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289|回复: 0

[德国] 匪夷所思的事实, 我们平均每周都会吃下一张信用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11.2020 10: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ky_e96ba1544 于 21.11.2020 10:52 编辑

匪夷所思的事实, 我们平均每周都会吃下一张信用卡!

塑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材料,它非常实用、轻便、坚固、可以任意塑形、长期保存,甚至卫生。从服装到餐具,交通工具到电器,塑料已成为我们现代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但众所皆知,塑料中含有有害物质,是不能食用的。如果您现在知道一个事实,我们平时喝下的水、吃下的食物,甚至呼吸的空气中都含有塑料微粒,会不会觉得匪夷所思,同时又超级恐怖?
这种小到肉眼不可见的塑料碎片,我们称之为塑料微粒(Mikroplastik)。它们在塑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如磨损)进入到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最大的微粒不超过5毫米,而最小的还不到1微米。据调查,每人大约每周会通过各式各类的方式摄入5g的塑料微粒,这相当于一张信用卡的分量![1]

越来越多的塑料制造意味着我们将在环境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塑料微粒,这不仅将会为大自然、为环境、为生物,更会给人体带来巨大的伤害。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塑料微粒对人体具体有哪些危害?我们又将如何面对这场由塑料引起的灾难呢?

01 塑料微粒的危害

德国牙医发现了一种在儿童身上普遍蔓延着的新型普遍性牙科疾病——俗称“粉笔牙”(Kreidezähne)。据统计,仅在德国就约有三分之一6至12岁的儿童患有该疾病。而对于其他还未做详细调查的国家,也许存在更多患有这类疾病的儿童。就像它的俗称一样,患者的牙齿不但看上去丑陋,比普通牙齿软化高达90%,且十分容易长蛀牙。这跟营养和个人卫生习惯都没有关系,这些儿童的牙齿在形成的过程中就已变质,牙齿长出来时就已经是粉笔牙,几乎无法被治愈。家长和孩子对此都很无助。

在调查其背后病因时,研究员们注意到了双酚A(Bisphenol A),一种塑料生产中常见的塑化剂,可增加塑料的柔软性。为了证实猜想,他们在小白鼠的食物中混入了双酚A。在经过几个星期的投喂后,在小白鼠所诞下的宝宝身上,发现了十分类似的牙齿损伤。所以我们有很大理由怀疑,塑料中含有的双酚A正是导致“粉笔牙”的罪魁祸首。这类添加原料在法国已于2015年就被禁止,然而其他国家却依旧在广泛使用。[2]

除了双酚A之外,不同的塑料中还含有许多其他对人体有害的塑化剂。它们以塑料微粒的形式,通过自来水、食物,甚至空气轻而易举地进入人体的血液、淋巴系统,甚至肝脏,破坏人体的荷尔蒙平衡,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如癌症、肺炎等。我们日益上升的癌症发病率以及各种不明原因的遗传性疾病极可能便与此相关。科学家以贝壳为实验对象,将塑料微粒倒入饲养水中,几天后在贝壳体内发现了塑料微粒并引起了发炎。同样的实验用于人体细胞,塑料微粒竟然在24小时内就进入了人体细胞,也同样引起了发炎病变。同时研究员还发现,非纯塑料微粒比纯塑料微粒能更快地入侵细胞。而在大自然中,塑料微粒通常都会与其他原料接触,基本上都属于非纯塑料微粒,所以对人体细胞危害更甚。

目前塑料微粒对人体的具体危害尚需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但它对其他生物的伤害已经有了一些研究结果。在现实生活中,因摄入过量塑料微粒而致病及死亡的海洋生物已经是数不胜数,塑料微粒甚至还会提高一些海洋生物整体灭绝的可能性。人体固然可以通过口腔、鼻子、喉咙和肠道中的粘膜,以及消化系统将大部分的塑料微粒排出体外,但小部分的塑料微粒仍会残留体内,日积月累,人体到底含了多少塑料微粒?细思极恐。对于消化系统较差的儿童和新生儿来说,他们的风险要远高于成年人。[3] 也正因为我们还未掌完全握塑料微粒的危害,才令人更加担忧。

02 塑料无处不在

尽管知道塑料微粒对人体有危害,但我们依旧无法避免接触。餐具可以换成瓷的,盛物器皿可以用玻璃的,衣服可以只买纯棉的,购物袋只用纸质或布的,但我们能不喝水、不吃饭、不呼吸吗?

