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40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物理说法 - 梁乃崇教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6.9.2010 09:3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前有关于科学和宗教的讨论。因缘和合,不经意间,看到一个小册子。这自然也是一家之言。不过,我觉得有点意思。网上找来,与大家分享。


梁乃崇教授

1、「测不准」原理

   讲「测不准」之前,我们先问测量是什麽?测量是「人的心智」运用「仪器方法」衡量「被测物」,所以「人的心智」贯穿整个测量过程。比如,一个人用尺测量楼房的高度,这个人必须具备知识和智慧,才能测量出正确的高度。这个人若少了心智,他就没有认知判断的能力,也就无法测量楼房的高度。

   有的物理学家以为测量只要包含「仪器方法」和「被测物」二个部分就可以了。尤其是,现在有电脑仪器,所以更认为测量不需要「人的心智」。其实,电脑仪器所显示的数值,如果没有人去阅读,测量就没有办法完成,更何况电脑仪器还需要人去操作。所以测量一定要有「人的心智」参与其中,透过测量,心智才能和物质关联在一起。测量是「心」与「物」的联络管道。

   测量之後必然产生「测不准」,因为测量会改变「被测物」的状态。比如,用温度计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温度计会吸收水的热量,使水的温度改变了一点点。使得测量不准确,也就产生「测不准」。

   此外,测量的准确度不是无限制的。比如,测量一个人的身高一点七五公尺,这是三位有效数字;增加准确度,可测得一点七五四公尺,四位有效数字;再增加,可测得一点七五四三公尺,五位有效数字。虽然我们还可以再提升几位有效数字,但是不可能无限增加,这也是产生「测不准」的一个原因。

   在量子力学,「测不准」更是基础原理,它隐含两个物理意义。第一个定义相等或相同。比如,身高一点七五公尺,若「测不准」的范围是零点零一公尺,则身高一点七四五至一点七五四公尺的人,均被视为陪一点七五公尺。

   第二个规范物理现象成有限世界,因为「测不准」是我们的边界,它把我们框在有限世界中。

   记得胡适大师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人邀请差不多先生,明天见面吃饭,差不多先生心想明天和後天差不多,所以後天才去赴约,当然见不到人,吃不到饭。这时,他又想:见到和见不到也差不多,所以没有什麽懊恼。「差不多」合了「测不准」范围之内是相同的原则,只是差不多先生的范围未免太大了。

   现代的生活,时间以秒计,和差不多先生比起来,准确多了。不过我们虽然讥讽他,可是在快速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也很向往山中无岁月的悠闲日子。

2、超导与顿悟

   人类第一次发现超导体,是将水银浸泡在液态氦中,其温度是绝对温度四点二K,等於摄氏负二百六十八点八度,感应出来的电流在水银圈中流转了五年,没有丝毫减弱。後来因为没有继续添加液态氦,水银温度升高以後,电流才停止。这个现象告诉我们,在四点二K水银的电阻没有了。如果水银有很小的电阻,流过其上的感应电流终究会停止;只有在电阻为零的情况下,电流才不会停止。因此称电阻为零的水银为超导体。

   除了水银之外,在四点二K附近,电阻会突然变成零,成为超导体。还有其他金属元素,有一种铌合金在二十三K成为超导体,是温度最高的金属类超导体。

   为什麽物体的电阻会变成零呢?物理学家酷伯的理论,第一认为温度降低时,原子的振动变小了,由原子所组成的路面也变得平坦光滑,电子在上面运动,就像溜冰一样没有阻力,所以没有电阻。第二,由两个电子吸收一个声子(原子的振动),组成一个大轮子。因为对小轮子而言,稍有凹凸的路面是粗糙的;但是对大轮子而言,却是光滑的,所以电阻没有了。用以上两个理由解释电阻为什麽变成零。

   十年前吴茂昆和朱经武两位教授,发现九十K的超导体,它是一种构造复杂的「钇钡铜氧化合物」晶体,在高温炉中烧结而成。当时物理界万众欢腾,迎接这个高温超导体。九十K的高温超导体可以用七十七K的液态氮来冷却,大自然中氮气非常充足,所以液态氮非常便宜,不需要用到昂贵的液态氦,在应用上就有了经济价值。

   不久以後,又有科学家研究出「铊钡钙铜氧化合物」超导体,临界温度在一百二十K,打破九十K的纪录,物理学界因此非常振奋,有人梦想找到常温超导体,不过至今还没有成功。

   酷伯的理论已经无法解释高温超导体,许多理论物理学家都在努力研究各种理论,希望他们早一天找到答案。

   禅宗求开悟,禅坐时将心念冷静下来,冷静至某一程度,心灵就忽然开悟了,这就是顿悟。和水银降低温度至四点二K,忽然变成超导体的情形非常相似,所以我们甚至可以说顿悟是心灵的超导体。

