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7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法印是怎么来的?(转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7.4.2009 16:1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三法印是怎么来的?(2007-08-30 19:18:41)

标签:随笔/感悟 感悟随笔 佛学  

有网友留言:我想知道所谓“三法印是判断佛教义理的标准”这个观点是谁提出的,三法印本身又是谁提出的。是佛,还是后来的大德?如果是佛,请指出原经,如果是大德,请指出他们的依据。黄钟大犁师兄今天也问到了这个问题。

《大智度论》卷二十二
佛法印有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三者寂灭涅盘。(中略)摩诃衍中说诸法不生不灭,一相所谓无相。

【法印(dharmamudra)】佛教术语。亦译法本、本末、忧檀那等。佛教徒用来鉴别佛法真伪的标准。法,指佛教教义,印,喻世俗印玺,能印证真伪的佛法之印,故名法印。佛教认为,凡符合法印的是佛法,违背法印的则非佛法。按佛教发展的顺序,有三法印、四法印、五法印、一法印之分。

三法印较早的小乘经、律、论和大乘经、论多说三法印。一般称:1、诸行无常(宇宙万有,皆变化无常);2、诸法无我(世界一切现象皆因缘和合,没有独立的实体或主宰者);3、涅盘寂静(佛教徒修行断尽烦恼,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盘寂静境界)。《杂阿含经》卷十作“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盘寂灭”。《大智度论》卷二十二称:“佛法印有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三者寂灭涅盘。”《法印经》(一卷,宋施护译。出《杂阿含经》第三卷)则别说三解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为三法印。

四法印三法印加上“一切诸行苦”为四法印。《增一阿含经》卷十八:“今有四法本末,如来之所说。云何为四?一切诸行无常,是谓初法本末……一切诸行苦,是谓第二法本末……一切诸行无我,是谓第三法本末……涅盘为永寂,是谓第四法本末。”《菩萨地持经》卷八:“有四忧檀那法,诸佛菩萨为令众生清净故说。云何为四?一切行无常,是忧檀那法;一切行苦,是忧檀那法;一切法无我,是忧檀那法;涅盘寂灭,是忧檀那法。”南传巴利语“增一部”及《法句经》则立三法印为:1、一切行无常;2、一切行苦;3、一切法无我。增“涅盘永寂”为四法印,均大同而小异。

五法印四法印加“一切法空”(世界一切现象皆虚幻不实)则为五法印。《维摩经》卷上:“昔者佛为诸比丘略说法要……谓无常义、苦义、空义、无我义、寂灭义。”

一法印即“一实相印”(实相即“真如”、“法性”)。小乘讲三法印,大乘提一实相印。《法华经·方便品》:“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法华玄义》卷八上:“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盘三印印之,即是佛说,修之得道;无三法印即是魔说。大乘经但有一法印,谓诸法实相,名了义经,能得大道;若无实相印,是魔所说。”

上述三法印、四法印、五法印、一法印等,只是在不同场合的说法,无实质差异。智顗在《法华玄义》卷八,列举实相十二异名,即妙有、真善妙色、实际、毕竟空、如如、涅盘、虚空、佛性、如来藏中实理心、非有非无中道、第一义谛、微妙寂灭。说明一实相印可总摄缘起、无常、无我、寂灭等,合三、四、五法印为一实相印。


对于初触佛法者,必须要体悟三法印及四法印,这是入门的基础。对于我个人来说,真正的佛经都看不完,哪里会有时间去看伪经或似伪经呢?我并不认为佛经看得越多越好,对于居士来说,把佛法精要搞明白,然后脚踏实地的在生活中去验证和实修才是正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2.1.2025 12:50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