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4105|回复: 5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 佛 不 可 仅 敬 信 一 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9.1.2008 11:18: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很多同修学佛少不了找个师傅,或者是受戒、皈依时的授戒师。我们怎样对待师傅,同学佛很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现在形形色色的人很多,比如有人讲学佛只能相信自己的师傅,只能听一个师父的。这样的说法是否正确,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过明确的开示。在《杂阿含经》(837 节)中佛对诸大比丘讲:

若信人者。生五种过患。彼人或时犯戒违律。为众所弃。恭敬其人者。当作是念。此是我师。我所重敬。众僧弃薄。我今何缘入彼塔寺。不入塔寺已。不敬众僧。不敬僧已。不得闻法。不闻法已。退失善法。不得久住于正法中。是名信敬人生初过患。
  
第一个过患, 当所追随信奉的人, 因为他的所为所行违背了戒律, 以致於被赶出僧团之後, 这个盲目的追随者就会这样想∶「我的老师, 我敬重的人是不会有错误的, 有错的一定是那些僧团当中的人, 所以, 我应该远离那些不懂我师父伟大的僧团, 他们是鄙陋的, 不堪承受我师父伟大的教法的人。因为这样, 我就不需要在去僧团所在恣问法要。」因为不再亲近与学习正确的佛法, 也不亲近有德的僧众, 於是便再也无法得闻正法。因为不在学习正法, 再加上心中的疑、漏, 之前由其他清净僧团所学到的正法也就退转、失去, 不再受持, 只盲目的追随被摒除者不当或错误的教法。

这样的现象现在就有,把某一个人绝对崇拜。而断绝了自己听闻正法的道路,甚至犯下诽谤僧团的罪过。在学佛的道路上为自己设置了严重的障碍。

复次。敬信人者。所敬之人犯戒违律。众僧为作不见举。敬信彼人者。当作是念。此是我师。我所敬重。而今众僧作不见举。我今何缘复入塔寺。不入塔寺已。不敬众僧。不敬众僧已。不得闻法。不闻法已。退失善法。不得久住于正法中。是名敬信人故生第二过患。

第二个过患, 当所追随信奉的人, 因为他的所为所行违背了戒律, 以致於被僧团处分自恣忏悔, 以致於在处分期间内不能够给这个盲目追随者开示法要, 这个盲目的追随者就会这样想∶「我的老师, 我敬重的人是不会有错误的, 有错的一定是那些僧团当中的人, 他们尽然对我所敬重的人实施这样的处分, 所以, 我应该远离那些不懂我师父伟大的僧团, 他们是鄙陋的, 不堪承受我师父伟大的教法的人。因为这样, 我就不需要在去僧团所在请问法要。」因为不再亲近与学习正确的佛法, 也不亲近有德的僧众, 於是便再也无法得闻正法。因为不在学习正法, 再加上心中的疑、漏, 之前由其他清净僧团所学到的正法也就退转、失去, 不再受持, 只盲目的追随被摒除者不当或错误的教法。

复次。彼人若持衣钵。余方游行。敬彼人者。而作是念。我所敬人着衣持钵。人间游行。我今何缘入彼塔寺。不入塔寺已。不得恭敬众僧。不敬众僧已。不得闻法。不闻法已。退失善法。不得久住于正法中。是名敬信人故生第三过患。

当所追随的师父到外地去参学、教化, 有一段长时间不在本地, 盲目崇拜者就这样想∶「我的师父不在僧团当中, 只有他的教法才是正确无误的, 其他人所讲的都不是正确的, 他既然不在, 我也就没有可以学习效法的对象, 那我就不必再去僧团学习佛法了。」因为不再亲近僧团学习正法, 对於僧团也不敬重, 因为不恭敬亲近、供养僧众, 於是就不再听闻、学习佛法。因为懒惰、散漫不亲近佛法的缘故, 受到外境的迁染, 慢慢的就被世俗给转化过去, 之前所学得的正法也就退失。

复次。彼所信敬人舍戒还俗。敬信彼人者。而作是念。彼是我师。我所敬重。舍戒还俗。我今不应入彼塔寺。不入寺已。不敬众僧。不敬僧已。不得闻法。不闻法已。退失善法。不得久住于正法中。是名敬信人故生第四过患。