   至於最近发现的高温超导体,又可以类比成什麽意义呢?我想可以类比成禅坐的时候,心念不需要冷静得像以前那麽「低」,或许只要冷静一半,就顿悟了。

3、“空无”的神奇

   上周在“‘空无'的威力”一文中,说明了科学和佛法对“空无”的看法一致。然而佛法了解“空无”的深度却是科学所无法想像的,佛教的核心目标是探究心灵中的“空性”,修习禅定是为了体验“空性”,所谓成道就是证悟“空性”,因而展现“真空生妙有”的威力。

   比如,禅宗六祖坛经记载一段故事:一天,五祖弘忍要弟子们各自将“空性”的体悟写下来,呈给他看,大弟子神秀呈了一首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听了神秀的偈子,知道神秀尚未体悟“空性”。於是念了一首偈,因为他不识字,故由他人代为写在墙壁上。偈子如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从这个偈子,五祖知道惠能完全体悟心灵的“空性”,但是还不能由“空性”生起妙用。 因此五祖叫惠能半夜三更到室内,为他单独讲解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段的时候,惠能就大彻大悟成道了,当时他说了一首偈子: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自性即是“空性”,本自具足、能生万法,即表示“空性”生起大用,展现心灵的力量了。这时五祖弘忍立刻将禅宗衣钵交给惠能,并将第六代祖师位传给他。六祖惠能亦不负所托,将禅宗大兴於唐朝,直到现在禅宗仍兴盛於世。 

   六祖惠能的肉身舍利,目前仍供奉在广东,已经有一千多年了。肉身舍利不是木乃伊,没有冰冻,没有清除内脏和肚肠,也没有加上防腐剂,更没有放在封闭的容器中,而是暴露在室内常温的环境里,却能历时千年而不腐坏。这个事实,科学是无法了解,也无法做到的,显示佛法掌握了科学还不懂的宇宙秘密,或许这就是“空无”的神奇吧!

   六祖惠能为什麽要留下永不腐坏的肉身舍利呢?除了度众生之外,对现代的中国人而言,我想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六祖要以此提醒後世子孙不要在唯物思想中迷失吧!

4、「空无」的威力

   在“空无”之中,发生了一个大爆炸,生成了恒星、星云、物质、能量等等一切万物,宇宙就出现了,这就是现今科学所接受的宇宙生成理论“霹雳说”。所以我们可以说,科学认为宇宙是从“空无”中生出来的。大家都认为“空无”就是没有东西,但是现在的物理学家已经知道“空无”不是空白无物,而是拥有一切万物。例如物质和反物质、正电荷和负电荷等等,物质加上反物质就会对消。

   再来看电学,正电荷与负电荷之间有吸引力,而正与正或负与负之间则有排斥力,这就是国中理化课本所说的“异性相吸,同性相斥”,因为电荷相吸(或相斥)力,所以会放出电能。因此电荷会运动,电荷的作用会放光和发热,科技发明电灯、电炉、马达、电话、电视和电脑等等产品,皆需电能作能源。而电能的来源是建立在电荷相吸(或相斥)的基础上;假如电荷不会相吸(或相斥),就没有电能了。

   当正电荷与负电荷相吸之後就结合在一起,於是正负对消、中和成无电状态;至於电荷相斥之後呢,电荷被推向无穷远的两端,中间也形成无电状态。所以相吸(或相斥)的结果均是无电状态。

   为什麽电荷会“异性相吸,同性相斥”呢?科学没有解答这个问题,我尝试这样解释:因为电荷有想要达到无电状态的本性,所以才会有相吸和相斥的表现。既然电荷的相吸(斥)会产生电能,当然我们也可以说,电能的来源是因为电荷欲趋向“无”的原故。

   佛法是专门探讨“空无”的宗教。比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云:“观世音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意即,观世音菩萨深入智慧禅定时,看见五蕴化为空无,於是观音菩萨获得一切神通能力,因此可以救度众生的一切苦难。

   那麽,为什麽看见五蕴化为“空无”之後,就有能力救度一切苦难呢?因为一切神通能力皆从“空无”而生,所以“照见五蕴皆空”的时候,观音菩萨就获得一切神通力。这与宇宙生成於“空无”;和电能来自於“无”,是一致的。

5、「冷」与「静」

   人类经过长年的努力,才知道固体物质的温度,是原子振动的动能。温度高就是动能大;温度低就是动能小。

   原子组成的固体物质,可以比喻为一盒钢珠,钢珠与钢珠之间联上弹簧。而温度的物理图像就是每一个钢珠不停的振动。猛烈振动代表温度比较高;微弱则温度低。也可以说,温度高的时候,原子在纷扰不安的状态;温度低的时候,则平静无波。

   我们可以想像所谓纷扰不安,就是吵闹;平静无波当然就是安静,吵闹变小了。物理学则用「杂音」来表示吵闹的程度。这样,温度与「杂音」就连上关系了,温度高则「杂音」大;温度低则「杂音」小。

