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2167|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学是一门语言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1.8.2006 12:23:13 | 只看该作者
佛学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读懂,我的母亲是学佛学的,她现在是个居士,她心地善良,但她用佛语言来和我说话,我真的是头都大了,就象你从来每接触过的一门语言,你根本无法听懂,佛学是一门语言,没有老师教,是学不懂的,里面的深奥,真的让你就是个头大,我不会用佛的语言来说话,那是我对佛学的知识浅薄,但我有一颗真诚的虔诚的炽热的心,当然我是那种需要每天都要监督的学生,而且每天带我都一段经文,给我做解释,我才会明白,希望大家都来帮帮我这个连佛门都找不到而正在迷失自我的女子,真心赐教了,所有的佛友,希望让我看到佛给我的力量是那么的阳光而喜乐,<br />谢谢了,我会用心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8.2006 15:31:46 | 只看该作者
我来说说自己的看法。。。<br /><br />佛学既难懂,也容易懂。<br /><br />说难懂,佛的境界是无上正等正觉,是究竟之道,不可言说。文字叙述总是有局限的。没法真正说清楚。<br /><br />说容易懂,是因为,佛陀把最基本的道理说得很清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人人(乃至万物)本具佛性,都是无始以来的贪嗔痴所污染掩盖。所有经典都是阐述如何自净其意。也就是说净心。懂了这最基本的道理,其他即使暂时不懂,也不要紧。由于每人因缘不同,佛陀因人施教,从各种角度入手,讲了很多不同的方法(法门)。一般初入佛门,都有一个寻找适合于自己的法门的过程。所以,不要心急。<br /><br />学佛,有三个方面:理论,修炼,生活行为。当然,三者是同时并进的。<br /><br />看书,读经,是为了学习佛理。在此同时,要修炼,要将理论应用到日常生活中。<br /><br />修炼,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理和心理能力。要达到佛的境界,只是通过看那些有局限性的文字叙述是不行的。必须自己理会。这就需要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另外,光懂道理也还不够,还要使自己的一切符合佛理。这是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一个人情绪不稳定,或者是头脑不清,甚至病病歪歪的,那么他也不可能好好地学习和体会佛理。佛陀教给我们许多方法。这需要我们自己去修。<br /><br />而日常的生活行为既是学习和修炼的结果,也反馈于学习和修炼。更进一步说,学习和修炼也可以融入日常的生活之中。这些都可以一步一步地慢慢学,慢慢提高。<br /><br />楼主发心学佛,觉得入门困难,我送给楼主以下的建议:<br /><br />1)要净心, 先要静心。每天定时静坐几次,每次几分钟就可。端正地坐下,全身放松,闭上眼,面带微笑,慢慢地呼吸,什么都不去想,只是“看”着自己如何呼吸。坚持一个月,看看效果如何。其他方法,以后有缘遇到善知识,或者发心到那个寺院可以再学。或者你母亲就可以教你。<br />2)你们约定的每天的功课,不要放弃,要自己坚持。有问题可以大家交流,慢慢就会懂得“佛学的语言”。<br />3)检点日常的生活。从点滴做起。善待他人,善待自己。这是一切的基础。<br /><br />共勉!<br /><br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8.2006 15:38:06 | 只看该作者
<!--QuoteBegin-游侠+02.08.2006, 15:31 --><div class='quotetop'>QUOTE(游侠 @ 02.08.2006, 15:31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br /><br />说容易懂,是因为,佛陀把最基本的道理说得很清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人人(乃至万物)本具佛性,都是无始以来的贪嗔痴所污染掩盖。所有经典都是阐述如何自净其意。也就是说净心。懂了这最基本的道理,其他即使暂时不懂,也不要紧。由于每人因缘不同,佛陀因人施教,从各种角度入手,讲了很多不同的方法(法门)。一般初入佛门,都有一个寻找适合于自己的法门的过程。所以,不要心急。<br /><br />[right][snapback]1076614[/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所谓三岁孩童识得,80岁老人行不得。<br /><br />法门万千,唯有精进不变。<br /><br />谢谢游侠兄指点,感激万千!!!!<br /><br />阿弥陀佛!<b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1.8.2006 09:49:03 | 只看该作者
<!--QuoteBegin-小青是条蛇+19.08.2006, 22:24 --><div class='quotetop'>QUOTE(小青是条蛇 @ 19.08.2006, 22:24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quot;&quot;佛心一出,震动十方世界&quot;&quot;楼主不用刻意的去修佛。心动就可以了。<br />[right][snapback]1094430[/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何为心动?<b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30.8.2006 10:43:45 | 只看该作者