当所崇拜的人舍戒还俗, 这个盲目的追随者就这样想∶「那些法一定是有问题的、错误的、偏颇的, 我伟大的师父就是因为看到这些所以才会舍戒还俗, 我的师父这样, 我当然也要跟随我的师父舍弃那些错误的、有问题的、偏颇的教法。」因为这个缘故, 他再也不亲近清静的僧团, 因为不亲近僧团, 对於佛法也就一无所知, 再加上之前师父舍戒还俗的印像, 便否定之前所学得的正法。於是恶业流转, 善法退失殆尽。

复次。彼所信敬人身坏命终。敬信彼人者。而作是念。彼是我师。我所敬重。今已命终。我今何缘入彼塔寺。不入寺故。不得敬僧。不敬僧已。不得闻法。不闻法故。退失善法。不得久住于正法中。是名敬信人故生第五过患。

所崇拜的人命终, 盲目的追随者就想∶「我的老师已经死了, 在僧团当中, 我再也没有可以信赖的对象可以追随, 我就不必再去僧团那里参学了。」因为有这个想法的缘故, 所以再也不亲近圣贤僧、出世清净福田僧, 因为不再亲近学习的缘故, 所以就学不到应该学习的正法。 久而久之就懈怠懒惰, 不再奉行正法, 於是善法退失, 恶业流转。

是故。诸比丘。当如是学。我当成就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因为有以上五个重大过失在, 所以啊! 各位比丘要学习对佛、法、僧的敬重, 对於佛、法、僧要能够真正的奉行,能够如理学习、亲证, 才能够在学佛的路上有所成就.

如果我们不能够依佛所说,听信邪知邪见,唯一信仰某个人,就会犯下如上错误,不仅错失佛法,而且会有恶业缠搏。学佛首先要依止的是释迦牟尼佛,和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不是某个人。

最后我们要知道的是:佛法中的三皈依法,皈依佛法僧,中的僧宝,也称为僧伽是指大众、和合众,梵汉语合称为僧众、和合僧、僧团的意思。或者说是出家剃发,从佛学道,具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性德,而住于四向四果的圣弟子,受过比丘戒、比丘尼戒的出家男女团体而言。 《大智度论》卷三云(大正25·80a )︰‘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树丛聚,是名为林,一一树不名为林,除一一树亦无林。如是一一比丘不名为僧,除一一比丘亦无僧,诸比丘和合故僧名生。

[ 本帖最后由 acarewang 于 2.2.2008 12:22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55#
发表于 5.2.2008 14:17: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4.2.2008 11:53:56 | 只看该作者
时间不多,简单说两句。

1)大家都有好的本愿,但是正如佛陀所说,当然包括我在内,为无明所盖,我慢和嗔心难免常常冒头。大家共勉。

2)来这板块,就是与佛有缘。不管出发点和观点如何。

3)我的理解是,不管人们用什么字或词去形容,都不可能完全准确地描述这“永恒”“不变”的东西。尤其“灵魂”是被其他宗教信仰赋有特殊意义的词。用它来形容,容易误解。所以,我们只要知道,一切无常,但是由因缘相连,一个生命不会真正完全消失。这联系着某个生命的前生后世的东西,具体是否有形,是一个东西,还是分散的,我们不必知道。如果被某个概念框住了,反而对我们自己觉悟有碍。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2.2008 20:12:20 | 只看该作者
师兄教育的对,我前一阵子是太浮躁,听到一些话就会比较情绪化。
我还要加强修为。

[ 本帖最后由 brotheryu 于 2.2.2008 22:50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2.2008 20:02:1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这个世界是清者自清的。我们修习,一是修心,二是修性。如果去太分辨事物的对错是非,那么就有了分别心。而这种分别心是修习的大忌。所有众生都是自己的冤亲债主,相逢交错都是缘。那么我们就去把握。不管谁,只要他有一念真诚,我们就该用心去成就他,去用佛法来帮助他。哪怕是其他宗教朋友,佛教讲广开方便之门。这就是我们修的平等心。所谓心远地自偏吗!要是别人怒,我们亦怒,那么讨论无法继续,变疏导为对峙了。平常心,平等心,清静心,慈悲心都是我们该去实修的。古有佛祖割肉喂鹰的大无私,那么一点小小的误解和诋毁不至于让我们忘记佛陀的教诲吧。所以只有我们淡定,那么才能去体会周围。无所谓生气平静,无所谓你是我非,都是一心而已。清静平等放下念佛。清静道场的清静也不仅是环境,而是修者的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2.2008 19:0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1# 的帖子