   所有仪器都要考虑「杂音」问题,因为「杂音」会掩盖微弱的讯息,正如同,处於闹市,听不清楚别人讲话的声音。所以「杂音」愈小,仪器的灵敏度也就愈高。

   譬如,收音机在高温环境下,「杂音」升高,音乐节目埋在「杂音」中,听不清楚。若移到冷气房,音乐就清晰了。

   又譬如,电脑的散热风扇坏了,内部温度必然上升,「杂音」跟著变大,电脑就当机了。

   所以降低温度,「杂音」也降,那麽温度可以降到多少呢?理论上,最多降到摄氏负二七三度,这是宇宙最低的温度,又叫绝对零度。这时原子的震动完全停止,所以由温度而生的「杂音」全部消失,仪器的灵敏度也达到最高点。

   许多天文测量仪器都保持在液态氦的温度,即摄氏负二六八点八度,只比绝对零度高出四点二度。这时仪器的灵敏度,才让我们可以测量远方的星星。

   人们若是烦躁不安,这个时候,人就像仪器处於高温状态,只有强烈的信号才能感觉;若是心平气和,则相当於低温状态,微弱的信号皆可感知,因为「灵敏度」提高了。

   静坐的时候,练习将心念放下,杂念减少了,我们对周遭的环境和健康状况,渐渐能够明察秋毫。为什麽呢?

   因为静坐如同降低温度,杂音相当於「杂念」,於是人就像仪器一样变得灵敏了。

6、「无限」只在心中

   古代曾有这麽一个想法:「一根直线,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就是一半再一半的取下去,直线愈来愈短,但是永远不会是零。这样的想法就产生了「无限」的观念。

   从物理测量的观点来看,我们无法在现实世界中找到「无限」的踪影。比如,「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实际上,我们无法不停地取其半,当被取一半的直线小到某一个程度,剪刀是无法再把这一半的线剪成一半的。就算用高能物理加速器,把它碎裂成基本粒子,以後我们仍然无法再分裂下去。

   所以没有「万世不竭」这件事,在现实世界里并没有「无限小」的存在;同样的,「无限大」的观念在现实中也是找不到的。

   古代西方哲学家吉诺以为「无限」存在於现实世界中,他运用「无限」这观念,证明飞箭静止不动,就是後世所称的「吉诺反论」。他们这一个学派,深信宇宙是静止不动的。

   「吉诺反论」如何论证呢?他这样说:箭从A射到B,必须先通过AB的中点B1;若只从A射到B1,又必须先通过AB1的中点B2………;做到第N次,飞箭必须先通过第N个中点BN。以此类推下去,N是「无限大」,BN也不断地趋近於A点,因此中点BN穷万世而不可得,箭历经万世尚无法起动,所以飞箭静止不动。同理类推之下,整个宇宙都静止不动。

   这样的推论有个先决条件,在於「无限大」有永世不能达到的性质,才有飞箭静止不动的结果。如果N不是「无限大」,箭早就飞射出去了。事实上,箭是会飞射出去的,所以「吉诺反论」反而证明,「无限」并不存在於现实世界中。吉诺认定「无限」存在於现实中,显然错了,不过他的推论却很精彩,发人深省。

   既然「无限」不存在於现实世界中,邦麽存在於何处呢?我认为它们存在於心灵世界,我们可以在心中,想像「无限小」和「无限大」。吉诺所相信的「宇宙静止不动」,和佛教所说的不动明王、不动地菩萨,应该都是心灵世界的东西。

   现在的科学必须接受数学,而「无限」是数学的基础之一,接受了数学,就是接受了心灵的存在。可是主张唯物论的科学家,却不承认心灵的存在,这是自相矛盾的现象--我想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无限」只存在於心灵世界的缘故。

7、有住与无住

  “有住”就是有基础有根据;而“无住”就是没有 基础没有根据。“有住”像什么?像楼房必须建立在坚固的地基上,地基又必须打在稳固的土地上;否则,楼房倒塌造成灾难。那么,土地的基础又是什么呢?土地的基础是地球,因此楼房是否坚固,要依靠地球的稳固,这些基础的基础都属於“有住”。

   至於“无住”是什么?我们先来问,地球的稳固基础是依靠什么?地球悬在太空中,找不到依靠,当然没有基础,或者说地球的基础建在“空”上,这就是“无住”。原来楼房的最终基础是“没有基础”,这个实例说明从“有住”深入追究下去,结结果发现是“无住”。

   科学中也有所谓“有住”与“无住”的情况吗?有的,科学理论形成之前,必须先有“假设”做基础,才能推论出定律,这定律就是从“有住”的方式生出来的,如此推论得一组定律,就构成一门科学理论,理论根据“假设”而生,这就是科学中的“有住”。

   例如,假设:二条平行线至无穷远处不相交,根据此假设,可以导出“欧氏平面几何学”。若另假设:二条平行线至无穷远处相交,则导出“非欧氏几何学”。又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必须先假设: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根据这个假设,才能推论得出“相对论”。