为了证明塑料微粒已经严重污染我们的生态环境,南丹麦大学的研究们在汉堡海鲜市场购买了多种水产,如贻贝、虾、牡蛎、鲱鱼等,并进行了仔细的检查。从这些随机挑选出的水产样品中,大概率都能在它们体内发现许多塑料微粒,甚至塑料纤维。这不但意味着海鲜本身,更证明了这些海鲜所生存过的水域都布满了肉眼不可见的塑料微粒。[4] 您可能会想,天哪,我再也不吃海鲜啦!可这样做,我们就能完全杜绝塑料微粒的摄入吗?答案当然是: 不能!实验人员在室内摆上空盘子,上面黏上胶带,以捕捉空气中的塑料微粒。一顿饭后,竟发现空盘子中的塑料微粒含量比贝壳还高出了四倍!也就是说,普普通通一盘菜,在上桌接触到空气后,一顿饭的功夫,所含塑料颗粒比同体积的贝壳还要多上4倍。

空气中弥漫的这些塑料微粒哪来的?您肯定想不到:家里正在使用的沙发套、垫子; 床架被子床套; 门上挂的防水冲锋衣、外套、运动衣; 地上的运动鞋、尼龙袜子;  各种电器外壳、小摆设......聚脂钎维和尼龙的广泛使用让空气中无时无刻不漂浮着塑料微粒,每一次使用和洗涤都会产生更多的塑料微粒,透过空气和下水道传遍至世界各地。令人担忧的是,很少有人能从聚脂钎维及尼龙直接联想到塑料,当我们在使用这些产品时并不会有任何焦虑或负罪感。目前即使在没有人类生活的区域,研究员们仍然在土壤中发现了塑料微粒(每公顷土壤中约有150.000粒)。来自阿尔卑斯山的三个积雪样品中,其中最高含有154.000个颗粒,就连北极地区的雪也无法幸免,每升平均含有1800个颗粒塑料[5]

塑料微粒能够通过食物和呼吸传送到我们身体内部,那么饮用水又怎么样呢?正常来说,自来水厂的过滤系统可以将水中90%的塑料微粒滤掉,但仍然还有10%的塑料微粒在我们的饮用水中。在德国,饮用水样品中的塑料微粒数量很少,平均一升水中含2.5粒。不过别的国家,尤其是一些相对不是那么发达的国家,他们甚至连干净的饮用水都喝不到。根据联合国的资料,全世界约有20亿人无法获得干净的饮用水,至于水中塑料微粒的含量就更加无法统计了。在统计过的有些国家饮用水样品中竟发现了多达100.000粒塑料微粒![6]

         图丨Frauenhofer

仅德国,每年约可产出330.000吨微塑料。其中40%源于汽车轮胎磨损,11%源于废物处理,8,3%源于路面磨损。大量食物和产品的塑料包装,以及体育场所的人工草坪也属于微塑料的制造大户。[7] 各位爱美的小仙女们或许还不知道,其实许多化妆品、护肤品,如去角质洗面奶、沐浴露、洗发水、防晒霜、口红和彩妆等都含有大量的塑料微粒。如今很多科研单位仍在不断研究新型塑料,它们甚至以纳米为单位。这些塑料虽然肉眼不可见,但危害不减或更甚。

或许我们中很多人还没有明显感受到塑料微粒所带来的危机,但在不久的将来,这场塑料引发的危机将会给我们、及我们的后代带来难以收拾的灾难!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塑料微粒会变得越来越小,也就更加难以控制,所以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解决方案。

03 解决方案

自从意识到塑料微粒危害以来,人们从未间断过对塑料替代方案的研究探索。就目前的科研成果而言,比较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 细菌分解塑料