我感觉大家都是常人。
不用特意要道歉什么的。大家有问题可以相互讨论,不要说别的宗教不好,这一点,我想佛教做得是比较好的。当然有个别的人也许会有一些不适当的说法,也不代表佛教界就不尊重别的宗教。我想佛教的人,还是比较尊重别的宗教的。

[ 本帖最后由 brotheryu 于 2.2.2008 22: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2.2008 18:43:58 | 只看该作者
ok,ok.
刚才斑竹批评的很对。我想我的措辞很不合适,现在我向外道人士jasonal同学正式道歉。关于刚才帖子中的措辞也有所改变。所以发现某些基督徒涵养确实比我好,惭愧。

印顺法师似乎以正统佛教自居,对密宗的批评十分严重,甚至根本没有做过调查就下结论。密宗当代的高僧也有过谴责。他对其他的宗派也有很多看法,因此是属于佛教中的一个极端人物,争论也很多。所以不要拿印顺法师的观点当成是一定正确的。刚才他说的关于灵魂和神识的说法,我并没有见过,不敢肯定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2.2008 16:37: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asonal 于 2.2.2008 16:01 发表


这点我完全同意。人总是把自己的愚昧当作聪明。如果不能谦卑下来,就会和真理擦肩而过。
没有看过就作出评价正是一种愚蠢的做法。只是佛经太多,即使要看也不知道从哪本看起。

我不知道这位法师对佛经的研究 ...


你对法师的评价也有可能是基于你对他的文字不是很理解,因为他也许年龄大了,用的汉语还是有很多文言的成分。所以你有时也很有可能不是很理解,或是理解错了。

所以可以来交流一下。师兄们会给你一些建议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2.2008 16:01: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横眉冷对波旬魔 于 2.2.2008 15:04 发表
所以佛陀说的很对,我们有时候必须要从自己的傲慢心上找原因。如果自己潜意识里觉得佛经就是那么回事,我随随便便弄一弄就反驳了,那就太主观臆断了。


这点我完全同意。人总是把自己的愚昧当作聪明。如果不能谦卑下来,就会和真理擦肩而过。
没有看过就作出评价正是一种愚蠢的做法。只是佛经太多,即使要看也不知道从哪本看起。

我不知道这位法师对佛经的研究有多深,然而这位法师的文章里对其他宗教经典的看法是在太过粗陋,带着极深的偏见和傲慢,不免让人怀疑他研究的到底是哪些经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2.2008 15:39:54 | 只看该作者
很希望大家都来讨论,不管是佛教徒还是其他宗教信仰者。可以各抒己见,但是不要针锋相对,更不要采取敌视的态度和口气。我不希望这种火药味在佛理人生板块出现。所以希望大家心平气和讨论研究。静中求真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2.2008 15:04:1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空性的甚深见解,不是用日常的语言能说清楚的,藏传佛教的波若论专门讲了这个问题。但并不是可以任意解释。

你说的佛教很多宗派互相矛盾,我也对你的表态持反对态度。你不妨仔细想一想,古今中外有多少能人研究佛经,难道我们真的比他们聪明很多马?佛经怎么能让一个基本不了解佛教的人轻易就否定了?

所以佛陀说的很对,我们有时候必须要从自己的傲慢心上找原因。如果自己潜意识里觉得佛经就是那么回事,我随随便便弄一弄就反驳了,那就太主观臆断了。换句话说,如果众多的宗派真的有不同见解,那也是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佛经,很多时候没有对错的差别。至于某些有争议的宗派,其关于教理的分歧也远远不是我等之辈能轻言对错的。

高僧们为了度化众生的方便,很多时候不得不用比较粗浅的文字作答。如果在描述上有些不同就叫矛盾,那就不是一个真正客观的态度了。

[ 本帖最后由 横眉冷对波旬魔 于 2.2.2008 18:30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9.1.2025 14:51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