   但是这些“假设”又是如何得来的呢?是有根据还是没有根据呢?以前段的“假设”实例来看,“二条平行线至无穷远处不相交或相交”,是无法证明的,因为没有人到得了无穷远处,所以不知道在无穷远处平行线是否相交,我们做了任一选择都是猜想,不是证明。“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这个假设也是猜想,不能证明的。我们知道“假设”无法经由逻辑推论获得,它是无中生有编造出来的,是一种想当然耳的猜想,而科学用一个好听的名词,称它为“自明”,说穿了就是不能证明。所以“假设”是以“无住”的方式得来的,不是“ 有住”的方式所产生。

   这样一来,严谨的科学理论其基础竟然建立在无法逻辑推论的“假设”上;逻辑论证的基础是非逻辑。这个结果与楼房的最终基础是“空”相映成趣,再次说明“有住”的基础是“ 无住”。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说“有住”与“无住” 互相依持,没有“无住”建立不起“有住”;没有“有住”探究不到“无住”,“有住”深到底原来是“无住”。 

   禅宗记载六祖惠能听到《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就大彻大悟,成道了。至於“无住”是什么?六祖又悟了什么?到现在仍像谜一样。看过本文的解说以后,“无住”是什么?大概可以了解了。至於六祖悟了什么?就留给读者自己悟一悟吧!


8、分别与无分别

   记得小时候看洋人,总觉得他们的脸孔一模一样,分不出张三李四;看蚂蚁也觉得它们一模一样,分不出甲、乙、丙、丁。长大以后,洋人的脸孔已能分辨,可是蚂蚁的样子至今仍无法分辨。能够分辨就是有分别,不能分辨就是无分别。所以无分别是很平常的事情,生活中俯拾皆是。

   明辨真假,擅长分析,是分别之学,也是科学。可是科学中有没有无分别呢?科学中有很多无分别,而且无分别是科学的基石之一。今举二例来说明。首先我们来看,每一个氧分子完全一样;每一个金原子完全一样,所有同类的分子和原子都完全一样,科学家分不出它们的张三李四,这就是统计力学中的“全同粒子”,换言之,就是无分别粒子。统计力学建立在“全同粒子”的基础上,抽掉“全同粒子”的概念,统计力学就崩溃了。

   其次,李政道和杨振宁教授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对称性原理”,所谓对称性其实就是无分别性,也是以无分别为基础,但因内容比较深奥,无法在本文说明。朋友们如果有兴趣,可以参考论文:“无分别与对称性”,刊於《第一届佛学与科学研讨会论文集》,17~36页,民国八十年二月出版,圆觉文教基金会主编。

   所以虽然科学是分别之学,但是我们可以说,无分别是科学的基石。

   在禅宗《六祖坛经》中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有善有恶就是有分别,“不思善,不思恶”就是不起分别。整句经文,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不想善事,也不想恶事,这样不起分别的时候,那个是你的本来面目,希望你去找一找”,本来面目又称佛性。又云“佛法是不二之法”,“无二之性,即是佛性”。不二和无二就是无分别,所以我们可以说,佛法是无分别之法;佛性是无分别之性。

   生活中有无分别的事实;科学中也有以无分别为基石的例子;在佛法中,更是以追求无分别的佛性为最高目标,所以世界的基础是一样的。


9、关於灵魂

   关於灵魂有两派说法。一派认为“没有灵魂”─ 即无神论,这是主流意见;另一派则认为“有灵魂”,是非主流意见,赞同的人数比较少。

   “没有灵魂”派的理由是这样,因为大脑坏了,心智功能就丧失。坏一部份,就丧失一部份;坏全部,就丧失全部。所以认为是大脑产生了心智,而不是灵魂,因此得到“没有灵魂”的结论。

   这样的论调在逻辑推理上,不甚妥当。因为如果灵魂必须通过大脑,才能对外表现心智功能。那麽大脑坏了,只是灵魂对外的联络管道坏了,并不能证明“没有灵魂”。

   就像电话打不通的时候,往往是电话线断了,并不是电话机的问题。

  “有灵魂”派的理由又是什麽呢?许多死去又活过来的人,叙述自己飘浮在天花板上,看著医生在下面救他的过程,这些过程不是躺在病床上的人所能看见的,而他们却看得清清楚楚。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有灵魂”。

   再来就是前世催眠,有些人在前世催眠的过程中,能描绘前世的人、事、物,如果前世离开现在不太久,我们可以去查证前世的真伪。经过查证,许多案例确有其人其事,并非胡言乱语。而这些前世的人事物,今生是不可能知道的,但是那些人却知道了。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有灵魂”。

   我认为“有灵魂”的说法比较正确,虽然不是直接的证明,而是推论性的假说。但在实用上,可以很简明的诠释许多超心灵现象,好用也是科学希望达到的目标。所以我接受“有灵魂”的说法。不过这个问题,在物理科学界,尚未尘埃落定,以後还有许多争论。

   二个月前,有一位读者来信,叙说灵魂出窍的经验,并问我相不相信有灵魂?对物理科学工作者而言,灵魂问题不是信仰问题,而是判断真假的问题。如果诉诸信仰,必然是“信之则有,不信则无”,无法作正确的判断。只有依科学精神,不预设立场,求真求实,反覆辩论,才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10、惯性质量

