党
自由法国        夏尔·戴高乐        自由法国领袖/法国临时政府总统        无(战时)



主要仆从国与轴心国的合作国 国家        人物        职务        政党
自由印度        钱德拉·鲍斯        临时领导人印度国民军最高指挥官        印度国民大会党
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        埃米尔·哈查        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总统        不详
西班牙(中立国)        佛朗哥        西班牙国家元首        西班牙长枪党
维希法国        贝当        维希法国总统        无
芬兰        赖提
曼纳海姆(加入同盟国)        芬兰总统        民族进步党

伪满洲国        爱新觉罗·溥仪        伪满洲国皇帝        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7.4.2024 16:03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