大约三年前在日本,有学者在塑料回收厂附近发现了一种可以分解塑料的细菌。[8] 虽然这类细菌需要约60周的时间来分解一小部分的塑料,但也令人们看见了希望,于是学者们致力寻找更有效分解塑料的细菌。

关于细菌是如何分解塑料的, 我们一起来科普一下:
        图片来源:Science News for Students

塑料由聚合物(Polymer)组成,简单来说就是很多个小单位连结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十分难分解的特别分子(见上图)。只有极其少数细菌会产生酶(酵素),从而分解聚合物。酶可以将原本连结在一起聚合物拆解成小单位,从而被进一步地分解。

汉堡大学的研究员们通过分析各类细菌的DNA,来寻找符合条件的细菌。经过数月的寻找,终于发现了一种可以分解塑料的新细菌——学名:Ideonella Sakaiensis 201-F6。这种细菌此前从未被发现,且可以有效分解PET。[9] 令人觉得惊讶的是,这种细菌只有在接触到PET时才会产生酶。而PET自研发以来才过去70年,这是否意味着塑料的出现也同时促进了细菌生长呢?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世上存在着比我们想象中更多可以分解塑料的细菌。然而一些比较常见而坚硬的塑料,如PVC、PP等却始终没能找到可以分解的细菌。所以人们在不断寻找发现此类细菌的同时, 也必须另辟蹊径,换个思路来解决问题。

2. 生物降解塑料

所谓生物降解塑料是指能被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和藻类等,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为低分子化合物的塑料。通常由热塑性淀粉、纤维素、可降解的聚酯和聚丙交酯(PLA)制成。PLA是乳酸的聚合物,可以从淀粉或纤维素中获得,但也存在一些可降解的聚酯是由石油制成的,因此并非所有可生物降解的塑料都是生物塑料。

目前可生物降解塑料已经投入生产使用。在欧洲,生物降解塑料通常用于包装和餐饮行业,如垃圾袋、购物袋、一次性餐具(杯子、盘子、餐具等)、包装膜等。其次也用于农业、园艺和医疗方面,如花盆、泡沫、覆盖膜等。在亚洲的使用更为广泛些,除此之外还运用到了科技领域,如手机壳、电脑主机等。[10]

生物降解塑料所制成的产品可以像普通生物降解垃圾一样,自然分解并回收利用,如制成种植用的堆肥。这类塑料在特定条件下需要3-6周才能完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分解的速度与恒定温度、空气条件,以及光辐射息息相关。如果放置在正常环境下,那么可生物降解塑料袋跟普通塑料袋几乎没什么区别,自然分解过程十分缓慢。而且由于塑料种类不同,回收过程中所需温度也不同,即使是加工后仍然能在堆肥中找到一些无法分解的残余物。

另外这类塑料使用范围也比较有局限性,像之前本文中提到的交通工具、服装等行业,可生物降解塑料都还无法涉及,但这些行业可都是塑料微粒的产出巨头。所以我们需要着重思考,如何让生物降解塑料在更多的领域得到更广泛的使用,尤其是在交通工具和服装这两个方面。

3. 新型材料的运用

自2000年以后,许多廉价服饰品牌占领市场,使得衣服的使用期大幅缩短。而棉花也逐渐被聚酯纤维而代替。尤其是运动鞋、运动服饰,讲究的是轻便、透气、防水、牢固、耐用,所以使用了大量的塑料作为原材料,光是鞋底磨损所产出的塑料微粒就高居第八。例如德国某大型鞋厂每年可生产超过4亿只运动鞋,如果我们能找到塑料纤维的替代品,那就可以大幅度减少塑料微粒的产出。

可是寻找替代材料谈何容易,我们需要是一种即能贴合皮肤又可生物降解的新型的材料,同时它还需要兼备塑料的持久耐用、轻便防水等特性。这么完美的材料,上哪儿找啊?研究者们思来想去,将目光聚集在了蛛丝上......