   惯性定律说:「物体静者恒静,动者恒沿直线作等速运动」,其意思就是任何物体都希望保持现状。现状是静止不动的,就保持不动;运动的就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因此沿直线作等速运动、不转弯、不加快,也不减慢。

   在什麽情况下,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呢?只要施加一个外力在物体上,运动状态就改变了。物体的惯性质量愈大,愈难改变;反之,愈小愈容易改变。

   比如,一辆大卡车,质量有五吨重,载货十五吨,空车的质量只有载货时的四分之一。假设它的煞车力是相同不变的,那麽载满货物的时候,其煞车时间是空车的四倍。为避免车祸,煞车需要提早四倍时间。

   又比如,铁达尼号发现前面有冰山的时候,已经无法闪避,就撞沉了。因为它的质量太重,所以来不及转弯,如果是一条小船,轻轻松松就闪开了。

   人的习惯亦有继续保持原状的倾向,这个性质可以算是人性的惯性定律。比如,我们一旦养成某些恶习,如赌博、酗酒、说谎、懒惰等,想要矫正它们,必须花费很大的力气。所以不要等到恶习的质量变大的时候,才来改正,就迟了。

   团体是由众人组成,所以团体的惯性质量比个人大多了。一个团体的领导人想要改变团体的习惯,必须面对原有习惯的反弹。比如某在野党的领导人,以具有前瞻性新思维著称。他积极推动转型工作,希望有朝一日成为执政党,可惜转型尚未成功,自己却头破血流了。原因无他,只是惯性质量太大,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转型成功。

   同样的,一个落後的国家想要蜕变成现代化国家,所要面对的惯性质量比政党更大。中国从「戊戌变法」以来,已经一百年了,尚未成为现代化国家,而邻近的日本也在相近的年代开始「明治维新」,经过三、四十年就成为现代化国家。为什麽有这样大的差异?我想有一部分原因是当时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六倍左右,假如惯性质量与人口成正比,而推动现代化的力量,中、日两国一样大。日本用三十年完成现代化;中国就要用一百八十年。

   如何加快现代化的脚步呢?只有增加改革的力量。又如何增加力量呢?我想只有提升教育品质来培养智力;开放言论自由,来凝聚心力,改革的力量才能壮大,现代化的时程也才能缩短。

11、空与不空

   从物理的角度来看,只有位置没有大小的点是零度空间,一条没有粗细的直线是一度空间,一张没有厚薄的平面纸是二度空间,一个立体的箱子是三度空间。但是,实际的世界全是三度空间,因为现实中,一个点必定有大小,有大小的点就是三度空间,零度空间纯属推理想像,以此类推,一度二度空间也是推理想像。当然天空也是三度空间,它是无边无际的三度空间。(度,维度)

   早晨太阳升起,黄昏太阳下山;夜晚月亮斜照,繁星点点,偶尔流星划过,流星雨则百年难得一见。这些都是天空的自然景象。

   美国太空总署的太空梭又升空了,环绕地球飞行,太空人从太空舱内出来太空漫步,修理出了问题的人造卫星,如哈伯天文望远镜等,或是建造可住人的太空站;每天航空公司无数的客机载著旅客在天空飞翔,很多人都有搭机的经验。这些都是科学在天空创造的事物。

   以上所列举的景象和事物是现代生活中用到天空的部分,没有天空,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但是,我们只注意这些景象和事物,却把天空遗忘了,几乎忘了它的存在。假如天空变成实心不空了,会有什麽事情发生呢?大概是飞机撞山和地球撞太阳的世界末日吧!

   中国老子深知“空”的重要,他在《道德经》中说,谁要实心的房子呢?只有空心的房子才有用,墙壁也需要空一部份墙做门窗才有用;饭碗也是要空心的,实心的碗是没有用的碗;在车轮的中心挖一个洞,插一根轴,轮子才能转动,轴与洞必须保持空隙,轮子才不会被卡死,转不动了。讲到这里,有人开玩笑说:“只有一个例外,若有人送我金砖,最好不是空心的”。无论如何,空是有用的,真是发人深省的看法。

   现在一般人以为“空”就是没有用,事物才有用,从老子的观点来看,显然是错了。“不空”的事物必须藉助“空”才能发挥大用,事物舍弃了“空”,就没有用了。

   先以“不空”的物为例来说明,在高速公路上,汽车代表“不空的物”,车与车之间的空间代表“空”,当“空”缩小了,必然塞车,高速公路变成停车场,功用全失,这是许多人在春节期间经验的噩梦。再看电脑的记忆空量,资料储存在记忆体代表“不空”,未存入资料的记忆体代表“空”,我们总得留下一些“空”的记忆体,电脑才能运算,否则电脑就当机了。

   再以“不空”的事为例,说明之。在学术研讨会中,连续发表一篇一篇的论文,论文代表“不空”的事,而两篇论文中间通常预留二十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或者安排半小时至一小时的喝茶时间,这些时间是无事的“空”闲,大家可以闲聊,激发灵感,精彩的创意大部份在此时产生。研讨活动进行得是否流畅尽兴,研讨成果是否丰硕,不仅与论文的内容有关,亦与“空”闲的安排有关。空闲少了会僵化,多了会松散,恰到好处是工夫。

