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8.12.2010 10:42:15
|
只看该作者
4.需要帮助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可避免地需要别人的帮助。这种帮助不一定都是雪中送炭,但一定是及时之雨,有时,哪怕只是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演讲:
美籍华裔女物理学家吴健雄毫无成就之时,有一段时期情绪比较低落。此时,她无意中听到胡适先生的一次演讲。正是这个演讲给了她鼓励,使她走出人生的低谷,重拾生活的信心。
成名之后的吴健雄曾给胡适先生写过一封信。在信中,吴健雄回忆了自己听胡先生演讲的往事,并对此表示感谢。
胡适在回信中写道:“我一生到处撒花种子,即使绝大多数都撒在石头上了,其中有一粒撒在膏腴的土地里,长出了一个吴健雄,我也可以百分快慰了。……”
可见,一方面,是别人需要帮助;另一方面,如果帮助了别人,也能让自己感受到“百分快慰”。帮助了别人,快慰了自己,何乐而不为?
5.需要同情
同情心一般是指对别人遇到的麻烦、烦恼、不快及意外给予真诚的关心,而不是视而不见、麻木不仁、冷漠处之或幸灾乐祸。同情心是一种爱,是一种友谊与理解,是平等的而非居高临下的施予。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因种种原因,需要获取他人的同情。卡耐基说:“同情,是所有人类最渴望的东西。孩子会急着展示伤口给你看,来赢得你的同情。其实成人也一样,总是喜欢谈自己真实而虚构的种种不幸,来争取你的同情。”所以要想获得别人的欢迎,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请记住要同情他人。
6.需要激励
“激励”意味着向别人提供积极性或以积极性影响别人。而“积极性”一词的意思是“促使一个人做事或以某种方式行事的内心动力、冲劲或意欲”。所以,激励涉及如何激发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东西即潜能。没有激励,人就很难动起来,更不可能鼓起冲劲,也就很难发挥潜能;相反,如果一个人不停地受激励驱动,他就能永远前进。
因此,与人相处,你必须学会调动别人内心深处的积极性,使他行动起来,并让他们发挥潜能。这样,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欢迎你的到来。
7.需要赞美
需要赞美,是人的天性。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还有人说:一个人活着就是为了避免惩罚或为了得到奖赏。
在某大学中曾经进行过一项实验,所有学生被分为三组。第一组学生经常受到赞美,第二组学生任其自由发展,第三组学生除了受批评之外无其他态度。结果任由发展的一组进步最小,受批评的一组有一点进步,但是受赞美的一组表现最为突出。由此可见赞美对一个人的积极力量。
赞美是对别人付出的一种报偿。因此,如果你经常赏识他人,夸奖、赞美他人的话,就会受人喜爱和欢迎。
总之,上述人类的种种情感需要,如果综合在一起,就是心理学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中阐述的“爱与被尊重的需要”,这是人类天性中最深层次的渴望,也是人类最强烈的、最基本的非生物欲望。当人们的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他就自然而然地想与使他得到这种满足的人交往或生活在一起,并乐意为这个人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
人际学堂:
1.尽量满足别人对于尊重、关怀、理解、帮助、赞美、激励、同情等方面的情感需求,那么你就掌握了开启人际关系大门的钥匙。
2.如果要别人欢迎你,就要让他感到你很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