大自然中的蜘蛛丝我们都见过,它确实很轻、可以防水、兼备柔软和牢固,最主要的是还能自然分解,完美契合上述要求。只是培养蜘蛛极为困难,众所周知蜘蛛会吃同类,所以我们目前无法有效生产天然蛛丝。于是科学家们想到了更好的办法——利用细菌生产蛛丝。大致操作就是将DNA输入到细菌,然后给足糖和氧气,细菌们就会产出粉状的蛛丝蛋白。加工后与蛛丝十分接近,区别在于这是一根无限长的纤维。[11] 这种人造蛛丝(学名:Biosteel)不但像塑料一样耐用、牢固,像棉花一样亲肤,而且还能大量生产。目前市面上已有该材料所造的鞋子(只是鞋面采用蛛丝,鞋底仍然采用塑料)。随着这项技术不断地发展完善,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新型材料会逐渐替代服装鞋帽里的塑料纤维。

           图:Adidas

在交通工具方面,塑料消耗也占据了半壁江山。例如飞机A-350,它的机身和机翼采用的就是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含量高达50%。科学家们已经逐渐采用人造蛛丝替代在机翼上的碳纤维增强聚合物,这样可以有效减轻重量,使得机翼更加灵活。至于机身部分,目前还无法有效代替,预计至少还需要十年的研究奋斗。[12]

为了追求坚固且轻,汽车制造所采用的塑料含量也越来越高。所使用的塑料95%都基于石油,这也使石油变得越来越稀缺。我们希望生产基于可再生原料的生物塑料,并且它需要在面对不同天气时不变形、维持作用,在高速下保持牢固、不碎裂。

早在上世纪初,福特汽车公司就使用小麦和大豆在汽车制造过程中进行了生物塑料实验。自2011年以来,福特在北美制造的车辆,其座椅、头枕和扶手均是由基于大豆糖醇的聚氨酯所制造。丰田汽车的第一批混合动力汽车,其备用轮胎盖板是由基于洋麻纤维增强的聚乳酸(PLA)所制成的。此外丰田,以及本田汽车公司还采用了部分生物塑料所制成的PET来生产座椅套和地毯(目前仅在日本出售)。由蓖麻油制成的聚酰胺11在汽车应用领域已有70多年的历史,它非常适合用于燃油管路和发动机的配件,特别是对于生物乙醇(E10等)和生物柴油燃料。奔驰在2013年颁发了一款A级汽车,其发动机舱盖由完全基于生物的聚酰胺(PA4.10)所制造。马自达也使用了基于异山梨醇的生物塑料,作为散热器格栅中的组件。[13]
           图:Mazda

目前生物塑料仅占塑料的1%,除了汽车制造外,还用于包装、农业、园艺、医药、家居、服装和电子产品等行业。替代材料通常为麻或木质纤维。生物塑料相较石油塑料的优点在于,同时减少了化石燃料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产出。另外淀粉或糖等农产品价格相对稳定。只是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将土地用于生产生物塑料的材料,那么就会占用普通农作物的空间。以我们目前对塑料的需求,需要大量种植面积。农耕土地的使用在将来就会存在很大的问题,对粮食价格和森林的存在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生物塑料只能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不含有价值的堆肥成分。它还会将污染物留在堆肥中,并提高工业堆肥厂的制造成本。科学家们正尝试着利用植物的残渣(如南瓜、橙子皮等)制作生物塑料。想让有机材料完全代替石油,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面对当前塑料危机,以上三个方向的研究都还在非常起始的阶段,无论我们采取哪种方案,采用哪种措施,其实都各有其利弊。人们需要仔细权衡,不断改进。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迎来塑料问题的全面大革新!

04 我们能做些什么?

在信息泛滥的社会中,每天我们都在各个媒体上接受着海量信息。今天微信一篇介绍塑料微粒的热文可能会引起我们的注意,让我们或惊讶不已、或义愤填膺,或希望做出改变......一觉起来,第二天又被同样多的海量信息冲击着,我们的注意力又被别的热点文章热点事情吸引着......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周而复始。到了第三天、第四天我们也许还记得,有那么篇文章是讲塑料的,一周以后塑料微粒这件事已经基本上被我们抛在脑后啦。所以这里恳请大家,读完这篇文章,静下心来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做出改变吗?