   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忙、赶、拚的日子,人人疲累;幸福自在的生活,大家羡慕,只要懂得忙里偷闲、适当调配“空”与“不空”,人生自是可以过得充实又自在。

   佛陀也是注重“空”的圣者,“空”义的阐释著重在心灵层次,心灵若装满所知所见、没有预留空位,会像电脑一样当机,新知新观念没有空位存放,也就无法接受,何来学习进步?这样,人就变得愚痴了。若能将心灵放空放大、如虚空一般,才能容纳一切智慧於心中,这或许就是佛陀说的般若智吧!

【仁慧居士提供】

12、时间是什么?

   时间是一个物理量,可以测量其长短,常用的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等。我们每天在用时间,却不清楚它是什麽,时间非常神秘。

   如果有人要我拿时间给他看一看,我该怎么做呢?拿一个手表给他看吗?不对,这是手表,不是时间;撕一张日历给他看吗?不对,这是一张纸不是时间;在他面前罚站一小时,行吗?不行,这是罚站不是时间,种种方法皆不对,我想不出任何办法。时间是无形无相看不见的,因为无法拿出来给别人看。

   不能测量的东西,科学是不研究的,时间既然看不见,科学家又如何测量它呢?原来科学以测量物体的变动来代表时间,譬如,测量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变动作为一年的时间;地球自转一圈的变动作为一日的时间;单摆振动一次作为一秒的时间;石英晶体的振动和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转动作为更短的时间等等,没有一个例外,全都是以物体的变动来代替时间。

   物体的变动就是时间吗?答案若“是”,科学才是对的;答案若“否”,则整个科学全是错误。因此我们必须以严肃的心情来面对这个问题。

   现在我们一齐来试解这个问题。假设所有一切物体全都静止不动,地球不公转不自转;单摆不振动;石英晶体也不振动;电子不在原子轨道上转动;飞机不飞;汽车不跑;心脏不跳等等,科学家还能测量时间吗?当然不能。那么还有时间吗?应该没有时间了。一切静止则一切保持原样,所有生命没有生、老、病、死,当然没有时间,这是自明的,不需要证明。所以答案是:时间就是物体的变动。

   《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种心念不可得,意思就是心念没有变动,因此过去、现在、未来就没有了,时间也就没有了。若“过去心可得,现在心可得,未来心可得”,三种心念可得,则心念有三种变动,於是过去、现在、未来可得,就有时间了。

   《金刚经》这一段在说明,时间的有无取决於心念的变动与静止;与科学的观点是一致的,只是科学著重在物体,《金刚经》著重在心念。

【仁慧居士提供】

13、物质内的小太空

   物质是什么?人类长久以来一直想要了解。古代西方哲学家道尔顿,曾想将物体切成两块後,再切成四块,如此不断的切下去,物体越切越小,肉眼亦无法看见,而小到某一个程度后,就切不动了,於是得到一个又小又坚硬的物体,我们称它为“不可分”。“不可分”的原文是atom,后来的科学家发现“原子”具有“不可分”的性质,因此将定为原子的名字。而原子则是atom的中译名字,认为原子是物质的最基本单位。现在我们来看看原子的图像。原子非常像太阳系,但是原子很小,直径只有三埃(一埃等於10的-13次方公里),太阳系的直径却在10的10次方公里以上,一小一大相差10的23次方倍。原子由一个原子核和数个电子组成,原子核庄中心,数个电子则在外围环绕。如同太阳系,地球绕太阳公转一般。原子核和电子的体积非常小,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一千兆分一以下,其他一减一千兆分之一的体积都是空的。我们大家都知道太阳系也是如此,太阳和行星占太阳系的总体积也非常小,绝大部分都是空的太空。坚硬的原子居然有这么大的空洞,只在空洞中飘浮几点灰尘(电子和原子核)而已,仅灰尘具有实际质量,空洞部分是没有质量的。看来我们需要好好检讨“坚硬”的定义了。

   佛陀认为世界是由“地”、“水”、“火”、“风”、“空”五大所组成。“地”、“水”相当于科学的物质;“火”、“风”相当于能量;“空”相当于空间。想想上一段所说的原子内的 空洞,佛陀能够道出“空”大,页是睿智。在《楞严经》中,曾讲到“地”可碎为“微尘”…微尘又可碎为“极微尘”:极微尘再碎为最小的“邻虚尘”。“邻虚尘”这个名称非常有意思,可以解释成:此尘与虚空为邻。这不就是原子核和电子飘浮在空洞中的景象吗?佛陀好像在二千多年前就“看见”此景象,不得不令人惊叹!

   物质既然是由无数原子群聚而成,原子又像太阳系,那麽物质就可以类比成无数太阳系群聚在一起,这个就是银河系,是物质内部的太空世界。佛经云:一毛端含十方世界,此之谓也。 

   讲到这里不禁要问,我们居住的太阳系会不会是另一个大宇宙的原子呢?