楼上如何理解&quot;动心忍性&quo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30.8.2006 10:58:42 | 只看该作者
1492年8月8日,坚信地圆说的哥伦布带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在茫茫的海上不间断的航行<br />但是,随着一天天、一星期一星期的过去,船上的人们烦操不安起来。10月7日,发现<br />了飞鸟,但在地平线上仍没出现陆地。这时他已西航很远,相信大西洋的边缘是大地尽<br />头的水手慌乱起来,甚至为了返航要叛乱。10月9日,哥伦布许诺要是三天内再看不到<br />陆地,就返航。恰好在三天期满前,瞬望台发现了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哥伦布命<br />名它为圣萨尔瓦多st.salvaor。这是预示着整个人类命运的一个时刻。<br /><br /><br />此为,动心,忍性。(借用他人文章)<b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30.8.2006 11:08:17 | 只看该作者
<!--QuoteBegin-小青是条蛇+19.08.2006, 21:24 --><div class='quotetop'>QUOTE(小青是条蛇 @ 19.08.2006, 21:24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quot;&quot;佛心一出,震动十方世界&quot;&quot;楼主不用刻意的去修佛。心动就可以了。<br />[right][snapback]1094430[/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如果只是这样,还是算作漏学吧。<br /><br />没有戒定慧的修学,实在是很难的一条路。自学成材,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31.8.2006 16:48: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31.8.2006 16:56:59 | 只看该作者
<!--QuoteBegin-游侠+31.08.2006, 17:48 --><div class='quotetop'>QUOTE(游侠 @ 31.08.2006, 17:48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一个月了,楼主是否可以谈谈体会?<br />[right][snapback]1104412[/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楼主消失很久了。。。 <!--emo&(u)--><img src='style_emoticons/<#EMO_DIR#>/broken_heart.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broken_heart.gif' /><!--endem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12.9.2006 11:32:23 | 只看该作者
不然。他人的体会,常常可以借鉴。与他人交流,也有利于自己的进步。上至老庄和释迦牟尼佛,下至现代的高僧大德,都不外乎是把自己的体会告诉大家,以便大家少走弯路。而楼主的体会,很可能对有类似经历的人带来启发。<br /><br />当然,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彻和悟都有不同,不可能照搬他人的经验,只应借鉴。<br /><br />至于楼上所说“不用刻意的去修佛。心动就可以了。”太过笼统抽象,所以我想知道你的本意。<br />动心忍性,一般解释是对人的心性加以锻炼,我以为,不是“心动”的意思。我觉得,心动是一种状态,动心忍性是一个过程。<br /><br />高境界的修佛,自然无有刻意的成分。然而,一般的人,没有这样的慧根,就需要发愿(下决心),持戒(包括所谓的动心忍性),精进(下功夫,这就要“刻意”了),然后才能入定得慧乃至觉悟成佛。这是佛陀教给凡人的得道方法(参见“八圣道”等)<br /><br />楼上所说“对生活的感悟。真的不是能在某种书本上可以学习到的”,与此并不矛盾。从书本上可以学到方法,不是自己的感悟。不识字的人,可能从其他途径学到方法,也可能自己觉悟。只是,能够从书本上学到(并且理解)方法的人,走弯路的概率小些。死读书本者和停留在口头禅上者除外。<br /><br />另外,楼上所举鲁志深为例,我以为不然。你可知鲁志深是否得道?小说之言不可为据。<br />你问高僧与花和尚那个离佛更近?我认为,高僧比花和尚离佛更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几率要比持戒修行成佛的几率小很多很多。<br /><br />一直没时间,今天抽点时间与大家简单交流一下我的看法。当然也欢迎大家指正和交流各自的看法。<br /><br /><br /><br /><br /><br /><b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6.1.2025 07:37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