塑料微粒的确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呼进的每口气、吃下每口东西、喝下的每口水都含有塑料微粒。每周人体平均吸收的塑料微粒居然可以用来做一张信用卡.....是时候静下心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改变吗?不用空谈大道理,什么保护地球、保护海洋、保护动植物、保护环境......其实就为了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代,我们需要改变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们就需要继续思考一下,我们能做些什么?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我们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那么都是些什么样的小事呢?以下是我们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一些小建议,仅供参考。

1 正确处理塑料包装废料
不要将塑料垃圾直接丢到大自然中,并在家中做好垃圾分类。如果有条件,可以把塑料垃圾也进行分类。日本有些地区仅仅对塑料分类就达到几十种。

2 尽可能避免使用塑料包装
您可以在有机超市或集市中购买没有包装的蔬菜和水果。提前准备好可重复性使用的布袋,家庭的盛物器皿可以换为玻璃陶瓷之类。

3 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疫情期间外卖市场越来越火热,一次性餐具以及外卖盒基本全用的塑料。高温会使塑料中有害物质加速分解,高温食物沾染塑料微粒的几率也大幅提高。如果我们能够使用纸质、生物降解塑料或锡纸外卖盒,就能有效降低塑料微粒的摄入,减少塑料的产出。目前市场上非塑料材质的环保包装盒价格肯定比一般塑料盒要高,但如果消费者为了自己健康愿意为此买单,相信商家也一定会配合跟进。

4 尽量不使用含塑料微粒的化妆品/护肤品
爱美的小仙女们现在已经知道,除了护肤品和化妆品外,日常用的沐浴露、洗发液等都含有不少塑料微粒。在使用沐浴露时,塑料微粒通常会通过浴室的排水口进入到下水道,然后再经过滤变成我们的饮用水。所以在购买这类产品时,我们需要注意它的成分表。这一点很麻烦,但想象一下我们每天非常勤奋地通过涂抹按摩把塑料微粒揉进脸蛋身体的感觉,是不是很可怕?以下成分皆属于塑料,小仙女们注意啦:

Acrylate Copolymer (AC)
Acrylate Crosspolymer (ACS)
Dimethiconol
Methicone
Polyamide (PA, Nylon)
Polyacrylate (PA)
Polymethylmetacrylate (PMMA)
Polyquaternium (PQ)
Polyethylene (PE)
Polyethyleneglycol (PEG)
Polyethyleneterephtalate (PET)
Polypropylene (PP)
Polypropyleneglycol (PPG)
Polystyrene (PS)
Polyurethane (PUR)
Siloxane

5 多支持非塑料产品
除了尽量不购买使用塑料包装的食品或产品以外,我们还可以在选择购买不含聚酯(塑料)纤维的服饰、不含塑料的餐具、家具、家居用品等。虽然通常塑料材质的产品相对来说会便宜一些,但是为了我们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以及环境着想,尽量使用天然材质的产品并适当提高消费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一定要坚信,我们的消费习惯和模式可以影响制造商的生产及销售模式,甚至整个产业链。长此以往一定能减少塑料产品的输出。

减少塑料微粒应从个人做起,每天努力一点点, 改变一点点,大家朝一个方向使劲,说不定有一天我们真能改变世界。在塑料微粒对我们的身体还没有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之前,在我们美丽的地球还没有彻底沦为“塑料星球“之前,赶紧行动起来吧!


参考:
[1] welt
[2] oekotest
[3] badenova
[4] greenpeace
[5] tagesspiegel
[6] spiegel
[7] forsung und lehre
[8,9] welt
[10] umweltbundesamt
[11] friedrich verlag
[12] biooekonomie
[13] fnr


版权声明
本文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属原创,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道、图片等相应版权均归永隽资讯所有。非原创内容(如数据、他人论点等)已在文中标明出处。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二次加工,如有违反,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转自永隽资讯,已获得版权,原文请扫以下二维码关注收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9.3.2024 12:12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