【仁慧居士提供】

14、心物混合体

   有一则大公鸡的童话:每天早晨大公鸡“喔!喔!─”啼叫,接著太阳就出来了,天天都是如此,於是大公鸡逢人便说:“我叫太阳起来,太阳就起来了”。

   再来看看股票市场的股价,大家一致看涨,股价真的就涨了;大家一致看跌,就真的跌了,人们的想法确实会影响股价。每逢股价大跌,政府财经主管必作信心喊话,希望股价回升。他们像大公鸡一样弄错了吗?我想不是,股价与太阳显然不是同一类,所以不适合与大公鸡相比,股价确实会受人们的信心所左右,而上升下降。

   另外,我们的命运也像股价一样,受心理所左右。例如,乐观的人好命;悲观的人歹命。算命先生看的是人心,遇见乐观者就算出好命来;看到悲观者当然算出歹命。

   我们这个世界有两种东西,一个是物理学所定义的“物体”,如太阳等;另一个是“心物混合体”,如经济学所定义的“财富”,像股价等,以及算命先生定义的“命运”等。“物体”不受我们心理的影响,不会因为我们希望它增加就增加,减少就减少;然而“心物混合体”却不同,他们有心和物两种成分在里面,所以股价和命运都会受心中的想法所左右。

   为什麽“财富”是“心物混合体”呢?现在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比如钻石由碳原子所组成,和煤炭一样,但是从美的角度来看,钻石又高出煤炭太多了,那麽“美”是什麽呢?它不应该是物,而是从人心中生出来的心,然後付予钻石,却不付予煤炭,於是使得钻石的财富价值高,而煤炭不高。又比如电脑,当机的时候,功能全失,这时的电脑只剩下物质部分。但是正常工作的时候,电脑有运算功能,此功能则不属於物质部分,那属於什麽呢?应该是心智部分,因为电脑的运算功能不可缺少人的心智,没有人的心智参与,就没有运算功能可言,因此运算功能是心理部分。从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了解“财富”包含了物质部分和心理部分的美、运算功能等,它是“心物混合体”。

   大家心理上认为股价应该涨的时候,股价就涨了。涨10%,大家的财富就增加10%;反之,跌10%,财富就减少10%。但是,财富中的物质部分并不会随之增减,而是心理部分随之增减,明白这个道理。财经主管的信心喊话就不奇怪了。

   “心物混合体”与“物体”最大的不同,在前者受心理影响和操纵;而後者不受影响和操纵。除了财富和命运之外,比如事业、健康、亲情、权力……等等,均是“心物混合体”,涵盖了我们最关心的项目。我们的心理能够改变这些项目的内容和数量,不要把它们看成是“物体”,误以为我们的心理无法改变它。

【仁慧居士提供】

15、选择真实,不作“戏论”

   佛法所关注的议题有没有特别的取舍呢?我想应该是有的。比如,有人问佛陀,世界是有边还是无边?时间是有开始还是没有开始?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一类问题的时候,佛陀皆沈默不言。人有说佛陀用“无言”回答这类问题;又有人说这些问题与修行成道无关,谈来谈去只是浪费口舌而已,故佛陀沈默“不言”。我想两种解释都对,“无言”也好,“不言”也好,总之佛陀不作无意义的戏论,也可以说与修行无关的议题,佛陀是不谈的。

   又比如,在箭喻经中,佛陀说了一个故事,有一位学者身中毒箭,他不立刻拔出毒箭,医治伤口。反而研究插在身上的箭杆是什麽木材做的?这个木材生长了几年?产於何地?是春天砍下的还是秋天砍下?种植的农夫是谁?等等没完没了的问题。因为学者认为没有研究清楚就不能治疗箭伤,可是第一个问题还没有研究完毕,就毒发身亡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佛陀重视及时解决实际的问题,缓不济急的议论是不取的,以免虚抛生命。

   对佛法而言,最实际、最切身、最紧急的事情是修行成道,所以,佛法关注的范围在「实修实证」,离此范围就不是佛法所重视的了。

   科学又如何选择议题呢?科学选择研究项目时,所用的原则是操作型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属於操作型定义才是科学可研究的范围,非操作型定义则不在研究范围之内。

   所谓操作型定义,是定义中包含有测量方法。如果定义中不含测量方法,就不是操作型定义。比如,“长度”的定义包含以公里、公尺、公分等为单位,和用尺的做工具来测量长度的数量;“时间”的定义包含以年、月、日、时、分、秒等为单位,和用钟表做工具,来测量时间的数量,所以“长度”和“时间”都是操作型定义。此外,“美”和“神圣”的定义没有包含单位和测量方法;“人命值多少”的定义中也没有大家共同接受的测量方法,所以“美”、“神圣”和“人命值多少”不是操作型定义,因此不在科学研究之列。

   在操作型定义的影响之下,使得科学非常实际,远离虚无缥缈的戏论。但是也使得科学缺乏美的润泽。

   无论如何,佛法与科学有一个共同特徵,就是远离戏论,但是他们所用的方法并不一样。佛法用“实修实证”的原则来选择真实;而科学则用操作型定义来选择。佛法所面对的议题倾向美、感性、德性和本性等层面;而科学所面对的议题倾向理性和自然现象等层面,所重视的层面是不同的。

   我们少了任何一方都会有所缺憾!想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是不能偏废任何一方的。

  【仁慧居士提供】

16、眼见真的为实吗?

   我们常听人说:“亲眼看见,我才相信;没有亲眼看见,我不相信”。这是一般人判断真伪的方法,但是它有很多矛盾。

   比如说,海市蜃楼是人们亲眼所见,但是没有人相信那是真的;镜中像也是亲眼所见,没有人相信镜中真有人物。此外,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有曾祖父,又有几人亲眼见过呢?

   科学中的电子、原子等,均非科学家亲眼所见,但却认为真有电子、原子等。科学家用肉眼透过仪器、实验和理论去推测电子原子的存在,并非亲眼所见。所以,眼见为实这个方法,在严格的科学里并未被采用,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甚严格的情况下,为了方便而采用。

   前几年社会上有些知名人士,标榜他能发光,并让其他人亲眼目睹,以此证明他是佛菩萨。假设这件事没有半点欺骗,我们用“眼见为实”的原则来判断时,充其量只能证明他会发光,并不能证明他是佛菩萨,因为其他人的眼睛只看见“发光”,并没有看见佛菩萨。如果“发光”就是佛菩萨,那么萤火虫不就是佛菩萨了吗?萤火虫当然不是佛菩萨,所以会“发光”并不能证明他是佛菩萨。

   《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里的“我”字,应指佛陀自己,经文简明,不需另作解释。这段经文,显然表示佛法不用“眼见为实”这个方法,当然更不会用“发光”和“幻影”去证明谁是如来,因为这正是经文所指的邪道。

   佛有五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肉眼即一般人都有的双眼;天眼是在眉心位置的穴道,当此穴道打开时,能见肉眼所不能见的色相,但还不能辨邪正,我们又称天眼为第三眼;慧眼能辨邪正;法眼能见诸法实相;佛眼则无见。慧眼、法眼、和佛眼均不是身体上的特定器官,如人的双眼和眉心间的穴道,而是一种能力。

   至於无见的意思是“无所见”,其他四眼都是“有所见”,故佛法以“无所见”为最高的真实,不同於世间法以“有所见”为真实。或许有人会问,盲人是否亦是“无所见”呢?不是的,盲人见暗,见“暗”还是“有所见”。

   事实上,佛法用什么方法来判断真实呢?我们可以说佛法是以慧眼辨是非;以法眼断真假;以佛眼证真实。

【仁慧居士提供】

17、正负对消归空

   大家都会做一个算术题: 1+(-1)=0这个题目只是减法,小学生都会算,然而它的应用很广泛,并不是这么简单的。

   首先,我们来看金钱。比如,某甲赚了二千元,赚的钱是正数;如果他又欠了别人二千元,欠债则是负数。总共有多少钱?结果是他没有钱,因为他的钱,正负对消变成零了。这个运算很容易,重点在於,要先知道赚到的钱是正数,而亏欠则是负数,如此而已。

   其次我们看看电荷。电子的电量为(-1.6×10◆)库伦;质子的电量为(+1.6×10◆)库伦。当电子和质子结合成氢原子时,氢原子呈电中性,没有电荷。那麽,电子和质子的电荷到那里去了呢?电荷正负对消了,呈现无电状态。这种电学现象,大家在国中理化都学过了,没有什么困难。

   我们的问题是,心念也有正负吗?心念也能这样相加吗?我认为任何一个词句都可以是正“心念”,其反义词就是它的负“心念”。比如,“乐”与“苦”;“是”与“非”。

  “心念”的加法比较困难,不像算术1+(-1)=0这么简单,我们把“乐事”和“苦事”一起摆在心中,它们还是各自独立,不会加在一起。只有我们心想“乐事”就是“苦事”,它们没有差别,这时“乐”与“苦”两个正负心念才会加在一起,就像电子与质子加在一起,变成氢原子,正负对消为零。

   因为当我们领悟“乐”就是“苦”,这时心思就停顿了,无法思想,心中呈现一片空白,没有任何意念。没有“乐”的意念,也没有“苦”的意念。 大家不妨细细回想、静静观察自己的心,看看是不是这样?所以,想要消减“苦”,只有加上“非苦”,才能“相互对消”,真正脱离苦,否则,追求再多的“乐”,也许一时表面看来是“稀释”或“掩盖”了“苦”,其实却一点也没有消减掉“苦”。

   这个简单的事实,正是止息内心苦乐矛盾的根本之道。
2#
发表于 6.9.2010 10:2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6.9.2010 11:0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6.9.2010 11:25: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xujunrun


   其实是十几篇短文。你随便挑一篇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5.11.2024 18:54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